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文学名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电影;影视改编
电影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最早始于电影的诞生。近百年来,历史悠久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文学作品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艺术的兴起,视听艺术在社会中开始流行起来,后来逐渐超过了文学艺术而成为了文化的主流。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向大众传媒艺术转移,带领我们进入了一种泛文学时代[1]。
1.文学名著与电影艺术的联系
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是与文学相伴共生的,将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不仅包括文学原著自身的审美价值或社会意义,还包括电影改编本身所提供的不同审美趣味与社会意蕴,是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对原著的重新解读,从中反映出改编时代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电影改编不仅是文学与时代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文学作品在新时期的一种体现方式。文学作品能够源源不断地为电影改编提供庞大的素材,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开始尝试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我国电影艺术家将茅盾的《春蚕》、《林家铺子》,以及鲁迅的《祝福》改编成电影,在当时引起了轰动,电影作品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都带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时代精神和审美价值,名著的地位越高,就越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生命体征,人们会尽最大努力忠于原著,呈现原著的精神底蕴和人文内涵。影视创作者对现当代文学名著的改编不仅仅是简单的将文学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呈现于荧屏之上,他必须要以改编为桥梁,揉合自身的知识体系,立足当下的历史语境,时代的审美风尚和观众的接受要求对文学原作进行艺术再创作,对现当代文学名著的意蕴精髓进行创造性地演绎诠释[2]。
2.现当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大众传媒艺术越来越多元化,广告、摄影、网络、电视、电影等在我们现在的文化生活中充当着怎样的重要角色。在快节奏和高要求的生活步调下,传统的纸质作品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更愿意观看五彩斑斓的影视图像。视觉文化中的画面和影像,能够用一种直观的形象让消费者赏心悦目,这正是文学作品所不能体现出来的,同时也迎合了消费时代的享乐主义文化。研究表明,视听是人类先于语言的感官经验,因此人类对视听享受的追求是先天本能的,人类为了满足本能视听感官的而追随充斥着画面影像的视觉文化是理所当然的[3]。文学名著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是能够在不同时代产生不同效果的开放的、多义性历史文本。它们能在广阔的历史时期接受大众的检验,并保持活力,本身就说明了文学名著的丰富的文化蕴涵。随着历史的变迁,影视改编的传播速度渐渐快于阅读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影视改编更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通过影视作品,更能形象地将文学作品的意义展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将现当代文学名著进行影视改编,能够更好地宣扬和传播文学作品。
3.现当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特点分析
现当代文学名著与影视作品改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具有“互文性”,因为它们都是对往事的回忆。人类经常处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作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艺术创作也经常伴随着人类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无论是现当代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作品,还是同一题材在不同时期改编的影视作品,在相互关联的互文情况下,都会激发创作者不同程度的改编和创新,赋予影视作品不同的灵魂。在选择现当代文学名著作为电影改编的母本时,改编者通常会在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与文学原著形成互文,采用同一个文学作品作为母版创作的不同作品之间也会形成互文关系。在观看改编作品的时候,观众就会情不自禁地将这一个作品与文学原著作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体会创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文学名著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体现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对名著进行影视改编,需要创作者将自己融入到那个历史时代背景中,深刻体会名著所表达的精神世界,以这些感悟为出发点进行影视创作。任何一次影视作品的改编和翻拍,都是创作者对原著的一种体会和感悟。创作者以当代人的历史评价为参照,在体现时代精神的情况下,借助历史情境来表现当代人的精神。在现当代的文学环境中,改编是文学与电影之间的主要的互文方式。我们通过对文学著作进行影视改编,通过创作者对文学的理解,将文学作品用直观而逼真的影像在银幕上表现出来,吸引关注观看,引发读者的思考,从侧面反映当代人的心声。由于电影与文学两种艺术的本体性差异,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受众等因素的制约,电影改编在扩大文学原著传播空间的同时,不但展现了原著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而且表现了不同语境下不同的选择与接受标准[5]。
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术能力,是克服现代文学教育中片面注重文学史弊端的重要手段。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应该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阅读的直觉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坚持审美批评和社会批评相结合,提升学生直觉阅读经验后的理论深度;从外部创新课堂形式,树立学生课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题形式中培养自觉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
文本细读;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地位与方法
自1929年春,朱自清在清华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至今,现代文学教育走过了近90个春秋,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文学史为中心的学术体制和教学体系。文学史教育在建构学生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史的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轻视文本细读,以至于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下降,文学审美趣味减弱,进而影响到学术研究风气:“对于‘宏大阐释’和‘宏观把握’的热衷”,“喜欢制造宏大课题”,其害大焉。因此,我们必须反思文学史中心论教学体制的弊端,重视文本细读在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文本细读在中国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对于文本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陈思和先生曾有这样生动的比喻:二者“类似于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构成天幕下一幅壮丽的星空图”。2试想,我们如果天空没有星星,只有几个符号,说这是月亮、这是太阳,那么估计我们都没有看星空的兴致了。因此,文本是文学史的内核,在以文学史为核心的现代文学教学体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文本细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兴趣是如果我们的课堂,一开始就是大谈文学史关于某段时期的基本概况,谈某位作家的基本特色,举几个老调重弹的例子,那么学生如听天书,不知所云,甚至会轻视现代文学,以为现代文学不过就是反封建,追求自由平之类的枯燥名词。如《狂人日记》,按传统讲法,先分析鲁迅生平,揭示其思想是讲“礼教吃人”,艺术成绩,简单枯燥,理论先行。但是,如果我们带着学生去读《狂人日记》让学生去体会,提出问题。如“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学生也许会问:为何见了月光,就爽快,觉得以前全是发昏?引发思考。接着就是“我怕得有理!”为何?既有对过去的害怕,三十年来一直吃人和被人吃,也有对未来的恐惧,梦醒了,不知路在何方。这恰是一个刚觉醒者的心理写真。接着引导学生读吃人的意象演变,辩证吃人与封建意识形态的关系,将抽象的吃人变为丰富的审美的存在,从而引发阅读兴趣,调动他们课后阅读的积极性。其次,文本细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学术修养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雅的趣味、理性的精神是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基本功能,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审美趣味和理性精神呢?阅读是重要手段。陈思和先生曾说:“在大学本科生阶段,甚至是硕士研究生阶段,能够指导学生细读文学名著,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提高他们对文学史的基本理解,要比言目的理论鼓吹或者死记硬背一些文学史知识有益得多。”现代文学是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也有其特殊性,即现代性,既是语言的现代性,也是“人学”的现代性。如读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夜》。将自我瞬间的感觉融入宇宙中。看似物我相融,其实早不是古典的意境,而是现代人的情怀,人不是自然的附庸,而是理性的存在。情绪的瞬间变化,就在“星”与“宇宙”的意象的关系中得到转化,节奏虽情感而起伏跌宕。如果我们带着学生朗诵体味,一字一句地分析,慢慢地欣赏,在这种体味到人的渺小与伟大,对于我们理性地看待自己,理性地看待社会,不是善莫大焉吗?亦能让他们分辨出诗歌的美学,提高欣赏的趣味,或许可以对网络语言起到净化作用。
二、文本细读的方法
首先,以人为本,注重直觉体验,不断设问,追寻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文学即是人学。文学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汇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读文学作品时,应该直面作品,注重直觉体现。特别是现代文学,写的是现代人的境遇,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心灵的碰撞,碰撞之后,我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阅读的起点,也就逐步找到进入作品的切口,进而一步步观照作品,反观自身。譬如说,读鲁迅的《过客》,我们现代读者第一印象就觉得这个人“在路上”,而且坚持“在路上”,那么他为什么要一直在路上。我们也一直在路上,我们会是为鲜花而活吗?抑或是看到坟墓就不走呢?我们是否思考自己是谁?这些直觉体验后的思考,让我们一步步解开他所拒绝的事物的喻指,进一步思考“过客”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哲学,鲜花是希望,放弃,坟墓是绝望,亦放逐,就连我是谁都不思考,只为“我还得走”的绝对命令而活着,这恰恰是最强大的意志力,在反复的疑问和解疑过程中,我们一步步切近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其次,坚持文史结合,坚持审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文本细读,要坚持论从史出,文史相合,坚持审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切记陷入“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的窠臼。具体方法,我比较赞成王卓慈所言的“教师通过文木细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上升到理论思考,再运用相应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论”,“从而使其能够对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具体说来,即先直觉体验,再结合文学史、作者生平及相关的文学理论使学生的阅读理论化,最后再回来文本,加深印象,总结方法,积累经验,指导今后的阅读。如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先通过直觉读出《雪花的快乐》的欢快,《再别康桥》中淡淡的哀愁,《火车擒住轨》中发愤,我们在结合徐志摩的生平、思想,联系中国现代诗歌史,加深理解,会发现,这是徐志摩爱情、人生和思想一步步发展的写照,更是徐志摩诗歌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嬗变的轨迹,然后我们再结合这些理论、知识读徐志摩诗歌,理解即更深刻。最后,打破老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通过引导,使学生成为作品阅读的主体。老师先示范,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情景,引导学生设问,逐步深入思考,负责解释难点。例如,我们在讲解小说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体悟,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并进行排演,改编的过程既是阅读深入以至再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对思想内蕴,艺术手法,都会作深入的思考,应用到实践中去;排演的过程,既是加深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又是陶冶学生人格、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过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来主导课堂,设计问题,分组研讨,集中评点,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实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也是从外部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结语
文本细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展现代文学教育,纠正文学史中心主义的现代文学教学体制,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重视文本细读中学生的直觉作用,在直接中设疑,建立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需要坚持审美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文本细读中的思辨能力和理论深度;需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打破老师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成为文本细读的主体,自觉地在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中培养文本细读的能力。
作者:黄诚 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克瑜.当前文本研究中的文本细读问题[J].文艺争鸣,2009(03).
一、体验式教学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如果乐于接触并欣赏外国文学,学好它肯定没有问题。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外国文学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呢?答案似乎只有激发兴趣。教师可以考虑将体验式教学的强大功能利用起来。体验式教学情感成分特别突出,并以个体生命的完整为归依,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得到情感的陶冶与滋润,当教学过程完成以后,有效的情感体验造成了知性与理性习得的双向成果。体验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注重引情入教、寓教于情。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体验式教学的形式丰富多彩,比如可以采取讨论、表演、阅读等形式,还可以融入多媒体技术手段,给学生欣赏影片的机会,以便让教学更具生动化与直观化效果。与中国古典及现代文学名著比起来,学生接触外国文学名著的机会明显要少很多,再加上文化差异,让学生感觉读起来难度很大。另外备考要占据高中生大部分时间,不容易有大块时间完成整部作品的阅读,因此将根据经典名著改编的影片,呈现给学生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利用看、听、说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走入到作品的境界之中,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是大有好处的,学生会更快更真切地感受到欢畅、欣慰、痛苦等多种情绪,丰富其人生体验。在体验中,学生会主动思考,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如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给学生欣赏一段根据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片段,然后让学生分组,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复制成课本剧。大家的热情都很高,表演得也很投入。最后教师可以与观看表演的同学共同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编剧奖等,使同学们在体验中生成兴趣,在兴趣中接触异域文化。
二、个性化赏析
文学鉴赏教学应当以个人独立见解形成为成功的标志,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完成从“知”到“识”的过渡。教师需有针对性地促进个性化赏析的迅速实现,同时给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教师的个性化赏析促进手段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与学生共同分享阅读体验,比如当学生接触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会了解到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多重磨难,但是依然毫不气馁,最终取得成功,并获得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却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启迪作用,有些学生会注意作者的坚强和勇敢,有些学生则会受教于她处理问题的智慧……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有分享阅读体验,这样作品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会无形中得到强化。
第二种手段是进行课堂讨论,实际上这是分享阅读体验的延伸,学生完成某部或者某篇作品的阅读以后,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富于讨论价值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对作品的理解、欣赏、认知水平。比如教师在给学生导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时,有学生会提出问题:这部小说能不能算情故事?还有学生会提出:这部小说除了用美丑对比的办法,是否还应用了其他方法。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专项课堂讨论,使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总结。
三、仿真式模仿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进入到了“读图时代”,文学作品已经不再仅仅依靠纸质传播途径,视听一体化的形态正越来越得到普及。往往学生花两个小时就可以直观轻松地了解一部大部头的外国文学作品,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是影像资源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与感悟力,而这种限制恰恰是文字的优势所在,一个字、一句话中所包藏的喜怒哀乐,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心灵体验。
比如普希金诗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中的句子: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全诗洋溢的那种忠诚的友谊、必胜的信念、热情的鼓励与崇高的敬意,种种的感悟,也只有在文字中才能获得。 如果学生对这些感情体会得还不够深,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试着用类似的语言去表达生活中的简单情感,如单纯地歌颂友谊,使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认知。
当然,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模仿要在掌握原理的前提下稍加变通,也就是要遵循从像到不像的过程。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逐句仿写,从句子语法,到用词意象,再到段落结构。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后,再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风格,再将自己的作品与原作进行比较,发现文学作品的妙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学教育 载体
文学教育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及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文学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阅读文学作品发现美、感受美,情感受到震动,心灵受到撞击,这就是阅读文学作品大多要经历的审美体验。因此,语文教学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更要突出文学教育。那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呢?
一.教材是文学教育的载体
文学知识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学素养,而文学知识主要来自于文学教育。在校的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依赖于文学教育,而中学语文教材则是文学教育的载体,是文学教育的主要凭借。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其中不少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佳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加强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手段,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对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文学作品。现略举几例:
1.《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学语文教材中节选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的,富有张力的,它往往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而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常常就存在于读者的这个想象中。如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只有一个,但一千个读者通过曹雪芹相同的文字描写在头脑中却形成了一千个各不相同的林黛玉,而且这一千个林黛玉个个都很生动、魅力无穷。学生通过品味和想象,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完成了审美体验。
2.作为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其作品人物形象的设置和塑造特别典型,显示了鲁迅先生在典型形象创设上的精妙,显示了鲁迅小说特有的风采。通过学习这些作品,从这些典型人物身上体会到文学作品是如何塑造人物的。如阿Q、孔乙己等,在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着国民的劣根性。读着这些作品,品味这些典型形象,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另外,读这些作品也可以培养想象力。如: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时“排出”九文大钱时的动作,读者对此就可以进行丰富的想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人物的性格。在学完《孔乙己》时,对孔乙己是怎么死的,读者也可想象。这些,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3.中学语文教材中也不乏优秀的外国文学名著。学习这些能了解外国的文化历史,熟悉外国的风土人情。在曲折的情节中,品味人物的美与丑。如《我的叔叔于勒》用延宕艺术展示人物的丑恶灵魂,入木三分。于勒的福音书既解决了二姐的婚姻大事,也为全家增添了一份希望,于是便有了去哲尔赛岛的旅行。正是这次旅行,使菲利普夫妇见到了他们日思夜想的于勒。这一兄弟相遇的情形,作者写来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如慢镜头般缓缓推进,展现的分明是菲利普夫妇那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灵魂的丑陋,同时也是一幅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可怕图景。在学习中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
教材中的文学名作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通过学习这些,学生可以受到文化熏陶,从中接受文学教育。
二.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还必须向课外延伸,扩引文学知识
学生仅从教材中接受文学教育是不足的,还必须进行文学知识的扩引,通过阅读课有意识地扩展课文中的文学审美方面的知识。
对文学知识的扩引,既可以是艺术技巧上的,也可以进行题材运用、主题开掘、创作背景、体裁变换、情节发展、视点变化、典型人物原型追溯等方面的扩引。把这些与课文有关的连带知识带进课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利于他们的联翩记忆,增强审美意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当然,对文学知识的扩引,并不仅限于叙事性文学作品,也可以推广至议论文和散文,乃至科学小品文。
由此可见,在学习教材时有意识地向课外延伸,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在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中,扩引了文学知识,学生从中接受了文学教育,有益于文学理论知识的积淀。
在1978年新年第一期的《人民文学》上,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了,这篇采访数学家陈景润先生的报告文学,一下子成了当时最为炙手可热的读物。在作家原野的回忆里,当年为了能买到这一期的《人民文学》,赤峰一家书店的门口甩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队伍,“书店紧挨着一家小剧场,剧场对着一个广场,排队买《人民文学》的人已经从书店的门口一直排到了广场上,队伍随着广场的形状打起圈来……”
读书的热潮,这只是一个开端,可以说,中华大地自此往后的10年间,经历了一个文学大爆炸的时代。
出差归来最好的礼物是书
曾有文人讨论,若是可能,希望生活在哪个时代。有人说西周,有人说先秦,有人说盛唐,有人说魏晋,可也有人说是20世纪80年代……能与建安风骨相媲美的那个80年代,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80年代里,电视还不甚发达、电脑也鲜有人知,不过那个年代里即便在路边的小书摊上,你可以挑出一本《美学》;朋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酒过三巡、云里雾里,平仄难分的酒话说的是黑格尔、加缪;亲戚朋友出差去趟大城市,托人带的不是烟酒糖茶,而是《日瓦格医生》、《第三次浪潮》;那些年追求的姑娘,不在意你的家境出身,可能只为你的一首小诗便倾心……
书的炙热,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自然脱不了关系。以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原野说:“三中全会之后,80年代初,全国的文学、学术书籍大量的出版,当时无论是大学生、中专生,不管说是学什么专业,都是如饥似渴地买书、看书。”
原野说:“之前可以说是一种真空状态,想买一本植物栽培的书都没有,所以那会儿,无论什么内容的书都非常抢手。书店里几乎天天都是人,新书一上架,马上就没了,跟书店的人处关系,都得溜须。朋友之间,成天讨论的都是书的内容,读书的体会、心得,有的人买不起书,就借朋友的书来抄……对当时信息闭塞的人们,要知道那时候不像现在网络很发达,那个时候书籍就是精神食粮。”
于是乎,当李泽厚那本讲述美学的《美的历程》一经出版出现在书店时,一时间,街头巷尾男女老少言不离李泽厚,仿佛没听过李泽厚这个名字便不能称为知识分子;当舒婷、顾城纷纷出版诗集后,中国这个诗歌根生的国度,也再度迎来了诗歌的复兴。
外国文学作品受到追捧
当时的读书人以怎样懵懂而新鲜的眼光来恶补西方文学名著,可能是没有经历过80年代读书热潮的人所很难以理解的,《日瓦格医生》的出版对于当时社会所能引起的轰动与影响,跟现代人排队买新一代iPone、iPad不相上下;《红与黑》曾经让多少少男少女流下热泪;《假如明天来临》带来的震动真好比一场地震。
当时各大出版社纷纷推出国外文学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外国文学名著丛书》。这些书的译者都是有着相当文化底蕴的文学大家,当年的版本或许并没有华丽的装帧,却有着一流的文字——杨必先生译的《名利场》;朱维之先生译的《失乐园》;杨绛先生译的《堂·吉诃德》……
外国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表述无疑让当时的读书人觉得新鲜,原野说:“描写爱情的书,是最流行的,有些人写,有些人看,在书中寻找一种不曾体验过的爱情。”当然,让当时的读书人觉得新鲜的还有国外文学作品中独特的视角和前沿的写作技法。
当时,以西方现代文学为主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也非常出名,其中有《喧哗与骚动》、《蝇王》、《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雅各布之屋》等等名作,尤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最为出彩,甚至于许多当代著名的作家在写作之初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莫言曾经这样评论过马尔克斯的书:“我过去认为不可以写的东西,他在大写特写;我认为应该回避的东西,成了他小说的主要内容。我过去为没东西可写而发愁,马尔克斯让我们知道原来个人经验、童年记忆都是可以写的。他让我们发现了自己。”
外国文学作品在80年代除了给读者带来震撼,也曾让当时的一些中国作家们经历过迷茫甚或说是顿悟,80年代许多知名作家的作品也多少带有模仿和学习的痕迹。
全民读哲学崇尚深刻
读书,是20世纪80年的风尚,不过读书人在以小碎步跟随潮流的同时,最终将会平息心潮、思考探索。80年代有大量国外的哲学书籍引入,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哲学思维和文化的冲击,也可以说那是个全民文学、全民哲学的时代。
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也是那个年代的读书人难以忘怀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里,橘黄色的书皮是哲学,黄色书皮是历史,绿色书皮是政治学、军事学,蓝色书皮是经济学。
原野回忆说:“黑格尔的《美学》太流行了,商务印书馆出的,上下册,刚出的时候根本抢不上。”哲学书热,也使得当时的人将哲学视为至上的精神追求。原野说:“当时人们喜欢看哲学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太流行了,还有刘再复、朱光潜的书也都非常被推崇,无论是学美术、哲学还是文学的,人们都想变得深奥。当然,这些哲学书不一定看了就能看得懂,但一定要有阅读的经历,不是为了什么而读书,而这本身就是崇高的;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懂,所以才会反复去思索,然后觉出‘说得真好啊’,这就是一种启蒙,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启蒙性的,就像清泉与秧苗的关系,这也让一个民族的大脑变得丰富了。”“当时的人还喜欢看一些平凡而真实的作品,《今夜有暴风雪》这些伤痕文学也非常流行。”原野说,“要说那个时候读书是为了追求什么,读书自然有它的娱乐性,不过首先是开拓眼界、视野;再者,读书也要倡导良知,让人明好歹、知善恶。” 80年代是读书潮流的年代,既然是风潮就少不了虚荣的成分,但归根结底,读书还是为了明智。
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文化解冻期,而全民对于阅读都处在一种饥渴状态中,知识和书籍对于当时的人们,如同滴水之于沙漠。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学也终于走进了国门,西方文学作品被大量地翻译、出版,同时大量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也受到大众的追捧,仿佛是为了争分夺秒地补回失去的时光,温故与知新稍显挤仄地并行向前。198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韩少功的译本;三联书店的“新知丛书”,有弗洛伊德、萨特、尼采,还有符号学著作;而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在当时产生了相当轰动的影响……
80年代经典书目
《围城》 人民文学出版社 钱钟书 著
《平凡的世界》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路遥 著
《今夜有暴风雪》 文汇出版社 梁晓声 著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21世纪出版社 郑渊洁 著
《张爱玲文集》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张爱玲 著
《窗外》 新星出版社 琼瑶 著
《我是一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琼瑶 著
《美的历程》 三联书店 李泽厚 著
《假如明天来临》 译林出版社 [美]谢尔顿 著
《万历十五年》 中华书局 [美] 黄仁宇 著
《傅雷家书》 三联书店 傅雷 著
《第三次浪潮》 三联书店 [美] 阿尔温·托夫勒 著
《百年孤独》 南海出版社 [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 著
《小灵通漫游未来》 湖南教育出版社 叶永烈 著
《格林童话》 中英编译出版社 [德] 格林 著
《小公主》 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 伯内特 著
《人啊,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戴厚英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