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维生素k3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维生素k3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腹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各种急性腹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维生素K3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患者臀部6542针10 mg肌注解痉止痛,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腹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 维生素K3 穴位注射 急性腹痛
腹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促使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常用维生素K3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腹痛,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于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急性腹痛150例,男性98例,女性52例;年龄8~79岁,其中急性胃肠炎84例、急性胆囊炎11例、胆结石7例、泌尿系统结石15例、痛经11例、胃癌疼痛3例、急性阑尾炎19例,疼痛20 min~24 h就诊。全部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1]的诊断标准。急性腹痛指疼痛持续时间<24 h[2]。
2.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对穴位注射有所了解,消除他们的顾虑,增强患者的信心,以取得很好的配合,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双下肢自然伸直,放松双下肢肌肉,足三里穴局部消毒,用5 ml针管,6号针头抽取注射用维生索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3939),成人每次8 mg,儿童每次4 mg,注射以针头与皮肤呈垂直方向刺入足三里穴位,进针1.0~2.0 cm,令进针部位产生酸胀等感觉[3],稍许回抽,确认无回血,即将维生素K3注入足三里穴内。术毕,以消毒棉球按压穴位1~5 min左右即可。一般注射5~10 min起效,作用可维持2~5 h[4]。所有患者均未再使用其他解痉或止痛药物。一次给药10~60 min,并于12 h后随访。对照组:给予患者6542针10 mg臀部肌注解痉止痛。
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判断疗效。对使用维生素K3或6542后1 h内腹痛缓解程度进行判定。腹痛明显改善能忍受开始记时,腹痛消失后再记时,治疗后疼痛30 min内缓解为显效;治疗后疼痛1 h内缓解为有效;治疗后疼痛无减轻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加有效。
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 果
1.两组疗效与显效时间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1,P<0.05)。见表1。治疗组显效时间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5,P<0.01),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8,P<0.05)。见表2。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注:两组疗效比较,χ2=5.581,P<0.05,有显著差异。表2 两组疼痛缓解时间统计(略)
2.治疗反应及不良反应
治疗组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K3可使注射点迅速产生酸、胀感,随之迅速减轻、消失,同时腹痛亦随之减轻或消失,未发现有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臀部注射6542后少数患者诉有口干、脸红、头晕、视物欠清、排尿困难,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讨 论
临床上治疗腹痛最常选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6542等解痉止痛,但这些药物在缓解疼痛的同时,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多,也较常见,如有口干、心动过速、皮肤潮红、眩晕、瞳孔扩大、尿滞留、兴奋、烦躁、谵语、惊厥、眼内压升高等[5],禁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为避免上述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生,同时又能很好地为患者解除疼痛这一临床症状,尤其是对于小儿及老年患者,近年来维生索K3(亚硫酸氯钠甲萘醌)日渐受到临床工作者的亲睐。
维生素K3(亚硫酸氯钠甲萘醌)可以用于镇痛,主要用于:①腹部痉挛性疼痛,作用机制是维生素K3有选择性直接松弛平滑肌,同时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镇静、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与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介导有关。②癌性腹痛,机制是维生素K3在体内参与原型辅酶Ⅱ电子转移,干扰细胞内氧化还原代谢过程,钙离子在细胞膜上转运失控,使钙离子浓度偏高于平衡值,导致细胞死亡。还可能使维生素K在体内被体酶还原而产生半醌型自由基,阻止细胞的增殖,并能提高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可为肿瘤放疗的增敏剂使用。③肠炎,治疗机制是维生素K3除能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外,还能增加胃肠黏膜细胞中ATP的含量,增强肠黏膜的主动吸收,还可延缓糖皮质激素在肝脏中的分解,同时具有类氢化可的松的作用,而减轻肠黏膜炎症,加速黏膜修复。④痛经,维生素K3治疗痛经可能与该药有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F2Q[6]引起的子宫收缩作用有关。⑤泌尿系统结石[7],维生素K3对肾输尿管平滑肌解除痉挛而松弛,达到止痛效果,同时对肾血管平滑肌亦解除痉挛扩张,使肾血流量增加、尿液分泌增多、排泄加快,促使输尿管畅通。急性腹痛发作时,上述各种病理因素作用于胆道、肠道、泌尿道等处平滑肌,使其痉挛或急骤性扩张,或由于平滑肌的痉挛刺激内脏神经,使其成为急性腹痛产生的主要机制,而这些都是应用维生素K3的药理基础。
维生素K3尽管有使转氨酶升高及造成溶血性贫血的副作用,但本组试验避免了这些因素,经临床应用观察未发现毒副作用,无耐受性及依赖性,而且价廉、治疗效果好。同时可以避免使用其他药物如阿托品等用量过大而引起的口干等副作用,并且足三里穴位注射方法简单易行,作用迅速而有效,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77-78.
[2]Feldman M,Seharsehmidt BF,Sleisenger MH.Sleisenger and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d and liver disease[M].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2001,81-86.
[3]陈玉璞.穴位注射654-2与维生素K3治疗急性胃肠炎腹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1)1873-1874.
[4]樊德厚,王永利.中国药物大全(西医卷)[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37.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合并颅内出血在我国儿科临床中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疾病最高的疾病谱之一。据资料统计,我国出生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率为40%[1]。亚洲地区发病率较欧美地区高,我国是高发病率国家之一。因该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存活者常留有智力障碍、肢体瘫痪、脑性瘫痪、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预防、救治及时、护理适当是儿科临床工作重点之一。现将近一年在我科发生的病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例患儿,年龄1~3个月;男性;出生史无特殊,自然分娩3例,;母乳喂养2例,混合喂养1例;急性起病2例,亚急性起病1例;临床表现:腹泻2例,发热1例,黄疸经检查后患肝炎综合征的1例;呕吐3例;伴有皮肤、黏膜出血的2例;3例均前囟张力高,肌张力高,抽搐,昏迷1例。凝血功能均出现异常,头颅CT均显示颅内出血。为急性轻型小儿腹泻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1例。
1.2结果 好转1例;均合并颅内出血、中度贫血,治疗后有轻的残疾1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转入我院的途中,1例因放弃治疗死于家中。
2 护理
2.1监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 本组患儿置于抢救室,行心电监护,立即吸氧(氧流量位0.5~1.0L/min)以减轻脑组织缺氧造成的脑细胞水肿,在用氧过程中,注意观察供氧装置是否通畅与漏气。密切观察经皮氧饱和度在92%以上。
2.2限制头部的活动,避免过多搬动 采取头部抬高15°~30°,以减轻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头侧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流出,必要时给予吸痰。
2.3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前囟张力、神志变化 观察呕吐的性质、瞳孔的变化。确诊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1注射液3~5mg。颅内出血时,其特征表现为烦躁不安、有抽搐或持续惊厥者促使出血加重,快速打开静脉通道,立即使用镇静剂,用药时认真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及抽搐改善情况。
2.4立即降颅压,纠正休克 静脉输血及应用维生素K15mg/d连续3~5d。新鲜血能提供凝血因子,可使颅内出血迅速停止。颅内血肿及反应性脑水肿是危及患儿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颅内压增高明显者,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及速尿注射液脱水。
2.5密切观察末梢循环等情况,尤其是穿刺点出血情况 静脉输液时给予静脉留置针,要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加重出血,穿刺时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多次穿刺。
2.6加强基础护理 对本组患儿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对于精神及吃奶差,给予鼻饲管喂养。
2.7对家长的心理支持 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年龄小,颅内出血时病情重、发展快,患儿家属无思想准备,常表现为惊恐、焦虑。交待有关医学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恐惧心理,取得家长的最佳配合。
3 讨论
本病起病急,病情来势凶猛,尤其颅内出血是危婴儿生命及神经系统发育的致命性出血。应做好预防性的补充维生素K。根据发病年龄段,分为3型:①早发型(early VK-DB);②经典型(classicVKDB);③晚发型(lateVKDB)[2]。母乳喂养是VKDB的高危因素。在晚发型VKDB病例中90%以上为母乳喂养儿,混合喂养儿不足10%。母乳维生素K含量低于牛乳[3];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婴儿处于维生素K缺乏状态。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高发地区孕妇存在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4]。感染、肝胆疾病、应用抗生素、未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等是VKDB高危因素。当小儿患有肝胆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时,由于肝细胞受损,凝血因子产生减少;或由于胆汁分泌减少或缺乏,维素K吸收障碍。婴儿存在感染而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头孢菌素可能杀灭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大肠杆菌等,而使内源性维生素K2减少;某些含有NMTT侧链的头孢菌素还可抑制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断维生素K循环[5]。在救治的过程中,要操作迅速而轻柔,医、护间合理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监测生命体征,止血、止惊、降颅压,控制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近几年来,VKDB仍然是对我国小儿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疾病,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0-682.
[2]张会丰,王卫平.小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3 970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12(1):31-32.
[3]Shearer MJ. 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VKDB)in earlyinfancy[J].Blood Rev,2008,23(2):49-59.
剧烈痛经来袭时,热水袋不管用、止痛片没效果,很多患者只好往医院急诊室跑。在我院,三阴交穴位注射维生素K3(VitK3)是首选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20世纪80年代,我院首创了这一疗法。多年实践证明,维生素K3(VitK3)治疗原发性痛经,2分钟内完全止痛率达88.34%,7分钟内止痛总有效率为95%;继发性痛经缓痛效果63%~65%。经评估,本疗法的止痛即刻疗效及随访疗效均明显高于口服消炎痛。2002年,意大利医生也以同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结果显示在不同种族人群取得相似止痛效果。
维生素K3治疗痛经方法成熟、具可重复性;一次穴位注射安全、未发现副反应;起效迅速、方法简便;价廉、患者的依从性好。因此,这一为患者提供即刻止痛帮助的有效方法,正在推广。
治疗原理:
* 三阴交穴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常用穴位。刺激三阴交穴位可影响T5-L1交感神经纤维,诱导子宫平滑肌、盆底肌舒张。
* 维生素K3能拮抗5-甲基前列腺素,具有对抗PGF2 的止痛作用。
* 维生素K3 三阴交穴位注射协同诱导缓解痛经,提高和延长针刺疗效,这是常规针灸较难做到的。
哪些痛经适合本疗法:
①原发性痛经:为首选疗法。
②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盆腔静脉瘀血症、妇科术后粘连、残留卵巢综合症等引起的痛症时,可做为辅助治疗。
哪些痛经不适合本疗法:
①全身或局部其他疾病引起的急、慢性疼痛。
② 因卵巢囊肿破裂、扭转、急性感染等情况引起急腹痛。
③ 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④ 由于任何原因正在使用抗凝剂者。
Q;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痛经,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要治多久?
A;常规的疗法,是在月经期腹痛第一天或经前1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通常治疗时,患者会有局部酸、麻、胀或有放电感,此为得气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偶有个别患者的注射部位可能有轻度淤斑、疼痛感。此时不用紧张,无需处理,几天内淤斑和疼痛会自动消失。
Q;哪些医院开展这一特色疗法?
A;《三阴交穴位注射维生素K3治疗痛经临床应用》作为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技术,由上海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专家讲师团在上海各区级及社区医院推广。患者可来本院或去就近的区级或社区医院就医。
延伸阅读
痛经患者的自我保健
有严重痛经的患者,一定要学习基本的医学常识。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大多见于青春期,月经初潮后,有规律月经伴痛经,妇科或超声检查排除妇科器质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痛经程度可能有所减轻。
继发性痛经以育龄期多见,常进行性加重。疼痛可始于经前,持续整个经期,经后逐渐缓解。严重者,疼痛时间延长至经后,月复一月,令人痛不欲生。部分患者伴有月经过多、不孕。继发性痛经最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另外,盆腔炎、妇科术后粘连及残留卵巢综合征、盆腔静脉瘀血症等,也可引起的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者应以治疗基础疾病为根本。原发性痛经者,经行时如有轻微腹痛不适,不必过分在意,一般不需治疗。但如痛经影响工作、学习、生活而难以忍受,将加剧恐惧、紧张,而这些不良情绪也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高危因素,故患者必须去医院就诊,接受恰当治疗,防范痛经严重进展。
虽然本疗法治疗痛经立竿见影,但为了巩固治疗效果,预防痛经复发,学会自我保健也很重要:
* 心理:了解月经时有轻度腹痛是正常的,避免忧虑、恐惧、紧张的心态。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维生素C对硼替佐米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细胞凋亡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硼替佐米15 nmol/L+10、20、40、80 μmol/L维生素C处理KM-3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Annexin-V/PI、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和氧自由基(ROS),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硼替佐米对KM-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降低,24 hAnnexin-V阳性细胞比例下降,ψm降低被阻止,18 h活性氧水平下降,16 h Caspase-3活性下降。结论:维生素C对硼替佐米诱导KM-3细胞凋亡效应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维生素C;硼替佐米;凋亡;活性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itamin C on multiple myeloma cell line KM-3 apoptosis induced by Bortezomib. Methods: Cell viability inhibition ratio was estimated by counting method. Annexin-V,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Δψm)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labeled by DCFHDA were examin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e activity of Caspase-3 was detected by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s: The inhibition of Bortezomib on the multiple myeloma cell line KM-3 proliferation was decreased, the ratio of Annexin-V positive cells at the 24th hour declined, the decrease of ψm was prevented, the level of ROS at the 18th hour dropped, and the activity of Caspase-3 at the 16th hour declined. Conclusion: Vitamin C may abrogate the ability of Bortezomib to induce apoptosis on multiple myeloma cell line KM-3.
[Key words] Multiple myeloma;Vitamin C;Bortezomib;Apoptosis;Reactive oxygen
蛋白酶体抑制剂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靶向治疗肿瘤的药物。在真核细胞中80%以上蛋白降解是通过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对蛋白酶体的抑制剂发挥抗肿瘤作用[1]。硼替佐米是一种高选择性,可逆的26S蛋白酶体抑制剂,是第1个进入临床的该类药物。目前认为硼替佐米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I-κB在蛋白酶体内降解,使NF-κB停留在细胞质内,功能受抑制,失去抗凋亡效应和刺激细胞增生作用[1-2]。维生素C是一种多羟基化合物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作用[3]。研究显示维生素C能增强三氧化二砷对高发性骨髓瘤(MM)疗效[4]。本实验探讨抗氧化剂维生素C对硼替佐米诱导多发性骨髓瘤KM-3细胞株凋亡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细胞培养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由上海医院血液科侯健教授惠赠)置于含10%的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的RPMI1640培养液(Gibco公司产品)中,于37 ℃、5%CO2和95%空气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实验过程中,细胞以1×105细胞/ml的密度接种培养。
1.2 WST-1法检测生长抑制率 WST-1(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在电子耦合剂存在的情况下,被线粒体内的一些脱氢酶还原生成橙黄色的formazan。细胞增殖越多越快,则颜色越深;细胞毒性越大,则颜色越浅。在450 nm处有吸收峰,生长抑制率如下公式计算:
细胞生长抑制率(%)=(1-A实验组/A对照组)×100%
1.3 形态学观察 细胞收集至载玻片,用瑞氏染液染色并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4 Annexin-V分析 使用FITC标记的Annexin-V和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根据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即取(5~10)万个细胞,经4 ℃ PBS漂洗2次,弃上清,加入250 μl Annexin V-FITC结合液重悬细胞。取100 μl移入流式细胞仪专用试管,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10 μl碘化丙啶染色液轻轻混匀。室温(20~25 ℃)避光孵育15分钟。加入400 μl PBS轻轻混匀,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
1.5 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检测 JC-1(碧云天生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在线粒体膜电位较高时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形成聚合物,可以产生红色荧光;在线粒体膜电位较低时,JC-1不能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此时JC-1为单体,可以产生绿色荧光。用红绿荧光的相对比例来衡量线粒体去极化的比例。取(10~60)万细胞,重悬于0.5 ml细胞培养液中,加入0.5 ml JC-1染色工作液,颠倒数次混匀。细胞培养箱中37 ℃孵育20分钟。600 g 4 ℃离心3~4分钟,沉淀细胞,弃上清,用冰浴的JC-1染色缓冲液洗涤2次,再用0.4 ml JC-1染色缓冲液重悬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1.6 Caspase 3活性检测 Caspase 3可以催化底物Ac-DEVD-pNA产生黄色的pNA,pNA在405 nm附近有强吸收,通过测定pNA吸光度来检测Caspase 3的活性。根据碧云天生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说明操作。600 g 4 ℃离心5分钟收集细胞, PBS洗涤1次。取200万细胞加入100 μl裂解液,冰浴裂解15分钟。4 ℃ 16 000~20 000 g离心10~15分钟,把上清转移到冰浴预冷的离心管中。取出10 μl加入反应体系37 ℃温育出现变色后,于405 nm测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确定pNA量。
1.7 活性氧检测 DCFHDA(碧云天生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后被酯酶催化生成DCFH,DCFH不能通透细胞膜,在活性氧存在下被氧化成DCF,DCF荧光强度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呈正比。DCF的激发波长为488 nm,吸收波长为525 nm。收集一百万细胞悬浮于1∶5 000无血清培养液稀释的1 ml DCFH-DA中,37 ℃细胞培养箱内孵育20分钟。用PBS洗涤细胞3次,加入200 μl PB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一万个细胞。
2 结
果
2.1 硼替佐米、硼替佐米+维生素C对KM-3细胞的抑制作用 KM-3细胞经10、25、50、75 nmol/L浓度的硼替佐米处理24 h后生长抑制率的3次均值分别为40.83%、44.9%、51.2%和55.17%,48 h分别为45.9%、58.7%、71.2%和78.1%。根据48 h半数抑制浓度选择药物作用浓度,因此选择硼替佐米15 nmol /L 作为药物处理浓度。再将KM-3细胞经硼替佐米15 nmol/L+维生素C 10、20、40、80 μmol/L作用24、48 h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3次均值分别为23.65%、11.1%、7.53%、4.3%;20.3%、9.8%、6.36%、3.40%(图1)。选择80 μmol/L作为维生素C处理浓度。
2.2 维生素C对硼替佐米诱导KM-3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2.2.1 细胞形态学改变 收集细胞涂片,瑞氏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和维生素C组细胞形态正常(图2A、2B)。硼替佐米+维生素C处理组细胞形态正常,偶见凋亡细胞(图2C)。硼替佐米处理组可见胞膜皱缩、染色质凝集、边缘化、胞质起泡(图2D)。
2.2.2 Annexin V 分析 24 hAnnexin V FITC / PI双标结果显示,硼替佐米处理组凋亡细胞比例重复3次为(16.3±1.95)%(图3A),硼替佐米+维生素C组为(8.46±0.89)%(图3B),低于硼替佐米处理组(P
2.2.3 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 硼替佐米处理组24 h后ψM检测显示ψM降低,绿色荧光细胞比率重复3次为(11.32±1.86)%(图4A),高于硼替佐米+维生素C处理组(5.1±0.91)%(P
2.2.4 Caspase-3 活性 硼替佐米处理组16 h后3个平行组产生的pNA为25.21±0.349 μmol。 硼替佐米+维生素C处理组为21.79±0.198 μmol,低于硼替佐米组(P
2.2.5 活性氧水平变化 18 h后平均荧光强度硼替佐米+维生素C处理组为30.2±1.96(图5A)低于硼替佐米处理组为52.23±1.9(图5B)(P
3 讨 论
维生素C是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水溶性的葡萄糖类物质。Sestili等[5]认为高剂量维生素C有亲氧化作用,低剂量有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既能防止化疗药物对肿瘤及正常组织的损伤[6],又能协同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7]。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低浓度的维生素C(4 mmol/L)对SW620纤维瘤细胞有保护作用,而高剂量(>20 mmol/L)对细胞有杀伤作用[8]。
本实验中Annexin V/PI分析显示加入维生素C后,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下降。硼替佐米处理24 h后细胞呈典型凋亡改变,加入维生素C后细胞形态大体正常。所以认为维生素C在较低浓度(80 μmol/L)下有抑制硼替佐米对KM-3凋亡的诱导作用。
诱导细胞凋亡有3种信号通路: 死亡受体信号通路、线粒体信号通路和内质网信号通路, 目前认为线粒体途径在凋亡过程发挥枢纽作用[9]。氧化刺激、Ca2+过量摄取等诱导因素导致的细胞凋亡,都有线粒体跨膜电位消失。因而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消失标志着一个不可逆转的凋亡过程。实验中发现加入维生素C后线粒体膜电位崩溃的绿色荧光细胞比率较硼替佐米处理组显著降低。
Caspase蛋白酶家族是引起细胞凋亡的关键酶,实验显示KM-3细胞经硼替佐米作用16 h后pNA产生增加Caspase-3活性较对照升高,加入维生素C后pNA产生减少,酶活性下降。
正常情况下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在细胞质中与抑制剂I-κB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防止NF-κB进入核内,NF-κB介导的转录作用被阻断;一旦I-κB磷酸化与NF-κB解离,NF-κB进入核内诱导抗凋亡蛋白的合成,细胞增生并表达黏附分子导致细胞增生、存活;而在MM瘤细胞中NF-κB组成性激活,导致瘤细胞不断增生。如果I-κB在蛋白酶体内降解受抑制,NF-κB停留在细胞质内,功能受抑制,失去抗凋亡效应和刺激细胞增生作用[10-11]。目前认为这是硼替佐米的主要作用机制,但硼替佐米并不仅仅通过抑制该通路发挥作用,还存在其他作用机制。
活性氧是细胞凋亡的信号之一,活性氧的产生可直接或间接改变线粒体膜电位,促进CytC从线粒体内释放,启动线粒体信号通路[12]。陈丽娟等[13]研究发现硼替佐米可改变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内氧化还原状态,导致线粒体和内质网产生活性氧增多,从而诱导U266细胞凋亡。由此推测,线粒体途径参与了硼替佐米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细胞凋亡。
实验中用DCFHDA作为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时,发现维生素C降低了硼替佐米产生的活性氧水平,降低了无诱导因素作用的对照组细胞活性氧水平。因而认为维生素C能清除胞内活性氧,正是该作用降低硼替佐米诱发的活性氧水平,阻止了线粒体膜电位的崩溃。
本实验探讨了维生素C在体外环境、低浓度下对硼替佐米作用影响,至于高浓度及体内条件下的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A:基本上,母乳含有各种宝宝所需要的营养素,是宝宝最佳、最丰富的营养来源,哺喂母乳不但能提高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是宝宝最安全经济的食品,同时也有助于拉近亲子感情。但也因为如此,哺乳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及饮食摄取习惯,便会直接影响到母乳的品质及宝宝的健康,因此建议哺乳妈妈要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五谷根茎类、蛋豆鱼肉类、奶类、水果类、蔬菜类及油脂类),不要偏食。也尽量避免在哺育期间减肥,母乳的产量可能就不足,宝宝也会跟着变瘦、营养失衡。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吃全素的哺乳妈妈,由于完全不摄取蛋类、奶类,建议增加维生素B1 2的补充,避免母子两人在维生素B1 2不足的情况下,造成恶性贫血的问题。
Q:为什么缺乏维生素E时会造成溶血性贫血现象,且容易发生在婴儿及早产儿身上?该如何补充呢?
A: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功能,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红血球,避免贫血发生。不过宝宝在出生时,维生素E通过胎盘的量很少,如果妈妈本身在饮食过程中摄取的维生素E又不足,就会导致宝宝维生素E缺少。
维生素E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小麦胚芽,因此不妨通过小麦胚芽油、葵花油、花生油以及深绿色蔬菜来补充维生素已
另外提醒妈妈们,如果宝宝是早产儿、低体重儿,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一些维生素滴剂,以免发生溶血性贫血。
Q:刚出生的婴儿为什么容易缺乏维生素K?要如何帮助宝宝补充呢?
A:维生素K群,包括绿色菜叶中的维生素K1、由肠道细菌自行合成的维生素K2以及合成的维生素K3三种。由于维生素K无法通过胎盘提供,且新生儿的肠道属于无菌状态,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K,因此医师会视情况给新生儿补充。
另外,如果宝宝感冒、服用抗生素,也会破坏肠道内的细菌,影响到维生素K2的合成。若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不妨帮宝宝添加肉类或少量肝脏类,如熬煮排骨汤或者肝泥等。
Q:怎么帮宝宝补充维生素C呢?喝市售的果汁可以吗?该如何喂食呢?
A:摄取水果是补充维生素c的最好方式,如橙子、猕猴桃、橘子等都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不过,维生素c遇到空气很容易发生氧化、且在加工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到破坏,因此制作果汁时,尽量减少加工程序,以“现做、现用”为原则,刚开始添加果汁时,先以1:1的比例加凉开水稀释,再逐渐增加浓度。对于市售的果汁应该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纯果汁,添加方式也应该由稀到浓。
另一方面,家长习惯在吃饭时候喂食宝宝果汁,营养师建议家长,最好在餐后喂食,因为维生素c有助于钙质、铁质的吸收,营养吸收效果会更好。
Q:多晒太阳,为什么有助于增加人体的维生素呢?
A:一些父母怕把宝宝晒黑了,而不愿意带宝宝出门,其实宝宝晒太阳也能增加维生素。因为人体皮肤含有去氢胆固醇,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会自动形成活化性的维生素D3,在体内可以帮助钙质吸收,适当让宝宝做日光浴,不但能让宝宝习惯外部环境,也能补充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