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杂文合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陈望道,生于1891年1月18日,1977年10月29日,在上海病逝。浙江金华义乌人。原名参一,笔名佛突、雪帆。中国学者、教育家。主要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的教学研究,建立了中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对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造诣较深。
《太白》杂志简介
《太白》半月刊,陈望道主编,属于现代文艺杂志。1934年 9月20日创刊,1935年9月5日停刊,共出2卷24期,上海生活书店发行。杂志以“太白”为名,是陈望道与鲁迅决定的。按照中国传统的称呼,太白即拂晓之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又称启明星,寓意编辑《太白》,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战斗,以迎接胜利的曙光。
《太白》编辑委员会共12人,鲁迅表示他参加编务讨论,但不宜公开列名于编委,以免引起当局的注意,影响刊物的发行。《太白》创刊后,印出的编委名单是11人﹕艾寒松、傅东华、郑振铎、朱自清、黎烈文、陈望道、徐调孚、徐懋庸、曹聚仁、叶绍钧、郁达夫。同时刊出了68名特约撰述人的名单,撰稿者阵容可谓广泛和强大。
《小品文和漫画》 正文纵览
《太白》出齐第一卷后,陈望道以“《太白》杂志第一卷纪念特辑”的名义编辑出版了纪念特辑《小品文和漫画》。该书由上海生活书店于1935年3月初版,32开本。1981年6月由上海书店根据初版出版了影印本,改为小32开本,封面配图是丰子恺漫画《米和豆》。《小品文和漫画》的58位撰稿作者均为文学艺术界的著名人士,提倡作者们创作更多健康、战斗的小品文和漫画。
1935年3月10日陈望道为《小品文和漫画》写了辑前致语:“现在是小品文和漫画在中国的流行期,也是小品文和漫画在中国的转变期。种种争论,大概都由转变激成,并非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单是为了流行。这个特辑,就是一个见证。我们从这特辑中间不但可以看见各位作者最近的见解,还可以看出一个差不多一致的动向。就是关于小品文和漫画的各个方面,这里也差不多都已经说到。假设通体地读,一定可以得到小品文和漫画的综合知识。”
《小品文和漫画》出版后的4月5日,《太白》第二卷第二期封二刊登了该书的广告:
订阅《太白》一年,赠送本书一册。宣传语是:《小品文和漫画》是五十余位名作家对小品文和漫画见解的结晶。
“认为鲁迅对上世纪30年代漫画大发展没什么影响”
《小品文和漫画》收录的文章中,最受后世关注的文章当数鲁迅先生的《漫画“漫画”》和《漫画而又漫画》。鲁迅认为:“因为真实,所以也有力。”“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要确切”地显示事体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那最普通的方法“夸张”,但又不是胡闹……漫画虽然有夸张,却还是要诚实。鲁迅同时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漫画,中国进步漫画家是中国漫画作者的标尺。
虽然这些表明了鲁迅先生对漫画的积极关注和较高的论断力,以致后世认为鲁迅先生对中国漫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先驱者”。但是《中国漫画史》作者毕克官先生在采访一些30年代漫画家时,大胆地设下这么一个命题:“认为鲁迅对30年代漫画大发展没什么影响。”
同时,进行大胆求证,毕克官先生“为了慎重起见,我是有意请左翼人士张谔先生(注:三四十年代漫画家)谈了看法”,最后才给问题“30年代漫画的大发展和鲁迅有什么关系?”下了个初步的判定——几十年来在“左”的思潮影响下,似乎作为“旗手”的鲁迅是个完人,在任何领域都能发挥很大作用。长期以来,曾听到一些认为或猜想鲁迅对30年代漫画产生过很大影响的言谈。在特殊环境中,人们产生这种误解可以理解,但毕竟不是事实。
鲁迅发表过一些关于漫画的谈论,其见解有许多精辟之处(另也有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但漫画界人士是否注意到,是否对当时漫画的大发展产生了实际影响,则是另一回事。
著名藏书家谢其章进一步把此观点进行了诠释:“漫画在没有理论的引导下,在30年代得到了迅猛发展并达到今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只能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寻找原因,而不能从某个大人物身上找到原因找推动力。同样的道理,‘小品文’在30年代也盛行一时,鲁迅对其发表过似乎比漫画更多的言论,那些言论只代了一个人的看法观点,而不能归结于成熟的理论思索 ,更不必勉强地捡一位‘先驱者’来。”
凌鹤:漫画与卡通影片
民国时期有关卡通的评论和相关文章不是很多。凌鹤的这篇《漫画与卡通影片》通读全文后可见当时文艺界对卡通影片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关切之情。本文篇幅所限,摘录片段如下:
至于说到中国电影,为什么卡通短片不能和其他影片有着同样的相当程度的发展?其原因当然很多,主要的是电影公司大多没有这一部门的建设,而人才的缺乏,更是最大的原因。可是电影观众是需要卡通的,特别是小孩儿们,他们对于卡通极有兴趣,因此在教育的意义上有着很大的作用,当我们并不是模仿欧美卡通一味地以胡闹的娱乐为目的,而在内容方面力求反映现实的时候。
因此我们要求一部分青年漫画家,从现在起从事卡通影片的研究,和电影公司取得联络,虽然中国制片家都以为短片不卖钱不肯轻易尝试,可是假如有了好的卡通,使观众感觉极大的兴趣而热烈欢迎的时候,制片家是会在如意算盘上自动打消既成观念的。
“青年漫画家不独是要健全漫画作品,同时更要努力地建设中国的新卡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期待着他们光辉和伟大的成就。”
关键词:杂粮;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营养成分
中图分类号:TS210.1;TS2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3)10-0021-05
燕麦、苦荞麦、小米属杂粮作物,是人们常见的农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细米面及肉品等摄入量不断增加,杂粮曾一度淡出百姓的餐桌,继而使民众出现一系列亚健康疾患(俗称“慢性疾病”或“慢病”),例如超重、肥胖、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实践证明:饮食调控是预防我国民众“慢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我国膳食指南中提出了“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的建议[1]。
燕麦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促进肝糖原、肌糖原合成,具有显著改善糖耐量的作用[2-4]。苦荞麦是1种重要的小宗粮食作物,集营养、保健、医疗于一体,被称为“药食两用”的粮食,被誉为“长寿食品”,并得到广泛应用[5-6],其蛋白质含量高,含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高[7-8]。小米营养丰富,国外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小米含多酚类物质,具抗氧化活性,有降血压、降低人体胆固醇及预防溃疡等生理作用[9-10]。但杂粮也存在口感较粗糙,风味欠佳等问题。
通过将杂粮与肉制品结合,所制得的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旨在以肉制品为载体,增添杂粮原料的营养物质,实现营养与风味的互补。关于杂粮复合肉制品的研制已有相关报道,夏建新[11]通过将燕麦粉加入到肉糜中,研制了燕麦复合火腿肠。夏建新等[12]为了探索小米在肉制品中的适用性,研制开发了新型小米复合火腿肠。杜亚军[13]进行了燕麦膳食纤维肉脯的研制。低温肉制品是指常压下经蒸煮、熏烤等热加工,使肉制品中心温度达到75~85℃的肉制品[14]。低温肉制品较普通高温肉制品有着明显优势,极大程度保留了其制品的营养成分[15]。近年来,随着冷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营养观念的提高,低温肉制品也逐渐盛行起来,因此,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显得非常重要,而有关该方面的研究也鲜见报道。
本实验通过对杂粮及其复合低温火腿肠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旨在为燕麦、苦荞麦、小米等杂粮作物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小米复合低温火腿肠等新型肉制品的开发及产业化建立一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燕麦片 襄阳赛亚米业有限公司;苦荞麦粉 六枝特区雾峰纯天然食品厂;小米 福建塞翁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小米复合低温火腿肠、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3种火腿肠均为实验室自制。
1.2 仪器与设备
FW80微型粉碎机 郑州科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C12型绞肉机 韶关市新通力食品机械有限公司;HR7620型飞利浦食品加工机 飞利浦电子香港有限公司家庭小电器部;AL204型电子分析天平 上海梅特勒仪器厂;JY系列多功能电子天平 上海衡平仪器仪表厂;JCW-46B型灌肠机 连云港市朝阳机械厂;SK-1型手动式鸡心扣封口机 石家庄市长安不锈钢设备制造厂;CFXB120-Z双喜自动电饭煲 珠海双喜电器有限公司;80-2型医用低速离心机 金坛市医疗仪器厂;GZX-9140ME数显式鼓风干燥箱 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1.3 方法
1.3.1 基本营养成分测定
蛋白质测定:参照GB/T 5511―2008《谷物和豆类氮含量测定和粗蛋白质含量计算:凯氏法》;脂肪测定:参照GB/T 5512―2008《粮油检验:粮食中粗脂肪含量测定》;淀粉测定:参照GB/T 5514―2008《粮油检验:粮食、油料中淀粉含量测定》;水分测定:参照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1.3.2 矿物质元素测定
钙、铁、锌、硒的测定:采用ICP法。
1.3.3 氨基酸测定
参照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1.3.4 功能性营养成分的测定
总黄酮(以芦丁计)测定:参照NY/T1295―2007《荞麦及其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膳食纤维测定:参照GB/T 5009.88―2008《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VB1测定:参照GB/T 9695.27―2008《肉与肉制品:维生素B1含量测定》;VB2测定:参照GB/T 9695.28―2008《肉与肉制品:维生素B2含量测定》。
1.3.5 有关营养指标的评价方法
氨基酸的评价:参考根据FAO/WHO标准模式[16];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营养评价:参照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法[17]。
以INQ法来评价其营养指标:INQ=营养密度/热能密度;其中,营养密度=某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供给标准;热能密度=所产生的热能/热能的供给标准。INQ=1,表示食物的营养素与能量含量达到平衡;INQ>1,说明食物营养素的供给量高于能量的供给量,故INQ≥1为营养价值高;INQ<1,说明此食物中营养素的供给少于能量的供给,长期食用此种食物,可能发生该营养素的不足或能量过剩,则该食物的营养价值低。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粮及其复合低温火腿肠基本营养物质含量检测结果
由图1知,3种杂粮原材料的脂肪含量都较低,均在10%以下;蛋白质含量以燕麦片最高,苦荞麦粉次之,小米最低;通过实验室加工的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的蛋白质含量均比原杂粮中的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均远低于其杂粮原材料,均在10%以下;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中脂肪的含量,除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较燕麦片较低外,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和小米复合低温火腿肠的脂肪均分别高于其原杂粮材料苦荞麦粉和小米中的脂肪含量。
2.2 杂粮原材料的氨基酸检测结果及营养评价
由表1知,燕麦片、苦荞麦粉、小米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燕麦片的氨基酸总量达到12.7%,苦荞麦粉的氨基酸总量达到9.48%,小米的氨基酸总量达到8.17%,其中,燕麦片的氨基酸总量多于苦荞麦粉和小米的氨基酸总量。
根据FAO/WHO标准规定,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T)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E/N)的比值分别为40%和60%为最优[18]。由此来看,燕麦片的E/T
值略低于该标准,苦荞麦粉与小米均接近该标准模式;燕麦片和苦荞麦粉的E/N值略低于该标准,小米的E/N值接近该标准模式,即小米基本属于优质蛋白质。
2.3 杂粮及其复合低温火腿肠矿物质及功能性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及营养评价
由表2看出,3种杂粮原料除含基本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外,还含钙、铁、锌、硒等营养成分,其中,燕麦片所含钙、铁、锌均高于苦荞麦粉和小米,但苦荞麦粉中的硒元素含量又显著高于燕麦片和小米,并且苦荞麦粉中还含有其特殊生物活性成分黄酮,其含量达到87.2mg/kg。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消炎镇痛及保肝护肝等[19-22]作用,对人体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由表3可知,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中VB1含量为144.1μg/100g,VB2含量为12.2μg/100g,膳食纤维含量达到了3%,说明该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富含膳食纤维;另外,矿质元素铁的含量6.33mg/kg,钙的含量9.08mg/100g,锌的含量9.91mg/kg。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中VB1含量152.6μg/100g;VB2含量为9.6μg/100g,膳食纤维含量达到了3.4%,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富含膳食纤维;矿质元素铁的含量9.93mg/kg;钙的含量7.67mg/100g;锌含量11.07mg/kg;另外,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有的生物活性物质黄酮含量达到了2mg/kg,小米复合低温火腿肠中VB1含量156.6μg/100g,VB2含量12.8μg/100g,膳食纤维含量达到了1%;矿质元素铁含量7.89mg/kg,钙含量7.55mg/100g,锌含量11.88mg/kg。
由表4可以看出,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的INQ值除VB2低于1以外,其钙、铁、锌、VB1的INQ值均高于1。3种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与普通型火腿肠相比,除VB1、VB2的INQ值低于普通火腿肠外,其钙、铁、锌INQ值均高于普通火腿肠,小米复合低温火腿肠的VB1、钙、铁、锌的INQ值高于普通火腿肠,而VB2的INQ值低于普通火腿肠。另外,在3种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中,小米复合低温火腿肠的INQ值总体略高于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和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
2.4 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理化及卫生指标结果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3种低温火腿肠的理化及卫生指标均符合GB/T 20712―2006《火腿肠》的相关规定,其中,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小米复合低温火腿肠的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了14.3%、12.6%、14.7%,均超过了国标级火腿肠规定的“蛋白质含量≥12%”的标准;3种复合低温火腿肠脂肪含量也较低,除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的脂肪含量在国标范围内之外,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和小米复合低温火腿肠的脂肪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说明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和小米复合低温火腿肠同普通火腿肠相比,属低脂火腿肠。研制的3大类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的食盐、亚硝酸盐和淀粉的含量也都低于国家标准规定量。另外,研制的3大类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的污染物和微生物指标均在GB 220712―2006《火腿肠》规定的范围内,说明研制的3类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的卫生安全指标国家标准合格。
3 结?论
对杂粮及其复合低温火腿肠进行营养成分的检测,燕麦片、苦荞麦粉、小米3种作物含基本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钙、铁、锌、硒等矿质元素,营养丰富。另外,苦荞麦粉中含有特殊生物活性物质黄酮,对人体健康有极作用。对3种杂粮的氨基酸营养物质进行评价,3种杂粮原料的氨基酸模式接近FAO/WHO标准模式,说明3种杂粮原料所含蛋白质基本属于优质蛋白质。
分别用燕麦片、苦荞麦粉、小米3种作物制成的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与原杂粮材料相比,淀粉含量大大降低,脂肪含量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相应提高,并且富含钙、铁、锌等矿质元素、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其中,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含有来源于原材料的黄酮物质。通过对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的矿质元素进行营养评价发现,燕麦复合低温火腿肠、苦荞麦复合低温火腿肠和小米复合低温火腿肠的钙、铁、锌、VB1的INQ值均大于1,说明在能满足食物供给人体热量时,其钙、铁、锌、VB1也可满足人体需要。
通过对3种杂粮及其复合低温火腿肠进行营养成分的检测及营养评价可知,燕麦片、苦荞麦粉、小米3种杂粮营养丰富,当其加入到火腿肠中,使得该杂粮复合低温火腿肠的营养更均衡,从而在保留了杂粮和肉品营养的同时,又满足了人们追求健康饮食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J]. 健康指南, 1997(4): 40.
[2] 张丽萍, 翟爱华. 燕麦的营养功能特性及综合加工利用[J]. 食品与机械, 2004, 20(2): 85-57.
[3] 申瑞玲, 程珊珊. 燕麦β-葡聚糖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 2007, 23(6): 126-129.
[4] 董吉林, 陈明, 申瑞玲, 等. 燕麦β-葡聚糖对STZ致Ⅱ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26(2): 5-8.
[5] 郭月英, 贺银凤. 苦荞的营养成分医疗功能及开发现状[J]. 农产品加工, 2004(2): 24-25.
[6] 左光明. 苦荞主要营养功能成分关键利用技术研究[D]. 贵州: 贵州大学, 2009.
[7] ZHENG G H, Sosulski F W, Tyler R T. Wet-milling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starch and protein isolated from buckwheat groats[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1997, 30(7): 493-495.
[8] Carbonaro M, Cappelloni M, Nicoli S, et al. Solubility-digestibility relationship of legume protein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7, 45(9): 3387-3364.
[9] Hegde P S, Chandra T S. ESR spectroscopic study reveals higher free radical quenching potential in kodo millet (Paspalum scrobiculatum) compared to other millets[J]. Food Chemistry, 2005, 92(1): 177-182.
[10] Chethan S, Malleshi N G. Finger millet polyphenols: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ir nutraceutical potential[J]. American Journal of Food Technology, 2007, 2(7): 618-629.
[11] 夏建新. 杂粮复合肉制品的研制及品质特性研究[D]. 武汉: 武汉工业学院, 2010.
[12] 夏建新, 王海滨, 徐群英, 等. 小米复合火腿肠的工艺配方及品质特性研究[C]//第八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 昆明: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 2010: 366-372.
[13] 杜亚军. 燕麦膳食纤维肉脯的研制[J]. 肉类工业, 2003(11): 15-17.
[14] 汤凤霞, 乔长晟, 等. 低温火腿肠工艺技术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5(4): 135-137.
[15] 姚伟艳. 浅谈低温肉类制品的发展趋势[J]. 肉类工业, 2006(9): 39-40.
[16] Food Agruculture Orgnization(FAO)/World Health Orgnization(WHO). 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s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 52)[S]. Geneve: Switzerland, 1973.
[17] 颜戊利, 王林静. 食用菌矿物质含量测定和营养评价[J]. 食品科技, 2010, 35(7): 81-84.
[18] Pellet P L.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protein foods[M]. Japan: United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80: 5.
[19] 陶胜宇, 徐峰. 苦荞麦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6, 9(4): 219-221.
[20] 王敏, 魏益民. 苦荞麦总黄酮对高脂血大鼠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06, 28(6): 502-505.
关键词:校企融通;教育共同体;工程教育认证;复杂工程问题;课程体系改革
1 改革背景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工程教育认证[1]的目的是各国不同教育背景下人才接受教育的“实质等效性”,符合国际上通行做法。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目前,我国基本采用以《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为核心的国际协议体系[2],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对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在内的专业开展了专业建设,旨在顺利通过国际专业认证。
高校日益重视工程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现代工程是跨多学科的综合体,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法律和文化背景的依赖性强,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计算机类专业应该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g人才[3-4]。
培养复杂工程问题求解能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协同工作能力。复杂工程问题通常需要由多人一起协同工作,包括同时合作、循环合作两大类,尤其是循环合作,组织和沟通非常重要。
(2)复杂工程项目优化求解能力。复杂工程问题通常可分解成一系列工程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解复杂的工程问题并优化组合是其关键之一[5]。
为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构建一个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学生在该体系中首先能够受到专业的计算机工程训练,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在某一应用领域进行软件、硬件和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其次,学生能够掌握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程化方法、核心技术和平台工具,具备协作和工程化能力。一个软件生命周期大致分为6个阶段:①问题定义和可行性研究;②制订计划;③需求分析;④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⑤程序代码实现;⑥系统测试及运行维护。大型软件开发问题的繁复性表现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学生在各个阶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需要开设哪些课程?如何将这些能力培养拆分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进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2 改革思路
面向复杂问题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1)课程方向及相关内容的设置。
(2)主要解决课程内容的编排以及评价问题。
我们遵循“文献分析―实践调查―理论假设―现状探讨―理论建构―原理归结”的逻辑顺序,按照以下思路开展研究:
(1)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共性特征,调研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查阅文献,对相关企事业单位调研,提出问题和假设。
(2)对金融、轨道交通、电信等服务行业进行调研,了解这些行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实践依据。
(3)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国内外关于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研究成果、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以及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以获得理论依据。
(4)结合学院基于良性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创新和工程人才培育模式的成功经验,针对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立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
(5)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回访,了解课程体系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3 校企深度融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指标包括3个主要的方面:
(1)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2)课程设置对于满足毕业要求的支持程度。
(3)在课程体系设计的过程中,是否有相关企业或者行业组织参加[6]。
应用型本科高校往往根据指标的第二个方面来建立课程体系,制定通识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创新特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学时学分,从而达成毕业要求。然而,这样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是否完善?是否能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的合作企业的参与度如何?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企业中复杂的工程问题为案例,构建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必须要与企业进行深度融通。
学院要坚持“政府提供平台、学校针对培养、企业全程协助”的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计算机类专业的国际化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重基础、重能力、重实践、重效果”的“专业+外语+岗位”柔性培养机制。
3.1 “订单式”培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此,学校和企业需要深度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订立,根据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组织课程教学,通过强化企业技能与参加企业岗位实训,实现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也为学生了解企业需求、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便利,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对接。
校企合作课程在大四集中实施,开设课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且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师资也由双方共同配备。企业方主要负责实践环节的教学,学习结束后由校企双方负责学生的就业,合作企业每年都从学员中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充实到自己的技术队伍中。通过这种方式,学校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企业也能挑选到自己所需的人才,双赢的结果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3.2 “课程嵌入式”培养
借鉴国际先进培养模式,构建符合软件开发工作要求的课程体系,采用课程嵌入方式组织教学。常熟理工学院与IT企业共同研制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将企业课程与现行专业课程加以整合,将企业课程分模块嵌入到培养计划中,制定取双方之长的全新方案;企业对学校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的方案和体系进行评估。部分课程聘请企业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工程师进行授课,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学院一方面通过与甲骨文、微软、恩智浦、ARM等国际知名的公司成立合作联盟,在这些联盟公司的建议下设计基础课程和创新课程,并编写有针对性的系列教材;另一方面,以培养复合人才为主旨,采用各种成熟的现实软件开发案例和软件公司订单进行层次式教学,重视学生软件工程思想的形成和软件开发经验的积累,使学生熟悉软件工业标准流程,具备承担国际软件开发业务的能力。
3.3 “校企互动型”培养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注重“企业主导型”的培养方式,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与百科德条码有限公司、中科龙梦等IT企业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中心,专业教师和学生以成立创新创业团队的形式入驻中心。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有意向的IT公司加入到团队中,企业将现实的开发项目引入到团队中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以“导师和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软件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同时注重团队中学生工程化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团队作为纽带将学生、教师、企业工程师和行业专家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和学生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教”和“学”,真正做到“教、学、做”有机结合。
与合作企业的紧密联系为教师“走出去”创造了条件。与合作企业建立了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机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上工作和锻炼,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为更好地投入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4 建基于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以金融、教育、服装、电信等大型服务行业为背景,与行业内若干企业合作,提炼出各行业的共同特征,构建了“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学校和企业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主导,有目的地设计模块化的课程内容,如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实习、在毕业设计中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等,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文化,融入到行业中去。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程参与了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的建设,学生在完成本专业针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程、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后,加入到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以强化解决某类复杂问题的能力。经过校内具有工程背景的职业训练、项目化的实践教学、团队实战型的综合训练,以及合作企业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等环节,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培养模式的创新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模式创新。
在不具备行业背景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形成“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行业、主干企业、政府和高校组成“教育共同体”,突破与单一企业的“项目化”合作形式。
(2)探索合作教育的新机制和体制,使人才培养组织与管理较好地适应业界的“市场化”机制。
(3)业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催生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全面改革。
(4)使校企合作的“课程模块”、实践环境、师资等成为“自有资源”。
2)理念创新。
学院秉承“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与业界的合作教育,同时关注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并将理念贯穿于学校定位、发展战略、培养路径、培养模式等各个环节中。
3)协同发展机制的创新。
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信息服务外包优势产业和战略发展需求,有力支撑了行业发展;相应行业的发展又透过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带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专业发展,同时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5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认证标准要求,在整个培养阶段要保证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去,使学生在自主、动手、综合、实验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7]。然而,如何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能力,需要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在课程体系建立中,我们强调以下3方面的能力培养:
(1)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基础知识。如学生需要掌握算法分析与设计、优化组合这类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具备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基础。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进一步调研了复杂工程问题的共性特征,合理设计基础理论体系。
(2)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综合素质。重点解决协同能力培养,如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项目开发模式,以项目组形式开展教学等。
(3)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专业技能。除了强化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外,还要强调借助新工具、新手段、新平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开设了当前最新的技术创新课程,如大数据处理平台等。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着力构建了以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背景,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和适应IT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6-1-1”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及“1-1-1”的实训教学模式。 “6-1-1”模式是指大一、大二和大三的6个学期以理论课程学习为主,而第7学期的课程教学包括选修课程、实践项目、人才定制培养,最后一个学期安排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主要由学校负责完成,而企业课程、工程技术课程则主要由企业工程师负责组织教学。实训教学“1-1-1”模式,即大一到大三的每个暑假安排(2周)的实践短学期,采用企业开发项目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为此,学院打造了与企业真实环境一致的、服务于教学、满足实训需求的实训平台。实训内容贯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实训分概念实训、技能实训、项目实训3个层次,分别在不同学年的实践短学期进行。实训内容从基础实训到综合应用开发实训,从基础的知识点到系统化的整合。
同时,学院积极推进并完善了“实验―实训―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概念实训―技能实训―项目实训”的渐进式实训方案。实现了“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校内、园区、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实践实习有效机制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6 结 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我们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标准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无缝对接为目标;同时,对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实践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对校企深度融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进行了尝试,提出了优化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和具体策略。不可否认,我院计算机类专业离顺利通过国际专业认证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对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 陆勇. 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教育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6): 157-161.
[2] 方峥.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之路――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之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6): 72-76.
[3] 余寿文. 工程教育评估与认证及其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3): 1-6.
[4] 于蕾, 刘玉萍, 李薇, 等.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6(7): 31-34.
[5] 王孙禺, 赵自强, 雷环.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国际实质等效的认证制度建设十年回望[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5): 23-34.
作者 (爱尔兰)塞西莉亚?艾亨
译者 刘昭远
出版 四川文艺出版社
时间 2012年7月1日
定价 32.00元
他是谁,如此了解我的生活、我的想法与我的哀伤?在这个伪交流的年代,交流不再是沟通的工具,即使手持电话、电脑,每天浏览着微博与各类交际网站,我们还是孤独地一个人在生活——往往比以前还孤独,没有人关心你真正的生活。
所以,当一个对你的生活了如指掌、对你的处境感同身受的人出现,露西,如这个时代里大部分都市女子一般的独身女子,她的生活出现了奇特的变化。
作者塞西莉亚?艾亨,爱尔兰小说家,编剧。其处女作《附注:我爱你》入围2004-2005年度英国图书奖最佳新人大奖,畅销四十余国,成为英语世界女性温情小说的经典。同名电影受到无数年轻观众喜爱,并获得2008年美国青少年票选最佳爱情影片大奖提名。其笔下的人物,充满爱尔兰的温情与浪漫。
《绿皮火车》
作者 周云蓬
出版 中国华侨出版社
时间 2012年6月8日
定价 32.80元
《绿皮火车》是当下中国最具人文精神的民谣诗人周云蓬2011年至2012年年初的杂文合集。这位新世纪的候鸟歌手,冬天去南方演,夏天在北方唱,春秋去海边。他9岁失明,学会了弹琴、写诗,云游四方,靠手艺吃饭,为普通人献艺。他把自己“游唱、知人、遇事”的经历写成文字。他关心很多事情,关心很多人,这位盲人歌者内心广阔的世界,会令“正常人”备感羞愧。
《我们都是拖拉斯基》
作者 [美]帕梅拉?S?威格茨?凯文?L?佑克
译者 薛夏
出版 江苏文艺出版社
时间 2012年6月
定价 35.00元
“此书献给那些头脑聪明、性格可爱、观察敏锐、思想深刻、才华横溢,但毫无建树,被与生俱来的拖延恶习所纠缠的人们。”这是写在扉页上的几句话。
每个人都可能患上拖延症,无论是总裁还是前台,司机还是白领。时至今日,拖延已经成为我们最亲密的敌人。作者是两位专业人士,在书中提供了大量经验与方法,通过实用性的练习来帮助有拖延恶疾的人摆脱这个恶魔的纠缠。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作者 余师
出版 万卷出版社
时间 2012年7月
关键词:清末民初;才德观;闺秀诗评
项目编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末民初文学批评转型研究”(15BZW029)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6-0074-06
批评的人格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批评的显著特征,在闺秀诗评中表现得尤其鲜明,女性的才德观成为闺秀诗评汇聚的焦点。明中后期的闺秀诗评还注重女子才艺,清初的闺秀诗评承继其绪,宣讲节烈,但不废才艺,反映了异族统治下遗民的复杂心态。清乾嘉时期,江浙地区闺秀诗评相当活跃,以才艺为主,辅以妇德,道咸后闺秀诗评则多宣讲节烈,辅以才艺,甚至部分闺秀虽文字不传但以德或行立言。清末民初,闺秀诗评逐渐才德分离,以才艺为主。但是,这个分离经历了艰难复杂的过程,前期呈现出才德的离心性,后期因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开始分离,其深层原因与社会的创变有关。才德偏重差异,引起闺秀诗评质野的变化,最终导致清末民初闺秀诗评的转型。
一、前期闺秀诗评:传统才德观的偏离
本文以1898年为界,将1840至1898年间的闺秀诗评称为前期闺秀诗评,1899至1920年代中期的闺秀诗评称为后期闺秀诗评。据蒋寅《清诗话考》记载,清代的闺秀诗话共有30多种,其中有13种只见著录,不见原著,现将前期闺秀诗评中能见原著且具有代表性的诗评著作列表如下:
如上表所示,早期各派闺秀诗评在女子才德问题上,均主张德才兼备。究其深层原因,批评家对女子才艺的肯定,与当时的学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清季理学和经学交替控制着思想界,理学注重德,经学偏向礼,相较于理学的道学气,经学对人的规范相对宽松,经学家多重视女子的才艺,理学家多看重女子的道德,在末世的衰变中,经学与理学也开始相互融合。清代后期经学家阮元受时政的影响,不自觉地带有理学的倾向,同时代的梁章钜自小受理学传统的熏陶,后来走出闽川后受经学的影响颇深,当时多数士子虽主女子道德,但不废女子才艺。这种思想自然也反映到前期的闺秀诗评中,女子之才被女子之德所笼罩,道德律例在封建社会的各朝各代都是悬挂在女性上空寒光凛凛的利剑,只是各个时代因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清中后期女性自主的意识已开始形成,她们有了自主言说的强烈愿望,联社吟诗,身处边缘却能另辟精神的乐土,才德的离心性已露出端倪。所谓才德的离心性,主要是指主体的才艺与道德倾向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状况。具体在闺秀诗评中,女性的“才”实际上包含着多方面,不仅是诗词写作的才能,还有书画方面的才艺,甚至还有算学方面的才学。但是,在封闭的社会中,女子固然要接受教育,关键是接受怎样的教育才是符合女德的。在清末民初闺秀诗评中,女子的才与德并非总是统一的,会随着世变逐渐显现出分离的倾向。前期的闺秀诗评普遍重妇德而不废才艺,但才德之间已开始出现裂缝,大部分诗评者在重德的前提下力主女子才艺,部分调和派闺秀诗评者表现出矛盾或游移的态度。
学者梁章钜的《闽川闺秀诗话》是前期闺秀诗评的代表,本文现将《闽川闺秀诗话》记载女子才德的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根据上表所示,梁章钜的《闽川闺秀诗话》共收录103位闺秀(卷一和卷二所载闺秀“林琼玉”重复,现归入卷一),才德兼备的闺秀有26位,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5%,纯以才艺显的闺秀有77位,占总人数的75%,可见清末学者梁章钜对于女子的才艺极为重视,但不废女德。
就目前的文献来看,“断裂”派闺秀诗评者首先提出女子才德之争的问题。清末淮山棣华园主人在《闺秀诗评》中引出女子的“才德之争”:
世称女子不宜有才,似也。然无才者尽贤
淑耶?衡州王仲景孝廉云:“女子以色胜才,
则可有可无耳。至于贤不贤,何系乎此?”石
生则云:“长于才者必有情,深于情者必有德,
似才不可少矣”①
棣华园主人虽然没有表态,但是他提出了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清道咸之后,对于女子才德问题,保守派闺秀诗评者多持以德为主,辅以才艺学问。丁芸的《闽川闺秀诗话续编》多录节烈之作,并且有意识地将节妇烈女的绝命诗聚集于一处来点评,有的甚至只录其诗题,未见全诗,也有仅纪人纪言的,对于节操的坚守有抽象化的迹象。
对于女子的才德问题,调和派闺秀诗评者持论较为圆融,但也开始出现悖论。这一时期调和派闺秀诗评者沈善宝的《名媛诗话》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案例。《名媛诗话》记录了众多一门风雅的世家名媛,例如阳湖张家、庐陵柴家、湘潭郭家,也记录了闺秀吟诗结社的活动,例如,清中期的清溪诗社、清中后期的秋红吟社,还有不少名士俊彦家族中女眷的诗作,例如吴兰雪的妻女(妻蒋锦秋和次女吴小茶)、张船山的妻和妹(妻林佩环和妹张淑征)、蒋士铨之母钱守箴和龚自珍之母段钏等。我们从中可见清季闺秀热衷于诗歌创作的盛景。除此之外,沈善宝还在《名媛诗话》中著录了许多闺秀诗选和诗评著作,家刻的诗集或合集较多(如《碧城女弟子合刻》)。但多是大门富户为之,沈详加记录,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历史文献,例如:汪讠刃庵的《闺秀撷芳集》(由其侧室两珠校对)、黄月辉和归素英编的《名闺诗选》、毛西河的《浙江闺秀诗》、王玉映的《名媛诗纬》、方仲贤和方孟式编的《古今宫闺诗史》(分正邪二集。方氏姊妹俱早寡,年八十余还往来商量文学)、恽珍浦编《国朝闺秀正始集》、李月樵和曾静香编的《国朝闺秀集》、汪端编《明诗初集》《明诗续集》、杨蕊渊辑《闺秀古今诗话》等,另有《国朝闺秀百家诗抄》、《十三名媛诗抄》,著者待考。
当时不仅名人热衷选闺秀诗,而且闺秀自身也开始有了自立自为意识,她们三五成群地合刻诗集,相互作序题词。在《名媛诗话》中,沈善宝所选的诗多为闺中唱酬之作,诸多闺秀以单句传世,也有以全首诗词为人所称颂的。沈善宝在诗学上秉持性灵说,肯定女子才艺,偏重风人之诗,她对于诗言志的理解,偏向诗与人性情的关系,而非风教之旨,“诗言志,读其诗可识其人之性情”,因此,沈善宝所选的诗作自然清新,情感真挚。随园女弟子的诗作也多清丽自然,但沈录之很少,对于随园女弟子的合集及集会活动也鲜有提起,只是略略点评了其代表性的女诗人(孙碧梧、吴珊珊、席佩兰、金纤纤、张玉珍、戴兰英),首写孙云凤,并推崇她为“随园弟子之翘楚”,其余闺秀则只字未提,对于袁派闺秀诗群没有作为整体加以评述。与此相反,沈善宝对于陈文述周围的女诗人多有赞赏(吴藻、张襄、陈的女眷文静玉、管湘玉和汪端等),尤其对于汪端论诗甚为钦佩,沈善宝还邀请陈文述为之作序。袁陈二人同为提携奖励闺秀的开明士子,沈善宝为何要厚此薄彼呢?显在的原因在于,沈是陈碧城的女弟子,沈对于陈派更为熟悉,通过闺中好友许云林的关系,她结识了当时陈及其周围的诸多闺秀,对陈派闺秀诗群详述也在情理之中;究其深层的原因,当时士林对于随园的孟浪轻诞多有微词,沈善宝特意避嫌之,故略录而已。据《随园诗话》记载,随园老人和他的女弟子曾在西湖举行三次雅集,盛况空前。嘉庆元年,他编写《随园女弟子诗》刊行,6卷本,选录了28名女弟子的诗作,多巧心慧质,自然天成。这些均遭到当时理学家的非议。沈善宝所处的嘉道年间多强调以德治国,重视妇德,奖彰节烈,沈不免受时代的局限,在其《名媛诗话》中多录节烈之事,甚至有些闺秀纯粹以德显而诗作不传,并在书中附录了曹大家的《女诫》和汪雅安的《闺训》。作为女性诗评者,尤其是作为处于男权占主导的封建专制社会中的女性批评者,因外在的因素,沈善宝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并没有将自己的诗学观贯穿始终,诗话中的矛盾则显露出她有偏离传统女性才德观的潜在倾向。
与沈善宝相反,调和派闺秀诗评的男性批评者梁章钜本秉持程朱理学,后逐渐接受经学的熏陶,开始融合二者,故而对于女子的才德表现出圆融的态度,而非像沈善宝那般犹豫矛盾,其《闽川闺秀诗话》既彰节烈,又赏才艺,但对于前者在钦佩同时也开始有所游移,如劝止亡友之妻激烈的节烈行为。梁章钜是当时比较开明的士人,对于女子吟诗持中性立场,并偏向激赏态度,如钦佩堂妹梁韵书的诗才并让她为他所著的《闽川闺秀诗话》作序,善意地揶揄儿媳杨皋逞才吟诗结交诗友之行,可见其女性的才德观甚为开通,女才与女德并重,有偏向女子才艺的倾向。
当然沈梁二人在诗话中所呈现出的差异,也表明了在男权占主导的封建专制社会中男女诗评者的不同的应对机制。女性诗评者小心谨慎,大多收敛个性,在附和主流话语中传一己之声音,故而那尚未说出的才是真正所要表达的,有时不得不曲折地潜隐在其字里行间中,在理学的安全盔甲下跳跃的是书写性灵的魂灵,在退守边缘中有着超脱的淡然,但在这份淡然里又暗含着不甘和抗争。与之相反,男性诗评者则在保持男性诗文正统的主宰地位的前提下,对于闺秀诗作给予品评,以显示诗教风雅的门风,不无某种优越感的夸耀之嫌。
二、后期闺秀诗评:才与德逐渐分离
1899至1920年代中期的闺秀诗评,我们将之称为后期闺秀诗评,形式多样,不仅有诗话、论诗诗,也有较为严谨的学术专著,不仅有家刻本和坊刻本,也有知名书局排印本,现将能见原著且具有代表性的后期闺秀诗评的著作列表如下:
如上表所示,后期的闺秀诗评已开始接受女子才艺为主的思想,部分闺秀诗评者甚至以才为本。我们以南社社员金燕的《香奁诗话》为例,将其所载女子才德情况统计如下:
由上表所示,南社社员金燕的《香奁诗话》共记载闺秀61人,所载有才之女(纯粹以才学或才艺显)共有55人,占总人数的90%,诗话中所载才德兼备(既录其诗作,又赞其美德)有3人,占总人数的5%,诗话中所载无德无才之女有3人,占总人数的5%,可见金燕这位南社社员在其诗话中更重女子才艺,女才与女德开始分离。
在后期的闺秀诗评中,女才与女德呈现出逐渐分离的倾向,在当时保守势力仍占主导的社会中,这一分离无疑是相当艰难的。清末民初整个社会环境中保守势力占据主导地位。当时的妇女杂志激进与保守兼容并包,多刊宣扬节烈之文,挽女教之衰退。庞树柏的《清代女记》以宫闱第一、节烈第二来分类撰写,每一位闺秀后附“记者曰”式的评语,宣扬志节,表彰节烈。陈左明瑛的《孝感朱烈女》,著文的目的即在于“足以发潜德之幽光且足以风励薄俗”②,陈氏借朱烈女殉夫自尽之事对于当时女界的新潮之风颇有微词,“近日顽陋士夫,谈及我女学界多有不满意之语气,其意以为今之女学生皆采取西方新学说,蔑视中国旧礼教旧道德若土芥者,嗟乎,我烈女朱友云女士宁非女校中人耶,何以大节凛然若是,其烈耶,呜呼荣也,亦非我孝感一邑之光荣也,亦非我全国女学界之光荣也,是我中华古国对于世界之光荣也。幸记者有以表彰之,呜呼”③。萧蜕的《庞景贞女士小传》赞孀妇庞女士虽接受新式教育但不忘传统,开篇大发议论,“世变日亟,典维欲绝,袭域外之粗迹而其本根,举凡道俗成化之具,决旧藩而更之,然其所谓教育者,将似学而非学,所谓材者,亦似人而非人,而女子之奇袤谲觚,尤有甚者焉……吾观今之教育而深滋盅桑及观景贞之行而悟人材不与世推移,必藉国学为干,然非J识孤怀,远欲崇德,恶能毅然不惑,确然特操有至是者。”庞氏苦学为文,认为“中国科学不如西邻,而礼教过之,深嫉近世女界鲁莽浮浪之弊,谓女子平等之权利在人人有常识,人人能自立,贵具普通知识,非空言参政可得也。犹寄语同学姊妹努力向学,无染时习”④。潘毅远在《黄烈妇传》中借烈妇之行对于时世大发感叹,“近世自由之说,腾于闺阁,甚有以节烈事乖违人道,烈妇能以一死振末俗,卓卓奇行,有足为儒林道者”⑤。慧生的《妇女道德之维持论》论证严密,见解深刻,“学可以新,要以道德为归,方有利于家国,始足以发扬女界之精神。古之妇女,其学以礼为本,而以言辞工艺为辅。哲人垂教,殆有深心,今也欲反其道而行,妇女之学转尚言辞工艺而薄礼防,故道德日堕而为世所诟病”⑥。上述文章反映了当时保守势力反感于西学东渐,立足传统文化筑起新的万里长城,竭力以女德挽救颓变的世风的努力。
不同于保守派思想的封闭,当时各派开明人士针对妇女解放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与刘伯明在安庆的演讲均以《女子问题》为题,否定旧的女教,而刘伯明维护传统女教。在演讲中主张女子走出家门发展自己的才能,破除良妻贤母主义,“如果不打破这种学说,只是养成良妻贤母,实在不行,我们要使女子发展天才,决不能叫她永远须在家里头。”⑦ 在讲演中将道德中性化,强调的是公德而非私德,所以女性要有“先驱者的责任”,“一人如此,可以波及全体的”;对于女子的,也不是教条化地加以强化,而是认为“是因男女间情感浓厚,不愿意再及第三者身上。依新道德讲,男女都应该讲”⑧。刘伯明的讲演则坚持良妻贤母主义,赞赏女性的“慈爱”。二人持论一偏激一温和,可以看到新旧两派在女性观上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对立,还是存在一致之处,均是以人文精神来关照女子问题。宛扬在《男子方面的妇女解放》一文中说:“在家长专制的家族制度下面,妇人和小儿,不啻是家长的私有物和奴隶,有服从他,侍奉他的义务,所以他们不许发挥他个性的自由,贡献社会的文化,享受文明的结果。”⑨ 将女性解放的障碍归结到私有制下的家族制,认识到女子的解放更需要男性的大力理解和支持。后期闺秀诗评中女子的才与德开始分离,正是与当时这些开明人士冲破礼教的藩篱竭力提倡女性解放思想有关。
对于这一时期闺秀诗评中女子才与德的分离,时人对西方女性观的译介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之功,这恰恰是保守派所深恶痛绝的。根据Patrick Geddes 和J. Arthur Thomson晌唤淌诤现的《两性论》,佩章译出论文《两性间的道德关系》,主张既富道德又具有人性的两性关系,认为“两性应有相同的道德标准。男人应该和女子一般地自制,尽守。从生理学上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办法对于生理毫无碍处”,并提出新伦理,即“使教育上不隔男女而施教育”。西方女性解放思想的引入,无疑加速了女子德与才的分离。除此之外,对于西方文艺的译介,尤其是对当时擅长文艺的西洋女子的推崇,更是让国人大开眼界。当时高君珊女士译介了《泰西列女传》,列举了 “用全付精神,竭其一生脑力以成此书”的作家斯土活女士(斯托夫人)、“不以荣辱而易其素,昕夕勤学”的天文学家密且儿女士、“视美术为余之世界为余之性命”的画家蓬乃儿女士、“倜傥不羁,襟怀坦坦”的作家及克逊女士等,视野开阔,识解高超,虽然未完全脱离注重身世为人的套路,但已将西方女性文艺的景观介绍给国人。半禅的《美国近世女文学家小史》介绍了白南铁、华敦、狄兰、恩叟敦四位女作家,在开篇盛赞美国女性文学,“文学上之能力,男女初无二致,故男女在文学界,可处平等地位……美国女权,自昔称强,故女子文学,尤为卓绝。如施吐活夫人之黑奴吁天录,其势力且能制造南北战争之历史。十九世纪以还,妇女以文才称者,项背相望,其造诣之深远,著述之宏富,且过须眉而上之,可谓盛矣。爰撮其近世一般女文学家之言行,著于篇,资吾华闺秀之观感焉”⑩。介绍西方文艺女杰的译文将女子的才艺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对当时的国人影响颇深。
清末民初开明人士锐意革新,正是在他们的持续不断的奋进中,女性的才德观在这一时期的女性诗评中开始有所改观。虽然这些只是影响后期闺秀诗评的外部因素,却是关键性的因素。我们除从外部因素考察后期闺秀诗评外,也需要从内部加以甄别。在后期闺秀诗评中,男女批评者对于女子才德的态度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女性批评者皆主张才德兼备,男性批评者意见不甚统一。
清末陈芸的《小黛轩论诗诗》是保守派闺秀诗评的代表性著作,也是继沈善宝的《名媛诗话》之后闺秀评闺秀诗的专著,由陈氏姐妹及其母薛绍徽合力完成,陈芸作论诗诗,陈荭为之作注,薛绍徽校点。《小黛轩论诗诗》的著述本旨主要为了挽女德之衰(这也是陈著中唯一的议论,却是题眼),故而注解中多有诸如“殉难”、“守贞”、“孝亲”、“苦节”之类评断,但也不废女子才艺。陈著以德为本,才艺为辅,陈氏姐妹作闺秀诗评并非完全自觉的写作行为,实际上乃其母薛绍徽的遗愿。“嗣而家慈顾而喜曰:‘吾将扶病而起,修《女文苑》一书,既以尔所述者为目,选列诸家名作,并附以尔之所谓无可附丽者,庶免挂一漏万,顾此失彼,致付诸荒烟蔓草湮没也’”{11}。陈荭的陈述则更为明了, “荭思先慈尝言,‘自闻清迄今,闺秀之诗文词可录者约三千余家’,今姊此书所录二百二十一首,所括共千余家,意所遗必多,倘他日如有所得,当作续篇,补姊未完之绪,或演椤杜文苑》,以成先慈之志,庶几上慰母、姊在天之灵于万一也”{12}。可见,《小黛轩论诗诗》的批评旨趣来自陈芸之母薛绍徽,薛的遗愿是要修《女文苑》,《小黛轩论诗诗》仅是其系统写作过程中的一部分。薛绍徽是清末女学士和翻译家,曾积极参与维新派在上海办女校和女报等活动,属于当时女界较为开明的人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曾与丈夫陈寿彭合译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八十日环游记》,可见她当时也受到西方文艺的影响(夫家陈寿彭与陈季同弟兄俩曾游学或出使东西洋诸国)。清末女界历来多为《列女传》作注,有着明显的列女情结,先后就有王照园的《列女传补注》、梁端的《列女传校注》和萧道管的《列女传集注》三种专著,为世所重。受其母薛绍徽影响,陈氏姊妹的《小黛轩论诗诗》最终旨意乃是修《女文苑》,可见已开始偏离了重德的主流话语。
另外,《小黛轩论诗诗》是闺秀以文艺与学术兼顾的形式进行闺秀诗评的开创型的批评专著。清末保守派闺秀诗评具有先紧后松的特点,前期学理性强,后期由雅入俗,别开生面,陈芸的《小黛轩论诗诗》以批评体例取胜,开拓了闺秀诗评的新局面,同时也展现了后期女性闺秀诗评者的才学(更确切地说是德艺双馨,因陈芸本身就以孝亲著称)。众所周知,最先采用论诗诗这种批评形式的是杜甫,其《论诗绝句》广为流传,元遗山发展了论诗诗的批评形式,女子仿效男子也开始做论诗诗,但都是断章短制。就目前的资料来看,陈芸是最早真正专力去写关于闺秀诗作的论诗诗并结集出版的女性诗评者,故而在闺秀诗评的形式上其开创之功不可磨灭。《小黛轩论诗诗》分为上下两卷,以七言绝句的形式总共写了 220首论诗诗(上卷为100首,下卷为120首)。虽名为论诗诗,实际上“其间大半意在传人传集,有清一代文献十罗八九”,将闺秀加以归类再联系其生平及诗作加以串联,再嵌入诗句,间有评判,真正对于诗艺的点评着墨不多,这一缺憾在注解中加以有限的弥补,注解中录有个别诗句,尤其是论诗诗中所涉及的诗句,间或有评论点缀。在《小黛轩论诗诗》中,论诗诗与注是双生花并妍开,相得益彰。
民初调和派闺秀诗评者施淑仪(女),倾十年之功撰写《清代闺秀诗人征略》,开始以闺秀的才为本,辅之以德。施著共十卷(在易顺鼎的序中言为八卷,可能成书初稿为八卷,后增补修改扩充至十卷),补遗一卷,书末附有四角号码人名索引。施著收录了自顺治到光绪的1600多名闺秀(明末的闺秀存活到清初也会有录入),大致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虽然采用征略的形式,但是她的纯文学史观开始形成,正如她在凡例中所言:“是编偏重文艺,凡诗文词赋书画考证之属有一艺专长足当闺秀之目者皆录之。”{13} “恽氏正始集以黄忠端祁忠敏殉节前朝不录蔡商两夫人诗,不知著述乃个人之事,与夫无与,两夫人能以文学美术传世,不为两公忠节所掩,正女界绝大光荣,且恽氏采黄梨洲母姚淑人诗,梨洲之父终端公尊素殉阉难前于漳浦山阴二十年,淑人年辈也远在蔡商之前,于体例亦未为画一。恽氏当日未明男女平权之理,以为妇人从夫自不当选,今既认女子亦具独立人格,故仍从甄录。”{14} 肯定女性的独立地位,为女子才艺立传,但也不废妇德。清末,施淑仪曾任崇明尚志女校校长,以诗才著称,也属当时女界开明人士,从她的具体批评实践看,施著已将力主女子才艺的批评旨趣落实到批评实践中,这是在《小黛轩论诗诗》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一步。
对于女子的才德问题,各派男性的闺秀诗评者不甚统一,但也呈现出较为开阔的视野。王蕴章的《燃脂余韵》的收录原则甚严,“惟节烈之作,广为甄采,匪云有裨阴教,庶几少挽颓风”{15},其女性的才德观甚为保守,重女子之德甚于女子之才,但对于有些不甚科学的愚忠之举诸如割肉疗亲予以质疑。瘦鹃的《闺秀丛话》更是以人为主,多纪人纪事,高扬女教,认为忠孝节烈足称吾国女界之光,并且也收录了不少品格高尚的西方女性入诗话。保守派的男性诗评者论及闺秀诗作表现出以德为本,以才为辅的立场。与男性的保守派闺秀诗评不同,男性的调和派闺秀诗评普遍以才为先,成就颇为显著。部分诗评者开始为整体的妇女诗词作史(重女才),而非单纯地为列女作传或以正邪之分来为闺秀诗词作史(重女德),也非大多数的男性所著闺秀诗话仅为风雅的点缀(不离异性的窥视和玩赏的嫌疑),以新旧结合的学术专著体例,力图提升整体妇女诗词的历史地位。民初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可看作中国妇女诗歌通史专著(以诗词为尊),品评女性诗歌(上至宫廷闺秀诗词,下至平民闺秀诗词甚至妓诗词),并引录女性诗评,如李易安的词论、方维仪的《宫闱诗史》和梁小玉的《女史》等,李易安的词论用专章评介之。谢在此书中还考证了“五言诗源于妇女”的观点,多方举证加以证实(但简化了考证的程序,并没有连篇累牍地大动干戈)。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承袭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同样以诗词为尊,谢著只写到明末,而梁著接续之,可看作断代的女性诗歌史专著,只是在体例上更为完善,开始采用新式标点,前有序言三篇,书末附“清末妇女著作字表”和“本书人名索隐表”(以笔画为序),“清末妇女著作字表”甚为详备,参考书目繁多(清代的诗词话、诗集、序跋、随笔、传记和地方文献),章节的设置甚为合理,学术专著的体制渐成。梁选诗的原则是“去凡俗”,仍旧是杂文学体系,但在文学史观上又有纯文学的萌芽,如评恽珍浦的《国朝闺秀正始集》主张个体写作与时政背景隔离,此点与施淑仪在《清代闺秀诗人征略》中所论相同。此时梁著的杂文学体系开始感受时代语境中女性解放思想风潮的影响,在书中好发议论,不时对于女性的处境加以感叹。著者不论是对于忠贞节烈之论,还是对于女子教育问题之议,对于女性的关注似乎超过女性诗歌本身,从广阔的视角关注女性进而点评其诗作,将评人与评诗相统一,将外部批评与内部批评相结合。对于秋瑾的品评,他不仅仅停留在具体的诗词字句的赏析上,由其“自能抒发其性灵”生发开去,认同何震“人治钳制女学”的观点,扩展为“此序非但论秋瑾诗词切中肯綮,即所论中国妇教之弊,亦显然若揭”{16}。
纵观清末民初闺秀诗评,女性的才德问题是其争论的焦点。前期的闺秀诗评普遍重妇德但不废才艺,即使“断裂”派的诗评者也是如此,但才德之间已开始出现裂缝,部分的诗评者(主要在调和派中)已表现出矛盾或游移的态度。维新变法之后的闺秀诗评中,才德之间开始有分离的迹象,后期的闺秀诗评已开始接受女子才艺为主的思想,开放的风气已经形成,部分闺秀诗评者完全以才为本。
注释:
① 淮山棣华园主人:《闺秀诗评》,《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6页。
②③ 陈左明瑛:《孝感朱烈女》,《妇女时报》1916年第19期。
④ 萧蜕:《庞景贞女士小传》,《妇女杂志》1915年第2期。
⑤ 潘毅远:《黄烈妇传》,《妇女杂志》1915年第5期。
⑥ 慧生:《妇女道德之维持论》,《妇女时报》1917年第5期。
⑦⑧ :《女子问题》,《妇女杂志》1922年第5期。
⑨ 宛扬:《男子方面的妇女解放》,《妇女杂志》1920年第7期。
⑩ 半禅:《美国近世女文学家小史》,《妇女杂志》1921年第2期。
{11}{12} 陈芸:《小黛轩论诗诗》,《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0、1521页。
{13}{14} 施淑仪:《清代闺秀诗人征略》,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5、7页。
{15} 王蕴章:《燃脂余韵》,《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6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