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湘商文化

湘商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湘商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湘商文化

湘商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汉绣;商业文化;民俗;研究

沙市属湖北省荆州府江陵县所辖,面积165.5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足,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降水少,一年中易发生寒潮、干旱和渍涝―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沙市附近地区是广阔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上质肥沃,素为农业最盛地区,棉、丝、杂粮等物产丰富。沙市作为货物集散地的港口城市,商贩密集,车船云集,素称南北通衡之地。沙市严格来说是一个商业集市,所以商人与手工业者是当时沙市人口中的主体市民阶层。由于码头贸易的繁荣,沙市的商业、手工业在开埠前就很兴盛。

起源于沙市的汉绣与沙市这座城市的独特商业地位和商业文化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汉绣是流行于荆沙、武汉、洪湖一带的刺绣。它是以楚绣为基础,华丽多彩、装饰奇特,融会了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一种独特绣种。同时汉绣融合了楚地的民俗文化风情,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从一针一线的精细手工劳作中,以刺绣自己的语言方式,传达并保留了先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地方的民俗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的差异性,对汉绣的产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研究汉绣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成因,对了解汉绣独特文化特征的形成,以及研究当前非遗的视野下对其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独特的港口城市为沙市汉绣产生创造了有利因素

沙市发展到了清代是荆州府管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经济要塞。清代,沙市隶属湖北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湖北布政使司为湖北省,它出现在中日((》的四个开放港口之中,进而成为近代中国可圈可点的贸易都市之一。沙市发展成为近代贸易港口绝非历史的偶然,它上距宜昌167公里,过三峡可抵四川重庆,下至省会武昌539公里,经九江、南京可达上海,南经虎渡河入洞庭湖,与湖南的湘、资、沉、遭四水相连。长江上下游的船舶往来,都必须在沙市换船、中转。由此,沙市的历史发展也就与长江的运输地位密切相关。在社会的低级发展时期,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态环境决定了社会的发展状况,所以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优越的自然条件也就使得沙市发展成为了一个贸易港口。

二、沙市重商的文化氛围和壮大的手工业阶级群体使汉绣有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近代的沙市码头贸易的繁荣,商业、手工业在开埠前就很兴盛,很早就有小商业与小手工业之城的美誉。但是,作为商业集市发展起来的沙市。沙市附近地区是广阔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上质肥沃,素为农业最盛地区,棉、丝、杂粮等物产丰富。沙市作为货物集散地的港口城市,商贩密集,车船云集,素称南北通衡之地。开埠前,沙市主要的商业、手工业有:丝织业清代主要产通海缎、绞、绢、丝布、捻绸、罗纱。道光初有张赵两家丝织作坊,仿云南通海锻织成的荆缎,享名达百年之久。同治十一年(1872年)城内有缥丝、捻丝户50多家,占当时全省120家的41.60/0。丝织户50家,丝织机130张,多于汉口5倍。沙市的商业、手工业种类较之同时期其它的城镇来说,应该算是相当丰富的,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码头经济的活跃带来了人流量的增加,从而引起了需要与供给的增多。

城市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它既是生产的主体,也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消费者。商人与手工业者是当时沙市人口中的主体市民阶层。“清朝末年,沙市的手工业有竹器业、木器业、织布业、丝织业、皮件业、榨坊等二十多个行业。从业近两百户,约九百人。”而开埠时沙市的总人口数也不过72389人,如此计算一下,相当于平均每8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手工业者。当时有“沙市居民市半商贾”的说法。所以关于商人和手工业者的人数,显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显而易见,在沙市开埠而踏入近代之旅前,旧式商业亦在顽强地自然成长。正是因为有着的重商的城市氛围和及其壮大的手工业的阶级群体,使得汉绣有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三、沙市的商帮衍生出的商业文化是汉绣的发展内在平台

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的著名商埠,沙市商业文化也对汉绣的发展更是具有重要的影响。沙市汉绣广泛应用于民俗装饰、宗教祭祀之外又为地方戏剧配行头(剧装),作为重要的内容,汉绣伴随戏剧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兴盛起来。

沙市成为清末民初湖北境内聚集戏班最多的商埠之一,人称“戏迷城”,又被称作是江汉平原的“戏窝子”。由于沙市商帮来自南北各省,因而对于戏曲剧种有着不同的爱好和要求,各剧种的戏班在荆沙一带十分活跃,尤是汉剧名艺人几乎尽人皆知。无论哪家会馆唱戏,沙市百姓都会扶老携幼,黑压压围得水泄不通。沙市戏曲文化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沙市汉绣的发展,也成为汉绣发展的一个契机。汉绣的丰富的绣品种类,包括了民俗类、戏剧类、宗教类、装饰用品类、生活用品类等。如节日聚会中的龙凤、飞虎、旗帜、五色统伞,舞台戏剧中的戏衣、鞋、帽、龙衣、狮皮,宗教服饰和器物中的道袍、袈裟、僧帽、龙帐、经幡,生活用品中的绣衣、绣枕、门帘、帐沿、绣鞋,装饰用品中的壁挂、中堂、屏风、彩帐、对联、堂彩,甚至交通工具中船尾旗杆的旗帜等。这些绣品融实用性、观赏性与艺术性于一体,不但曾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适合市场需求,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沙市的商业衍生出的城市文化的发展为汉绣在沙市的兴盛创造了一个良好供求市场和平台。

湘商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菊文化;时尚走向

1 与传统文化

1.1 在我国的栽植历史

与人类结缘甚早,起源于我国,已有3000年历史,从初期700年中,人类采摘野生菊为食、为药,到后来引进园圃进行人工栽植,逐渐演变为品种繁多的著名观赏花卉。最早有关的记载是东周的《大戴礼记·夏小正》:“九月荣鞠。鞠,草也。鞠荣而树麦,时之急也。”一名,见于周代古籍《埤雅》云:“菊本做鞠,从鞠穷也,花事至此而穷尽也,故谓之鞠”。不仅解释了的命名来历,也指出了古人以为一年中花事以菊的开放为终点。《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菊有黄华。”则对的花期和花色作了明确记载。唐代中国经由朝鲜传到日本,1688年传到欧洲,再传到美洲。

1.2 与民俗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民俗文化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我国民众创造出来的菊文化与重阳节密切相关,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这些记载都为我们展示了古时重阳节人们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1.3 的精神内涵

我国有丰富的菊文化,对有着特有的审美评价,并赋予特具的人格,也标志着我国的人文特征。因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植物,在野外可以顽强生长,特别是在其它花卉都凋谢的秋天独自开放,正是这样的特性使诗人觉得超凡脱俗,有着自由不羁的灵魂,因此古代文人对非常推崇,也就对我国的菊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如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歌颂了的高洁,自此确定了品格的基调,为后世所遵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一出,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既赞赏了迎霜斗雪的顽强性格,又表现了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我们把人格化,视它清高自洁、有傲骨,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观念,是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的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认同。

2 与文学

(1)在万花凋零之际仍凌霜开放,得名“傲霜”,源自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2)被喻为“隐君子”,源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3)可增添生活情趣,如唐代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4)我国古人触景生情,诗篇中的花卉就拥有了诗人自己的生命,被赋予了忧喜爱憎的情感。 如黄巢的《咏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达了他敢于冲天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

3 与时尚走向

3.1 与服饰

从汉代起,簪花的习俗已经在文献中开始出现。考古发掘表明,东汉时川蜀的妇女簪花已非常流行。后来,人们又称簪花为“插花”,春天多簪牡丹、芍药,夏天多簪石榴、茉莉,秋天多簪、秋葵等。重阳节簪菊风行,唐杜牧诗《九日齐山登高》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我国人民自古喜欢刺绣,著名的有苏绣、湘绣、蜀绣、卞绣等。在刺绣图案中,云纹、瑞兽、花鸟鱼虫是常见的主题,而因其淡雅、高洁的品质,更为大众所喜爱。在当今国际服饰流行趋势中,一直盛行中国元素风,也因此走向了更广泛的舞台。

3.2 与美食

有药用价值,见《神农本草经》:“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 既为百草上品,其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性微寒、味甘苦、凉,入肺、肝经,可主治感冒风热、头痛、肿毒等症,久食有明目、解毒等功效,因此大众喜欢饮酒、茶、食菊糕。

入馔历史悠久,唐·陆龟蒙《杞菊赋》序中说自己在住宅的空地上“皆树以杞菊,春苗姿肥,得以采摘,供左右杯案”。在民间作为菜肴之一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可拌肚丝、烩鱼片、炒兔肉、煨豆腐,不仅有保健作用,而且清香色美、鲜嫩爽口、诱人食欲。

3.3 与旅游

为我国多个城市的市花,如太原市、开封市、湘潭市、中山市等,而开封、桐乡、北京等地举办的展,已名闻全国,成了人们赏菊的最佳去处。

湘商文化范文第3篇

——李白《清平调》

那个时候,李白与唐明皇,还有杨贵妃在一起,欣赏后花园的风景。

可是李白那个时候又是什么身份呢?

专门为杨贵妃写诗,以便于记录下来,杨贵妃的美满是如何颠倒众生,倾国倾城的。

我记得我对这一首诗的第一印象是第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

而看到这第一句的场景就是在一部小说里面,名字叫做绾青丝。

里面有个小姑娘,是一个配角,这个云想容。我已经忘记了她的容貌到底是如何的倾国倾城,或者是怎样的花容月貌。

反正她不是主角就对了。

这是几年才看了一部小说来着,他成了家族之间争斗的牺牲品,变成了皇上的宠妃,可是皇帝为了朝廷和自己的权利,有有苦难言。

可是我知道像他那样的人,为了君临天下,根本就不在乎那么多人的感想。

是不是从新开始我们看小说就应该把我清除主线和脉络呀。

可是那个时候我还什么都不懂。

湘商文化范文第4篇

深厚的城市商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文化行为、道德行为和心理构成。商业形象既是商业文化的表层和风貌,也是中国商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现阶段针对城市商业形象重新塑造的研究,更多还是从商业、经济的传统角度进行探索,难免出现“就事论事”、思路狭隘、孤立片面的弊病,很难跳出原有思维理念的制约,以多元化态度、混感官模式进行研究。本项目针对我国城市商业形象发展状况,以文化创意角度为切入点,并结合已有理论和近年来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所做的该项目类型研究成果,力求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社会特色、人文理念的城市商业形象重构之路。

辽宁省很多城市本土文化特点突出,借助其历史符号塑造起鲜明了城市文化形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城市的商业形象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态,或盲目发展模仿抄袭令自己变成其他城市的复制品,或停滞不前让自己始终停留在原有的已被淘汰的模式下艰难生存。对这些城市的商业形象重构研究不仅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的发展,甚至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以辽宁地区重点城市作为对象研究其商业形象现状,将文化创意引入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于辐射至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1世纪是充满创造力的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被称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国家在十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让文化的创造力充分释放。当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由过去原有的硬件竞争,逐渐向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过渡,城市与城市之间原有的经济实力的较量已经逐渐演化成为文化实力的比拼,城市特色形象经营的主导方向已经开始向文化创意产业迅猛靠拢。

一座城市所能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包括多方面,其中自身拥有的独特文化创意产业,是其它任何竞争城市都无法模仿的。而这种各不相同的文化产业特点,正是城市个异性的所在,也是城市所具有的真正综合实力较量的精髓所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为本民族和地区的生存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对城市商业形象重构的研究中,文化创意应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以精神文化作为构筑商业形象的灵魂,以制度文化作为强健商业形象的骨骼,以营销文化作为充实商业文化的血肉,以创意文化塑造商业形象的表层。

湘商文化范文第5篇

我们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落实省、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如何把乡镇文化建设好、发展好,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重要作用的问题。上午我们看了樊集乡、蔡桥镇两个文化站,樊集乡文化站“以工养文,以文补文”的工作路子,不仅解决了文化经费不足的问题,也稳定了业余文化队伍,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蔡桥镇文化站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得力助手,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这两个典型都很有说服力和指导性,这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是分不开的。刚才,朱市长总结了今年以来乡镇文化建设的工作情况,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会上,*县委王斌书记作了热情的致辞,市文化局陈晓莲局长、*县政府、大丰市政府分别作了发言,他们讲得都很好。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充分认识乡镇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乡镇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的内在要求,是丰富我市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我市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加快乡镇文化建设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乡镇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在我市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市,只有实现农村的发展才能体现全市的发展,只有实现广大农民的富裕才能体现全市的富裕,也只有实现农村的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体现全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是加快乡镇文化建设是“全面奔小康、建设新*”的客观要求。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是推动小康进程的精神动力。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在农村,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乡镇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三是加快乡镇文化建设是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的迫切需要。乡镇文化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乡镇文化工作承担着服务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重要使命。加快乡镇文化建设,是我们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技能的新型农民,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服务好发展、服务好基层、服务好人民的必然要求。

二、努力把乡镇文化建设好、发展好

乡镇文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量大,任务重,要求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大力推进,把这项工

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一是要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实事工程,把乡镇文化建设好。建国初,在我市建湖的上冈、建阳,大丰的大中,阜宁的阜城等地就有了文化站(当时称为“大众俱乐部”,后称文化站),几十年来,乡镇文化站为农村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村文化,在农村积极实施五大“文化实事工程”,即:“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211工程”,兴建一批农家书屋、农家书库、农家书店的“农家书香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和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进村的“三送工程”。几年来,这些工程的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我们要按照省、市工作会议的要求,把这些任务完成好,落实好。使各地的乡镇文化建设工程真正做到:有一个巩固的阵地、有一个能干的带头人、有良好的资金保障、有正常的文化活动。

二是要着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把乡镇文化发展好。发展乡镇文化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一是构建乡镇文化工作新格局。乡镇文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贴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乡镇文化工作在乡镇工作中少不了、离不开,充分展示乡镇文化工作的新作为。二是创造全民参与文化活动新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主阵地的作用,更要广泛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热情参与,创新活动机制,丰富活动内容,搞活活动形式,使乡镇文化活动方式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不断丰富,活动效果不断凸现,真正使乡镇文化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三是培育文化工作新亮点。要按照“政府扶持、政策激励、社会参与、村民自办”的要求,在乡镇文化建设中,创新机制,增强活力,积极鼓励扶持民办文化,使民办文化与公办文化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动乡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是要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首先,乡镇文化站处于文化工作的最基层,面向群众,服务农民。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除了党委和政府重视外,乡镇文化单位和乡镇文化工作者要更加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内生动力,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的作用。要积极组织农村文艺爱好者、文艺积极分子、教育工作者、科技人员,形成一支集宣传、教育、娱乐、科普为一体的文化生力军,提高对农村文化的服务水平。再次,要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与其它载体的合力作用。乡镇综合文化站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广播电视站、有线电视、远程教育网等部门合作,发挥整体效能,放大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强乡镇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是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文化工作,每年都要听取一次乡镇文化工作的汇报,研究确定当年的工作任务。市、县文化部门要重视乡镇文化建设,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形成乡镇文化建设的合力。各地要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每年文化事业支出增幅高于一般财政预算支出增幅”的要求,把乡镇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用于文化设施建设。同时,各县(市、区)每年对每个文化站要给予2-3万元的工作经费,使他们能够正常地开展工作。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推进乡镇文化建设。

二是要大力加强乡镇文化队伍建设。乡镇文化工作者要增强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为发展服务

、为基层服务、为人民服务。乡镇文化站要有2-3人,已有编制的按有关规定落实好政治、生活待遇,临时人员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由当地财政解决好他们的生活待遇。要定期对乡镇文化站长和基层单位同志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乡镇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对乡镇文化工作者,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支持他们的工作,多为他们办实事,使他们能够免除后顾之忧,满腔热情地投身到乡镇文化建设工作中去。

相关期刊更多

药物与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作物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农业大学

北京水产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水产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