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学内容简要———突出重点,传递“真知”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能让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陈成龙老师指出“语文学科的真知,就是从语文教材里提炼出来的适合教学对象的有机融合了知识、技能、情感的学习内容”③,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学会取舍,把最需要最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决不能照本宣科,把一些机械的曲解的片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教学王维《山居秋暝》时,有的老师为了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先指导学生把诗归纳成“空山新雨图”“明月松溪图”“归浣图”等几个画面,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绘制这样的几幅画面,并将绘制的成果进行展示。姑且不论苏轼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论在后世是颇有争议的,指导学生作画已经严重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反映了教者不解王维的“诗中有画”在于“画意”,而不在“画面”“画技”的肤浅。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知识绝不属于“真知”的范畴,学了之后顶多也就是知道了一个“诗中有画”的说法而已。笔者特别欣赏的一个例子是王伟华老师为了解决学生记叙文写作不生动而提出的“愿望+障碍=冲突”④的关键知识。这一知识的传授,成功地让学生学会了在情节中设置冲突、写好冲突,使文章变得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这种知识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有别于机械的记叙文“六要素”等,是学生急需的“真知”。
二、问题设计简练———紧扣枢要,不蔓不枝
课堂繁琐最直观的表现是“满堂问”,这实际是“满堂灌”的翻版。出现这种状况,一是因为教师“目中无人”,时刻以自己为中心,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问题;二是教师“心中无数”,对文本的价值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只能面面俱到,唯恐有失。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首先要紧扣“枢要”,即依据文本的价值所在提出“主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若只是针对枝节问题发问,必然导致效率低下。例如鲁迅的《社戏》中塑造了诸多质朴可爱的老人、孩子,如八一公公、双喜、大发等等,若是一个一个去问这个人物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特点,势必繁琐不堪,而且问题雷同,惹人生厌。但是,如果这样发问“若你是迅哥儿,平桥村的老老少少,你最愿意和谁做朋友呢?”,很快就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对诸多人物的所作所为、个性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交流,再辅之以恰当的追问,学生自己就能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提出有价值的主问题,还在于对文本特点的精准把握。袁爱国老师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抓住这篇文章大量运用对称句式的特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散步过程中,‘我’是母亲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父亲,正是承上启下的中坚角色,所以我必须平衡两边。写这个过程的时候,作者使用的句式也很有意思,也体现了‘平衡’二字。请同学看看哪些句子是‘平衡’的。”这个问题,基于作品的语言特点,能够很快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入到作者的语言运用艺术中去,从而提高对作品语言的认识,为下面进行语句的仿说、仿写做好铺垫。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于教者对文本的精准把握,在于教者心中始终把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作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三、教学流程简洁———任务引领,板块清晰
陶行知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⑤教学流程务求简洁,摒弃那些不必要的繁琐、花哨,教师教得明明白白,学生学得清清楚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坚持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教学的流程,突出教学重难点,做到任务引领、板块清晰。有一位老师教学《囚绿记》,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绘一幅绿的多情图。让学生默读课文描写“绿友”的片段,模仿“女儿绿”的叫法,给窗外的“绿友”起个名字,并在文章中勾画出自己如此起名的原因。2.谱一首绿的赞颂曲。让学生朗读课文中赞美“绿友”的片段,讨论作者如此喜爱、赞美的原因。3.赏一场绿的反击战。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字里行间读出“绿”绝不屈服的精神。4.忆一个民族的抗争史。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引领学生懂得作者笔下向往光明、绝不屈服的“绿友”,是象征着当时黑暗社会中向往光明、绝不屈服的中国人。5.读一位绝代的散文家。结合陆蠡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知人论文,欣赏文章的构思和语言,进一步欣赏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这五个环节处处围绕“读”这条主线,抓住“绿友”形象的理解与把握去挖掘文本的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字、词、句、篇的学习、品味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师通过这五个环节,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文本到文心,不仅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而且学到了语言,懂得了作者构思的巧妙,可以说做到了简洁明了,步步深入,举重若轻。
四、教学手段简单———语言为本,返璞归真
当前语文课,特别是在公开课、展示课上,多媒体充斥着整个课堂。课堂似乎热闹了起来:画面绚烂多彩,音乐不时响起,学生组团而坐,议论海阔天空,展示热闹非凡。但是课堂上的语文味淡了,学生沉静思考的时间没了,听说读写的扎实练习少了。孙绍振教授指出“语文教学一味依赖手段的潮流,实是出于对音像规律性(优越性和局限性)的无知”⑥。图像不能等同于语言,因为图像是显性的,是确定的,而语言是以思维为内核的,每个人由语言而感受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红楼梦》中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每个人心中想象出来的古代病美人林黛玉,都是不同的,可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若真想用一幅图画来表现这种美,只怕不仅不能传神,反让人大失所望。音乐和语言的距离更大。首先音乐的主题是最为朦胧的,是不是能和文本的主旨一致是一个大问题;其次,朗读时配的音乐节奏是不是和文本的基调相符,起承转合是否能够匹配更是一个大问题。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文本思想感情转向低沉而音乐却变得高亢欢快的搞笑场面。至于所选用的音乐是否能恰当地引发学生的想象就很难说清楚了。语文活动,说到底就是“听说读写”。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要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紧紧围绕“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能力,让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实也就是强调学习语文要“熟读精思”,舍此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当然,我们提倡简单教语文,不是提倡“死读书”,而是要在指导思想上廓清、去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精心组织各种语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所谓动,还要体现学习的过程,尤其是体现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体验、自己思考、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完善的过程。”⑦有了以上认识,我们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就有了指导思想,任何手段的使用都应该为语言的学习服务,为更好地开展语文活动服务。所以,多媒体的使用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遵循灵活、易用、简约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语文本位,时刻把语言放在课堂的核心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多媒体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其所役。
五、教学语言简雅———要言不烦,精练雅致
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不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一、加强理论指导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的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我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经过不懈努力,在教学设计上基本能够体现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如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出了“自我反思式”“资料摘抄式”“知识板块式”“信息下载式”“单元整体式”“活页添加式”等形式多样的教学预案。
课堂教学组织的形式、课堂教学设计结构环节安排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把学生封闭在教师预先划定好的圈子里,这种传统的五步环节教学组织法,现在被更开放的、难更多给学生思考空间的新的课堂组织形式所替代。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广大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之优点的基础上,积极大胆地进行实践课程理念。具体表现在:新课的导入由原来的方式开始转向情景创设;学生的被动听讲开始转向学生自主探索、全体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对学生的束缚手脚开始转向为让学生自己做主,放手去做;作业设计也开始以体验语文、感悟生活为主。
二、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有课堂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的现象;有的教师理解教材不深入,把握教材不准确,驾驭教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重形式、轻过程,重尝试、轻反思”的现象;个别教师教学设计重教法、轻学法,表现在课堂上就是重教案教学,缺乏必要的应变机智;老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对新的教学方式不热情;年轻教师能够吸纳新的教学理念,乐意实践,但是不重视深入反思。
三、改进建议
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加速自我成长。首先要认准努力的方向,注重从课堂教学的点滴改进做起。深入教学改革实践,应是继承传统基础上的扬弃,建议从自我反思以往的教学行为上着手,构建起“学习+实践+反思=教师自我成长”的新教师发展模式。其次要结合教学实践,联系原有的或者新获取的相应的教学经历及教学体验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
关键词:人本 主人 互动 误区
江苏全面推广新课改已有三年,在实践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倾向和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起充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着眼于人尽其能,使每个学生得以充分发展。新课程的确描绘了美好的前景,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新课改在推行着,探索着,但无论如何,课改精神与课改的目标的达成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上。
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在这里结合课改三年来的教育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一点粗浅的思考与总结。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②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③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从“素养”、“个性”、“多样选择”、“开放有序”等字词来看,新课程理念的根本就在于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长远健康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存有这样的理念,具体到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科学、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二、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构想
1.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
“机制”一词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之间有序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改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
在我们长期以来构建而默认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在传统的师生角色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我们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完全正确的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照自己设定的答案进行“格式化”。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相互探讨,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问题探究中来,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实,只要认真反思与总结,就可以体味到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更新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因此,教师角色应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积极的旁观者。学生在自主学习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往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敢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不敢过多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课堂气氛很沉闷,似在衔枚疾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是很有惰性的,也很容易适应了这种模式,唯教师是瞻。教师声情并茂地讲,学生津津有味地听,学生、家长、领导的评价往往是“某某教师课讲得好”。其实,这就肯定教师的教学表演,而泯灭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学生就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师在学问探究上是平等的关系,学生应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互动探索的场地。因此,新课程的课堂学生应当是真正的学习主人。
3.构建一个共同探索知识的课堂
新课程的课堂不应是一片死寂的课堂,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互动交往的场所;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地,而是引导学生自由发展的学术殿堂;课堂不是教师单向传经授道的讲所,更是探究知识探索真理的殿堂;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机械地运作的讲堂,而是展现教育智慧与才华的课堂。
因此,这样的语文课堂将出现生命的灵动,充满成长的气息;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教师劳动将充满着智慧和创造,学生则成为探索的主人,发展的主动权由学生自己掌握。
三、认知课堂教学的几个误区
任何一项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解或曲解,在听了看了若干标明是体现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之后,本人感到的确存在一些应值得注意的倾向。
1.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就是体现新课程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化课程资源,集声音、图像、色彩、文字于一身,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最具现代意义的教学手段,但这决不等于新课程,这只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一个方面,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如,有些年轻教师上《雷雨》、《茶馆》等课只是放一放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轰轰烈烈地讨论人物形象,认为效果极好,完全体现新课程精神,甚至有人感叹每篇课文若都有音像岂不更愉悦更便捷。持这种想法的教师不在少数。
其实,音像只是导演演员对文本的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决不等于文本所蕴涵的全部内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更应强调对语言的感受品味,要求师生共同沉潜于文本并与文本充分对话。北大钱理群教授在南师附中给高中生讲鲁迅作品,讲到《社戏》就是抓住人们阅读时往往忽视的一些抒情语句诸如“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久似的,而一离开赵庄,月亮又显得格外皎洁”等,深情诵读,和同学们一同走进作品,走近鲁迅,让人感受到重读经典解读语言而获得智慧感。
所以,现代技术只能是丰富多样的教辅手段之一,但决不能取代对语言艺术本身的多元解读,而是要机动灵活地运用,以丰富学生的感受。
2.新课程就是多搞综合活动课
其实,“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着力于对学生学习方法与态度的培养,侧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新一轮课改新增的一个项目。多年以来,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综合性学习”正是着眼于加速打破这种封闭状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活动的语文课程而设立的。
应当强调的是这种学习方式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每学期集体组织最多二三次,否则会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冲击。因为,这种课程更多是跨学科的综合,而每门学科有自身的特点,无限扩大综合,必然破坏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必然打乱正常教学秩序,而且频繁活动也不现实。
3.诵读就是新课程强调的与文本对话
新课程强调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因而,有些人评课的标准是看你的语文课有无读书声,于是乎泛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不一而足,似乎不朗读就不是好课,似乎在课堂上读几遍就是与文本对话了。试想,很宝贵的45分钟时间能允许低效诵读吗?
笔者并不反对诵读,比如诗歌散文以及诗情画意的语句是要好好地诵读,但并不是篇篇文章都非要在课堂诵读不可。其实,与文本对话并不是非得读出声来,而是要思考作者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一系列有价值性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了,再读一读,在诵读中玩味感悟,读出作家的机智,读出画面的美感,读出丰富的联想。而这往往要学生自觉进行的。
4.热闹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互动
语文课堂应当是轻松活泼的,但决不是刻意追求热闹的表象。新课程强调互动,因而,有些教师开公开课为了体现新课程精神,为了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在表面热闹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强调与学生“对话”了,但质量不高,问题价值不大,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只是一场低效的闹剧。
有人曾很形象地概括了语文课堂追求表面形式的发展过程: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哄。课堂上有活跃的因素固然好,但学生更应有自己与文本对话的空间,有充分思考的空间,没有深入思考就不可能有深刻的见解。我们提倡民主和谐的气氛,但更要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风,而不可追求浮夸不实的表象。
5.否定传统就是新课程的改革
其实,一切改革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早在20世纪初,美国杜威就鼓吹“人本主义教育”,倡导追求价值的实现,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兴趣的满足,情感的宣泄,不大重视掌握多少知识积累,在美国风行几十年。只是苏联人卫星上天才让美国人惊醒,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于是20世50年代又走布鲁纳的科学主义教育,把教学当作一种科学的活动,重视科学的因素。
回顾这段历史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我们的课改决不能以极“左”的面目出现,我们这么多年的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是好的做法我们当然要发扬。如把语文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很科学,在我们今天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其工具性,决不能忽视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再比如,现在有人认为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就是土了掉渣,其实,这就是极“左”的观点,教师一手漂亮的板书就是一种魅力展示,板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更亲切地感受思维的流程,效果未必就不如事先设计好的投影。可见,一定要辩证地对待传统做法。
总之,我们在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吃透新课程的精神,在实施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不可生硬而机械地运用。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
一、务实与求活的统一
1.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以及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与能力的培养。这是务实求活和谐统一的基础。
2.优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也很难为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服务。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即幻灯、电影、录像、录音等)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乐学、想学、要学的心理趋势,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能为学生提供许多平时从书本上、生活中所不能直接获得的感性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多种器官的功能。
二、联系与发展的统一
1.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联系。联系旧知有利于降低新知的难度,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同时,还可以从联系中发现规律,促进知能的转化。
2.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语文教学不要“让能力与知识关系失调”。学习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当知识转化为能力时,才是终身受用的。例如识字,在进行音形义的教学中,教师要渗透识字方法的传授、习惯的培养、能力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养成了自觉识字的习惯,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这才是识字的宗旨。知识发展为能力,是学习的质的飞跃,没有这个质变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只能是死知识。因此,知识的传授必须以会用、有用为目的。
3.要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课内向课外延伸,这既是联系,也是发展。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张志公先生对此有切身体会,他说:“我的知识三成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七成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教师应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定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展示阅读效果,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获得一种对创造精神的把握,也可以有效地汲取读物中所蕴藏的潜在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从联系发展中发现与掌握规律,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整个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1. 要提高讲解的效度。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讲解应是学生的需要,当学生对某些新知不了解或不知从何学起的时候,教师要用讲解的方式来指导他们,启发他们自己去探求。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繁琐讲解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错误地认为:教师讲得越多,学生也会吸收越多。
2.“多读”应以有效为前提。“多读”的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指课堂上读的频率。这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复内容的讲解而提出的。但多到什么程度,读到什么“火候”?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准确把握读的度。读的目标一经实现,就得转移目标指向。二是指课外阅读量。我们提倡多读、博览厚积,这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举措。
3.课内外的作业练习要“少而精”。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的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业多,就其本质讲,教师的出发点是善良的,希望通过多做作业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做事单凭个人良好的愿望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以写字来说,一个晚上让七八岁的儿童写2000字,这不仅大大超过了学生的负荷,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难保证写字的质量,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只有坚持“少而精”,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练习练在点子上。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努力提高作业质量。
四、结果与过程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形成的结果,而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方法长于知识形成的结果,而短于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知识形成的结果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让学生获得孤立的知识为目的;后者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并在理解中体验这一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是怎样互相联系的,同时在求知中训练综合思考,使学生把握研究问题和探索规律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探求知识形成的结果,同时,更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知识形成的结果与过程统一起来呢?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情境
一、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地看、耐心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使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使学生能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语文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和欣赏学生,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教师还应鼓励和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二、语文教师应该扮演好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角色。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块阵地,使语文交流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扩展开去;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开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创造的强烈动机,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语文知识的意义。另外,对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也十分重要,我们语文教师要及时地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及时做出科学的评价,做出有根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决策,而这也正符合了哲学原理中“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教学。现在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社会上,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比较推崇的能力,而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式教学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效率高。开展小组合作研讨形式为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反馈,提供学习的优势互补.为激活思维火花创设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对小组讨论应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要求学生学会仔细倾听,学会清晰表达,尝试帮助纠正;小组成员的组成可由教师指定也可自由组合但相对稳定,每组的学生学习基础上中下结合,学生在小组内轮流担任讲述者和评判者,使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这样可使学生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吸取同伴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小组交流既可使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也可使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原来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思考、澄清,正确的认识最终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对语文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此同时,每个同学都会获得成功或失败的亲身体验。
四、语文教师应该营造语文教学情境。有人说过:语文是进行素质教育最有效的一门学科。语文课本里大多都是声情并茂的好文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语文课本情境故事化、活动化、生活化,调动起学生内部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感受和兴趣,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这样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思路,促进语文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样做还可以培养情感、陶冶性情、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对学生今后的影响不可忽视。
五、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是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明确,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要明确教学目标,就要加强对教材及学生的研究,做到三个熟悉:一是熟悉《课程标准》,二是熟悉教材,三是熟悉学生。其实,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紧紧扣住这一点。我认为语文综合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点:1.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很多同仁可能认为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还在谈“听说读写”,是不是有点落后于形势。其实,听说读写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基石。我们常说厚积而薄发,没有厚实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根本无从谈所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前人们总是觉得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多注重知识的传承性,从而忽略了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变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一旦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老师,就会无所适从,不能再自觉的学习。这应该说是教学的一种误区。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