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班共有46位学生参加考试,总分4277分,平均分93分,及格率100%,优秀率76.1%。
二、试题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中试题较好地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七个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尽管平时教学中讲、练比较全面,但通过这次检测仍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不会读题或读不懂题意,理解题意能力方面差,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失分原因最多的一项的,这些现象应该提醒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例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是我们今后的一个教学思想。
2、由于粗心造成的丢分。像加看成减,丢、漏题等。本来学生会做,但由于粗心而丢分,比如今后计算题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学生:第一,抄一个数、一个符号就要养成回头看一眼的习惯,这样为后面结果的正确提供了保障,第二,要求学生每计算一步要进行简单的验算。第三,做完后要看一下最终的结果是否写在了符号的后面。这样的要求在习惯形成的开始比较费时间,但学生的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三、典型错题分析:
1、第一题:看图写数,无人丢分。
2、第二题:比一比。(1)比高矮,无人丢分。(2)比轻重。多部分学生失分,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间接地比较不理解或粗心造成错误。从卷面上看学生看图的能力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
3、第三题:填空题。共5小题。其中第(1)看图比多少(2)填> < = 号(3)填写序数(5)考核数的组成和分解。只有个别学生丢分。主要原因是由于平时练习时不够灵活,学生没有有效地学习方法,或因为粗心,导致个别学生丢分。第(4)小题,看图填空,考核基数、序数和方位,此题丢分较多。有凤英等5位学生掌握知识不好;学逸、陈蕾两位学生不会读题;紫仪等8位学生不注意辨别方位(前后、左右);两位学生漏题不做;14位学生弄错三只和第三只(这是我上课时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但因考试前一天刚自行测试了同图形的题,并进行了讲评,导致这十几位学生因粗心而丢分。
4、第四题:统计图形个数。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大部分同学掌握不错,能够准确认出图形,填出数字,并进行合计。但也有不少同学出现了错误,其原因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粗心丢漏,而数错个数。
5、第五题:分类。丢分的学生不少。原因同第三大题的第(4)小题。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透或根本不理解。
6、第六题:计算。个别学生因粗心丢分(算错或漏题)。
7、第七题:看图列式计算。这道题考查出学生灵活运用课本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事物的能力。4位学生错了一道题,出现错误原因:是学生不理解图意,分析、推理能力比较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从而导致错误。还有两位学生计算的结果出错。在课堂上,缺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今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抓得还不够。
2、课堂教学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辅导。
3、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的思维有待于提高。
4、对学的知识缺乏广度的关注,同时忽略质量,导致有的同学,学一道忘一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多。
五、自我反思与改进措施:
1、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注重双基。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的扎实。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5、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答案”和“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班共40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分90.55分;优秀率(90分以上)为75%,低分率2.5%。
二、试题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中试题较好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七道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本试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尽管平时教学中讲、练比较全面,但通过这次检测仍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不会读题或听读不懂题意,理解题意能力方面差,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失分原因最多的一项的,这些现象应该提醒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例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是我们今后的一个教学思想。
2、由于粗心造成的丢分。像加看成减,丢、漏题等。本来学生会做,但由于粗心而丢分,比如今后计算题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学生:第一,抄一个数、一个符号就要养成回头看一眼的习惯,这样为后面结果的正确提供了保障,第二,要求学生每计算一步要进行简单的验算。第三,做完后要看一下最终的结果是否写在了符号的后面。这样的要求在习惯形成的开始比较费时间,但学生的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却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2、课堂教学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辅导。
3、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的思维有待于提高。
4、对学的知识缺乏的广度的关注,同时忽略质量,导致有的同学,学一道忘一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多。
四、改进措施:
1、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扎实。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在本班学生的考试卷上,失分较多的题目是1、“认一认”即让学生找出图中的,等平面图形,以及圆柱,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并比一比其中的一些图形的多少。2、把同类的圈起来,由于以前我们做过的题目都是要求把不同类的圈起来,所以遇到这道题目,有的学生就有点手足无措。3、在蔬菜下面画,有很多学生都把螃蟹归为蔬菜类。3、个别学生应用题的解答有困难。
二、失分原因分析:
从题目难度上来数,虽然题目所考核的要求,都在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之列,但在试卷上最基础题目少,如:”口算”一道也没有,分类题目的形式学生还是第一次碰到。另外,由于学生不认识字,而造成答题错误的情况也在所难免。从我教学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的审题能力的培养还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平时学生做作业时,总是我读一题,学生做一题,扶得太牢,所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较高,但同时也养成了学生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在期中考试时,老师不再扶着做题,学生一下子就觉得不习惯。再加上他们读题,审题能力的缺乏,造成失分。另外,在答题技巧上,我没有加以引导和强调。比如说,在找一些平面和立体图形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找到一个图形就打个勾的方法,这样不容易造成遗漏。把螃蟹当成蔬菜,这是学生对一些生活常识,经验认识的欠缺所致。
三、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常规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我班共有46位学生参加考试,总分4277分,平均分93分,及格率100%,优秀率76.1%。
二、试题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中试题较好地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七个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尽管平时教学中讲、练比较全面,但通过这次检测仍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不会读题或读不懂题意,理解题意能力方面差,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失分原因最多的一项的,这些现象应该提醒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例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是我们今后的一个教学思想。
2、由于粗心造成的丢分。像加看成减,丢、漏题等。本来学生会做,但由于粗心而丢分,比如今后计算题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学生:第一,抄一个数、一个符号就要养成回头看一眼的习惯,这样为后面结果的正确提供了保障,第二,要求学生每计算一步要进行简单的验算。第三,做完后要看一下最终的结果是否写在了符号的后面。这样的要求在习惯形成的开始比较费时间,但学生的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三、典型错题分析:
1、第一题:看图写数,无人丢分。
2、第二题:比一比。(1)比高矮,无人丢分。(2)比轻重。多部分学生失分,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间接地比较不理解或粗心造成错误。从卷面上看学生看图的能力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
3、第三题:填空题。共5小题。其中第(1)看图比多少(2)填> < = 号(3)填写序数(5)考核数的组成和分解。只有个别学生丢分。主要原因是由于平时练习时不够灵活,学生没有有效地学习方法,或因为粗心,导致个别学生丢分。第(4)小题,看图填空,考核基数、序数和方位,此题丢分较多。有凤英等5位学生掌握知识不好;学逸、陈蕾两位学生不会读题;紫仪等8位学生不注意辨别方位(前后、左右);两位学生漏题不做;14位学生弄错三只和第三只(这是我上课时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但因考试前一天刚自行测试了同图形的题,并进行了讲评,导致这十几位学生因粗心而丢分。
4、第四题:统计图形个数。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大部分同学掌握不错,能够准确认出图形,填出数字,并进行合计。但也有不少同学出现了错误,其原因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粗心丢漏,而数错个数。
5、第五题:分类。丢分的学生不少。原因同第三大题的第(4)小题。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透或根本不理解。
6、第六题:计算。个别学生因粗心丢分(算错或漏题)。
7、第七题:看图列式计算。这道题考查出学生灵活运用课本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事物的能力。4位学生错了一道题,出现错误原因:是学生不理解图意,分析、推理能力比较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从而导致错误。还有两位学生计算的结果出错。在课堂上,缺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今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抓得还不够。
2、课堂教学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辅导。
3、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的思维有待于提高。
4、对学的知识缺乏广度的关注,同时忽略质量,导致有的同学,学一道忘一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多。
五、自我反思与改进措施:
1、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注重双基。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的扎实。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5、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答案”和“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理解;培养;把握;缓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89-01
考试自我国古代民间作为一种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法,至今仍然延续着。它是一种规范了制度化的形式,实行公平公正有效真实等原则,当代教育虽存在一些异议,但是不论怎么样,它真实作为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如何应对如此考试形式呢?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乐趣的幼儿时期过渡,我想无需很复杂的考试,简单明了形象生动为宜。这样能让孩子自然而然意识考试的规则和了解自我检测学习成果的达成情况。一年级的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不能定心很长时间,特别做数学时,往往存在看题不清,计算错误,丢题漏题等现象。毕竟他们的年龄比较小,自觉性也不强,老师不能太急于求成,需要更多耐心指导做题方法。结合我自身的经验我想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1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数学大纲中要求我们在教育时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分阅读习惯、审题习惯、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做题和检查的习惯等。而我们的考试中也正需要学生在这些习惯上做好。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蹴而成,需要平时慢慢学习的。老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就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正。
1.1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这决定于学生做题的方向。看清题意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解答的方法。根据苏教版教材的要求,一年级数学主要是要求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并掌握相应的(不)进位加以及(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一年级初步接触数的运算问题,学生可能比较容易混淆解题方法。老师在学生平时课堂的练习时需要侧重发展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确定是用加法求解还是减法求解。学生可从"看""想""缩""分""索"六个方面来自主解题。如让学生看清题目中出现了几个数字,自主读题,一年级的学生刚识字不久,也许有很多不认识的字,老师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常见"XX比XX多多少?""一共有多少?""还差几个?""原来""和或差"等数学术语或者题中词语。老师带读题两遍,让学生仔细听清题目意思,分题理解,并思考探索解答。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时老师可适当提醒,但着重于让孩子自主思索。老师可在课堂上放宽一些时间让学生理解消化,切勿急躁。遇到学生错误解答时,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寻找审题不清的原因,并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解题成功的喜悦。
1.2侧重让学生理解演算的过程。
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对于枯燥难懂的计算,也许不太明白计算方法。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可采用一系列激发学生兴趣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信心,增强学生计算的成就感。往往老师在教学计算新课时会很纠结,学生运算速度和正确率往往不如意,于是大量的数学题海战打响。这样只会让孩子慢慢厌恶数学,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但是计算练习必不可少,那该怎么办?这时老师所要考虑的是练习设计新颖趣味,学生熟悉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如填上合适的数 54+()=60 传统教法:由加法想减法 ,利用退位减法计算 60-54=6 我想可以这样把这个放在有趣的故事情境或者有趣的智力对对碰中,引导学生思考 54估计是50,50再加几个是60 ?(答10个),现在有4个,还需要添几个?(答:6个)往往老师教完以后便做别的试题了,我想可以追加让学生计算一组试题 54+()=70 54+()=80 54+()=90 50再增加20是70 ,可是已经有了4个,只要从20-4=16,所以54+(16)=70 同样总结规律做下面的题目。老师可以通过摆小棒或者画图形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
1.3培养良好的检查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做题往往会靠大脑的第一印象来判断题目。老师在平时练习时需要锻炼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也许起初学生检查只会看自己写的答案,老师可以带学生一起检查,第一步读题两遍,思考题目的意思,一句一句的理解,让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或词,是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了解在数学问题上哪些是表示用加法计算的,哪些是表示用减法计算的。如玩具火车25元,玩具熊15元 (1)买两样一共需要多少元?让学生自主读题,抓住重点的词"一共",就是表示把两样合起来算,用加法,计算完,让学生自主检查自己计算是否正确,单位有没有添上?(2)小林买玩具熊,还找回5元,问小林付了多少元?这个问题让学生多读两遍题目,分析问小林付了多少元,因为阿姨找给小林5元了,说明小林给的钱比较多,也就是把买玩具熊的钱连同找回的钱合起来算就是付的钱,列式:15+5=20(元),检查,把结果带到问题中想,检验答案,如同身临其境。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小林付了20元给阿姨,买 玩具熊,找回5元,符合事实,说明答案正确。每当需要学生自主做题时,老师要让学生学会多问自己为什么?要求学生能停留思考几秒想答案带入问题中是否符合题意。让学生在熟悉的故事情境中,认真地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提高学生自我审视能力。
2模拟考试的流程
让学生知道考试流程,这样会让他们更从容地去解答试题。数学试卷一般有口算,计算,填空,选择,解决实际问题和统计等内容。老师在考前适当估猜考试的题型,指导学生每做完一道题,能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先放下作个记号,等全面做完了,再思考。
模拟考试的形式可以在学生考试前夕进行让学生自备一个手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始做题。老师带孩子练习时可以分题练习,规定每道题做题的时间,可以加入一些比赛游戏环节,这样让孩子更感兴趣。以学生为主,考试作为孩子锻炼自我能力的平台,让孩子在愉悦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赛水平。
3把握时间,合理调节
历年一年级数学测试时间在60分钟,如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并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我想把握解题时间是很关键的。由于一年级考试前5分钟,需要老师读题,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听题时仔细听题目的关键词,并做好记号,方便自己解题时理解。如(1)小红有三盆花,送给小明1盆,最多()朵?最少()朵?(2)小红有三盆花,送给小明2盆,最多()朵?最少()朵?这两题虽一字之差,却表示不同的意思。让学生在关键字"1盆"、"2盆"、"最多"、"最少"上做记号,便于解答。尤其第二题中最多时应选择较多的两盆求和,最少时应选择较少的两盆求和。其次我觉得合理地控制解题速度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对于自己比较得心应手的试题,指导学生可以抓紧解答。对于不太懂的题目,让学生做好记号,自主解答时多多理解。往往在交卷5分钟前,老师都会提醒,这时指导学生认真阅卷,看"有无空题"。根据一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生大多能坚持15以内时间静心,漫长的考试时间往往会消磨学生做题的耐心,老师可以适当调动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如考试前激励学生同桌互相比一比,或采用榜样效应。抓好时间,灵活做题,这样考试才能得到良好的成果。
4培养学生的定心
一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耐力低的情况。具我观察,一个班级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偏向于定心,专注的神情。从性格上讲,内向安静的孩子耐力相对强些。但是这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学习定心,让学生了解如何增强自我的意志力。一般以游戏活动为主比较适宜,如我每学期都会安排2-3节数学课专门指导学生学习"静",我的主打游戏有"猜一猜我是谁?""谁是木头人冠军?""风儿喜欢的孩子""我是一棵坚定不摇的小树"这些用于让学生练习耐心坚持的时间。在数学课堂知识练习中我也会穿插游戏,竞赛等活动重在引导学生学习专心解题的本领。学生初步学习定心,可以增强孩子个人的自我意志力,从而在考试中也能安心发挥自我解题能力。
5缓解心理压力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考试,在考试时监考的老师比较陌生,往往学生会产生一些害怕心理。这样也会影响学生做题。缓解心理压力也是老师必须教会孩子的一项工作。老师可在考前与孩子们适当交谈,消除他们的不安,老师采用谈话式进行交流,"小朋友们,听你们数学老师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聪明伶俐,特别是做题时尤其很专注,今天我就来测试一下比比谁能完整解答我们出的题?""小朋友们,老师这儿的白纸上有好多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老师解答一下,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解答,谁是我们班的智慧小明星"
虽说考试从小学一年级就让孩子们经历,但是作为老师不能把获得好成绩作为教育孩子的主要目的,更不能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孩子好差的标准。考试,应该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与态度的基础上起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