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张爱玲散文

张爱玲散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张爱玲散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张爱玲散文

张爱玲散文范文第1篇

2月10日、11日,来自澳门的“石头公社”在北京国家话剧院东方先锋剧场上演根据张爱玲散文集《流言》改编创作的舞剧《静安寺路192号6楼》,这是该剧自2005年公演后首次在内地演出。

1942年,21岁的张爱玲在静安寺路192号6楼的阳台望向上海的黑夜。在这里,她开始写作,她的文字横越沦陷区死寂的夜空,她在这里生活了六年,也是她创作生命最为丰盛的时期。2005年春,为纪念张爱玲逝世10周年,来自澳门的文艺团体――石头公社制作了原创舞蹈剧场作品《静安寺路192号6楼》,该剧以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为蓝图,文字与舞蹈互为对照,钢琴与装置参差再现一幕幕意识流动、一道道思绪凝视,以身体感观书写、以意象碰触张爱玲世界的微妙与幽深。

《静安寺路192号6楼》充满实验与原创味道,由多位澳门年轻创作人携手合作,包括石头公社编舞郭瑞萍、李锐俊,音乐人李慧芬等。此次来京演出,在首演的基础上又作了一些调整。据创作者介绍,在这个演出里,创作人从张爱玲的《流言》中选出不同的段落,以身体动作、音乐、录像等多媒体的不同互动,营造出与文字相对照的舞台意象,整个创作以对文字的感官演绎为主,同样配合以散文风格营造一幕幕不同的情绪和氛围,演出并不只简单地限于在“怀旧”或“再现”张爱玲的时代或人物故事上,而在简约的舞台装置背景下,更多地体现创作人对张爱玲的文字背后的当下感念和思考,希望以此带给观众更多对文字的想象和感受空间。在舞台上,舞蹈演员们将一边念着张爱玲的这些散文,一边起舞,以舞者的舞动表现出关于张爱玲在不同时期与写作、生活、感情的交缠,也是创作者与张爱玲之间的心灵对照。

该剧采用了澳门作曲家李慧芬的音乐作品,其中收录了多首耐人寻味的钢琴曲。这些钢琴曲没有富丽堂皇的风格,而是在华丽与荒凉的音乐风格中间游走,不时用与张爱玲散文相配的情绪涤荡着人心。

成立于1996年的“石头公社”是澳门一家非营利文化艺术团体,十年来石头公社的演出遍布澳门各地,除了室内剧场外,还将作品带到各种日常生活空间,如广场、公园、废置商业中心、厂房、旧大桥和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等,深受欢迎。此次在新春佳节之际,石头公社带着他们精心打造的原创舞蹈剧场作品《静安寺路192号6楼》进京,希望为节日的北京演出市场增添一点新意。

张爱玲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张爱玲;文学史地位;传奇

巴赫金曾指出文化转型期是一个“小说化”的时代,也即一个“大说”式微,“小说”盛行的时代。张爱玲正是一位处于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家。1943年,张爱玲正式登上文坛,至1945年7月,短短两年时间,张爱玲共发表小说17篇约26万字,散文42篇约15万字。作品主要刊登在上海《紫罗兰》、《万象》等杂志。她的小说基本是以上海生活为根基,游走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虽不甚宽广,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风格领域。张爱玲精通古典小说,并深谙西方小说的技巧。以其独特的现代体验,把中西、雅俗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形成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张爱玲文体”,以参差对照之美,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现代上海的传奇故事。张爱玲在那个“小说”兴盛的时代用自身独特的现代体验和诡异的人体叙事完成了她的一个“潇洒苍凉的手势”。

一.独特的现代体验

张爱玲的个人生存境遇和其自身所处独特历史背景相融合,形成了她迥异的现代体验。“体验”在这里并不是指心理学意义上的一般心理或心态,而是指“一种特殊的实在与心理相混合的状态。确切地说,体验是个体对自身在世界上的生存境遇或生存价值的具体的深层体会。”一方面,张爱玲出身于遗老家庭,深刻的了解封建旧式大家庭的生活及其背后沉重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西方的现代化教育将现代精神于潜移默化中融入了张爱玲的骨髓。中西的结合与交融造就了她的超凡脱俗、与众不同。另一方面,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已然迅速发展成一个具有浓重现代气息的大都市,封建遗老家庭日渐解体,走上市民化和都市化的过程。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横纵交错的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特殊体验使张爱玲身上生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因子,它对张爱玲创作风格的最终确定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诸将中少数对于“现时”的逼迫感有很深的体验的作家。张爱玲说“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个惘惘的威胁。”张爱玲内心深处的“荒凉”感,正是她对于现代历史洪流的仓促和破坏的反应,她并不相信时间一定会带来进步,而是最终会变成过去。张爱玲在作品细节的布置上融入了不少时间和历史的反思,这种反思的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使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和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之间产生疏离感,甚至使读者和小说之间也产生距离,这个距离的营造就是张爱玲的叙事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张爱玲文体”。

二.普通人的传奇世界

1944年,张爱玲出版第一部小说集《传奇》,扉页上她这样题词:“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普通人存在于各个时代,这才代表着永恒,代表人在历史重负下所承载的千年负荷。张爱玲对于普通人的“琐碎人生”的关注和对人生“传奇”的关怀是20世纪40年代国人在旧式世界中寻找生命爆发的冲力。在张爱玲的笔下,从最初的《金锁记》――那里的封建家庭的气氛是压抑封闭的――到《倾城之恋》,封建家庭开始没落解体,里面的人物或被动或主动地走出来,走进现代人生。后来的小说,更多表现的则是都市普通人的平凡人生,如《年轻的时候》里的潘汝良,《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王娇蕊、佟振保,《封锁》里的吕宗祯、吴翠远,都是已经走出封建宗法背景的普通都市人,与芸芸众生一样有着卑微而琐碎的日常人生。

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她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从题材上讲,她的小说为我们表现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侧面:一个是民国初期的都市旧式大家庭的生活,一个是十里洋场的都市市民人生。”在张爱玲的知识背景里,传统和现代性从来都是互相并置,她对“文明”“无论是升华还是浮华”的沉思是无所不包的:它看来同时指涉了美学和物质文化,本土民间传统和她生活中的都会文化环境。传统的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传奇》,可以追溯至唐代的传奇散文和明代传奇。尤其是在唐代传奇中,记叙的那些奇特的事情常包括鬼魂般的人物或传奇的男女英雄。而清代的传奇剧还包活历史罗曼史等其他主题。张爱玲显然对这个著名的谱系了然于胸,所以她说她写小说的目的是从传奇中发现普通人,从普通人中发现传奇。

三.结语

张爱玲以自己独特的现代体验为我们展现了中国文化转型期的鲜明画面,通过对普通人的关怀,重新还原了20世纪40年代血与肉融合的历史空间。《倾城之恋》里有一段话:“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甚么微妙之点。”柯灵认为:“只要把其中的‘香港’改为‘上海’,把‘流苏’改为‘张爱玲’,我看简直是天造地设。”这个评价很经典,张爱玲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虽然有文学评论者认为张爱玲是昙花一现,但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终究会获得文学史的承认,上海沦陷造成的特殊文学生态,其意义就在于她是此时文学的特别存在。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繁茂绚丽的花苑中的一朵穿越时空,历久弥香的花。诚如夏志清评价张爱玲是“中国当年文坛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张爱玲奇人奇文,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就更应珍视了。

参考文献

[1]刘康. 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5,第162页.

[2]张爱玲.张看.[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第359页.

[3]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8页.

[4]张爱玲.自己的文章[A].张爱玲文集(四)[C].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第172页.

[5]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第77页.

[6]张爱玲.传奇.[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7]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第6页.

[8]张爱玲.倾城之恋[A]. 张爱玲文集(二)[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第75页.

张爱玲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后殖民;南洋;双重缺失;寻找身份;

如果说上海与香港是张爱玲的受业与成名之地,是其日后津津乐道和不断呈现的风景,那么南洋则一直沉默不语。本文中的南洋即现在的东南亚国家,包括新加坡、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从文学的角度看,“南洋”更多是一种观念性、参照性的存在,它较之“东南亚”多了一种诗意的文学联想,同时也包含了一种同中国的关联,东南亚一带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尚属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而南下的华人也都还心系家邦,“南洋”一语更能传输他们的心态。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南洋在张爱玲的小说、散文和回忆录里时有出现,在考察她与南洋的渊源时,港大与其母亲黄逸梵是两个无法忽略的因素,与此相联系的,还有上世纪的上海书报及影视传媒业,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其华洋杂处的社会文化氛围对张爱玲南洋形象的建构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939年,张爱玲以远东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伦敦大学,后改入香港大学,此前的圣玛丽亚女校及港战后的圣约翰大学教育,为张爱玲作品的笼上一层西方色彩,而港大所接触的人事,为南洋进入其写作视野提供了某种契机。1942年,在新加坡的黄逸梵生死未卜,其男友一年前已死于战火。在与母亲的书信往来中,张爱玲未尝没有对南洋形成一种文化上的认识。她在《对照记》中描述过母亲与东南亚的交集。1936年,黄逸梵绕道埃及与东南亚回国,在马来亚购买制作手袋的皮革,上海成为孤岛后去了新加坡,1948年,黄逸梵在马来亚侨校教过半年书。在港大,她还结识了此后半生的女友炎樱,炎樱的母亲是天津人,父亲是锡兰人(今斯里兰卡)。炎樱是一位奇异的女子,爱好画画,喜欢服装,聪明而富有才华,张爱玲《传奇》的封面都是由她设计的。炎樱虽不太懂中文,可她奇异的言行举止,深得张爱玲赞赏。在《炎樱语录》中作者写了炎樱的睿智和大胆,以其为题材的散文有《双声》、《我看苏青》等。1955年,张爱玲乘坐轮船到了美国,是在其介绍下搬进了哈得逊河附近的慈善机构的女子职业宿舍。笔者认为,南洋进入张爱玲的研究视野,与炎樱有很大关系。炎樱个子小而丰满,黝黑的皮肤和会撒娇的眼睛,张爱玲笔下的娇蕊则是“她的肉并不多,只因骨架子生得小,略微显胖了一点。”这一形象应是以炎樱为原型的。张爱玲笔下涉及到南洋的散文片段有:

苏雷珈是马来半岛一个偏僻小镇的西施,瘦小,棕黑皮肤,睡沉沉的眼睛与微微外露的白牙。像一般的受过修道院教育的女孩子,她是天真得可耻。她选了医科,医科要解剖人体,被解剖的尸体穿衣服不穿?……这笑话在学校了早出了名。

从中不难看出张爱玲对南洋的不无调侃。他们的皮肤为棕黑色,他们娇生惯养吃不了苦,他们懒惰、怯弱、无知,在精神上苍白无力,“天真得可耻”,其文明如同“在蒸闷的野蛮的底子上盖一层小家气的文明,像一床太小的花洋布棉被,盖住了头,盖不住脚。”他们是“思想上无家可归的”,“没有背景,没有传统”,在与现代都市文明的交接中,很容易让人产生羞耻伤恸感。她在《到底是上海人》写道: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夸瓜,像代乳粉的广告。

毫不掩饰地表示对上海人之通和有分寸的坏认同,印度与马来人的黑瘦,与上海人的白胖相比较,几乎就是落后与文明、健康与病态的象征。作者认同月女,不仅由于两人相似的家庭不幸,也因后者持与自己相近的文化立场,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南洋的文化态度。应该说,她划出了一个优与劣的圈子,属于南洋的则属于贬抑的对象。

张爱玲散文范文第4篇

了解以后还真的是这样,这人比较刻薄。刻薄自然是谁都不喜欢的,但有句话说艺术家到了一定境界变态也是正常的。所以她古怪的个性我也当做是她魅力的一部分了,因为她写的真的很好。看了几篇他的散文后,听说她写了很多的小说像《倾城之恋》、《金锁记》,所以一直很想看看这个“刻薄”的女人会怎样刻薄的描写与她格格不入的世界。

走到图书馆门口不远,看到开门的大妈正在一边开着玻璃门一边用刻薄的话语在训斥着图书馆的一个老师。我也搞不懂怎么回事,按理来说她一个楼层管理员应该不敢用这样的口气和老师说话。我不懂南昌话,他骂什么我听不出多少。但那张因为瞪着眼睛难看的让人憎恶的脸把“刁钻刻薄”四个字刻画的真是鬼斧神工。那个老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有一丝丝的厌恶挂在了宽厚慈祥的脸上。他没有理会她说什么,径直走进了图书室。坐在了工作台上。可是那个刻薄的大妈还不肯放人,当着几个借书学生的面,口沫横飞的站在门口对着里面骂。走的时候,还边走边扭过头来骂,好久图书馆才安静下来。在图书馆没找到张爱玲的小说,只看到了一本残破的脱页了的《张爱玲文集》,又多是我看过的一些散文。失望而归,不过比这更让人失望的可能是那位大妈,真的让人很受不了。如果说这个时候我用的刻薄和刚刚形容张爱玲的是同义词的话,那我就真是罪过了。

刻薄的人是说出了许多假宽厚的人的心里话的。张爱玲说了一句许多人的心里话:“年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人理睬他。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有相当分量了,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忌生玲,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居多,听的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也当做耳边风。”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出于人际关系考虑,许多的人委曲求全的话有很多。这本不是什么错,但是多少有些候会让人难受。而刻薄的人往往直截了当的和你挑明了说,“我没拿你的,你拿我的就是不对。”这样痛快了,听的人又难受了,影响了人际关系。但这话也是很多人的心里话。

刻薄的人说真话,说真话需要不顾及或者不知道后果的勇气。所以刻薄的人常常没有长远着想问题不会很心计,说话的时候不顾及世俗礼制,前程出路。而刻薄最常是用来形容女人的,女人感性多于理性,想问题是很难长远。我觉得女人都是刻薄的!只是隐性与显性之分而已。(我不否定本质上男人也刻薄)

试想看电影的时候有几个女的会对电影里面的大反派吝惜自己的刻薄之词?因为那个时候无所顾忌,本性也就自然流露了。再想想在无所顾忌的年纪里几个小女孩除夕之夜没有新衣裳能不对父母‘刻薄’一番。( : )

张爱玲散文范文第5篇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5年4月26日或2005-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2005]53号)执行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论文吗? 在写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过程中,不少同学有疑问: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论文吗?上学吧论文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参考文章,提供一些参考,欢迎查看。

是一个匹配的过程,是以句为单位,如果一句话重复了,就很容易判定重复了。软件是中国知网CNKI学位系统TMLC/VIP。其运作模式是将论文电子版输入电子数据库,然后数据库会根据现有的所有存在的知网的或者网络上的电子数据进行匹配,软件检测到如果有13个相同的字,就认为是雷同。

开题报告中的正文,在开题过程中是不会的,但是在论文答辩之后,学校会对论文进行,这个时候,如果开题报告的正文和论文正文是一样的,那么会被的。

为了谨防论文之后没有时间进行论文修改,大家可以到上学免费论文网站采用现在国内领先的系统:知网、paperfree论文、万方、维普进行。

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07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2001年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卷第4期第51页。

2、 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 2005年第6期第140页。

3、 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2004年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 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 2004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院(系)审查意见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边防警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东省气象局

中国医学影像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