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恩与奶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正常情况下,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时,都是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来进行,其中尤以对人物的分析为重。因为从概念上看,小说是借助于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这就指出,把握人物外在和内在的形象特点,对我们理解小说的主题有很大的帮助。
《安恩和奶牛》这篇小说是近几年出现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解读本文时,我们会扣住“牲易市场”这一大环境,以奶牛的“卖”与“不卖”为主线来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层层设悬,让读者带着满肚的疑问,到文章的结尾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奶牛是不卖的,它太孤独了,安恩要让它来散散心。进而,我们能提炼出小说的主旨: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人类应尊重世界的任一生命。
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是毫无异议的,或许这正是作者创作的初衷。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去把握作者的这一思想,去体会,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本文还有隐性的主题,这是值得我们教师关注的。
一、 讽喻社会
首先,作者设置的故事环境是一个牲易市场。那么在这样的地方,一头奶牛被人牵来,别人会去考虑牛是否“孤独”吗?可能只会考虑这头牛值多少钱;其次,作者运用了摹状貌的方法对奶牛进行了细致地刻画,然后点明“它是一头好母牛,而且显而易见已经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而且,作者在刻画奶牛的时候,突出“它的浑圆的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这就明白无误地传递了这样一种观点:奶牛就是产奶给人喝的,老了就宰掉,而这一观点的产生与“牲易市场”这一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再次,在和安恩交易的一些人中,作者重点突出的就是:一个锱铢必较的人、一个穿着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实际上除此以外,我们回过神来想想:一个老人,牵着一头健壮的奶牛,来到了牲易市场,会给人什么印象呢?所以,在分析课文的中途,我曾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安恩牵着一头奶牛来到了牲易市场,给别人造成了什么样的误会呢?这一误会说明了什么呢?由此,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观点:作者借助这篇小说,是为了讽刺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一种较为直接的交易利益关系,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除了利益之外,人们很少会想到其他。
二、 孤独与关怀
在课文开头,作者直接点明这是一头“孤独的奶牛”,接下来,作者在第一段中花费了大量地笔墨刻画了安恩这个老妇人的外表“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一般来讲,人物刻画是小说的重点,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作者如此刻画安恩的目的是什么?仅是为了表现她的善良和勤劳、体贴?事实上,当一位“老妇人”牵着一头“孤独的奶牛”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时,她们在牲易市场显得是那样的另类。奶牛是孤独的,那么安恩呢,她孤独吗?从人物描写上可以看出,安恩在来市场之前是经过了一番打扮的,变得很干净,很体面,但掩盖在这样的外表之下的安恩无疑是孤独的,她也渴望有人来关心“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所以,她牵着她的奶牛来了,不仅仅是为了奶牛,也是为了自己。
三、 关于“善良”
【摘 要】本文立足于发展学生语文思维,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从提问的趣味性、分散性、整体性、发散性、提问后的明确性等方面谈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 提问艺术;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学中的课堂问题设计就不可忽视。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恰当的提问,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提问“无新意”“难度太大”“零散无章”等弊病,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关注提问艺术,精心设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提问应讲究趣味性,激发学生思维。
提问新颖有趣,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思考。正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受于漪老师教《孔乙已》时“孔乙已姓甚名谁”提问的启发,我在教《明天不封阳台》时,一开头就提问“作者改变主意不封阳台,是为了享受更充足的阳光吗?”学生很感兴趣,从而积极钻研文本,进而了解了文章主题。这一提问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讲究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与传统的“文章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内容?”“文章主人公是谁?”等问题相比更具趣味性。
可见,提问要新颖有趣,当然也要以教学实际为基础,紧扣教学目的,否则故弄玄虚就达不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提问要有分散性,培养学生思维。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应注意,要因人提问,让优秀生和后进生都能积极思考。提问也要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情况,若问题过难过大,学生无从回答,会抑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把大问题分散,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由小到大,由浅入深,这样的分散性提问才能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例如我在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时,关于祥子遭遇的原因这个大问题,我拆成几个小问题,1.祥子拉车时的环境怎样?2.祥子在此环境中拉车有何反应?3.既然痛苦,为何祥子还要拉车?4.坐车人的反应又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本文的主题,“祥子的遭遇不仅是因为自然的无情,最根本的是因为社会的冷酷无情。”像这样提问有分散性,有利于学生在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中培养思维能力。
三、提问应有整体性,锻炼学生思维。
语文教学重视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锻炼,教师应精心研课,全面把握文章,通过系列化的大问题引领学生从多角度整体感知课文。现在考问文意概括的题型较常见,教学中我就以此为契机,从主要内容、写法、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整体设问,也常常根据具体的文章,寻找突破口,精设三四个问题。
例如我在教《安恩和奶牛》时就从文题入手,提了一系列问题,如1.本文写了安恩和奶牛的一件什么事?2.这是一个怎样的安恩,从哪里可看出来。(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正侧面描写),这是一头怎样的奶牛?两者关系如何?(正面写两者关系,侧面衬托安恩)3.题为《安恩和奶牛》,主要人物是安恩,写环境、买牛人有何作用?4.文章最后我们明白了安恩和奶牛来集市的目的,这突出了怎样的主题?结尾情节安排有何特点?这样的系列问题具有整体性,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提高,也避免了常见提问方式的无味,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挑战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提问应有发散性,拓展学生思维。
为了拓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课堂提问应有发散性,发展学生的想像和创造能力,提问时要重视已学知识点的迁徙,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巩固已知。
例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这样提问“皇帝听了小孩的真话后,游行大典回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请续段尾。”这样给予学生新的思维情境,运用他们的生活积累,充分想象和创造,拓展了学生思维。
五、提问后应有明确性,提高学生思维。
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很重要,但提问后应有明确性,防止学生的发言不着边际,对错不分。现如今,我们在听公开课时常听到类似“很好”、你真棒”的教师评价,从激励学生的角度而言无可厚非,但这也导致学生无法明确答案及自己答题的优缺点。所以,老师一定要及时明确答案,积极评价学生的回答,回答错误或不全面则指出不足,并激励学生。
例如:我教《甜甜的泥土》一文时,提问“小男孩的后妈这一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后妈像白雪公主的后妈般恶毒”、“这后妈灵魂丑恶,泯灭人性。”……学生思维很活跃,但如果任其发展,教学场面会失控,这时我明确告诉学生“你们谈的大都是对后妈的评价,没注意“作用”二字,本文通过亲妈与后妈的对比,揭示了‘母爱的伟大’,后妈起了衬托亲妈形象的作用。”这样提问后的明确观点,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明白了文章主题和写作技巧,同时学生也明白了应切住问题答题,不应走弯道,提高了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应讲究艺术的,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精心设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语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当然教学时常有预设外的生成,对此教师要灵活应对,巧妙提问,就会让生成之花开得更美。
参考文献
《为你打开一扇门》
阅世 浏览 徘徊 诠释 憧憬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冰心诗四首》
妄弃 倘若 惊羡
《安恩和奶牛》
腼腆羞怯 七皱八褶 撂在 木屐 锃亮 瘦骨嶙峋
翩然起舞 熙来攘往 嘈杂 卸货 蹭着 翕动
反刍 找茬 臀部 瑕疵 粗粝 挑剔
锱铢必较 惶惑 踌躇不决 斑驳 死乞白赖 窘迫不安
《往事依依》
搜索枯肠 历历在目 徜徉 雄伟险峻 烟波浩淼 目睹
走投无路 身历其境 阴晴雨雪 风云变幻 美不胜收 活生生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五彩纷呈 雕镂 油然而生 感慨万端
滚瓜烂熟 鸦雀无声 镌刻 信口 谆谆教导 受用
《幼时记趣》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十三岁的际遇》
抽屉 稚气十足 白驹过隙 蓦然回首 四处迸溅 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积攒 沉淀 骤然 呜咽 迷离
涉足 絮语 安详 摒弃 争辩 犀利
一视同仁 怪僻 谈笑风生 古朴凝重 另一番 纵然
安恬 撷取 一届 抚慰 惆怅 小立
二、了解下列文学常识
1.《为你打开一扇门》的作者是赵丽宏,当代著名作家。
2.《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3.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4.《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长的旅途》《冰河》《船》等。其小说、诗歌和散文被誉为“丹麦文坛三绝”。
5.《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
6.《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作家。《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
三、文章体裁分类
从文章学的角度记叙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应用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写作的具有
应用文: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从文学的角度诗歌从体例上古诗(又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新诗(又叫“现代诗”“自由诗”等)从内容上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小说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喜剧悲剧
四、理解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度先自度其足(duó,量长短)吾忘持度(dù,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而而置之其坐(表承接,然后)而忘操之(表转折,但是,然而)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其先自度其足(他的)遽契其舟(那)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他)常蹲其身(自己的) 之至之市(去,到……去)而忘操之(它)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昂首观之(代这种景象)项为之强(这样)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些真实的精彩,多些本色的空灵,以提高课堂效益呢?也许给热热闹闹、满满当当的语文课堂留些静默、留点空间不失为一种办法。不过,“静默”并不是指尴尬的冷场,而是指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些“空寂”,让学生处于静静思考的状态。
一、静一静。阅读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应作为课堂的核心。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应以学生亲近文本为基础,否则其他一切活动都将成为无米之炊;而学生阅渎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阅读教学活动应以个体活动为基础,这就必须留有个体阅读文本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前,我们不妨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文本。如教学《安恩与奶牛》时,我让学生快速默读全文,并要求基本上能看懂的同学举手示意。结果不尽如人意,只有几个同学举手。于是,我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前后花了十几分钟。这十几分钟对大部分老师而言是宝贵的,是不舍得花的。学生的活动需要进行,学生还要展示,老师还有精妙的讲析要表述……然而,这些都比不上这十几分钟的默读,因为它让学生获得了静心阅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十几分钟,绝不是教学行为的静止,而是在安静的氛围巾让学生的思维启动,智慧萌芽。
默读文本、品味义本――从句、词、字乃至一个标点符号中去体味语言,倾听作者心声,产生“共鸣”,达到心灵的沟通。这样的“静默”,其实背后闪烁着的是思维的火花,涌动着的是情感的波涛,而且为有效进行其他阅读提供了必要的铺垫,为更精彩的动态生成提供科学的预约。
二、静一静,思考问题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的思维水平有限,不一定能想到问题的关键。此时,我们有必要给足讨论前的思考时间。相信这时的静默是最美的,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由的时空中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则为课堂教学活动进展提供了个性化思考的空间。《安恩与奶牛》一课对人物形象进行理解时,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进行交流,而是让学生先独立认真思考,并作好批阅记录。等所有人都有了答案后,再进行小组交流。我发现,原先组内一些水平稍差的学生也有了精彩的回答。看来,这样的静默,不但利于调动个体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认同、反思和体验的习惯。
三、静一静,放飞想象
“语言是有温度”的,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验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最好的方法便是展开想象的翅膀,任由心灵飞翔。想象和创造的灵感都是需要静谧的,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在静默中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感受不可言传的意境。
记得教《东方之珠》一课时,我曾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读“迷人的沙滩”边想象出现的画面。在想象的静默中,我相信学生的脑海中翩飞过金色的沙滩上尽情玩耍的画面,相信孩子们感受到了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时的惬意。我庆幸自己没有用小组活动来扼杀学生的丰富想象,没有用一个画面将这无数个形象定格;而这每份美丽的想象正源于课堂的静默,源于学生心灵的沉静。
四、静一静。书写心灵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问”引问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一种心理现象,一种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其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解决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起始于疑问的,创设好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进入一种疑难情境,集中精力思考,并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
如初一有篇课文《十三岁的际遇》,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者抓住题目“际遇”一词入手,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十三岁的际遇”指的是田晓菲在十三岁时被北大英语系破格录取。课文大意是:作者写了自己在北大的两年学习生活以及自己的变化,抒发对北大的深厚情感。在理解田晓菲对北大的情感时,同学们多数能体会到热爱、感谢(感激)之类的情感,而对于依恋、不得不离开等心理情绪的理解可能有点困难。此时,教者设置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师:我们进入新的学校也有一个月了,请同学们将时空回转到小学六年级,想想自己在小学母校就读了这些年,从朝夕相处的老师那里得到了知识,从同学那里获得了友谊…… 而你就要离开你的母校和你亲爱的老师、同学,此刻,你会是一种什么感情?(同学们很快理解到作者依依不舍的、留恋的情感)
接着,又追问:
师:那么会不会因为自己对小学母校的留恋,可以永远待在小学里?
(同学们会很容易理解到:不可以的,“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总有一天我们是要离开的。所以在《十三岁的际遇》一文中田晓菲有一种不得不离开北大的情感。)
师进一步启发:初步理解了田晓菲对北大的情感后,我们就可以更进一步理解田晓菲的离开是为了更好的深造,以实现她进北大时的誓言。
学了本文,你有收获吗?你们刚进入一个新学校,年龄也与田晓菲相当。(问题的情境已经创设,学生顺着老师的问题可以产生自己的疑问,引发自己的思考)
生1:我们应该学习田晓菲早定目标。
生2:我们还要学习田晓菲将人生目标分成不同的阶段,然后逐一去实现。
再如,在上《安恩和奶牛》这一课时,教者安排了一个讨论环节,“你认为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证明你的结论。”
对于初一新生,教者抱着试试的态度,没想到这个问题的提出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扔了一块大石头,特别是说到课文第二段介绍奶牛的品种好时……
生1:奶牛品种好,可以卖个好价钱,所以理应卖牛,结局出人意料之外。
生2:奶牛品种好,所以主人舍不得卖,结局在意料之中。
讨论观点出现了两派,课堂也相当活跃。教者:同学们说得都有理。(进一步鼓励)语文课就是要敢说、敢争,希望今后同学们能一直保持这种发言的激情。
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安恩的行为与心理,更让学生明白了语文答案有时不像数学那样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是可以的。
从创设的问题情境入手,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受到启发,活用于自己的生活真实情境。真正做到以“问”引问,从书本引向生活!
二、抓住主要问题,以“争”质问
争论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敏锐性在竞争状态下得到激发,特别是在与同伴的问题争论中如果胜出,不但会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蜜,更会引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如果教师适时地鼓励表扬优胜者还能起到强化其他学生勤思好问、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作用。
例如,对于《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讲到他是“前倨后恭”的典型代表,有学生提出质疑,指出胡屠户也有好的一面。对此,教师可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学生正方:从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骂得他狗血喷头,在范进中举后称贤婿、文曲星下凡等截然不同的态度论证胡屠户势利的观点;而反方:则从胡屠户尽管在范进中举前百般辱骂,但也是句句在理,人活着首先要活着,特别是作为家庭支柱的范进,他确实应该要让自己的妻子和老母亲有最起码的温饱,但他没有做到。再看胡屠户,尽管骂得范进摸不着门,但却在女儿嫁去的这些年也在接济着他点;再有胡屠户每天杀猪都是起早摸黑做事也是非常辛苦的,这些都是胡屠户的优点。不能不说反方学生说得是字字在理。
人物形象往往不是单一化、脸谱化的,其作品中人物思想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导致了读者理解的差异性与丰富性。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从争辩中质问教材,使学生在争辩与质问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思维品质得到熏陶。
三、解决疑难困惑,以“释”设问
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设疑、启思,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提问,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教师只有做到“开而弗达”,即激活和打开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现成的结论,教学才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这就需要结合释疑、解惑进而设疑、启思。
如教学朱自清《春》时,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多方面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在分析春草图和春花图时,同学们基本都能分析出来,写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踢球都是从侧面写出春草的可爱,写蜜蜂蝴蝶是从侧面写出春花的多、香、甜。然而在春风图中,学生的理解就有些困难。确实如此,风是无形、无声、无味的,要把它写好难度很大。尤其是写风中的声音:鸟鸣、流水声、短笛声与春风。要联系到春风的特点上,学生沉默了好久。在探寻答案中,教者引导学生思考:“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绣花针掉地上都听得到”是为什么?这是用绣花针掉地上的轻微的声音来衬托出环境的安静。接着同学们很快又联想到“鸟鸣山更幽”用的是相同的方法。于是学生也自然理解了文中的这些声音较小而优美,也就更能衬托出春风的柔和。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新知识的“联络点”,有利学生主动发现疑问,提出问题,萌发猜想,逐步提高“问”的价值。
四、演变问题应用,以“变”留问
长期以来,教师们一直提倡“当堂清”、“没有问题的课堂”等教学理念。于是,复杂的课文利用2-3课,简单课文1课,期望能在这1堂课或者2-3堂课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样看似“没问题”的课堂实则是问题最大的课堂,因为这类似于在做问答题,问题回答正确,课堂结束。语文课堂教学既要体现一定的完整性,切断“尾巴”,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将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进到“举一反三”的学习境界,使学习延伸到生活。
例如《明天不封阳台》一文的课堂教学结尾,由《都市精灵》和《明天不封阳台》两篇写动物的文章组成,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并与本文比较,理解怎样与动物友好相处,共同维护好生态环境。学生是最纯洁天真的,所以在这里留给学生的是:我如何去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留问中让学生去影响家人进而影响所有人去发现生活中有人肆意杀害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从而去阻止这些行为,以便更好地保护动物,最终达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