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合肥植物园

合肥植物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肥植物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合肥植物园

合肥植物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养殖废水;污染;源头控制;末端治理

中图分类号:X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2902

1引言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不同规模、不同方式的养殖场不断涌现,而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带来的各种污染不断挑战人类物质生活所需及生存环境空间。我国目前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染主要倾向于末端治理,而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畜禽养殖业的源头污染控制也不能放松,我们要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从污染源头和末端两手抓,真正意义做到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地球。

2源头控制

2.1产前控制

2.1.1厂址规划

养殖场的选址要合理,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尤其是要远离环境敏感区,如水源区、河流上游地区、上风向区、自然保护区等。合理的选址能够避免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影响。

2.1.2工艺规划

养殖场应采用干青粪工艺,并在设计前期对养殖场内的养殖舍、给排水系统等进行合理布局,保证污水收集能够通畅,全面。养殖场要分别设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收集系统,进行雨污分离,减少污水处理量。

2.2产中控制

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有饲料污染、畜禽施用的药物残留污染、畜禽排泄物、遗留物的污染。

2.2.1饲料污染控制

养殖场的污染源主要是粪污中的氮磷等物质引起的,其中氮的主要来源就是未被消化饲料中的植酸磷和人工补充的磷酸氢钙。通过改善养殖场的饲料喂养方式,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可减少污水中氮磷含量,同时能节省养殖成本。其次,饲料厂和养殖场目前普遍采用高铜、高铁、高锌等微量元素添加剂,由于这些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都很低,易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进入环境。因此选择绿色环保的养殖饲料,可以降低养殖行业污水的复杂程度和处理难度。

2.2.2畜禽施用的药物残留污染控制

规模化养殖的密度一般较散养户高,养殖舍细菌繁殖较快,尤其是通风、排水等系统不佳时,更容易导致病原体传播,严重时可能导致养殖场瘟疫。因此大量的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使用已经成为畜禽养殖业防病、保健促生长的普遍需求。滥用药物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残留药物通过畜禽排泄进入污水中,加大了污水处理难度。因此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加强标准化操作,利用生态的微生物循环链等,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尽量减少抗生素等的使用。

2.3产后控制

养殖场常用的工艺分为干青粪工艺和水冲工艺,其中水冲工艺因为操作强度较低,养殖场地处偏僻,冲洗水来源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居多,水的使用上受政策和管理的影响较小,因此水冲工艺目前是较为普遍的工艺,尤其是在中小型养殖场中。

水冲工艺将粪便尿液等混为一体,导致水体中有机物、氨氮含量较高,加大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成本和治理难度。因此对水冲工艺进行冲洗水量、频率的合理控制,以及对冲洗后的粪污采用干湿分离器等机械分离措施,可以减少污水的产生量和污水的浓度。

2.4政策扶持

养殖业成为微利行业,并且受市场变化波动很大。对于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相关措施一般都不愿积极采纳,因此需要国家和当地出台一定的政策给予鼓励和扶植。如对进行环境污染控制、污染治理的养殖场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或政策上的优惠等,调动广大养殖场业主的环保积极性。

3末端治理

目前养殖业的污染治理主要采用的工艺是厌氧、好氧、MBR膜生物反应器、絮凝沉淀、氧化塘等工艺。

3.1预处理

这里所谓的预处理主要是粪污的干湿分离。如果养殖场采用干青粪工艺,那么后续的处理只是处理尿液等污水。如果采用水冲工艺的养殖场,在进行处理前,最好进行机械的干湿分离,如干湿分离器、转鼓格栅、卧式分离器等。经过干湿分离后的污水有机物含量低,悬浮物少,更利于后续的处理。

3.2厌氧处理工艺

常用的厌氧处理主要有沼气池、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滤器(AF)等方式,厌氧工艺能够对高浓度的有机物进行去除,一般去除率能够达到80%~90%,而且能够杀死传染性病菌,降解部分难以生化分解的有机物。厌氧处理运行负荷高,占地较小,能量需求低。而且厌氧产生的沼气可以进行回用,为养殖场进行发电、取暖等。

3.3好氧处理工艺

常用的好氧处理工艺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A/O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法等。好氧法对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较彻底,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将其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简单的无机物。好氧与缺氧组合的A/O法是目前针对养殖业废水高有机物和高氨氮最佳的处理方式。它是利用好氧池的好氧硝化细菌将有机氮转化为硝态氮,然后通过硝化液回流的方式将含有硝态氮的污水回流至缺氧池,然后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将硝态氮分解为氨气等无机氮,从而真正意义达到脱氮的效果。

3.4絮凝沉淀

絮凝沉淀法主要是针对养殖业污水中悬浮物较高,且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在化学药剂作用下调整水体pH值可以使水体中的部分重金属离子产生沉淀,并在絮凝剂的作用下生成较大的絮凝沉淀物,网捕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其他颗粒物等。

3.5氧化塘工艺

氧化塘技术是一种自然处理技术的人工整合,它是利用土壤、微生物和生物的综合作用,净化污水。其净化机理主要有过滤、截留、沉淀、吸附和生物氧化吸收等。氧化塘的负荷较低,只能作为养殖业的深度净化单元。因氧化塘构筑物虽然能量消耗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但是因其占地面积大,在土地越发珍贵的今天,已经慢慢被取代。

3.6MBR膜生物反应器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随着膜技术的发展,结合好氧活性污泥法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法的高效技术工艺,已经在工业废水治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BR膜生物反应器能够提高活性污泥的浓度,是传统意义污泥浓度的3~4倍,因此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装置结构紧凑;MBR膜的泥水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反应器水里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相分离的功能,使系统内部能够达到世代较长的生物链,提高出水水质。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去除率一般比较高,CODcr的去除率一般可高达90%以上。

4结语

畜禽养殖业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是目前环保行业关注的重点,将末端治理与源头控制相结合,是从根本上减少畜禽废水产生量和处理成本,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参考文献:

[1]林萌.规模化养猪场清洁生产技术[J].福建畜牧兽医,2009,31(5).

[2]彭艳霞.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5):101~102.

合肥植物园范文第2篇

[关键词]餐饮服务;服务质量;服务人员;消费者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7-046

餐饮服务是餐饮部工作人员为就餐客人提供餐饮产品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1]餐饮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顾客满意度,进而影响到酒店餐饮的经济效益。而餐饮服务质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每一个酒店、宾馆和餐饮企业都会面临的。就餐饮服务质量方面有很多学者和企业人员进行过思考及探讨。王维祝等人[2]提出用企业服务理念与员工服务意识、餐饮服务设施配置质量、服务人员素质及服务能力和现场服务四个指标,利用模糊评价法对餐饮业顾客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王立祥[3]认为用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三种方法对餐饮服务质量进行控制。还有对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宾馆餐饮质量体系、目标管理法、餐饮服务现状及提高餐饮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等探讨。[4][5][6]

笔者认为,从概念上理解,餐饮服务是工作人员给就餐客人(或称消费者、顾客)提供一定行为(这些行为多以一定程序体现)。餐饮服务质量好坏取决于工作人员如何提供服务,提供过程中或提供服务后客人所形成的感知如何。以客人需要为中心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服务及超常规的特殊服务,属于个性化服务,按统一标准提供服务,属于标准化服务。当然其中没有明确界限,因为现在很多个性化服务也逐步进行了标准化。

一般餐饮服务出现问题,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先验证程序是否有问题,然后再分析人员处理是否妥当。但考虑到程序也是由人制定并由人执行的。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服务程序问题。本文讨论的焦点在于人员和餐饮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就服务人员而言,哪些方面会影响到他们提供餐饮服务,导致质量的变化;而消费者对餐饮服务质量评价又是用什么指标以及现在顾客对餐饮服务质量新关注点。

1 服务人员

每一次的餐饮服务需要由服务人员提供。对于服务人员而言,他们的工作可能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而对于顾客而言,每次都是崭新的。服务人员工作状态的好坏对于服务的质量必然有最大最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来保证或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2 企业架构、制度

企业薪酬的高低,对于员工提供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态度的热情度有很大影响。员工个人发展提升路径对于服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也产生很大影响。酒店行业一些大企业向即将进入本公司的新人做宣讲,其中重要的一块内容就是展示员工发展路径图,让即将进入者看到他们以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及职位。以洲际集团为例,不仅有路径图,还配备成功案例的分享。另外,企业的氛围是不是公正公平公开也会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产生重要影响。一些欧美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公平性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到员工会不会主动有意识地在工作方面充分运用酒店资源来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还是说,选择草草了事。

3 员工本身的素质

员工本身素质的高低会对提供服务的质量有影响,例如,不同的人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的想法、表现会有很大差异。有些人解决的事情漂亮干净,而有些人可能效率低但也能完成,再有些人可能不具有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习惯被动。对于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在进入企业后,可通过接受培训、教育以及不断实践的方法来进行提升。其中,培训是一种比较直接、快速提升员工工作能力的方法。通过培训让员工熟悉提供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的一些规范和要求,并通过培训师的手把手地教与模拟实践等方法形成直观的认知。从而使工作人员提供服务更加规范、流畅。应对冲突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培训内容可包括冲突的类别,冲突形成、发展的过程,以期形成冲突发生的预防、识别和控制。如果通过不断实践的方法的话,可能成本很高。结合培训及不断实践,对于员工工作质量的稳定应该有一个较好的保证。另外,员工心理、情绪的变化对于提供服务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于冲突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提升员工对情绪、情感的控制与指导,对餐饮实践有重要意义,孙希瑞等人提出可用以下几个途径实现:课程培训法、多种形式的员工活动、心理辅导法和自我教育法等。

4 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

同部门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沟通与相处好坏会对员工工作状态产生影响。个别环节沟通的误差很可能导致服务员情绪的变化。另外,工作环境(并不单纯指工作场所,还包括员工宿舍和员工饭堂等)是否优雅、干净、设施设备是否完善也会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甚至去留。这方面,黄亚芬等的研究进行了佐证,他们分析调查数据后认为员工对从事餐饮业前景感到忧虑的外部原因就包括人际关系不和谐和工作环境不理想。

4-1 顾客感知

顾客对正在提供和已经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可用客户满意度和愉悦度进行评价。其中,客户满意度是客户满意状况的量化数据,反映的是顾客满意水平,目标在于将客户满意感量化,并作为经营指标,以此建立能够使企业在客户管理方面领先的经营结构。量化中常用客户满意度级度进行分级,例如分为七级,分别是很不满意、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较满意、满意和很满意,然后分析、引入客户满意指标,并按一定算法进行计算评价。而消费愉悦度是服务水准/商品价格,它将价格因素单独罗列出来并放置分母的位置上来特别强调价格和愉悦度的反比关系,即在服务水准一定的情况下,价格降低可提升愉悦度,或者在服务水准相对差的时候,降低价格也能弥补并保证顾客的愉悦度不变。对于餐饮服务实务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不管应用客户满意度还是顾客愉悦度,在进行评价时,都需要确定相应评价指标(客户满意指标、服务水准评价指标),这可以从消费者感知角度入手来设计,以期形成消费者良好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体验,进而形成一定心理体验,感到满意或愉悦。

4-2 服务公平性感受

有不少文献研究并探讨了服务公平性在顾客对服务质量评价时的影响。温碧燕等人认为正常服务工作中的公平性对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消费价值、顾客满意程度和行为意向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实践的启示就是服务性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日常服务中的公平性,以公正的服务来赢得顾客信任。

4-3 个性化要求

由于时展、经济发展,人们对服务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同时对于个性化的需求也变得常态化。这使得服务行业都在推行“个性化”“定制化”等概念。伍来定认为餐饮业个性化服务形式可包括:就餐环境个性化、菜单个性化、菜品个性化和员工服务个性化。有很多企业也在践行、推广个性化服务,从蓝海(李沧)大饭店餐饮部推广个性化服务来看,他们鼓励员工进行个性化服务并经认定后给予员工一定奖励。虽然其中也有很多执行力度、公平性等问题存在,但也是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公学国,李玉国-餐饮服务与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王维祝,谢永珍-基于模糊评价法的餐饮业顾客服务质量综合评价[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4):23-26-

[3]王立祥-餐饮服务质量如何控制[J].餐饮世界,2003(3):23-24-

[4]张利民-餐饮服务现场质量控制与管理[J].现场管理,2001(12):24-26-

合肥植物园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英译 原则 策略

引言:

对外宣传的英译需要将大量的富含中国特有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方面的信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从而达到较好的外宣效果。河北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省和大力提倡“走出去”文化战略的强省,非遗的外宣英译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外宣的效果。也影响到我省“走出去”文化战略实施的进程。

一、现状问题和难点: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只翻译表面文字信息,忽视了隐含深层次文化信息的表现。其次,译文对原语文化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的词汇处理不恰当。最后,译文对西方受众思维、文化理解等方面的差异考虑欠周,缺乏受众认同意识。河北省非遗与我国其他遗产一样,都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许多名录不仅名称特别而且文化积淀深厚,这给英译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本课题组通过对搜集到的部分河北省非遗英译介绍以及一些与非遗相关的网站、影像资料等进行分析得出非遗英译具有以下难点:第一、地方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的翻译。第二、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第三、文化、社会背景差异的处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原则

1、跨文化原则

翻译者要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大量的中国特有文化信息。非遗的英译就是再现和展示这些文化的过程。为文化“走出去”服务的非遗翻译更是要让译文的读者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体会其中的内涵。因此,翻译者必须要以跨文化的原则为指导,解决由文化、社会背景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

2、认同原则

翻译认同原则是由美国修辞学家伯克提出的能有效指导翻译实践的原则,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清楚地知道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让目的语受众接受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不遇到障碍,从而最大程度上认同接受译文。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英译中,“认同”翻译原则能较好地指导译者处理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差异,从而使翻译满足国外受众对我们的信息的需求。

3、信息性原则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因素,使两种语言产生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而当中所包含的历史、人文等文化信息却仍需要传递给国外友人。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同时,要考虑到其是否准确传达出国外游客想要了解的信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

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策略

1、音译加解释

音译一般出现在非遗名目的翻译中。音译法是处理文化差异时较为常用的翻译方法,它能较好的保留源语语言和文化特征,但为了避免因盲目使用音译法而导致的过度异化现象,译者在非遗名称首次出现时应尽量采用音译加适度解释的做法。对于音译能一名了然的名录,如曲阳石雕,我们可以直接翻译为Quyang Stone Sculpturing. 耿村民间故事可译为Folktales in Geng Village.我省邢台的隆尧秧歌戏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的。隆尧秧歌戏可音译为LongYao Yangge.但对于这一名录, 需加注解释为:A dancing performance widespread in North China. 目前对于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或者历史悠久的非遗项目,译者采用直接音译,再加以注解。

2、直译和意译以及二者相结合

非遗的翻译还常采用直译、意译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法。直译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及组句形式。意译是经过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表达出来,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河北邢台的梅花拳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充满历史故事。梅拳弟子赵三多为反抗教会压迫和外国侵略,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赵三多为不株连其他拳民,把他领导的一支梅花拳改为“义和拳”。对于梅花拳这一名词的翻译有“Plum-blossom Boxing”和“Meihua Quan”,后者对“梅花拳”是直译,不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只适合懂英语的中国人看,对外国游客朋友则不适宜。在简要介绍梅花拳历史渊源的时候,和密不可分。义和拳的翻译则最好被译为“Boxers Uprising”或“Boxers Movement”.

3、增加或删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涉及到很多历史文化,需要译者根据具体情况对翻译内容进行灵活的增加或删减。笔者认为,对一些地方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增添类别词是必要的。如河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如单纯音译为 “Hebei Bangzi”,读者必会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为了加强外宣效果,翻译时可以考虑加上曲艺类别,改为“Hebei Bangzi: folk opera with wooden clappers”.总之,民族或地方特色鲜明的非遗翻译时应考虑必要的增添说明,一方面保留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尊重目标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背景,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外宣。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作。译者要扬长避短,为河北省文化走出去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11.

合肥植物园范文第4篇

《规划》的7个核心内容

《规划》指出,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创新、标准引领、质量为本、开放融合的基本原则,以先进标准倒逼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升级,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新需求,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新动能,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新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到2020年,实现消费品标准体系基本完善,重点领域消费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知名消费品品牌价值大幅提升。

为此,《规划》提出:一是改革标准供给体系,构建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加快国内外标准接轨,重点领域的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到95%以上,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二是优化标准供给结构,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加快推动个性定制、绿色产品、智能产品、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等新兴产品和新兴业态标准化发展。三是发挥企业质量主体作用,激发企业质量提升内生动力。推动第三方企业标准“排行榜”,建立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四是夯实消费品工业质量基础,提升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实施消费品质量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工程,形成全链条的“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解决方案。五是加强消费品品牌建设,提高中国消费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品质量竞争力指数稳定在84以上。六是改善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除强制性标准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取消消费品生产经营其他市场准入限制。七是创新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实行“随机抽查企业、随机抽检产品、随机选择检测机构”制度,规定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的同一企业的同一规格型号产品,6个月内任何地方、部门和机构不得重复抽查,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八是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提升进出口消费品质量。

《规划》强调,要围绕消费需求旺盛、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般消费品领域,着力推动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等领域的标准和质量提升工作。

《规划》要求,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财税政策扶持、质量人才培养、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等方面的配套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质量激励和约束制度,将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工作纳入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范围,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提升消费品质量有了重要抓手

消费品质量一头关乎产业,一头牵着民生。《规划》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以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既是改善民生的内在需要,也是扩大内需的技术基础,还是促进出口的有效途径,更是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标准化和质量工作加快推进,现有消费品国家标准和已经备案的行业标准近6000项,消费品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其中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鞋类产品等行业的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0%以上,消费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十二五”期间增长了1.8个百分点。但是,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消费品供给结构不尽合理,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国内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对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规划》选取了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9大消费需求旺盛、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般消费品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希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构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消费品标准体系,加大消费品标准供给力度,加强行业管理、质量监督等政策措施与标准的衔接配套,形成以创新助推标准制定、以标准实施促进质量提升,以质量升级推动品牌建设的良性循环。

应该说,这种以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构建标准体系,消费者权益得到彰显。一些消费者跑到国外去购买国内能大量生产的消费品,反映了国内制造业供给和消费者需求的错配,提高消费品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势在必行。按照《规划》的要求,等于给我国消费品的质量提升找到了重要抓手

标准。

标准是全球市场的通用“语言”,也是国际贸易的“护照”,它还是产品质量的“准绳”和“判断依据”。曾经强调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要提升我国消费品的质量,自然先要提升消费品的标准水平。

从市场竞争来看,当今全球市场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标准的竞争。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就意味着市场控制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标准也是一种游戏规则。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会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标准先行的特征尤为突出。“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专利,一流企业卖标准”的说法并非没有根据,而是市场残酷竞争的总结。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标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唯有重视标准工作,才能倒逼“中国制造”提质升级。

从历史语境看,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大量外国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从手表、家电直到汽车等。正是在这样“睁眼看世界”中,国货经过艰苦历练,逐渐实现了进口替代,占据了大部分国内市场,并开始行销全球。然而正如前述,目前中国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了更高需求,而许多国货品质却并未及时跟上。与此同时,在产品创新上,国货也多乏善可陈。因此,大量的消费品进口,乃至一年多达1.5万亿元的居民境外消费,也就不足为怪。

显然,不对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进行全面提升,一方面会降低消费者信任度,直接影响国内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会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到出口贸易。总理在8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甚至用了“刻不容缓”来形容目前的情形。

事实上,总理多次强调消费品标准和质量的重要性,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标准,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全面提高标准化水平,促进消费品质量提升,不断增强大众对国产消费品的品质信任度和品牌认可度,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作用。用先进标准引领“中国制造”

此次《规划》的出台,早已在国务院的常务会议中有了部署,这种部署还不仅仅是《规划》出炉半个月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而是要追溯到更早的4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4月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引领中国制造升级。“我们要打一场制造业的‘攻坚战’,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总理在当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要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当天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说,坚持标准引领,建设制造强国,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供给、扩大需求,促进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

当天这一议题原本只聚焦于“提升制造业标准”上。总理明确要求,要在文件标题中加入“质量”二字。“标准和产品质量紧密相连,我们要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有先进的标准作为支撑。反过来,我们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升消费品质量,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总理阐释二者的关系。

“现在很多民众出国买东西,跨境电子商务也是大量进口国外消费品。”总理说,“我们必须要瞄准国际先进标准,发挥市场倒逼作用,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说,中国目前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强国。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标准仍然比较落后,很多产品的质量仍然处在中低端。

在讨论提高装备制造业标准质量的同时,也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针对大众消费品的质量标准提高计划。“过去我们的工业体系是,先把生产设备定下来,然后‘我生产什么你就买什么’。但现在人民群众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对消费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造业正在日益向定制化、个性化方向转型。”总理要求,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标准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加快标准更新,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

从4月6日到8月24日,从《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到《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总理正大力助推用先进标准引领“中国制造”正进行一场“品质革命”。促进“中国制造”完成一场“品质革命”,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和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可谓一脉传承。

合肥植物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10-0028-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特定群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或文化场所。狭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以理解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为载体,对受教育对象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诚然,中小学时期是最适宜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时期,但幼儿时期是个体接受各种文化熏陶的启蒙时期,幼儿获得的文化经验对其终生具有印刻性、根基性影响。那么,在幼儿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何价值?我们该如何在幼儿园构建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幼儿园开展的价值

被列入世界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和人类文化的奇葩。作为成人,我们有责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给祖国的下一代。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幼儿接触到人类最优秀的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下许多文化精华。以民间文学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文学,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传承意义,不仅极具民族性、地方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木兰的忠孝勇节、巴拉根仓的幽默机智、鲁班别具匠心的众多创造发明等等,经过一定的加工整理后可以成为幼儿教育的经典内容,孩子们在感受各时代、各民族、各地区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能懵懵懂懂地体会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使用的教材,除了有一些承载传统文化的古诗、寓言等,很少见到那些更适合幼儿学习的传说、故事、神话、童谣。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我国流传已久的最优秀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幼儿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

文化多样性是交流、创新的源泉。截止到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510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体育、传统技艺、民俗等十项内容。这些丰富多彩、各具民族特色的内容既可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融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被设计成主题活动,也可从多元智能培养角度出发借以培养幼儿的语言、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空间等智能。这些活动有利于幼儿从多个角度了解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幼儿初步体验到文化的多元、共存、共生。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幼儿初步形成民族文化心理

提起蒙古族,人们不禁会想起悠扬的蒙古族长调、热烈的安代舞;说起撒尼族,人们的眼前便会浮现阿诗玛那勤劳、美丽、聪明的形象:谈到赫哲族,人们一定会为他们精湛的鱼皮服装制作技艺折服……一个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对内它表征着一个民族的特性,影响着该民族及其个体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为人处事;对外它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影响人们对该民族的印象及彼此间的关系。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为例,中秋节、端午节有利于启发儿童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幼儿形成爱国家的情感;那达慕的盛况、泼水节的风情、春节的喜庆,有利于幼儿了解一些民族礼仪、民俗风情和文化禁忌等,能够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对人、对事的态度,为曰后形成爱国、爱家、爱民、懂礼、勤奋等民族心理奠定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幼儿园的构建和实施

(一)目标定位

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教育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幼儿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总目标,即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让幼儿接触一些他们能理解的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帮助他们感受文化的多元性;初步懂得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为萌发幼儿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和热爱祖国等积极情感奠定基础。

为了便于在幼儿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我们把总目标分解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具体目标。

(二)内容选择及其原则

幼儿园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内容宜遵循如下原则。

1.民族性原则。民族性原则是指在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内容时,应注重选择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舞蹈教育为例,内容可以选取热烈壮观的安代舞、婀娜多姿的孔雀舞、矫健有力的锅庄舞、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舞等作为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内容。   2.地域性原则。地域性原则是指选择那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内容作为幼儿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资源。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地域性文化。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往往凭直接经验认识事物。因此,为幼儿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内容要从他们熟知的生活环境出发。例如,对于中班幼儿来讲,如果是生活在内蒙古、青海地区,可给他们讲讲有关汉族、蒙古族、藏族的服饰、风俗习惯等,幼儿易于理解,若给他们讲壮族和瑶族风土人情,则不容易被他们理解。

3.启蒙性原则。关于启蒙性原则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传授给幼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应是一些浅显的知识和粗浅的技能。如果我们为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不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也就谈不上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更达不成教育目标。比如民间文学中的故事、传说、神话、童谣等就比史诗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其次,所选择的内容最好同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比如,可以把幼儿便于理解和接受的同衣食住行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

(三)开展途径

1.在主题活动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可以某一内容为切入点,按五大领域分别加以设计。例如以马头琴为切入点按五大领域分别设计具体的教育活动。如可以通过故事“马头琴的传说”帮助幼儿了解马头琴的来历;让幼儿在欣赏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中,感受马头琴的表现风格;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马头琴的构造;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帮助幼儿进一步了

解蒙古族的民族风情;还可以让幼儿在马头琴乐曲的伴奏下,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马背民族”的理解。

2.在游戏活动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游戏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易于为幼儿所接受。

3.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中穿插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传统节日通常有特定的习俗、活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及其庆祝活动促进幼儿对民俗风情的理解。遇到重大传统节日,幼儿园可组织大型的、综合性的庆祝活动,如年级联合庆祝活动、以大带小庆祝活动、家园共同参与的庆祝活动等,以让幼儿在传统节日气氛中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以“红红火火过大年”活动为例,教师可为幼儿讲讲“年”的来历,请幼儿参与剪窗花、包饺子、扭秧歌、舞狮子等活动,在拜年时学说吉利话,等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或幼儿园环境布置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三、在幼儿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目标层次

幼儿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目标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来看,其目标应包括自上而下三个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总目标、各年龄段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

(二)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内容的选择、加工和整合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幼儿,因此教师要注意选择,尽可能选择那些具体、形象、直观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对所选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进行一定的加工,使其更符合幼儿的学习和接受水平。最后还要考虑内容的整合。可根据特定的主题活动将相关教育内容整合进去。让幼儿获得较完整的印象。

(三)重视“小手牵大手”的社会效应

教师对幼儿的发展,对家庭、社会的影响作用有限,因此,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幼儿园,还应充分调动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