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梅花魂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古诗词复习;小学;积累;领悟
在五上语文期末检测中曾出现这样一题:本学期我们学了《梅花魂》,古往今来,也有很多诗人赞美过梅花。例如宋朝的王安石在《梅花》一诗中用()夸奖梅花不畏严寒;元朝的王冕在《墨梅》中写了(),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高尚情操。这道题目却牵出了教学中的一个死角。
一、满目疮痍为哪般
上过《梅花魂》的老师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梅花表达了侨居在异乡的外祖父对祖国深切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在期末复习时,我给学生搜索了所有思乡的诗句,却被这道梅花诗的考题弄得措手不及。改卷的结果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王安石的《梅花》是二上的教材篇目,简单的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竟然难倒了将近一半的五年级同学,还不包括各类错别字。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因为是六下的内容,完全写正确的全班才一个;诗句的框架基本具备,“乾坤”一词错得五花八门的大概五六个;瞎造一气,不甘心留白的十多个;剩下二三十个同学想必是不知所措,留着一个醒目的空格。面对满目疮痍,我不由陷入深深的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记忆的规律使然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经验表明,学生对课文的记忆有效期一般为一学期,期末考一结束,本册课文内容大部分被自然地从脑中删除,腾出空间准备储存下学期的背诵篇目。时隔太久,《梅花》的记忆不是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就是更严重的荡然无存。
(二)教师应试教育的错误观念所致
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古诗词教学沦为背诵。而且因为语文学习时间的被挤压,我们往往直奔主题,追求“高效”的教学。就像我复习了思乡的诗句,却猜不到命题的另辟蹊径。由此暴露了,只为考试而教学的错误观念不仅会自食其果,还会对学生成长带来不良的导向,更是对古典诗词的不恭曲解。
二、亡羊补牢不为迟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国文化的长廊里,她一直占据着尊贵之席。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担任着中国文化启蒙者的主角,理应义不容辞地挑起这份重任,让古诗词这颗蒙尘的明珠,重新焕发出熠熠光辉。学生升入六年级,这是小学和初中之间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时间段,我们有必要对古诗词作一个系统的归纳梳理,权作一块引玉之砖,开启古诗词的记忆之门,用积累来拓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文化沉淀。
(一)“古诗考级”,让成功的喜悦为积累助推神力
新课标推荐背诵的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第一关:诗词回头看。本关主要是背诵全十二册教材中的古诗词篇目,是对课内诗词的记忆唤醒,分为三个小级。一级:第一至四册共计十六首;二级:第五到八册共计二十首;三级:第九册至十二册共计二十一首。
第二关:必背全搜索。本关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必备背古诗70首》剩余篇目的一次扫盲,初步罗列了一下,还有《江南》等二十六首,作为考四级的内容。
第三关:拓展大冲浪。本关是提高性的训练,主要针对宋词及初一上册诗词的背诵。
五级:小学生必背宋词——苏轼《水调歌头》《念奴娇》《江城子》《蝶恋花》;李煜《虞美人》《相见欢》;李清照《一剪梅》《声声慢》《武陵春》《醉花阴》;岳飞《满江红》;晏殊《浣溪沙》;秦观《浣溪沙》;辛弃疾《青玉案》《丑奴儿》;欧阳修《生查子》《蝶恋花》;陆游《钗头凤》;范仲淹《苏幕遮》等共计十九首。
六级:七上古代诗歌《观沧海》等四首及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等十首。其中三级所有同学都必须达到,颁发诗词考级达标章;四级90%以上同学能达到,颁发良好章;五级70%以上同学能达到,颁发优秀章;六级50%以上同学能达到,颁发诗词小状元奖牌。梯度的设置让每个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级别,获取伸手可摘的荣誉,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考级变得生动而信心十足。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过六级的同学,到毕业时不说满腹诗文,应该也有相当的诗词底蕴,能够很快地适应初中对诗词积累更高的要求,并逐渐成为自觉的行为。诗词的拓展训练,可以说是为初中和小学的衔接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台阶。
(二)“化整为零”,让诗词的清韵为校园增添典雅
一百多首的古诗词背诵,对六年级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所以在时间上不可过分集中,以免造成“欲速而不达”的被动局面。达标级的争章放在六上前半学期,每个同学应该都能轻松过关,后半学期安排四级的过关。五六两级是针对中上生的考验,放在六下,要求可以比较宽松,中下生在仍可以继续巩固前四级的内容,获取加强章。
每一节语文课前,由抽签和自荐相结合的“诗词小擂台”可以有效复习一至两首古诗词。根据背诗的流利、正确、有感情的程度选出擂主,擂主即为当日语文科代表。此举能“化整为零”,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而且同学会兴趣盎然,乐此不疲。最先到老师这里背出的同学作为“诗词小考官”,掌握着其他同学的“生杀大权”,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每天中午十分钟的古诗词背诵时间,会让大多数同学顺利完成当天的任务,不感到有明显负担。学有余力的可以适当提前,暂时不过的同学定会在上下学的路上念念有词而不致掉队。
一段时间的熏陶后,教室传出的朗朗童音,伴随着浓浓的古诗情韵,典雅的意境在校园里渐渐自成一道风景。
(三)分类巩固,让科学的方法为诗词加深领悟
诗词考级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如果学生为了拿到奖章,囫囵吞枣,一味地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但容易引起反感,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所以除了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分类巩固就是笔者尝试的一种效果不错的方法。如:
思乡主题:《静夜思》《秋思》《长相思》《泊船瓜洲》等。
送别主题:《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
分类的方法很多:按时间分,可找出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诗;从特征上分,可找含数字的诗,写动物的诗,写植物的诗等等;还有些托物言志的诗,如《墨梅》《竹石》《石灰吟》等,内在的表达志向的意味需要细品;更有不少蕴藏特殊含义的诗句,如赞美师爱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歌颂母爱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褒扬奉献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当然这些古诗的趣味活动不占教学时间,可以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展主题队会,检验学生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也更多地激发对古诗词吟诵的兴趣。
此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新旧知识对学生思维的碰撞,不断增强互迁移,既减轻记忆负担,也不断架起古诗词之间的关联桥。如教学《墨梅》时,带出其他描写梅花的诗句;教学《泊船瓜洲》时,串起思乡愁绪;教学《长歌行》,联系另一首汉乐府《江南》,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又可以重温惜时的箴言;由曹植的《七步诗》,自然地过渡到了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坚信只要我们执着地行走在这条路上,不断摸索创新,终能迎得满怀诗香。我们也相信古诗词这座社会文化教学的孤岛,一定会褪去荒芜和冷清,重新焕发出熠熠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巫新秋.小学古诗教学任重而道远[J].基础教育,2006(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教学价值;反思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多重的价值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的深入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开发文本的多重价值,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然而考察语文教学现状,由于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观”的缺失,使语文教学陷入两重极端境地:一是只重感悟、重体验的纯“内容分析式”的泥潭,二是只重知识的传授、语言习得的“技能训练式”的沼泽。语文教师不是“教语文”,而是“教学生学语文”,“教学生考语文”,教学只是让学生获得一些象征价值和实用价值,只看到教学的工具理性和实用价值,缺失了人文及生命本身的价值。“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为目标的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艰难抉择。因此,把握小学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观,拓展语文教学价值,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终极追求。
所谓小学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想与信念,是指教师对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的价值追问,是对这一核心问题的心理接受与价值认同,并成为在语文教学中的自觉追求和自觉实践。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观支配着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对教学价值的理性追求。
一、人文价值的引领与渗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地,是师生对话、交流与思想碰撞的舞台,是教师热情参与、尽情投入,展现其无限生命活力的场所。语文课程以其独有的人文学科特性,必然在课堂中高扬人文理性的光芒。真正精致的文本都经过千锤百炼,推敲琢磨,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无一不是凝聚着生命情致的作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的使命首先就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民族精神的传承。纵观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很多内容凝聚着中国文化的内涵与民族情结的展现。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讲述
的是一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实际上是映射着华侨老人的爱国之心。那朵朵冷艳、缕缕幽
芳的梅花,引发多少深情的遐想,多少刻骨铭心的回忆。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在外祖父的眼里,这梅花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铿锵有力的言语里,分明折射着老一代爱国华侨的一份深深的爱国情、思乡意。梅花就像外祖父,梅花又喻祖国,外祖父就融在了梅花魂里,与祖国的感情融在了一起……《梅花魂》总共1134个字,却感人至深,掩卷沉思,那一份挚爱之情,喷涌而出,浓重深沉却殷殷切切,读着令人百转回肠。在教学中这份灵魂的内涵应当作为文本教学的主旨,这份民族情结和深深的家乡的情愫应当引领文本教学的核心,从而唤醒民族的自豪感。
其次,语文教学的核心使命是对人生命灵魂的唤醒。语文课程所承担的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奠定人生的精神根底的功能和任务。新教学价值观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触摸春天》从安静的黑暗的世界里体味着生命的奇迹,在《永生的眼睛》里体味的是生命的给予和生命的延续,在杏林子的《生命生命》里,体味的是生命的不屈与顽强,冯骥才笔下《花的勇气》里体味的是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生命的勇气。同样,通过《一夜的工作》感受与品味伟人总理高尚的人格魅力,激活的是对伟人敬佩与景仰,引发的是“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冲动,正是对生命成长的激引,培养着一种正气和浩然的精神境界。《与象共舞》不仅仅指和大象跳舞,更多应当让学生体味舞的是信任,舞的是亲密无间,舞的是和谐的生活,激活的是生命灵魂里的律动及美好和谐的向往。一句话,语文的学习就是对生命灵魂的一次次唤醒,是对真的渴望,是对善的追求,是对美的向往,引领学生的生命成长。
语文教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文价值的引领与渗透,如果说一方面是开拓具有人文精神的教材,那么另一方面就是指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教学过程充满着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杨叔子先生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材,而非制造高档器材。” 陶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充满深深地人文情怀的。在课堂上,是师生平等对话,思想交流的空间,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觉、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把教育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与自己共同追求真知、发现真理的过程。我国的传统医学讲求精、气、神――我认为,语文教学也要给学生精、气、神――即语文承载着文化的使命、民族的精神传承和生命的内涵。因此,教师首先是一盏灯,是一盏学生理想的灯,指引着生命的成长方向;其次是一盒火柴,是一盒点燃学生的火柴,引发学生对生命的诉求;最后教师应是一支火把,当学生陷入黑暗与迷茫的时候,照亮学生前行的勇气和希望……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理想、点燃和指引。语文课程的教学尤其如此!
二、语言价值的求索与探寻
新课程理念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对人文价值的引领与渗透是语文课程的灵魂,整合与驾驭着课堂的核心主旨,这并没有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过多关注文本情境的创设,着力于文本意蕴的开掘、文本情感的体味和文本思想的深度感悟,对文本中的原汁原味的“语文现象”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真正的语文随着文本情感的体会而消逝殆尽,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语文价值的求索与探寻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之一。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宜切实关注文本中的“语文现象”,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转换教学视角,实现语言的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弥合,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统一及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浸润,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平衡的支点,追寻语言发展与生命发展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必然方向。
在语言价值的追求中,首先是文知的求索。所谓文知的求索是指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 《博弈圣经》中对知识的定义是:人们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对语文知识的求索是语文学习基础的内容之一。以童话教学为例,其知识就十分丰富: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大概念的“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和文学童话两类。知识中外著名的童话作家如安徒生、格林和著名的作品内容等等都是知识的范畴,在童话的学习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掌握与理解。另以《桥》为例相关的语文知识有:知道文本的作者;会认6个生字;会读写14个生字词语;知道文本用了多处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等等。
其次是文法的探寻,主要饱含两个方面,一是遣词造句之工;二是布局谋篇之巧。遣词造句之工的主要是对语言形式的关注,重在对词法、句法等语言现象进行揣摩与品味。《索溪峪的“野”》题目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索溪,因溪水状如绳索而得名。峪――其意为山谷。“野”用上了双引号,有着特殊的含意,即索溪峪的自然率真,索溪峪的天然之美,野性之美,索溪峪的反璞归真之美。索溪峪的“野”其修辞上来看,可作拟人,把索溪峪看作一个孩童一般,亲切可爱。在《画家与牧童》教学第一段时,教师分以下几步去感受语言形式的奥妙:一是让学生充分朗读,然后反馈你根据这一段话来介绍画家;二是引导学生体会关联词“一……就”中,感受画家的画技高超;三是让学生根据这段文字用上“一……就”来赞扬画家。这样的教学紧紧围绕着语言的核心,让学生在文字中读、说、感知与理解,并与语文现象的关注联系在一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强烈的语文意识和课堂感觉。除此之外,语文教学要更多关注构词方式、标点符号的使用、词语的比较等语言形式。布局谋篇之巧主要是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关注,即文本的营构的方式及不同文体的艺术表现技艺与方法。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的秘妙》中以《长城》为例所列的四个方面,都是布局谋篇的范畴,需要教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文本秘妙:一是结构,从整体上看,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写法;二是章法,按起承转合的套路谋篇布局;三是风格,全文不曾出现一个叹号,感情凝重、内敛;四是顺序,写见闻,由远到近,写联想,由现实到历史的方法。
在语言价值追寻中,最后还要注重文意的表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学生大量的语言实践――文意的表达。特别是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应着力体现高年级的学习特点,多自学,多自我感悟,多表达书写,强化进行摘记和写旁注的训练,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文意的表达。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积累感悟的过程,是一个“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加强课外阅读,设立课外阅读记录本,专门记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的记录,可以摘录,也可以自已写,贵在长期积累,语文能力也就潜滋暗长了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设立语言积累本子,主是名人名言,名人名诗名句,易错字全集,语文趣事,诗人人生简介,趣味成语,还可以语文方面的剪贴等。另外,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仿写训练,结合生活,进行习作的训练,让习作成为表达思想的工具。“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经过大量的书写表达,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长期的熏陶中自然得以生长。
三、方法价值的领悟与拓展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语文学习亦是如此。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得也正是这样的道理。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教是为了不教”的说法,其精髓是教学主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在具有生命意义的语文课堂里,学习方法的感悟与拓展无疑也是语文核心教学价值观之一。
首先,对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要注重举一反三、由扶到放。学习语文的方法很多,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以段篇为例,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概括段意的方法等;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这种学习方法的形成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训练与领悟,并举一反三,体现由扶到放的原则。如《生命生命》一文时对三个事例进行小标题的概括训练,基本过程是这样的:一是读第一个事例,请同学们概括小标题。学生反馈是飞蛾扑火、求生的飞蛾。二是让学生比较两种概括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飞蛾扑火与求生的飞蛾并不一样是结构,前面是什么怎么样,后一种是怎样的什么。三是概括两种不同的方法之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概括第二事例的小标题,体现由扶到放的原则,于是概括出瓜苗生长与不屈的瓜苗,以此延伸,概括第三事例的小标题,可谓水到渠成,体现着深刻的方法价值观。
其二,对不同文体的学习方法要注重触类旁通、拓展升华。在语文阅读活动中,越来越觉得要遵循不同文体的学习特点。所谓文体就是指文章构成体制及其规格与样式。语文教学活动就是对各类文体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品悟,感受人文价值,学习语言要素的过程。在学习方法的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对不同文体学习方法的把握,从而触类旁通,拓展升华,提高学习语文的品质。在小学语文教中文体也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也有小小说、诗歌及少量的文言文,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实现触类旁通非常必要。记叙文重在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整体结构,理解与掌握文本的主旨;说明文则注重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把握语言的简洁性与准确性;文言文在于把握文言的韵味幽长的特点,重在诵读与品味,着力于理解语言的深刻内涵。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都应语文教学过程中给予渗透,逐步形成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达到“教亦不教”之境。
从课程意义上讲,阅读是一种多维互动的交流活动,是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的四极碰撞和交融,看重的是阅读过程中的结伴而行和相互提携,需要作为教者的教师要走近文本,对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与文本对话,明确文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领略文本的精微巧妙之处,感受文本动人心弦的激扬之所,小到标点字词、遣词造句之工,大到文法意境、布局谋篇之美,皆应了然于胸,让文本“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的确如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实现语言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教学的前提是“眼中有人”,语文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并以方法价值的拓展为过程,以语言价值的开掘为载体,共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语言与人文的修养。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教育研究[J].1989年第七期
[3]、张庆.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M].南京.2000.
[4]、曹明海.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版
【关键词】语文教学 抓住 中心词 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43-01
上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后,心中颇多感慨,不由得想起宋代诗人杜耒的诗句:“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看似平常的教与学,却因为教者有了个性化的解读、有了创新性的切入点,有了对文本教学设计的深入思考,而让课堂彰显出不同寻常的活力。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我认真进行了文本细读,在借鉴经典教案的同时大胆创新,将课文教学变得简洁精致而高效。细细回味,在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思路就是 “抓住一词,教活一课”。
一、在文本解读中捕捉一词
反反复复地静心阅读着《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强烈的震撼感冲击着我的心灵,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感动。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99年的真实故事,语言朴实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内容并不难,难的是弄懂“生命桥”的含义,体会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为了上好这一课,我思考着该如何独辟蹊径,寻找到一个小而巧的教学角度,生成一个简洁而精致的课堂呢?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不经意间,我的目光停留在了文中的一句“泡泡话”上:“同一时刻”是指什么时候?是啊,课文不就是先后描写了同一时刻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吗?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青年静静地躺在床上,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虽然两个场景跨度很大,但是它们却被“同一时刻”紧紧拧在了一起,可谓是:同一时刻里的不同场景,却为了实现同一梦想!一个灵感突然跃出脑海:教学切入点锁定“同一时刻”,就用它来纵横决荡,编织起教学过程的彩带吧!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的教学资源,无论是单元导语、“小泡泡”、资料袋还是插图或是课文本身,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都不能放过。只有做个“有心人”, 有效地开发,恰当地运用并挖掘这些教学资源蕴含的内容,才能触摸到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才能找准关键点并以此来教活整篇课文。
二、在教学设计中贯穿一词
当我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切入点锁定为“同一时刻”之后,在教学设计中就始终以它为主线,贯穿全文。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到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为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才是上出了“语文味”的语文课。
基于此,我将教学设计浓缩为:从“同一时刻”一词引入两个不同场景;然后分别在两个不同场景的学习中抓住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及背后的含义;最后再回到“同一时刻”一词,体会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背景下,两岸人民共同架起的“生命桥”,共同谱写的爱的赞歌,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远远的一道海峡隔开的只是两岸的地理空间,却不能隔开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我把“同一时刻”下的第一个场景的学习着力点放在品味“静静地”“凋零”“辗转”三个词语上;把“同一时刻”下的第二个场景的学习落脚点放在品味“静静地”“沉着”“步履匆匆”等几个词语上,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这些词语,并逐渐走进文本,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和感悟的方法及能力,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词语,最终达到较为全面地理解课文,弄懂“生命桥”的含义,从而体会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的效果。这种以一词贯穿始终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变得清晰、流畅而高效!
三、在课堂教学中紧扣一词
最新2017年小学生期末考试国旗下演讲稿【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将迎来期末考试。各年级、各学科都将进入紧张的复习。相信每个同学都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认真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一、要正确认识自己
同学们,这一学期很快就要结束,问问自己,与以前相比你学习进步了吗?上课认真听了吗?作业认真完成了吗?你能做到自觉学习吗?期末考试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觉得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请你从现在开始努力吧!
二、要有感恩之心
同学们,在学校里,老师是和你们接触最多,对你们关心最多的人。看着老师忙碌的身影,辛勤的工作,你们是否心存感激?听着老师沙哑的声音,你们是否感动?目睹着老师期待的眼神,你们是否感受到了老师深深的爱?在此我代表学校,对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学们,你们应该怎样回报老师呢?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使自己每天都有进步我想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希望全体同学都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尊重老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
三、要珍惜时间
学习是以时间作保证的,同学们要在各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复习。成功的取得来自于你每一天扎扎实实的学习,来自于你每一节课认认真真的投入,来自于你每一次作业的认真独立完成。
四、要掌握好复习的方法
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每个单元学习后老师都会帮助我们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但学过的知识还是比较零碎,甚至有些知识还会遗忘。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期末复习期间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认真检查一下,哪些知识是自己掌握得比较好的,哪些知识掌握的不够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五、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很重要。好习惯,一生受益;坏习惯,终生受害。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的同学边听老师讲课,边做小动作,学习不专心;有的同学作业拖拉或不做;也有的同学一遇到难题,就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都是不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获得丰富的回报。同学们,加油吧!祝同学们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也祝老师们心情舒畅,工作快乐!谢谢!
最新2017年小学生期末考试国旗下演讲稿【2】
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今天的这次讲话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国旗下讲话。从明天开始,各年级的期末考试将全面展开。开学至今,我校的各项工作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我校的 峪苗文学社荣获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少工委 联合颁发的少先队红领巾小社团称号,音诗舞《我是中国娃》荣获郊区教育局第十六届艺术节文艺节目三等奖,我校申报的阳泉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学困生转化课题研究》顺利结题;杨雅欣、彭程、杨超、王敏莉、池维幸同学的电脑作品分别荣获省、市、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赵荣、张文豪在阳泉市组织的中华美德颂知识竞赛中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杨雅欣、池维幸、范江涛的美术作品荣获郊区教育局第十六届艺术节绘画一、二、三等奖;黄迎、杨雅欣同学在中华魂读书演讲比赛中分别获得市、区、联校一等奖和二等奖;范江涛、池维幸的科幻绘画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得市、区二等奖和三等奖;杨雅欣、王霞同学在联校组织的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杨光毅、陈晓星、宋崇萍老师分别获得了阳泉市优秀辅导教师称号,赵璐璐老师在联校组织的学案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得语文学科第二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辛勤努力,老师们一学期汗水的结晶是丰收的硕果;同学们半学年心血的凝聚是成功的甘甜!我热忱地祈祷,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我们的集体在下面新的学期里将更加的朝气蓬勃、奋发有为!
明天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我希望每位同学要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调整心态,精心准备。也请同学们在全力以赴考出理想成绩的同时,始终牢记一个道理:人生处处是考场,考场处处有考验,惟有以诚以信,才能交出无怨无悔的答卷,要知道:一次考试,我们上交的不仅是一份书面的答卷,更是一份真实,一份诚信,一次人格的考验,一次精神的满分。祝同学们考试都能取得优秀成绩!
暑假期间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家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外出走亲访友注意交通安全,严禁到水池边等地方玩耍,以安全为重!
最后,希望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期末的各项工作,为本学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最新2017年小学生期末考试国旗下演讲稿【3】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新的一年悄然来到。同学们,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一起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兢兢业业默默工作的职工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此外,我也要向勤奋努力,不断进步的同学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期末考试冲锋的号角已吹响,我们像远行的航船,伴随着激浪和长风,即将驶向一个安静的港湾;又像冲刺的运动员,伴随着枪声和呐喊,即将冲向终点线;我们更像耕耘者在精心护理和期望着丰硕的收获。期末考试不仅是对同学们本学期学业成果的一次大盘点、大检阅,更是对每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一次挑战,是对同学们的自信心、自觉性、意志力、诚信度的一次考验。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优胜者,但我们希望大家做一名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勇敢者。期末考试即将来到了,根据教育局安排,小学期末考试元月18日举行语文测试,21日举行数学测试,22日举行英语测试。
期末考试取得满意的成绩是我们全体师生共同的心愿。对于考试,我觉得:
1、考试首先是一种检测。期末考试是对我们师生一学期来辛勤劳动的一次综合检测。
2、考试也是一种评价。考试成绩直观地反映了我们教和学的效果与水平。
3、考试也是我们的一个学习过程,一种成长经历,一次智能、体力的考验和较量,因而也是我们老师、同学总结、反思和改变现状的一次大好机会。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考试,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复习迎考中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