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圈地运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圈地运动;制度变迁;效率;公平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086-02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英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圈地运动是一场过程复杂、影响深远的土地使用制度变革,它推动了英国农业的商业化,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先期支持,也是一项重要的公共经济政策的实施。同时,在圈地运动过程中存在土地使用和所有权的交易中存在着成本和收益分配的不公平现象,其极端后果是导致了暴力冲突,如托马斯・莫尔用“羊吃人”来猛烈批评圈地对农民的掠夺和剥削。本文将从分析圈地运动的目的与动因入手,结合圈地运动的背景,对圈地运动的后果――效率与公平问题进行评论与总结。

1圈地运动的背景与作用

1.1圈地运动的历史过程

圈地运动历经四百多年,从都铎王朝初期一直持续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大体上以“光荣革命”前后为界,可以分为早期圈地,即都铎圈地和晚期圈地,又称议会圈地。都铎时代的圈地面积不大,涉及的地区不广,但因为处置圈围土地的方式比较剧烈,违背了当时的社会道德规范,加之把可耕地改为牧场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农村人口外流,所以历来成为暴力积累的典范;而议会圈地虽然圈围的面积更大,涉及的地区更广,但因为议会圈地对圈围土地的处置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的,圈地后地产的集中已经是当时人们出于经济利益而达成的共识。可以看出,圈地运动的制度变迁经历了一个从自发性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到强制性的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的转换过程,同时经历了一个从非正式制度变迁到正式制度变迁的转换过程,符合一般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一个提高产权效率的制度变迁。

1.2圈地运动的原因分析

1.2.1土地产品价格的变动

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英国经济持续增长,呢绒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英国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越来越大,致使羊毛的价格日益上涨,养羊业成为最有利可图的生产行业。新航路开通之后,在英国发生的价格革命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16世纪初的1501-1510年到17世纪中叶的1651-1660年,英国食品价格上涨了6倍(物价指数从116跃升到687),同期工业品的价格上涨了3倍(物价指数从95跃升到327),使得额定地租的实际收入日益减少。市场传递的信号刺激领主改变土地用途,通过大规模圈地开办牧场,以养羊业为主。随着总需求的上将土地用于牧羊业可使土地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最小化,这就需要土地资源的集中。

1.2.2不同土地经营方式的绩效差异

当领主不具备在领地上直接从事耕作的资本和技术时,领主出于管理成本高于交易成本的考虑而采取分权经营的方式,将土地租与佃户耕种。在圈地运动前夕,农业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以及畜牧业的高额利润对土地经营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同时,领取工资的雇工的出现为替代佃户、自耕农提供了条件,对领主而言,变更原有的土地经营方式成为可能。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和边际管理成本的降低,边际管理成本与边际交易成本的新的均衡有利于集中管理。可以认为,市场传递的价格信号使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具有了必要性,集中经营的有利可图使变革具有了可行性,内外部因素共同催生了圈地运动。

1.3圈地运动的作用

D・C・诺斯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可以说,圈地运动就是这样一种活动。

圈地运动一场深刻的农牧业技术革命和土地制度变迁,不仅引起了农业革命,也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一,圈地运动使一大批靠土地为生的农民摆脱了对土地的依附,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大批自由劳动力;第二,土地的集中和土地占有、使用关系的资本主义方式,使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农业中得到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耕种者利用技术和利益,为农业中的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实验场所,提供了更多、更廉价的原料和粮食;第三,打破了原有的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形态,扩大了国内市场;第四,将分散式农业转变为圈地式农业,提高了土地的商业化、专业化经营,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资本条件;第五,封建土地制度的瓦解使封建制度彻底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2英国圈地运动造成的社会不公平

我们在肯定圈地运动对英国历史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时也该看到它给英国农民利益造成的惨痛牺牲以及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对我国目前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住房市场化改革而大规模征用开发土地、改变土地使用制度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1英国圈地运动与城市化进程

圈地运动将很大一部分乡村劳动力排挤出了农业生产领域。这些失去土地的小农去了哪里?他们都迁移到城市了吗?图一比较直观地展示出英国城市化发展轨迹。

显而易见,在19世纪之前,英国城市化进程一直比较平稳,稳中有升,既没有出现大的波折和倒退现象,也没有出现大幅度跃进现象。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在19世纪初年到来的,图中1801年可算是英国城市化实现“起飞”时刻,但众所周知,这一时期城市化的“加速器”是18世纪下半叶肇始的、方兴未艾的工业革命,而不是圈地运动。

在圈地运动期间,迁入城市的农村移民大部分是贫民。在斯图亚特王朝晚期,伦敦每年流入大约8,000移民,这些贫民很可能占了其中绝大部分。但一般说来,大多数贫穷的农村移民不会融入城镇的正式结构内,因为他们没有技术和资金,也没有购买城市自由人权利的能力。农村下层移民虽住在城镇里,但不属于它,他们被隔离在特殊的街区成为“边缘人”。

可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仅仅将剩余劳动力“推出”土地是不够的,城市必须吸收他们,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形成完整的“推――拉”机制。而在圈地运动发生年代,近代大工业还未诞生,中世纪城市旧式工业难以吸收和接纳大量乡村移民。结果这些剩余劳动力遭到了城市居民的鄙视、抵制乃至驱逐。圈地运动只是使农民走出了农村,却没有真正进入城市,至少大部分没有变成稳定的城市人口。

2.2政府的作用

数量众多的乡村移民涌进了城市,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财产安全以及饮食卫生。为了控制流民数量,英国议会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惩治流民和乞丐”的“血腥立法”,采用暴力手段将流民固定在教区或遣回原籍,对于城市中充满的大量的贫民、乞丐,英国早期的社会保障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下层民众和防范穷人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因此以惩罚为主,基本上是一个反流民、反乞丐的政策,对贫民的救济条件也十分苛刻,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可见,为了实现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发展,政府应当发挥调控作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重视社会公平,保障农村劳动力的最低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英国开展圈地运动的结果是形成了社会分层格局,提高了经济效益,为英国发展农业资本主义生产乃至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经济基础,提高和巩固了英国在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正和社会问题,政府应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圈地运动范文第2篇

自2002年起,北京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京安贞店、呼市店、郑州店、成都店、广州店相继开业。北京华联有关负责人透露,2003年,他们将继续拓展其在全国的百货、购物中心业务,在全国各大区快速“跃马圈地”,争取在2005年中国零售业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前完成在全国的布点。

为了在华南拓展百货业务,北京华联商厦将以广州商厦为中心,迅速进军华南市场,除广州外,同时还将在南昌、福州、桂林、海口等地开设百货店和城市购物中心MALL。

该公司董事会秘书李翠芳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曾透露,“此前,中商股份做的是大商业,包括酒店和批发等业态,给人的感觉是综合型公司。”但在研究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加入WTO后中国商业的发展趋势,并对国外先进商业业态进行考察后的基础上,中商股份发现目前国内发展潜力、增长速度最快的业态是大型综合超市和以百货为主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于是树起了以“北京华联商厦”为大旗发展购物中心连锁的战略。

依托先进的经营理念、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北京华联集团迅猛发展。北京华联集团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别经营大型城市购物中心、百货商厦和大型综合超市。2002年,北京华联集团销售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到2003年底,北京华联集团将覆盖全国30多个地区,其中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将达到20家以上,大型综合超市将达到80家以上,预计销售额将实现150亿元人民币左右。2003年将开业部分的MALL购物中心就有:8.8万平方米的武汉华联购物中心、8万平方米的南昌地王广场华联百货商厦、3.7万平方米的重庆华联购物中心、2.88万平方米的河南新乡华联百货商厦、2.8万平方米的石家庄华联百货商厦等等。

圈地运动范文第3篇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充分利用了移动无线网络的优点,对传统电子商务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对于用户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他们可以借助自己的手机,获取产品信息并完成下订单和支付环节,这无疑能够提高购物效率;他们还可以利用手机通过信息、邮件、手机网站等方式获取各类促销信息,这些信息大大促进了用户开展电子商务交流活动。

凭借着随时随地进行交易,用户规模大,服务个性化和移动支付快捷方便等优势,再加上移动通讯技术不断得到突破,政策环境也不断优化,目前,移动电子商务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了潮流和趋势,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时,在产业链不断细分的前提下,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覆盖了从购物等个人消费领域到行业应用各个领域。业界普遍认为,移动电子商务具有许多传统电子商务所不具备的特有属性,在未来务必能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新蓝海。

当然,移动电子商务也存在它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就是支付安全问题。如何保证电子交易过程的安全,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需要解决好的事情。

不过,这依然不影响移动电商市场发展的强劲势头,笔者预测,未来一两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将面临井喷发展期:3G 用户规模性增长、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管制政策逐步放松,以及运营商对移动支付平台打造是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即将爆发的直接驱动因素。

圈地运动范文第4篇

中国已经历了35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早已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总理认为,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靠,要把城镇化放在现代化大趋势中来思考。十后,城市化既是经济政策的重点,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力。

中国城镇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与英国几百年前的圈地运中的某些情况有着相似之处。14世纪时的英国与当今的中国,无论是时代背景、历史发展还是政治构架无一相同,所谓的“圈地”也并不能完全从字面的意义上理解,然而,我们可以从英国圈地运上借鉴一些可学习之处,再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可避免重蹈覆辙的错误,从而使得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向着更加明确、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理性回顾历史

说起英国圈地运,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中所说的“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羊吃人”运,从此,“羊吃人”变成了圈地运的代名词。也让人产生了感官上的抵触和厌恶。然而,本书作者――英国作家托马斯・莫尔是在出使欧洲大陆期间利用空闲时间撰成此书的,而他其实对于圈地的实际情形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所以后世有学者称其为出于“道德激情的文学性质的作品,而非理性、严谨的学术著作”。

据历史记载,英国圈地运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圈地运和晚期圈地运。不同时期的规模、目的和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都是截然不同的。

在封建庄园时代。英国的耕地以敞田制为基础。为了使每个农民能够得到大致相当的土地,就把耕地按照肥瘦、远近、干湿分成若干“条田”,在农民中进行分配。这导致每个农民的土地散布在不相连接的几块土地上,很显然,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耕作,也严重影响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大约在14世纪,随着农业劳生产率的提高,农民自愿将各自分散的“条田”互相交换(或收买过来),加以圈围。田地集中之后距各自的家会比较近,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种植作物,耕地后的再生草或收割后的落穗也都可留作自用。这便是英国圈地运的早期,主要进行着自然、自发、自愿的土地圈占运,这是人口增加和农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英国工业生产力尚未发展时期的必然现象。

15世纪末以后,由于英国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羊毛价格日益上涨,养羊业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生产部门。在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阶级:“新贵族”。所谓“新贵族”主要来源于两个阶级:贵族阶级和富农及乡绅阶级。

贵族阶级:一部分贵族由于受到当时价格革命的影响,额定货币地租的实际收入日益减少,加之生活奢靡,致使入不敷出,最终不得不通过变卖土地达到平衡。另一部分有远见的贵族通过圈地运,不断购买或兼并土地,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的经营方式,将土地租给他人,除收取租金外还分享一部分的土地产出,或直接雇佣工人从事生产,从而发家致富。

富农及乡绅阶级:主要来自自由持有农,他们通过早期的原始积累,购入大量的土地从事生产。据统计,在1485-1550年间,王室圈占土地占圈地总面积的2.1%;高级僧侣占17.6%;贵族占12.1%;乡绅占67.5%。到了宗教革命时期,教会的土地被议会大量出售,绝大部分落入了“新贵族”的手中。在这一时期,立法也开始倾向于领主的利益,圈地运开始对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圈地运的另一个发生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1760-1820年间,英国人口由650万骤增至1200万。人口暴涨导致粮食需求大增,加上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势力席卷欧洲、英法爆发战争、英国进口粮食受阻,导致必须发展本国的农业,以向高速增长的人口提供足够的粮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英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其结果是谷物产量从1760年的4万多吨增加到1820年的7万吨。而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取决于圈地后对土地投入的增加、有效农耕方法的推广等因素。

这一时期,英国的圈地运是通过议会立法实现的。从17世纪30年代到18世纪30年代的110年间,议会总共通过了4044个圈地法令,其中以18世纪初的10年为最多,通过了1659个。

在圈地运的后期,由于棉花等产品对羊毛的竞争和替代,加之市场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许多牧场又开始转向农业生产。但是,此时也正是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的时期,较高的工资吸引了大批劳力,农业迫切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及代替劳力的机械设备,因此,农业理所当然地走上了规模化经营之路。

圈地后遗影响

历史上的英国圈地运。夹杂着复杂的经济、社会背景,其实际情况与经典著作《乌托邦》所传达的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其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样化的。

首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力。圈地运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民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者。同时,圈地运也使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其次,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变化:圈地运摧毁了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其次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土地被围圈以后,农业资本家办起农场或牧场,雇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那些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的贵族,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资本主义的利润。过去的贵族变成了新贵族,农民则变成了农业工人,从而使农村得以资本主义化。

再次,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领主更愿意投资新的农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排水系统,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提高产量。

同时,加快了英国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量增加。如圈地运开始后居住在1万人以上的城镇居民占英国人口的比例从3.1%上升到8.8%。

另外,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圈地运造就了大批的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力,积累了资本,扩大了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然而,圈地运对一部分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在圈地运中,许多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而英国政府又颁布血腥法令,不允许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流浪。从这个角度来说,圈地运则确实是一场明显的“羊吃人”运。

走符合国情的“圈地路”

从历史来看,英国圈地运既有其存在发展的必然道理,也有其不得不指摘之处,我们应该以其正确的思路为借鉴,将其产生的弊端为警戒,尽所能走出一条完善的、为百姓所支持的“中国版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中国的必行之路。从长远来看,只有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提高农业劳生产率,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现代化。

马克思曾说过:“资本关系的创造过程,不外乎就是劳者同他所有的劳条件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把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则把直接生产者转化为工资雇佣劳者。”

圈地运正是完成了这样一个资本关系的创造过程。

总理也曾多次强调,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他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同时,努力为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农民能够转为市民。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古今中外对比参照,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以英国圈地运为借鉴,可知无论目标多么正确,也要永恒坚守“以人为本”的信念,对公平、公正的要求永远不会过时,对弱者的关怀也永远都应该得到提倡。

坚持城镇化道路,就要让人民认可和支持城镇化,并自愿自发地走城镇化道路。英国政府当时在对待圈地采取政策时,就是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前提,英国政府在18世纪以前持反对态度,进入18世纪后才变为支持。18世纪以前限制圈地运的法令得不到执行,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了圈地;18世纪以后圈地得到政府的支持,也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城镇化道路是必须要走的,而怎么走是关键。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还需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教育要走在城镇化工作的最前头。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那就要从小学开始,逐步地进行相应的教育工作,从素质、习惯、知识、技能、言行等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农村贫困地区的下一代新生力量,让广大的农民百姓从根上摆脱贫困,走上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道路。

第二,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要根据各个农村的实际情况,依照农民自主原则,并根据当地地形、社情、人情、风俗等,进行合理化、人性化、规范化的分配,让老百姓能够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走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第三,保障农民在城镇化道路中的利益不受损。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改变了其生存环境;从种田到打工,改变了其职业;从农民变市民,改变了其身份。这整个过程一定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和不满足,因此,政府需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法律、政策,不能出现住“空壳楼房”,发生再返贫等现象。并且为农民提供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让其能够很好地适应城市的工作,切实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与开发式扶贫相衔接。

圈地运动范文第5篇

城市:北京

成员人数:约80人

发起人:吴秋

圈子主题:怀旧主义

戴着红领巾,身着白衬衫,脚踏一双雪白的平底胶鞋,每个左手的手臂上都工整地别着一个袖标,从一条杠的小队长,到三条杠的大队长,每个人的职务都一目了然,你如果以为这是那个学校的学生聚会那就错了,看看这些手带袖标的人,个个都是年过30的男男女女,他们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生于上世纪70年代。

早在2年前,混迹于一家外企的吴秋就萌生了建立一个“70年代”的圈子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发到网上论坛里,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吴秋很快和其中几个比较热心的网友组成了一个小组,给这个圈子取名叫做“70年代班干部”,规定凡是每个入圈的人,都按照时间长短和职责范围划分级别,就在这个时候,北京后海一家同样是以怀旧为主题的酒吧老板也加入了他们当中,从此以后,这家酒吧也就成了这个“70年代班干部”的根据地。

圈子组建成功后,吴秋组织了几次大型的活动,而大家都对“第一次班会”印象深刻,那次破天荒地来了近200人,每个人都穿着指定的着装――白衬衣、红领巾、胶鞋,到门口签到处领到了象征自己身份的袖标,细心的酒吧老板还准备了大量童年的玩具,沙包、陀螺、毽子……到现在,每个周末,吴秋和他的这个“70年代班干部”圈子还要定期搞活动,参与人员也慢慢固定在现在的近80余人,好多圈子成员都说,加入这个圈子以后,忽然发现自己的朋友变多了,视野也开阔了。

相亲俱乐部

城市:上海

成员人数:20人左右

发起人:Vivian

圈子主题:情感休闲

“相亲俱乐部”,单单听这名字。你可能会以为又是什么单身男女联盟的俱乐部,类似于曾风靡一时的“8分钟约会”,成就一对算对。如果你这样定义这个“相亲俱乐部”,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家俱乐部的主题,说出来可能会让正准备去相亲的你大惊失色,这就是一家专门陪人相亲的俱乐部。

俱乐部创办人Vivian是有过一次婚姻现已离异的单身女子,她之所以创办这个俱乐部,其实是因为一次上当的经历。原来,离异后的Vivlan一个人生活颇有些寂寞,经不住亲朋好友的劝说,便去一家婚介所报了名,可是这家婚介居然是个骗子公司,介绍给她几个条件还算不错的男人。后来都被Vivian发现竟然是这家公司的婚托,Vivian把自己的这番经历告诉几个好姐妹,大家一商量,于是就成立了这个“相亲俱乐部”,目的嘛,一方面帮助那些要去相亲的好姐妹,以防又被婚介所找来的骗子欺骗,即便不是婚介所介绍的,也可以带上这帮好姐妹去看看是不是好男人,毕竟一个人怎么也敌不过三五个人的“火眼金睛”;另一方面嘛,几个女人在一起,逛逛街、健健身、聊聊美容护肤秘诀,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因为特殊的功能性,这个圈子也显得相对比较隐秘,所以至今参加的人数并不多,VIvian说,她们对每个加入这个圈子的人都要认真审核,“都是女人的地方,难免多是非,所以我们想尽量找一些性格比较好的人,要不然这个圈子就没具有存在的意义了。”

都市奔奔族

城市:广州

成员人数:近200人

发起人:圈圈

圈子主题:都市生活

20年前,崔健唱着《一无所有》,引爆了一代年轻人对于精神与理想圆满的渴求与狂奔。20年后,崔健老了,那群年轻人也老了,但“一无所有”的印记却依然牢固的烙印在20年后的年轻人身上。生于1 975―1 985,这是一代人,他们也许没有机会跟着崔健一起狂吼着“一无所有”,但是他们却有大把的理由,在这个房价、车价、医疗费用高的“三高社会”,独自嚎叫着“一无所有”。他们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奔奔族”!

今年28岁的圈圈就是这都市奔奔族的一员,而创立这个圈子,源于他半年前的一次失恋经历,当时,那个交往了近1年的女友得知圈圈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买房的钱款一次付清之后,离他而去,倍受打击的圈圈在网络上看到“奔奔族”这个概念后,发现和自己的经历很相似,就在某论坛里建了一个“都市奔奔族”的圈子,圈圈说,最开始建这个圈子的初衷,只是希望给有和自己相似经历的人一个发泄的地方,可是到了后来,这个圈子里的人气越聚越多,圈圈便开始考虑将这个网络上的圈子发展为现实中的圈子。

“都市奔奔族”第一次聚会的时候,来了100多人,都是年轻人,大家聚在一起很快熟络起来,当在聊天中得知大家都有过相同的经历时。圈圈觉得自己的心情突然豁达了,“并不是只有我才这么倒霉,这是时代所造就的现象”,从那以后,圈圈就更热衷于在现实中搞各种聚会,据说,他现在的女朋友,就是在一次聚会中认识的呢。

失宠之家

城市:香港

成员人数:100人

发起人:Judy

圈子主题:保护宠物

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圈子,照这个逻辑,动物也应该有动物的圈子。可是在香港的这个“失宠之家”,却不止是为宠物们建立的圈子,也是为更多的喜欢宠物的人所成立的圈子。

相关期刊更多

上海国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文学与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开大学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