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巡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形训;古文字分析;《说文》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55—02
形训,又称为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从而探索这个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它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训诂方法。
汉字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它和日本的假名音节文字不同,也与拉丁字母的因素文字不同,它属于形意文字,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符号表示一个意义。有些字由一个符号组成,有些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组成,由几个符号组成的字,有的几个符号都表示意义,有的几个符号中有的表义,有的表音。例如:“囚”字是一个“人”在“囗”中,人禁锢在囗里,表示拘禁的意思,而“柏”字,它由“木”和“白”两个符号组成,“木”表示意义,说明它是一种树木,“白”用来注音。这样就使人能够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来了解它们的意义。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对于理解这个汉字的所表示的意义非常重要。东汉时期,许慎在这方面做了创造性的劳动,编纂了《说文解字》,收录了“止戈为武”、“反正为乏”、“皿虫为蛊”等说法。今天我们要分析汉字形体结构来了解词义的训诂学方法,也是在利用《说文》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小篆分析与形训
许慎的《说文》是为解释小篆而作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探索字的意义,而且汉字由篆而隶,由隶而楷,图画性减弱符号性增强,认识汉字的本义就会越来越困难,《说文》的价值也越大。许慎也是六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把六书理论系统化了,六书里面的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都是讲造字法的,形训主要在于分析这四种方法。
(一)象形
象形是象实物之行,是把客观的形体描绘出来,《说文》收象形字365个,这些象形字已经不是纯粹的图画,而是一种表示意义的符号,跟隶书、楷书相比,它们的象形的特征还是要显著一些。例如“日”字的小篆是画一个椭圆形,中间加一点。《说文·日部》:“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再如,豆是古代一种盛肉的食器,高脚圆口,有的有盖。小篆上面的一划表示盖。《说文·豆部》:“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这种器皿早已不用,被假借过去表示豆类植物,成了假借字。这些象形字我们看到它的形体就能了解它的意义。
(二)指事
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即指事。古文的“上”、“下”是两个非常典型的指事字,它们的写法是先画一条横线作基线,然后在这条横线的上面或者下面加指事性的符号,表示位置在上或下。通常把这种字成为符号性的指事字。还有一种是在象形字符号的基础上增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比如“本”、“末”等字。《说文·木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本”字是在木字画一横表示位置在树的下面。从字的形体分析可以了解,“本”的本义是树干或树根。《诗经·大雅·荡》:“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拔”这里的“本”即树根。与“本”相对的“末”字是在“木”字的上端画一横表示树梢。《说文·木部》说:“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这里的“末”字就是这个意思。
(三)会意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来表示一个意义的字称为会意字。《说文》里有1167个会意字,前面所说的“止戈为武”、“皿虫为蛊”都是会意字。例如:取。从“取”字的形体结构来看,在小篆里,它由一个“耳”字和一个“又”组成,“又”表示一只手,意思是用手取耳朵。《说文·又部》:“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说文》引《周礼》是用古代的制度来佐证词的意义,这里取就是割取俘虏的耳朵。再如小篆的“从”和“從”是不 同的,“从”是听从的意思,“從”是随从的意思。《说文·从部》:“从,相听也。从二人。”又“從,随行也,从辵从,从亦声。”后来的文献都写成“從”根据这一分析,凡是古籍里面听从的“从”都应该作“从”。
会意字里面常常有三个相同的形体重叠来表示数量众多。在《说文·晶部》下说:“凡言物之盛,皆三其文,日可三者所谓累日也。”根据这个认识可以用它来理解这个类型的会意字。如《说文·林部》:“森,木多貌。从林,从木。”
(四)形声字
形声字一般是由一个声符和一个义符组成,《说文》里形声字的数量最多,有7697个。形声字的表意符号称为义符,它们在确定字义的时候很有作用。《说文》将汉字归纳为540部,同一部的字在意义上有一定的关系。每一个部的第一个字称为部首。部首统帅了这一部,许慎在解释字的时候指明:“凡某之属皆从某”。以《说文·口部》字为例,从口的字有的表示和口有关的器官。如“吻,口边也。从口,勿声。”有的从口的字表示口发出的动作。如“吞,咽也。从口,天声。”“呼,外息也。从口,乎声。”“吸,内息也。从口,及声。”《衣部》的字大多和身上穿的衣服和它的制作有关。例如:“袂,袖也。从衣,夬声。”
二、古文字分析在训诂中的作用
实训式培训是将安全生产培训现场由室内转向室外,通过在培训基地或企业现场“真枪实弹”地训练,提高企业员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操作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
上海菁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菁坤”)是我国从事安全生产实训培训的“排头兵”,据其总经理孙健介绍,实训式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学员的安全生产水平,还可以将这种影响深化到企业内部。
实训的重要性
孙健告诉本刊记者,此前国内的安全生产培训大多是停留在书本或者课件上,少有能够让学员到真实的场景中训练的机会。但从培训教育理论上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学习过后,如果没有经过实地的强化训练,基本上一个月就全部忘记,安全意识与技能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尤其是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大多数企业的应急预案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粘贴复制”而成,没有针对企业现有的风险源制定。而且,这些应急预案做出来之后大多未经过实践检验,不清楚能否真正地发挥作用。很多企业将应急预案做出来之后,就直接交给安监局备案,存放在文件柜里,不在员工中普及。因此,在事故发生后,企业盲目施救,造成群死群伤的情况比较多。
还有一些企业单纯地依靠消防官兵,没有在企业中培养一批具有应急处置能力的员工,也没有购置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一旦发生事故,只会拨打119报警,然而,在等待消防队员赶到的过程中,很小的事故就有可能酿成巨大的灾难。即便消防队员及时到场,由于其对于工厂现状和作业情况一无所知,且对于生产单位的事故救援,如受限空间、高处坠落救援、危化品泄漏救援等,绝大部分的消防官兵缺乏培训也没有相应的救援器材。所以当他们面对事故时,依然束手无策。
因此,孙健建议,每个企业都要配有自己的应急救援小组,小组成员要选择作业现场的当班工人。由于一线员工需要经常出入作业现场,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救援的关键点。如果他们可以经过相应的实战培训并配备一定的应急救援器材,他们将是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的不二之选。
另外,应急预案在制定之后,除上交存档外,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参与此次项目的工人学习,并提出需要修改的问题。发生事故之后可以各司其职、参与救援。
为此,孙健与中国海油天津培训基地、大亚湾应急培训基地、苏州工业园区达成合作,不定期开展应急救援及安全生产实训课程,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应急救援及安全生产能力。
培训基地实训
上海菁坤所作的实训培训,主要包括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实训、高处坠落应急救援、化学品伤害的处理、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化学品运输抢险救援、管理人员应急模拟指挥等课程,每个课程培训的时长不同,学员可根据自身需要任意组合。其中,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实训及应急救援实训是所有课程中学员需求最大的。
近年来,我国受限空间事故呈现上升趋势,因其救援难度大,在救援过程中处置不当往往会造成更多人伤亡。据孙健介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实训课程一般为2天,配备3~4名教官,在培训基地模拟真实的作业现场,由浅入深,从受限空间危险因素辨识、气体检测、通风技术方法、防护装备和应急救援的理论、救援测试方法、应急装备配备、模拟训练、实战演练等方面培训。
对于一线员工的培训,课程会按照2:3:5的比例进行,理论部分占20%,模拟课程占30%,实训课程占50%。在实训培训的过程中,学员以小组为单位,7人为一组,选出1人为队长,1、2号队员为主力队员,3、4号队员为协同队员,5、6号主要负责器材,按照这样的角色分工进行操作。谁进入罐区、谁作辅助、谁发射信号,每个人的站位、所携带的器材,都会在训练中作出明确的要求。
孙健告诉记者,如果每次培训都要求企业派出一组学员,这不太现实。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是一节课会有十几家企业共同上课,每家企业派出3~4个人,与其他企业的学员组队。希望这些学员可以更多地学到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的理念、方法、思路,举一反三,制定自己企业的应急预案,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其他员工的安全行为。
所有学员在培训完成后都要进行考核。孙健举例说道:“以受限空间的培训来说,规定学员在接到报警指示后,应急响应小组从到达罐体底部、进入罐体、救出人员、最终将人放到担架上,全部过程时间要求不超过5 min 30 s,一旦超过就会认定培训失败。另外,还要在2 min以内给被困人员提供氧气,这可以大大提升被困人员的存活率。”
作业现场实训
实训培训的另一种方式是到企业的作业现场培训。孙健表示,这种方式对于企业来说成本较高,但效果也最好。如果企业认为自己的风险性比较高或者比较独特,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上海菁坤会派一个专业团队到企业作业现场勘察,根据现场的不同情况,先制定作业、救援方案,再由团队成员测试,测试成功后才会培训学员。
孙健告诉记者:“一般希望作这种培训的大多是发生过事故的企业,南京有一家企业培训完成后效果很好。”
据介绍,这家企业曾经由于交叉作业发生了一死一伤的事故。作业现场共有4个21 m深的气化炉,每个气化炉约7层楼高。当时事故发生时,监护人员在3楼的人孔位置监护,作业人员从人孔下到底部进行检修作业。检修时罐体是抽真空的,处于负压状态。但是,当时在大概距离10 m的范围内,有另外一个承包商在维修管道,管道打开之后残留的一氧化碳就飘出来了,这属于违规交叉作业。一边在抽真空,而另一边却在打开管道维修,所以一氧化碳就快速地被抽到气化炉中。当监护人员发现了这个情况,情急之下,未做任何防护就直接从人孔进去救人,其在吸入一氧化碳气体后从人孔位置直接掉到了气化炉底。由于气化炉内没有灯,消防队员也不了解作业现场情况。因此,他们在赶到后很长时间都不敢进去救人,最终用时40多分钟才把人救上来,但依然酿成了一死一伤的惨剧。
此次事故一出,企业和员工们都吓坏了。由于企业共有4个气化炉,且每周都要打开一个气化炉进行检修,也就是说,每周都需要有人进入作业。但是发生事故之后,这项工作就很难推行下去了。
为此,企业要求上海菁坤到其作业现场,根据气化炉的条件,结合受限空间作业和高处救援作业的要求,选择最适合的锚点,制定相应的操作要求、应急预案,并进行专项培训。经过一次次地尝试,上海菁坤的教官们最终找到了最佳救援和安全作业方案,并培训了4个安全小组。“由于队员们十分熟悉罐内的情况,闭着眼睛都可以找到锚点,因此在熟练操作后的反应速度比教官还快。”孙健说道。
孕育着千年的水光山色
枕一席月光入睡
梦里犹捧着夜的温柔
羞涩的延伸至黑夜的边缘
山幽幽水悠悠
生生死死的水草
在季节的轮回中浮起浮落
却不曾泯灭它们透明的思想
在沧桑岁月里
默默牵起一个忧郁的传说
我用枫叶碎裂的忧伤
牵引着如丝的雨
以轻灵的细手,为山的葱郁
织一张嫩绿的水面
柔波荡漾里弹一首向晚的歌谣
轻轻的铺满空寂的夜晚
站在泉边
携一身与世无争的恬然
目光沿山路逶迤而下
花承不起多情的泪水
兀自落了
一地的凋零
被风的手指缓缓抚弄
潭底的鱼儿啄一口香韵
记忆的深处
是否栖着一双飞鸟的翅膀
一方清清的水
濯洗了一山的空灵
轻轻地飘出视线
沿着一波波涟漪
就这样飘出天际
那山侧厚实的口吻
可是岁月的苍凉漫过历史的纪念么
今夜,我是一缕云烟、一方山水
静静地,站在你身边
听风吹呀吹
吹来了黎明的曙光
几声悦耳的莺吟婉转飞过
栖落在开启的窗前
酣睡的诗人,手释古卷
花开花落的向往
传递"心"能量 激发"心"潜能
今天非常荣幸地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参加这次"团体心理咨询、行为训练"专业提升培训班的学习体会。首先感谢市局领导给我们提供的这样一个绝好的学习机遇和舞台,在这四天里,我和全体参训学员一样,怀着一颗热爱之心,珍惜机会、勇于探索,不断自我突破和超越,收获颇深,受益匪浅。
一、我感受到了团队无穷的力量,心与心碰撞传递出"心"的能量。我们这次培训可谓是与风雪相伴,窗外雪花飞扬,室内欢声笑语,同学们学习热情分外高涨。从11月24日开始,别开生面的团队心理课程精彩上演,程瑞芸教授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从"破冰之旅"、"团队组建"、"小组分享"到"车轮滚滚"、"铁甲战车"等项目无不贯穿了团队的概念,体现了团队的精神,让我深刻感受到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力量。训练场上,有支持,有鼓励,有信任,有感动,更有我们不能用言语形容的心灵相通!
二、迈出了挑战性的一步,体验到了突破自己的喜悦。26日下午,我们进行的"高空断桥"、"信任背摔"训练项目,当我鼓足勇气带上装备,伴随着战友对我的鼓励,一步一步爬上10米高空时,心里早已砰砰直跳。脚下仅仅是一条铁板,而手又没有任何东西可抓,腿儿在不由自主地打颤,内心越来越恐惧,这时才深切体会到什么是"举步维艰".断桥下,教练、队友的鼓励声,不断灌入我耳朵里,我开始平抚内心,相信对我保护的教练和战友,告诉自己是绝对安全的,必须向前冲,终于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战胜了自我。站在高空,任何人都会害怕和恐惧,但害怕和恐惧却不是最大的"敌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战胜自己,勇敢的迈出那一步,才能超越自己。"信任背摔"是队友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架起了安全的屏障,说真的,在我腾空的一瞬间大脑是空白的,当我在失重的恐惧中倒在团队温暖的怀抱时,我深刻感触到信任的重要性,感悟到集体的温暖。
四天的学习不仅让我掌握了团体心理训练技能,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要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用来帮助我的战友,为公安心理健康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下一步的工作想法:
(一)学无止境,今后将继续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利用这次学习获得的经验,不断地主动学习、自觉"充电",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二)以学促工,营造心理咨询服务的"软环境".我们会按照各级领导的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建议领导加大投入,配备一些必要的器材和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加强对基层所队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民警对心理工作的认知水平,创造良好的心理服务环境,努力为同志们打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
有的时候,这东西也不是风吹引起的,有人吃了鱼虾,或者什么特殊的东西,也会出现荨麻疹。总之,这是一个比较普遍,也很烦人的疾病。
有的朋友会说,这个病就是痒,挺着不就可以了吗?这个会有什么大的危险吗?
其实还真有的,荨麻疹如果起在肢体上,一般没有大的问题,可是有个别情况,有那种巨大型的,起在咽喉部位,坏了,因为这里皮肤薄弱,是呼吸的必经之路,不断的刺激会导致水肿,会让局部瞬间肿大,严重堵塞呼吸通道,导致窒息,人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生命危险,有时候急救来不及,医生甚至需要做喉头切开插管处理,让患者可以呼吸。虽然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但是也需要大家了解。
荨麻疹患者往往正气不足
那么,这个荨麻疹怎么调理才能好呢?
西医会用抗过敏的药物治疗,中医则会将其分型,然后对症处理。
首先要分的是寒热,有的荨麻疹是一见到热的就严重,越热越厉害,这多是热证,中医会用凉血解毒等方法调理。
还有一种,是遇到冷的就严重,比如冷水洗会严重,风稍微凉一点,一吹就严重,这多是寒证,我所见到的,寒证的多,热证的少,基本上这几年见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寒证,所以给大家聊聊寒证的荨麻疹。
这种荨麻疹的患者,往往正气不足,容易气虚,这是基本体质。如果从症状来看,往往是脉弱,舌质淡嫩,舌苔薄白。面色往往是白的,不够红润,稍一运动就容易出汗,平时怕风怕冷,容易感冒,精力往往不够充沛,容易疲倦。
此时,如果遇到冷风,或者冷水,或者正在出汗的时候被冷风吹到,就容易出现荨麻疹,一挠,一身疙瘩,红红的一片,瘙痒不止。
那么该怎么调理呢?
我的经验是用桂枝汤。
服完桂枝汤来碗热粥
要说起这个桂枝汤,来历可了不起,它是医圣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里面的第一个方子,被古代称为“仲景群方之魁”,这个方子的妙处,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只就着荨麻疹来谈谈它的用处。
这方子现在的份量大致是:桂枝九克、白芍九克、炙甘草六克、生姜三片、大枣六枚(掰开)。其实其中的药物只有三味,分别是桂枝、白芍、炙甘草,剩下的生姜和大枣是自己去市场买就可以了。
张仲景将此方放在《伤寒论》第一方的位置,我猜测他是想突出补足正气的重要性,这是治疗一切外感病的基础。
而这个方子的服用方法,也是非常讲究的。“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就是喝完了药,要加喝一碗热粥下去,这是要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服这碗粥,确实疗效要差很多,有时候根本就出不来汗,这是我的亲身体会。
服药后千万别让冷风吹到
然后,要“温覆令一时许”,就是披上衣服,让身体温暖,这也是避风助汗之意,此时注意千万不要外出,让冷风吹到,如果那样,则前功尽弃了。然后,等到“遍身(zhe),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但是千万不可如水流漓,如果是大汗淋漓,则“病必不除”。
此时,并不是为了发汗而发汗,微微汗出,只是经络通畅、气血运行顺利的一个标志而已,中医以此来判断,是否方药到达有效剂量。如果服用一次后,汗出,病好了,后面的药物就可以不喝了;如果不效,就接着再服,“乃服至二、三剂”。
需要注意的是,此药必须注意口渴与不渴,或有喜冷性饮食与否。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可以马上把药停止,或配合石膏一类的寒性药品,以免误犯阳盛之戒。如病情没有变化,可以继续服用,虽二三剂也可。同时,方子后面提出了禁忌,要忌食生冷、油腻、酒肉、五辛、臭恶等不易消化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治体虚感冒可“一剂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