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汇市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外汇市场范文第1篇

一、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本质联系

货币性是两个市场密切相关的关键因素。从货币发展史的角度看,黄金市场的发展与其货币属性密切相关。不可否认,到目前为止黄金的货币功能依然存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事实说明这个结论。

第一个事实是黄金仍被各国中央银行储备,发挥着重要的储备资产功能。20世纪70年代黄金非货币化之后,虽然黄金退出了国际货币体系,但大多数国家的央行并未大规模减少黄金储备持有量,这可以根据世界主要国家的黄金储备情况变化表(表1)加以说明。我们可以发现在1970~1975年黄金非货币化改革具有转折意义的5年间,除英国之外,其他国家并没有大规模减少黄金储备,反而诸如日本、瑞士、德国、荷兰等主要黄金储备国还少量增持了黄金储备。由此可见,黄金拥有长期稳定的购买力这一事实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各经济大国的认同。另外,虽然在1990~2000年的10年间,以英国为首,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皆抛售了大量黄金。但这并不代表黄金不再具有货币属性。最明显的特征是这些央行只是调整了黄金储备的比例,并未取消黄金储备,因此央行抛售黄金的行为只能说明他们对储备资产的管理方式发生变化,而非黄金货币功能消失。据此,各国央行对黄金储备的态度可说明黄金货币地位依然存在,黄金内在价值的稳定性仍使黄金成为各国储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事实是国际清算银行至今仍将黄金列入可接受的国际清算工具,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黄金表现出优越的货币融资功能。最典型的事例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韩国政府为了渡过债务危机,发动民众收集民间250吨藏金,兑换外汇支付贸易缺口,从而成功缓解了金融危机对韩国的冲击。因此,这种把黄金作为清算工具以解决国际收支问题的行为正是体现了黄金的货币功能。

第三个事实是黄金到目前为止仍是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保证。从表1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从未进行过大规模抛售黄金储备的行动,其黄金储备总量始终在814Q吨左右徘徊,占总储备资产的60%以上。为什么美国愿意放弃持有生息资产而大量持有成本较高的黄金储备?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需要大量黄金储备,保持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近年来,美元持续走弱,信用货币频遭置疑,但美元的世界地位并未动摇,这与美国把大量黄金储备作为其币值保证的策略密切相关。除美国之外,德国、意大利、荷兰的黄金储备比例也都占总储备资产的60%左右(见表2)。因此,在当今信用货币支付体系中,信用货币的价值需要黄金提供保值,这间接体现了黄金作为世界公认国际货币所具有的货币功能。

二、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联动

鉴于黄金与外汇共有的货币属性,它们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从微观角度看,黄金价格与外汇汇率关系密切而宏观角度的联动则表现在国家储备资产结构变动对两个市场产生的影响方面。

一方面,黄金价格与外汇汇率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两个市场间的定价能互相牵制。目前,国际黄金主要以美元计价,美元汇率的变动对黄金价格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美元之所以成为黄金的计价货币,主要取决于美国在国际中的金融地位,同时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历史也为美元成为黄金计价货币奠定了基础。总的来说,一般认为美元汇率与黄金价格呈反向关系,即美元升值,黄金价格疲软,反之亦然。为了弄清黄金价格与美元汇率变动的真实关联性,有关学者曾对黄金非货币后30多年的金价走势进行分析,得出美元长期走势与黄金价格负相关的结论。

另一方面,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在国家储备结构变动中呈现出的关联性是相互的。从一个角度看,黄金储备变动反映了央行对外汇市场或者说是对美元走势的判断。比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国央行展开的抛售黄金储备浪潮是在美国经济长时间较佳,美元汇率坚挺的背景下发生的,当时各国央行为了增加本国储备资产收益,纷纷减持黄金以购买美元资产。又比如,当前美元受到美国国内双赤字、通胀等不利因素影响,持续走软,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美元价值遭到其他国家的质疑。以中国为例,如何减少美元储备资产,增加黄金储备比例已成为当前的讨论热点。实际上,不少国家及组织已开始增加黄金储备了。据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3月俄罗斯的黄金储备已达402,8吨,创历史新高。从另一个角度看,各国央行增持或减持黄金储备的行为,同样会对外汇市场产生预期,从而影响其走势。比如,在目前的美元走势下,普遍持金比例较低的亚洲国家央行什么时候增持黄金储备已成为美国政府的敏感问题。分析人士认为,倘若亚洲国家增加黄金的行动开始,市场预期对美元的影响会扩大增持黄金储备行为的实际影响程度。由此可知,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在微观与宏观层面上呈现出相关性,两个市场联动发展。

三、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联动对中国的启示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都仍旧属于新兴市场,其最明显的特征是这两个市场际的流动皆受到国家管制。在此背景下,讨论我国怎样利用两个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促进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开放具有实际意义。笔者认为,这两个市场的联动关系至少对国内市场建设带来三方面的启示。

首先,黄金市场与货币市场共同具有的货币属性告诉我们,这两个市场的进一步改革步伐要谨慎,要保证国家金融安全

另外,就目前的国内市场而言,这两个市场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许多一致的地方。比如,国内黄金市场以商品交易为主,金融性投资交易不足的问题在外汇市场中类似地表现为以“实需”为基础的结售汇头寸交易占主要地位,而金融易不足的问题。再如,国内外汇市场同样面临投资主体不足,缺乏有实力的做市商与经纪商的尴尬。鉴于两个市场的相似性,笔者认为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发展要保持同步。一方面国内黄金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要以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为条件,这主要是因为黄金与外汇具有极强的可兑换性,允许黄金自由进出口,等同于自由交换外汇。因此,放松黄金的进出口管理,要根据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进程决定。对于这个改革思路,在2005年底的《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已得到充分体现。该《意见稿》放宽了央行对黄

金制品进出口权的授予,但尚未放松对黄金原材料进出口的管制,体现出央行对黄金货币、商品功能分流管理,且与外汇市场改革相一致的思路。另一方面,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实现需要有足够的黄金储备为币值稳定提供担保,这涉及到如何调整国家储备资产结构的问题。

其次,在国家储备资产结构调整方面,增加黄金储备是对目前国际市场现状做出的合理反映

但究竟何时增加黄金储备,并且怎样增储只是个时机选择问题。有专家学者已经设计了一种“进口黄金内销”的操作机制。这种做法的核心思路是我国利用其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卖出黄金储备的机会,在国际市场上用美元外汇购入黄金,最后在国内市场进行销售,实现藏金于民。笔者认为这种增加黄金储备的方式至少有以下五方面好处。一是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二是可以抵抗美元贬值风险,三是可以弥补国内黄金的供需缺口,四是可以收缩国内货币供应量避免通货膨胀,五是可以“藏金于民”,满足国内潜在的消费需求。但是,这种操作策略的施行与国内黄金市场的开放度密切相关,进而与外汇市场的改革有紧密联系,在目前看来,实施条件尚欠成熟。

外汇市场范文第2篇

前期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遭受到了严重打击,在持续的“比差效应”带动下,美元不断挑战高点。而随着全球金融市场逐渐的稳定,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在“比预期效应”带动下,金融市场的投资风险偏好立刻被激发,非美货币走出了一波直线式反弹。

但近期外汇市场却大有颠覆前期特征的趋势,不再是“直上直下”。自6月初至今,外汇市场陷入长时间的横盘整理阶段,美元指数围绕80整数关口,在79-81的区间内来回运行。

外汇市场之所以会呈现出此种运行态势,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但关键原因是在经济初露曙光的现阶段,每个币种自身的优点很难完全“遮掩”住它的缺点。一方面,在避险情绪已经逐渐消退的背景下,定量宽松政策对美元的影响继续放大,美元陷入跌势;另一方面,非美经济的恢复状况却又阻碍着非美货币的反弹。

对于未来外汇市场的走势,我们可以从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路径考虑。而未来经济可能演绎的路径无非就是三种:持续复苏(u型)、再次探底(w型)、前景不明朗。

如果全球经济明显复苏,那么需要分两种情况考虑:第一种是各经济体间复苏时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第二种是各经济复苏体间不具有明显的差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国为了挽救经济,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而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定量宽松政策”。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各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将这些流动性及时有效的收回,也就是政策的退出机制如何制定。一旦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全球很可能陷入恶性通胀的陷阱当中。所以一旦经济真正步入良性的恢复轨道,央行以加息来回收流动性、控制通胀便成为必然。这样一来,那些较早进入到加息周期的国家货币必然由于息差较高而受到外汇市场投资人的青睐。

如果第一种情况发生,则美国由于救助力度大于各国,再加上其内向型的经济形式,将领先于其他国家恢复。这必然使得美国最先进入到加息周期,美元进入一段强势状态。如果第二种情况发生,那么各国都是在一个相对较近的时间内进入到加息周期,息差优势很难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各币种的汇价走势还要靠其他因素来决定。

如果未来全球经济复苏不能继续,经济再次探底,构筑一个中期的“w型”底部,那么美元将会再次呈现出强势。外汇市场将会呈现出危机爆发后的“翻版”走势,美元也将再次因为避险功能而受到投资者的追逐。当然,经济的再次探底可能不会造成像去年那样的恐慌情绪,美元走强的态势也不会那么明显。

如果未来经济复苏情况出现波折式的状况,那么外汇市场将会延续现有格局,各主要货币对汇价将会出现上下震荡的走势,主体汇价将在一个区间内进行波动,而阶段性的小趋势则将由重要的数据、事件来左右。

外汇市场范文第3篇

一、价格形成机制与市场交易制度

率是不同货币单位间的价格,因此,汇率问题也是一个价格问题。

现代价格理论在回答“价格由什么决定”的间题时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是由该商品的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供求相等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在解决了“价格由什么决定”的前提下,自马歇尔开创新古典经济学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学更多地是对影响市场供求的因素或者说隐藏在市场供求背后的经济规律进行研究,而对于“价格如何决定”即价格形成机制这个具体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只是简单地用“瓦尔拉斯试探过程”或者说“瓦尔拉斯拍卖过程”来解释均衡价格的形成。事实上,经济实践中有关价格形成的真实过程已经表明,“价格如何决定”是一个不能抽象和简化的重要问题。同时,经济理论的研究也已证明,价格形成机制与市场交易制度密切相关,市场交易制度决定了已知市场供求下价格的形成及变动方式。

从一般经济学回到汇率经济学。20世纪}o年代以前的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等汇率决定理论,可以说是通过建立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等影响市场供求的各因素在内的宏观模型,来解释“价格由什么决定”的间题。而由Garma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不仅是一种关于“价格由什么决定”的汇率决定理论,更因为其中引人了外汇市场交易制度这个因素,为“价格如何决定”做出了具体解释。

二、市场交易制度概述

市场交易制度可以定义为市场汇总参与交易有关各方的指令①以形成市场价格的规则总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表明,交易制度作为市场结构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它影响市场的信息汇总能力和流动性供应机制,并由此影响包括价格发现、流动性、透明度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市场质量。

交易制度有多种分类标准。由于流动性是交易制度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目标,因此,通常根据流动性提供方式的不同,将交易制度分为指令驱动交易制度(order-drivensystem)和报价驱动交易制度(quote-drivensystem)o

(一)指令驱动交易制度

在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下,每一位交易者通过指令向市场表达自己的交易意愿。交易者提交指令并等待在拍卖过程中执行指令,交易系统根据一定的指令匹配规则来决定成交价格,因而指令驱动交易制度又被称为拍卖制度。

根据成交连续性(或者说交易发生的时间性)的不同,指令驱动交易制度可以分为定期拍卖和连续拍卖。在定期拍卖制度下,交易者提交的指令被集中起来等待在约定的时点同时成交,其特点是定期在唯一的价格上进行一组多边交易或批量交易,因此,定期交易市场也被称作集合竞价市场。在连续拍卖制度下,只要交易者提交的指令具有价格上的优势,则它可以立即成交,其特点是连续在不同的价格上进行一系列的双边交易。

从价格形成机制上看,定期拍卖与连续拍卖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定期拍卖的优点在于使成交价格最大程度地反映市场真实的供求状况,而不在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为交易者提供即时性;连续拍卖的优点在于能为交易者提供即时性,而不是使成交价格最大程度地反映市场真实的供求状况,即以牺牲一定程度的价格稳定性为代价来获得交易的即时性。

第二,在定期拍卖中,价格指令只能决定该指令是否能成交,而不能单独决定成交价格,成交价格受到市场所有指令的影响;在连续拍卖中,该价格指令不仅决定了成交的可能性,也决定了成交价格。

定期拍卖与连续拍卖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前者更多地被用于对流动性要求不高、但对价格的有效性要求较高的市场,典型的如证券市场的开盘;而后者更多地被用于对流动性要求较高、但对价格的有效性要求不高的市场,典型的如证券市场开盘后的连续交易。

根据通过提交指令来表达交易意愿方式的不同,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也可分为双向拍卖制度和单向拍卖制。

(二)报价驱动交易制度

在报价驱动交易制度中,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用的交易商(也即做市商)不断地向交易者报出某种商品的买卖价格,并在该价位上接受交易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商品存货进行交易。做市商通过连续的买卖来满易者的投资需求,维持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做市商也可以通过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做市成本,并实现一定的利润。因此,报价驱动交易制度也被称为做市商交易制度。

(三)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与报价驱动交易制度的比较

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与报价驱动交易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价格形成机制不同。前者是指令机制,交易者向市场提交指令,在特定的指令匹配规则下,市场根据供求状况决定成交价格;后者是报价机制,交易者在提交指令之前,可以预先从做市商获取报价。

第二,市场流动性提供方式不同。前者是通过各个交易者提交指令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后者是通过做市商的连续买卖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

第三,市场供求出清方式不同。在市场供求(或者说买卖指令)不均衡的情况下,前者只能通过价格调整使市场出清;后者除价格调整外,通过做市商的存货管理吸收市场的超额供给也可以使市场出清。

第四,市场透明度不同。基于价格形成机制的不同,在两种交易制度中,交易者观察市场指令流并获取交易信息的能力不同:前者中,各个交易者处于同一个公开的市场指令流平台,交易信息的可获得性高且平等;后者中,全部市场指令流集中于做市商,其他交易者交易信息的可获得性低。因此,一般而言,前者的事前和事后交易的透明度较高。

指令驱动交易制度和报价驱动交易制度之间并没有绝对和孤立的优劣问题,市场选择何种交易制度取决于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具体因素,市场本身的流动性状况(即市场对买卖指令的匹配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其中的两个关键因素。

三、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制度

(一)国际外汇市场的市场结构演变进程表明,在多层次的市场流动性需求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推动下,外汇市场的交易制度日益体现为融合指令驱动与报价驱动并互有侧重的混合交易制度特征

外汇市场是一个由直接交易市场(directtradingmarket)与经纪交易市场②(brokeredtradingmarket)构成的混合市场,两个市场也可以分别称为交易商市场(dealermarket)和拍卖市场(auctionmarket)。在直接交易市场上,交易商进行询价交易,并且由于买卖价差、扩展服务范围和获取市场交易信息等利益刺激,以及市场本身对维持流动性的客观需求,部分交易商承担了向市场其他交易商双边报价、连续交易的做市功能;在经纪交易市场上,交易商向经纪商(broker)提交买卖指令,经纪商类似于拍卖人(auctioneer),对交易商的指令进行撮合成交。从价格形成机制上看,直接交易市场属于报价驱动交易制度,经纪交易市场属于指令驱动交易制度。

20世纪90年代前,经纪交易市场主要是通过声讯经纪(voicebroker)进行指令撮合。此后,随着技术进步,出现了以EBS和ReuterDealing2000/3000为代表的电子经纪(electronicbroker)。电子经纪在透明度、交易成本、指令撮合效率③(特别是对于流动性较强的标准化即期外汇产品)等方面相对于声讯经纪更具竞争优势。同时,市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交易的集中,客观上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直接交易维持市场流动性的功能在弱化,而其交易成本较高、透明度较差等缺陷则逐渐显现。因此,电子经纪已经从声讯经纪和直接交易中取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声讯经纪和直接交易将从外汇市场中消失。外汇市场多层次的交易产品决定了市场流动性状况的差异,因而需要多样化的流动性提供机制。因此,电子经纪更适合于美元、英镑、欧元这些高流动性的货币对、特别是即期外汇市场;而对于缺乏足够流动性的小币种外汇交易或者流动性较低的外汇衍生产品,声讯经纪和直接交易可能比电子经纪更适合;此外,在市场萧条时期,外汇市场也需要做市商提供流动性。

(二)发展中国家外汇市场以报价驱动交易制度为主的市场结构现状表明,市场的流动性水平是决定外汇市场选择何种交易制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根据工MF对部分发展中国家外汇市场的调查,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市场结构或者是单一的交易商市场(占被调查国家数量的57%),或者是交易商市场与拍卖市场的混合结构(占被调查国家数量的犯%),单一的拍卖市场极少(占被调查国家数量的2%)0

形成这种偏重于报价驱动交易制度的市场结构的一个可能解释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较低,因此,尽管以即期美元为主的标准化交易产品本应有利于采用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但是由于市场指令流的规模不能充分匹配买卖指令,在不考虑中央银行市场干预的情况下,报价驱动交易制度比指令驱动交易制度在出清市场供求缺口可更少地使用价格调整,采用报价驱动交易制度是一个较优选择。

可见,选择指令驱动交易制度或者报价驱动交易制度的一个关键标准就是市场流动性。在流动性足够高的外汇市场上,指令驱动交易制度是较优选择;而在流动性相对不足的外汇市场上,则宜选择报价驱动交易制度或者两种交易制度相结合的混合交易制度。

四、对当前我国外汇市场交易制度的认识

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平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④自1994年成立至今,市场交易制度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8月以前,银行间外汇市场采用电子竞价交易系统组织交易,会员通过现场或远程交易终端自主报价,交易系统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撮合成交,这是一种典型的电子经纪交易市场,市场交易制度表现为单一的指令驱动。第二阶段,2005年8月,银行间外汇市场在外汇远期交易中首次采用询价交易,n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并于2006年起在即期交易中推出询价交易方式,会员可以在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基础上直接交易,同时也将有做市商向市场会员连续提供买、卖双向价格,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制度开始表现为指令驱动与报价驱动相混合。

在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制度的演变历程中,既可以看到国际外汇市场交易制度发展的部分体现,也可以发现国内现实状况留下的许多痕迹。

外汇市场范文第4篇

自9月份以来,美国苦受金融危机的煎熬,这本应对美元指数造成重大打击,但在现实的外汇市场上,美元仅对日元有较大幅度的下挫,而美元兑其他非美货币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涨,这直接使美元指数呈稳固盘整之势。美元指数的这一走势或许让很多投资者感到不解,但这是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的理性反应结果。

一方面,市场对当前美国金融市场会再次爆发更大规模危机的想象空间已经锐减,而且投资者能够看到美国政府正在极力解决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相对于美国,欧洲金融机构情况到底如何仍不得而知,而欧洲出台的救助计划的成本必将会比美国高得多,其有效性也值得考察。因此,投资者对欧洲金融市场和经济基本面的担忧更强烈,其风险厌恶情绪表现得非常明显,没有任何人会冒险选择不确定性,这直接导致欧系货币(除瑞郎外)走弱。

另一方面,全球七大央行联手降息50个基点,虽然单从各国间利差上看,没有产生任何变化,也不会对各国货币的强弱产生影响。但从深层次来看,这对美元或许还是种利好,而对于那些仍有很大降息空间的货币来说或许是种利空。

如果各国继续降息的话,美元会很快成为像日元那样的低息货币,从而具有天然的抗风险能力。而且,高息货币对美元的利差优势会逐渐消减。或许我们并不需要等待太久的时间,因为目前国际油价惨跌,有色金属也跌得匪夷所思,这暗示通胀压力十有八九会下降,这为各国继续降息以刺激经济创造出较大空间。

外汇市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汇 期货 股票 市场 相关性

1. 外汇、期货与股票

外汇所指的是用来支付国际结算的凭证,外汇市场是周一至周五24h不间断交易的,具有时间连续性及空间的统一性特点。外汇交易方式为T+0,可以买多,也可卖空,这与期货交易方式及买卖方向相似,并且外汇市场是个国际市场,世界所有投资者均可参与,也是金融投资产品里最为公平一种。期货所指的是现在所进行买卖,可需要将来交割或者交收标的物,期货市场交易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大约4-5h左右,经营市场主要在国内,容易受到较大资金控盘,受到影响因素比较多。股票是有关股份公司资本筹集是,向出资者所发行股份凭证,它是种有价证券,主要代表了股票持有者对股份企业所有权,在股票市场里,是种投资与投机对象,其交易时间与期货类似,可交易方式为T+1,不如外汇及期货灵活,并且股票仅能做多,一旦下跌就会被套住,出现亏损情况,股票市场主要为国内市场,反映的是某公司经营业绩发展状况,受到影响因素也是比较多的,像内部消息及庄家操盘等,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市场走向。

2. 国内金融市场研究

原来商品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比较大,可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商品价格用美元作为货物价格标的后,美元一旦发生变化,商品价格就会产生变化,运用静态法对CRB指数及美元指数间相关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可知,USD指数与CRB指数存在负相关性,并且随着美元贬值,负相关性就会呈现增强趋势。我国有关股票市场及期货市场相关研究并不是很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这两方面市场发展并不长,也不完善,期货市场在2003年才恢复的,随着这两市场资金流动加大,它们之间相关性不断加强。像何菊香研究了汇率对股票价格影响,并且认为自由兑换或非自由兑换的货币汇率均会对对股票价格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投资人无论在国际证券还是资本国的股市市场均要面临很大外汇风险。又如刘文财及肖辉等人,也从经济学角度对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间关系及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期货市场因特殊安排制度,像交割保障制及保证金制度等安排,这些因素对我国股票市场中上市企业质量、投资者信心、市场稳定及市场效率提高等内容均由很重要作用,可对股票及期货市场间的关系没有进行定量分析。

3. 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及股票市场的相关性

3.1指标选择与样本指数

在外汇上市场上,美元作为基础货币,是外汇交易及国际支付主要的货币,占据着很重要地位,因此,在外汇市场上,将美元指数当作主要变化代表;期货市场选择指标为CRB指数,此指数总体反映了世界商品价格动态的信息,可用于商品市场价格动态以及宏观经济的波动,有效揭示了宏观经济走向;股票市场所选择指标为上证综合指数、沪深及深证成分的指数,跟期货较为密切的农林牧渔及有色金属的指数均成为研究范围,从而考察期货对有关行业影响。运用这些指数样本区间对这三大市场进行分析,其中美元指数、上证综合指数、CRB指数以及农林牧渔指数所选择的样本区间为2000年至2011年数据,而股票市场中的有色金属指数由于出现比较晚,其样本区间主要选择了2006年至2011年的数据,并且美元指数与CRB指数主要为期货的富远行情系统,而有色金属、农林牧渔指数以及上证综合指数数据主要是中信建投的证券交易行情系统。

3.2外汇与期货市场的相关性

通过图1可知,商品的期货指数及美元指数间存在着一定反向关系,不过它们之间相关程度是不能直接看出的,对它们之间数据实行相关分析,并找到数量规律还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图形能够知道,这两者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为了进一步证实其相关性,运用Granger因果进行检验,检验中发现,当滞后期是4时,美元指数就成为了期货指数的因,美元指数引导商品指数,一旦美元指数发生变化,商品的期货指数也会发生变化,并且呈现着负相关的关系,其负相关系数是0.764,美元指数对期货指数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3.3期货及股票市场间的相关性

通过图2可知,有色金属、农林牧渔及上证综合的指数走向基本相同,可与农林牧渔及上证指数相比,有色金属的浮动要大些,不过这三个指数及美元指数间的走向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这些指数因果检验可知,在滞后期是3时,上证综合指数或者农林牧渔指数并不是期货指数的因,可期货指数为上证综合指数或者农林牧渔指数的因,也就是说,商品的期货指数一旦发生变化,上证综合指数或者农林牧渔指数也会跟着发生变化,但是上证综合指数或者农林牧渔指数发生变化就不一定引起期货指数变化。当样本区间的滞后期指数是2时,有色金属的指数并不是期货指数的因,而期货指数为有色金属指数的因,也就是说,当商品的期货指数发生变化,有色金属指数就会发生变化,但有色金属发生变化不一定引起期货指数变化,通过检验可知,期货指数跟这三者指数间呈正相关的关系,只是上证综合指数的相关性较弱,农林牧渔指数相关性居中,有色金属的指数相关性最强,也可理解为期货变化对股票市场中的有色金属指数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