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寻求“适性”的解读路径。我们解读文本,就是在协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与“文本、教师、同伴、教材编者”产生对话的切口与“最佳的路径”。苏教版四上《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课堂上如果仅仅围绕学生读懂的――“九色鹿的善良、调达的背信弃义”去理解,那么所进行的辩论是低效的。教什么才能让学生真正“辩”起来?我认为可以从九色鹿是善良的,调达则背信弃义,构成人性审视的视角,使学生领悟如何去做人的道理。还可以从“九色鹿、调达、王妃、国王、乌鸦”所构成的“生活世界”公正、信义与美德的视角去辩论。当然,也可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主旨,弘扬“除恶扬善”的主旋律。我以为从做人的角度来辩,是符合每一个学生实际的,接近他们的情感及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所以,他们也很容易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读起来、辩起来,并求得“适”解。
2. 设置“适量”的课程内容。薛法根老师的“三不教”,在“教”与“不教”上进行了自己的思辨。但教多少,学生才能辩有所得,这就涉及到课程内容设置“适量”的难题了。我们看看他的《九色鹿》一课设计:板块一,说一说,评论人物感知形象;板块二,读一读,想象、朗读,感受情境。板块三,写一写,角色体验,感悟事理。三个板块的教学,简明扼要,却又扎扎实实,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到“阅读思考”的“场”中。同样是教这一课,另一位教师则围绕“契约与诚信,文明的规则”的主题,设计“设置认知冲突、引导悟境、文化审视、意义建构”四个教学环节,我们来回顾一下文化“审视”这个环节:(1)“起誓”的文化解读。(2)想象、朗读调达的誓言。(3)“背信弃义”的文化审视。(4)引进文本:新闻(例如彩票宝马案),谈感想。(5)感情朗读九色鹿的义正词严。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这位教师的解读是很全面、很透彻,细细地琢磨,“量”还是很大的,训练的点很多,但冗余的信息更多,且缺少思辨的因素在里面,即使阅读的量再大,也只是一种蹈空的“填鸭式”阅读。对此,笔者认为,目标的确定、环节的设计“适量”最好。薛老师的“三个板块”就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进行阅读与思考,“适”解也就更有可能。
3. 遵循“适时”的学习规律。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阅读其实也是在寻找最佳的思辨时机,因为,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让学生思辨起来的。《九色鹿》一文中出现的人物,除了九色鹿和调达以外,还有王妃、国王,这些人物对故事的发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牢牢抓住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利于学生理解文本,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然生发“善与恶、正与邪”的“思辨”,“适”解必然达成。在阅读中思辨,在思辨中阅读,思辨不仅为阅读求“适”解提供了可能,也为我们对“问题的本质探寻”提供了可能。
二、 同课异构,“和”为美
1. 尚中,“异构”的逻辑起点。“尚中”即不偏不倚,是“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其核心是“用其中”,这是同课“异构”的逻辑起点。同样,教《九色鹿》一课,张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好人物鲜明的角色,重在感悟“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李老师则让学生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侧重在课文感悟理解方面,赞扬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我的教学重点则抓住重点段落,牵“一词”(气愤)而入全篇,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同时,辩证地看待文本的人文意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引导学生再给调达一个改过的机会,以《调达的内心独白》为题,写一写把调达真诚后悔的心里话。“异构”并不意味着脱离学生实际的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构”,而是建立在可以引发学生进行“阅读与思考”的逻辑“规约”上――“毋意”,立足文本,不悬空揣测;“毋必”,辩证看待,不绝对肯定;“毋固”, 适度敞开,不拘泥固执;“毋我”,尊重个性,不唯我独是。一切尚中,持“中”而辨。
2. 时中,“异构”的内在属性。“时中”即随时以处中,因势而利导,关注文本“意思”与编者“意图”的融合,这是教学的要求,也是同课“异构”的内在属性。“鹿王则讲述了拯救溺水人的经过,责其忘恩负义。”是三国吴支谦《佛说九色鹿经》原文中的一段话。课文中的九色鹿对国王说的话,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及语言所附着的人文内涵,这里面包含引发我们进行思辨的“点”――“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怕”还是“不怕”必然是一番思辨。而想用好这段话,不仅要理解课文“意思”,还应该理解编者“意图”,持其言,融其意,不偏不倚,因“势”而辨,其实这也是在教学生如何寻找思辨的话题。
3. 中和,“异构”的理想目标。“中和”即合内外之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是同课“异构”的理想目标。薛法根老师在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中,关于“写”的“异构”就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其一,“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可是国王说的话却没有直接写出来,只是概述了他讲话的内容。如果你是国王,面对九色鹿、调达以及他的军队,会说些什么呢?”其二,“中国古典小说,很少有人物心理描写。调达面壁思过,他会怎样忏悔呢?国王听了非常惭愧,如何惭愧?请你写一段话描写心理,可以这样开头:‘唉,……’写三五句话,用上‘竟然’这个词。”其有所同之处,案例2中让学生比照九色鹿,进行角色体验,反思“常人”的不足与过错,写下忏悔或者惭愧的文字,是对事理的深刻理解,也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无痕的、中庸的教化,这样更符合“内外之道”,既激活了学生的思辨热情,也达到了同课“异构”的相同目标――言意互换,各美其美。
三、 行成于思,精于“辨”
1. 道而弗牵,则“和”。引导学生学,并不意味着要牵着学生走。因为,思辨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表现。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批注的引领作用?看!教师不仅画出了“连连”“永远”“终生”等词语,还在旁边写了一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映示)更何况是救命之恩,更应该知恩图报。这也就是我今天要告诉同学们的,读书的时候一定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反思,引导需不需要“牵”着学生走呢?我想有时还是需要的,批注、示范是最好的引导。但“牵”不是往学生的脑海里硬塞东西,而是给他选择,教他表达的方式方法,一旦学生生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那便是自我思辨能力的生长。
2. 强而弗抑,则“易”。鼓励学生学,而不压抑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思辨精神,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阅读走上简单的追求――
师:刚才,同学们在读书;我,在读你们。从你们的表情中,我读出了你们的爱憎分明。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听出了九色鹿的气愤已经到了极点,以至于“大骂”起来。但骂得很有艺术,很高明!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是一个反问句,用反问来增强语气,但又没有直接去骂他。
生:我发现九色鹿对国王很尊敬,尽管国王做错了事情,但他还是称“陛下”,并一连用了两个“您”,这是对国王的尊称。
个性化的思辨,是对话敞开的一种自然表现。但同时也要避免思辨话题的“过深”“过度”,即“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样,思辨才会由简单步入深刻。
3. 开而弗达,则“思”。即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不代替学生下结论,给学生一个不断自我思考、思辨的时空。我们来看张康桥老师的一段教学实录:
师:人要不断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做?现在我来问问你,如果调达再掉进河里,假如你是九色鹿,救还是不救?(学生几乎异口同声都说救。老师没有问为什么?而是先引进了两篇文章:《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建议学生先读一读)
师:“你还救不救调达?”(这次大多数学生在沉思,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举手)
生:不救。因为调达和这里的蛇、狼差不多,都会毫不犹豫地出卖自己的恩人。
生:不救。因为他会害人。(有几个学生说“不救”,也有学生说不知道救还是不救)
师:还有没有同学要救调达的?(只有三位同学举手)
生:我还是要救,因为调达毕竟与这两个故事中的“蛇”和“狼”有点区别的,再说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淹死吧,再说这次救他后,他会感动,说不定就改好了。
生:我还是会救的,但是救起来后,我会远离这儿,不让他再找到我。
生:我也是会救的,但是救起来后,我要教育他,让他的灵魂干净一点。
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就个人理解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一般教学时长不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单一而主题突出,集中于某个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突破,创设适合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教学活动。
3.资源容量小,加载快,可以使用多终端播放,如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等,利于多种场合下的教师研讨和学生反复学习。
针对微课特点,如何让微课与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起来,助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一、以微课导入,激发兴趣,启发思考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材中的有些教学内容,看似浅显,但如果我们要还原这部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这样教学却非常有价值,一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学生思考,培养创造创新意识,真正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随着数学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后者的重要性更得到凸显。例如,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内容,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关于度量衡的知识,是一节“种子课”,如何上好这节课,让学生感知制定统r度量衡的必要性,为以后类似$容的学习开好头,我们教研组经过几番研讨,设计了微课“黑猫警长巧破案”:一天深夜,一个珠宝店遭到窃贼光顾,被偷走了很多珠宝。黑猫瞀长奉命破案,抓住了蟊贼一小老鼠一只耳,嫌疑犯交代将珠宝埋到一棵大树东面5个脚长的地方。可白猫战士用自己的脚量好以后却没有挖到珠宝,这是怎么回事呢?微课中出示小老鼠和白猫战士两个不同步长的比较,启发学生思考:原来它们每一步的长度都不同,按不同的脚步去量当然不能挖到埋藏的珠宝啦。教师及时追问: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能用每个人的脚长去比较吗?我们该怎么办?启发学生思考有必一要统一计量制度。对于农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能说.出需要统一计量单位是非常困难的,但经历过这祥有趣的微课,有了直观感受,再有一定的理性思考,相信他们的头脑里对统一度量衡的必要性肯定有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再例如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的教学:教材中安排'了“你知道吗”,要求让学生独立阅读,再集体交流。教材这样安排自有道理所在,但感觉如果没有相对专业的讲解,仅凭二年级的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或家长的解释似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倒不如蒋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编辑,把人类发明创造计时器的过程制作成微课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也未尝不可,于是我们根据教材及收集到的补充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很大影响。
二、借力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往往是老师费尽心机,有时部分学生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然。而让老师再逐个辅导,费时费力,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辅导之后,老师会产生急躁心理,学生也会感到自卑,情绪低落,从而影响学习.效果。这时,微课的作用就得到凸显。例如在二年级下册“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隔位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将一个数学小故事制作成微课,循序渐进突破难点??在一个数学城堡里,小鹿(百位)、小羊(十位)、小兔(个位)三兄弟通过勤学苦练,积聚了204点能量,但一天晚上,小老鼠一只耳(个位8)来盗取能量,小兔(个位4)挺身而出,在十位、百位的帮助下打败了一只耳。一只耳不死心,纠集了狐狸(百位1)、黄鼠狼(十位0)-起挑战,三兄弟齐心协力又打败了他们》在微课中,将十位“0”的变化,动态地展示出来,配上老师的解说,课堂教举效果很好,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在家长QQ群里下赛学习,也能辅助他们突破难点。
三、微课虽微,却能因材施教显身手
目前,我们使甩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思考题,有很多教师认为,思考题太难了,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太受教师们重视。但仔细分析会发现.思考题的内涵非f丰富,对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数学思雒的培养以及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实事求是讲,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间安排严重不足,笔者猜测可能是这部分内容不能面向全体同学的原因,但这也给了我们广大一线教师自主裁决,自由发挥的空间。“三教三不教”教学观点告诉我们,思考题对于一些学生可能老师一教就会,一些学生你怎么教他可能也不会,而还有一些学生你教了他可能慢慢会,基础教育不容许我们把学生进行分类,选择对谁教或者不教,本来就有限的教学时间也不容许我们“折腾”,这时,微课就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因材施教”,在课堂普教的基础上,感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借助它,自主学习,提升自己。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77页思考题的教学,我们就制作了微课“借比较寻思路”。
四、微课拓展,课后探究提思维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形象地指出: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对于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知识生长点,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为学生提供值得研究的范例,让学生在训练中提升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分数”单元的教学,我们制作了微课“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紧紧围绕“分子是1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这一知识点,设计了两种情况的变式练习,让学生课后探究,力图引导学生克服狭窄单向思维,注意抓住问题的本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科学教学;科学史;回归;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1-0050-03
科学史是对科学产生、形成、发展及其演替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凝聚着人类独有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人文关怀与价值取向。科学史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科学合理地运用科学史实,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审视科学的发展脉络,理解科学的本质,体验科学的探索历程,感悟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执着追求的精神、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不畏艰辛的品质。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领会探究精髓,彰显科学本质
科学的本质反映了科学的基本特征,它回答诸如“科学是什么”“科学的相对真理性”“科学的可重复性”“科学的证伪性”“科学的预测与解释”和“科学的优点与局限性”等一系列问题。科学的本质在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指个体通过自主调查和研究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包括形成问题、收集数据、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和交流结果等环节,其核心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路径与方法。科学探究还表征为科学家群体在长期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的认识和实践策略,其核心是科学思想方法。让历史返回现场,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用心灵与科学家对话,通过深度学习感受科学的特定本质和丰富内涵,理解科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历程,内化科学原理的形成过程,领会科学思想和方法,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认知结构大有裨益。
例如:苏教版《科学》四下《摆》的教学,教师从伽利略发现吊灯的摆动引入学习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当时伽利略产生了怎样的猜想,设计了怎样的实验,找寻了怎样的器材,进行了怎样的探究来验证猜想。从史料得知,伽利略当时是利用替换物来模拟吊灯摆动进行研究的,他用自身脉搏的跳动来计时,用身边常见的绳子、衣架、木块、石头、铁球、尺子等来实验,并反复控制变量(摆长、摆角和摆重),进行对比实验,得出了单摆等时性的结论。通过该史实,学生明白,在缺乏相应的实验器材时可用相似器材,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并体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体悟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这为学生以后的自主探究提供了经验。
二、再现发生过程,促进知识理解
审视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基本理论的理解,进而形成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从儿童的认知发展与科学史的发展关系来看,重演科学理论的产生过程,是进行“建构”式科学探究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所说的“重演”,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一种能够反映某些科学发现的条件、意义和认识过程的教学设计。对于科学概念、规律和定理,W生只有了解了它们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才能深刻理解其意义,才能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正契合了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复演论”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的科学学习过程与人类认识自然界和物质世界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科学教学中融入科学史,将科学概念置于“事实性知识”之上,能丰盈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的情境与素材,更符合儿童科学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时少走弯路。
例如:在苏教版《科学》五上《电磁铁》的教学中,教师同学生分享历史上发现电与磁相互转化的过程:人类对电和磁的关注由来已久,但最初人们普遍认为电和磁是毫无关联的。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可以转化为磁,刚才课上做的实验就与奥斯特当年做的实验非常相似。电可以转化为磁,那磁能不能转化为电呢?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多年的研究,在1831年发现磁也能转化为电,从此,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电磁转化的过程,无疑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统一性的理解。
另外,学生在学习新的科学概念之前,头脑中就已经有许多前概念,这些前概念对新概念的建立有的起正向作用,有的起负向作用,且负向作用一时很难从学生头脑中清除,而用科学史实来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前概念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一般会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先落地”,教学时,教师先描述亚里士多德“重物先落地”的观点,再讲述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接着基于实证结果对“重物先落地”进行演绎推理,最后从证实与证伪两个角度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先落地”归之为谬论,如此,学生不仅摒弃了先前错误的概念,还体验到科学是没有权威的道理。将科学概念的学习置于科学史中,提供概念发生的背景,呈现概念发展的演替关系,学生便可在习得与形成科学概念的同时感受科学的厚重,这比直接从科学现象出发理解科学概念要深刻、生动得多。
三、感知研究路径,领悟科学方法
一般说来,程序性知识、经验知识和默会知识都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方法论,彰显着科学方法的价值与作用,知识可以通过迁移和应用转化为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探索与发现往往是对研究路径和方法的探寻,选择了正确的路径与方法就成功了一半。为学生展现科学家寻求研究路径、运用不同方法的具体事例,学生便能够体验科学发现的路径,感悟科学家面对不同问题选择和运用不同方法的智慧。这可以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提供借鉴、参照和思路。
苏教版《科学》教材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等内容,安排了“提出问题”“观察与测量”“排序与分类”“调查与预测”“解释与建立模型”“交流与质疑”“假设与实验”和“拓展与应用”等单元,每个单元大都以科学史上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事例来强化对学生科学方法的理解。例如,苏教版《科学》三上《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一课介绍了伽利略对当时流行的说法提出质疑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认为同样材料的物体从高处下落时,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重量决定的。伽利略对此产生了疑问:如果把一个重的球和一个轻的球连在一起,它们下落的快慢应该是怎样的呢?比萨斜塔上的著名实验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此课渗透了两个要点:一是问题来源于观察与质疑,二是问题的解决要考虑实证的方法、自己力所能及并和科学有关等因素。通过典型的科学史案例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无异于让学生有了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体验探索艰辛,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对于人类的作用决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利益,其最为宝贵的价值在于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所要求的各种价值观念、理性思想、行为准则及道德品质的总和。科学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造精神、革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原理精神、自由精神等等。追寻科学家的足迹,了解他们的故事,聆听他们的心声,感悟他们的执着,体验他们的探索历程,能给学生带来很多宝贵的精神养料。
苏教版《科学》安排了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家的故事。如:阿基米德在浴盆里发现了浮力定律后,赤身地跑到街上大喊大叫“发现了,发现了”;牛顿在一个炎热的午间,躺在一棵树下休息,突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在他的身上,他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在外祖母家度假时,烧水壶的盖子被蒸汽顶得跳动不止,诱发他发明了蒸汽机;傅科在巴黎教堂演示了巨型摆,观众面对实验的结果无不惊讶,傅科用简单的方法证明了地球的自转;科利奥利在浴盆里发现水总是顺时针旋转着往下水道口流淌,这使他发现了地球偏转力……这些案例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让学生在科学家的质疑批判精神和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受到了教育。毋庸置疑,科学探索与发现史上的成功案例有着教育意义,但其中的挫折乃至失败也不乏教育价值,那些曾经努力过的科学探索者,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同样值得尊敬,正是因为他的探索才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正如乔治・萨顿所说:“向学生详细追溯一项发现的全部历史,向学生指明在发现者的道路上经常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以及他怎样战胜它们、避开它们,最后又怎样走近那从未达到的目标,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适于启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检验学生的才能了。”
五、领略科学史实,渗透人文内涵
如果将人类文明喻为一把划破愚昧与无知的利刃,那么,科学就是刀锋,人文则是刀背。人类文明利刃的刀锋与刀背同根同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科学与人文是教育的两个方面,科学求真,是立史之基,人文求善,是为人之本。科学史揭示的科学研究是一种富含人性的事业,可以有效地沟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这两个方面,也正如乔治・萨顿所说“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和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理解科学、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教学时,教师要关注科学与人文的整合,使学生置身于科学和人文的有机统一体中,感受与体验科学的人文魅力,完善与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
科学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同时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如生态失衡、气候反常、能源危机和核战争威胁等。而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携手,才有可能克服这些问题。例如:苏教版《科学》六下《生态平衡》一课呈现了1906年美国亚利桑那州人为改变鹿、狮、狼的种群数量而造成的生态灾难,学生体会到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断裂带来的严重后果。五下《建桥梁》《造房子》展示桥梁和房子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典型建筑,体会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完美结合。三上《动物・植物・人》一课介绍了珍妮・古道尔42年只身深入非洲原始丛林研究野生黑猩猩的故事,表现出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渗透了博爱的思想。六下《遗传与变异》,介绍基因、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发展史,让学生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论断,也让学生思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两难抉择。另外,还有许多科学家的名言名句,介绍这些名言可以让学生领悟科学是充满人性的事业,体验科学家的所感所悟,感受科学的人文魅力,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勇气与欲望。
总之,科学教学因科学史而厚重,科学史因科学教学而修远。我们应让科学教学返回历史的现场,让科学与历史同向共促,让科学与人文相得益彰,让历史照亮学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顾长明.回归与合融:科学教育视域下人文教育的应然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10(9):68-70.
[2]尤慧雅.发挥科技史的教育功能[J].科学课,2011(12):15-16.
[3]徐杰.以史为鉴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J].科普研究,2008(1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