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标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范文第1篇

一、着重具体性。标题制作要以实际内容为纲,具体提炼新闻的本质;以整合新闻的立场和观点,突出新闻事实为主线,用具体的新闻事实指导读者正确理解新闻内容,明确新闻事件的内涵。新闻标题制作时把一个新闻内容从抽象到具体,从简略到详细提炼出来,让读者通过标题便知全貌,这也是制作标题应该注意的问题。着重具体性在标题制作中的运用,不但有助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同时还收到新闻宣传的效果。以如下标题为例:

(主题)中国公路又长了6万公里

(副题)高速公路已过2.5万公里,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达33450个(经济日报 2003年2月12日)

这则新闻标题的主题概念和范围是与内容相符的,读者看完标题就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像这类会议性新闻的标题很容易用套话、虚话来制作,因为这类新闻需要报道的内容很多,标题制作时很难做到具体,往往用概括性的标题一挥而就,流于俗套,达不到宣传的目的。而这则新闻标题一改常态以"中国公路又长了6万公里"为主题,用副题加以补充,克服了会议性新闻标题的呆板缺点,编辑直接用具体的数字作标题,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为新闻本身增色不少。

二、力求准确性。新闻标题应该准确表现新闻本质内容,标题制作时一定要通读新闻全文,弄懂新闻的内在本质,寻找制作标题的依据和支撑点。标题的取舍必须与新闻内容保持一致,不能高于新闻的基本内涵之上,也不能游离于新闻事实之外。不能任意虚张声势,也不能偏废偏离,更不能捕风捉影。标题制作不准确,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新闻失实,可能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误解,不但起不到舆论导向的作用,反而有损新闻事业的形象。

(主题)十项承诺让咪表更好(郑州晚报2003年3月4日)

这则专题性新闻报道在标题制作时就特别注意它的准确性,从标题上看就让读者有欲知的兴趣。十项承诺是什么?让咪表更好好在什么地方?读者通过阅读知道:咪表是一种高效快捷的自助式停车服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城市停车车位不足的问题。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在郑州市投入使用以来,"咪表化"进程一直在沸沸扬扬的议论中运行。针对这个大众关心的问题在运行中情况如何?记者及时采写了这一解读性专题报道,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这则标题好就好在编辑根据新闻的内容大胆使用了"十项承诺"四个字,准确地透视了"让咪表更好"这件好事在艰难运行中的历练和成长。

三、突出简明性。由于报业的日益竞争,厚报多版成为一些报纸赢得市场的砝码,而版面中的长题短文、厚题薄文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些既不方便读者阅读,也不利于美化版面。怎么克服这些现象?标题简洁明快、不宜过长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标题的简洁明快可以巧妙地抓住读者的视线,这种做法有它积极的一面,便于读者快节奏读报,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新信息;另一面也便于编辑从容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维理念,可以起到美化版面、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要想做到标题的简明性,顾名思义就要求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善于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艺术技巧去概括标题。以如下标题为例:

①(引题)相声泰斗马三立病逝

(主题)"逗你玩"真的走了(羊城晚报 2003年2月1日)

②(主题)失职被骗也能成罪

(副题)北京一公司副总经理被判四年(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19日)

③(引题)10年创造40个新品种

(主题)信阳米质提高了(河南日报2002年12月18日)

这3则新闻标题都非常简洁明快,没有庸长复杂的引题、主题和副题,也没有用奇异的语言去修饰。复杂的新闻内容,用简洁的标题就告诉读者一个直白的信息:"逗你玩"真的走了、"失职被骗也能成罪"、"信阳米质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被吸引了。特别现在一些厚报多版的报纸,更应多编发这类简洁明快的标题,对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吸引读者阅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四、增强形象性。形象不仅有外在的一面,还有其内在的一面,新闻标题的形象性也应该表现在这两个方面。新闻标题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情景交融,能够让读者乐意接受新闻信息,同时调动了读者的情绪感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新闻的传播效果。所以说,新闻标题的生动形象对新闻本身有着较强的能动作用。比如下面的4则标题:

①(主题)"走得了"还要"走得好"(人民日报2003年1月31日)

②(主题)理顺群众情绪 善于"活血化淤"

(副题)寿宁干部春节给上访户拜年的启示(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24日)

③(引题)市场规范有序带来良好效益

(主题)嵩山少林寺黄河风景区"黄金周"里火一把(郑州日报2003年2月8日)

新闻标题范文第2篇

正因为新闻标题在吸引受众注意力、营造读报兴奋点、争夺受众阅读率等方面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关注并研究“读题时代”的新闻标题进而从技术层面上透视,对于我们新闻观念更新、新闻业务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河南发行量第一、影响力最大的都市报《大河报》在“读题时代”是怎样处理标题的呢?它是如何用新闻标题吸引受众争夺受众的呢?

一、信息量大与可读性强具有相融性

信息化的标志是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日益多样化、信息处理技术现代化、信息量日益膨胀化。这要求新闻信息量要大、内容要有可读性。信息量在量上表现为新闻信息的条数、在质上表现为受众的关注程度,因而传播得快新准、增强新闻价值会增大信息量。竞争的压力使各个媒体都想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大众最新最快的新闻,其结果会使媒体在求快的利益驱动下忽视新闻的准确性。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了准确性,媒体的可信度就会下降,就会在信息化的媒体竞争中失去优势。所以说,报纸新闻在求快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准确性,唯此才能在质上保证信息量。信息化要求新闻可读性是报业在信息化强大的媒体竞争中能够得以生存的法宝。报纸新闻要在快、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大河报新闻标题便具有信息量大与可读性强相融的特点。

(一)标题言简意赅切中肯綮。编辑往往选取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提炼主题并以最少的语句传播最丰富的信息。如2003年12月22日大河报要闻版一则标题:

在全国人才会议上强调(引题)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主标题)

事业单位新型用人制度5年左右基本建成(副标题)

显然这是一则会议新闻,编辑不落俗套地把会议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用凝炼的语句制作标题,令人耳目一新。该日头版也很有特色:

2003年,800万人找到工作(主标题)

两个数字便精确地表明了2003年就业状况。标题冲击力强、富有说服力,一下子便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二)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标题鲜活灵动。信息量大的标题被赋予妙趣横生的形式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网络警察”揪出俩“黄虫”》、《“传销鼠”死而复生、“白骨精”借尸还魂》等标题用的比喻生动贴切、入木三分,不禁令人拍案叫绝。《20名新官各就各位》(2003年12月9日A10版)、《绿城昨日添新“绿”》(2003年12月9日C04版),《车商出招备战来年》(2003年12月11日B03版)、《村里建起排排房“黑棉”乱飞生产忙》(2003年12月12日A11版)等题巧用动词使之产生动态美来。一个典型的精彩动作会给人很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容易引起读者的激情与共鸣。

新闻标题是新闻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适应“读题时代”信息化的要求、严格遵守标题制作规律,尽量做到逻辑性与文学性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融,才能使新闻的整体实现有机统一,才能使新闻保持完整的真实性。

二、头版新闻标题与后面新闻具有紧密的互动性

大河报的头版素雅大方,内容翔实。除了新华社发的重要国际国内新闻,头版一般都有本报新闻。这样处理不仅精彩亮丽而且起着链接作用。头版精当引人的导读新闻或标题新闻链接着后面版面的栏目或翔实的新闻,使得厚报变薄。单独的标题新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既突出了重大新闻又节省了头版空间还使得整个报纸浑然一体。

如大河报2003年12月10日头版头条:昨天郑州市商业、工商、公安、卫生、农业等部门四面出击――

穷追猛打“私屠滥宰”(主标题)(详见A05版今日关注)

三、新闻标题和版面具有相互优化性

一则新闻能否引起读者重视,一个版面有无闪光点,能否抓住读者视线,有无合乎新闻事实的传神标题非常重要。好标题能影响其他标题,甚至代表了该版面的气韵和格调,是版面灵魂的集中体现。它锁定读者的视线吸引震撼读者,使读者不由自主地沉到该版的文章之中。相反,一个精彩的版面能吸引读者一气读完还会使之感到余味未尽。新闻标题和版面具有相互优化性。在通过制作优秀标题激活版面、以版面增强标题阅读效果上,大河报的努力比较成功。2003年11月17日该报国际新闻版刊登了三则爆炸性新闻就说明了这一点。

1.17人丧生!美军刷新单日死亡记录(引)“黑鹰”相撞(主)

2.土耳其惊天大爆炸(主题)至少20人死亡303人受伤

3.世界最大豪华邮轮上演惨剧(引题)舷梯倒塌添16冤魂(主题)

新闻标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标题;语言艺术;设计

对于新闻而言,标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若想要达到理想的新闻呈现效果,必须精神设置新闻标题,让标题更具艺术色彩与文化价值,能及时吸引观众的眼光,编辑者前期必须要意识到新闻标题所起到的作用是怎样的。新闻标题在结构角度来看,主要是由主题、引题与副题等所组成的,科学进行新闻标题语言设计很是重要。

一、新闻标题语言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现如今,新闻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为提升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度,必须重视新闻标题的合理设定,只有标题设计新颖,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能让人们产生新闻阅读的欲望。无论是报纸、电视媒体还是网络平台,若想提升新闻的受关注度与浏览数量,新闻编辑人员必须重视对标题语言的科学性设计,选择时下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与语言习惯,更能吸引人们阅读,进而产生阅读的兴趣,最终能彰显整个新闻标题语言的艺术魅力。再加之现代网络媒体发展迅速,若设置一个新颖的标题,各大新闻客户端、搜索引擎、浏览器对新闻的推动力度就大,最终能大大提升新闻节目的呈现效果。

二、新闻标题的语言艺术分析

(一)新闻标题的语音艺术

在设置新闻标题时,必须合理设置语音元素,充分结合汉字结构,对标题语音进行设计[1]。汉字的结构为单体方块形,且遵循一字一音节的原则,对语言进行科学的构造,以增强语言设计的韵律美与节奏美。声音要具备一定的次序,且利用音调来构成整篇新闻稿的声律,再对词语进行科学的配合,这样读起来就会显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使得整个新闻稿变得更具节奏感与韵律感。新闻标题的设定,必须充分考虑读者的心理需求,考虑读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进行旋律与节奏感的变化,声情并茂,能大大提升整个新闻节目设定的科学性与吸引力。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期间,《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标题为“同胞,根,两岸情”,在该标题中的“根”与“情”押韵,读起来更具节奏感与韵律美,主要诉说两岸同胞兄弟情,强调两岸同胞心连心,手牵手,努力营救受灾群众,共同为四川重建工作而奋斗。新闻主要传递真实的社会事件与热点信息,用事实说话,为提升新闻的色彩性,必须充分凸显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借助多种媒体平台,让读者更为全面而系统的接受新闻事实,根据读者需求,选择读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

(二)新闻标题的词语艺术

对于新闻而言,词语是构成新闻的重要材料,多个词语组织成句子,形成良好的句子结构,最终形成完整的篇章,更能被读者所接受,也能实现新闻信息的快速传递。只有保证新闻语句应用的生动、形象,才能让整个标题变得引人入胜,激发人阅读的兴趣,可见,词语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2]。通过对以往新闻标题的观察,发现可选择的词语类型较为宽泛,且重视表达思想情感的关键词的选择很是重要,其对整个新闻标题内涵的表述更为重要。例如,《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闷不住的夜晚”,一般情况下,新闻语言中,具有修饰性特点的词语会蕴含有大量的信息,情感色彩会变得更为浓郁。在此标题中,“闷不住”做了“夜晚”的定语修饰成分,充分凸显了在抗震救灾中毫不停歇、不畏艰险,且不顾个人安危来挽救人民群众的声明,充分赞颂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奉献精神。

(三)新闻语言的修辞艺术

为将新闻事件进行生动而清晰的表述,必须要使用一些具体、鲜明、生动的语言类型,设置成更为显眼的新闻标题,能借助新闻标题想象出整个新闻场景来,让人能对新闻事件有如临其境之感。新闻语言的设计要声情并茂,这样会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读者的内心久久无法抹去,利于增强读者对新闻的记忆效果[3]。为增强新闻标题的呈现效果,可加入比喻、拟人、用典、双关等修辞手法,以此来增强整个新闻标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得新闻内容变得更为突出。例如,《人民日报》的标题“‘东方之珠’闪耀仁爱之光”,此处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使用“东方之珠”来借代香港,汶川大地震后,香港政府慷慨解囊来支援四川灾区,从中可看到中华民族的骨肉之情,同胞们都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共同来应对灾难所带来危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标题是新闻的核心与“眼睛”,观众在观看新闻时,都会先看标题内容,若标题设计新颖,观众观看新闻的兴趣就高,欲望就强。新时期,为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与文化需求,应科学设置新闻标题,充分彰显新闻标题的艺术品性,进而提升整个新闻标题设计的科学性与吸引力,对新闻节目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新闻关注度与收视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文雯.媒体微信平台新闻标题语言的特点及规范化探究[J].新闻世界,2016(06):40-44.

[2]林爱娥.探究新闻标题的艺术特点与创作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5(17):127.

新闻标题范文第4篇

一、表现形式的改变

1.“分标题”的出现

“分标题”在报纸杂志内容中出现,常被看成小标题,以此在一个总标题下标示不同的内容重点。

如2013年11月2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在小字标题“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贯穿下,先后出现了7个大字标题。其中,在第二条中,又以该标题“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做小字标题,在其下又出现了3个大字标题。不难分析,“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中的7个大字标题,提示的是该事故的各方面变化和进展;“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中的3个大字标题,提示的是该会议强调的重点内容。在此,大字标题即是“分标题”,是它标示的这段电视内容的重点,小字标题是“总标题”,是本篇新闻的中心。

2.“关键词”的应用

“关键词”是该条新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词语。近年“关键词”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以非常醒目的字体,出现在非常醒目的地方――演播室主持人画面的空档处,以其特殊的形式,提示着该条新闻的“主题”,成为新闻标题在电视表现形式上的有力补充。

前例中,“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报道中显示的关键词是“保障救援 彻查原因”;“未成年人沉迷网游调查”报道中显示的关键词是“未成年人网游成瘾”。

3.字幕提前介入

以往,电视新闻标题的字幕,是在演播室主持人画面结束后,当正文画面开始时出现在电视画面中的,现在,这些字幕经常被“提前”了,提前到与主持人画面重叠。这样便达到了延长新闻标题字幕在电视屏幕上停留时间的效果,并将新闻主题尽早地映入观众的视野,使观众视觉与听觉同时接收信息,明确收看重点。

其形式上分两种情况。一是 “字幕”提前介入到主持人画面,保持不变,继而成为正文中的大字标题;二是“字幕”提前介入到主持人画面,在主持人图像被切换时马上缩小,成为接下来新闻的“小字标题”。

二、“分标题”适用范围

1.复杂新闻事件,不同视角解读

通常其新闻内容变化较大争议较多,各“分标题”集中在一起,类似组合式报道。如2013年11月2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用13分钟的篇幅报道了伊核六国刚刚与伊朗达成的阶段性协议。主持人右上方出现的关键词是“关注伊核问题”。总标题“伊核六国与伊朗达成阶段性协议”,以小字标题出现在以下各条“分标题”的上方。总标题下依次出现的12个“分标题”以大字显示。央视采用“总标题”、“分标题”及“关键词”的形式,将该新闻事件分解,从相关国家、人物及第三者各方的不同角度,对争议颇多的伊核问题的“阶段性协议”进行了深度解读,实现了客观、真实的报道。如若没有这些“分标题”,观众在收看该条新闻时会很难理出头绪,不免云里雾里。

2.篇幅较大的同篇新闻,层层剥笋深入剖析

应用于重要新闻或新闻调查与评论等。如上例“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和“未成年人沉迷网游调查”等,将每一部分提炼出一个分标题,突出内容重点,提醒观众注意。

值得指出的是,“分标题”可以只是本段新闻内容的重点词语,是“不完整”的标题,如《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立即在全国开展安全专项整治》等。由于有“总标题”的存在和上下内容的衔接,并不影响其语义的表达。

新闻标题范文第5篇

一、看新闻,记标题,培养“听”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由此可见,“听”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善于倾听的人能在短时间内捕捉、筛选信息,并随即展开联想,形成个人评价。这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均需在瞬间完成,这种能力是必须经过长期训练的。

电视新闻标题具有浓缩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记录新闻标题的形式来培养倾听能力。

记录的新闻内容不定,可以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通车”,可以是浙江电视台的“1818黄金眼”,也可以是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等。学生每天记录3~5条新闻标题,并注明日期、出处等。如:1月18日《条条粉丝飘出年味》(舟山新闻),1月19日《穿过野猪林的上学路》(中央一套新闻联播)。

每天收看电视新闻,记录新闻标题,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记能力,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刚记录标题时,很多学生感觉困难重重,因为标题在电视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很短,每次提起笔没写几个字,标题就消失了。于是,有些同学就请来爸爸妈妈一起帮忙;有的挑选最短的标题记录。笔者告诉学生,记录标题要有方法:先注意听,听清标题主要讲什么,然后记录下来;也可以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记录。一段时间后,一部分学生告诉笔者,记录时自己都不敢开小差,甚至爸爸妈妈都为他们开绿灯,营造了安静的倾听环境,那段时间是自己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新闻标题记录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出现“倦怠感”,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跟进,制订相应的激励评价措施,让学生获得享受,体验成功,保持倾听新闻的热情。“星级新闻标题摘抄”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班内每位学生都拥有一本题为“小眼看世界”的记录本,对于学生摘抄的新闻标题,笔者采用星级评价制,优秀新闻标题为五星级,次之为三星级,一般的为一星级,获得五星级的学生可以得到一枚学习章。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的示范也产生了“磁场效应”,每天晚上,笔者也和学生一样,坚持收听电视新闻,记录新闻标题,第二天在班内交流。有时,笔者的标题和学生记的相同,他们是那么惊喜,学生记录新闻标题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二、读标题,练表达,提高概括能力

“窥一斑而知全豹”,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它用简练的文字浓缩了新闻的主要内容,通过读标题可以初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事情的经过,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很有帮助。

(一)播报新闻内容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新闻播报为学生搭建了大胆表达、相互交流的舞台。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是班级“热点新闻播报”时间。学生按学号轮流,轮到的学生根据前两天收看、记录的新闻标题,筛选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条进行播报,播报时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条理清楚。每天新闻播报,既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猜测新闻内容

标题阅读融合了丰富的猜读活动,让学生根据标题猜想新闻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时,笔者请播报学生朗读标题后,先不讲述新闻的主要内容,让其他学生根据标题猜想新闻主要内容。然后台上学生继续播报新闻内容,其他学生印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如中央台新闻频道的一则新闻《父母双亡,10岁女孩照顾残疾哥哥》,学生一听标题就知道失去父母的10岁女孩照顾残疾哥哥的感人故事。又如1818黄金眼中《高架五车追尾,代价有点昂贵》,显而易见,讲的是高架上发生的车祸,有五辆车子因为追尾而造成重大损失。

(三)评点新闻标题

每位学生根据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从“准确、生动、简洁、新奇、充满美感”等方面入手,两周一次筛选出一条自认为最有价值的新闻标题,并附上参评理由。然后全班投票,评选出“十佳新闻标题”,入围的学生将获得一张“阅读绿卡”,持有“绿卡”的学生增加一次去学校阅览室借阅图书的机会。

三、赏标题,积素材,激活写作思路

一条电视新闻能不能打动观众,吸引观众的眼球,新闻标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好的新闻标题往往会使一则新闻生辉增色,令人过目不忘;反之,一个索然无味的标题,会让人提不起兴趣。同样的道理,标题也是文章的内涵所在,灵魂所系。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出彩的标题既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挈领全文,点明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