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小青年

文艺小青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艺小青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艺小青年

文艺小青年范文第1篇

鼓浪屿是一个没有车辆横行的小岛,想要到达一个地方只能步行,于是你会明白有些东西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不容易得到的东西或许才是更好的。

1.小桥流水·画意人家

画廊所在的别墅主体结构始建于1925年,后期翻修过几次,但未改其特殊的格局,此屋既以闽南传统清水砖为主体,又具加州式别墅的特色。2008年12月25日,经过3个多月的装修改造,集旅馆、画廊、咖啡厅于一体的画廊·旅馆(Gallery-inn)在复兴路67号诞生,共设有14间客房,各房间以不同时期的画家命名,每个房间的风格、摆设不同,并有前后小花园,整个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左右,目前艺术爱好者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

独爱坐在门口泛白的老藤椅上,透过古老的龙眼树隐隐约约望着远处那一隅海景,想象着海的另一角是什么样的,想象着在冬日懒洋洋的午后泡上一壶茶,享受阳光透过天井洒到我们身上的味道,间或有小溪潺潺的流水声传来,温暖而自在。

特色住所:画廊·旅馆

质朴地标: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复兴路67号(文艺复兴馆)、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内厝澳路201号(世外桃源馆)

2.当一名水手,枕着涛声入睡

船屋形如其名。上了轮渡后右转,沿海岸线一直走到三丘田码头,再爬上一段上坡路,会看到一幢类似船形的四层别墅。

进门要先通过一个庭院,院子的铁栅栏永远都是锁上的,只有住客按下门铃,才会有阿姨来开门。这倒是省却了许多好奇者的打探,对于清净和私密性要求较高的人的来说,船屋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房间分为船长、大副、水手等类型,只有水手仓是没有独立卫生间的,不过也很方便。老板把房间的色彩搭配得相当别致,家具竟然全是酸枝、红木的,有着浓浓的复古感觉。院子里和天台上都有秋千,一个人呆很久也不会觉得无聊。需要提醒的是,为了响应环保的号召,除了拖鞋,毛巾、牙具等洗漱用品需要客人自备,但免费提供早餐。

特色住所:船屋

质朴地标:鼓浪屿鼓新路48号

3.爱猫人的天堂

2006年开张的“元老”级家庭旅馆娜雅,距离鼓浪屿码头非常近,天蓝色的别墅异常醒目。娜雅有非常美丽的庭院,熟透的木瓜常常 “噗”的一声从树上落下来,吓人一跳。露天阳台上,栽满了花花草草,环境温馨。自认为手艺不错的话,你还可以

在一楼的餐厅里自己动手煮吃的。

既然是“元老”,娜雅的房间设施相比岛上的后起之秀显得有些老旧。另外,由于临近轮渡,又位处旅行团的必经线路上,常有汽笛声和人声打扰。

不过,对于爱猫的人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娜雅家的家猫野猫,大大小小有20多只,其中“芬达”和“张三疯”早已声名远扬,“粉丝”众多。旅馆前台的柜子上,满满四个罐子里都是客人留给它们的“基金”。顺便说一下,娜雅的特色浴缸也是其招牌,不过只有特色房间才有,常常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文艺小青年范文第2篇

恢复期:开拓文化阵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专业艺术院团的重新组建与恢复成为这一时期各地文化事业开端的一项重要工作。

青岛解放时,没有一个完善的专业剧团。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青岛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了全市的文化设施并实施整顿管理。同年8月,军管会文教部转换为教育局,负责文化教育工作,次年改称文教局。1955年1月2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发文,撤销市文教局,分设文化局、教育局。文化管理机构建立后,先后成立了各专业文艺团体和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和演出,相继建立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电影发行放映机构,为图书、群众文化、文博、电影事业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金光茂腔剧团、光明茂腔剧团和金星柳腔剧团三个地方戏曲剧团的组建,拉开了青岛专业院团复兴的序幕。1952年青岛市京剧团组建,1956年青岛市话剧团组建,1958年的青岛市曲艺团,1960年的青岛市歌舞团和青岛市吕剧团,从这时起,青岛专业艺术创作与演出活动日渐兴盛,并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

据在青岛文化界工作了近40年的张先生回忆,青岛的专业文艺院团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创作排演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其中有很多优秀演出受到了、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赞赏。京剧言派传人言少朋复兴了几近失传的言派艺术,在全国京剧界传为佳话。当时有很多作品轰动一时,如1964年青岛市京剧团与淄博京剧团合作演出的现代京剧《红嫂》、言派京剧《卧龙吊孝》、《让徐州》等,青岛市话剧团排演的《敢想敢做的人》、《柜台》等,金光茂腔剧团演出的《罗衫记》、《锦香亭》等,金星柳腔剧团演出的《月墙》、《九件衣》等剧目,青岛市吕剧团演出的《文成公主》、《年轻的―代》,以及青岛市歌舞团排演的《江姐》、《小二黑结婚》等经典剧目,脍炙人口,广受好评。不仅在青岛城乡巡回上演,还多次进京演出,在全国各大城市巡演。《敢想敢做的人》在全国各地演出近千场,观众达70万人,这部戏当年还被山东电影制片厂改编成了电影;话剧《红岩》首演后同样引起轰动,在上海演出时,很多工厂、机关、学校等单位纷纷订票观看,一上午就预订出半个月的票。

与此同时,青岛的群众文化事业也在各级文化部门的指导扶持下,迅速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步形成了遍及城乡的文化网。1958年,青岛市群众艺术馆成立后,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编辑出版了《群众文艺》、《战地文艺》等刊物,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文艺汇演、调演,发现和培养群众文艺骨干。今年已经76岁的王老先生曾经是单位的文艺骨干。拉得一手好二胡、又有一副好嗓子的他经常代表单位参加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娱乐项目,可是我们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快乐。”

解放初期,只有8家影剧院,到1986年市、县(区)、乡镇影剧院和对外开放的俱乐部已发展到86个,各类放映单位778个。青岛没有电影制片厂,却以得天独厚的“天然摄影棚”优势,吸引了大批影片来青岛拍摄,如1950年上影的《海上风暴》、1952年长影的《葡萄熟了的时候》、1956年长影的《古刹钟声》、1962年八一厂的《地雷战》等等。

图书馆和文博事业也在解放初期迅速发展,成为青岛市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繁荣期:文化事业枝繁叶茂

改革开放给青岛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极大的生机。文艺院团的改革给文化团体增添了新的活力,文艺舞台繁花似锦,好戏连连。社会文化持续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博事业继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异彩纷呈。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青岛市文化局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重新组合、合理配置文化艺术资源,增强艺术院团和文化单位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推行艺术院团与企业“联姻”,创办公益文化推介会等多项措施,大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新途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一批反映时代主题、青岛风格、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应运而生,青岛的戏剧创作出现了高潮。1982至1986年,青岛专业和业余戏剧作者共创作戏剧作品130多个。

《飞吧,海燕》、《陈小虎》、《我爱我班》等在全国常演不衰。儿童话剧《寻找爸爸》、音乐儿童剧《二小放牛郎》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后者还获得了中国艺术的最高奖“文华奖”。在电影电视方面,青岛作者创作了《喜盈门》、《布谷催春》等30多部。电影《喜盈门》、电视连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戏曲(柳腔)电视剧《王三卖鱼》在全国获奖。文学创作也呈欣欣向荣的气象。一批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集、散文集、诗集、散文诗集、曲艺集、民间故事集出版。到2009年,青岛共有20部作品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涉及话剧、京剧、小说、电影、音乐等多个不同的艺术门类。据统计,2002年以来,青岛市文艺作品共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近2000项,艺术创作已呈现出精品迭出、全面繁荣的良好发展态势。

专业艺术创作也开始更加积极地面对市场,由市歌舞演艺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歌舞演出《蔚蓝青岛》,填补了青岛市没有本土文化特色综合性商业舞台创作的空白,而由奥帆演艺公司打造的一台海景实景演出《蓝色畅想》也正掀起本土特色创作和商演的另一轮风潮。

电影院线制改革和演艺资源的优化整合,则给青岛的电影业和演艺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电影放映发行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电影放映人员1959年为300多人,1986年达1450多人。1958年放映场次为32784场,1984年则达521525场,1958年观众人数为1578万人次,1986年达46207万人次。

2002年,青岛市第一家电影院线――银星电影院线成立。至2009年,青岛市已建立起“银星”、“新影联”、“新世纪”、“世纪金典”、“辽宁北方”、“万达”等六条电影院线,成立了近10家星级电影院,形成了电影市场的新格局。

群众文化方面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至上世纪80年代初,青岛市共有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市少年宫各1个,图书馆8个,区县文化馆12个,区职工俱乐部7个,区少年宫5个,街道文化站48个,厂矿俱乐部407个,农村文化中心75个,初步形成了市群艺馆、区文化馆、乡(镇)文化中心的三级群众文化网络,这是群文事业发展的硬件设施条件:而与此同时,

文化艺术专业人员从解放初期的400人发展到3000人左右,迅速发展壮大的文化队伍为青岛群文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软件”基础。1986年,全市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专业人员有8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三级群众文化工作系统。1980至1986年,共举行全市规模的群众文艺会演、调演、比赛以及演唱会等40余次。有1万多名专业和业余演员参加,演出各种文艺节目达2600多个。特别是节日期间,举办各种游园、联欢和民间艺术表演等群众娱乐活动,有几十万人参加。

图书、文物、博物馆工作成绩显著。解放初期,青岛市馆藏图书仅29000多册、报刊22种,1986年藏书近100万册、报刊3200种。解放初期文物藏品只有300多件,1986年馆藏文物已达76000多件。其中,属于国家珍宝的甲骨文、字画、瓷器等文物140多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市有包括胶县三里河原始文化遗址在内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8个。市博物馆先后举办了60多次各种历史文物和专题展览,观众达190多万人次。

改革开放为公益文化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政府投资几十亿元兴建、改建、扩建了青岛太剧院、人民会堂、青岛音乐厅、青岛大学音乐厅、青岛市博物馆、美术馆、汇泉影城等一大批城市文化设施,并对全市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全市13个公共图书馆有6个为国家一级馆、6个国家二级馆,13个文化(艺术馆)全部进入国家一级馆行列,兴建了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0余处。20a5年至2008年,市财政累计投资4.6亿元,改扩建167处街道社区文化中心、84处镇综合文化站和3600处村文化活动室。2008年,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并在全国首创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系统和全功能文化共享机制,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2707个,文化共享工程“五连线”模式成为全国范本。全市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完善,为先进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覆盖广泛、均衡、便捷的路径。全市有7个文化广场获得“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6项活动荣获“全国特色文化活动”称号。随着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全民共享的丰富的精神大餐也摆到了城乡居民的家门口。据悉,目前青岛市文化部门年均组织文化活动2万余项,已经形成了贯穿全年的常态演出季。以这些基层文化设施为依托,基层文化队伍也不断壮大,群众演出队伍现已达到7600余支,群众自编自导、自排自演已成为参与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

青岛被国务院确定为开放城市以后,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艺术团体和个人始有出国访问、演出,书画、摄影作品也时有出国展览,德国、瑞典、巴基斯坦、西班牙、墨西哥、日本等国家音乐、舞蹈、摄影、书画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也不断到青岛访问、演出。通过互访和交流,促进了青岛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增进了青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理解和友谊。

飞跃期:文化品牌蜚声四海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代表着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建设最终决定城市的历史地位。进入21世纪,青岛的文化事业发生了质的飞跃。随着青岛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攀升,城市文化极大丰富,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城市品牌全面推进,滨海现代文化名城成为青岛全新的城市名片。

进入21世纪,青岛市政府整合青岛的历史文化资源,先后提出了打造“音乐之岛”、“影视之城”城市文化品牌的目标。

目前,已经有三项小提琴赛事永久落户青岛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和全国小提琴考级优秀选手大赛,实现了国际、国内和业余三项小提琴重大赛事在青岛逐年循环举办的格局。青岛业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音乐比赛和交流基地。而每年举办的国际音乐大师班、青岛音乐节以及名目繁多的演出季为城市营造了浓厚的音乐氛围。与此同时,一支新兴的专业艺术院团――青岛交响乐团迅速发展壮大,仅仅4年时间已经成为国内外交响乐舞台上的一支耀目的新生力量。

“影视之城”的品牌建设也率先在青岛开发区现出雏形。在这里,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金凤凰奖”永久落户,中国国产电影交易会也在这里为国产电影发行放映开辟新的渠道,凤凰岛影视传媒基地正在加紧建设。2009年9月10日至1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在凤凰岛成功举办。

另外,各区市推出的特色节庆文化活动也在以品牌挖掘与整合各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一一市南的海洋节、市北元宵萝卜会、四方海云庵糖球会、李沧民俗文化节、开发区金沙滩文化旅游节、城阳市民节、崂山旅游文化节、胶州秧歌会、即墨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胶南琅琊文化节、平度大泽山葡萄节、莱西月湖文化艺术节等正以其不断扩大的品牌影响力,推动城市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同时创造出丰厚的产业效益。

创新期: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纳入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化发展举措。其中尤以《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8-2012)》、《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最为引人注目,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青岛以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共同繁荣的目标和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改革开放催生的新兴产业形态,将文化与经济充分融合,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开辟了新路径。截至目前,青岛市累计开工建设大型文化产业项目320个,过亿元的项目21个,成为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些项目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成为主体。目前已经建设了青岛市南软件园、“创意100”产业园、1919创意产业园、崂山动漫产业园,凤凰岛影视传媒基地、胶南达尼画家村、即墨包装印刷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区域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

同时,青岛文化街、青岛啤酒街、婚纱摄影街、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北仲路体育街、浮山所1388文化街和青岛天幕城等特色文化街区的建设,也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之路。青岛文化街被文化部评为第二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海洋大学被文化部设立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在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品牌榜”评选中,胶南达尼画家村成为“中国文化制品七大品牌”之一,填补了青岛市文化制品业国家级品牌的空白。青岛世正乐器有限公司、青岛时空演艺公司等五家单位被评为首批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数量名列全省第一。2009年,青岛创意100产业园又荣获“品牌中国金谱奖”。

温泉养生乐享冬日

在青岛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有一片风格典雅的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抛开都市喧哗,占尽田园静谧的青岛金麒玉麟温泉山庄。

青岛金麒玉麟温泉山庄总规划用地1320亩,总建筑面积177530平方米。山庄先后荣获中国旅游业十佳诚信旅游企业、山东省旅游休闲度假十佳品牌、山东省最佳旅游度假村、青岛市自驾车旅游最佳景点、青岛市现代服务业典范企业等称号,是青岛市首家被评为温泉、餐饮、客房卫生MA级达标单位。

山庄温泉区设有大小室内外泡池46个,全部采用纯天然温泉水,部分泡池提供加药温泉水,根据不同客人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关的加料温泉。另外设有可接待大型宴会及会议的中式餐厅、多功能厅以及会议中心,可承接10人至30C多人的会议,满足机关单位、企业的不同需求。四层、五层为客房区域,设有商务中心、台球室、棋牌室、健身房、酒吧等配套设施,为您提供最佳的休闲、娱乐场所。

文艺小青年范文第3篇

与珠江之源和“二爨文化”相比,曲靖青少年曲艺的发展历程屈指不过二十年光景。虽年幼,却亭亭玉立、蓄势待发,已有“沃土育新苗,滇东一枝俏”之美誉。

追溯曲艺之根,渊源之长。战国时荀子的《成相篇》以及汉魏乐府中的叙事长诗是我国曲艺艺术的源头,而曲艺的真正确立是在唐宋之际,如唐代的“变文”和宋代的“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明、清两朝至民国初年是曲艺艺术得到迅猛发展的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使得城市快速发展,形成了曲艺艺术生长的温床,催生出大量曲艺表演形式。至今流传的400个左右的曲艺品种,大多产生于这一时期。

曲艺以其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形式,通过说、唱,亦说亦唱或似说似唱来叙事和抒情,在我国大江南北有着很好的民众基础,成为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就包括曲靖在内的云南境内而言,似乎民族民间歌舞的繁盛远远超过了曲艺的传播,长期以来处于曲艺艺术的半荒漠状态。

一、回眸

曲靖青少年曲艺的萌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的市曲艺家协会几位头头脑脑、曲艺界前辈以及市文化馆的曲艺新锐们,相聚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话题直奔曲靖曲艺之“不景气”。受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足球应从娃娃抓起”的启迪,不谋而合地提出了一个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理念――“曲靖曲艺当从青少年抓起”!

于是,大家分头创作本子,物色小演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演,一九九二年“六•一”儿童节前夕,首届“曲靖市青少年曲艺比赛”在百姓的期待中拉开了序幕。雏鹰亮相,非同凡响。此次活动犹如一缕清风令人耳目一新。

从那时起,举办青少年曲艺比赛成了曲靖市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亮点。至2010年,比赛活动已经举办了十五届,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回顾近二十年来曲靖市青少年曲艺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成绩斐然、令人鼓舞。

从组织方面看,比赛活动的主办单位从开始的几家发展到现在,已有市文化局、市教育局、省曲艺家协会、市关工委、团市委、市文联、市少工委等牵头主办,而市文化馆、市曲艺家协会一直是承办单位。这说明该项活动已经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参赛单位由最初城区的几所小学和幼儿园发展到今天的全市范围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每一届活动的参赛人数也由早期的几十人增加到2010年的300余人。多年来,学校和幼儿园的曲艺活动热情有增无减,大家积极创编、排演、参赛,每届都有学校提出增加参赛名额的要求,有的选手由于学校参赛名额的限制而索性以个人名义报名。还由于后来有了高中学生的参与,使得比赛范围由少儿变成了青少年。另外,比赛虽然是在娃娃当中进行,但也牵动着很多家长、学校及各界人士的心,成为一个社会聚焦点。

比赛活动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青少年曲艺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宗旨,同时积极配合学校综合素质教育,为青少年展示曲艺才华搭建平台。从参赛节目体裁上看,包括了说唱、弹唱、表演唱、相声、快板、金钱板、数来宝、讲故事,以及谐剧、哑剧、独角戏等曲艺和小品艺术形式,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就题材而言,节目内容积极健康,大多能够围绕不同时期的主旋律以及重大事件,反映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追求理想、努力学习、尊师爱友的精神面貌,也有的作品鞭笞丑恶、弘扬正气,还包括了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等内容。

从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表现能力上看,也体现出了日趋进步和成熟的喜人态势。譬如:各类小品中演员表演自然、配合默契;相声表演逗捧有度、“包袱”奇巧,普通话标准,方言地道,表演诙谐风趣;快板的表演流畅娴熟、行板自然;说唱表演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吐字行腔清晰动听,尤其值得高兴的是像“评书”这种外来曲艺形式近年也有选手参赛,居然也还像模像样;讲故事表演可以说是孩子们的拿手好戏,很多选手的表演惟妙惟肖、引人入胜……从目前状况来看,曲靖市青少年曲艺新苗已初露锋芒,呈“小荷已露尖尖角”之势。

2008年6月间,云南省教育厅、团省委、少工委等部门联合在省电视台隆重召开云南省“十佳少年”表彰大会,会上,一位受表彰的十佳少年应大会邀请、特别表演了一段原创单口相声《逗我玩》,反晌热烈,获得与会领导及观众的肯定和鼓励。这位十佳少年就是曲靖市第一小学的学生,是颇有人缘的曲靖少儿相声表演的“腕”级人物。

创作是“水”,节目是“渠”。曲靖青少年曲艺呈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成因有三:一是强势(央视)媒体对曲艺(包括相声大奖赛)这种能以“短、平、快”方式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打造与播出迎合了大众的生活情趣与节奏;二是一九九八年抗洪以来,部队与地方大量快板、相声、说唱等优秀曲艺节目的涌现“刺激”了人们的口味,社会上掀起了对曲艺艺术的热捧,甚至出现了曲艺“粉丝”;三是将笔端触向青少年曲艺的创作队伍应运而生:家长为孩子写、老师为学生写、专业创作人员为青少年曲艺精品倾注心血,形成了创作队伍的“三合力”。比如,2009年下半年,云南大部遭遇几十年罕见旱灾,各种以抗旱为题材的节目登上青少年曲艺舞台。本地有一个家长给自己的两个子女创作了一个快板,因打快板有一定技巧难度,孩子们一下掌握不了,家长在饭桌上忽发奇想:用几束捆起来的筷子敲击来伴奏,不也是快板吗?于是,《筷子当板说抗旱》就这样诞生了。

总的说来,曲靖市青少年曲艺活动经过20年的发展,影响深入人心,成绩可圈可点。很好地起到了配合学校综合素质教育和幼儿启蒙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激发起了孩子们对于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曲艺艺术的热爱之情,实现了曲艺进校园的目标。然而,该项活动也暴露出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

纵观这些年来曲靖青少年曲艺比赛的原创作品,笔者发现,有的创作者对于题材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如何与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相吻合上把握失之偏颇。

有的创作者忽略青少年的性格和年龄特征,写的作品令孩子难以胜任。如《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试想:一个未成年的小孩,他的人生阅历怎能驾驭表演伟人邓小平的故事呀!又如让孩子去扮演一个身患绝症的妈妈,临终前给自己的孩子怎样交待“后事”,无论小演员如何“声情并茂”、“挤”泪弄眉,其结果只会让观众替其捏把汗:“别难为孩子了,看,汗都下来了……”有的老师生硬地让孩子模仿相声前辈(如马三立先生)的表演风格而免不了“弄巧成拙”的结果。

有的学校片面理解“弘扬主旋律”的要求,忽略了题材的多样化。如几年前某学校参赛的作品清一色的是“红色经典”,、、刘胡兰、赵一曼,“撞车”自然在所难免。

其次,“跟风”表演时有出现,如2008年底不少取材于汶川地震的参赛作品,一窝蜂地模拟央视举办的汶川地震赈灾义演――那些个主持人的“动情”风格,其结果多是东施效颦。还有,有的参赛节目明显地有“下载”现象,暴露出了老师、创作者急动近利的思想,阻碍了原创作品的健康发展。

此外,有的原创作品为追求舞台效果,营造气氛,不合时宜地、生硬地揉进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往往使观众产生“风马牛不相及”的感受。

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说在一个新生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在所难免,但是,虽说其瑕不掩瑜,也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今后曲靖青少年曲艺艺术发展的实践中予以纠正。

二、构想

当年,那些通过曲靖青少年曲艺平台,讲着“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的“小蝌蚪”们,一拔拔从幼儿园“找”进了小学――中学――大学,一步步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座标”成为建设祖国的一方栋梁。每每提起孩提时参加曲艺比赛的情形,他(她)们依然感慨万千、激情飞扬,忘情时还能即兴来一个“段子”。令人欣慰之余,“曲靖青少年曲艺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的命题就摆在了眼前,为了将这一青少年文化品牌的大旗继续扛下去,试提出以下三点构想:

一是各级教育部门,文化局(馆)、团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应一如既往形成合力,对曲靖青少年曲艺的发展继续给与财力、物力的支持,“为‘曲’一任,造福一方”。

二是加强曲艺作品的创作,不断涌现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向上、清新活泼、形式多样,同时富有时代特征和本土特色的优秀曲艺作品。同时,加强创作队伍的建设。进行创作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整合创作力量,通过集体攻关的方式创作出曲艺精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努力提高创作水品,组织创作人员外出观摩、学习、进修,聘请知名曲艺创作家、表演艺术家前来讲课、辅导,指点迷津、拓宽视野。

文艺小青年范文第4篇

文艺青年取代了杀马特和非主流,成为被妖魔化和取笑的对象。为什么要取笑文艺青年?因为他们矫情,热衷自我感动,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处理能力,道德观简单。

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穷。

穷是人们嘲笑文艺青年的所有立足点。他们沉湎于粗糙的情怀和自我感动,由于变得蠢笨痴呆,以致生活能力低,挣不了钱。按照我一个朋友的说法:“当一辈子文青其实毫无难度,因为但凡有点本事早干别的去了。文青不是姿态,不是特长,是没办法。”

上市公司的老板热爱山羊皮乐队,只会被夸赞“有品位”,明星艺人收藏奈良美智和草间弥生,只会被惊呼“原来她还有这么文艺的一面”而被粉丝大赞,他们永远不会被嘲笑。

文青所有的“恶”,就是他们的穷。嘲笑文青的本质,是嫌穷。

生物的本能是崇拜强者,但如今,“崇拜强者”和“鄙视弱者”成了同一种心态的两种说法。真正的弱者的特性不是爱贪小便宜,而是被分配了巨少的社会资源――无论是资源、财富,还是话语权。

在社会话语权上,文青无疑是弱者:在线上,他们无非混迹于豆瓣等小众网站刷一刷存在感,从来没有过一呼百应的,因为清高所以很少抱团,粉丝数量还不及段子手;在线下,他们的组织活动不过是周末去书店参加个见面会,朗读几段《百年孤独》,阵仗还不如商场大促销。

相较于爱国青年、愤怒青年、每天打鸡血的创业青年等各款各式的年轻人来说,文艺青年基本上属于攻击力和煽动力都偏弱的群体,他们或许费尽心力都难以脱贫,但这并不该成为被嘲笑的理由。

嘲笑文艺青年的人,除了挣脱出贫困线的中产阶级以外,还有一个广袤的团体――真正的文艺青年。

爆款文青非常好辨认:热爱棉麻质地的衣服,热爱手写体的字,热爱使用“干净”这一类词语,热爱自我观察,热爱消费落魄的艺术家……我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他们引用尹丽川的一段话,说:“那天晚上,我得以独坐的半个小时,真正哭。并没有什么事情让我伤感,包括我自己现在的命。我只是在想‘干净’。我哭得并不伤心,也不需要哭下去好让自己和别人感动。我只是在流泪,一直流泪,并感觉自己略微强大了一点,模糊地接近了一些干净的东西。”爆款文艺青年迷恋那种流泪的姿态,而这种姿态和被他们嘲笑的“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正宗文艺青年之所以选择艺术作为修道院和避难所,并不是因为它看起来酷、小众、有品位,而是因为艺术教给了人存在的孤独,艺术开启和激发了他们身上的独特和个性,让他们不再只是一个社会动物。

文艺小青年范文第5篇

任何一门舞台艺术的生存,唯一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观众。然而目前京剧观众的现状令人担忧,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匮乏不能不引起重视。笔者近年来参与了京剧走进高校的演出组织工作,对青年京剧观众的培养得到很多启发和体会。

一、京剧观众的状况

京剧从形成、发展到鼎盛的100多年时间里,有着诸多客观因素,其中观众是铸就它辉煌的重要保障。从上层社会到民间百姓,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艺术门类,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共同食粮。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前,京剧仍作为社会主流文化而深受大众青睐,即使在“”期间,京剧样板戏几乎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老少皆知的大众文化。改革开放后,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如雨后春笋,流行音乐、现代歌舞、话剧小品、影视动漫等艺术门类孕育而生,斑斓多姿的文化市场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这无疑给京剧市场带来冲击。现今的京剧市场喜忧参半,对于名角好戏,戏迷观众、支持者们还是踊跃倾囊,演员与观众在表演和欣赏的互动过程中,共同享受京剧艺术带来的愉悦。可作为演员,几部戏总不能天天演、月月演,而作为观众,也不能一出戏天天看、场场看,更何况每位观众对文化观赏的投入,总是要量入为出。当我们走进剧场,发现京剧观众多是中老年人,而青少年观众的比例却不足10%。由此分析,京剧观众的群体结构出现了不均匀现象,培养青年观众也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青年观众缺乏的原因所在

作为舞台艺术,演员和观众之间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任何艺术发展的基础在观众,京剧也不例外,如果失去观众,那么舞台的意义又在哪里?再好的京剧作品,对于不了解京剧艺术基本规律和特征的观众而言,也会失去意义和价值。喜欢甚至是热爱京剧又从何谈起?一位专门研究中华古典文化的学者认为,京剧在“60后”和“70后”观众群体中,只有受家庭和近代文化复兴影响较深的一小部分人还会有共鸣,而这一小部分人多是因为一种巧合因素。而“80后”就已经基本没有兴趣了,“90后”更是完全不了解京剧是什么。笔者并不否认学者谈到的现实,对此笔者的分析是,当今的年轻人接触到的是多元化的文化,高科技、快节奏、超时代的文艺形式把年轻人与时髦连在一起,我们没理由限定年轻人的选择。许多青年人几乎没有接触京剧的机会,因此也就谈不上喜爱京剧;而也有一些青年人,或许有机会接触京剧,只是因为对京剧的特征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欣赏京剧,因此始终游离在京剧大门之外,难以加入到京剧观众的行列;多数青年观众认为京剧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但欣赏起来有些难度;也有一些年轻观众认为京剧是一种博物馆艺术,它是长辈们所欣赏的艺术形式;还有许多人认为京剧的表演形式节奏太慢,跟不上现代高科技发展的步伐,而把它当成古董艺术,甚至产生“敬而远之”的看法;当然,也有部分青年观众虽然喜爱京剧,却由于经济压力不能经常走进剧场。这诸多原因导致青年观众的缺乏,其主观原因是一方面,而客观原因,则是还没有更多地培养年轻观众的有效办法。

三、成为京剧观众的主客观条件

成为真正的京剧观众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备环境条件,就是能够有接触或观赏京剧的机会,并能够获得如何欣赏京剧的信息,这是成为京剧观众的基本条件。这部分群体当有了观赏京剧的条件,并了解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后,认为京剧是一门独特高雅的民族艺术而不排斥,如果仍有机会,他们会再次走进剧场。二是由于先前条件的积累。这批观众群体对京剧独特的表现形式、演员等产生好感或情有独钟,他们能够通过在欣赏京剧的过程中得到审美愉悦,并能够成为京剧的主流观众;三是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认知,也就是具有一定生活阅历,随着年龄的增长,能沉下心去体味传统文化带来的人生思考,他们将成为自觉接受京剧的观众群体。对于青年观众而言,只要能成为第一个条件的对象,就有成为京剧观众的可能性。

四、京剧进校园对培育青年观众的积极作用

任何知识都要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京剧是一门知识,当然也不能例外,而校园给学生提供了接受知识的重要环境。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京剧要想争取观众,确切地说就是要争取到更多的青年观众,这就需要为青年人提供了解京剧知识的渠道。从2006年开始,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推出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国家京剧院从第一年的9场演出,到2012年的40场演出,份额逐年递增。7年来,国家京剧院走进了全国的22个省、4个直辖市、1个自治区的200多所高等学院,演出210多场,近20万名大学生近距离欣赏到京剧。

为了使进校园演出易于让大学生接受并寓教于乐,国家京剧院做了精心准备,通过开展京剧知识讲座、示范、座谈交流、演出,让大学生在专业演员的辅导下,学一学、唱一唱、体验试穿京剧服饰的感受。活泼多样的形式在学生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不仅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到京剧艺术的特点,还知道欣赏京剧并不是件难事,京剧更不是只有老年人才能欣赏的艺术。许多学生第一次接触京剧,就被京剧的魅力所吸引;也有许多大学生深感“不到园林焉知春色如许”。

由此可见,京剧艺术进校园可谓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举措,它为当今青年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认知京剧的大门,拉近了京剧与青年的距离,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普及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一样能够成为京剧的知音,未来的京剧观众必定在他们中产生,这个培养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

五、普及校园京剧的不足

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覆盖面越来越大,大多数青年人都有走进高等学府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重视对当代青年群体中大学生的普及传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抓住这块阵地,就是拥有京剧未来的观众。

由三部委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和各省市京剧院团推进的进校园演出,虽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遗憾的是,全国2000多所高等学院(不含部队和港澳台学院),目前每年百余场京剧进校园演出,能观看到演出的大学生也仅仅20万人左右,这与在校大学生数千万的人数比例显然是相差太大了。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京剧进校园的支持力度,积极调动发挥全国各地京剧院团的力量,增加每年进校园的演出场次,以真正做到校园京剧的普及传播,而不是走形式和完成任务。即使这样,全国的京剧院团屈指可数,要想使所有的高校学生都能观看到京剧,恐怕也是一件很难实现的事情。

六、拓展京剧进校园内容、形式的思考

通过一组专家调查外国留学生的情况,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在法国,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必修课的法语课,除了学习语法,还包括文学代表作品、话剧剧本和法国古典戏剧的经典作品的介绍分析,而歌剧只是从小学到初中的音乐课程。结果是话剧比歌剧更流行;在希腊,初中有3年的古希腊语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了希腊古代戏剧的悲剧和喜剧。希腊每年上演多部古代的悲剧和喜剧,年轻人有较多的观摩机会。而在中国,从高中的语文课中,才能够接触到几个戏曲剧本的片段,学习也不过是停留在对剧本文学的认识上,而欣赏课几乎没有。结果导致绝大部分青年人不会欣赏戏曲。

笔者由此想到,2008年,由教育部策划试行,专业人士推选了京剧经典剧目中“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苏三离了洪洞县”“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儿行千里母担忧”等10多个简单生动、脍炙人口、易学易唱的唱段,在全国10个省的100所小学中作为音乐课曲目进行教学普及实验,由专业京剧老师为百所小学的音乐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辅导传授,再由小学音乐教师按照音乐课程安排教授给小学生们,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非常适合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京剧的传播,其目的是能让中小学生从小就熟悉传统文化,熟悉京剧的旋律,加深对京剧的亲近感,为今后了解京剧打下基础。

在大学,学习京剧唱段这种形式显然不大合适。除了进行知识讲座、示范、演出外,仍可以有许多内容和形式在高校中拓展,如果将京剧赏析知识纳入学习课程或配套内容,势必普及力度就会更大。例如:文学历史课程就可以与京剧普及相配套。当学习到古汉语《战国策》,就可以欣赏一下京剧名剧《将相和》《宇宙锋》《赵氏孤儿》;研修到《史记》,不妨了解一下《谢瑶环》《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如果涉及四大名著的内容,京剧中《大闹天宫》《黛玉葬花》《野猪林》《群英会》等多达数百部可以了解的剧目举不胜举。配套学习既可以把书本内容生动立体化,还可以通过赏析,对京剧艺术的表现形式特征加以了解。再如将京剧的历史知识、表演特点、赏析指导等内容,由专家进行整理编制成教科书刊,在高校设置可计学分的京剧艺术选修课程,并配有剧目赏析课程,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京剧知识。或许通过研究学习,还能培养出未来的京剧评论家和学术人才,对推动京剧的发展更有意义。笔者认为,一定会有关注民族文化的青年人走进这个课堂。

七、为校园外的青年人做点事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拥有他们就是拥有未来。当代的青年人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如何吸引他们对京剧产生认知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网络是当今青年人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利用网络宣传京剧,设计能够吸引青年人关注的内容。例如开发研制与京剧相关的游戏;在固定的演出场所开办京剧知识讲座课堂;安排青年京剧演员与青年朋友定期进行沙龙座谈会;研究现有青年观众对京剧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观众的办法;适时安排讲座、示范、表演合一的青年观众公益专场;制作京剧知识宣传手册和光盘;开展青年朋友看一部戏、听一节课、留一张影、学一句唱等内容丰富的活动,目的就是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京剧文化,喜爱京剧艺术。

八、培养京剧观众的责任

在多元化文化形式冲击文化市场的当今,我们有责任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传播给当代青年,因为他们是具有高素质文化和修养、有较强艺术鉴赏力的青年群体。我们有义务让他们知道作为国粹艺术的京剧是什么。也许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更多走进剧场,但重要的是要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京剧的种子,让他们知道中国文化的符号里京剧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作为一种完整的艺术门类,创作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京剧作品,培养新一代德艺双馨的优秀京剧人才,是当今京剧院团艺术建设的首要责任。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当艺术院团培养出优秀人才,打造出好的作品,接下来的是要面对市场的考验和观众的肯定,而市场的优劣则是由观众来决定的。大力推进京剧进校园和培养青年观众措施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未来的京剧观众,使更多的大学生和青年人走出校园,走进剧场。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