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桂林山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山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道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桂林的山真奇啊!
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像,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
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艳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
来到桂林的第一天就是去游象鼻山.....
桂林市城徽——象鼻山,大自然三亿六千万年前令人不可思议的作品,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象征,也是有人至桂林的必游之地。象鼻伸入漓江形成的水月洞有如一轮明月浮于水面,留下了“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千古绝唱。旅行家徐霞容曾有描绘:“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莹波”,“象山水月”得名于此。主要景点有:三星岛(爱情岛)、会江亭、普贤塔、象眼岩、水月洞、云峰寺、舍利塔等。
象鼻山形成的水月洞是多么美丽啊!象山水月,宋代张釜有诗云“水际空明月正圆,人行月空水如天。”象山水月洞又称朝阳洞,古人在此观日出并作诗刻于石洞上方。在夜晚来临时,水月洞就会形成倒影,在水中似乎也有一轮弯月。木筏在水面上幽幽地漂荡在漓江的水面上,是多么的美丽自然。漓江的水冰冰凉凉、清澈见底,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这次象鼻山的游玩结束了该前往下一个景点了!
【关键词】唐代桂林山水诗审美自觉
“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山水与文化紧密结合,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奇特的山水促进了文化名城的形成,悠久的文化又充实了山水的人文内涵。”「1这样优厚的条件给桂林旅游以很高的起点,“今散见于史籍及市内诸山石刻的古诗词多达5000多首。「2南朝齐永明年间(483——490)留在芦笛岩内的墨书题名及隋朝开皇十年(590)名僧昙迁在七星岩洞口留下的摩岩石刻‘栖霞洞’榜书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从中原来桂林观光的旅游事迹”。「3这说明了桂林景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业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到兴盛的发展过程。那么弄清桂林山水于何时进入世人自觉的审美视域是非常必要的。从历代留存的山水诗歌分析,唐代是桂林山水旅游审美走向自觉化的发轫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桂林山水诗的数量和质量来看,一直到唐代的桂林山水诗才能充分表明桂林山水旅游审美的自觉化。
最早涉及桂林山水的诗句是颜延之的“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这句诗被认为是“独秀峰之名有文字可考的开始”,“肇始了桂林山水诗风”。但这并布意味着桂林山水审美已经走向自觉。据《粤西诗载》「4收录诗歌情况看,唐以前有关桂林山水的诗歌不足十首,其中能在严格意义视为山水诗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颜氏的诗句在当时只不过是孤篇绝响,而且还是残篇孤句。因而不具普遍性,不能表明当时整个桂林山水审美主体群的审美自觉。当时桂林的奇山秀水仍是待字闺中的少女“藏在闺中人未识”。这种情况直到唐代之后才有改变。据不完全统计,唐代涉及桂林山水的诗歌有近百首,其中半数以上的作品是山水诗,且佳作数量不少。因而我们不能无视唐以前桂林山水诗在数量、质量上与唐代桂林山水诗存在的差距,更不能通过夸大颜氏诗句的地位和意义来说明当时桂林山水旅游审美已走向自觉。事实表明唐代才是诗人们对桂林山水旅游的审美自觉化的发轫期。
二,从唐代桂林山水诗的景点描写及开发的行动,充分表明唐代是桂林山水审美自觉化的发轫期。
虽然“早在南朝时期颜延于宋景平二年(424年)在任始安郡太守的时候就对独秀峰进行了开发”「5,但他的开发仅限于独秀峰,景点范围明显不广,也没有带动当时其他人进行开发,因而并未形成规模,因而,未能表明桂林的旅游审美走向自觉。这种情况到了唐代则有了明显改观。李渤的《留别隐山》、《留别南溪》,元晦的《除浙东留题越亭》,曹邺的《东洲》,李商隐的《桂林》等诗歌都表达了诗人对桂林山水的欣赏、留恋甚至归隐的情感。李渤的《南溪诗(并序)》还叙述了诗人于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开发南溪山,使这个千百年来不载于前籍的山岩变成了旅游胜地。隐山原名盘龙岗,藏于茫茫西湖(唐代桂林的西湖很大,隐山完全被西湖水包围,像座孤岛一样,与现在西湖的情况有所不同。此材料可参阅唐代吴武陵的《新开隐山记》和唐代韦宗卿的《隐山六洞记》),桂管观察使李渤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亲手开发使之得以闻名。在唐代像李渤这样对桂林山水着手开发的事例并不鲜见。例如,元晦对叠彩山的开发始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六月,完工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七月,辟山、修路、建亭,历时一年零两个月。次年元晦又开宝积山华景洞,建岩光亭,留下了《岩光亭诗》。裴行立曾在訾洲建起楼台亭榭,还请柳宗元为之属文,(见柳宗元《上裴行立中丞撰訾家洲记启》)。不仅如此,这些诗人们还以极大的热情给这些景点命名,并留下了吟咏的诗句。南溪山及南溪山诸洞之名、隐山六洞之名、叠彩山之名的由来与这些诗人有密切关系。强烈的喜爱之情是促使这些诗人有如此举动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强烈的喜好之情是与诗人的审美自觉分不开的。
三、,从唐代桂林山水诗中景点描写涉及的范围看,也能充分表明这种审美自觉。
唐代桂林山水诗所描写的景点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桂林城区、漓江流域、阳朔城区。首先,关于描写桂林城区景点的诗作。宋之问《桂州黄潭舜祠》所咏的黄潭又叫皇泽湾,位于虞山附近,舜祠则在虞山脚下,这些景点就是现在虞山公园的一部分。元晦《越亭二十韵》、《除浙东留题越亭》及《题越亭》所咏的越亭在叠彩山上。李渤《南溪诗》及《留别南溪》和其兄李涉的《南溪元岩铭序》则描写了南溪山的独特魅力。从卢顺之与张固相互赠答的《七星山东观席上赠张侍郎》和《东观席上和卢从事》以及张固的《游东观》可以看出当时的七星山(现在的七星公园的主体部分)已经成为诗人们呼朋引伴外出游赏的好去处。唐代陆宏休与欧阳实都有同名的《訾家洲》对訾家洲进行了描绘。李渤《留别隐山》所咏的隐山位于今西山公园。张固的《独秀山》描写的独秀峰位于王城。这些诗歌所咏的景点都是桂林旅游景点中的精华。即使在“大力发展大桂林旅游圈”的大潮之下,这些景点的独特地位仍不可替代。其次,漓江流域。张九龄的《巡按自漓水南行》、曹松的《桂江》、刘长卿的《入桂渚次沙牛石穴》、宋之问的《下桂江悬黎壁》和《下桂江龙目滩》等都是描写漓江流域风光的诗作。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诗作描写的主要区域是由灵渠至桂林这一段,并不集中在从桂林到阳朔的83公里水程范围之内,与现在漓江旅游的游程有差异,因而没有涉及重点刻画出像九马画山、黄瀑倒影、半边奇渡之类的著名景点,但是这些诗却已经基本刻画出了漓江流域风景秀丽的特点。再次,描写阳朔风光的诗主要有沈彬的《碧莲峰》,曹邺的《东郎山》、《西郎山》、《东洲》、《广福岩》。这些诗中描写的景点同样也基本被后人继承发展为现在阳朔景点中的精华。
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唐代桂林山水诗中描写的景点不仅都被继承为现在桂林旅游中的精华,而且在区域范围上也与今天桂林旅游景点的分布区域基本相似。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非基于巧合。“挥毫当得江山助”,如果说秀美的审美客体——桂林山水是客观原因,那么唐代诗人对桂林山水的审美的自觉则是主观原因。唐代诗人在这种审美自觉的催使之下有意识地欣赏吟咏桂林山水并开发景点,桂林山水之美才从“藏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走进世人的审美视野,缺少这种审美自觉,唐代桂林山水诗描写的景点只能是零星的,不会成格局。所以从唐代桂林山水诗景点描写的分布区域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唐代是桂林山水审美自觉的发轫期。
四、从那些诗人自己未到过桂林,但因送友人到桂林而创作的涉及桂林山水的诗来看,唐代桂林山水审美已经走向自觉。
虽然这些诗旨在送别赠答,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山水诗,但也能从某些侧面反映唐人眼中的桂林山水。例如郑谷的《送曹邺吏部归桂林》全诗长达四十余言,只有一句“触目成幽兴,全家是胜游”涉及桂林山水,但足以表明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审美是自觉的。因为这种自觉是使“触目”能产生“幽兴”的前提条件,否则不可能“全家是胜游”。郑谷是中原人,一生未到过桂林,他怎知桂林风光是“触目成幽兴,全家是胜游”。一定是有人特意给他介绍过,这一介绍的过程就是审美自觉的充分表现。无独有偶,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送桂州严大夫》)也属此例。诗人同样一生未到桂林,但两句诗却非常形象地概括出了“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簪,森列无际,其怪且多”「6的特点,成为评价桂林山水的著名诗句。白居易《送严大夫至桂州》也写到“山水衙门外,旌旗艛艓中。”这句诗形象地概括桂林的另一个特点——秀美的山水风光在城市之中,“皆出城不过七八里,近者二三里,一日可遍至”,并非“又在荒绝僻远之濒,非几杖间可得”。「7除此之外,赵嘏的“遥闻桂水绕城域,城上江山满书画”(《寄桂府杨中丞》),许浑的“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送杜秀才往桂林》),张籍的“旌旗过湘潭,幽奇得遍探”(《送严大夫之桂州》),都能在未到桂林的情况下以精辟的诗句描绘桂林山水之美,这表明当时桂林的山水妙胜已闻名遐迩,而人们对桂林山水的审美自觉正是使之声名远播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唐代桂林山水诗体现了桂林山水审美自觉的发轫。
“遍观中国人文山水名胜的形成过程,大量的山水景观被文人发现和欣赏是在唐宋时期。”「8桂林也不例外,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由桂林独特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山水审美的自觉到魏晋才才开始涌动,而代表当时山水审美自觉的诗人群主要集中江浙一带。并且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分裂大动荡时期,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审美自觉的传播。其次,桂林地处岭南,层层阻隔不利于这种自觉的传播。再次,自南越政权赵佗首创“以夷制夷”政策之后,这种政策或多或少都被历代统治者沿用。他们利用当地土司及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来管理夷人,派驻的中原地方官并不多,故而文化启蒙程度不高。到了唐代之后,桂林山水审美自觉的条件已经具备了。经济上,经过历代的开发,桂林及周边地区农业、手工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唐宪宗时(806年)著名诗人白居易就用桂管布做棉衣,并题诗赞之“桂布白如雪,吴棉软如云,布重棉且厚,为裘有余温”。文宗时左拾遗夏侯孜穿桂管布,皇帝也跟着穿,于是满朝恩武纷纷效仿,以致于桂管布因畅销京城而价格暴涨「9。文化上,唐代派驻或贬往桂林的中原官吏数量大增,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加深。诗人的不幸变成了桂林的幸运。这些“中州伟人硕士,或迁谪之经从,或宦游之侨寓”「10,与桂林结下不解之缘。大历十一年观察使李昌巎在独秀山下创建了桂林第一座府学,兴起了文教之学。同时这些诗人大量的文学创作也给桂林的文学以极大促进。所以汪森在《粤西通载发凡》中指出“然苟非诸君子,则无以开辟其榛芜,发泄其灵异。”经济与文化上有如此之进步,加上迁谪诗人的山水审美启蒙,桂林山水旅游审美终于开始走向自觉。新晨
桂林山水审美自觉的独特意义在于表明了桂林这座城市第一次以旅游胜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唐代以前的桂林城市的特征带有浓重的政治、军事、经济色彩。桂林是岭南与中原之间的交通要道,水路与陆路交汇,枕山带水,地势险要,便于进攻退守,被称为“自孙吴以后,湖广之间或生,未有不争始安者……用兵谴将之枢机”(《读史方舆记要》107卷顾方禹)这说明在统治者眼中桂林上是一座“地压坤方重”(《送严大夫之桂州》白居易)的军事重镇。另外由于桂林“所处延海,多犀象、瑇瑁、珠玑、奇珍异玮”(《〈隋书?地理志〉》)据《三国志?吴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魏文帝曾“谴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于此可见桂林的经济意义。总之,当时的桂林(始安城)的城市特征带有浓重的政治、军事、经济色彩,但旅游功能还未显现,一直到唐代,桂林山水审美才开始走向自觉。这种山水审美自觉开发了桂林的山水之美,使桂林旅游胜地特征日益突显,改变了“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又况逾临源岭,下漓水,出荔浦,名不在刑部而来就吏者,其加少也固宜”(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的情况。终于让世人认识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们开始自觉的来桂林旅游,至此也掀开了桂林旅游胜地的发展史。
参考资料:
[1]颜邦英.桂林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清)汪森,桂苑书林编辑委员会校注.《粤西诗载》[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3](宋)范成大,齐治平校补.桂海虞蘅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有鬼斧神工的秀美山川,还有波光淋漓的漓江。山山水水,山水相依,桂林承天地之造化而生,地杰人灵。生于斯、长于斯的壮族人民从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在这里流传深远,荡舟于漓江的山水间,清雨洗尘的季节,仿佛三姐的歌声会从天而降。
先来听一段三姐的传奇吧――
在罗城与宜山交界的天洞之滨,有个美丽的小山村。村中有一位叫刘三姐的壮族姑娘,她自幼父母双亡,靠哥哥刘二抚养。哥妹二人以打柴、捕鱼为生,相依为命。三姐不但勤劳聪明,是众人夸赞的纺纱织布的巧手,而且长得宛如出水芙蓉一般,容貌绝伦。她尤其擅长唱山歌,她的山歌遐迩闻名,故远近歌手经常聚集其村,争相与她对歌、学歌……
二
刘三姐的传奇赋予了这方山水以灵气,三姐的歌声像民族基因一样嵌入了壮族人民的血脉里。山水之美,又有天上仙曲相伴,桂林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
下面我们要说的歌唱家刘瑛女士,她的故乡就在美丽的漓江边上――桂林。
刘瑛出生在一个少数民族家庭。在她的故乡,有着流传上千年的音乐传说。这些飘荡在空气中的音乐因子,像桂林美妙清澈的山水一般,涤荡着人的心灵。可以浪漫地想象一下,就当是三姐当年留在桂林山水间的歌声,在现代的一段回音吧。
刘瑛从小就喜欢上了音乐。早在1964年,她还只是一朵对阳光充满了幻想的小花,就已经在广西艺术学院附小学习琵琶。琵琶作为一种民族乐器,那种独特悠远的韵味,是最好的音乐启蒙,刘瑛从中获益良多。后来她改学钢琴,哦,钢琴,西洋乐器,讲究诗情画意。欢乐的音符,随着指尖在黑白键上跳跃,一段一段优美的曲子,感染着喜欢音乐的刘瑛。在学习钢琴期间,刘瑛受到著名作曲家陆华柏夫人甘宗容的声乐启蒙。陆华柏先生历任中央戏剧学院、华中师范学院、湖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创作歌曲有《故乡》、管弦乐《康藏组曲》、钢琴曲《东兰铜鼓乐》等。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起点非常重要。刘瑛小时候所受到的声乐启蒙,为她以后的艺术人生指明了方向。人生不可琢磨,但刘瑛的人生自此与音乐分不开了。
后来,刘瑛从艺术学院附中毕业,加入了广西钦州歌舞团。适逢当时号召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歌舞团南下边疆,支援边疆建设,到了广西北部湾。那是一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北部湾是一块临海的大地,年轻人在这里热火朝天地奋斗。越是艰苦的岁月,越需要音乐的陪伴,音乐就像海港吹来的风,像军港之夜轻轻的号角声。刘瑛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本色,她继续歌唱,在她的内心时时回荡着高低起伏的歌声……有了这份执着,自然就会有舒展歌喉的机会。由于刘瑛唱歌出色,在当年的广西北部湾,小小年纪的她就被称为“小郭兰英”。“郭兰英”在当时可是名人呢,她是著名女歌唱家。“小郭兰英”在刘瑛心中,也是一段青春的回忆,小小的欣喜,小小的鼓励。无论如何,在刘瑛身上流着的是壮族同胞的血液,从她歌喉流淌的歌声总是浸润着桂林山水的清新甜美。
三
1979年,刘瑛被抽去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她演唱的《情系天涯客》受到广泛好评,并被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栏目选中,作为推荐曲目连续两周向全国广播。当你的歌声传遍天涯海角的时候,那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不但故乡的漓江能感受到这歌声的呼唤,不但北部湾的海港能聆听到这歌声的柔情,即使长江边上也能聆听到这曲《情牵天涯客》,即使远在大东北的松花江、太阳岛也能领略到南方歌唱家的风采……
在刘瑛艺术人生的履历上,这不过是她成功路上的一个逗号,更大的成功,随着她的努力,不断地源源而至。
次年,刘瑛被推荐到中央音乐学院作为进修生学习声乐,师从著名音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刘瑛跟从郭老师学习声乐,受益匪浅。一年半后,刘瑛便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厅举办了独唱音乐会。毕业那年,中央歌剧院和李谷一的中央轻音乐团都到学校点名要她,最后,刘瑛听从了老师郭淑珍的话,带着自己的音乐理想来到了南方。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塞桂林。”这回亲自观赏了阳朔的山,水。真是名不虚传。
清晨,我们泛着竹筏畅游漓江。一路上只见漓江两边有数不尽的奇峰异岭,它们一座座拔地而起,各自独立,形态万千。在朝阳的衬托下,有的犹如一个巨人,威武雄壮;有的犹如一只手掌,撑起整个天空;有的犹如一轮明月,在天空半隐半现;有的犹如一根巨棒,直插在天地间……
阳朔的山,奇。险,阳朔的水却是格外的秀。美。
坐在竹筏上,卷起裤脚,将脚放入漓江水中,一阵暖意涌上心头,随着竹筏的移动,脚底不时荡起一团团晶莹的水波,格外清澈。仔细看着河面,可以清楚的看到水底的水草,一条条小鱼正在水草中捉迷藏呢!顺着江面看过去,你会发现水底也呈现出一座座奇峰危岭。美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