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桥的谚语

有关桥的谚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桥的谚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关桥的谚语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抗震设计;地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桥梁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桥梁从祖国大地拔地而起。众所周知,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回顾近代地震史,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这些地震都给我国经济、建设等方面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损失,许多昔日繁华的城镇在地震的破坏下变得残壁断垣,至今国人无不思痛。可见,合理的抗震设计,要求设计出来的结构在强度、刚度和延性等指标上有最佳的组合,使结构能够经济地实现抗震设防的目标。本文在此主要探讨了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相关问题,为今后桥梁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1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破坏特点

1.1 构件形式

结构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由于过大的变形导致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压屈和内部混凝土压碎、崩裂。结构失去承载能力在框架结构中,通常柱的破坏程度重于梁、板;钢筋混凝土构件通常会出现斜向或交叉裂缝;配置螺旋箍筋的混凝土柱,当位移角达到较大数值时,核心混凝土仍保持完好,柱仍具有较大的抵抗能力。桥梁从结构角度讲是不规则结构,其受力特点复杂,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特别是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由于桥梁板的“斜撑”作用,桥梁形成的实际支撑对结构刚度的影响,与结构整体刚度的大小有关,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更是相当微妙。而上部结构的地震惯性力通过支座传到下部结构,当传递荷载超过支座设计强度时支座发生损伤、破坏。支座损伤也是引起落梁破坏的主要原因。对于下部结构而言,支座损伤可以避免上部结构的地震荷载传到桥墩,避免桥梁发生破坏。

1.2 结构体系

当梁体的水平位移超过梁端支撑长度时发生落梁破坏。落梁破坏是由于梁与桥墩(台)的相对位移过大,支座丧失约束能力后引起的一种破坏形式。采用框架-抗震体系的桥梁结构,破坏程度较轻;相反刚度柔弱的底层破坏程度十分严重;采用框架填充墙体系的房屋,当底层为敞开式框架间未砌砖墙,底层同样遭到严重破坏;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柱体系结构的建筑,因楼板冲切或因楼层侧移过大、柱脚破坏,各层楼板坠落重叠在地面。以前桥梁结构在抗震设计时梁、板按受弯构件简化模型进行计算,仅计算竖向荷载设计桥梁构件,未将桥梁作为整体结构的一部分考虑。而在地震作用下,桥梁梁板与主体结构相连,成为压弯或拉弯构件,桥梁参与框架结构整体受力后,结构的水平刚度增大,结构自振周期减小,势必造成总地震作用加大。

2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要点

2.1 采用适当的平立面

如何对一个桥梁工程项目实施建筑布局与结构布置?这通常与桥梁的平立面直接相关。有数据表明,简单、规则的桥梁结构其抗震能力普遍较强。这是因为复杂式桥梁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内部构件的强度与刚度形不成一致规律,导致结构扭转非常明显。因此,在对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中务必加强措施,尽可能遵循建筑物的均匀对称原则,避免采用不规则的建筑方案,从总体上降低桥梁的刚度偏心率,并准确无误地计算出相关的地震反应数据,这有利于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抗震措施和细分处理措施,保障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有明确、直接的传递途径。

2.2 选择有利场地

在桥梁内部实际配筋计算时,桥梁板按单向板力学模型进行配筋计算,上部负筋通常按照跨复杂性,首先需要通过概念抗震设计来间接实现“大震不倒”,桥梁的抗震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同等重要。由于施工场地的地质环境不同,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一块有利于抗震的场地开展施工,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害。在选择建筑场地之前,首先根据建筑场地的地质状况及建筑结构的需求,分析出哪些是有利地段,哪些是不利地段,无论何时都不要在危险地段上进行建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与财物损失。此外,还要尽可能地错开地震周期与在建项目的自振周期,用以防止桥梁结构产生共振损坏。

2.3 保证结构构件的延性

桥梁结构的地震破坏源于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振动,因此抗震设计要力图使从地基传入结构的振动能量为最小,并使结构具有适当的强度、刚度和延性,以防止不能容忍的破坏。所谓的结构的延性,就是在承载力没有明显减小的情况下,结构所能产生非弹性变形的能力,其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结构的变形能力。有必要说明的是: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延性直接影响着桥梁能否在灾难中屹立不倒,所以结构的延性在某些意义上等同于结构的强度,二者都是建筑抗震设计中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那么怎么样在地震作用下使桥梁的钢筋混凝土展现出结构的延性呢?这应该尽量地将塑性变形集中作用于延性较好的构件上。良好的延性对桥梁结构的作用无疑是肯定的,一方面它能有效地降低地震作用对桥梁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能吸收地震能量,防止建筑结构的倒塌。

2.4 增强桥梁的整体性

桥梁作为许多细节构件连接而成的整体,是一个具备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其能否承受地震惊人的破坏力量,全看各构件间能不能实现协调工作、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桥梁的整体性能不但是建筑抗震的首要条件,还是桥梁抗震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的整体性能好,在适当位置布设构造柱,并配置相应的构造钢筋,不但能够消除滑移、散落等问题,加强桥梁梁板的刚度值,还能适当放宽对桥梁的平面要求,对于桥梁的层间变形,也非常容易控制。

2.5 加强抗震防线的建设

如今,许多桥梁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以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一旦地震来临时,第一道防线在强烈的地震力的冲击下遭到破坏后,还有后备的第二道、第三道甚至更多的防线立即接替,抵挡住后续的地震冲击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桥梁的安全,免于倒塌。另外,在进行桥梁抗震能力的设计时,可以采用具有多个肢节的抗震结构体系。桥梁结构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连梁,使其具有优良的多道抗震防线性能。还可以利用在结构中增加赘余杆件的屈服和变形来分散地震的作用力,而且一旦赘余杆件遭到破坏后退出工作,还可以使整个桥梁结构从当前的稳定日系想另外一种稳定体系进行过渡,避免在长时间的地震作用下引起持续的共振效应。

2.6 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

建筑抗震结构体系作为抗震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确定结构体系阶段,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如建筑高度、经济状况、场地布置、施工材料等影响,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技术问题,必须经过谨慎的思考才能确定。这方面,非但要考虑计算简图和抗震防线等问题外,桥梁体系还应具备一定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防止局部突变而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再者,在结构布置阶段,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征值最好相距不远,并在建筑的布局上,保持结构对称、布置均匀的原则,以避免主轴不在一条轴线上而引起的扭转振动等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桥梁工程抗震设计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过程,是衡量桥梁工程结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一名桥梁工程设计人员,在对桥梁的抗震设计当中,应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细心分析桥梁结构中每个构件和各组成部分可能存在的问题,致力于设计出抗震性强、实用性高、经济性好的桥梁。

参考文献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第2篇

种树无时,莫教树知,多留宿土,刈除陈枝。

山坡朝阳地发暖,春栽宜早不宜晚。

过河要搭桥,造林要育苗。

立春好栽树。

春栽阴(北坡),冬栽阳(南坡)。

瞒春(立春前)插柳。

高杨下柳(高地植杨,低地植柳)。

河边栽柳,道边栽杨。

高山松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柳树当年不算活。 柳枝不为雪折。

向阳油茶,背阴杉木。

阳山浅土栽松,阴山泥深植杉。

要想富,多栽树。

植树造林,富国富民。

家有寸材,不可当柴。

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种树。

路是人开,树是人栽。

栽树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现在人养树,来日树养人。

造林即造福,栽树即栽富。

眼前富,挑粪土;长远富,多栽树。

要得聚宝盆,荒山变绿林。

关于植树节的谚语

1、竹笋不怕千斤石,就怕牛来踏。

2、种树无它巧,只要用力敲(根土要实)。

3、种树无时,莫教树知,多留宿土,刈除陈枝。

4、一年烧山十年穷。

5、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种树。

6、油茶不刈草,一世枯到老。

7、油茶是个宝,吃用不可少。

8、有林山泉满,无树河套干。

9、榆要稠,槐要稀。

10、栽花要栽月月红,种树要种不老松。(满族)

11、栽树容易保树难。

12、栽松不松,栽竹不筑(不实)。

13、一年青,二年紫,三年四年死(指紫竹)。

14、栽松要敲得凶(栽后把土踏实),不凶不成功。

15、栽一株活一株,树林里面出珍珠。

16、栽竹无时,雨过便移。

17、早采种子一包浆,适时采收种子壮。

18、正月(栽)竹,二月(栽)木。

19、正月栽竹,二月栽木。

20、种柏怕春知(立春前),插杉怕雨来(雨水前)。

21、一年高过头,二年高过楼,三年平檐头。

22、一年不挖(中耕)地长草,两年不挖树减产。

23、要想风沙住,地上多栽树。

24、阳山浅土栽松,阴山泥深植杉。

25、眼前富,拾粪土;长远富,栽树木。

26、向阳油茶,背阴杉木。

27、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28、松树自飞花,杉树会萌芽。

29、树木栽得密,树干直如笔。

30、树木成林,风调雨顺。

31、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32、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

33、山上绿幽幽,泉水不断流。

34、山上毁林开荒,山下必定遭殃。

35、山坡朝阳地发暖,春栽宜早不宜晚。

36、山光光,年年荒。

37、山岗多栽树,水土不下流。

38、若要茶,十月挖(中耕)。

39、人挪活,树挪死。

40、秋天抚(中耕)母竹,来春笋成林。

41、清明笋出,谷雨笋长。

42、千年柏,万年松,不如老槐空一空(槐老空心,根上能长很多新树)。

43、七月长球,八月长油。

44、年年留笋竹满山。

45、楠木是金子,樟柏是银子。

46、木对木,皮对皮;皮对皮,骨对骨。

47、苗要种好,树要根好。

48、瞒春(立春前)插柳。

49、绿化秃山头,浊水变清流。

50、绿化赛过宝,一宝变百宝。

51、陆上千年枫(宜干土),水中千年松(宜湿土)。

52、柳树当年不算活。 柳枝不为雪折。

53、柳树不怕淹,松树不怕干。

54、林带林网,赛过铁壁钢墙。

55、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56、今年栽竹,明年吃笋。

57、根顺直,土砸实。

58、光栽不护,白费工夫。

59、过河要搭桥,造林要育苗。

60、过了七月半,老嫩随人砍。

相关文章推荐:

1.关于植树的谚语

2.关于植树的谚语汇总

3.有关植树造林的谚语

4.关于植树的谚语锦集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第3篇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但不同的文化的载体都一样,即语言。帕默尔说“语言忠实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反映了各种信仰和偏见。”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源自人类所共有的一个客观的大自然,而个性则源自各民族所处的小环境的不尽相同,即所处地域环境、物质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宗教文化环境的不尽相同,从而产生了各民族的独具特色的语言。因此,语言与地域文化关系密不可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语言,语言也不能够离开文化而独立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种语言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风貌;文化的影响又制约着语言的发展与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发展,中英关系交流越来越多,程度也越来越深。但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中西语言交流产生了一定的障碍。翻译成为解决这一困难的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翻译是人类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和互相借鉴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由于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然而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因此保证翻译成功的关键就是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2.地域文化与语言翻译

2.1地理位置对语言翻译的影响

英国是个岛国,四面濒海,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与恶劣的海洋环境抗争。因而有Any port in a storm (风暴到来不择港),on the rocks(手头拮据),Tell that to the marines(哪有那样的事), all at see (茫然不知所措)。这些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对不了解其地域文化内涵的中国人来说,在理解上难度比较大。就拿这句谚语来说 be in the same boat with字面意思不就是坐在同一条船上吗?怎么就是患难与共呢!要知道英国人常年在与海作斗争,在船上时不时会面临大风大浪的危险,在同一条船上对英国人来说也就意味着一同面对大风大浪,患难与共。所以翻译时不能单单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积累这些与航海有关的谚语也是必要的。

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农业大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农耕为主。所以中国人更了解和熟悉的是陆地生活的农业耕作,老百姓对“土”有着特殊的感情,如人们常说农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喻其辛苦; 称当地人为“土生土长”; 称民间沿用的方法为“土法”; 把小地区内使用的方言称之为“土话”或“土语”; 说某人“土气”是说他不时髦, 而“土崩瓦解”比喻彻底崩溃等。面对这些与海、土结合在一起的成语、谚语在英文中很难找到其对等的词,在处理这方面翻译是往往要采用意译的办法。比如说,土气就是不时尚,可译为unfashionable,这样就达到要表达的意思了,显然这样也失去了一些中文用土来代表的地域文化内涵。这也是正常的,翻译时是很难做到绝对意义上的对等。如果不了解中文的地域文化内涵把他译为earth air,那可就闹笑话了。

2.2生活方式对语言翻译的影响。

2.2.1生活方式与语言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用牛耕地,耕地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因此中国人对牛有深厚的情感,与牛有关的词很多,如:牛劲、牛脾气、牛皮、吹牛、老黄牛等。它们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喻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总之,在中国人的心中,牛是体型庞大、体格健壮、终日劳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典型。英国是山小地狭的岛国,古代主要靠马耕,因此马在英国文化中则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汉语中的牛与英语中的马特有的文化内涵正是生活方式差异的具体写照。对于此类现象我们在做翻译时,切忌直译,而应根据各自民族文化特点,运用替换原喻体的方法,使其做到形不似而神似,殊途而同归。

2.3生态特产对语言翻译的影响.

由于地域的不同使得各国的土地上盛产的农作物各不相同,也使得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的联想也不尽相同。

中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盛产竹子这一特征,在汉语中用竹子作比喻的言语并不鲜见。而英国并不盛产竹子,并没有什么与竹子有关的比喻。在汉语中常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和大量产生,而英语是用like mushroom 之说来形容,用mushroom 蘑菇来替代了原喻体竹子一词。又如:“很有把握”在汉语中用胸有成竹来表达,而在英语中用“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来形容。不了解其文化差异是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因此对译者来说理解两国地域文化是做好翻译的必要任务。

3.结语

综上所述,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也就必然导致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存在许多相异之处。而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桥梁,也是两种文化的桥梁。我们应该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翻译,翻译不仅要做到意义上的等值,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译者把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中去,要仔细权衡文化中思想意识的内涵,尽可能将源语文化转换成目的语文化,力求做到最大限度的忠实和等效。对翻译来说,双语文化能力比双语能力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 which derive from life are the condensation and embodimen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 They can reflect geography, history, customs of a n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a nation's proverbs when we try to study its culture.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being treasures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see distinct differences resulted from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essay uses some typical example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ustoms, religious belief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etc. Proverbs ar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because of their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unique cultural backgrounds. In order to present an adequate translation of a proverb, we can use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flexibly: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equivalent transl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combined with free translation.

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ranslation methods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汉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2]本文试图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提出了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及方法。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3]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4]

二、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5]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一视同仁);Man propose,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佛教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是道家的思想。

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 say 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除此之外,英谚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Cherchez la femme.(找出祸水)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谚语;而汉谚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谚语,如:“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维吾尔族谚语;英谚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汉谚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6]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to 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 hook(land)one's 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have other fish to fry(有其他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play a 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等。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 [7]

(三)、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呢的成份,如:A cat has nine lives.(吉人自有天相),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人,如:Cats hide their 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8]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 tail does often catch the 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 the fox preaches, then beware your 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四)、宗教信仰方面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9]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 does nothing in vain.(造物主无所不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10]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11]

(五)、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 dog in the 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12]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13]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All happy families resemble one another,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不要本末倒置)等。

三、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14]例如:East is East,and West is 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15]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16]如:P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New-born calves make little of 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A fire on city w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7]

(二)、 意译法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s 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18]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 will 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4)Every man has a fool in his sleeve.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19]

(三)、对等翻译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1995:144)如:

1)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

2)Two can play the game(孤掌难鸣);

3)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

4)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20]

(四)、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21]例如:

1) 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量布裁衣,量入为出);

2)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3)If I have lost the ring, yet the fingers are still there(戒指虽丢失,手指仍然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结论

综上所述,谚语历史久远,汇集了大众的智慧,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高度洗练的形式之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它经过长期积累,不断丰富,以凝练、警策、对仗、和谐、形象、寓意精辟、富有民族性等特点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所以通过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扩大视野,还可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2]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3]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第二版.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p.3。

[4]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p.186。

[5]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

[6]周淑萍.英汉谚语渊源比较分析[J].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22卷:p.92。

[7]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

[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24。

[9]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8。

[10]沈超英.《圣经》与英语谚语[J].大学英语,2002年,第3期:p.45。

[11]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p.45。

[12]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8。

[13]李群.英语习语与基督教[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p.29。

[14]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4。

[15]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年,第6期:p.36。

[16]邱凯端.论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同[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p.99。

[17]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p.163。

[1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5。

[19]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p.165。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狸 传说 妖怪文化

一、狸的由来

1.日本汉字“狸”的由来

最初“狸”这个汉字是描述野猫等中型哺乳动物的。据说在日本,在极其有限的区域才有野猫类动物的存在,进入中世以后,日本人就把“狸”这个汉字读作“たぬき”(实际上就是指貉或浣熊之类的动物)。在《本草和名》中描述为“家猫或猫”,这是从中国学来的标记方式,这种混乱的记述方式还没有结束,在《和汉三才图会》当中,又把“狸”这种动物描述为“野猫”。

2.日本字典中对“狸”的描述

(1)①犬科,哺乳类。体长50~60厘米,尾长15厘米。常在山地或草原以洞为穴,群居。毛色一般为茶褐色,四肢为黑色。毛皮一般为防寒之用或用作风箱。毛可做毛笔。杂食性动物。容易和獾混淆,两者被称为貉或。传说它们会变化欺骗人类,而且有敲打自己肚皮的习惯。

②长着一副滑稽的脸,实际却非常狡猾,也暗喻表面憨厚实际狡猾的人。

③“狸假寐(装睡)”的简略说法。[1]

(2)藏身于山野之中,属“犬类”动物。白昼藏在巢穴之中,夜晚出来觅食。主要以野鼠、鱼类、昆虫、植物果实为食。古人相信狸会骗人,敲打腹鼓。[2]

(3)①狸。②猫。野猫。[3]

二、日本词汇和谚语中出现的“狸”

1.日语里有很多和狸有关的词汇及俗语。

(1)狸:放入炒蛋和葱的面条。

(2)狸父(狸):狡猾的老头子。

(3)狸:滑稽的表情。

(4)狸汁:①在狸肉中放入萝卜、牛蒡等加入调味料煮出的汤水。②把魔芋和蔬菜,以及芝麻油一起炒,再放入调料煮出的汤汁。在佛教中,代替①做出的精致料理。

(5)狸麦:在关东地区,放入炒蛋和葱制成的荞麦面。在关西地区,放入油炸豆腐的荞麦面。

(6)狸つき:狸迷惑人类的一种民俗信仰。在中国地区和四国地区比较多。

(7)狸婆:狡猾的老太婆。

(8)狸ばやし:夜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祭祀音乐。通常被认为是狸敲打腹部发出的像打鼓一样的声音。在江户时期,成为都市七大不可思议事件之一。

(9)狸笛:在风琴上设施的狸形按钮,按下去就会发出声响的一种玩具。[4]

在日语里有关狸的谚语及俗语当中,我们不难发现,狸是很擅长变化和狡猾的动物,日本人也经常用它来比喻一些狡猾的人。从很久以前,狸和狐都被认为是擅长变化、还很会骗人的动物,而且有“狐有七种变化,狸有八种变化”的俗谚,狸的变化方式属日本独有,甚至比狐更胜一筹。传说狸很擅长变成物体或模仿声音,所以很容易骗到人类。它们也是很胆小的动物,经常会被吓到和失去知觉,而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变成和尚。[5]

在民间故事“かちかち山”中,狸虽扮演反面角色,但也有迷糊、讨人喜欢的一面。日本人对狸这个妖怪实在是喜爱,没有恶意,他们只是想用狸提醒那些追求夸张事情的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骗子一般都会有华丽的外表而阴险的内心。

在现代日本,没有人真正相信“狸或狐能变化成人”。但是在几十年前,就有为数不少的人相信这一点。比如说,有很多人就相信狸会敲腹鼓是真的。在很早以前的日本就有这样一种说法:狸敲打自己的肚子,使之发出声响。这是狸的拿手绝活,日语里称作“タヌキの腹鼓”。这种现象被列为都市七大不可思议现象之一。传说古时候,京都擅长弹琴的隐者,经常在月夜和狸的腹鼓合奏,乐音相当美妙。也有人说狸打腹鼓是一种雌雄交尾前的习惯动作,算是求偶的行为之一。这种事情,现代人也只是当做故事来听,但在文明开化的明治时代,曾在日本的报纸上登载着这样一则新闻。“有狸曾在人的床底下敲腹鼓”;在明治十七年(1884年)的“邮政报”上,也登载着一则新闻:在某一个人家饲养的狸,敲过腹鼓。

2.文学作品

在日本的文学作品当中,也有大量关于狸的作品。比如18世叶大阪鹤山勾当作曲的滑稽歌谣“たぬき”;杵屋三郎的长歌作品“たぬき”;以文福茶釜为主题的长歌“たぬき”;俗谣“たんたんたぬきの”。在童谣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证城寺的狸子”,现已被收录到《日本民间故事》当中。类似的童谣还有如“たぬきのレストラン”、“げんこつやまのたぬきさん”、“もしもタヌキが世界にいたら”。“をたたくと秋を惜しみけり”(与谢芜村),是对狸的生态的一种描写。

《狸御殿》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传说在古代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有一座鬼怪聚集的神秘之山,被放逐的流浪王子雨千代邂逅了狸公主,两人坠入爱河。可是狸公主被咒语缠身,若要摆脱诅咒,就必须找到前世挚爱的王子,再度相识、相恋,并且再度与其分手,经历刻骨铭心的生死之恋。

《阿波狸之战》是日本有名的关于狸的传说。相传在江户时代,也就是现在的小松岛市的金长狸和德岛市津田町的六右卫门狸之间发生的故事。两只狸为争夺两市之间“浦川”而展开的战斗,据说战斗波及了1000多只狸。

不管谚语还是文学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出,它们的出现多多少少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也对研究日本民俗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日本著名狸形象

在日本,关于妖怪的传说已经深入人心,日本民间传说里的“狸”,出自鸟山石燕的《百图百鬼夜行阴之卷》。书中描述,狸,是貌似浣熊的一种犬科动物。在2010年第79次“人类和动物关系学会”当中,东京大学农学部的中村祯里教授发表了一次名为“狸的日本史”的演讲,其中有句话这样说:“古代的人们见到的狸和现代人看到的狸,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狸的形象在日本人心目中一直都是存在的。日本的狸形象纷繁复杂,很难详尽,本文将介绍几种在日本最有名的狸形象。

芝右卫门狸,与佐渡岛的团三郎狸,以及赞歧国屋岛的秃狸,并称为日本三大著名狸子。[6]

豆狸豆狸很聪明,这是和普通的狸不同的地方。据说它会把自己的阴囊吹到很大,会达到八个榻榻米那么宽。它们有不少骗人的把戏,如把阴囊放大趴在地板上,或者把阴囊放大罩在身上,搞出非常奇怪的样子。豆狸在日本东部很少,西部很多。在下着小雨的夜晚,它把阴囊披在身上,去买酒和食物。据说有时豆狸会很骄傲地把阴囊放大成八个榻榻米那么大,变成房间。但如果有烟头落在身上,它们就会慌张地逃跑。

坊主狸在日本德岛县有座“坊主桥(坊主即和尚的意思)”,桥边有沼泽。人们在夜间通过时,不知不觉间就会被剃成秃头。这就是狸的把戏,附近的人就会把这种狸叫做“坊主狸”。把那座桥命名为“坊主桥”。据说在这个地方,狸很活跃,经常搞恶作剧,因此人们就会给它们取相应的名字。又如“上吊狸”,这是一种巧妙的说法,实际上应该叫做“吊首狸”,因为它们会很巧妙地引诱人们上吊。

小豆洗い小豆洗,是一种在河边弄出洗豆子声音的妖怪。它们出现的场所很固定,大致是在山川附近或桥下,有时还会唱歌。有趣的是,一旦有人发现,它们就一定会跳入水中,据说在日本各地都有出现。在山梨县出现的也是在桥下,通过这座桥时会听到洗豆子的声音。甲府的人认为是貉,即使离开一公里左右,洗豆子的声音也仍然会在耳边回荡。[7]

四、日本民俗中的“狸”文化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从很久以前,狸也一直给人们很容易亲近的印象,和住在山里的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四国地区,狸的传说相当盛行。传说人如果被它附体就会不停地想喝酒,所以许多餐馆尤其是以出售酒水为主的小酒馆,都把它摆在大门口,希望凭借它的神力招揽酒客。狸的造型很有特色,体型肥胖,头略上扬,除肚皮雪白外全身深褐,背后还背着一顶大斗笠,一副要去饮遍天下美酒的豪气旅者的形象,而且也真有几分酣醉之相。[8]

对应于原始农耕神的荷时代,在极少出现狐的四国地区,作为第二、第三产业守护神被人们熟知的狸,就逐渐被人们供奉,并且也建造了不少庙宇。随着这些庙宇的建立,狸信仰也逐渐代替狐信仰广泛流行起来。在佐渡地区,也和四国一样,从群山到海岸线都有着这种庙宇的存在。

民间故事“狸子出嫁”在新泻县市南区臼井地区已经演变成一种民俗活动,在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当地的臼井中学有大约30个学生参加,学生们带着惠比寿或大黑的面具,化着像狸的一样的妆容出场了。

在德岛县内,围绕狸的传说也很多。最著名的“阿波狸之战”在本文第二部分提到过。在德岛县有很多的祭拜狸的寺庙,据说数量达到40座以上。在明治时代,有关狸的题材的讲座非常流行,不过都是口头上的盛传,缺乏有力的书面资料。但究其原因,为何德岛会出现如此多的庙宇,据说有很多有趣的传言,比如“德岛的人很容易被狸骗”、“德岛的人忠于信仰”之类的传言。

从很早以前,在小松岛市,那些寺庙就作为旅游资源而繁盛起来。在该市的中心公园里,就矗立着一尊日本最大的狸塑像。关于在市区内残留的很多狸的传说和寺庙,日本学者饭原先生就曾说道:“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被保护。”

日本人赋予狸俳趣、禅趣和独特的飘逸洒脱感。著名的日本信乐陶瓷经常会选用狸作为烧陶的对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2007年3月到6月间,在日本滋贺县立陶艺馆举办的狸文化陶艺展。在陶艺馆的外面有条横幅这样写道:“ようこそたぬき御殿へ~おもしろき日本の狸表”,充分展现了当地人对狸的重视及对狸的神秘而产生的无穷好奇心。这次展览以“日本人和狸”为主题,通过陶器、绘画、文学等众多作品,展示了从古至今日本人表现狸形象的历程。出了展馆,在对面小路上,大家会发现各种各样狸的塑像。它们有的摆出敲鼓的姿势,有的是喝酒的姿态,还有这边挥舞着大旗的狸子们,是信乐狸中最著名的形象。

五、结语

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日本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并在众多高校展开授课。本文从狸的角度,对日本人对于妖怪的态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可见,狸在日本人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狡猾但不失调皮可爱的,是从心底里喜欢的。从古代关于狸的传说,到谚语、文学作品当中出现的狸的形象,再到现代日本人生活当中(如狸文化展)对狸的重视,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敬畏,至少我们能了解狸文化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日本民俗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新村出.辞苑第四版[M].岩波店,1991:1605.

[2]吉,野本菊雄.最新小学国辞典[M].角川店.昭和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3]小川,西田太一郎,赤忠.角川新字源[M].角川店,P643.

[4]新村出.辞苑[M].岩波店第四版,1991:1605.

[5]武.物民俗[M].法政大学出版局,2005.

[6]ひょうご行[J].妖怪・自然の世界兵立史博物,200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