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技术创新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将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结合
将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发展有机结合是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合理构建首要前提和保障。如果两者没有有机结合,只是在形式上结合,最终就会导致两者貌合神离,无法真正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最终也无法达到推动广西休闲旅游行业以及农业技术行业发展的目的。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其实就是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广西的休闲旅游行业完全地渗透着农业技术相关的内容,同时广西农业技术的发展也要充分融入休闲旅游的相关元素。例如,铁皮石斛是广西的道地名贵保健中药,有“仙草之首”的美称,能够有效滋养五脏,具有良好的养生功效。但在前来广西观光旅游的游客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了解广西有关铁皮石斛的相关种植知识及保健功能,而使得广西铁皮石斛种植行业发展堪忧。而通过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在观光客较多、人流量较大的旅游观光地区进行铁皮石斛种植及使用功能的相关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广西铁皮石斛,同时也可以与一些旅游公司合作,制定铁皮石斛宣传手册,生产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进行销售,或在农家乐、酒店等地方当作特色产品销售等。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铁皮石斛种植的地区组织安排游客进行种植、采摘体验,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广西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推进广西休闲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2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富有地方特色
要想有效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广西休闲行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广西特色。当前,地方区域特色的严重缺乏是广西休闲旅游行业及农业技术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其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使其具有广西的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每一个前来观光体验的人们留下不一样的影响,使其有更加新奇的感受,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为广西经济放入发展提供动力。广西的休闲旅游企业应加强与当地农户的合作,引进资金来修缮农户住所,将其统一规划建设,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投入,组织当地居民加入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引进更多的休闲农业项目,引导游客住到农户家中,使其在娱乐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广西当地民俗农业文化,在发展旅游行业的同时有效地推广广西农业技术。
3合理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合理地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是构建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的旅游部门应加大投入,结合广西当地的景观环境以及农业发展特点,建设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园区。目前,在桂平市的石咀镇小汶农业示范园,就建设有铁皮石斛种植观光区、十多种名优水果采摘体验区、钓鱼烧烤及农家餐厅,为人们提供观光场地,在休闲观光的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水果栽培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同时,该示范场在304省道旁边,其不远处还有一处北回归线公园,从市区乘坐8路公交车就能够直接到达,交通十分便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除了建设示范园,将一些综合的农业种植园逐步改建成乡村旅游园区,也能够将广西的休闲行业与农业技术创新结合,保证广西休闲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构建。
4结语
陕西作为我国内陆和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在国家长期持续的支持下,科技基础、智力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陕西经济整体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对此,陕西各界已有充分的认识,历届政府也一直是这样引导的。但一直收效甚微。陕西经济发展仍非常缓慢,在全国排名相当靠后。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对此,我们试从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角度作一分析,揭示其体系的内在缺陷,并给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一、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的缺陷和后果
1. 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
科技人员、机构、研究开发活动总要落在某一地理空间上,从而形成科技的区域布局即区域科技。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由于科技经费的来源和科技活动功能定位不同,从而可区分为“国家科技”和“地方科技”。按国家主要提供公共物品和克服市场失灵的经济职能[2],国家科技活动研发经费全部由中央政府提供,主要进行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和前瞻性技术开发以及国防科技研发;按地方政府主要是保持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经济职能[3],地方科技活动研发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提供,在直接、间接享受国家科技成果的同时,集中力量进行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和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和技术扩散、推广与普及工作。根据上述分析,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结构中,可明显地看出,陕西国家级科技力量强大,而地方级科技弱小。
区域科技发展是一个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历史的综合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是影响区域科技形成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在建国以后,就把国家建设与区域经济、科技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统筹考虑和安排。“一五”、“二五”时期,国家把陕西作为战略后方,在陕西关中地区新建了20个大型军工骨干企业、研究所和配套企业,奠定了陕西科技与工业基础。20世纪60年代,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和与“三线”建设配合,国家又相继投入巨额资金,在“三线”地区(重点是陕、川、贵等省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建设,陕西陇海沿线和汉中地区当时新建军工企业59家,研发机构23家,新建和内迁重点高校3所,使陕西成为我国重要的军工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也使陕西的科技实力迅速提升。20世纪末期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又看好陕西良好的科技基础,在科技经费投入、科技重大专项安排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陕西的支持力度,使陕西科教大省的地位更加牢靠。由此可见,陕西科技是嵌入式的,是国家根据总体战略布局考虑长期支持培育形成的,而非陕西经济、科技自身发展的结果。从而造成了陕西区域科技结构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方科技力量弱小的不平衡态势。
据统计,1999年陕西省共有104个技术研究机构,46218名技术研究人员,当年获得重大科技成果589项,居国际先进水平的197项,占33.4%;居国内领先水平的265项,占44.9%;在全省科研院所一级学科的101个优势专业的研究领域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的成果奖8754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564项,而且17个是全国唯一[4],详见表1、表2。
表1 陕西省科研机构高新技术成果资源分布
研究 研究 技术
获省部级
在全国
学科领域
方向 机构 人员
以上奖励
专业
(个) (个) (个)
成果数量(项)
水平
航空航天技术
12 17 25717 2753(国家级154) 4个国内唯一
兵器制造技术
9 11 4996
848(国家级269) 5个国内唯一
动力与电气工程 9
9 2040
760(国家级10)
1个国内唯一
电子通信技术
5
5 1699
81(国家级8)
1个国内唯一
食品科学技术
4
2 141
100
1个国内唯一
土木建筑工程
4
5 145
214
1个国内唯一
测绘科学技术
2
2
52
139(国家级27)
1个国内唯一
材料科学
1
1
14
19
1个国内唯一
军事医学
1
1
12
37
1个国内唯一
机械工程
6
5
38
21
1个国内唯一
表2 陕西省科研机构各优势学科领域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及排序 学科领域
获奖成 优势专 技术人 排序
果比重 业比重 员比重
航空航天技术 31.4% 11.9% 55.6%
1
核技术
16.4%
1.9%
2.1%
2
冶金工程技术 10.8%
2.9%
3.1%
3
兵器制造技术
9.7%
8.9% 10.8%
4
动力电气工程
8.6%
8.9%
4.4%
5
从表1、2可以清楚地看出,陕西省科研机构、技术人员和获奖成果所占比重前5位的优势学科是航空航天技术、核技术、冶金工程技术、兵器工程技术、电力电气工程,基本上都属典型的国防高科技。
进一步从陕西研究开发经费来源和投入结构看,也可明显地看出这种不平衡状况。多年来,陕西R&D经费投入一直较高。2001年,陕西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额的4.96%,居全国第8位。R&D经费占GDP的比重更高,为2.8%,居全国第2位,仅排在北京(6.02%)之后,高于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达到发达国家的科技投入强度。但高投入的R&D经费主要是由作为陕西R&D活动主体的中央所属研发机构、重点高校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获得的,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投入很低。2000年,在陕西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60.85%,居全国第1位,甚至高于北京;政府R&D投入占GDP比重居全国第2位,为1.81%,高于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是全国平均值的5.5倍;同样,中央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占总额的76.9%,高于北京,居全国第一,而地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支出仅占总支出的23.1%,远低于上海(45.8%)、湖北(39.9%)等省市[5]。而且,投入中央企事业单位的R&D经费中主要用于国防科研,民口研究机构投入很低,在2001年R&D执行经费中,民口仅占2.63%[6]。由此可见,主要承担国家高精尖和军工技术任务,为国家总体经济、军事服务的中央属企事业单位是陕西R&D活动的主力军,而陕西地方科技和主要为陕西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属企事业单位的R&D活动能力却很弱。
2. 研发能力较强,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弱
一般认为,对科技相对发达地区,应采取技术推动型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的创新模式大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五个相互关联、上下游互动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在陕西技术创新上、下游的链条中,其优势在于上游的研发能力较强,而下游的产业化和市场实现能力则较弱。上、下游链条严重断裂和不平衡。
据柳卸林等主持的以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项为一级指标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2002、2003连续三年陕西区域创新综合排名均比较靠前,三年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1、10、11名。但其靠前主要由作为其二级指标的研发投入和研究成果带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三年全国排名均为第二,仅列北京之后;研究成果中又以作为表现基础研究成果形式的科研论文指标靠前,三年排名分别为第5、7、4名;而作为应用与开发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技术专利指标则相当靠后,三年排名分别为第19、15、20名;制造与生产能力也靠后,分别为17、13、18名[7]。另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内部结构看,2003年陕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者经费支出比例为1∶5.1∶1.2,而同期全国三者比例为1∶3∶13[8],也表明陕西用于基础研究经费较高,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试验发展经费太低,不到全国的10%。由于后续投入跟不上,使得上游的科技成果难以形成产品和产业化。
与这种不平衡直接相关,在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还存在着科技能力强大,经济能力(吸收能力)弱小的不平衡。
据吴贵生等建立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进行评价,将全国分为五类区域:Ⅰ类区域——经济科技最发达地区;Ⅱ类区域——经济科技发达地区;Ⅲ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但科技相对发达地区;Ⅳ类区域——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科技欠发达地区;Ⅴ类区域——经济科技均欠发达地区。陕西属第Ⅲ类地区,为典型的科技发达、经济落后地区。
3. 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能力强,外资和民营企业研发能力弱
这可从陕西工业企业内部R&D经费投入结构明显地看出。在工业企业内部,虽然陕西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很高,2000年,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居全国第1位,为2.57%,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但在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系统占绝对优势,为56.64%,股份有限公司(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占22.75%,两者之和为79.39%,是陕西R&D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而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合计仅占6.9%,民营企业R&D经费投入更少,研发能力很弱,这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在企业R&D中经费支出的比重很低(浙江国有企业占8.22%、福建15.22%、广东17.46%)[9],外资企业、股份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成为R&D活动的主力形成明显反差。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市场化和经济外向型等因素制约,致使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活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对陕西经济增长贡献不大,也加剧了陕西科技研发能力强、经济吸收较弱,科技与经济严重不协调的状况。
4. 西安等中心城市科技能力强大,其他市县区科技能力弱小
科技及其产业化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其科技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一般会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这在国内外都是如此。但陕西这种科技区位分布不均衡性在国内最为显著。科技能力近八成分布在省会西安市,而省内其他地市科技能力极其微弱。据魏守华对全国27个省区(除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科技集中度计算分析,西安集中陕西76.9%的科技,在全国除海南外,居第2位(虽然海口市集中海南省90.5%的科技,但由于海南科技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在全国科技力量很弱,全省科技基数本身很小,所以西安科技集中度实际上在全国最高),为最典型的科技单中心城市(将科技首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单中心城市,科技前两位城市的集中度在0.5以上称为双中心城市,在0.5以下的称为多中心城市),而西安以外的宝鸡、汉中、咸阳、渭南等市和广大县区科技力量极其微弱,与东部的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科技分布为双中心或多中心,科技分布相对均衡明显不同。如在江苏,科技集中度位居前两位的城市分别为南京(26.2%)和无锡。南京、无锡之和仅为37.9%,为典型的多中心城市[10]。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除了上述非均衡的二元结构缺陷外,还存在着人们公认的体系内各创新行为之间相对封闭的内在缺陷。由于国家科技与地方科技、军工科技与民用科技等职责、任务的不同,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使得产业与产业之间、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之间、军民创新体系之间联系较弱,往往自成体系,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缺乏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就在产业集群相对较高的西安高新区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家做压电陶瓷变压器的企业,从材料到元件再到器件背光电源,都要自己来做。尤其作为陕西科技支撑的国防科技部门、军工企业和重点高校,受行业和体制束缚,几乎不和地方科技与企业发生联系,研究合作、加工配套都在系统内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军工需求升温,把刚刚开始的国防工业向民品、向市场转化的过程又停顿下来;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研发中心基本不对外开放和合作,地方科技经济很难利用;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的大量研发成果,或者通过自办企业自行转化,或者流向资金雄厚、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缺陷的直接后果是创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科研机构和能力建设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脱节,科技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和创新效率低下(1999-2002年4年间技术创新效率一直在全国排第20位以后,分别为第24、26、20和22位[11]),科技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实力,最终形成日趋明显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的“陕西现象”。
二、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缺陷的调适对策
1. 克服认识误区,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早在1988年,陕西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和构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要举措,收到了一定实效。但陕西在实施“科教兴陕”的战略中,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误区,有为科教而科教的倾向:把科教兴陕的重点放在发展“科教”上,而忽视了其宗旨是“兴陕”;把技术创新当成技术的创新,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实现技术的经济效益;把发展高科技产业当成发展高科技,而忽视高科技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其结果是科技确实发展了,教育也上去了,在全国确保了科教大省的地位,但兴陕的根本目的远没有达到。具体表现在:陕西历来把注意力放在争取国家级课题、项目和经费投入上,放在追求在SCI、EI发表多少篇论文的“虚名”上,以取得在全国科教排名前列为荣耀,而对整体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实现科技的经济价值重视不够;在发展路径上,过度依赖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开发和自主培育产业增长点,而在对外开放、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国际化上力度不够。对此,陕西应认真对多年来科教兴陕成效不彰进行反思,克服认识误区,从整体上调整科教兴陕的发展思路,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经济资源的整合上下工夫,切实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效。
2.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实力,大力发展陕西地方科技
陕西区域科技布局中国家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出于整体战略考虑长期支持培育而历史形成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作为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应主动服从、服务和支持国家级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国家级科技包括军工高科技应充分发挥技术外溢和溢出的空间局限性[12],通过军转民项目、人员流动、技术转让和示范与学习等路径内化和提升陕西地方科技实力;另一方面,陕西地方政府和企业则要提高利用国家科技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更加主动地做好与其的对接工作。一是根据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实际需求,通过建立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等科技转化平台,选择若干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利用地缘优势,做好国家级科技产业化长链的中下游工作,使其首先在陕西本地开花结果;二是利用陕西强大的国家级科技优势,依托西安高新区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两个“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争取国外大企业把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设在陕西。利用陕西的优势、廉价的人力资源和随着西部大开发已大为改善的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陕西一部分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主动对外寻求跨国集团与国内大企业在陕设立、共建技术开发中心,以此使本地国家科技、人员从高端介入国际产业链,并通过人才密集、研发机构密集形成硅谷效应;三是积极促使本地企业、科研单位、承接国内外科技产业的业务外包,鼓励企业开展产品代加工,使本地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就业。同时,更重要的是,陕西要大力发展地方科技,增强地方科技的实力与能力。当前,一是要切实加强地市和县域科技开发推广机构建设,切实落实领导、政策、人员和资金投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二是加大地方财政对本地科技的资金投入,尤其要采取强力措施,确保“科技三项经费”的到位和专项使用。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地方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地方科技服务体系;三是要结合地域资源优势、特色和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大力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地方科技实力的地方属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以此作为突破口,逐步改变陕西国家级科技与地方级科技一头沉的状况。
3. 加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
摘要企业创新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途径,而管理创新则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从全球范围来看,动态环境中制造业企业生存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地需要运用创新理念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使企业体制适应技术创新步伐,并始终伴随着企业成长、成熟、发展、壮大。
本文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管理特点,研究如何通过机构、流程、信息化、管理机制等维度的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成效,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 管理创新 软实力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做出了艰辛的探索。由于长期重视技术创新,多数企业硬件设施过硬,堪称世界一流。然而,管理却相对薄弱,管理认知性较差,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管理模式不适应企业转型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要想解决硬件强、软件弱、软硬不合的管理问题,中国制造业企业必须建立与技术创新同步化发展的管理创新体系,推进企业软实力建设,打造出以创新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文化。具体措施如下。
一、推行组织机构变革
从管理发展的历史来看,每当企业的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管理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组织机构是支持管理创新的基础。中国制造业企业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组织机构,保持企业管理职能的先进性,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组织结构调整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坚持把管理创新摆在全部工作的突出位置,适应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要求,有效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和资源的共享,在管理思想、体制、机制方面率先实现经营管理现代化,才能不断促进企业发展。
二、建立业务链流程平台
企业的组织机构和流程,就好比电脑与程序,没有程序,再好的电脑也运行不起来。组织机构变了,流程也要变。多数企业的流程都是基于岗位的流程,是公司管理的写实,是按职能制来管理的,由于专业化过强而导致了流程间约束性太大,不利于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而业务链流程是穿越若干个岗位的流程,是一条管理性的流水线,流程输出面对的是下一个角色。因此业务链流程是不同角色的传递,有利于打破专业壁垒,使业务公开透明化,从业务的一端穿越到另一端,便于管理者进行业务全过程管控。业务链管理能够实现每个角色只要具备管理能力,而不需要拥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就能高效完成工作职责的功能。
三、开展企业资源信息化建设
企业走向进步和发展,必须走以信息化带动创新的道路。在大规模实施技术引进及自主创新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实现与国际合作伙伴的管理平台对接,并深入研究管理方法,实现科学化的管理,是创新发展的必然。通过登录数字化的系统监控平台,使企业管理者可随时对企业各项业务的流转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为管理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使处于监控下的各条业务链被置于一个透明的监管平台下,打破纵向业务壁垒,使所有问题无以遁形,从而实现企业信息的数据化、可视化管理。
四、建立动态的、持续的管理创新机制
为了更好地凝聚群体的力量,依靠管理创新支持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公司要依据管理过程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实际、实务、实用、实效为基本标准,通过培训、研讨、交流、评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逐步形成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创新立项、实施、应用及推广体系,逐步成为备受各级管理者关注的公司级重要活动,推动企业基础管理的进步。
(1)加强企业文化创新 坚持将文化创新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部分,使企业文化作为创新的源头,始终与企业管理创新理念保持一致,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激励和支持作用,推动企业管理创新行为的发展。
(2)培育管理创新人才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培育企业管理创新人才,将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变为企业的持久优势。
(3)建立管理创新激励机制 建立管理创新激励机制,选取由员工提出的、经过专家论证的新想法进行管理创新立项,成立课题组进行成果开发,充分调动全公司的管理创新积极性,促进员工创新潜力最大程度的发挥。
关键词:轨道交通 装备制造 技术创新体系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196-02
1 行业概况
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60余年的发展史当中,从一无所有到精通大部分铁路运输装备制造,已经有了丰富的铁路装备制造经验。从自主研发到整体设备的制造、运输,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对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形成了极大的帮助,是该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于2012年将本行业GDP总值提升到了全国当年GDP的3.9%,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发展助推器,并长期保持着每年20个百分点的增速,在我国整个国民生产工作当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而随着我国铁路行业整体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010年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投入了高达10%的经费用于产品研发,拥有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的轨道交通装备,对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 行业技术创新特点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特点分为设计技术创新、制造技术创新和产品技术创新三个部分。设计技术创新,就是构建基于多系统的三维设计平台、多学科的协同仿真平台等,形成专业、科学、先进的设计技术平台;制造技术创新,就是采用新的或重大改进的生产方法,包括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及生产组织的创新,形成基于精益生产制造的技术平台。产品设计创新,就是生产更高速度的动车组,更大功率的电力机车或内燃机车,更大轴重和更大牵引质量的快速货车等车辆及其关键核心部件;使用新材料、引入新技术(如永磁技术)使机车车辆的牵引性能显著提高,形成领先、专业、完整的产品技术平台。
3 行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典型模式及其适用条件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属于技术较密集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且该行业的产品关系着国计民生和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国家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前我国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主要以政府和市场两者进行推动,通过不断引入国外的高新技术来丰富我国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来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最终打造属于我国自己的铁路交通装备制造行业。
4 行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建设
要想技术能够得到快速提升,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技术创新组织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一定的组织结构的指导下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虽然能保证各项工作进行地井井有条,但是却难以让研发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行业技术创新的力度也很难得到保障。图一详细地展现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5 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没有足够的科技创新能力。尽管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专利数逐年上升,但相比国外同行业企业,专利数量不多且质量较差。据我国工信部的统计,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尤其是关键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基础薄弱。
第二,科技投入略有不足。要想准确地衡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水平,其中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大小。在当前的国际相关企业当中,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开展研究经费水平,一般来说5%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底线。那些处于世界前500位以内的企业,无非基本上都满足了每年的研究经费达到了10%。只有多投入研发资金,才能保证研发出来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也是为企业提供长远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
第三,技术创新激励不到位。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员工数量一般较多,在以往的激励手段当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就是提升工资待遇水平、发放物质奖励等形式。但是随着当前很多年轻人观念的不断进步,很多企业管理者发现,高额的奖金并不能成为留住创新性人才的砝码,因此一套全新的,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激励方案才是确保人才积极性的手段。除此之外,由于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创新资源支持体系,在出现了企业风险之后很难保证创新成果的安全,容易使创新型人才没有安全感,很难把企业当成自己真正的家。
第四,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知识成果保护体系。很多人才创造出来的轨道交通创新性技术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保护,很多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地丧失了创新的能力。
第五,不懂得灵活使用外部技术。对于善于使用外部技术的公司来说,能够通过外部技术来显著提升技术信息的搜集速度,只需要一点点的投入就能换取丰硕的回报,这一点在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时候往往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6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提升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强科研项目质量一些企业应当明白的是,企业本身在科研技术创新当中所担任的是主体地位,只有企业本身充分重视起了自主创新工作,才能确保长期处在良性循环中。建立起更加高效更加有质量的技术创新手段,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二,提升对创新技术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力度,能够给技术创新人才传达一种肯定的信息,让其安心做好技术创新工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从法律层面给创新型人才以更多的支持,由其应当做好产品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让人才能从自己的知识产权里充分受益。研发团队在开始实施研发工作之前,应当事先确定好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发状况,避免自己研究的项目出现产权纠纷。在研发过程中,只要出现了有可能与专利相关的项目,就应当刻意对专利进行保护,确保整个研发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的纠纷。
第三,完善对人才的激励制度,用丰厚的报酬吸引到最有竞争力的人才
提升对企业内部创新人才的激励力度,通过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来留住企业真正需要的员工。企业应当在员工实际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员工贡献的积极程度来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标准。对于那些给企业带来了特殊贡献的员工,应当给予正常工作奖励以外的奖励,用以调动创新型员工的工作热情,以便于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企业应当对员工的培训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来丰富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
第四,提升与外部技术组织的合作
除了数量众多的企业以外,还有很多企业外部的技术团体正在研发与轨道交通有关的创新性技术。企业可以加强与这些团体的合作,通过联盟的形式来提升相互之间的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创造更大的企业竞争力与利润空间。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所的人才、研究设备、技术信息等优势,结合企业在市场信息、资金方面的优势,进行联合开发,构建产学研联盟,迅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静.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3):87-88.
[2] 陈明,葛继平.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与信息化[J].中国铁路,2010(9):63-65.
关键词: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体系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N146)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9日
一、低碳技术创新含义
简单地讲,低碳技术是指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包括社会发展利用什么能源以及怎样利用能源,即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常规能源;怎样改进技术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即如何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怎样处理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即如何降低温室气体的危害。低碳技术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第二类是无碳技术,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类就是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及对温室气体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
根据低碳技术含义,本文将低碳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为: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从低碳思想的产生,到低碳产品设计、试制和生产的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来看,除了低碳产品设计和生产外,还包括对低碳产品的市场营销与推广等一系列市场活动,亦既低碳知识的产生、转化和现实应用的完整过程,其本质含义是低碳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从更广泛的含义看,低碳技术创新还包括低碳技术政策、低碳技术体制、低碳技术意识等一切有助于低碳技术产生和应用的要素。
二、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低碳技术市场环境发展还不够成熟,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意识比较薄弱,进行低碳技术创新会面临很多问题。
第一,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伴随着高昂的成本支出和较强的溢出效应。低碳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制造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时间等,但他们创造的收益无法完全内部化,特别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所做贡献很可能由社会大众分享成果,但却由企业承担成本。而且在知识产权不清晰的情况下,率先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制造企业面临着被其他企业“搭便车”的风险,从而导致创新成果的外溢。这种溢出会使制造企业的创新收益无法保证。如果有一个协同创新网络把企业内部同外部紧密结合起来,内外部之间的资源和技术等相互分享和转移,那么无疑可以有效地降低制造企业成本支出及减弱溢出效应。
第二,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会面临技术锁定问题,并产生锁定效应。所谓“锁定”,是工业化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路径依赖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技术-制度综合体” (TIC),是技术系统与社会制度系统形成的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因为技术一旦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进行扩大投资时,为了降低风险,必然会选择现有的主流技术。而行业也会通过制定标准,设立特定的供应关系,进行教育和培训等各种措施,不断强化固有的技术系统。同时围绕技术系统,各种社会制度也会与其共生演进,并且彼此相互影响。比如,技术系统会促进学校、工会、消费爱好者协会、工程师协会等私人组织的建立,因为在技术系统中,这些人发现彼此的共同需求,或者提供共同的专业技能,进而结成各种联盟,所以导致各种非市场力量也被锁定。为了维护既定技术系统的利益,他们会组成庞大的利益集团,进行政治游说,最终可能影响政府的行为,产生所谓的“管制的俘获”。
上述问题依靠单个制造企业是无法有效解决的,需要众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一个协同网络来推进解决,这个协同网络可以在技术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并大幅降低成本。此协同网络突出制造企业的主体地位,从焦点企业视角出发,有选择地与其他企业、政府、中介机构、高校、研究组织等,组成持久的稳定关系,通过这些主体的知识和技术反馈支持来实现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
三、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构建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引致创新周期缩短,全球化市场竞争给制造企业带来的创新压力与日俱增,拥有有限创新资源的企业单独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必须在与用户、金融机构、高校、科技服务机构、政府和其他企业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创新。
(一)用户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以往的创新研究文献指出,最初提出新产品创意的人通常是用户,而不是制造商。有鉴于此,系统化收获这种创意的企业,有望赢得竞争优势。因此,在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流程中,必须引入顾客参与,让顾客自己成为研发过程的一个贡献者,因为只有顾客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且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用户已经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产品的信息,这可以减少用户和制造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研发流程的效率。
(二)金融机构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不能置身事外。一方面就金融机构本身而言,扩展全球化视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建设“软实力”、把社会责任纳入其发展战略等,也是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课题。目前金融业已经成为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工具,中国金融业也将承担越来越多的环保责任;另一方面低碳技术创新也需要绿色金融支持。技术进步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而由劳动节约转向资源节约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增加关联行业的技术开发成本,同时伴随着技术的不经济性,技术开发与实施过程存在各种风险,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
(三)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高等院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知识和技术支撑。高等学校的基础学科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基础研究队伍庞大且具有充足的后备人力资源,在基础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人力资本。高等学校具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特殊优势,它不仅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且也担负了部分社会人员的培训任务,为社会人员提供了进修、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机会;第三,直接参与低碳技术创新。高校直接参与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在大学、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伙伴关系,在三者中建立良性合作的研究与资本化机制,增强了技术扩散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科技服务机构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科技服务机构是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发挥技术转移“桥梁”作用,提升其客户企业的创新能力。科技服务机构的桥梁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从技术研发机构购买新技术(购买者);第二,将新技术转让给客户(供应者);第三,与其他机构联合开发新技术(合作者)。创新技术在科技服务机构与其客户之间的流动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式的。它一方面从客户获得信息以便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也借此增强了自身的技术储备。科技服务机构是介于技术开发者与技术需求者之间的桥梁和平台,对提高其客户,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技术中介及合作创新的作用。
(五)政府在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在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市场失灵现象隐含在每一个技术因素中,所以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具体包括:第一,提供低碳技术创新中的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性质主要集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一部分,这部分产品只能以零价格生产或者提供,因此只由公共部门及政府来提供;第二,克服低碳技术创新的外部性。政府必须通过相关政策的安排,吸引投资者注入资金,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保障体系;第三,消除低碳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着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技术创新收益和制度等方面的风险,要克服上述各种风险,必须通过政府引导,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
(六)企业联盟在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联盟模式下低碳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创新过程的虚拟化,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及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来完成产品或技术的开发及商业化的一种创新模式。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第一,优化资源配置。成员企业可以利用伙伴企业的优势能力来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优势互补来促进资源在联盟内的合理流动,最大效率地利用企业的有限资源;第二,分散和降低风险。基于联盟的低碳技术创新,有效及时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使各创新主体能更好的预测市场需求,降低了技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第三,增强竞争优势。联盟模式下的低碳技术创新,成员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值,进一步培养了核心竞争能力,增强了对外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志刚,徐琪.供应链实施低碳技术的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