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赞美祖国的句子

赞美祖国的句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祖国的句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赞美祖国的句子范文第1篇

2、祖国是我们心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祖国是我们自信的源头,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

3、我在祖国怀里成长,祖国在我心中扎根。

4、祖国强,我强;祖国富,我富,我和祖国血肉相连!

5、祖国是东方的明珠,是亚洲腾飞的巨龙,是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祖国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6、我以我心爱祖国,我以我行报祖国。

赞美祖国的句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054-002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欣赏一处美景,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这个地方是哪里呢?(我国广西的桂林)让我们和作者一同乘着木筏,走进这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2.板书:桂林山水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

1.听配乐朗读,通过听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桂林山水之美。

2.分段朗读。

三、课文赏析

1.这篇文章作者写了桂林的_______和_______。(山和水)

师:同学们认为桂林的山水有名气吗?

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甲”的意思是第一,人们认为桂林山水天下第一,这是对它的高度赞扬,如果不亲自去看看,怎么能理解呢?作者也兴冲冲地乘着木筏,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2.赏析第二自然段

水我们都见过,比如潺潺的小溪、湍急的河流,作者见过的漓江水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看课文,说说漓江水都有哪些特点?

生:静、清、绿(板书:静、清、绿)。

师:漓江水有多“清”呢?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指导学生用惊讶的语气读这个句子。)

师:连江底的沙石都看得到,漓江的水果然很清。

师:作者是如何来写漓江水的“绿”?

生: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指导学生用感叹的语气读这个句子。)

师: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无暇:没有瑕疵。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把漓江水比作翡翠)。

师: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漓江的水绿得真美啊!

3.赏析第三自然段

我们欣赏了桂林山水之美,那桂林的山又怎么样呢?

同学们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大家观察这段和第二自然段在写法上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生:(1)开头也用了对比的写法。

(2)结构是一样的,都分别写了桂林山的特点。

师:桂林的山又怎样呢?

生:奇、秀、险(板书:奇、秀、险)。

师: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奇”的,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生: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师:奇峰罗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形态万千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排比。

师:同学们能不能也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真_____啊,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_。

生:学生举手回答

(例:___天上的云真美啊,像猫,像狗,像马。)

师:桂林的山有多险?同学们找到相关的语句。

生:桂林的上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师:危峰兀立:危:高。兀:高高的突起。指高高的山峰直直地耸立着,山峰笔直地挺立,感觉很危险的样子,形容山势险峻。

怪石嶙峋:有身体消瘦露骨、突兀的样子、山石形状奇特等意思。

看山势,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它虽然是静止的,却也给人徒增几分险峻之感,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小结:我们随着作者的步伐,走进了桂林的山,尽管我们没有亲自到过,作者形象的描写,我们早已经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4.赏析第四自然段

师:山、水各有姿态,如果把山和水一起来观赏,又有怎样的姿态了?现在我们来看看第四自然段。

谁起来给我们读一读这段?

生:学生举手读。

师:读得很好!

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同学们找找看。

生: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师:水的周围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因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

师: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

生: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因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

师:结尾的诗句与课文第一、二两段的哪些句子有联系?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联系:“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课文第一段中“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与课文第二段中“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两个句子前后照应。

作用:结尾的诗句是这两个句子的延续与总结,使全文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完整。

四、体会作者情感

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怀着好奇心来观赏桂林山水,看到如此优美的风景,心中的喜悦便油然而生,所以作者写下这篇文章,来表达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热爱和赞美)

五、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我国地域辽阔,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多不胜数。桂林山水只是这众多景物的一个缩影,我们看屏幕,欣赏一下祖国的美景,由衷的产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课文结构

桂林山水

总写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 静 清 绿

分写

山 奇 秀 险

总写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赞美祖国的句子范文第3篇

__ān sh__ b___ __óu d____ ch___ __ú q__

蓝 什 饼 游 登 川 足 球

二、看拼音,写词语。(16分)

chūn yǔ bù gǔ lí shù xìnɡ huā

jìnɡ zǒu tiào gāo biāo qiānɡ yàn zi

huà bǐ zhú zi bēn chí chí tánɡ

cūn zhuānɡ yú xiā yuǎn zǒu gāo fēi

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14分)

灬( )( ) 土( )( ) 木( )( )( )

艹( )( ) 亻( )( ) 氵( )( )( )

四、数笔画填空。(10分)

1.“舟”共有( )笔,第5笔是_______。

2.“黑”共有( )笔,第6笔是_______,偏旁是________。

3.“跳”共有( )笔,第8笔是_______。

4.“击”共有( )笔,第4笔是_______,偏旁是________。

5.“燕”共有( )笔,第11笔是_______,偏旁是________。

五、用“”画去不是一类的词。(4分)

1.杏花 梨花 开花 桃花

2.游泳 标枪 射击 运动

3.春天 布谷 燕子 蜜蜂

4.小舟 泉水 石头 奔驰

六、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6分)

1.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

2.春天真美啊( )

3.小明正在认真地写字( )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8分)

1、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果树。

3、我喜爱的体育项目有_____ __、___ ____和___ _____;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20分)

1.要 画 ?画 祖国 。

2.有 能 ,有 能 庄稼, 有人不是 ,有水能 。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6)

春天来了,草地上一片青绿,粉红的桃[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花也开了,雪白的小兔在草地上跳来跳去,鹅黄色的野花也向我们点头。春天真美啊!

1、短文写了春天的 、 、 和 。

赞美祖国的句子范文第4篇

1、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2、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3、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4、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5、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6、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7、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8、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9、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10、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11、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12、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13、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14、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

15、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16、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17、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18、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19、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20、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老师,您像红烛,受人爱戴,令人敬仰!

21、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22、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23、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24、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25、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26、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27、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赞美祖国的句子范文第5篇

一、教师范读课文

读前明确目标:边听边想,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教师范读时,语调甜润、纯美,字正腔圆,富有激情,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活起来,不仅使学生听到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歌,而且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视觉,让那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榕树,让那群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美景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根据课文的意境导读

我指导朗读,不是泛泛地指导全文而是抓住重点句段,进一步强化形象,使作者笔下的景物在学生的脑子里活起来,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第一部分写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色,体现了大榕树的静态美。我抓住了榕树的大、茂盛、美丽指导朗读。关于大,通过突出数量词“许多株”“一株”“两株”,读出大榕树的大。“真是一株大树”,学生读时习惯性地强调句中的“许多”,实际上读的时候应该强调的是“一”,而不是他认为的许多株,也不是朋友说的两株,这就要联系前文的句子读好这句话,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或那样读。关于榕树的美丽,我重点指导“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中的“簇”和“堆”,通过这两个词,读出树叶的多,长得茂盛。“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指导学生读这一句,同时引导学生想象、看图、看录像、看课件,体会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体会榕树虽老却充满年轻的活力。有这些理解做铺垫,再加上教师发自肺腑的点拨、朗读,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一读为快的欲望。“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句,是作者对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赞美,所以,要读出饱满的赞美之情,读后能使他人深切地感受到这棵美丽的大榕树的确是鸟的天堂。

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是一幅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动态图。这一段语气是跃动的,是愉悦的,“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要读出鸟的种类多和作者看到这么多鸟后的欣喜。在读“有的粘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和“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两句时,引导学生提问:三个“有的”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读?“那歌声真好听”,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读出了鸟的活泼可爱和作者掩饰不住的快乐心情。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时,提醒学生注意从两个“到处”中你有什么感受。经讨论,学生知道这是说明鸟多后,一定会用肯定的语气读。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会全身心地在兴趣盎然中完成读书任务。

三、回味课文,进一步让学生诵读——这是表达性地读

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把自己放到课文中去。由于课文上的内容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感受不深,诵读时也难有感情。这篇课文是以第一人称的写法记叙的,我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走进课文,与主人公一起活动,启发他们设想:如果你站在那株茂盛的大榕树前面,看着那簇簇绿叶,听着众鸟鸣唱,有何感想?这样,学生的心与文中的“我”息息相通,当读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和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时,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达到课堂教学的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