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分英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英语;听力理解;语法成分;听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60-01
学习英语的首要途径是要通过听的途径来获得语言信息,也就是说,宰课堂学习中,学习者需要从听英语的路径来开始来习得和掌握英语,实则,听的方式也是人类各种学习活动所必须依赖的方式。但是,谈及学习英语中的听力理解又与普遍意义上的学习有所不同,因为,虽然听力是人类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最重要的途径,但在英语学习中的听力与语法知识的占有程度成正比,不具备语法基础,对于所听到的句子中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是弄不清楚的。那么,怎样来认识英语听力理解中语法成分的作用呢?
一、 听力和语法间的必然联系,由听力获得信息,有语法组装和加工出语义
听力理解是一种以语言知识为导向的复杂心理过程。首先,语言接收者从听到的一系列语音中辨别出音的组合形式,然后判别句子的组成成分,在大脑中识别信息并储存信息到能够识别信息,最后达到能区别所听取信息的固有含义,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来推断所听到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进而,建构正确的认知。再简单些解释,也即英语课堂上,学习者在听讲的整个过程中,听的感觉在积极的运动,运动的轨迹总是积极地从语音、语义、语用三方面对所听取的话语进行内在的剖析,然后全面诠释话语的具体含义的基础上领会所听到的信息的意思。
无论何种语言的任何一个句子都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这些按照一系列规则组合在一起的有意义的话语并不是单词和词组的集合,而其组成规则就是语法。由语法的内涵用来研究句子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所以,在学习英语中,听力语法是有系统和规则的,只要掌握了语法,那么语言的学习就会变得通畅顺利。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语法的学习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可见语法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法知识对听力理解也确实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听力理解是复杂的认知过程,是语言学习和教学的一项重要技能。有研究认为听力是理解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过程。何谓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句子的表层结构限定句子的表达,是语音、单词、短语或是从句的线性排列;句子的深层结构限定句子的意义,具有相互关联的命题组成特定含义的句子。听者根据已有的语音、语义、句法和言语行为知识的理解和经验听到的话语。
听力理解可分为组建过程和使用过程。在组建过程中,听者把听到的语音组合成句子的组成部分,根据组合成的句子来确定其内容和功能。把这些组成部分逐个分析,转化成基本的但是属于不同层次的具有一定的含义的命题。听者会把理解后的意思储存在记忆中,去除语音符号。使用过程就是辨别出听到的话语中的言语行为、主题内容和句子结构等理解其意思的要素。听者根据得到的命题信息在记忆里寻找出一致的信息,处理成新的信息。组建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辨别句子的组成成分,然后建构意义命题的过程。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排列起来的,并非任意组合。语法知识是听者分辨句子成分最重要的依据。使用过程是听力理解的第二阶段,是以组建过程为基础的。听者在组建过程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后,利用在大脑中存储的知识去判断和处理这些信息,理解听到的话语含义。所以,语法知识在听力理解中起着句子组装和加工的积极作用,是再把语言零件组装合成为可被听者领会到的语义。
二、掌握语法知识是提高听力理解的必要条件
留意关键词,排除干扰的附加成分。句子成分主要是由名词或动词短语构成,这类词无疑是句子的关键词。要听懂听力理解中的每个词是很困难的,所以要有选择的听那些对理解句子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能够听出关键词也就有助于辨别句子的组成成分。在听力过程中,若出现不熟悉的词,可以暂时忽略,等听完整句话后再回忆那些生词,且根据上下文和其前后词语去推断生词的意思。在英语中,要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词要根据句子结构来分析单词的含义。如Since the weather is so bad, we may as well cancel the basketball.在这句话里,since的意思是“因为、既然”,然而很多学生一听到这句话,就认为since是“自从”的意思,如果确定不了since的含义,对整句话的理解就会有误差。当然像weather is bad, cancel the football match 是句子的主干,能听清楚这些词,确定整句话的意思也就不难了。
关键词: 高一英语 语法教学 句子成分分析 必要性
初三进入高一的第一学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转折点。从语言知识体系和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看,高一和初三同属基础阶段,高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不是新阶段的起点,而是基础阶段的继续。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参加高考的成绩和将来的发展。而语法教学是高一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根据笔者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在高一语法教学中,重新讲解英语语法学习中的基础问题――英语句子成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高一学生句子成分分析能力低下的成因分析
绝大多数初三的学生进入高一之后,句子成分分析能力低下,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不清楚什么叫句子成分,什么是单词的词性,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句子成分分析能力低下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材与教法的设计不关注语法。
在初中英语新教材中,其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初中英语教学是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材的指导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初中英语教师将听说等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结对子等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学生的听说能力确实相对于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却把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的教学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或者根本不进行语法及语言知识的教学。事实上,这种过分淡化英语语法教学的做法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大部分高一英语老师觉得每年新进的高一新生在基础的语法知识上有很大的欠缺。通过平时的上课,发现大约有60%的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词性,也不知道什么词可以修饰什么词,对句子成分更是模糊不清。
2.中考的导向问题。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到的语法知识还是比较多的,有词法:冠词、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动词(情态动词、连系动词、助动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非谓语动词);常用的八种时态和被动语态;句子的成分;句子的种类: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复合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等。这些语法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法知识,可是,对于单词的词性、句子的成分和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类型,因为中考基本上考不到这些知识,所以初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部分学生连单词的词性都弄不清楚,更谈不上正确地运用单词了;由于单词词性不清楚,句子的成分也就不会分析,一接触到复杂的句子就晕头转向。在学高一语法定语从句时,有些学生连什么叫定语都弄不清,那就更加不要说什么定语从句了。
二、学生句子成分分析能力低下所造成的后果
在高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其实许多学生花在英语语法学习上的时间是比较多的,但是学习效果却不怎么理想。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学生不会分析句子成分,进而导致学生在高一的语法学习中不能从宏观层面去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导致学不能用,效果当然就差了。现以人教版2007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必修一、二、三、四,也就是高一学生所要学的四本书中的语法规则为例,来分析句子成分分析在高一语法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1.人教版必修一,第90页,定语从句部分。
基本概念:在复合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看到这里学生就有疑问了,什么叫名词?什么叫代词?再来看看关于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讲解:(1)关系代词that,which,who引导的定语从句。that在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which在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who,whom在从句中分别作主语或宾语。在这里,能不能区别主语和宾语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例如:1)A plane is a machine that can fly.2)The noodles(that) I cooked were delicious. 在这两个句子中,第一句中的“that”因为在从句中充当主语,所以是不可以省略的,而第二句则因为“that”在从句中充当宾语,所以是可以省略的。如果学生不能分辨什么是主语,什么是宾语,就很难理解并且掌握。(2)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引导的定语从句。when在从句中作时间状语,where在从句中作地点状语,why在从句中作原因状语。我们知道,在做定语从句的练习时候,学生对于什么时候使用关系代词,什么时候使用关系副词很难区分。为什么难区分呢?就是因为学生不了解什么是主语宾语,什么是状语。例如:1)This is the place which/that I told you.2)This is the place where we worked on the farm.很多学生在做这两个题目的时候都会错。要不就两个先行词后面全部使用“which/that”,要不就两个先行词后面全部使用“where”。但他们只记得关系词代替物的时候使用“that”或者先行词是地点的时候使用“where”。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不了解两个关系词在从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不同。在讲解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区别的时候,我相信绝大多数高一的英语老师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很多老师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效果不好。如果我们在高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就能够帮助他们打好词性、句子成分等知识的基础,我相信这些问题在解决的时候就相对容易很多了。
2.人教版必修二,第86页,定语从句部分。
此部分的讲解跟人教版必修一基本一样,但是还加多了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因为讲解的基本原理一样,所以不作过多的阐述。
3.人教版必修三,第91页,名词性从句部分。
基本概念: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在复合句中的作用相当于名词。因此,这四种从句被称为名词性从句。(1)宾语从句宾语从句在复合句中起宾语的作用,可以作动词的宾语,也可以作介词的宾语。(2)表语从句表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作句子的表语。(3)主语从句主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作句子的主语。(4)同位语从句在主从复合句中,用作同位语的从句,叫同位语从句。首先,我们如果要搞清楚名词性从句的概念的话,从纯语法的角度来讲,我们就必须要对什么是宾语、表语、主语、同位语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如果连这些基本概念都没有了,那还何谈从句呢?其次,如果从各从句的细则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必须要搞清楚句子的成分。例如:1)I think(that)women can reach very high achievements in many fields of science.2)Her wish is that she could lose weight soon.这两个例句中的“that”引导的从句不同,一个是宾语从句,一个是表语从句。引导宾语从句的“that”可以省略,而引导表语从句的“that”不可以省略,如果学生连宾语、表语的区别都搞不清楚的话,他们怎么去区分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什么时候不可以省略呢?
4.人教版必修四,第90页,动词-ing形式部分。
基本概念:动词-ing形式能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宾语补足语和状语,但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ing形式部分涉及的句子成分的概念就更多了。我们在学生的习作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下错句:1)Collect inform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businessmen.2)He finished read the book yeterday.等。这些错句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是很不应该的,一个简单句中出现了两个动词,这个时候就应该使用动词的-ing形式了。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按照题目的中文意思把句子翻译出来了,觉得已经写得不错了。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可能知道“collect”是动词,但是为什么不能用却不清楚。如果是基础差点的学生,他甚至连“collect”是什么词性也搞不清楚。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跟学生讲解动词的-ing形式呢?笔者觉得重点还是要回到原点:重拾句子成分分析这一基础。
三、结语
从刚刚的教材分析中可以看出,句子成分分析在高一英语语法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涉及高中语法的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动词-ing形式,这些都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而且都是高考必考的语法项。这些都还只是学生高一所要学到的语法项目,还有高二、高三的。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句子的成分,完全靠死记硬背的话,这些项目可以说完全学不好,对于学生的高中英语学习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应该说,英语语法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学生没有好的语法基础知识就不可能有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在高一英语语法教学之前,重拾句子成分的分析,花几节课的时间来给学生讲解清楚什么是词性,什么是句子成分,各有什么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且查找原因,研究对策,以使学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亚光.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4):6-10.
黄花鱼又名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
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 脂肪,矿物质,含多种维生素,烟酸及钾钙磷硒等。
注:黄花鱼性味甘平,具有补虚益精,调中止痢之功效,用于久病体虚,神疲力乏及痢疾,不宜多食,否则易引发疮毒,黄花鱼汤用于病后体虚,食欲缺乏,夜卧不宁,黄花鱼莼菜汤用于消化道肿瘤伴有肠胃功能不良,厌食,消瘦的症状。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需求分析 大学英语 拓展课程
一p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背景调查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后续拓展课程的开设是大学英语学习持续性的保障,也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有效促进高校的课程改革。教育部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中明确规定了为适应我国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他们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保证学生在校英语学习阶段的连续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在这种形势之下,本学院在大学英语课程完成一年半的必修课程之后进入后续的拓展课程,以确保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英语运用能力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把课程改革付诸实践,满足学生个体语言学习的需求。然后,统观我院的大学英语教育,后续拓展课程的设置和教材资源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方面。
二p大学英语课程社会需求分析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个人的培训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在经历着巨变,社会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据调查,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认可度普遍较高。而单位性质的不同,对个别专业性较强的证书也有较高的认可度,例如翻译类证书和商务英语类的证书。因此,基于社会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特别是后续课程的设置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社会化导向,让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学生个人需求分析
本人针对衢州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对后续课程的需求的问卷调查,旨在分析目前本学院拓展课程教育的状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对衢州学院的拓展课程的设置,课堂模式及教材选择等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议。整套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调查,当前拓展课程满意度调查及学生对拓展课程需求调查三部分组成。调查问卷发放对象是衢州学院化工学院,经管学院,机电学院,人力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三大四学生(男生417名,女生266名)总数700份,有效问卷683份,有效率达到97.6%。
问卷显示有69.7%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十分必要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其中43.3%的学生愿意选择文化课程,如:英美文化概况,跨文化交际课程。62.8% 的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动机源自于未来的职业需要。47.1% 的学生希望拓展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因此,拓展课程的个人需求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问卷显示大多数高年级学生选修拓展课程的主要动机是参加各类考试及为以后的就业做准备。和处于基础阶段大学英语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有着更强的学习动机。2.拓展课程的设置除了基本的听说读写技巧之外,应该更多的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的结合。3.在拓展课程教学模式方面,学生更倾向于基于个人发展需要和职业规划的选修课程。学生们普遍表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升了他们在职场的竞争力。不少学生认为多样化拓展课程的开设很大程度上弥补大学后半阶段英语课程空缺的遗憾,也保证了英语学习的延续性。总而言之,学生们已经普遍的意识到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们拿到一张四六级证书,而是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p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
我院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就根据他们的英语高考成绩,将学生分级进行了分层教学。大学英语后续课程适用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大二学生以及大学高年级学生(主要是大三大四的学生),旨在帮助他们在完成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学习之后,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人需求,接受能力以及适应水平都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总学分为12学分,我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增加为6门,分别为:大学英语4、实用英语翻译、高级英语口语、高级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和英美文化概况。具体课程设置情况如下:
基于本次问卷调查,衢州学院拓展课程目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课程体系与学生个人需求契合度不高,课程缺乏实际性。2.由于国内拓展英语教育发展的滞后,拓展课程的设计缺乏系统性。此外,衢州学院作为新设立的本科大学,在拓展课程的完善方面缺乏必要的经验。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本学院而言应该设立包括综合课程规划,科学课程结构,有效课程评价体系在内的一整套清晰的系统化的教学计划,以适应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职业需求。
五p总结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社交称谓语是任何语言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恰当地使用社交称谓语是人们有效地进行社交行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从语言、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英语社交称谓语的特点、适用语境、称谓方式及其使用的限制因素,意在说明在当今英美社会中如何恰当地使用社交称谓语并揭示其内在的指示信息
关键词 社交称谓;指示信息;社会;文化
0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在交往中,人们总要以某种语言形式去称呼对方,这种称呼用语就是称谓语。曲彦斌对社交称谓语定义如下:社交称谓语是反映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称谓语是人际关系中人们身份、地位及角色的称呼信息,要受特定的社交语境限制。称谓语形式与社会地位、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联系紧密。社交称谓语是社会成员之间职业、职务和身份的语言符号,反映了非亲属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交称谓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交礼仪。它的运用得当直接决定社交行为的效果。
1英语社交称谓语的几种主要形式
和中国相比,英语国家的社交称谓要简单一些,但却有它自己独特的地方。它的各种称谓方式适应了不同的社交要求。
1.1通称
和汉语一样,英语里边也有很多可通用于各种人士、各种职务和职业甚至各种年龄的称谓语。它们在社交活动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Sir (先生、阁下) 、Madam (女士、夫人、太太、小姐) 是一组对应的男女敬称语。人们通常用来称呼关系疏远的人。语气正式,表达的关系不密切。比如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服务员对男性顾客,等等。Sir 和 Madam 一般不与姓氏连用。可单独使用。英语中的Lady一词也是一个用于女性的尊称语。它的单复数可以单独使用。比如,“ Good morning ,Ladies!”(女士们,早上好。) “Please have a seat, Lady.”(小姐,请坐)。
Mr.( 先生 ) 和 Mrs. 是英语中的另一组敬称语。Mr.一词是Mister 一词的缩略形式。用于男子的姓名或职务之前,是通用词。Mrs.是Mistress的缩写,常用已婚女性的丈夫的姓名或姓之前。这两个称呼用语语气正式,表达不亲密的关系。
Miss(小姐 )用于未婚女性的姓或姓名之前。但有趣的是,美国人现在喜欢用Miss来称呼自己不了解的女性,包括年龄大的妇女,这反映了女性希望青春永驻而社会又投其所好的心理。
近年来,英语中又出现了Ms.这一称谓。实际上,它是由Mrs.和Miss.合成而来的。用于称呼女性,根本不涉及婚姻状况。这反映了英美女性希望保守婚姻隐私不受侵犯的愿望,是妇女要求平等和社会进步的表现。现在这一称谓用语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
1.2职务称谓
用职务或职称来称呼他人既职务称谓。这种方法可用于称呼所敬重的人。一般方法是职称再加上姓名。但这种可被用于称呼的职务在英语里很少,常用的有Dr.(医生、博士)和Professor.(教授)等。英语中还有一种专用称谓,其使用场合极其正式,范围也比较狭窄。如对君主国家制中的国王、皇帝称Your Majesty(陛下);对王室成员称Your Highness( 殿下);对高级官员称Your Excellency (阁下);对法官称 Your Honor(法官大人)。
1.3职业称谓
英美人在公共场合对不知姓名的服务人员可以单独称呼其职业,如Waiter (男服务员)、Conductor(汽车售票员)、Steward \ Stewardess ( 飞机或船上的男女服务员)等等。这是不同的社会分工得到人们一致认同的反映,使用起来既方便又不失体统。
1.4姓名称谓
同辈、同事、熟人或朋友等之间一般互相直呼其名。在英语国家,姓名称谓在整个称谓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往往采用呢称,也就是把名字缩短,如,把William称着Willy,把Robert称着Bob.把John称着Jonny,等等。另外,如果是特别熟悉的人,也可直呼其名,既使是年轻人对年长的。英语国家的这种习惯反映了人们不拘形式,期待关系密切的愿望。当然,其相互关系不一定就密切或平等。
2英语社交称谓语使用的一些限制因素
英语社交称谓语的使用有很多限制.既然是使用于社交场合中,那么首先英语社交称谓语的使用应该根据社交场合的变化而变化.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必须使用得体的称谓语.其次社会地位是影响称谓语使用的重要因素.在上级对下级、顾客对服务员、老师对学生、军官对士兵等关系中,称谓语的使用往往是不平等的。比如,一些美国白人会对黑人直呼其名,但是期待黑人称呼自己“Sir”(先生),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英语国家,职业也会影响人们的社交称谓。对于一些地位低下收入不高的职业,比如对于一位Garbageman(清洁工),人们往往会委婉地称呼他Sanitation engineer(清洁工程师),也会用Utensil maintenance man(餐具维护者)来称呼Dishwasher(洗盘子的),而不是直呼其职业。此外,地区、阶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都是影响英美社交称谓语使用的因素。至于个别人的称谓,只有把他们当作群体的代表是才有研究的意义。
3英语社交称谓语的基本特征
英语社交称谓方式虽多,但是却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就其价值观念来看,英语社交称谓体现了尊重个人特征,追求平等,不以资历、年龄、性别等为标准。其使用起来既方便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究其原因,英美国家人们提倡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追求达到“Every man was created equal”(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因而在社交称谓语的使用上人们不愿被习俗所束缚,讲求平等,不拘形式。
就其社会属性而言,英语的社交称谓不像汉语一样受宗亲等级影响,人们不希望“依附、归群”。所以没有将亲属称谓纳入社交场合。一位英美女性一定会对中国小孩称其为Auntie(阿姨),Granny(奶奶)而感到不可理解。
就其变化发展趋势而言,英语社交称谓语现正趋向简单化、国际化。究其原因,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的结果。
4结语
社交称谓语一旦形成,总的来说会比较稳定,变化不会太大。英语社交称谓体系体现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习惯。对于某个特定的人应如何称呼,我们要考虑到他的职业、职务、年龄、相互关系、以及个人爱好等等因素。得体的称谓语是成功的社交行为的前提。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姜望琪.Pragma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