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园设计

公园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园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园设计

公园设计范文第1篇

本文重点对公园设计进行探讨,从设计的基本构思出发,分析其文化特色、关键技术和对环境的改造,以期拓展景观规划和公园建设的思路,为今后综合性公园的建设提供案例支持和有价值的资料参考。

1 红光公园用地分析

该规划用地的地形较为复杂。大部分为农田,地块较为规整,地下水位高,用地内野生植被丛生,有大体量的建筑垃圾堆砌,有城市污水河皂河及西户铁路穿过。具体情况如下:

(1)建筑现状:皂河西侧主要以小型工业建筑及临建为主,皂河东侧为大量废弃建筑、大体量建筑垃圾及部分生活垃圾。

(2)植物现状:规划区内杂草丛生,无植被植物覆盖。

(3)水体现状:皂河(目前仍是城市排污渠)自南向北从公园用地内穿过,两岸无植被绿化,皂河排污渠严重影响了周边空气质量。

(4)交通现状:用地内现状道路不成体系,道路主要为东侧张家村、石家村村民出入的崎岖小路。西户铁路自西向东从用地内穿过。周边道路西侧为西三环,北侧为阿房一路、南侧为红光路,通行状况良好。

(5)驳岸现状:皂河两侧驳岸的工程处理部分完全是人工化的,两岸是由混凝土、砖石等建筑材料形成的硬质岸线。与水体形成不协调的对比,与水面的高差比较大,亲水性不强。且皂河两岸的排洪、抗洪道路已被严重破坏,完全丧失了其原有的使用功能。

(6)铁路状况:西户铁路也叫做西余铁路。从陇海铁路线的三民村站引出,经户县至余下站,全线隶属西安西站管辖,总长41公里。服务项目无客运,主要负责西户铁路及沿线单位物资运输。该线路1955年12月建成通车至今,始终处于使用状态中,铁路两侧有护栏,安全状况较差。

上述现状,导致该区域成为城市卫生死角和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的典型区域,与西安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沣东新城整体规划及西咸一体化的要求格格不入,周边居民生活品质降低,附近乃至三环区域PM2.5和PM10远超于市平均值,将该区域改造为城市绿岛刻不容缓。

2 规划设计基本要求

鉴于公园用地状况,考虑到周边的人居环境,本着人性化、景观化、功能化的原则,规划设计基本要求如下:

(1)用地北侧207.9亩作为备用地,规划为老年公寓。

(2)用地范围内的皂河需要进行污水治理,两侧栽植绿化保证景观需要,河上架设桥梁保证通行和安全功能要求。

(3)考虑到铁路运行和游人的安全问题,穿越的铁路采用护网隔离,两侧种植防护林带,保证运输的同时把铁路与园区隔离,降低噪音污染,保证游客游园安全,设置人行天桥以利游人通行。

(4)其余用地作为城市综合公园进行规划,以改善环境、增加绿化为基础,满足观赏、休闲、娱乐功能需要。

3 公园设计

3.1 区域划分

公园北部是主要的休闲空间,重点突出“秦”的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游客在文化和休闲方面的需求,该区域分为多个主题和类型,并建立不同的观赏空间。

公园中部是特有的生态防护空间,在铁路两侧种植茂密的防护林带,林带外侧则是以自然式种植法布置的植物群落。

公园南部是游客主要的活动空间,开展多种活动,满足游人娱乐、运动的需求,同时兼顾公园管理处及服务设施的设置。

3.2 公园设计的基本构思

(1)行歌如烟景区

公园西入口广场,采用几何式阶梯平面构图,形成林荫广场,四周配以密林草地,由广场结合踏步形成跌落式的亲水平台,成为整个公园“水文化”的序幕,拟设置中心雕塑群,表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大一统的历史史实。

(2)花之物语景区

位于公园北部,以展示植物四季变化的特色为构思主题,通过圆形的场地构图,结合园林小品,以表现不同植物的特色区域,如香花园、花镜、槐树园等。主体建筑为秦韵楼、花语轩。

(3)天水一色景区

位于公园中部,水体面积较大,表现湖光山色,波光潋滟的山水景色,水边设置观景平台,提供游人近赏水景,品茗茶点,亦可水中垂钓。

(4)艺韵留痕景区

位于公园中部,将景观建筑作为主体,疏林草地作为配景,集中设置民间手工艺作坊并布局整齐,游客可以近距离的领略民间手工艺作品的魅力。

(5)丛林细语景区

位于公园北部山地,地处公园地形最高处,是公园四季皆宜的植物季相赏景驿站。结合山地地形,选取秋色叶、彩色叶树种,体现植物秋季季相景观。

(6)心阑水蓝景区

位于公园南部,可作为游人及附近居民赏景、晨练、跑步或进行有氧运动的场所,多样的活动项目增加了景区的动态情趣。

(7)斜阳榭影景区

位于公园东南部,为游客提供展览场所和餐饮服务。古建筑群围合成可以开展小型艺术展览的四合院,同时售卖仿古膳食,趣味十足。

(8)众乐乐园景区

位于公园的西南部,设置游乐设施,集新奇、有趣的游乐项目于其中,为游人提供新奇有趣的游园体验。

3.3 建筑垃圾山的改造

公园的“丛林细语”景区用地被堆砌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地块位于皂河东侧,铁路北侧,占地约6.1万平方米(约90亩)。

经过粗略的计算,垃圾占地面积已经超过了4.9万平方米(约73亩),占该景区规划用地的80%。垃圾量约70万立方米,对公园的建设影响很大。为了节约资金,公园选择不清运垃圾,因地制宜的规划该地块的景观。既要满足园林景观效果需要,又要节约建设资金,还要简单快捷,所以设计利用了现场的建筑垃圾进行堆土造山。

在施工方面根据现状地形地貌因地制宜、随坡就势进行地形改造,不做整体倒运和重新堆积,而是简单压实处理。然后,根据地形组织各类园林景观和服务设施,道路、广场、给排水系统和供电系统等服务设施在安装时尽量做到结构简易化。待以后山体自然沉降相对稳定后,进行进一步的压实处理并进行景观提升改造。

3.3.1 造山具体方法

(1)地形处理的基本原则为:铁路北侧30m安全区域基本保持原高程平整,以保证铁路安全;皂河以东、园区北部及东部,红线以内20m范围为缓坡,以保证皂河及老年公寓等周边区域安全;其余区域按照竖向设计规范要求,结合现状山体形态就近改造并形成山林景观,道路、广场等设施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简易化,便于后期维护。

(2)地形整理时,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设计标高,注意与周围高程的衔接过渡,并满足雨水排放要求。

(3)本工程坐落在新堆积的建筑垃圾山上,且垃圾堆积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了节约成本采取自然沉降的方法,不进行地基处理。山体上部没有建筑物且不通车,仅进行绿化工程及步行道路铺设。

(4)在初步设计主题定位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改造山体布局,提高山体层次的变化,减少合并山峰数量,突出主峰(位于东北方向),更确保了皂河与铁路的安全。

3.3.2 土方处理

红光公园山体部分均由建筑垃圾堆积而成,且范围大、高度高,影响安全和使用,土方处理步骤及技术标准如下:

(1)填方场地在施工前,用水灌入垃圾山,灌透,待山体表面干燥可以过车后,用不小于20吨的载重车或压路机反复碾压,消除大空隙引起的沉降。挖方场地,待达到设计标高后,采用上述手段处理地基。

(2)挖方取土时,将分拣出的大块建筑垃圾(如楼板,大型混凝土块)进行粉碎或清理出场地,保证往填方倒运的土和垃圾粒径不大于200mm。

(3)填方填土时采用不小于20吨的载重车或压路机反复碾压,随填随碾压。每填500-600mm厚垃圾进行冲击碾压,经碾压后为400mm厚。经处理后的垃圾密实度大于0.8,承载力大于120Kpa。道路部分承载力不小于160Kpa。

(4)挖方取土完成后,应在表面2m范围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同第三条。处理后压实系数大于0.8。

(5)山体建成后,保证山体流畅,雨后无大面积积水。上边覆盖种植土(1.5m)达到设计标高。上部以绿化为主,不进行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建设。

(6)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道路和局部地形如发生沉降较大或塌陷等现象,影响使用时应及时进行回填、修补、夯实。

(7)山体堆积完成后,共设五个观测点,在每个山峰顶端设立沉降观测点,每月固定时间进行观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处理,观测持续时间两年。

3.3.3 种植设计

(1)景观意向:结合山地地形,用常绿树木做背景,种植成以彩色叶、秋色叶树种为主的树林,营造植物秋季季相景观为主的山林景区。

(2)配置形式:考虑现场垃圾山现状,在尽量保持乔灌草结合的景观效果下,多选用疏林草地的形式。

(3)骨干树种:油松、独杆大叶女贞、毛白杨、五角枫、柿树、洋白蜡。

(4)主要树种:雪松、油松、白皮松、大叶女贞、枇杷、十大功劳、火棘、平枝兆印⑹楠、大叶黄杨球、金丝桃、毛白杨、垂柳、枫杨、红叶李、樱花、山楂、刺槐、五角枫、复叶槭、火炬树、柿树、洋白蜡、腊梅、粉花绣线菊、珍珠梅、棣棠、黄刺玫、紫荆、黄栌、木槿、丛生紫薇、石榴、丁香、金银木、小叶女贞、金银花、阔叶麦冬、玉簪、葱兰、马蔺、草坪等。

4 水体设计

4.1 天水一色景区

该景区是公园内的大型水景区域,不仅为游人提供休闲观景的场所,还可以开展小型水上活动,同时具备储水、排水功能,保证山体安全。

(1)根据现场地形地貌情况,挖掘人工湖,满足休息、观景、水上活动等功能要求。

(2)突出水体景观,体现天水一色、富于野趣的夏季季相景观效果。

(3)水体驳岸采用自然石压顶与条石压顶结合的作法。为满足游船需要,水体深度为1.2-1.5m;环湖2.0-3.0m宽度范围内水深0.7m左右,满足安全规范要求。

(4)设置景观岛、观景平台、码头、园桥等,水面层次变化更为丰富,可开展游船等水上活动。

水面面积为14000平方米;水云间建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观景平台面积2100平方米;木铺装面积250平方米。

4.2 皂河的处理

皂河是西安市排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自然水源,现状河水水质污染严重,经与有关部门协商,将加快皂河治理。但是污水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巨大的工程,为了满足公园的开放,放弃从皂河引水入湖的构想,不改变原有的皂河河堤,公园的造景用水全部来源于外部水源注水,以保证湖水清洁,满足游人观赏和亲水的需要。为了节约用水,公园使用中水系统负责整个园区的绿化及景观补给水供给,中水由红光路上两个中水接入口接入,水源由市政中水供给。

5 设计的关键技术与难点

红光公园的建设历时四年,在设计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技术与难点需要注意。(1)公园的中北部有大体量的建筑垃圾,因地制宜的将其改造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建设方法。该景区的设计既要考虑安全性又要考虑景观化。(2)公园内有铁路穿过,将铁路用铁丝网封闭再用密林围合,以确保铁路的封闭和游客的安全。(3)皂河河道景观性差安全性差,水质污染严重。提升河道两侧的绿化景观,结合污水治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为游人提供优美的公园环境。(4)在规划设计和景观建造过程中用植物、雕塑、硬质铺装、休闲项目、互动娱乐等多方面多角度体现文化内涵,寓教于乐,生动形象。(5)全面细致的考虑游客的需要,从人性化角度设计服务设施。

6 结论

(1)红光公园以发掘展示古城文化内涵为主题,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突出了“秦”文化的深远内涵;

(2)以绿化美化为基础,体现了植物景观的艺术美和植物生态的科学性;

(3)以项目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为目标,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4)公园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体,以文化休息功能为主,结合皂河公园段的改造,以及沿铁路两侧安全防护林带的建设,形成了西安市又一个具备良好生态景观的环境治理典范。

【参考文献】

[1]汪琼.南京综合公园绿地系统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3(9):141-142.

[2]董晓璞.浅析咸阳西渭苑公园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60-4762.

公园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园;公共设施;景观

1 公共设施在公园中的重要性

公共设施是指城市、社区等公共空间的基本服务设备,是顺应现代城市发展而产生的融工业与环境设计于一体的新型环境设计产品,是现代城市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要素。公共设施是给予公众市民提供生活、交流、工作和学习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具有美化环境和改善环境作用,是体现现代城市人文关怀的基本“标尺”,是展示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2 公共设施设计需要遵守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好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安全。要求就是在公共设施中的建筑中圆角化为钝角,避免尖锐利角出现在公共设施中。例如作为设置与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进行修改调整,特别是儿童,因为儿童天生爱玩耍嬉戏,这个是不能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是以儿童的身高作为一个尺度,低于此高度的公共设施必须考虑到其材料、结构、工艺和形态的安全性。这就是公共设施必须考虑的安全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在通常情况下,公共休息区内,或是在公共座椅旁边设置垃圾桶,而垃圾桶的数量应该是和座椅的数量是相对的。垃圾桶太多会造成浪费,太少会造成行人随地乱扔。再比如说健身设施周围应设置相对的照明设施,起到人群使用的作用。因缺乏引导性、安全性和交互性,在晚上的使用率就比较低。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匹配的关系,而这种匹配的关系就是系统性原则。

易用性原则:易用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东西好用,它能明确公共设施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原则性问题,例如一个公交车站牌,既要让人们清楚明确的看到是公交站,又要把各路公交路线表现出来,让人们更加直观的看出来他们应该乘坐哪路公交到达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地,这就是公共设施设计中的易用性原则。

独特性原则:公共设施所设计的不管是造型还是实用方面都有它独特的一面,跟其他设计有所不同,有更先进的地方。例如人的个性化,与大众化的东西不同,但功能大致一样。还有就是应该考虑这所公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环境、城市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的差异,对同样的设施提供不一样的解决方案,使它更好的与环境场所融合。

审美性原则:公共设施设计的审美性是不可小视的,毕竟,一个公园的公共设施齐全美观了,它就会更加好看漂亮,这样不仅可以使使用者增加实用的频率,还能使使用者更加的爱护和珍惜,增强使用者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参与性。文明的公共环境同样也应该是美的公共环境

公平性原则:公共设施强调参与均等和使用公平,主要表现为公共设施它不受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与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大家都是公平平等的使用。公平性原则在设计中被表现为普通设计原则和广泛设计原则,在我国则较多表现为无障碍设计。对儿童、行为障碍者、老年人、和女性人群有特殊的关照。

合理性原则:主要表现分为功能舒适度和材料合理。功能舒适度是指公共设施单体在满足自身的基本功能的同时,不宜诱使使用者赋予其他功能。材料合理主要是指公共设施的造价应与民众的普片收入形成正比,优先考虑实用那些价格低廉、加工比较简单但又耐久实用的材料,避免通过堆积昂贵材料的办法取得炫耀性的视觉效果。这两个方面就总的体现了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合理性原则。

环保性原则: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母亲地球在一天一天的衰老,保护我们的母亲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所以环保也称为每个人心中的理念。在设计中,倡导“绿色设计”。“绿色设计”的三个原则就是减少、再利用和再循环。它所要求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设施结构、生产工艺、设施的实用和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

3 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和趋势

多元化和专业化:对于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在公园对公共设施设计的需求是不同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也为公共设施设计由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同时新产品的发明也带动了与之配套的公共设施的开发。公共设施设计已从传统意义单一的几种产品向多品种、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每一次的科技技术进步都给世界的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设计领域更是如此,公共设施设计也是伴随着一场一场的变革而不断的向前发展的。更加进一步的向智能化迈进,并且技术生产方式的进步是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变成了现实。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带动了自助系统的兴起。

人性化:以人为本是工业化设计的出发点,也是不管为人提供设计的出发点。都要考虑以人为本。而人性化的设计主要体现三个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与实用安全、功能明确和方便。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提供有效的服务,省时、省力的设计,将是今后公共设施设计发展方向之一,使用者不但可以有效的使用,同时在设计上避免使用者粗心或者是错误操作而受到伤害。

工业构件标准化与模块化:工业化是工业设计产生和存在发展的必然条件,现代公共设施设计的工业构件标准化与模块化趋势主要是从三个方面:降低成本考虑;生态环保考虑;时代性考虑。

艺术化和景观化:现代公共设施设计不单单只是孤立单一化的产品设计,也越来越融入环境的整体设计之中,越来越重视单一产品设计后的规划与组合,每一件产品设计也不仅限于一种形态与色彩,而是形成一个系列。

4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公共设施设计不管是在城市中或者是在公园建设中都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一面。现在公共设施设计也在不断走向完善,向着多元化、专业化、人性化、环保化、艺术化、景观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公园更加的美丽,使使用者使用的更加舒适安全。能为人们提供更好、更舒适的设备。能使人们放松心情去享受、去感受。它是最贴近社会,方便群众,让广大的群众都能参与进来,使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真正成为广大人们群众的乐园,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共设施的作用,也是来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与民,惠及于民,真正实现民有民管民享民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都伟.公共设施[M].机械工业出版社.

[2] 谭巍.公共设施设计[M].知识产权出版社.

[3] 李明,胡迅.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规划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薛文凯.现代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

公园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城市公园;城市空间;造景设计;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0引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居住环境的优劣越来越成为人们择居的关键。而城市公园就是城市居住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宜居与否的重要因素。怎样让公园,这个城市的“肺部”更加健康,更富活力,是我们创建宜居城市的重点问题。

1 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

1.1与城市缺乏有机联系

封闭的公园区域和购票制限制了许多公民享受自然的权利,已经不符合现代都市“以人为本”的要求。封闭的公园与外界的城市功能缺乏联系和“对话”关系,使得自身的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成为了孤立的体系。

1.2 公园的功能分区不尽合理

科学合理的布局与功能分区,是提升公园品位、丰富内涵、调控游客感受的重要途径。传统公园的功能和空间模式是由内及外的,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向心式架构,而开放式公园基于融入城市的需要,注意与城市开放空间保持连续,是由外及内的功能和空间布局模式。与此同时,公园的功能分区也需作出相应的调整。

1.3公园地域特色文化缺失

1.3.1地域与地域特色

文献[1]给出适用于园林学科的地域主义概念:地域主义是指园林在立足地方自然环境和气候、尊重地方传统与文化、合理应用当地材料应用适宜技术的基础上,吸收本地的、民族的、民俗的风格,使现代园林展现出特定的地域特色。

所谓特色,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突出或独有的性质、特征。地域特色是特定区域的土地上自然和文化的特征,它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大地的景观。

1.3.2城市公园地域特色现状

在现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城市中人们的生存空间、街道景观等都越来越相似,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模式、内容也都越来越国际化,“千园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虽然这种国际化的公园能够满足现代人对其功能使用上的要求,却满足不了人们心灵上的需求。人们期望公园能突显其地域文化的特色,唤回自己对家乡土地和风俗文化的回忆,延续其潜在的文化脉络。

1.4公园景观类型和功能过于单一

公园景观空间类型单一、空间结构简单,园中活动内容相对贫乏,仅有一些简单的休憩设施,人们只能在园中进行简单的逗留,步行。公园不能满足现代居民、游客的需求和形势的发展。

1.5 公园景观要素存在不足

1.5.1 地形

地形是一切室外活动的基础。地形在户外空间的主要功能有生态学功能、美学功能和使用功能。

①地形缺少变化,空间感单调

公园景观空间的变化可通过地形的起伏、高差变化来丰富公园空间感受。部分城市公园大小地形丰富但缺少统一的规划,从而不能使得地形之间大小空间穿插,互相之间缺少有机联系。

②地形边界处理缺乏景观性

地形与道路、局部小广场之间缺少有机联系,边界处理形式单一,多以自然式绿地为主。挡土墙及边界的处理形式呆板缺乏景观性,没有充分利用地形形成丰富的小空间。

1.5.2 园路

公园中的道路对于公园景观的联系及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交通,联系各个景区和景点,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

①级别不明显

现在一些公园主次干道等级不明晰,对人流的引导性也较差,且重要路段不符合紧急消防的要求。

②景观价值低

一些公园中的园路材质单一,各级园路仅使用沥青路面,材质、形态缺少变化,不能与周边环境形成有机联系,影响公园景观质量。

1.5.3 水景

水景是自然界最壮观、最活泼的因素。在公园中,水体是不可缺少的景观要素。水可以构成多姿多态的园林景观,艺术地再现自然。水具有流动、多变、渗透、聚散、蒸发的特性。以水造景,动静相生,声色相依,虚实相映,可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和魅力。

①水体形式单调

部分公园中水资源丰富,但大小水面变化不明显,且局部水面过小,造成局部死水现象。与公园周边水系不能有效贯通,造成水体流动性差,缺少活力,水体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公园水体规划结构简单,水面缺少变化,大小空间不能有效分隔。水面空旷,景观效果单调。

②驳岸设计粗糙

驳岸作为支持和防止边坡坍塌的水工构筑物,在园林水体中主要用来保持稳定的湖岸线,以防止地面被淹,维持地面和水面的固定关系。在城市公园建设中,水体驳岸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置石驳岸、松桩护岸、草坡入水式驳岸、亲水平台、卵石滩等。驳岸边配置高低错落的水生、湿生植物,形成丰富多样的滨水景观。

但是,倘若从深层次的角度去研究会发现,以上诸多形式的驳岸,大多着眼于满足游人视觉需求而设,水线以上丰富多样,而水线以下的池底池壁做法却较单一。

公园水体驳岸主要的做法是毛石砌筑、混凝土挡墙、松桩护岸或自然草坡。为了防止驳岸不受湖水冲刷侵蚀而崩塌,防止湖水渗漏而水位下降,从而影响景观效果,前两种做法最为普遍。

水线以下部分硬质驳岸做好后,再通过工程手段,将水线以上布置成景石、草坡、亲水平台等形式。但城市部分公园中水体周边驳岸设计简单,原有驳岸多采用毛石挡土墙,过于呆板、重复而缺少变化,不能形成景观,且湖边无驻足的空间。

③缺乏亲水性

人具有亲水的天性,一些公园中的驳岸处理呆板,水岸线高差变化较大,缺乏亲水设施,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5.4 植物

植物是公园中有生命力的个体。它不仅能为人们庇荫纳凉,同时还能提供优美的景观视线,形成动态的季相变化。

①植物配置单调,缺乏艺术性

一些公园植物的生长比较凌乱,树形较差,植被受到一定的破坏,使整个园内的植物造景比较粗糙。虽然园内植物种类比较多,但植物景观比较单一,缺乏植物造景,植物的群落比较单调,地被缺乏,开花地被更少。

绿地养护上比较粗放,一些原来比较精致的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为的破坏正在走下坡路,表现出来的不合理的植物配置没有及时进行调整改造,许多灌木淹没在丛林之下,枝条徒长,叶子稀疏,根本看不到花,没有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

②植物景观混乱

园林中植物种植讲究艺术设计,一些公园中虽然植物较多,但分布不均匀,植物的搭配上,乔、灌、草层次感不强,四季景色植物缺乏。公园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同时公园由于长期管养不到位,植物生长凌乱,植物景观大打折扣,也制约了植物景观的生态效能。

2 应对措施

2.1公园应向敞开式设计方向发展

传统封闭式的城市公园用一道道围栏阻碍了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和交通的连续性。近年来我国开放式公园的建设是两条腿走路,新建加改建,数量越来越大。开放式公园不仅仅是管理上的“开放”,更为重要的是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的真正融合。

因此,当公园以开放的姿态回归城市时,其规划建设应首先在视景、游憩、生态和文化等方面融入城市。

2.2合理功能分区

公园内功能分区不能生硬地划分,尤其是对于面积较小的公园,分区比较困难时,要从活动内容上作整体合理的安排。面积较大的公园规划设计时,功能分区比较重要,主要是使各类活动方便开展,互不干扰,尽可能按照自然环境和现状特点布置分区,应因地制宜地划分各功能区。

2.3 公园应体现地域特色

“一个公园必须继承该地方的景观与文化。公园在整体上作为一种文明财富存在,必须保持它所在地方的自然、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特色。”文化景观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如何发掘、如何表达、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应该成为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2.3.1 公园传统文化要素的保留、挖掘及再现

公园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文化的承载形式上,现代城市公园对文化传统的表达主要体现为对传统形式的借鉴与继承,借助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的视觉形象,既可以使设计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使设计具有现代感。

传统文化形式的保留及再现不能仅仅局限于整体风格及具体材料方面,重要的是能够挖掘出真正的文化内涵。可以使用现代的一些布置手段,利用具有现代感材料的处理方式,借助园林要素的形式或符号,在设计中选用“只言片语”的传统形式汇插到现代园林中。

2.4 塑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密度的建筑群使得人们邻里关系淡漠,越来越远离自然。公园,作为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提供公共交往和各种休闲的场所, 如健身、赏景、唱戏、交友等。

因此在公园中增加公共空间是一个明显的趋势。综合公园的对象主要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各种各样的活动需要相应的空间形式来配合。

2.5 园林景观设计措施

2.5.1地形

在公园中,地形是公园的骨架,不同的地形为居民提供了多样的游乐、户外活动、休闲方式。

①塑造多样的活动场地

过去的一些公园,由于受苏联模式影响,多以自然式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共休闲、健身、娱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公共活动需要有一定的场地,因而在公园中,增加多种的活动场地,以满足现代人的使用要求。

2.5.2 园路

综合公园中的道路、场地及铺装对于公园景观的联系及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交通,联系各个景区和景点,同时还可以创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

①明确园路级别

公园园路分为不同级别,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m。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m。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

②丰富园路形态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林、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形成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2.5.3 水体

① 水是园林中最壮美的景素之一,流水和瀑布可形成动态美、声音美。水域可扩大空间,水中的倒影还可产生虚实相生的效果。水体的规划应与全园结构相结合,根据公园的风格特征确定水体形态、结构等,使水体景观效益最大化。

②营造生态式驳岸

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木工程、非生命植物材料的结合,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同时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驳岸的改造设计应注意景观变化与丰富性,随着与水相关的构筑物在空间中不断地变化,其边界处理的程度也相应需要变化。

③增强亲水性

人们向往水,希望悠闲地沿着河流或湖泊漫步,在水边休息以享受其声其景,或穿过河流到达彼岸,这是人们亲水的特性。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创造出水上风情,设置水中渡船、水边音乐台、水上休闲茶坊、湖边剧场等活动内容,既为市民提供一个功能齐全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又有效地增添公园的魅力。

为了增加亲水性,可结合湖岸增加趣味,设置木质栈道、小木桥、临水建筑等,可供人眺望水景,增加亲水性。

2.5.4植物

①合理配置植物,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植物配置应注意全园的整体效果,应做到主体突出,层次清楚,具有特色,应避免“宾主不分”、“喧宾夺主”和“主体孤立”等现象产生,使全园既统一又有变化,以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

植物配置应重视植物的造景特色。植物是有生命的材料,不同于建筑、绘画等,它随着季节的变换产生不同的风景艺术效果。同时,随着植物物候期的变化,其形态、色彩、风韵也各不相同。因此,利用植物的这种特性,可配合不同的景区、景点形成不同的美景。

②充分利用本土植物,体现地域特色

公园设计中植物景观应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树种。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将自然引入公园,局部恢复乡土群落结构。树种选择时注重乡土树种的运用,以种植当地常用树种为主,体现本土特色。

3结语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绿地、重要的景观节点。其设计必须以人的需求为根本要求,通过公园造景因子营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公园设计范文第4篇

所谓“聚落”,是指人类聚居的地方。《汉书·沟洫志》:“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狭义的聚落指人居容器的聚合即村落(一个微型城市或者城市的原型),最初源于住宅(以及住宅的变形如教堂)的集合。广义的说聚落产生于“组织”的需要,即通过对单体的组织得到单体所不能具备的能力的需要。据此,我们可以将雕塑主题公园视为以雕塑个体为单元,通过特定的主题内容进行联系集合的聚合体。雕塑主题公园作为城市雕塑的“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受经济、社会、历史、地理诸条件的制约,反映城市的功能特征和性质。

城市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对文化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雕塑如同城市的其他文化一样,随着城市的发展,总体上也呈现出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而雕塑主题公园的出现满足了雕塑发展的应时之需。雕塑主题公园既有园林的休闲功能,又有雕塑艺术的欣赏功能,为人们提供了美好的空间,可以说是一种露天雕塑博物馆。

当下,想搞国际雕塑公园的城市为数不少,但基本都是套用一种征集方案、现场制作的模式,结果必然是大同小异。优秀的雕塑公园,总是精心策划,以新颖的主题立意而独领。立意中首要的是确立主题,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理念和主张。题材不在大小,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个性,有地域特色,有民族风格,这样的立意才可能具有深刻的内涵。题材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更是不拘一式的,它们之间的巧妙组合,就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创意。组雕“深圳人的一天”(图1-4)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约定俗成的套路是不会有新鲜感的,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抓住人”、“吸引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记忆,在心中形成永不消逝的主题。拥有了主题就是将其赋有思想,赋有灵魂,正是这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充分地发挥了雕塑主题公园的优势,在我国尤其是在国外都不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几个有代表性的主题公园为例:

1挪威维格兰雕塑公园(图5—10)——以人生为主题的雕塑“聚落”

维格兰雕塑公园以人生为主题,整个公园基本上都是人体类雕塑,看似单调,却展示了生生死死的人生旅程、喜怒哀乐的人间百态,是表现一个人一生的雕塑“聚落”。其中的“生命之柱”是公园的主题所在,内容和形式都有新意,不落俗套,令人震撼。这个公园在奥斯陆具有品牌的地位,其成功之处首要的在于独特的立意。

维格兰雕塑公园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西北角,是一座占地50hm2的奇特公园。园内繁花绿茵、小溪淙淙、到处都矗立着造型优美、婀娜多姿的雕塑。维格兰雕塑公园是以挪威著名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的名字命名的,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弗罗格纳公园。公园有192座雕塑,总计有650个人物雕像。这些由铜、铁和花岗石制成的雕像,是维格兰20多年心血的结晶。公园内虽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乱,错落有致。园里有一条长达850m的中轴线,正门、石桥、喷泉、圆台阶、生死柱都位于轴线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间。全部雕像形成几幅美丽的几何图案,匀称和谐,浑然一体。公园里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个主题——人的生与死。如喷泉四壁的浮雕,从婴儿出生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而四角的树丛雕,一角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劳累艰苦的壮年,一角是垂暮临终的老年,组成人生的4幅画面。圆台阶的36座石雕,也是从婴儿出生开始的,游人依次环行,渐渐看到人生各个时期的形象:孩子们在捉迷藏,少年们在扭打玩耍,情人在窃窃私语,老人们熬度暮年,环绕一周,到第36座死亡球塔为止。石桥两边的护栏上,安放着反映日常生活的58座青铜雕像,塑造了许多青年男女和儿童。体格雄健的男子、绰约多姿的少女和纯真无邪的儿童组成了大组群雕。它们有的在尽情地跳舞,有的在谈情说爱,也有丈夫打骂妻子儿女的……维格兰在这组雕像群中,穿插了一个新的主题思想——父亲与孩子们在一起。圆台阶中心的生死柱,无论在艺术技巧上,或是思想内容上,都算得上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杰作。石柱高达17m,周围上下刻满了121个男女浮雕。柱上死者惨不忍睹,有夭折的婴儿,不幸的青年,披头散发的妇女,骨瘦如柴的老人。这根“生死柱”描绘了世人不满于人间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时,相互倾轧和相互扶掖的情景。人们有的沉迷,有的警醒,有的挣扎,有的绝望,组成了一个陡峭上升的旋律,令人惊叹不止。

2奥林匹克公园(图11、12)——以奥运精神为主题的雕塑“聚落”

在瑞士洛桑日内瓦湖畔上静静的坐落着奥林匹克公园和奥林匹克博物馆,它是为了纪念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deCoubertin)男爵,他以其毕生的精力促进推动了人类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按照男爵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遗产,而更应该体现人类和平,平等的奥林匹克精神和信念。

奥林匹克博物馆与奥林匹克公园浑然融为一体,每一个初次到此的人都会立刻注意到博物馆两侧伫立的八根高耸的玉柱,它们有深远寓意: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祖籍,奥林匹亚(Olympia)宙斯神庙中的64m高的六根同样的巨柱,另一个希腊的暗指和提示是其正面的白色大理石它来源于爱琴海北端的瑟索(Thasos)岛,是希腊政府为昌盛奥林匹克运动所送给瑞士政府的重礼。因为它象征着和平鸽的纯洁和公平美好的奥林匹克信念。该公园出自著名的风景园艺建筑师拉迪特(JoseLardet)之手。由于地势的原因,博物馆和公园皆建在青丘绿岭的坡面上,游人在赏心悦目的奇花异木之间,可以随着公园的主径,尽情地闲庭信步,乘风纳凉并观赏,还有那几十座散立于公园各处,形态各异,寓意生动的雕塑,这些精美雕塑艺术品的“聚落”,足以显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精髓。2.1卧立在草茵上的奥运五环雕塑。采用现代手法将不锈钢环镶嵌在镂空的厚重可锈的脊铁上,使之和氧化铁形成的棕红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图13)。

2.2以五彩连环为基础塑造的立体环扣架钟,既有使用价值,又暗示着美学意义上的奥运精神(图14)。

2.3400m长的“风路”旁侧的长跑运动员刚健有力的肌体在周围绿色环境的衬托下,富于极强的运动美感(图15)。

2.4奥林匹克博物馆门前左侧的古希腊奥林匹克亚运动健将铜像洋溢着浓郁的古典艺术的魅力(图16)。

2.5以铝合金为材料塑成的男性肌腹的局部座雕,夸张表现运动员胸部以下,腹部以上分布有致、力度起伏的肌腱,颇有健美的装饰趣味(图17)。

每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都会促进举办国城市建设和改造,同时推动其经济的发展,为此建造的景观和雕塑作品是奥运会的一个直接产物,构成奥运会的又一大文化遗产。亚洲共有两个国家举办过奥运会——日本和韩国。两国都很重视雕塑公园的建设。韩国还首次专为奥运创建了雕塑公园,首尔是少有的专为奥运会兴建雕塑公园的城市之一。首尔奥运雅塑公园建于1986年5月,是为第24届奥运会筹建的。雕塑公园占地几百公顷,规模巨大,里面陈列了200多件作品,大型的作品有20余件。这里除部分韩国艺术家的作品外,还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国重要雕塑艺术家的200余件代表性作品。公园主题鲜明又具有特色,精美的雕塑作品与别致的景观设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展示世界雕塑艺术的大型露天博物馆。困其代表着当今世界雕塑的最新趋势和最高水平,奥运露天雕塑公园被评定为世界五大雕塑公园之一。公园前面的广场上有符合奥运主题精神的作品,其材料、形体均与奥运场馆建筑紧密融合,互相辉映,提示着人们去关注该届奥运“友谊、团结、公平”的鲜明主题。公园里有座奥林匹克运动的纪念雕塑,这座纪念雕塑是用各国运动员从各自国家带来的石头建成的,一共有31个国家、地区和组织以及个人捐赠的4875块石头。这些石头极富特色,而且形态不同、颜色各异,堆积在一起。成了人类大同精神的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首尔奥运会已经过去了多年,这里仍然游人如织。这里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许这正是当代人所需要追求的精神境界。

国外的雕塑主题公园起步的比较早,而我国的雕塑主题公园的发展正处于探索期,只在局部接近了完整雕塑主题公园的形态,如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3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图18-22)——以“友谊、和平、春天”为主题的雕塑“聚落”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坐落于我国吉林省长春市南部,占地面积92hm2,其中水域面积10hm2,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容有130个国家、296位艺术家的三百多件雕塑艺术作品的汇集地,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春市区版图上。公园的规划采用了中国传统造园技艺、西方造园学说和现代规划理念相结合的构思,以雕塑为主题,以湖面为中心,以山水为骨架,以绿化为背景,以道路为纽带,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凸显出天人合一的深邃意境。世界雕塑公园是汇聚世界雕塑作品的橱窗。这些反映印欧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东方文化艺术精品的雕塑“聚落”,带来了浓厚的异国风土情调和文化气息;这些反映玛雅文化、爱斯基摩人文化、毛利人文化的代表作品,仿佛时光已经倒流、使人们回到了洪荒、幽远的古代文明时期。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不同国家、民族、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而且材质丰富、风格迥异,堪称世界雕塑的百花园。

作为统帅全园的主题雕塑——“友谊·和平-春天”,耸立于主题雕塑广场中央,由29.5m高的主雕和代表五大洲民族风情的五组不同人物铜像,五块反映五大洲动、植物的汉白玉浮雕组成的雕塑群组成,象征各国人民珍视友谊、热爱和平、向往春天的强烈愿望,主雕气势宏伟,神韵壮观,堪称镇园之作。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是人类主流精神和审美文化的浓缩与升华。其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充分表达了热爱和平、珍视友谊、美化生活、崇尚科学、追求文明的基调,既弘扬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美好企盼和精妙的艺术追求。她凝聚着规划、建筑、园林等专家的才华,组织建设者的周密辛勤,支持者的慷慨热情,决策者的远见卓识。

公园设计范文第5篇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摘 要:公园是大众休闲、游览、健身等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是某一区域环境及居民生活质量的表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发展、进步和提高的现代社会,公园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日益提高.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也需要在传统观念下不断的更新,加入现代元素和创新元素,以满足现代人对公园景观功能的要求.

关键词 :公园景观;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元素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68-03

景观设计理念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景观设计的方向和基础.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清晰明确是公园景观设计元素有效、科学利用的前提.结合公园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地域文化理念、生态理念、艺术理念等,合理的统筹公园景观设计的自然元素、人工元素等,使公园建设更具文化底蕴、精神风采和情感感染力,以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1 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与公园的主题、功能等有很大关系.例如,综合性公园就要突显公园的综合功能,有林地、绿地、活动场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专题公园则要突出其专题特色,风景名胜公园要结合其历史文化底蕴进行开发;植物公园要结合其植物特点进行开发;动物公园则要围绕各种动物的生存、观赏为主题进行开发;历史名园公园则要结合公园深厚的历史底蕴进行开发.不同类型的公园,其设计理念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设计元素的差别却较显著,这样才能突出公园设计的特色,满足当代大众的个味、求异心理.当前,我国公园设计最大的问题是设计的雷同,公园设计存在普遍的模仿、照搬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园设计水平的提升.其次,对于公园设计的经济性、文化性考虑不足,不能通过公园充分的展示地方特色,公园设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挥不足,难以维持持续的、稳定的发展状况.再次,公园设计的生态理念不够深入,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不能和谐的组合,增加了公园建设的成本支出,亦不利于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针对于大众不断提高的精神生活要求,如何树立科学理念,进行公园景观的创新设计,是提高当前公园景观建设的关键.一方面,设计理念为公园景观设计、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持,为公园的景观注入了更多的思想和文化色彩.另一方面,设计理念有效的将公园景观建设的各个元素统筹起来,更充分的挖掘了公园景观建设各个元素的潜力,增强了公园建设的境界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公园建设更好的融入整个城市的建设,成为城市文明、文化的窗口.

2 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

健康、环保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理念,公园景观建设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社会大众的健身、休闲、娱乐等提供服务的主要场所.人们通过公园游览、景观体验等获得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享受,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因此,公园的设计理念也要紧紧的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大众需求进行创新思考和发展.

2.1 公园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

人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元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当前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公园的设计和建设,一方面,应满足大众对于健康的要求,设计必要的娱乐设施、健身设施,并能使公园景观带给人精神方面的放松和享受.另一方面,要满足大众的休闲需求,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带给大众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享受.例如,在景观园林设计中,设计上供人休息的长凳、供人玩乐的林下空间等.公园景观设计能以大众意识为基础进行加工和升华,使人们在公园游乐之中深刻的体会到一种自由自在、轻松愉悦之感.总之,“以人为本”就要以人为中心进行景观设计,科学的关注人的活动体验、精神体验等等,使人在公园之中获得自己期望的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环境,使游园大众获得精神上、情感上的满足感、舒适感.

2.2 公园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理念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区域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将地域色彩融入公园景观的设计之中是现代景观建设的核心理念.景观离开了文化,就会使人感到“年年地地景相似”,公园建设就缺少了新意和特色.例如,在北方,看到的公园景观是楼台亭阁,到南方亦是如此.在南方看到的假山喷泉,到北方也是一样.公园景观的相似与“统一”会给人造成审美疲劳,大大的降低了人的精神体验兴趣,久而久之,不是人在观景游园,而是走路、散步,公园的景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成为一个泡影.因此,公园的设计要有地域文化理念,第一,有较强的区域环境理念,能结合当地的温度、湿度、土壤等客观条件,进行景观设计,确保公园景观建设中植物的成活及植物景观的地域特色.第二,能够科学的思考公园建设的环境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设计,将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起来,给人以自然之美、舒畅之感.第三,能将地域文化融入公园造景之中,使公园景观能够反应一个城市文化的面貌,与城市文化形成一体.例如,“陕西十大怪”是陕西关中的特有民俗,又如剪纸、窗户、秦腔形象等,以其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或制作成雕塑立于景观园林之中,或以石碑雕刻文图立于公园适当位置,就能使人在游园之时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气息,使大众通过文化体验从而产生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对这方水土的热爱.第四,将公园景观设计与地域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赋予公园景观浓厚的文化底蕴.例如,西安的“骊山森林公园”,将骊山的自然景观与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及“烽火戏诸侯”等历史文化结合起来造景,使人在景中感受到历史的韵律,享受特色的精神文化体验.又如“圆明园遗址公园”它承载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残墙断壁呈现的是历史的沧桑,作为公园景观的设计,对这些有着历史意蕴的景观要具有保护意识,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激发游园者的精神情感,使其与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达成一致、产生共鸣.这样的景观设计理念才能给大众留下深刻的情感体会,使其精神、文化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受益.

2.3 公园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

环境是当代备受关注的话题,公园作为大众休闲、游赏的重要场所,其设计中生态环境环境理念的体现,一方面,能使人接近自然、亲近自然,产生人与自然的亲密感.从而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产生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有利于公园景观建设的持续、和谐发展,有利于公园精神生态效益的体现.生态理念的体现,第一,要重视公园建设的功能,例如公园景观建设的吸尘功能、隔音功能、调节温度等功能.第二,重视公园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例如,公园所处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较严重,可选择白皮松、毛白杨等树种,能很好的吸收该类有害气体,净化环境.注重公园内小生态环境的形成,例如,公园内人工湖景观的设计,单调的湖景设计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景观体验需求.在湖中种植植物,饲养游鱼,各种生命体的结合就可以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使公园景观更具生气.

2.4 公园景观设计的艺术理念

公园景观设计是一项动态的艺术创作,作品的成功不在于一时,而有一定的动态性、变化性和持续性.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艺术理念的发挥能使公园的景观更充满诗情画意.例如在湖堤上种植翠柳,碧水映着婀娜多姿的翠柳,当水汽湿润时,薄雾袅袅升起,如诗如画,使人自然的想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再如在湖中种植莲花,春发芽、夏飘香、秋采莲,每个季节展示的出不同的景观特色,给人留下更深刻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如在较冷的北方,冬季的时候还可以将其变为滑冰场,给寂静的冬日平添几分热闹.此外,还可以向莲池中放养金鱼,使游园之人深刻体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别致情调.这就叫做意境美!其次,要重视艺术理念下的形式美,例如,湖的设计,将它设计成圆形、方形等,更多的会带给人一种呆板的、水池子、游泳池的感觉.如加以曲线设计,使湖岸蜿蜒曲折,再搭配以湖心岛、小桥流水等,带给人的就是另一番感受了.再次,重视公园景观设计的时空美,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湖—荷花—游鱼的设计方式,使湖这一景观在四季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使人在不同的时间中都能欣赏到别致的景观美.

2.5 公园景观设计的效益理念

公园建设的效益理念对公园控制建设成本、提高公园景观建设的科学性、经济性极为重要.在效益理念的引导下,公园景观设计更注重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的发挥.例如,在公园植物种植设计中,就不会以单纯的景观为基础,致使景观建设的“中看不中用”,不但要将公园景观的“看点”表现出来,还要兼顾其各种效益的发挥.同时,能更好的将公园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结合起来,有效的进行整合、利用,以合理地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回报,有利于公园建设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 公园景观设计的元素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中可利用的元素很多,对于客观存在的建景元素,尽可能的加以利用,对于特殊的元素要将其融入到公园景观的设计、建设之中,使自然景与人类文明融合起来,发挥其独特魅力.第一,自然元素的利用.自然元素包含地形因素、植物因素等,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有效的利用自然元素不仅能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达成浑然天成的效果,还能增强景观的观赏、游览功能,更好的体现公园景观设计的经济性、生态性.例如,利用自然河道进行公园湖泊设计,使公园的水有了“活源”,更能突出公园水景的灵性.又如,公园建设场地有一高地,要平整此高地费时、费力,结合其客观的自然地貌,将其设计成假山.景观设计对自然元素分析、利用,对提高公园景观设计质量、价值等极为关键.第二,植物元素,公园景观设计,一方面,要确保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使公园植物结构具有层次感、立体感,丰富公园景观的形式.另一方面,公园植物设计要因地制宜,避免外来植物的大量引进而增加后期的管理投入,影响公园建设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资源进行景观设计,使公园植物元素能够更好的体现地域特点、景观价值.第三,公园设计中的水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画龙点睛”之笔,对于水元素的设计利用,要从点、线、面的结合入手,增添公园景观的情趣、雅致.例如喷泉设计、渠道设计等,如在假山上设计喷泉、流水,会改变假山干燥的面貌,会使其变的莹润而充满生机.再如,在公园内适当设计过水沟渠,使人在行进间能享受到水的清凉,会增加公园景观的赏心、灵动之感.第四,声元素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声音能带给人强烈的感官体验,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声音带给人的情感体会.例如,流水之音,可使人产生一种回归自然、清新舒畅之感.风铃之音可使人体会到一种幽静、古朴之感.这些声音的加入使公园景观更具情感色彩,能更好的激发游园人的情感意识,使其获得更多的情感抒发、情感体验感受,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和个人情致的培养及提升.第五,光影元素的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光影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光影元素的利用能使景观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特色.例如,光元素在喷泉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喷泉在五颜六色的光的映衬下绚丽夺目,更能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元素丰富,除以上元素外还有宗教元素、科技元素、中西文化元素等.例如,宗教元素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宗教元素是公园景观设计的特殊元素,要注重应用的适当性.其次,宗教元素的应用要与公园景观的自然元素相映衬,才能显示出其特色.例如,陕西西安大雁塔公园,大雁塔是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元素之一,它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加入适当的佛教文化元素,即拓展了公园文化的范围,使公园景观文化更为丰富,更有底蕴.还能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历史文化,引出一段取经佳话,使大众体会到更丰富的公园景观文化、情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大众的精神感受质量.总之,景观设计中可利用的设计元素很多,公园景观设计元素的应用应结合公园建设的实际条件,将各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统筹规划,确保公园景观的空间感、时间感,使公园建设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质,并能在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得到创新的发展和完善.

4 结语

借景抒情,情和景的交融是现代化公园建设必不可少的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将对自然、对社会的情感充分体现出来,应用景观设计理念,结合不同的景观设计元素,使大众与设计者产生情感、精神世界的共识,使公园景观建设能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成为展现居民健康、美好生活的窗口,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杰作.

参考文献:

(1)韩东.浅析纪念性公园的景观设计元素[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2(02):60-62.

(2)李文博.郝文渊,周鹏.西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生态景观设计探析[J].北方园艺,2014(06):84-86.

(3)吴小龙.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分析[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4(04):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