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太阳的诗句

描写太阳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太阳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太阳的诗句

描写太阳的诗句范文第1篇

我爱这繁盛的夏,更爱这凉风习习的夏日清晨。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我就已经被那树上的蝉鸣惊醒了。今天是星期天,我心想,不如到野外走走吧,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

蜿蜒的小路,从村里一直延伸到村外。小路的两旁,不知何时早已被密密的杂草占领。它们虽然被牛羊等边走边啃过,但它们的长势显然盖过了这突如其来的“亲吻”。不但如此,它们甚至还在觊觎那路中央的领地,正在试探性地进攻。不知名的小花,星星点点地散落在道路两旁,惹得一群群蜜蜂、一只只美丽的大蝴蝶也像赶路似的聚集在小路上,翩翩起舞。

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闭上眼,心里陶醉无比。

继续往前走,草越来越深。陶渊明的诗,也便悄然涌上心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不,这是朝露。你看,那凝结在草尖上的几滴露珠,多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又像碧波中散落的宝石。露珠,蓄天地之精华,凝成了最洁净的水滴。记得有一段精美的文字这样写道:“我的一生何其短暂,如同稚童的幻想,生下便命归黄泉。唉,我不过是苏醒的,朝霞仙姑喜悦的泪滴,只要她收敛笑容,立即萎缩消逝。”当太阳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露珠上,露珠便结束了美妙而又短暂的一生,但其从不知后悔,因为在其短暂的生命里,滋润万物就是一种美好的经历。奉献自己,就无愧于生命。露珠,告诉我怎样度过此生。

小路,在一个小山包上有了歧路。站在小山包上,我停住了脚步。满眼都是绿,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这绿与春天的嫩绿不同,这绿是浓艳的,一大片一大片,毫不吝啬地从脚下一直铺展到天际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置身于这绿色的世界,才知道南宋翁卷的诗句是多么有意境,有神韵。绿是希望,绿是生机的象征,大自然因为有了绿色而更显生机。

太阳终于爬上了地平线,看看已近早饭的时间。我调转回头,哼着家乡的小调,踏着轻快的脚步,朝那绿意最浓的家走去……

描写太阳的诗句范文第2篇

学校的仙鹤喷水池样子十分独特,池砖是大红色的,在周围的绿树红花的衬托下,变得更加艳丽。池水在太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面碧绿碧绿的,绿得犹如一个碧玉盘。喷水池旁开满了杜鹃花,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紫的好似晶莹剔透的紫葡萄。无论哪一朵,都像一张张绽开的笑脸,倒映在水中,给水池增添了几分生机。在池水中,有五只栩栩如生的仙鹤,每只仙鹤的形态各异,颜色鲜艳:颈项是黑色的,顶冠是鲜艳的红色,浑身有着洁白无瑕的羽毛,嘴和脚是黄色的,既高贵又美丽。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展翅欲飞,可却留恋这儿优美如画的景色,不愿意离去;有的俯下身子,喝着这碧玉似的清水;有的像是在吃自已捕捉的鱼,弯曲着脖子,津津有味,一脸的满足;有的抬起头来,仔细地欣赏这儿那美丽极了的风景;还有的伸长了头颈,想用自己优美动听的歌曲来赞美这儿的风景。

平静时的喷水池是如此的美丽,那么喷水时的池子就更加美丽了。喷水池开始喷水了,中间那根最大的水柱中的水喷涌而出,高高地喷向天高,足足有周围的大树那么高,水柱在空中绽出了一朵水花,然后水花中的小水珠如漫天散撒的珍珠,纷纷落入如碧玉盘的池中,此景可用《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来形容;大水柱旁有几个小水柱,它们伴着大水花,喷出一朵朵小水花,纷纷扬扬,如烟如雾,细细的水珠子落在了仙鹤的身上,像是在给仙鹤洗澡,把仙鹤们本来已柔顺的毛变得更加柔顺光滑。四周还有一些更小些的水柱,他们仿佛是在跳舞,时而高,时而低,时而交错,时而同列,更加映衬出了大水柱的美丽。

好一会儿,水池不再喷水了,水面又恢复了平静,被水淋湿的杜鹃花显得更加娇柔美丽,红花衬银珠,折射着太阳的七彩光芒,给喷水池又添加了一道朦胧的美景。

正要离开时,我转过头一看,仙鹤们是在微笑吗?是的。我们的环境保护做得足够到位,仙鹤们也开心地笑了。

描写太阳的诗句范文第3篇

1、在天街上往下望,爬山的人们就像一只只小蚂蚁。我终于看到泰山的所有的景色,白云就在我的脚下,泰山真美啊!我仿佛自己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飞舞于白云之间,真是令人引起无限遐想,心旷神怡!

2、在泰山顶上看晚霞夕照更是变化多端。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

3、丝丝缕缕的光线透过树缝,地面上有无数光斑在摇曳,周围绿意盎然。晶莹的汗珠在青丝间悄然滑落,沉重的脚步终于迈过了最后一级石阶,“南天门”三个大字在眼前印刻,已经偏过几十度角的太阳微笑地望着胜利的我。

4、登上几十段石阶小路。小路的左侧是山石,山石上刻着一些古人的诗句。字体工整有力,真值得我学习。一些松树在山石间长出来,它们的生命力真顽强啊!小路右侧是一些千年古树。松树下面还有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叮叮咚咚的向下流淌。它就像一个小姑娘,唱着欢快的曲子,向山下跑去。

5、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一个接一个,随时进入你的眼帘。从岱宗坊向上便是王母池、红日、万仙楼,再向上是中天门、玉皇顶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爱好书法的文人看到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佳句,更是留恋不舍。

6、盘旋曲折的山路像一架云梯展现在面前,特别是十八盘直下,几乎是90度。上面的人像站在头上,下面的人踩在脚下,路旁有野花万紫千红,各具特色,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7、在玉皇顶上空,我看见一片瀑布,飞流直下,像一条条银色的巨龙。可是一会儿就不见了。爸爸告诉我说:“那是海市蜃楼。你看,那云海,白茫茫一片,再配上一半黄昏,显得更加壮观,更加美丽了。”

8、在泰山顶上观云海玉盘简直是一奇特仙境。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顶上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9、泰山脚下有无数座名桥,如泰山西路、黑龙潭上面的瀑布之颠,峭壁峡谷之间有一座桥叫长寿桥,长60多米,宽10米左右。山间淙淙溪水从大桥洞流过。每当雨讯到来,山洪暴发的时候,水倾泻而下,从悬崖跌入潭内,形成瀑布,远远望去真是青山结碧水,白银连彩虹。河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瀑布溅起的水花如烟、如雾、如尘。真像李白诗中描画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果然,一个金黄的亮点从群霞中倏地跳跃出来,燃亮了云端,与朝霞融在一起,仿佛它就是从那霞光中衍生的,那般轮廓分明,金光熠熠,黯淡了一切事物,透彻着亘古的气概,燃人之雄心壮志。从前只是听闻泰山日出的宏丽,不想真正见到后,还是被震慑住。它耀武扬威般地踩着云霞缓缓攀登,与天齐肩,当真是荣耀秋菊,华茂春松。

11、在泰山顶上看黄河金带更是一道奇观。黄河金带--新霁无尘、夕阳西下时,举目远眺,在泰山的西北边,层层峰峦的尽头,还可看到黄河似一条金色的飘带闪闪发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黄河金带”。它波光鳞鳞,银光闪烁,黄白相间,如同金银铺就,从西南至东北,一直伸向天地交界处。清代诗人袁枚在《登泰山诗》中对黄河金带描写生动而传神:“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

12、在泰山顶上看日出真是壮观而动人心弦,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13、天已泛出白色,恍若有淡红的朝霞徐徐升起,像滴在淡蓝色布匹上的红颜料,由浓渐淡,温润的晕散开来,像毛笔浓墨重彩的粗粗勾勒,又细腻柔美似仙女飘浮的轻纱水袖,漫洒在层层云海之上,瑰丽而随意地向天空射出万丈红光,染红了我们爬过的座座山岭,奇雄华美,天下独绝。

14、太阳的光芒照在我们的脸上、身上,顿时全身暖和起来。现在我看清了,太阳是从山的顶上跳出来的。太阳离开山顶慢慢上升,顿时霞光万道,好像天空也被燃烧起来了,真漂亮!白云在山间飘荡,远处群山的峰顶在云间时隐时现,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而我们所在的山峰和大地都穿上金色的大衣,一切清新亮丽。

15、十八盘是泰山最险的一条山路,共有石阶1600余级,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泰山之奇观,尽在泰山顶。我们登上泰山顶,举目远眺,只见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风光,摄人心魄。

16、回首望我们走过的路,还真是挺长,晚上未细看,现在回首仰瞻,葱茏草木掩于山间,悬崖峭壁,像是被劈出来的,透着粗犷与危耸。现在的游人大多是下山的了,表妹指着远处,冲我狡黠地眨眨眼睛,远方的最高一岭上,有游龙一般蜿蜒曲折的陡路盘着。

17、在山顶,四处一望,一切尽在眼底。山下的水库像一面镜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树木像小草,人群像甲虫,房屋像鸟笼,就连宽阔的马路也像条银白色的带子。在山顶上,风云升至足下,看山里,山风呼啸,浓雾弥漫,好似坠入混沌世界,像处于仙境一般,能看到云海奇景。晴天时,还能看到黄河金带,晚霞夕照。当然要看到这四大奇观必须在泰山上多住几日或勤来泰山游览。

18、泰山那继而天空的云朵,赤紫交辉,瞬息万变,有的象万马奔驰,有的象神牛角斗,有的象凤凰展翅,有的象孔雀开屏……但见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云霞雾霭相映,岚光宝气闪烁。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起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像一个飘荡着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

19、走在台阶的两边,看着参天大树,密密麻麻的丛林,碧绿而又嫩绿的小草铺满了大地,五颜六色的花儿长在草地上给草地加上了漂亮的衣服。当我们爬上山顶的时候,放眼望去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览众山小啊!

20、天空云缠雾绕灰蒙蒙的一片,可惜那天是阴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缕缕红霞朦朦胧胧的。我们怀着遗憾的心情下山,到了半山腰抬头看也是雾,低头看下面也是雾感觉置身于仙境之中都看不清泰山的真面目了。使我不禁想到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1、在泰山山脚下向上望,只见它连绵起伏,气势雄伟。泰山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雪白的云朵围绕着山顶,像是给泰山戴上了雪白的丝巾。

描写太阳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艾青;诗歌;色彩运用;感情

艾青是现当代诗坛上的杰出代表, 富有创造性的一代巨匠。他的诗不仅在内容上始终抒写民族、时代的博大情怀, 是人民的歌手, 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作出了卓越的创造, 特别是大量的形象与意象的精心营构, 不拘一格、自由挥洒的诗歌形式, 融朴素与华美为一体的语言表达等, 形成一种情绪饱满、形象鲜明、深沉而热烈的风格。关于艾青诗歌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与形象的创造, 已是评论者早已论述的了, 这里仅就构成其诗歌形象并成为其形式特色的重要因素―― 色彩的描写来作一番较为具体的分析, 从色彩的角度来看艾青诗歌的审美特征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 古今中外, 对色彩的描写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现象。因为, 大千世界, 自然万物, 无不具有形状、色彩, 对于它们的感受与表现自然也就离不开其外在的形色特征。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可以直接展示物象的色彩, 而文学作品则借助文字符号, 通过读者的想象, 可以在美的色彩世界中感受美的愉悦。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绿丛中红一点”、“桃含可怜紫, 柳发断肠青”等古诗名句就是以色彩为主要感情特征的。 在艾青的笔下, 无论是主题的孕育、形象的构成、情感的内涵、语言的表达, 无不与对色彩的观察与描绘紧密相联。可以说,如此重视并大量运用色彩语汇进行诗歌创作的现代诗家唯艾青一人。以丰富、细致的色彩描写构成鲜明的画面, 具有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 这是艾青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从美术学和情感两方面对艾青诗歌的特点进行浅析。

一、从美术学的角度来分析

艾青原是一位画家, 的铁窗囚禁剥夺了他的作画权, 他转而借助文学来传达思想情感。但他画家的惯于感受和涂抹色彩的特有禀赋还是充分显露出来, 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说诗画结合是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一大要理, 那么艾青则对之作出了新的阐释与提升。

看看《向太阳》中第二小节:

早安呵/你站在十字街头/车辆过去时/举着白袖子的手的警察

早安呵/你来自城外的/挑着满箩绿色的菜贩

早安呵/你打扫着马路的/穿着红色背心的清道夫

早安呵/你提了篮子/第一个到菜场去的/棕色皮肤的年轻的主妇

我相信/昨夜/你们决不像我一样/被不停的风雨所追踪

被无止的恶梦所纠缠/你们都比我睡得好啊!

这其中对于颜色的选取显得独特。画面本来是无色的,但是如果从一个无色的画面直接转换到一个全彩的画面就显得让人的眼睛接受不了。并且还会在总体感官上造成一种混乱和不自然。艾青这一点做得很好(相比于其他的诗人――颜色从意象身上被剥离),他只是选取了很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用颜色来体现诗歌思想化的东西。“警察的白袖子”,“菜贩的满筐绿色”,“清道夫的红色背心”,“棕色皮肤的主妇”――全部是单一的纯色的并列,这是印象派绘画中的又一个典型特色。这里面白色与绿色是单色调,也是光色。而红色与棕色是深色和暗色调。而且关键是色彩的堆砌,这中间的过渡是巧妙的――白,绿,红,棕。没有一个巨大的落差。

还有一种极为巧妙的地方就是利用色阶的变换和融合,在深色中发现光芒。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们还是来看个例子:《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关键就在这里:黄土下面紫色的灵魂。这两种颜色本来都是暗淡的色调,但是在这样的一种组合后便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发现了隐隐的光在文字的下面萌生。紫色是由红色和蓝色组成的,那么黄色又可以将这样一种组合打破,同时黄色自己也能成为光点。那么这个时候整体的色彩就变得丰富并且具有光明的成分,而且这种光芒仍然是一个坚强的过程。

二、从色彩所代表的不同感情来看

在艾青的诗歌中,不同的色彩所代表的阶层和感情也截然不同。纵观艾青的全部诗歌创作, 有一个大致的规律:明朗、积极的情感往往用黄、红、蓝、绿来形容, 忧郁、消极的情感一般与灰、黑、土、紫色相对应。诗人以灰色系即:灰、灰黄、灰白、黑等暗色调来表现土地、旷野、北方、道路、穷苦人的脸及衣服等

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民族苦难的深深忧虑和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眷恋之情。如《旷野》:“一条渐渐模糊的灰黄而曲折的道路”,“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 暗赭,与焦茶的混合啊……”, 这灰蒙蒙的旷野与乌暗的田亩、黑色的石碑、褐色的山坡以及笼罩一切的灰白而混浊的雾, 组成一幅贫瘠、荒芜、废墟般的画面, 它不是诗人对北方土地的自然写真, 而是整体性象征, 是祖国饱受侵略、生灵涂炭的不幸命运在诗人忧郁的眼中的映照。

又如《北方》:“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 村庄呀, 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灰暗的天幕下⋯⋯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同样以灰、黑、土等灰暗的色彩渲染北方农村的破败与诗人的忧郁。

明朗、积极的情感往往用黄、红、蓝、绿来形容,如《生命》中“楮黄的健康”、“蓝色的静脉”、“跃动的鲜红”等,通过这些鲜艳的颜色来表达新生生命所带来的希望,和敢于与黑暗作斗争的精神。而这鲜红色的生命也暗示着在抗日民族中广大民众的觉醒与奋起, 暗示着诗人对民族前途的乐观和信心。

三、色彩与感情的结合

艾青的诗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写色彩或表达情感,还将色彩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结合得天衣无缝。以《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为例: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辽阔而美丽的景色中去。“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构成这一美丽图画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精心地选择了三个色彩鲜明的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而更在于诗人在诗句上的精心安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这有层次的诗句,把画面有层次地展开了,诗句的层次和画面的层次极为和谐。而且好像是随着诗人的眼光,一层一层展开的,自然而贴切。

艾青的主色调是一种浑浊、阴郁的冷色:紫色,灰色,铁黑的天与地;;“土黄、暗褐与焦茶色的混合“的旷野,”褐色的阴暗的山坡“(《旷野》)。在这些色彩的涂抹中,我们感到的是诗情画意的结合,是人深沉的感情蕴含在油画般的形象描绘之中。

《大堰河我的保姆》里写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写“长了青苔的石椅”,写大堰河的具体的劳作,都呈现出一种油画的色彩,写马赛城街道的“摆荡”,货车的“颤仆”,市场上的“喧声”,太阳的“混沌”,像“弃妇之批发般的煤烟”,像“肺结核病患者的灰色痰似的”“装货的麻袋”――无不给人一种明晰的立体感,同时也仿佛使人看到了那流动其间的血:带着温暖,带着爱憎,带着生命力的诗的血。

又以《生命》为例,它是对生命的呼唤, 是对民族新生的渴望。诗人通过人体的色彩特征, 化抽象的“生命”为“新鲜的红色”, 并以灰白为衬托,“赭黄的健康”则代表着中华民族, 这样的表达比起直白的抒情可谓新颖而又亲切, 具体而又概括, 具有别样的美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色彩描写是艾青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表现手段, 是他诗歌艺术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把造型艺术的主要手段――色彩作为有独特功能的语言符号, 使之传情达意。他把天地间丰富绚烂的颜色化为美丽的诗花, 用“燃烧的笔”“蘸着燃烧的颜色” 谱写成光辉的“彩色的诗”。

参考文献:

[1]郭竹平、王婷.《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

[2]《艾青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描写太阳的诗句范文第5篇

修辞,是指选择最适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议事说理,要准确、严谨、周密。抒情写意,要格调清新。状物叙事,要条理清晰。例如,运用比喻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可传达出作者对生活中的事物的独特感受,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用“踊跃的铁的兽脊”来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写出了“我”看社戏途中的奇特感受。

常用的修辞类型有: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双关、反语等等。

句子润色

巧用修辞 写活景物

夜幕降临的时候,街灯亮了,裹着一团朦胧的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霜。陪我在马路边玩了一下午的雪花也纷纷散去了,只有不知疲倦的风还在我耳边低语,同我一起朗诵着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按说奇寒的冬天、空寂的马路会让人更觉落寞。但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修辞,使初冬的雪、寒冷的风这些景物都在作者高昂的情绪里变得有人情味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描写自然景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景物描写中蕴合作者的情绪,让自然景物活起来,变成有情趣的东西。而要做到这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巧用修辞。下面再看一位同学的描景小段:

校园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的油菜花,漂浮在万顷麦浪之中;校园内蚕豆花白里透红,仿佛是无数只快乐的小蝴蝶,纷纷蜂拥在绿色的翡翠上,而那身上披着露珠的小黑点,真像婴儿充满稚气的黑眼珠,在阳光下机灵地闪烁;路边上,冬青树早已脱去了它那暗绿色的旧服,换上了新鲜、嫩绿的新装。

作者综合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活灵活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巧妙地赞美了春天,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如“蚕豆花白里透红,仿佛是无数只快乐的小蝴蝶”是拟物,使人联想到蝴蝶翩翩起舞的美姿;如“那身上披着露珠的小黑点,真像婴儿充满稚气的黑眼珠。”用婴儿的眼珠来比喻披着露珠的小黑点,显出灵动。写冬青树采取拟人,脱旧服,换新装,较好地传达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亮点赏析

赏析朱自清散文《春》之修辞艺术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是使语言生动优美的重要手段,比如巧设比喻,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借助排比,可以增强语言气势;运用反问、设问,可使句式多变,发人深思;类比对照,可凸显主题;拟人夸张,更多体现感彩等等。

朱自清的《春》就是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才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