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政治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其实,教案与学案各有利弊,“学案以学为中心,以学论教;教案以教为中心,以教论学”,“学案立足于自学,着重于学生拿来,强调的是会学,重视学法指导;教案立足于灌输,着重于给予,强调的是学会,忽视学法指导”。我认为教学是一个教和学统一的过程,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俩个方面。教案与学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所以应将二者合二为一,形成“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案一体化”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的客观必然性
“教学案一体化”就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设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教学的过程。其最大特点是兼顾了教案和学案的各自特长,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了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了学法指导,强化了能力培养。一改过去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足的自学时间和空间,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也从传统的知识讲解中解放了出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这种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实现了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教学案一体化”实施时,需要先把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学案提前预习,自行解决“教学案”中的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通过这个过程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案一体化”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在“教学案一体化”中要明确学习目标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对教学目标作了明确的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一般只精心设计好该课时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但问题在于学生对教学目标却一无所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学过程中的缺陷。而如果采用“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便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将设计好的教学目标都明确地写在学案中,使学生能在展开学习活动之前就能明确学习目标,并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活动。当然,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三维目标的原则要求,要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其形式要明确、简练,让学生一看便知,在预习时心中有底,在听课时有的放矢,在复习时有了章法。
(二)、在“教学案一体化”中必须做到精讲重点难点
在教案教学法中,教师在教案的指导下去授课,总是一人在讲,占去了一大半的时间,有时甚至满堂灌。而采用“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上课45分钟,教师大约用20分钟时间拿学案去指导让学生自学,独立或交流去解决学案中的各个问题,并将不会的记录下来,及时请教师帮助解决。正是有了这个时间教师才有机会参与到学生中去,为这些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收集整理后,再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为学生精讲重点难点。最后剩下约15分钟就是达标检测,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上课的45分钟教师仅仅安排了大约10分钟时间,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必须精讲。这是以往没有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教师讲多了,多占了时间,下一个环节就完不成了。所以,新课改下教师应学会大胆放手。
(三)、“教案学案一体化”的关键是要巧用情境、精心设疑。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开放性、时代性很强的课程。政治教师要想方设法保留住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学习热情,就需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因势利导,用心设置情境,尽量避免简单的说教,要通过趣味导入,名言警句、经典故事、笑话小品、英模事迹、司法案例、历史事件等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设疑作好铺垫。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所以说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有探究的欲望;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有探究的目标。教师要设计出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来,让学生根据问题的去思考。通过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四)、在“教案学案一体化”中通过设计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听从上级单位领导,贯彻学习《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开展“三个一”腐败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现结合自身实际,总结以下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普通窗口人员,我要做到不在业务受理环节滥用职权伪造材料、虚假登记、故意错误登记、恶意违规登记;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据登记管理条例进行登记,维护业主合法权利。
时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及职业操守。不利用工作便利违规获取和泄露登记信息,不利用不动产登记资料进行不正当活动,不与不法中介公司、小贷公司内外勾结,不进行权钱交易,不办“人情证”。不违反营商环境条例,随意增加登记要件,给不动产权利人增加负担。
落实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使申请人少跑路。遵守政务服务窗口规定,强化服务意识,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推绕拖”,态度端正,不会因为受人请托,放松办事尺度。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将为人民群众办好一件事放在心里。对于申请人提出的合理申请予以接受及处理,非标准化的申请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后予以协商解决。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班、高二文1班、高三专业1/2班共四个班的政治教学,本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现做简要的总结回顾: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由于是新课改,理论实践经验缺乏,对“新课标”一时还吃不透,因此,本学期我抓紧学习“新课程”的理论,深入挖掘“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是对修订大纲的新发展,明确所教学段的阶段目标及教材修订的意图,做到教学伊始,整体把握,有的放矢。通过自己课堂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就是和学生们一起参与的活动。
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本学期我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详实的制定教学计划,按章办事;能认真的备课,充分的备好学生,写好教案,绝不上随意课,一学期来认真写好教案和反思;认真的上好每一堂课,积极的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有的放矢进行改革,学生反映良好;能适时布置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并能对后进生进行帮扶;积极的参加教研组活动,积极的承担教科研任务,能在课题研究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做好集备组工作,做到教学进度、作业、考试等实现统一,并协调本备课组的教学工作;积极的参加组内外听评课活动,一学期共听课20余节;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所带班级成绩提高明显,差生面明显缩小,优生率有所提高;认真的组织好单元考试,做好质量分析,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做了充分准备;积极的使用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认真对待每次的政治学习,并且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志,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全心全意搞好教学,管教管导,言传身教,教书育人,适时的开展德育渗透。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导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这些话是在向我们大家表明,兴趣才是真正引领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老师。然而在现在的课堂当中,我们却发现,学生对于政治课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打瞌睡、做小动作等现象,都表现出不喜欢学习政治的现象。
为此,我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设计25个单选,就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教材内容、教师教学等方面进行调查。在对高一、高二共10个班级的505名学生的调查中获取的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使我深切感受到思想政治课面临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不大,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高考的需要。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缺乏有效科学的方法,靠死记硬背,使得政治课的能力目标达成不理想,缺乏问题意识,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缺乏。总之,大部分高中生对学习政治课不感兴趣。
我认为,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我国的政治课教学存在以下几种弊端:其一,过多地偏向理论教育,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二,政治课程的说教色彩比较明显,缺乏对于学生辨析能力的培养;其三,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与前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时候,还对高中思想政治的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有句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仅有一桶水的观念是不够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面对着新课改,教师要切实的做到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拿着教参抱着大纲,一切只讲课内的内容,一切的教案设置都是为了高考,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从而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更加没有兴趣,纯粹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优秀的政治教师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这要求(1)政治教师要自觉加强学习,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永不毕业的勤奋学生。(2)政治教师还必须在政治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3)教师教学时要有激情、更要有亲和力,只有这样才能创设自然、融合、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4)教师教学时要不拘泥教材,更应该高于教材,采取多种的教学方法,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二、运用时政热点
高中生思想活跃,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极为关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对时政热点运用,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并且可以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事件背后的内涵,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想要让时政分析更好地在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同样需要激发学生们对于时政的探究兴趣。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应当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当下的时政热点,并且培养学生们对于时事政治的观察与留心的习惯,让大家对于这部分知识更感兴趣。学生们只有对于某种学习方法或者某件事物充满兴趣时,才会花更多的精力展开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三、巧设疑问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几个死的概念或记忆多少死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学过程中适当、巧妙地设疑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在讲必修三《哲学生活》中“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时,我采用马克思的一句箴言“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在马克思看来,防盗和防伪水平日益提高的根源要“归功”于小偷和造假者了,为什么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用这样“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现象生动地揭示出事物的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又如,在讲必修一《经济生活》中“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让学生在分析中有分歧,而教师则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语言艺术 魅力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要让思想政治课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锤炼思想,锤炼语言,充分体现语言“化深奥为浅显,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政治教师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呢?
一、语言要流畅娴熟
政治教师要把语言流畅作为对自己的第一要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因为政治课理论性政策性较强,稍不注意,便会沦为呆板的说教,因此,它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把理论性的东西形象化,让学生喜于接受、乐于听闻,没有流畅和运用自如的语言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果课堂上两眼老盯着教案,看一句,讲一句,这样做,教师讲起来难受,学生听起来难懂,根本谈不上知识的体系是否完整,教学的结构是否恰当,知识内容是否详尽等等。当然教学的效果也是不会好的。所以,精心备课是使授课语言流畅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将教材娴熟于胸,授课时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二、语言要准确规范
政治课本身理论性比较强,基本概念和术语较多,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是不能有半点随意性的;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含混不清、缺乏准确性的语言将影响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偏差,从而形成错误的判断和推理。因此,把握语言的准确性是教好思想政治课的基础。在讲高一《生产与经济制度》一课中有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和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问题时,明确强调这二者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都要在法制轨道内开展平等竞争;但二者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就能从二者的市场地位和国民经济地位准确的区分它们。
三、语言要简洁明白
人们常说:“简洁是天才的姐妹,是智慧的灵魂”。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种情形:不同的老师讲授同样的内容,有的寥寥数语就能使学生心领神会,有的洋洋千言,却使学生不知所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用最少的字句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是对政治老师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高三复习时,面对五本书再加上时事热点,更是要求老师讲课的语言概括简洁、一语中的,否则会引起学生厌倦。对每一章节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均能提纲挈领地加以阐述,对学生知道的或不重要的不说或少说,点到即可;对学生不知道的或重要的则要多说或详说,说得恰到好处,详略得体。这样的授课艺术有高度的概括性,浓缩性,有很强的点化、启迪作用,能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书本知识中理清头绪,思路清晰,豁然开朗。
四、语言要生动形象
生动和形象,是教师语言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理论性强、比较抽象且内容枯燥,要想让学生想听、愿听、乐听,教师必须把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通俗易懂,可结合名言趣闻、社会热点,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增强课堂效果。例如,在学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借用如下的比喻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好比八宝粥,糯米是主要成分,但八宝粥里还有红枣和莲子等其它成分。只有把糯米、红枣和莲子结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能称其为八宝粥。这里的糯米就是公有制经济,红枣和莲子就是非公有制经济。于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们很快地领悟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运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可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刻。
五、语言要亲切激情
政治课教师不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菩萨、 正襟危坐的卫道士,而应该和蔼可亲。心理学家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将“理”传达给学生,必须做到“情通”,然后才有教育意义上的“通情达理”,也就是“亲其师、信其言”,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在讲高一《多彩的消费》一课“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一必要性时,我向学生提问:“现在条件好了,还有必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吗?”同时,语重心长地和学生谈到:“无论是从传统美德还是从现时国情看,这种精神都不能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奢侈消费,习惯过分优裕的生活,会使青少年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以至于丧失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勉励同学们时刻记住我国的国情和奋斗目标,做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有为青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因为情深意切,也让学生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是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正印证“鹅卵石成形靠的是水柔和的力量,而不是锤的敲打。教育学生,靠的不是坚如磐石的武力,而是柔和似水的智慧”这句话 。
总之,课堂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的是语言的魅力。而教师的语言水平能够反映教师本身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是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言”。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它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基本素质,更是让思想政治课绽放无穷魅力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李长青.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试题与研究,2012(28).
[2]霍亚红.高中政治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性[J].中学时代,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