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入学感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曾经在脑海中憧憬的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包容。总以为大学就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天地,再也不会像中学一样的严加管理。可我却不懂,世间最严格的制度便是没有严格的制度。越是自由,越是需要规矩。刚来时还在为在大学学习,生活,交友等一系列问题困惑。而这些问题在十二天的入学教育中,基本上已经解决了。
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大学,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儿和个人的标准不只是身体健康,而更重要的是道德,心理健全。对我来说,由于高分低就,所以在那天心理老师讲心理健康前心里一直很委屈,很郁闷压抑。总是跨不过自己心里的那道坎。而那天老师的报告结束后,我开始试着自我调节。加之最后几天孙连忠的报告中他爸爸的一句话:不管到什么时候,把自己放低一点儿,把别人放高些。我心里的那个结终于解开了。是啊,你如果真的很强,就用你的行动去证明自己。别拿条件差给自己寻找堕落的借口。这是入学教育给与我的最大收获:放低姿态,做好自己!
除此之外,就是从中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爱。这是一种博爱。它不只是给予或付出,更多的是包容与理解。5.12,一个让世界震撼的数字。它不仅让汶川震了,也一次次的撼动了我们的心。那段时间正好在备考,因而对它没有很全面的了解。只是从网上看到过几张少之又少的照片。入学教育关于汶川的专题影视资料的播放,让我第一次那么真切地感到了震撼。连续几天的播放,场场我都是流着泪看完的。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他们可以背过脸哭到心碎,但转过脸,就会拿出最坚强的笑容。
面对灾难,他们不是抱怨,而是选择了理解,选择了面对。这时天灾,但咱还活着。活着就要面对。不仅要面对自己,更要用坚强面对那些关心的人。要坚强,这是对恩人的理解与支持。这是何等的爱啊!一个人能在受难时给关心自己的人一个坚强的微笑,这就是一种大爱。苦难不是炫耀和博得他人同情的资本,而是能让自己被别人尊重的品德。
xx天,感想很多,但更多的是对自己未来的设想。这里给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句广告词:
关键词:汉语教学;素质教育;合作精神
一、放飞主体意识,倡导合作精神
新课标在理念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这一理念的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激活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解放学生的心灵。这是课程改革的一项新课题,也是教师大显身手的创新舞台。
1.师生互动,平等对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文本作者、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是隐性的,师生、生生在课堂上的对话是显性的。
如,在教学《小巷深处》一文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工具书识记基础知识,对于课文内容,则以盲母为中心,从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等角度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这样,在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本文的主旨,丰富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思想教育,新课程下汉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2.教师放手,学生动手
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我大胆鼓励学生自学,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圈点勾画、查字典,也可以欣赏优美文段;可以寻找文章的主旨句,也可以理解其层次结构;可以品味文章的语言色彩,也可以探究其思想内涵。例如,学生在自学《生命与和平相爱》后,在学生的自学笔记中,我欣喜地发现了学生自学课文中的诸多亮点:学生将文中的疑难字词工整地写在笔记本上,重点词语还造了句子,有的学生还将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并附上了评语;还有的学生针对文章的主旨写下了和平箴言:橄榄枝的绿色与和平鸽的白色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的颜色;热爱和平就是热爱生命。
3.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开动思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疑难提出来,这样要比教师提问有效得多,而且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身就包含着创新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台阶》一文时,我的学生就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如: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为什么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学生在动脑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新课程下的汉语课堂不能忽略学生间的合作探究。例如,在《岳阳楼记》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集体讨论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思想的含义。通过热烈的讨论,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运用激趣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一个让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知识,取得成功的情境,让他们的信心得到增强,学习欲望得到满足,从而使师生都能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组织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表现自己。如,上课之前先让一个学生上台讲个哲理故事,犹如“竹外桃花”,意在给课堂带来无限春意。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读写活动,在活动中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开辟专栏,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作业,让学生看到所学知识的效果,体会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比记忆。在课上印发词语解释、诵读积累中的古诗、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语段,规定好时间,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得多。
2.比理解。对于一些精美的课外阅读文章,我会在屏幕上列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竞技回答,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搜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比创造。比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我会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题材从不同角度立意,可以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充分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让他们的思维充分、自由地展开,让学生在竞技表述中获得成功感,对作文的兴趣也就激发出来了。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及从合适选定的公理和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真理。数学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那么怎样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要通过教师恰当地诱发,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从而让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课堂教学呈现活跃气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看法。
一、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不能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充当好这些角色,就必须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即人格上的平等关系,情感上的朋友关系。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寻求和发展师生情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和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得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此外还要注意树立教师的威信,让学生佩服你、喜欢你,视你为他们学习上的偶像。
二、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范围之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数学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太空中怎样精确对接?数学在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六大基础学科中,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看,天、地、生、化都可归结到数学。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现代工程技术也要靠数学作为支柱。我们还可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举一些简单明了而又常见的例子,让他们明白数学的应用。例如:生活中的数据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收集数据,并进行调查和分析,再比如打折销售、教育储蓄等活动,可让学生亲自参与,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而体会数学的社会价值。我们要让学生明白,除了掌握今后继续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基础知识外,而且要有意识地自觉运用数学观念、方法去处理现实问题,这是最重要的,也是学数学的最终目的。
三、让学生明白一堂课开场白的重要作用。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讲课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数学课也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开场白”,要讲出新意,讲出字里行间学生看不出来的“奇珍异宝”。因学生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是教师对每个学科、每个单元、每个课题的“开场白”。实践证明“开场白”常常关系整个教学的成败优劣。数学课的“开场白”应根据每节课的特点精心设计,为上好课做铺垫。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场白”要注意利用直观教具设疑。教具、设备等生动具体的直观现象,都是“开场白”无声的语言,不可忽视的素材。通过直观设置悬念,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计算学习为生动活泼的应用过程。这样,“以疑导读”,“以用入读”,造成学生对知识的饥饿感,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其真谛。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课时,一上课,教师让学生看一幅图,只能看到几只兔脚和几只鸡脚,让学生猜笼里兔子、鸡分别有几只。告诉他们可以用解方程的方法很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用“开场白”进行情感教育。课前教师可利用“开场白”缩短师生的思想距离,创设积极、和谐、富于情趣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影响着情绪和心态,决定着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课堂上要注意利用“开场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怀、鼓励、启发、教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当众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进步显著的同学也不要忽视,使尽可能多的同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器重,信任和鼓舞,产生欢乐和愉快的心境。
3.用“开场白”体现数学美。在上几何课前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幅与本课有关的图片,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上“多边形”这章时,可向学生展示各种美丽的几何图案和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建筑。这样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欲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开场白”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常见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开场白”与教学内容不能油水分离,而应水融,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紧紧围绕“开场白”这个特点来设计。恰到好处的“开场白”能成为启迪思维、强化记忆、帮助理解、发展能力的兴奋剂和催化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的风帆。教师只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语言修养,就能设计出好的“开场白”,使“开场白”收到良好的“首因效应”,让学生懂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从思想上积极地想学数学,要学数学。老师要经常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步入数学这座精美的科学殿堂,以极大的兴趣和勇气去汲取其中的营养。教师要起好导航的作用,不应单纯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而应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四、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美就是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关系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等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而数学中的美虽然也有一些表现在数学对象的外表,如精美的图形、优美的公式、巧妙的解法,等等,但总的来说数学中的美还是深深地蕴藏在它的基本结构之中,这种内在的理性美学生往往难以感受、认识和理解,这也是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1.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毕达哥拉斯就曾说:“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在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这正是基于这两种形体在各个方向上都是对称的。中国的建筑就很好地应用了数学的对称美,有许多的园林建筑都应用了这一点。数学中的这种对称处处可见:几何中具有的对称性(中心对称、轴对称、镜像对称等)的图形很多,都给我们一种舒适优美的感觉。几何变换也具有对称性。有一个类似对称的词叫匀称。“匀称性”的概念可以看成“对称性”的概念的自然发展。线段的黄金分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主要是因为由此构成的长方形给人以“匀称美”的感觉。黄金分割比也被誉为“人间最巧的比例”。
2.简洁美,数学的简洁性是人类思想表达经济化要求的反映,它同样给人以美感。爱因斯坦说:“美在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数学语言本身就是最简洁的文字,同时反映客观规律极其深刻,许多复杂的客观现象,总结为一定的规律时,往往呈现为十分简单的公式。
3.统一美,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一致。在数学中有好多数学统一性的例子。例如,引入负数,有了相反数的概念之后,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得到统一,它们可以统一为代数和的形式。有了倒数的概念,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上它的倒数,于是乘法与除法得到了统一。例如平面几何中的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和切线长定理均可统一到圆幂定理之中。在体积计算中有所谓的“万能计算公式”,它能统一地应用于棱(圆)柱、棱(圆)锥及棱(圆)台的体积计算。统一美反映的是审美对象在形式或内容上的某种共同性、关联性或一致性,它能给人一种整体和谐的美感。数学对象的统一性通常表现为数学概念、规律、方法的统一,数学理论的统一,数学和其他科学的统一。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出自由、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一、初读感知,走近诗境
古典诗歌,以其形式上的创作不一,内容上的丰富多彩。小学阶段选用的古诗都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诗歌教学之前,充分让学生自读,是诗歌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后来“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前提。如骆宾王的《咏鹅》、孟浩然的《春晓》、白居易的《草》等诗歌,较浅显易懂,学生初读诗词后,引导他们自看插图或生生互动交流,学生就能初步感受诗歌中的感情,当然这肯定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和意境,而朦胧正是“美”的开始。
二、探究背景,进入诗境
学习古诗词,只有结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让学生充分了解诗人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充分了解诗歌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前提,也是一把进入诗歌意境的钥匙。如陆游的生平绝唱《示儿》一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无限眷恋和不能亲眼看见的伤感遗憾,感情是复杂的,诗人将其作为遗言告知儿孙,这对于不了解当时时代背景的学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如果在教学本首诗之前,安排一定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查看一下参考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南宋时期特定的历史背景,恐怕就不难理解诗人当时的情感。我们在教学本课时,课中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畅谈《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情节,对于当时金国欺辱宋王朝的历史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其“义愤填膺”的情感就被自然地激发出来,学生心中那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油然而生,此时,难道学生还不能理解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吗?还有谁不被诗人这种“大无畏”的凛然气概所折服而进而与之同感受?只有学生充分了解诗歌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教师再适当的点拨和提示,学生便能很快领悟诗歌的大意和蕴涵的中心,感情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三、读诵成韵,感悟诗境
小学生学古诗,对诗意的理解老师固然要讲,但不宜多讲,尤其不能讲得太繁,从层次性的诵读中感悟诗词意境才是诗词教学的关键所在,因而,古诗教学中训练重点应放在朗读指导上。
1.“试读”,就是没有任何提示,让学生在了解诗词背景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朗读水平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只要求学生能读通,读准就行。
2.“评读”,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师生初步交流互读,从师生相互读、评、再读、再评的过程中逐步领会诗歌的意境,要求能从读诗到吟诗。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要引导学生在相互评价的基础上领会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女们的谆谆教诲,从而读出期盼的语气。又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必须靠多次的评读才能感受将士们出征前那种紧张的场面,领会将士们看似旷达豪迈,实则悲愤之极的心情。
3.“范读”,在学生感情朗读有困难的时候,老师有表情地示范一遍,既可引发学生兴趣,又能起到点拨指导的作用。例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在学生对诗人当时遗憾又无奈的心情只能意会但无法用语气表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示范引路,学生从教师的点拨中顿时恍然大悟,感情一下子就上来了。
4.“品读”,可分自由读、小组全班交流读、师生赛读等形式体会诗歌的停顿、节奏、轻重缓急和韵味等,例如元曲《天尽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词句通俗易懂,但作者那股浓浓的思乡愁却缓缓道来,多次品读,韵味十足。
5.“吟诵”,让学生离开书本,在自我感觉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逐步加深理解和体验,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四、品味词句,内化诗境
我们课本中选用的古诗大都比较通俗易懂,对此,教师再做过多过繁的词句意思的讲解显然显得冗长。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老师在教学此诗的时候,只需抓准“留连”和“自在”这两个词的理解,让学生以欢悦、畅快的语言和心情描绘蝶蛱穿行于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自由自在放声歌唱、到处一片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的景象,我想此时学生也和诗人一样,心中荡漾着灿烂、欣喜和自在,当学生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时,学生已经融进并内化了诗歌的意境,对抒发诗人和自己的感受欲罢不能,感情诵读也就水到渠成。另外《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把握一个“愁”字让学生品味,点出夜深人静诗人越感凄凉的忧伤。对这些重点字词的反复品味,也就不断的内化了诗词意境。
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发展的形势,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相关的识字量教给学生,就势必要求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作一个较大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启学生的智慧,激活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乐学、勤学、善学,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识字教学还必须遵循素质教育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汉字结构规律,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一、在游戏中认字,感受活动乐趣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有利于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应适时选用不同的游戏。
识字前,利用挂图和导入语创设游戏情境,可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比如“识字开火车”、“今天我当家”、“字娃娃”等游戏,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火车”到“我家”去和“字娃娃”交朋友、做游戏。具体的内容可创设相应的情境。如教学《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在领略了大海的美后,我结合课文内容说:“海里藏着好多‘字娃娃’,谁能找到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了!”这样一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与“字娃娃”捉迷藏,都兴致勃勃地到课文中寻找并认读起来。
认读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无味,这个过程配上有趣的名字,如“当小老师”、“把字宝宝请回家”等,使其成为有趣的游戏过程。此外可以让学生互读、抢读、分角色读等,都能有效地增添认读生字的趣味性。
在巩固汉字阶段,可以设计多种具有一定竞争性的游戏。如,“在苹果”游戏:在“开火车”读生字卡片的过程中,听读的学生当“苹果”。读对了,大家说:“对,对,‘苹果’你真棒。”读错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并改正。这个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真实准确地反馈出识字情况,便于及时纠正错误。还有“玩生字扑克牌”、“猜一猜”等活动,也使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巩固识字成果。
二、在创新中识字,感受创造乐趣
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教学中创新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他们大胆求异的想象,培养创新精神。师生共同实践探索,可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在“猜猜看”、“变魔术”、“画一画”等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每个汉字的特点,自由选择喜欢的方法识记汉字。自主的氛围是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如:学习“叶”字,学生编出谜语:“一字真奇怪,它有十张口”;学习“泪”字,一个学生跑上讲台用身体的姿势摆出了“泪”的字形,让所有同学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把“泪”的字形牢牢地记住了;学习“明”字,学生有的编谜语:“黑夜过去是什么”,有的用“日”加“月”的办法记……
三、在开放中识字,感受自主乐趣
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开放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广泛识字,让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语文,从而主动递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
校园中有各种宣传橱窗,上面有名人名言、健康大视野、法制之窗等栏目。鼓励学生到校园里走走、看看、读读、认认。这样,很多学生下课后都主动跑到橱窗、板报等设施旁认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向老师或者高年级的同学请教。
家庭生活也是识字的广阔天地。吃、穿、住、行中会遇到各种包装、广告、杂志、标牌等,上面有很多汉字。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学习这些汉字,通过剪剪贴贴、写写画画,把所认的字集合编成“课外识字剪贴本”。这一“课外识字剪贴本”记录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点滴进步,是学生拥有自主识字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