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奥运羽毛球

奥运羽毛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奥运羽毛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奥运羽毛球

奥运羽毛球范文第1篇

奥运羽毛球观后感

早上听说今晚有羽毛球比赛,晚上我早早的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打羽毛球赛,运动员进场了,他们的对手是印度,我在心里默默的喊加油。

比赛开始了,双方运动员进入场地,一场银牌争夺赛开始了!刚开始我们中国队领先,多次接回扣球,但是应为我们体力不行,打到后半场经输给别人,由于我们队员心里急躁让对方占了上风,中国队的一个男队员心里好似乱麻要不是扣球不成功就是打出界或以为对方打出界就没接。正是这几个球了的祸,打到最后居然以24比26!就相差两球!我们运动员落网五六次了,要是不落网中国队早就赢了。

不过中国队尽力了就好,因为重在参与,虽然这次比赛中国队输了但是在下场的铜牌争夺赛里我相信中国队一定赢。加油!我说的加油不是心里加油,而是实际加油。

奥运羽毛球范文第2篇

关键词:30届奥运会;羽毛球;技战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G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1-0090-04

第30届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于2012年8月5日在英国伦敦的温布利体育馆落下帷幕,在男子单打这个项目聚集了世界排名前十的优秀运动员参赛,比赛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其中林丹和李宗伟是世界排名第一、二两位的最优秀选手,凭借全面的技战术能力和超强的竞技状态,两人当之无愧成为本届奥运会男单金牌的最有力竞争者,经过小组赛、淘汰赛下来,两人如约而至,继北京奥运会后再一次进入金牌争夺战中。最终林丹以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稳定的发挥,再一次在林李巅峰对决中取胜,获得了第30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的金牌,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卫冕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的运动员。两人赛场上扣人心弦的对抗诠释了当代竞技羽毛球运动的独特魅力。作为羽毛球项目的科研工作者来说,为林丹喝彩的同时,更应该以平静的心态去看待成绩,理性地对比赛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分析,期望从中获取客观有价值的数据,为中国羽毛球队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第30届奥运会羽毛球决赛林丹对李宗伟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和查阅中国羽毛球官方网站,收集、整理比赛有关的资料和数据,阅读中文期刊全文数据收集的相关研究文献20余篇。

1.2.2观察统计法:观看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电视转播,并对比赛录像中运动员使用的各项技战术进行了数据统计。

1.2.3数理统计法:对观看比赛录像得到的相关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1.2.4对比分析法:对数据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1期2014年2月 刘丹,等第30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林丹和李宗伟技战术统计分析No.1 2014本届奥运会决赛比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更具有悬念,对抗难分高下,经过苦战3局才决出胜负,尤其是在决胜局中比分交替上升,一直打到19平,最终林丹才以两分的微弱优势逆转,卫冕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金牌。李宗伟与林丹3局比分分别是21:15、10:21、19:21,总分50:57,比分相差不大。可以看出李宗伟经过4年的努力,进步很大,单从两届奥运会的比分结果可知,李宗伟与林丹之间的实力差距在缩小。从比赛场面和统计的数据则可以看出,李宗伟本场比赛比林丹打得更加积极主动,充分利用自己的前场优势克制了林丹后场特长技术的发挥,但林丹的心理优势更明显,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发挥较稳定。比赛中连续最多得分的数据显示林丹超出2分,反映出林丹在本场比赛中的连续进攻得分能力要胜于李宗伟,在一定程度上为比赛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2.1林丹和李宗伟的技战术特点剖析

2.1.1发球和接发球技战术特点分析。 发球是羽毛球运动比赛的开始,也是唯一不受对手干扰的技术,发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第三拍球的击球状态,高质量的发球更为接下来的进攻创造机会。虽然男子单打比赛的发球不像双打要求那么“讲究”, 但随着国际羽联2006年2月1日开始实行“21分每球得分制”以来,新规则对羽毛球运动的技战术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1],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男单比赛中运动员更多的是采用反手发网前小球的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技术,这项技术的革命使得当今男单比赛竞争性更强。接发球技术看似被动,其实不然,因回球区域覆盖全场,并掌握了第一拍击球的主动性,可以很好地将自己的战术意识驾驭到回球方式上,有效组织进攻。

比赛中林丹和李宗伟主要是采用反手发网前小球为主,偶尔突发后场高球,其中李宗伟和林丹发网前小球分别使用了44次和50次,使用率为88%与87.7%,后场高球李宗伟使用了6次,林丹使用了7次。由此可见,比赛中两位顶尖选手的发球技术差别不大,主要还是想通过发网前小球,被迫对手起高球,从而掌握每分球的主动性,以此来控制对手。在接发球技术特点上李宗伟的回球方式更加多样化,搓放、挑球和勾球的使用率颇高,分别是43.9%、28.1%和10.5%,在极具威胁性的回球方式中推球和杀球的使用率占到了8.7%,另外还运用了4次吊球和1次高远球的接发球技术;林丹的接发球技术特点较单一些,挑球技术共使用了37次,占到全部接发球技术大半以上,搓放球为14.3%、杀球8.2%和1次高远球技术的运用。通过以往比赛可知,林丹的后场进攻能力较强,在防守中不惧怕李宗伟的后场进攻,因而挑球次数较多[2]。然而李宗伟网前球的技术比林丹更细腻些,结合本场比赛两人的发球和接发球技术数据综合分析得知,两位顶尖高手在发球和接发球技术运用上都选择与自己的技战术特点相适应的方法手段,在比赛中斗智斗勇[3]。

2.1.2主要技术运用特点分析。 技术特点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运动员的打法,只有当技术运用无限贴近自身的打法特点,充分发挥特长技术优势,在比赛中才能游刃有余,提高获胜几率。林丹和李宗伟是当今世界羽坛最优秀的两位运动员,全面的技术和超强的竞技能力,他们是这个时代竞技羽毛球运动的代表,林丹后场犀利的进攻加上李宗伟严密的防守能力,每一次两人的碰面都会成为羽坛关注的焦点,本场比赛中两人都在自己擅长的技术方面发挥出色,给对手造成了不小的压力,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除了比拼技术水平外更需要斗智斗勇。表1的数据反映,林丹和李宗伟的整场比赛的搓放球次数相等,但在第一局中李宗伟比林丹多使用了10次,通过比赛录像也清晰反映,李宗伟的网前球细腻,很难得主动起高球,多数是以高质量的网前球给林丹制造麻烦,战术意图很明显。在推扑球的使用上,李宗伟16次推球和7次网前扑球,其中4次扑球直接得分,成功率相当高,林丹的推球33次和1次扑球,在比赛中曾被李宗伟抓住几次推球,以抽杀球还击导致丢分。挑球技术方面林丹则明显比李宗伟使用得多,在相持阶段林丹不惧怕李宗伟的后场进攻,挑球的运用可以充分把李宗伟调离到后场,消耗对手其体力,避免更多地与对手在前场周旋,削弱其网前技术的发挥,技术运用恰当,通过比赛也可看出,林丹几次高质量的挑球,造成李宗伟判断失误直接得分。中前场的勾球和抽挡技术李宗伟运用较林丹多,说明李宗伟的中前场技术的确要比林丹略巧妙。高球的使用上李宗伟45次,比林丹整整多了20次,结合比赛我们不难看出,林丹击出的后场球质量极高,使得李宗伟很难抢得最佳击球点有效组织后场进攻,被迫只能以高远球还击,林丹则恰恰抓住对手的过渡球,发挥自己后场进攻的特长,创造得分机会或直接得分,可见世界顶尖高手之间的对抗,除了华丽的技术比拼外,每拍球的处理都充满了智慧的较量。在后场进攻球的处理上,李宗伟更多的是采用自己擅长的劈吊技术,林丹则采用直接杀球,两人都多次直接得分,得分手段有所差异,则与两人的技术特点密切相关。

2.1.3主要战术意识和战术运用特点分析。 林丹和李宗伟的世界排名分别是第一和第二,是公认的世界顶尖级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两人的技术全面,水平不相上下,他们之间的比赛,实质上更多的是智慧与战术的较量。通过比赛直播我们能清楚看出,两人都很熟悉对手的球路和打法特点,为了这场奥运会决赛也做出了相当充足的准备工作。李宗伟面对林丹的后场犀利进攻有所防备,在战术运用上主要通过自己细腻的网前技术控制林丹,比赛中频频利用搓球和放球限制林丹的后场进攻技术发挥,在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在第一局里,给林丹足够的压迫,迫使林丹自己的特长技术难以发挥,主动失误增多,最终赢下了第一局比赛,战术运用非常成功。

世界优秀运动员都非常善于控制比赛节奏和捕捉对手的弱点,并及时执行相应战术。在接下来的二、三局比赛中,林丹沉着冷静,在李宗伟出现体能极限的情况下加快了比赛节奏,以强大的心理素质战胜了同样发挥出色的李宗伟。其战术设计与运用主要表现在:1)以变制胜。第二局比赛林丹加快了速度,加强了对中前场的控制,减少挑球,使得李宗伟一时间难以适应,在较少的击球拍数中就败下阵来,林丹趁势拉开差距,打出了几波得分,李宗伟很快丢掉了次局;2)以韧制胜。林丹历来的打法就比较硬朗、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球风,使得对手无懈可击。本场比赛同样如此,例如在第二局比分13:8(林丹在前)时,李宗伟持续下压进攻,林丹顽强防守,连续两次鱼跃倒地救球,李宗伟被林丹的韧性折服,无功而返,最终自己失误,输掉该回合;3)以稳制胜。林丹强大的心理优势,保证他在比分落后时也能从容发挥,尤其是在决胜局比分16:18落后时,林丹不急不躁,稳扎稳打,以一次坚决的杀球和一个高质量的搓球将比分追平,当李宗伟再次19:18超出时,林丹更是打得耐心和沉稳,多拍拉球和高质量的放球连得3分,以稳定的发挥再次摧垮了李宗伟。

2.2林丹和李宗伟全场综合分析

2.2.1得失分情况分析

羽毛球比赛中得分由自己的主动得分和对手失误送分两部分组成。从表2中本场比赛林丹和李宗伟得失分情况来看,两人的总失误数相等,都是36次,李宗伟的受迫性失误数比林丹多了3次,非受迫性失误林丹则比李宗伟多了3次,说明比赛中林丹在后场进攻方面给李宗伟的压迫较大。面对李宗伟严密的防守时,林丹出现的非受迫性失误相对较多,而非受迫性失误代表一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林丹在第一局中竞技状态没能调整到到最佳,非受迫性失误频频出现,也就直接导致了很快输掉该局。从两人的主动得分数来看并不算高,这与本场比赛两人太熟悉对方的球路和出色的防守有很大关系。其中林丹的主动得分数比李宗伟多了7分,主动得分率(主动得分率=主动得分数/总得分数×100%)高出李宗伟8.8%,可见林丹本场比赛的主动得分能力要强于李宗伟,在失误送分数相当的情况下主动得分能力成为了影响本场比赛结果的主要因素。

2.2.2击球拍数分析

击球拍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比赛的竞技特征,数据反映本场比赛林丹与李宗伟共击球1 283次,平均每分要击球11.99拍,大多数球的胜负都要经过多拍阶段才能分出胜负,竞赛激烈程度非同一般。其中第一局每分击球13.19拍次,第二局每分击球11.13拍次,第三局每分击球11.58拍次,林丹的技术风格属于拉吊突击进攻型,通过以往的比赛分析可知,击球拍数越多对林丹越不利,比赛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第一局比赛中每分高达13.19拍次的击球,大多数时间里林丹被李宗伟所控制,处于被动状态,很难将自身的特长技术加以施展。

3讨论

3.1林丹和李宗伟本场比赛中的优势

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或)得分概率相对较高的技术[4]。纵观全场比赛林丹和李宗伟都在自己的特长技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林丹本场比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进攻技术中杀球和推球技术运用的成功率上,极高的杀球得分率,结合前场推球技术的运用,给予李宗伟极大的冲击,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发挥更使得李宗伟无懈可击;李宗伟的优势主要是前场球技术多变,得分能力强,在相持球的处理上更加积极主动,抽压技术使用更多,进一步控制了中前场的主动权,后场劈吊技术的运用也极具威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丹的发挥,也创造了不少得分良机。

3.2林丹和李宗伟本场比赛中的劣势

通过观看比赛和统计数据发现,林丹本场比赛中在网前球的处理上相对李宗伟处在劣势地位,在网前回球过程中被李宗伟4次抓住机会扑杀直接得分,另一方面林丹的劣势反映在非受迫性失误过多,尤其是在第一局比赛中,林丹主动控球中后场和后场边线附近的出界较多,在相持球阶段的对抗处于下风,多次被李宗伟的抽挡所压迫;李宗伟本场比赛劣势主要体现在面对林丹后场犀利的进攻压迫时,未能找到有效应对办法,受迫性失误较多,在比赛关键时刻心理波动较大,造成连续失分,比赛尾声对节奏的控制上没林丹强,加上关键阶段的致命性判断失误,为本场比赛的失利埋下阴影。

4结论

比赛的成败,往往很多细小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纵观本场比赛,林丹和李宗伟两位顶尖高手演绎了一场经典对决,除了华丽的技术展现外,我们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更是体会到两位选手超群的智慧。比赛最后阶段凭借林丹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极强的控制比赛节奏能力压倒了李宗伟。这场比赛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启示:顶尖高手之间的对抗,往往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和细节上的把握,谁在比赛中犯的错误少,打得更耐心,最后胜利的天枰往往就偏向谁。为此,在以后的训练比赛中,教练们除了加强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外,更多的还要强调运动员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注重细节的把握和在逆境中控制比赛节奏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戴金彪,管颖,等.“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86-88.

[2]蒋家珍,钟秉枢,等. 应用“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研究林丹与李宗伟的胜负转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9):98-99.

奥运羽毛球范文第3篇

乒羽项目的前景究竟如何?12月19日,国际奥委会在瑞士洛桑召开会议。此前,曾传出消息称这次会议将把一个运动项目剔除出奥运会。但实际上,此次会议并没有涉及这个问题。

奥运会“瘦身”是常规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国际奥委会将在12月19日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26个比赛项目中剔除一个项目,在中国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据传有可能成为奥运会“瘦身”的牺牲品。而实际上,在当天的会议上,国际奥委会只是听取了棒垒球、空手道、轮滑、运动攀岩、壁球、冲浪和武术这7个2020年奥运会候选项目的陈述,从现有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去除某个项目并不是这次会议的讨论议题。

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议事规程,明年2月,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将从现有的26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推举出25个“核心项目”,剩下的一个项目就将和上面提到的7个项目共同列为奥运会候选项目。明年5月,国际奥委会将再从这8个运动项目中做出选择,推举一个项目。而明年9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上才将最终批准2020年奥运会的26个正式比赛项目。

国际奥委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让奥运会“瘦身”,参与人口较少的运动项目一个个离开奥运会,其中就包括在2005年被剔除出正式比赛项目的棒球和垒球。因此,此次精简奥运会比赛项目是国际奥委会的例行工作。

所谓奥运会“瘦身计划”,是罗格在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后,基于奥运会的“臃肿”而提出来的。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只有9个大项。到了2012的伦敦奥运会,比赛项目已经增加到了26个大项、38个分项、300个小项,奥运会这个大派对已经让主办者难以承受。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奥运会“瘦身”被提了出来。乒羽退出奥运舞台的声音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的时候,就传出“国际奥委会酝酿巨变,乒乓球可能被逐出2020年奥运会”的消息。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表示:“那是没影儿的事!是小道消息!”

进出奥运的标准

一个项目是进入还是离开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的衡量标准是什么?首先,看该协会的成员数;其次,该项目在奥运会上是否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第三,该项目是否能得到世界知名的赞助商支持;第四,该国际单项协会是否需要依赖国际奥委会四年一次的拨款,还是可以通过自主经营而生存。最后还要看该项目的电视收视率以及采访该项目的奥运会注册记者人数。

从这几点上来看,乒乓球和羽毛球的问题真的不大。首先,国际乒联目前有215个成员,仅次于世界排联,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其次,在奥运会上,尽管乒乓球项目主要还是欧亚对抗,但汇聚了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赞助商,国际乒联目前的主要赞助商是大众汽车、松下等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之下,世界羽联只有147个成员,就连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也认为羽毛球面临一些问题。“伦敦奥运会上,羽毛球的收视率很高,但观众大部分都在亚洲,中国占很大比重,这意味着项目的普及率不够,国际奥委会不会无视这些细节。羽毛球在非洲、美洲、大洋洲的开展情况不理想,主要还是欧亚对抗。如果单纯统计会员数量,其实羽毛球并不吃亏,参与的地方很多,但从竞争的角度来看,虽然有丹麦、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强队,但中国队拿的冠军还是多了一些。”不过刘凤岩还是称,按标准评分,羽毛球也不会是所有奥运项目的最后一名。

乒羽业内人士有信心

乒羽退出奥运会,是诸如刘国梁、李永波这两个项目当家人以及张继科、李晓霞、林丹、李雪芮等优秀运动员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没有奥运会这个舞台,光凭世锦赛、世界杯,他们的前途与“钱途”都堪忧。

而在乒联主席沙拉拉看来,他更担心的是乒乓球运动的生存问题,因而在他上任后提出了诸多针对中国的方案。他曾表示,最希望他的赛制改革计划能够有成果,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其他国家的球员能够爆冷,以此给这项运动注入更多活力,他最担心的就是中国的一家独大让这项运动失去竞争力,不过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他失望。

国乒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对乒乓球留在奥运会充满信心,“其实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适合奥运会,有很多评价标准。协会成员数、奥运会参赛的国家数、电视转播收视率、是否得到大公司赞助等都是衡量标准。据我所知,这些标准乒乓球都达到了,而且大部分名列前茅。”

前国乒女队主教练施之皓也认为:“国际奥委会不可能因为中国队的强大而将乒乓球踢出奥运会。”他举例称,射箭项目也是韩国一家独大,但从未听说要取消射箭。至于“欧美对乒乓球热情走低”的说法,施之皓也不赞同,他认为欧洲很多地方对乒乓球的热情甚至超过亚洲。“以德国为例,他们每个级别的联赛都非常系统,这次还拿了两块奥运会铜牌。”他还笑称,“中国足球踢成这样了,中国人还不是照样对足球有热情。”

针对外界流传乒羽项目可能被逐出奥运会的说法,最近在深圳出席羽联总决赛的世界羽联第一副主席派山回应说:“我对羽毛球运动的前景充满了信心,说羽毛球将退出奥运舞台,这纯属谣言。”

派山表示,“篮球项目在奥运会赛场上,也常常是美国一家独大,但也没听说国际奥委会要把篮球赶出去。世界羽联从没听到国际奥委会发表羽毛球项目将被逐出奥运会这样的言论,我相信奥委会不会轻易做出这样的决定。”

派山指出,对伦敦奥运会26个项目的评选结果要在明年2月份揭晓,“我对羽毛球运动在奥运会的地位很乐观,因为从每届奥运会的上座率、收视率来看,观众还是非常喜欢这项运动。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羽毛球在别的地方下降了,我认为还是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外界传闻羽毛球将被奥运会逐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网民处于矛盾心理

羽毛球和乒乓球历来是中国军团奥运会夺金的大户,如果这两个项目被取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中国在金牌榜上的排名。对此,网友们的态度呈现出一种矛盾心理。

奥运羽毛球范文第4篇

张宁(以下简称张):我12岁就进了辽宁省羽毛球队,于洋比我早去一年。三年后,我俩又一起入选国家少年队,经常在一起训练。我们是老乡,彼此很默契,训练中相互督促,生活中彼此照应。有一次,我感冒发烧,一整天都没有吃饭,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亲自煮了一碗方便面端到我的宿舍。方便面里有荷包蛋、火腿肠等,香喷喷的,让我顿时胃口大开。随着交往的深入,我们越走越近,终于走到了一起。很多人把我俩的结合称为“青梅竹马”,我觉得也挺恰当。

记: 你俩什么时候定的婚?

张:我们是2001年领的结婚证。悉尼奥运会后,于洋退役留在国家二队担任双打教练,我则继续征战在女子单打赛场。有一天,我正在训练,他兴奋地跑过来对我说:“你快点过来签字吧。”我一头雾水,不知道要签什么字。等我过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单位开的介绍信,签了字就能去登记结婚。就这样,没有求婚仪式,没有鲜花,没有结婚戒指,更没有婚房,甚至连一张婚纱照都没有,我就成了他的妻子。我曾经跟于洋开玩笑说:“什么都没有,我就这样嫁给你了?”他真诚地说:“老婆,等你拿到奥运金牌了,我给你补办一场隆重的婚礼。”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在决赛中战胜了荷兰名将张海丽,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奥运会羽毛球女单金牌。于洋也兑现了他的承诺,给我们补办了一场隆重的婚礼。交换定情信物时,我把奥运金牌挂到他的脖子上,郑重地说:“这枚金牌就是我给你的定情信物!”

记:雅典奥运会后,你已经29岁了,还想打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支持你吗?

张:非常支持。他觉得我拿了奥运金牌就功成身退,总有一天会后悔,所以,只要我身体条件允许,他就支持我。由于年龄偏大,我在训练比赛之后的肌肉反应比年轻球员强烈得多,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恢复和放松,加之多年来的伤病,每次训练完躺在医务室里,我都默默忍受着伤病带来的痛苦。虽然我从不向他诉苦,但是他心知肚明,非常心疼我。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我带着两人共同的誓言,克服了伤病的困扰,咬牙一场一场地拼,最终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二枚奥运会女单金牌,圆满地结束了自己的羽毛球征程,也很好地回报了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的老公。

记:听说生活中你对耳环一直情有独钟,是吗?

张:我痴迷耳环这件事,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我尤其喜欢大耳环,我的脸型和体形适合戴那种大耳环,我觉得戴大耳环可以衬托出自己美丽的锁骨,老公也喜欢我戴大耳环。我有多少耳环,连我自己都记不清了。不过,我的耳环都不贵,我觉得从名贵的金店出来的耳环不见得都好看。我特别喜欢逛那种小饰品店,去淘自己喜欢的耳环。平时训练、比赛结束后,我都会拉上好友走街串巷逛特色小店。看到耳环,我总是走不动路。

记:你和老公现在都是国家队教练,训练任务繁重,闲时最想做的是什么?

张: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能亲手为他做一桌饭菜,在他训练结束回到家后,我们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我常想,有一天等我不上班了,他每天回到家,我已经把饭做好在等他,那该多幸福啊!这么多年,我们能待在一起的时间真的太少了。还有,我最喜欢吃他煮的方便面,他煮方便面的功夫是一流的,超市里买来的方便面,他随便一加工,我就能吃得津津有味。

记:能否透露一下,你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当母亲?

奥运羽毛球范文第5篇

1、它们迎面而来,你扛住了,全世界都属于你。你若被打垮,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2、人生的精彩不在于你站的多高,而在于生命的宽度。

3、无论是爱情,工作还是生活方式,都不需要和别人比较,自己喜欢就好。

4、任何时候不要去怀疑自己,或是羡慕别人。做好自己,全力以赴地把握好每一天,不要太计较最终的结果。这个过程只是迟早和长短而已,最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和展现自己价值的一天。

5、我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这说明我还得努力,让自己更强,赢得让别人无话可说。

6、荣耀留在过去,未来更加可期。

7、我们都很平凡,但是我们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

8、要爬到山顶看一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旦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很容易摔得粉身碎骨。

9、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是可以做到让别人刮目相看的。

10、男人或许只有经历过失败和坎坷之后,才能成大事。

11、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可以做到让别人刮目相看的。

12、作为运动员比赛就是有输有赢,如果他真是我的克星的话,那就应该每次都赢我。

13、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

个人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