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专英语论文

中专英语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专英语论文

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决定着一个孩子一生的发展。一个幼儿教师,应该能够熟练地使用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自然、流利地使用英语组织和开展幼儿的日常游戏、生活、歌曲和其他活动,使幼儿的对英语的使用生活化、日常化,满足幼儿成长的需要和以后的发展。然而,很多从学校出去的幼儿教师,知识和能力存在与实际的幼儿英语教学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基本上没有幼儿英语实践教学经验。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在自己的英语教育教学中,改变了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设计与活动围绕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把知识传授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使用各种手段多渠道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在学校里,我设计一些项目教学,设计一些模拟实际教学的情境,进行英语场景教学、案例英语教学、模拟英语教学和岗位教学。另一方面,我们学校和本地及外地很多幼儿园签订了校园合作协议。我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实行工学结合,定期让学生们到幼儿园听课或者顶岗实习,进行实际工作的学习和实践。我亲自指导学生写出英语教学教案,帮助学生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组织幼儿英语活动等。实习之后,并请幼儿园的老师和领导给出职业教学能力和素质鉴定,让学生自己写出总结,明白自己的能力与实际幼儿园教学需要的差距,回到学校再学习提高,再实践,再提高,达到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使教、学、练、做、统一起来,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成为英语专业突出,综合素质具备的合格老师。

二.发展创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技能培养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英语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英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英语教学法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幼儿教师除了要具备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之外,还必须能够掌握幼儿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学会如何选择、使用和编写幼儿英语教材,能够独立设计幼儿英语教案并进行幼儿实际英语教学;熟悉幼儿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幼儿英语教学模式;掌握进行幼儿英语知识和技能教学的方法;掌握幼儿英语游戏理论,掌握幼儿英语游戏设计原则和常见的游戏方式,能够独立设计幼儿英语游戏;掌握幼儿英语歌谣教学的理论和技巧,能够按歌谣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掌握幼儿英语故事教学的理论和技巧,能够按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故事内容,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恰当使用故事;了解幼儿园双语教育活动。针对这样的专业培养目标,我结合本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我大胆地对我们使用的教材《新概念英语》进行教学改编,增加了幼儿英语词汇教学,幼儿英语语法教学,幼儿英语教法教学,幼儿英语游戏教学,幼儿英语故事,幼儿英语歌曲教学等内容,删去了不适合英语幼儿教学活动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增添了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来充实我们的英语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而且,利用课余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情景剧表演,英语课前自由谈,英语板报设计,课堂模拟授课教学比赛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给予指导和帮助,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水平、英语听说读写的专业技能和实际英语教学技能,通过尝试,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发展,能够胜任幼儿英语教学活动。

三.改革创新专业评价模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我改变了以往试卷考试的模式,围绕社会需求,采用以测试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基础知识测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并把平时的专业竞赛成绩、幼儿园实习、见习的成绩等按百分比折合在内,全面、立体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总分为100分,卷面知识题成绩占30%,作业占20%,平时各种专业竞赛、实习表现、实习评价以及教学设计及模拟等占50%,从而突出学生的技能考核,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和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适应国家和当地幼儿教育发展需要。

四.结束语

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第2篇

一、教师的基本技能

从对部分教师对他们基本技能的自我评价来看,他们在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方面较好,根据访谈的情况,绝大部分教师能胜任教学工作,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但在基本技能方面掌握的非常好的新教师不多,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活的,不是死的,一个发音标准、语调优美、口语流利、以及拥有过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教师是很受学生喜欢的,学生也会被感染从而真正喜欢英语。所以我们不仅要让新教师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训练他们的实践技能,熟练掌握而不是一般。英语教师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了解和接受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的过程。想学好语言,就必须掌握其文化内涵。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英美文化背景的介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就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从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新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向学生讲解关于英美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即使在课文中涉及到,也是简单描述,重心还是英语词汇、语法和各种技能的培养,完全把文化这一部分忽略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新教师在大学时所学的有关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识主要是关于它们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文学体裁的内容,比如分析小说、诗歌、戏剧、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和学会如何鉴赏,而对一些主要说英语国家的文化,比如习俗、生活特点、文化特色、交际礼仪等讲解的很少,导致很多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英美文化基本了解,但却很少能详细的说出某个说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目前各高中学校的教学任务还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从而提高高考升学率,因此对英语教学的关注重心还是词汇、语法、听力、写作等某些方面,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跨文化意识的要求很低,也没有专门的选修课,同时一些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有限,没有条件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讲授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时也是一语代过,时间长了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只知道记单词,学语法,把英语当成死的语言来学习。

二、英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

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也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意识表现为对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和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意识使得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实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可能。只有当教师具有专业自我发展意识,他才可能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才可能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才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引导学习者”。以下我们将从新教师对专业发展理论的认识、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发展计划三方面了解新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状况。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专业发展意识是很强的,但是拥有明确的专业发展计划的人却很少,缺少行动的主动性。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一是新教师学习资源的缺乏,使教师无法通过充足的资源来学习;二是新教师没有时间来保证自我学习的提高,丧失了发展动力。三是新教师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了解,对如何发展,怎么发展感到茫然,这就导致他们在专业发展中缺乏规划和调控意识。如果具有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新教师又了解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有意识将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路线相比照,追求理想的专业发展成为自觉行为,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以至最终真正达至理想的专业发展。所以师范院校、教育部门、学校各方面应该在新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加大对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方面的学习。“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教学生知识不如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也是如此,在以后的教师培训中应该注重培养如何让教师掌握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方法和对策,如何成为一个知识的研究型者、开发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三、高中英语教师促进专业发展的对策

1、学校完善学科组集体教研活动,加强同事之间互助学习

学科组集体教研活动指的是学校内平常组织的同科内的或年级组内的集体教研活动,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观摩、评课、研讨等形式。这也是所有学校都能操作实施的一项活动,也是新教师获取教学经验和知识最方便,最容易、最快捷的一种促进专业发展途径。因此要完善学科组集体教研活动,加强同事之间的互助学习。

2、建立系统的师徒制“师徒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老带新”、“师徒对子”,即学校安排较成熟的、有经验的指导教师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熟悉工作、提高教学能力和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速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新教师与资深教师合作,使新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和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渐体悟职业的隐性经验或知识,不断掌握专业技能,它是一种新手教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3、新教师要有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制定详细的专业发展计划

首先,新教师进出工作岗位后,要认真分析自己目前专业发展的状况。其次,确定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代表的是教师个人在工作中所。努力追求的理想,它包括短期的、中期的和长期的目标。然后,当专业发展目标制定后,就应制订相应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应根据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而设定,一旦制订,就要执行。最后,新教师要对自己的每个阶段的方案实施完毕后,及时作出总结和评价,从而适当的调整与修订行动方案。总结评价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范咏梅.高中英语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引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顺应论;语码转换;篮球体育新闻

Abstract: As a common social phenomenon of language contact,code-switch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ocial linguistic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journalism,code-switching is also frequently used in Chinese sports reports.By the method of adaptation theory and code-switching theory,this paper mainly conducts the research from the types,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 based on the Chinese basketball sports news on the Internet.The result shows that code-switching in Chinese sports news is the active adaptation to the linguistic reality,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language object and its style.

Key words: Adaptation Theory,Code-switching,Basketball Sports News

1 引言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全民开始掀起了新一轮体育运动的热潮。与此同时,国外的一些精彩的体育赛事也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体育爱好者的眼球。被誉为世界顶级篮球殿堂的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由于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员的加入,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体育新闻由于其随意、轻松、活泼的语体交际风格,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新闻报道中。本文试图从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 adaptation theory)的角度,分析中文体育新闻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2 文献综述

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是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维索尔伦于1999年在《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1],该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系统而全面地解释了语用学,阐释了人类语言运用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包容性。其主要观点是,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或者说,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作出一系列适当的选择,并与对方进行顺利的语言交流,就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是顺应性的基础,顺应性作为一种交际的需要和一个认知的过程,是语言使用的机制和根本。

语码(code)[2]是由Bernstein(1971,1973,1975)提出的,是指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language variety)。它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域、俚语等。但是语码是一个中性术语,不像方言、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等术语多少都带有某种感彩(李少虹,2009)。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Gumperz(1982)认为,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话语内语言并置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或次系统[3]。Clyne认为,语码转换指在同一句子内或句子间交替使用两种语言[4]。

从二十世纪早期开始,语言学家们就开始了对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但是那个时候,他们多将这一现象看作是一种语言缺陷,比如Labov就把语码转换现象看作是令人不解的问题。后来,Myers Scotton通过长达十多年的语言研究工作,才认识到语码转换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

在国外,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使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语码转换现象。七十年代在社会语言学领域,Gumperz(1982)揭示了语码转换与宏观社会环境的关系,但未涉及交际者的心理因素;在句法方面,大多数学者主要对语码转换的特定限制的研究,却不关心其普遍性限制的研究。八十年代,Auer(2001)讨论了语码转换的三种会话功能;Poplack(1980)则从社会的角度来探讨语码转换结构,强调在语码转换的结构分类与使用者之间建立某种关联,同时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8]: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

而在国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要比国外晚的多,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早期的研究者也只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初步的介绍,之后才逐步从心理学、句法学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之后语码转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语码转换,社会语言学界通常区分的是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和语码混合(code-mixing)。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又是同义的,指一种行为和过程。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区分两者没有太大的意义:从微观方面说,在一段会话中,无论是完全的或者不完全的、完整或不完整的,都是两种语码的混合,换句话说,语码转换也就是语码混合;从宏观方面说,完全的语码转换指两种语言的交替使用,也是混合使用。不同的学者对语码转换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5]。有些学者认为,仅在基础句的句内嵌入另一种语码的单词,只能被认为是语码混合,而句际间出现的语码转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码转换;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语码转换时不严格区分这两者[6]。本文将采取后一种说法,认为在语码转换的研究中没有必要区分这两个概念。

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3.1 语料来源

本研究所用语料均来自于互联网上的篮球新闻中的相关体育新闻报道,不仅包括风靡全球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相关内容,还包括在国内特别火热的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相关新闻。

3.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举例分析得知,中文篮球体育新闻中语码转换的类型与分布、主要特点以及中文篮球体育新闻中的汉英语码转换顺应研究。

4 结果与讨论

4.1 篮球体育新闻中语码转换的类型与分布

4.1.1 篮球体育新闻中语码转换的类型

随着中国对西方体育运动的兴趣日益浓厚以及参加国际体育赛事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英语也逐渐进入中文体育报道。篮球是目前世界上最盛行的运动之一,大受青少年的喜爱。它创始于美国,因此篮球运动的很多术语也大多来自于英语。其中常见的英语语码有某一赛事的名称、专有名词,体育运动术语,以及口语化的词语和短句等。

体育新闻报道真实、新鲜、重要、时效性强,而作为其中之一的篮球体育新闻,更是有着它自身独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一场篮球比赛的成败悬念,更是使竞技体育比赛具有新闻性。篮球体育新闻的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主要包括对体育明星的访谈、体育评论、对重大体育赛事的报道等等。

从收集到的语料来看,篮球体育新闻中的语码转换可以分为以下四类[7]:

1、体育明星或球队的英文名

例:Kobe(科比),D-Wade(韦德),L.A.Lakers(洛杉矶湖人队)

2、口语化词语和短句

例:show(炫),fans(粉丝),cool(酷),装(pose)

3、某些体育专项的术语

例:scoring(得分),foul(犯规),扣篮(dunk),跳投(jump shot),三分球(three-point shot),助攻(assist),盖帽(block shot),失误(turnover)

4、体育赛事相关名称

例: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EO(首席执行官)

4.1.2 篮球体育新闻中语码转换的分布

汉英语码转换在篮球体育新闻中的分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现在新闻标题中;二是出现在正文中。

首先,它会出现在新闻标题中。比如:

《三只“rookie”之间的巅峰对决即将上演》

在这里,乍一看标题,出现了rookie一词,读者刚开始可能根本不明白它代表什么,可是在读完全部新闻报道后,才了解到作者是用rookie这个词来代替埃文斯、哈登、格里芬这三个NBA强手,是为了用这样的词语来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让人联想到这将是一场强强之间的精彩对决。而这一点,也刚好符合新闻报道标题的特点:激起读者内心的波澜,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其次,它会出现在正文中。比如:

毫无疑问,老鱼费舍尔(D-Fish)是湖人冠军核心成员的最关键部分。

在这里,作者是想突出费舍尔在湖人夺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NBA球迷来讲,他们可能更熟悉球员的外号,所以在这里用老鱼来代替费舍尔可能更能引起球迷们的关注,更加符合球迷们对球员热衷的心理,也可使全文读起来更加流利、顺畅。

4.2 篮球体育新闻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的主要特点

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直接地把英语“借用”或“移用”进汉语表达中,可以更多地表现出语言的张力,体现出人们语言表达手法的多样性。互联网上的体育新闻的语码转换有如下特点:

4.2.1 插入式转换模式居多

根据语言矩阵结构模式,在两种语言的语码转换中,存在两种现象[8]:一是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是指在句子之间进行转换,后接英语或母语句子;二是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是指在一个英语或母语的句子内部进行转换。在体育新闻报道中,也主要是这两种插入式的语码转换,它有三种形式:一是和前面句子表达相同信息的方式,置于括号中——在汉语句子中直接插入英语语码(例1);二是插入的英语语码后紧跟汉语,通常置于括号中(例2);三是英语语码直接插入汉语中。

例1:科比入选了最佳阵容(All-NBA team)和最佳防守阵容(All-Defensive team)一队。而罗恩-阿泰斯特没能当选最佳防守球员(DPOY),也没有能够入选最佳防守阵容,这让湖人整个球队都难以置信。

例2:《D-Wade(韦德)运球快速扣篮得分领衔5月27日NBA五佳球》。

4.2.2 以单词和短语为主要嵌入结构

在单词和短语的转换中,名词居多数,而且短语、词组的种类也比较丰富,但名词短语出现的频率最高,而且也是最容易转换的成分。

例1:如果你是一个篮球迷,千万别错过NCAA比赛,尤其是“疯狂三月(March Madness)”。

例2:2007杯CBO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全国总决赛10日在珠海落幕,江西高速篮球队晋级10强。(江南都市报,2007 /11 /15)

4.3 从语言顺应论看中文篮球体育新闻中的英汉语码转换

根据语言现实、外部世界和语言客体以及语体风格三方面去探讨篮球体育新闻撰稿人在撰写新闻时的内在因素、以及社会等外部因素对撰写人本身的影响,并结合语言顺应论理论,分析语料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动机以及语用功能,得出语言顺应性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3.1 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的关联顺应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所以当发生语言接触时就会发生语码转换的现象。顺应语言现实就是指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特性分别适应[9]。一般来说,汉语和英语在词汇方面的表达空白可以通过语码转换来解决。

例:自从科比进入NBA后,就拥有了许多绰号。比如美国球迷送给他的绰号有Black Manba、Show-Be、KB8等。

在上述例子中,语言使用者使用Black Manba、Show-Be、KB8这些词,来代替科比的绰号:黑曼巴。对语言现实的顺应,不仅弥补了由于语言缺少而造成的词汇空白,也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清晰,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相关信息。

4.3.2 语码转换是对外部世界的关联顺应

语码转换这一现象是由于人际交往的原因造成的。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有时,人们在谈论某些话题、某些概念时需要运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从而避免社会性的尴尬、直白等。

例:投票结果出来以后,那些翘首期盼新赛季开幕的NBA(微博)球员终于按捺不住,他们纷纷向球员工会和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开火。在这些球员当中,火箭球员特伦斯-威廉姆斯是最冲动的,他直接喊出了“斯特恩,fuck off”!

在这里,fuck off是粗俗的表达,如果直接用汉语表达对斯特恩的不满,反而让自己球员的地位不保。反之,通过语码转换,把这一语言变成稍微间接委婉的说法,虽然表达的意义未变,但是同样表达了对斯特恩的不满。这不仅顺应了外部世界的规约,也实现了交际的目的。

4.3.3 语码转换对语言结构客体及语体交际风格的关联顺应

在非正式的新闻报道中,其语言往往都比较简练、随意,但是却常常表达出丰富的语体内容。结构客体顺应指语言使用过程中对语言因素的各个方面做出选择,选择语言、选择话语,选择话语的构建原则。

例:全明星并不是湖人队员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下一个NBA总冠军。

在这里,直接使用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缩写NBA,原因就是其音节少,而且读起来也比较容易。换句话说,语码转换是在语音和词汇层面上顺应了结构客体。

5.结语

总之,在体育新闻中仅仅使用一种语言会给人一种单一、守旧的形象,而如果我们在其中适当地运用语码转换,便能使行文更加地流畅,更加地口语化,从而更加地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更好地顺应体育新闻独特的行文风格。通过语码转换,体育新闻记者能够将体育赛事更生动地传递给读者和体育迷们;同时,也能帮助读者和体育迷们更好地解读体育新闻。

但是,本论文在撰写的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的不足,比如,语料不够充足或者语料类型过于相似,可能会让分析的结果不够客观。不过,以后的研究者可以此研究为参考,选取更多、更丰富的语料样本,从而更好地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郑大伟.中文报纸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文教资料.2012.

[3]Gumperz,J.J.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 University,1982:59.

[4]Clyne,M.G.Constraints on codeswitching:how universal are they[J].Linguistics,1987,(25).

[5]劲松.语码转换和语言混合[J].民族语文.2010,6.

[6]密双.汉语新闻类杂志中广告语篇的语码转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

[7]赵淑梅,秦秀白.广州地区报刊娱乐新闻中语码转换现象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

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第4篇

2.中介语简介中介语理论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并于80年代初被介绍到我国,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也逐步认识到中介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Selinker在其论文Language Transfer(1969)中首次使用了“interlanguage”;一词,并于1972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研究论文。Selinker认为,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立的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中间状态(1972)。

Selinker还提出了制约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所表征的五个心理因素:

(1)语言迁移,指学习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已掌握的母语知识来帮助习得新的语言。学习者在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会试图借助于母语中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母语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称之为正迁移,它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消极的影响称之为负迁移,它会阻碍学习者获取目的语知识。

(2)训练迁移,指学习者由于教师的教学不当或采用错误的学习材料,或训练方法不得当而产生的中介语。

(3)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指语言学习者掌握、理解单词、语法规则和其他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时所采用的方法。

中专英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精读课教学 文化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反射体和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不仅是对其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学习掌握,也一定要包含对其丰富内涵和知识背景的了解。否则,对这一语言的学习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存在很大的误差。作为语言教学之一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基础阶段的精读课教学也更是如此――离不开文化的渗透。

一、文化渗透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是在一定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记载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符号,蕴涵着丰富的诸如这一国家的传统习俗、文学艺术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若在语言教学中忽略文化的渗透,那么即使你掌握了地道的发音、丰富的词汇、标准的语法,在单纯的阅读或实际的与外国人的交流中都会出现一些诸如理解误差、闹笑话甚至是伤及对方感情等问题。比如说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把龙视为民族的象征,龙是吉祥、幸运和权威的代名词。但是英语中与汉语龙对应的dragon一词却是邪恶、坏运气的象征。所以才会有把“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的译法。如果你不了解这一中英文化的差异,在交流或是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误解是无法避免的。中英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是只有通过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一起加以渗透来习得掌握的。所以费赖斯说:“讲授有关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况绝不是实用语言课的附加成分,不是与教学总目的全然无关的事情,不能因时间的有无或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它是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部分。”

大学英语精读课是大学英语专业课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学生入学以来最早接触的课程之一,所以在其教学中科学有效地进行文化渗透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英语精读课上适时地进行文化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对英语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了解很多,就会加快理解速度、加深理解深度。比如精读课上讲到的Twelve Angry Men一课,如果不在课前介绍一下美国司法制度和陪审团制度运作规程及相关词汇(因为其与中国司法制度存在的差异),学生们就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其次,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为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和自己的划清界限,从而写出标准地道的英语文章来。再次就是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相当的帮助。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才能培养出得体的交际礼仪。比如Good Manners in England一课只是介绍了与英国人交往的一些基本礼仪,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适当进行了扩充,这样学生们对西方礼仪有了更多了解,在以后的交际中就会多加注意,交往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最后,适当的文化渗透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总之,只有越早下手,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越深,取得的成效才会越显著。

二、如何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在最近几年的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我不断摸索研究,总结了如下几个文化渗透的方式:

(一)课堂渗透

课堂可以说是最直接进行文化渗透的地方,抓住这一环节进行自觉自然的渗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词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的内涵意义、感彩、联想意义以及某些成语、谚语、惯用语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表面意思完全相同的词汇也会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在用法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讲到black sheep时,说“Tom is the black sheep in his family.” 让同学们自己理解可能会存在误差,这时候教师补充黑色和白色在英语里的意思及发展背景就会有助于他们正确的理解。所以在精读课上讲解词语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扩充英语词汇的外延意思,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词汇的语义并加以使用。

2. 篇章(全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学习每篇新课文之前,对其文化及历史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并达到扩展这方面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到Clearing in the Sky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先给学生们介绍了传统的American values,学生们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以后才对文中老父亲执着一生在高山的林中开垦荒地的依赖自我、尊重艰苦劳作和颂扬农村生活方式等精神有所理解,进而增进了对文章主旨的深刻把握。

3. 细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放过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知识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在讲到Darken your Graying Hair, and Hide your Fright一课时,遇到了这样一句话:“One is a sphinx, one seems almost removed, and one sees it all. ”我发现其中sphinx是一个很有讲头的细节:当sphinx写成Sphinx时,是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怪兽;他问路人的Riddle of the Sphinx(“斯芬克司之谜”);以Oedipus成功猜谜而后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为由来的Oedipus Complex(恋母情节)等。这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他们理解,更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二是对所学文章进行深入的语言风格、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与汉语中的这些技巧进行对比,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欣赏和语言应用能力。比如在讲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一课,我就介绍了fairy tale这一文体以及相应的写作风格和特点。还有Button,Button这一课的fantasy的文体等等。三是利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西方的节日,给学生讲授与之相关的来历、风俗和习惯。比如Easter,Halloween和 Christmas等。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寓教于乐

除了课堂讲解的文化渗透,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看一些电影、各种记录片片段,或者收听一些英文原声听力材料使他们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学到与英语文化有关的交际方法和手段。比如还是Twelve Angry Men一课,除了可以在课前介绍美国司法词汇,还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这类的涉及美国司法制度的电影片段,加深学生们对美国司法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教师在运用这些辅助直观教具的时候不能只单纯地让学生自由观赏和收听,因为大多数时间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会不自觉地转移注意重心,获得的信息也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要给予必要的解释说明和指导。

(三)丰富的课外活动

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化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扩大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师要经常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并提醒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并随后组织一些知识竞赛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多组织一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体会和运用英语。比如英语角、英语周、英语晚会、英语戏剧大赛等等。还可以适时地邀请一些外籍教师参与进来,比如一起举行万圣节化妆晚会。通过与外籍教师的接触,学生往往能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生动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结语

人的语言受本民族文化长期熏陶,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形态也会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要想达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成功和谐的交际,必须要了解深知目标语文化。大学英语精读课正是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打基础的课程,所以我们更应该有意识地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多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并分析比较汉语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这样他们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才能减少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9.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