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薪酬体系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运行是否健康,需要每隔1-2年进行一次系统的诊断,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薪酬体系的有效性。根据笔者多年对企业提供薪酬咨询项目的经验,薪酬管理体系诊断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薪酬体系是否具有内部公平性
薪酬的内部公平性指的是薪酬支付的三个依据,即依据职位价值付薪、依据能力付薪、依据业绩付薪。如果未能按照三个付薪依据支付薪酬,说明薪酬体系的炔抗平出现了问题。
是否依据职位价值付酬:职位价值大小是支付薪酬的主要依据,不少企业之所以出现员工对薪酬感觉不公平,主要问题在于大家对职位价值大小的认知不一样,比如传统的根据行政级别支付薪酬,就会导致那些真正为公司创造业绩的核心岗位觉得不公平。
在判定是否依据职位价值付薪时,经常用到的工具是散点回归分析法,就是将现有人员的薪酬根据职位价值评估的结果制作成散点图,再拟合回归成指数趋势线。如果散点越接近趋势线,说明越依据职位价值付薪,越分散说明越没有按照职位价值付薪。
以某地产公司为例,该公司员工薪酬的回归曲线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的回归曲线与散点的离散度R2=0.916,说明该公司符合职位价值在付薪。一般根据经验来看,离散度在0.8以上可以认为该公司符合职位价值付薪。如果低于0.8,说明没有按照职位价值付薪。
是否依据能力付酬:每个人的能力大小有差异,在确定了薪酬的区间后,需要区分同一职位,不同的任职者能力的差异,能力强的在薪档上会高一些,能力弱的在薪档上会低一些。企业在做薪酬体系诊断的时候需要审查能力强弱是否与薪酬成正比。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公司的维修工职级别为4级,薪酬设计的区间为年4.5万- 6万之间。如果对维修工的技能进行评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那么能力高的人薪酬就应该在该薪酬区间的较高位置,而能力低的人薪酬应该在该薪酬区间的较低位置。
是否依据业绩付酬:员工的业绩有好有坏,一个好的薪酬体系通常能够激励员工做出更好的业绩。
判定薪酬是否依据业绩付酬需要从三方面去看:
第一是看在薪酬结构中是否设置有浮动薪酬部分;
第二是看浮动薪酬是否与绩效进行了挂钩;不少企业尽管设置了绩效工资,但是绩效工资没有真正与绩效结果挂钩,变相地成为了固定工资的一部分,比如某企业工资条上有绩效工资这一项,但每个月都是一个固定值。
第三是看绩效是否能反映真实的业绩表现。有的企业设置了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也与绩效结果挂钩,但是绩效考评是拍脑袋的,采取轮流坐庄或者主观评价,导致绩效结果不能反映真实的业绩表现,这样绩效工资是起不到激励作用的。
薪酬体系是否具有
外部竞争性
薪酬体系需要诊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市场薪酬进行比较是否具有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并非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做到所有岗位都具有市场竞争力,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核心职位要具有市场竞争力就成为了关键。
在做外部竞争性分析之前,需要做市场薪酬调查,了解同行业、同地区、同规模、同岗位相应薪酬信息,从而分析企业的薪酬所处的市场水平,审视核心岗位是否具有竞争力。
以某高科技制造企业为例,将该公司的现有薪酬进行拟合回归,生成一条回归曲线,并与市场上的薪酬水平进行对比,对比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家高科技公司的薪酬水平与市场相比,处于10-25分位的水平,该公司的薪酬水平竞争力就比较低。如果该公司想要从市场上招聘优秀的人才,就需要重新审视企业的薪酬策略,针对核心人才采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策略。
薪酬结构是否能起到
激励作用
从薪酬的结构来讲,一般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基本工资,二是补贴,三是浮动工资,四是福利。通常,我们把基本工资+补贴称之为固定工资,薪酬结构是否具有激励性其实说的是薪酬的固浮比是否合理。
通常情况下,薪酬结构方面有两个关键点需要在诊断的时候重点关注:
一方面是薪酬的固浮比。浮动部分比例越大,其薪酬的弹性就越大,也就是个人通过努力获取的薪酬的差异化比较大。但在考虑固浮比方面也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先从企业成熟度的角度来看,成熟的企业通常是高固定、低绩效。发展期的企业往往是中固定、高绩效。
再从人员的层级来看,一般基层岗位由于个人的业绩对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小,个人的努力与否对业绩的好坏影响的程度也比较弱,因此采用高固定+低浮动的薪酬结构,市场上固浮比大约在8:2左右,而企业的中层人员个人的业绩对公司的影响是较大的,个人的努力与否对业绩的影响比较大,因此采用中固定+中浮动,市场上的固浮比大约在6:4左右。高层人员由于个人业绩对公司的影响巨大,因此采用低固定+高浮动,市场上固浮比大约在4:6左右。
另一方面是薪酬的显性化与隐性化的问题。基本工资比较显性化,是每个月的无责任薪酬,员工只要正常出勤,就能拿到这部分工资,这部分的工资就是显性化的工资。浮动工资相对比较显性化,受员工业绩以及公司效益影响比较大。补贴在显性化方面不如基本工资,在员工的眼里补贴属于额外支付的一种补助。而且有些补助并不是每个月都会支付,比如高温补贴,所以补贴对员工来讲只是额外的一种补助,并不会把它当做工资收入的一部分。
福利的显性化程度最弱。尤其是非现金福利,比如过节给每个员工发一桶油,员工不会把这桶油算做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实际上公司是支付了成本的。还有一些国企,给员工的社保比较齐全,往往比一些民企支付的社保种类要多,基数要高,像企业年金,每年支付大量的金额,但这部分钱并没有进到员工每个月的工资卡上。因此,员工也不都是能把它当做收入的一部分。
薪酬是否能具备发展性
一个好的薪酬管理体系不仅仅只是考虑解决眼前的薪酬问题,而且要具有前瞻性。要考虑员工的长远发展,在岗位有限的情况下,为员工打开向上发展的空间,对其能力的增长和业绩表现在薪酬上给予认可。
通常情况下,一个考虑了发展性的薪酬体系会注重员工薪酬的普{和个性化调整。
普调方面:
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
2.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调整;
3.根据市场对标薪酬数据调整。
企业在薪酬的普调方面一定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如果长期不进行普遍调整,员工的薪酬会在市场上不具备薪酬竞争力,容易造成人员流失。
个性化调整方面:
1.根据员工绩效表现调整;
2.根据员工任职资格变化调整;
3.根据员工职位变化调整。
企业需要根据员工的个体情况进行及时的薪酬调整,让员工感受到个人进步带来的回报,能够更激发员工的进取心。
典型案例: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物业公司,属于某国有大型集团企业的下属子公司,在早年间,发展迅速,成为当地物业行业的翘楚,但是随着物业行业的竞争对手逐渐增多,利润空间在逐渐被挤压。为了确保企业的利润不降低,公司在人工成本方面控制得非常严格,每年的年度薪酬调整,公司最多只对公司3%的人进行调整,而且幅度一般也不超过5%。这样一来,很多员工的薪酬和五六年前的薪酬一样,但是社会物价在上涨,相当于薪酬水平是不涨即降,人员的流失率急剧上升。
这样的后果就是以低于市场的薪酬标准招人,人员流失,接着再以低薪招人,接着再流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这种现象,笔者的建议是:
1.企业的薪酬还是应该进行调整,以确保跟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但是具体涨幅也要根据公司经营效益而定。
2.公司的核心人才薪酬涨幅可以适当高一些,避免薪酬调整一刀切。
3.薪酬的调整应该基于业绩,也就是说薪酬的增长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经营效益好,涨薪幅度就大。
薪酬水平能够具有保障性
薪酬的保障功能是指薪酬能够满足员工在工作地的最低生活标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如果一个员工连自己日常生活都不能保障的情况下,想要员工多么努力地工作就显得有些滑稽了。
关键词: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
一、薪酬管理的目的
薪酬的含义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其中狭义薪酬指经济部分,比如员工拿到的工资、福利、奖金等;广义薪酬既包括经济因素,也包括非经济报酬,即通过工作获得内在满意度。而薪酬管理就是企业对创造价值进行分配的过程。薪酬管理不是独立运行的,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其他功能模块紧密关联,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其目的在于:(1)通过将员工和公司的利益一致起来,使员工和公司的目标统一,促使员工关注企业的未来;(2)将薪酬作为一种杠杆,激励员工实现企业的目标;(3)通过对员工的公正汇报,提高员工满意度;(4)通过薪酬牵引机制,塑造能力和业绩导向型企业文化。企业价值链包括企业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因此薪酬管理体系是企业价值链中重要的一环。
二、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难点
1.员工对薪酬的极大关注和挑剔
企业的持久发展策略包括质量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这离不开员工共同的努力,只有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经营才能让企业发展的更快更好。其中薪酬是员工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员工会特别关心薪酬水平,一些员工还认为薪酬代表老板对自身价值的衡量,员工对薪酬的关注度越高,越难以处理。同时,员工倾向于夸大自己的贡献和价值,贬低他人的价值,因此要设计一套全体员工觉得公平的薪酬体系,难度极大。
2.不同的企业对薪酬提出不同的要求
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过程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本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水平不高,对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不高,对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够了解,使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不够完善。而薪酬管理体系的设计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需要根据行业、公司的特点,公司不同的成长阶段,甚至员工的心态,接受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因此,薪酬是动态调整的难题。
3.传统体系设计效率低
当前,很多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理念还比较陈旧,依旧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管理原则,导致(1)企业只能提供薪酬,却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2)不强调团队合作;(3)不支持企业发展战略;(4)缺乏弹性,不能反映经营成果;(5)缺乏以理论为支撑的系统性科学设计和个性化设计。这些问题导致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效率不高,甚至造成企业经济发展出现倒退的现象。
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的原则
1.保证员工的满意度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重要的出发点是保证员工的满意度。企业的发展是给顾客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这需要员工很好的工作,也就是员工要有满意度。这来自于多个方面:工作的挑战性和征服感,员工可以从工作本身获得趣味;工作的趣味性,员工可以从工作中获得意义和成就感,获得能力的提升;称职的领导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在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中,首先保证薪酬至少应该能够支付员工的日常开支,薪酬制度应该公平合理,能代表企业对员工能力和绩效的认同;其次员工有权利分享企业赢利,进而激励员工的创造力;最后确保薪酬的配套应该适合员工的需要,比如福利与需要相匹配。
2.薪酬设计不过于繁琐
企业薪酬管理常见的误区是,为了显示薪酬设计更加合理,更加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将薪酬结构和薪酬体系定的非常复杂和繁琐,但是过于复杂的薪酬管理与过于简单的薪酬管理一样会降低薪酬的机理作用。因此,薪酬设计复杂至少确保为员工可以理解,同时能够促进员工积极性,提高绩效,将薪酬整合于战略的落地过程,上接企业需求,下接员工诉求。
3.薪酬设计技术精良
人力资源作为薪酬体系设计和维护的责任人,要牵头负责设计精良的薪酬体系,这是薪酬管理的基础,能为各级管理者的薪酬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薪酬体系不仅需要考虑薪酬本身的激励性,还必须从战略出发,需要与其他体系,如组织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等有机结合起来。从公司的角度看公司薪酬设计要实现的三个目的:提升业绩;减少内部矛盾;优化人员结构。从员工角度来说:公司薪酬设计能够考虑员工的能力、贡献和诉求,能够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
四、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构建的策略
影响薪酬设计的外在因素有竞争性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水平,国家法规;内在因素包括企业的战略与策略,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观念,工作的类别,投入产出的比率关系,企业支付能力等。要设计一套综合的薪酬体系,要全面考虑劳动力市场,职位等级,员工能力及业绩等诸多企业特点。
1.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是从劳动力市场获取薪酬信息,渠道包括企业之间的相互调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调查,以及从公开的信息中了解。目的是明确工资在市场的位置,以及竞争力,成本支出等。如果企业工资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平均工资水平,就说明存在薪酬外部不公平现象,成本过高;如果企业工资低于劳动力市场平均工资水平,就会造成员工流失。
2.内部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解决的是企业内部公平问题,通过一些方法来确定企业内部职位与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为企业薪酬的内部公平提供调节的依据。通过对职位评价的结果对内部职位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是达到内部外部公平的重要基础。职位评级评估的是职位的重要性以及职位对于企业的价值,而不是个人的表现和能力一定要系统、客观的进行职位评价。其作用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的连续性的等级,可以引导员工朝更高的工作效率发展,并且,职位评价为薪酬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觉得职位在薪资等级中的位置,以此作为薪资发放的依据,让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者积极参与到职位评价工作中,容易让员工对职位评价的结果产生认同。
3.绘制薪资曲线
薪酬曲线是各职位的市场和内部岗位等级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薪酬设计原则,考虑到不同类型岗位的特点,形成市场薪资曲线,为不同类型的岗位设计不同的薪酬激励模式,建立企业的分层分类薪酬体系。同时在市场薪资曲线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薪资政策和薪资定位,形成薪资政策曲线,表现在自己公司中岗位与薪酬的关系。
4.制定职位等级表
职位等级表作为薪酬公平的基础,制定时首先确定职位评价的工具,选取参与职位评价的人员;其次选取参与评价的标杆职位,进行正式的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与修正,以企业评价的排序为主要依据得出标杆职位等级表;对于没有参与评价的职位,采取比较插孔入位方法,放入合适位置。最后形成职位等级表,能让员工明确区分出职位等级,作为代替简单的行政级别,同时对任职者和职位进行比较,让员工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帮助员工更好的规划提升路径。
5.转变传统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观念
传统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包括计件工资制度;计时工资制度;职位工资制度和技能工资制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模式创新,以综合性薪酬设计制度来考虑,需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改革,倾向于把多种制度结合起来,全面控制薪酬管理体系设计;统一传统的薪酬制度,使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中的各种信息都可以得到交换和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最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设计奖金、长期激励等方案,对员工的薪酬待遇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不断完善薪酬体系,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现代企业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落后的薪酬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加强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成为当前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的制度严重滞后,管理模式不够先进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薪酬管理的开展受到一定阻碍,同时员工积极性降低、缺乏公平感,整体工资水平偏低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合理的薪酬结构、薪酬浮动比例和调整时间,造成了薪酬的激励作用不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提高薪酬的目标、原则和思路,对薪酬待遇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对薪酬待遇的核算方式进行一次深入改革。通过具体的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和薪酬的内、外部调查后,不断结合全新的经济形势,采取正确的策略对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促进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宣,王家刚.战略性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25):236-237.
[2]顾建良.基于管理实践的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4):105-108.
关键词:绩效 薪酬管理体系 薪酬与薪酬管理
在以往比较传统的企业员工薪酬的方案设计当中,员工的薪酬主要是由自己工作的职位决定,职位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对员工的自身的价值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员工的薪酬增长,那么就要查看职位是否存在空缺。因为职位上的缺失,就不能真正的满足员工的一些需求,由于企业很少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这样就会阻碍员工日后的发展,也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将注意力投入到了人的身上,摒弃了旧的员工薪酬管理理念,不仅让员工在物质方面满意,而且还考虑了如何在工作中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也能将绩效的薪酬管理理念体现了出来。
一、绩效的内涵及与薪酬管理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绩效的内涵
绩效是指工作人员将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所产生的工作效率。对于绩效的内涵,不同的研究者对其的理解都有所不同。针对一个企业来说,所谓的绩效就是员工日常的工作质量、工作量及工作的效率。然而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绩效就是对企业员工日常的工作情况进行考评,使员工的工作行为得到企业上级的认可。员工的绩效对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员工自身的价值。所以,理解绩效的基本内涵,不仅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员工自身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薪酬、薪酬管理的内涵
薪酬主要是指企业员工在企业中通过自己的工作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及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员工从企业中获取的薪酬能够给员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进而满足员工的日常生活需求。
薪酬管理主要是指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员工薪酬的发放负责,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是企业员工的薪酬能够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样可以将很多人才吸引过来,同时,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让他们在企业中能够得到工作的满足感,并激励他们上进,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于优秀的员工给予薪金奖励,这样才能将人才留住,进而降低企业人工的成本,使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拥有一席之地。
二、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绩效的薪酬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分量也很重。作为企业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不仅要为企业留住更多的有用人才,而且还要处理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公平性,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员工在薪酬方面得到了满足,才能将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建构的条件
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作为企业必须加快企业的改革力度,比如说在企业中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因为这种管理体系适应当今企业发展需要,能够使企业员工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能够拥有自己的薪金报酬,同时这种管理体系还要对员工的职位进行评估,也是就是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坚持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另外还要对企业的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的考核,通过绩效来查看员工工作量,进而计算员工应该获得的薪酬标准。
(二)建立长期的绩效考核制度
在企业中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奖金。当企业员工在接受考核前,需要明确的是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还要保证考核的结果必须具备可操作性,这样可以使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三)员工绩效考核的基本条件
员工绩效考核需要满足基本条件,也就是要熟悉员工所在的岗位和工作职责,同时各项工作还要进行专人管理和监督以及对其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员工工作进行考核。
(四)充分发挥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作用
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能够将其公平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了让员工感受到公平性,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才能降低企业生产的劳动成本,并激励员工热爱工作,进而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在有些企业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有的企业在给员工发放薪酬时,让员工对自己的薪酬保密,不对他人说起,这样就使得员工的薪酬不够透明,在企业中员工会为此产生疑问,这样就会产生消极的工作情绪,时常会认为工作没有积极性,没有价值所在,于是企业员工的抱怨会越来越多,这样企业就很难留住员工,而造成人才缺失的现象。因此,建立正确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对企业和员工自身来说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今社会不能缺少人力资源,因为人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实用价值,人的价值也往往体现在自己在工作中所获得薪酬多少上。作为一个企业只有将绩效和薪酬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出来,才能招揽更多的人才,才能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逯志辉.构建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03).
[2]靳克存.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2(06).
[3]谢建立.建立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J].现代商业,2010(08).
【关键词】国有企业 薪酬 管理 体系
1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薪酬绩效考核客观性不足
尽管目前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中设有绩效考核的标准,但过于笼统,指标不明确,而且大多是不可量化的指标。例如在百分制的绩效评估过程中,容易受到考核人员主观意识的影响。员工在自主评分和相互评分的过程中,一般员工秉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原则,部门领导为避免员工的不满情绪,一般都采取“平均主义”的策略,各种不同的问题叠加在一起导致绩效考核的计划流于形式,没有公平和客观可言,造成了内部薪酬的不公平和员工工作的热情不高。完善的薪酬体系不只包括工资和福利支付多少的相关规定,还包括发放的实现形式,正因为如此就应有相应的薪酬体系予以支撑。
1.2岗位薪酬分级差异不合理
现有的薪酬体系呈分级形式,从分级来看,薪酬等级和间距的差异是不合理的。部分员工其工作岗位与其技能的水平对应有不合理之处,或者薪酬等级没有被设置到一个合适的水平。分档工资各级差别的不合理,不能激发员工对薪酬分级差异的关注和重视。不同工种在企业中的角色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尽管国有企业中有教育津贴和职称补贴,但是专业技术职称评估缺乏明确的标准和一定的透明度。而且相对固定的工资数额占个人总收入的比例重,对发挥薪酬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功能受到限制,所以国有企业的薪酬结构组成部分的比例设置也缺乏合理性。
1.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早期发展阶段中,相对于地方层面国有企业设定的薪水更高,因此使得其在当地内部的竞争力较强。当客观上要求与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投资扩大同步适应,而之前借助的工资支付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单位不断增长业务目标的需求,当企业发展到上升阶段时势必会带来滞后的影响。在对待工作负荷相对不高的员工时,目前拿到的工资数额是高于现有的平均工资数额的,但面对工作负荷程度相对较高的员工时,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员工的工作强度,现在执行的工资标准就仅是“上班工资”,当前的薪资结构仅是基本功能的作用,缺乏长期的激励功能。
2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设计的保障措施
2.1建立良好的薪酬信息沟通制度
良好的沟通作为对促成同一目标完成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可以实现单位和在职员工两者的密切关系和相互协作。在上述两者沟通的过程中,薪资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从而形成使得企业的薪资管理成为单位和职工之间高效而专业的沟通形式和渠道。对企业原有的薪资管理进行优化设计和完善后的制度下,单位将下发给职工薪资的具体条目及时准确地告知员工,对此职工根据自己付出的劳动与所得进行配比,将感受到的公平待遇或满意度及有关意见再反馈回企业的有关负责人,使得整个平台在企业和员工中间搭建非常良好的沟通桥梁,实现双向的、互动式的沟通。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多种信息沟通渠道,并且随时维护渠道的畅通,及时地将收集和获取的信息反馈给有关员工以知详情,同时借助大部分职工经常关注和使用的沟通方式,将具体的信息内容和收集方式告知员工。
2.2营造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文化
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中,会逐步地形成具有行业特征结合企业特色的企业物质文明和企业精神文明。作为企业制度文化中以绩效为核心的薪酬文化,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而主张实施一种全新的薪酬文化,是为了让员工获取个人的报酬与实现职业的发展,所以国有企业应该打造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工作氛围:内部创建以实现公司发展目标和职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工作机制,以绩效作为考核评价指标确定员工薪酬和对管理者完成公司业绩的要求,这样可以较大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奖惩分明是绩效薪酬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敦促员工多了解有关薪酬文化的知识,打造一种和谐凝聚的工作氛围,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对于员工承担更多责任上发挥更大的积极主动性,对于客户需求尽量百分百满足,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取得经营价值和拓宽市场的目标,同时为企业发展目标和职工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协调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企业的工作氛围更容易受到员工的欢迎,从而对员工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2.3建立薪酬与绩效管理的对接机制
倘若需要对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优化,但是企业没有基础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以及与之对应的相关规范制度。这样背景下的薪酬管理,是实现不了薪酬具有的基本激励功能的。即使有关单位做了工作分析与绩效评估的考核工作,同样不能达到激发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和技术创造力的目标。许多企业考虑到同样的工作会对企业的认同感分为不同的层次,对分工不同职业之间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体现在不同的职位上,对确定不同职位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绩效考核指标可以比较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成果,并考核是否按照计划该进程要求的效率和目标来达成工作任务。因为工作分析是绩效评价的基础工作,而绩效评价对于企业的薪资管理来说是很重要的环节,所以这三者之间必须保证做好每一步,才能让接下来的工作顺利开展,实现管理目标,对它们关系的有效结合可见是至关重要的。
3结语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合理完善的协调分配好人力资源是首要重要的,而如何设计出一套合理又完整的薪资结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工作内容。而相对完善的薪酬管理设计是把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与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资业绩有效结合起来的。企业为了获取所需的人力资源,必须设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薪酬管理制度。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决定着企业能否长远健康发展,严谨的企业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薪资结构设计对于企业和员工都是意义重大的。
参考文献:
[1]龙立荣,邱功英.基于员工偏好的福利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党报,2013.
[2]张令,唐玉凤.“80后”员工激励因素的比较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92~93.
获风投企业薪酬竞争优势明显
据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服务公司Kelly Services中国西北地区运营总监宋一杰先生介绍,当企业拿到一份薪酬调查报告时,应当了解这份报告来源的背景及调查的企业群作为参考,不能盲目的去使用各种报告。互联网行业薪酬水平处于全行业中的高位,每年薪酬增长幅度也高于软件开发、硬件制造等关联行业。在互联网行业中,核心部门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他们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因此其薪酬也会相应地高一些。而网站内容等互联网传统部门已不是互联网公司赢利重点,所以其薪酬增长相对较慢,导致了其部门员工薪酬处于同层级员工较低水平。但是随着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对互联网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薪酬策略的影响很大,不仅体现在长期激励层面,也体现在年度总现金收入层面。互联网公司得到风险投资前后,薪酬水平差异明显。另据Kelly Services IT行业中国区负责人刘威女士介绍,由于互联网公司与国内外风险投资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制定公司财务战略和洽谈融资事务的财务总监在人才市场一直是稀缺人才,所以企业纷纷加大了财务部门的人力成本,除了财务总监之外,业务总监、业务拓展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这几个职位被称为IT互联网企业最有潜力的职位。人力资源总监在企业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随着互联网公司多元化的发展,其会要求员工具备更高的能力,所以公司对人才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制度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出于促进公司发展和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目的,公司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薪酬体系的制定也会更加严格,这就要求负责统筹管理这方面工作的人力资源总监具备更高的能力,反映在薪酬上就是公司愿意为有能力的人力资源总监提供更诱人的薪酬。
薪酬报告能帮助企业调整薪酬政策
在高速增长的互联网行业,其薪酬体系则表现出了混乱的状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背景下,薪酬政策的制定不能光看自己的企业内部情况,而是要看本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定位停留在哪一个水平上。宋一杰先生称,企业在参考薪酬报告的时候,要考虑到拿这份报告做什么,是用来解决人员的稳定性还是作为第二年公司薪酬结构系统改善的参考,或者是用来吸引人才,只有有目的的合理看待薪酬调查报告才能真正让薪酬报告起到作用。刘威女士则表示,如果一家企业定位在这个行业的前几位,那工资水平也要相应的在同一水平上,否则人才就会流失。因此,薪酬调查报告对企业而言,可以通过这个报告所显示的工资增长率来调整自己公司来年的工资预算政策。要通过薪酬调查报告了解市场情况,进行内外部比较,其中要把岗位职责、需求等因素考虑进去。例如一个研发部门的领导职位,有的是表现在管理方面,有的是表现在技术方面,这样的需求就会导致薪酬的差异。像研发部门的研发工程师,同样的职位不同的工作经验也会有不同的薪酬体现。企业应该参考行业薪酬调查报告,进行合理的比对之后调整薪酬政策,进行必要的调研在符合市场条件下满足企业员工的个人需求,避免成本的浪费或者人才的流失。
IT互联网三大最稀缺典型的热门职位浮出
除了财务总监、业务总监、业务发展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这几个关键职位外,在IT互联网企业中,很多关系到具体业务的岗位越来越多的受到企业的重视,这些人才在市场上也有极大的竞争力,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这些职位的薪酬幅度也较大。刘威女士称,Kelly Services的报告中显示,IT互联网行业薪酬差异化较大、市场需求大的三个典型职位分别是用户研究工程师、商业咨询顾问(BI)、算法研究员。
岗位之一:用户研究工程师
职位条件:
1.热衷于体验互联网产品,对用户体验有深刻的认识;2.喜欢主动思考,并对互联网产品有自己的见解;3.观察力敏锐,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4.良好的审美能力,了解互联网技术实现逻辑;5.心理学、工业设计、软件工程相关专业优先。
职责内容:
1.理解设计方案中的问题,并由此给出用户研究方案;2.发现方案设计中的问题,通过各种用户研究来论证;3.通过访谈、调研、数据挖掘等手段,发掘网站现存的问题;4.有能力刨深根源 总结各类用户问题,给设计提出建议,并协助来论证设计结果。
薪酬结构:
基本工资+年终奖
薪酬组成情况:
基本工资(90%)+年终奖(10%)
收入水平:
本科学历,5年工作经验/研究生学历,3年工作经验以上:18k/月~25k/月
本科学历,5年工作经验/研究生学历,3年工作经验左右:15k/月~18k/月
本科学历,5年工作经验/研究生学历,3年工作经验以下:9k/月~15k/月
职位的特点:现在互联网产品以交互体验为导向,用户研究越来越重要和受重视;
而这类职位偏向于选择心理学背景的候选人,但是心理学人才大部分流向其他工作岗位如人力资源,心理咨询等等,有互联网经验的候选人在市场上较为有限。这个职位的薪酬差异性较大,不同互联网产品都有较大差异性,例如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站的差异化就很大,用户研究的重点也很不一样。
岗位之二:商业咨询顾问(BI)
职位条件:
要求专业能力强,有数学、统计等专业背景,有数据分析、建模和数据库工作经验,偏于前端;有数年互联网产品的运营经验,偏于后端。
职责内容:
能系统的建模,进行商业分析,对运营和销售起指导性作用。对于不同企业,以及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部门,BI的作用往往不同。比如说在运营部门,BI用来指导运营总监的关注对象,对某个产品的投入或者删减;在广告部门,以增加广告投放的回报率;或者集团战略部门,以指导公司的并购。
薪酬结构:
月薪12K+年底奖金
收入水平:
30w~100w.
薪酬组成:
基本薪资外,这一部分的人很多是海归、中国香港人或者台湾人, 所以通常房补(或者以房租报销,或者以公司直接租好符合相应标准的房屋),个人及家庭的医疗保险都是要额外补充的,车补等其他补贴根据级别来定。
岗位之三:算法研究员
职位条件:1.计算机、统计学、数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学历优先),3年以上数据分析或相关工作经验;2.具有深厚的统计学、数学、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的理论基础,精通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分析的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数据模型设计能力;3.具有海量数据挖掘、分析相关项目经验,曾经参与过比较完整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建模工作;4.对商业和业务逻辑敏感,具备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优秀的数据思维和强烈的数据决策意识;5.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强,具有钻研精神,充满激情,乐于接受挑战;6.能够熟练地使用SQL,掌握SPSS、SAS、Weka、R等相关数据分析软件之一;熟悉数据库内分析或者Hadoop Mahout大规模并行分析者优先;7.熟悉传统行业数据挖掘背景,有互联网相关行业背景,有游戏\广告\网站用户行为研究和数据挖掘经验者优先。
职责内容
1.对业务数据分析体系的研究、搭建和优化;2.对业务运营的各环节进行有价值的专题研究,如对数据挖掘和预测模型的研究、完善重要数据监控流程、探索对运营工作的数据评价模型等等;3.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优化产品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4.与业务部门紧密沟通和联系,解决各部门数据统计和分析需求;5.探索并归纳各项行业数据及指标,了解国际同行业发展潮流指向及数据情况,负责跟踪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定期共享研究成果。
薪酬结构:
基本工资+项目奖金+年终奖+补贴+福利+社保及公积金
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普通技术研发人才。
薪酬组成情况:
3年以下工作经验的硕博士:薪酬25~30万;3~5年工作经验的硕博士:30~50万;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硕博士:达到5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