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一课本

高一课本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课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一课本

高一课本范文第1篇

1、高中毕业生是可以报自考本科的,因为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包括港澳台同胞,不受性别、年龄、学历、种族、民族、居住地、身体健康状况等条件限制,均可报考自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报考自考本科考生需在毕业前交验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证书,否则无法申领自考本科毕业证。

2、由于自考本科需要具有专科文凭,因此高中文凭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专科和本科,确保在本科毕业前能够提交专科学历证书,也可缩短了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时间。同时,高中文凭的考生可以报名参加自考本科助学班,提高自考本科的通过率。自考本科助学班是由专业老师开课辅导,重视考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让考生能够更透彻了解自考本科课程的难点、重点、考点,掌握更全面的专业技能知识。

3、自考毕业生与统招毕业生享受同等的待遇,均可以用来升职加薪、考研、考公务员等。总的来讲,高中毕业可以自考本科,但不是对所有考生都是最好的打算。不同考生有不一样的科学发展道路,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个人能力判断最适合自己的路,作出合理规划。如果自己的能力无法判断或在专业上不了解的考生也可以咨询学梯教育在线老师。

(来源:文章屋网 )

高一课本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以人为本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充分尊重,围绕现实生活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高中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那些教条的空洞的原理和说教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年轻人的心理,所以,高中政治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一切联系生活的实际。对客观事实的充分尊重是马克思唯物论的重要表现。

一、“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什么是“以人为本”呢?有教育者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尊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首先表现为关注班里的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新课程标准更新了学生考核的办法,从过去的只重学生成绩而改为对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考察,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得到了重视。教育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

其次,“以人为本”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为他们长远发展负责。教育和教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许多教师却混淆了这两者,把教育等同于教学,以致于许多教师向分数看齐,甚至不择手段,涸泽而渔。而教育则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关注他们每一步的成长。做考试的努力,为考试而教的教师不惜用重复的大量的习题来充当教学的全部内容,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取得了短期的成绩,却以阻挠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代价,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其次,“以人为本”关注社会生活。新的教材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生活气息浓郁。这不仅是科学的回归,还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任何知识的技能都来自生活的需求,任何思想领域内的理论也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指导生活。过去的教材往往架空于政治需要,经常发生和现实生活相脱节的情况。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地教材的编写者都强调了教材的实用价值,在教材的编写上加强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最后,“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他们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当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认知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念都存在差异,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教育“以人为本”首先承认人的不同,其次要尊重人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得到健康快乐地发展。

二、教材具有浓重的人文气息

高中政治教材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问题的提出和深入都是从鲜活的现实生活实例切入,把政治知识设立在生活的生动情境中。例如,在“生活与消费”版块中教材就从消费入手,引出商品、货币、价格等经济学概念,在问题的设置上具有梯度,从各种现象中让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实质。

而且,现在的政治教材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增加了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环境问题和社区发展问题等等,所探讨的是整个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内容涉及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学起来非常得手。

另外,教材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实践能力,关注人与人的交往与沟通,这都是通过问题的设置而体现的。这些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对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积极意义。教材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但并没有以呆板的说教的形式出现。例如,在讲到商品的时候强调了商品生产者的诚信,要做到货真价实,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不仅是商品生产者的道德问题,还是商业活动的规律问题。

三、教学中应该“以人为本”

首先,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课,顾名思义是关注人思想的学科,政治教师担负着学生思想导师的重要角色。当政治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他所担负起的是引导学生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但思想和情感是最抽象也是最难以把握的东西,作为独立的个体,学生具有和教师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所以,我认为要想“以人为本”就必须从真正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彼此不同的性情和爱好。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中就是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其次,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高中学生的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性,并且敢于坚持自己。如果不是实质性的问题,我们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尊重他们的不同看法,允许他们大胆地说出个人的意见。但要注意的是,尊重并不是放任自流,也并不是忽略学生辩论的权力。尊重他们的见解是出于对于人的平等权力的尊重,也是为他们成长的考虑。

最后,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长远,不要把眼光放在试卷上。政治课是学生思想和品德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的重要课堂。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负责,尽可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在有利于学生形成价值观念的问题上可以更加深入地讨论,对于学生关心的社会话题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资源,并适当地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出真知,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发展一个人的品格。

参考文献:

1.方青兰等编著.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高一课本范文第3篇

我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本科一批院校第一次征集志愿后,仍有部分院校有剩余招生计划,现进行艺术类本科一批院校最后一次网上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时限为:7月19日8时起至7月19日12时止,过时一律不予受理。征集志愿有关要求如下:

一、凡高考成绩在我省艺术类本科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文科240分,理科223分)以上,专业课在全省统考控制分数线(美术类180分,音乐学类112分,戏剧与影视学类233分,舞蹈学类180分)以上或专业课取得校考合格证,未被录取的艺术类考生可填报1个院校征集志愿。

二、征集志愿院校的收费标准、专业要求等以我省《2018年黑龙江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请考生务必仔细查询后再选报。有关本次征集志愿的院校代码、名称和专业代码、名称详见附表。

三、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凭准考证号和本人密码登录“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lzk.hl.cn)进入“网报中心”,点击“2018年黑龙江省高考网上填报志愿入口及志愿查询入口”,并按系统提示及要求依序完成填报征集志愿的操作(网报服务电话:0451—82376072,82376270)。

高一课本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学定教;生本课堂;预习;导入;设问;高效

近几年,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如何创造一个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迫切希望的。“生本课堂”应运而生,给我们小学英语课堂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理念就是为了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在激励中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让学生体会“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愉悦。那么基于教学现状,教师又该如何来构建生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

一、预习质疑,导航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主张先学后教,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人认为英语是不需要预习的,或者是没有目的性的预习,但是实践证明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围绕新知生长点和新知重难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学习能力水平两个角度分析并定位,指导学生扎实做好预习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形式多样的预习题,让学生围绕预习题案展开预习。如,在教学PEP Book7 Unit 4 I have a pen pal第二课时,我布置了以下的预习作业:

1.听录音,初步理解课文,划出文中表达人物的爱好的句子并读一读。

2.找出文中不理解的部分(包括生词的读音、短语的意思等),准备小组讨论。

3.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爱好,请描述一下自己和他人的爱好和活动并写下来。如,“I like...He/She likes...”(学生互相了解各自的爱好,他们有很多可说、可聊的话题)预习题案的设计紧紧围绕话题,让学生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师生互动更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的任务过程中有话可说,而且用英语表达也十分顺畅。但是课前预期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教师在预习之前必须教会学生一些最基本的预习步骤,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多思考,多分析,学会在文中读读、划划、查查等,并在书上作记号,标明难点、疑点,以便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解疑。

(2)教师所设计的预习题案应精心设计,一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二要有启发性,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三要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要有层次性,即根据不同层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预习题。五要有多样性,真正体现“学中用”“用中学”的语言学习原则。

(3)预习结束,教师应对预习作业及时检查和评估,可以采取组长检查、小组成员互查、教师抽查等,以便准确地把握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精彩导入,优化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要求教师把上课的第一分钟还给学生,铺垫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让学生欣喜地进入课堂。

1.趣味式导入,闪电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脑力上的疲惫,需要肢体及精神上的调节,所以采用幽默有趣的方式,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释放紧张,集中注意力。如游戏“Yes”or“No”,假如教师要借班上课,为了能够迅速拉拢学生注意力及建立彼此间的友好关系,可以尝试着玩这种游戏:教师先示范性地问一两个问题,如“Wow, the sky is nice.”“The board is red.”学生根据事实来回答“Yes”or“No”,然后我们可以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开动脑筋,自己创设问题,其余同学来判断,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在同桌之间玩这个游戏,这样操练的面就更广了,热身效果很好,还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将课堂的第一时间还给了他们,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后面新知的呈现。

2.操练式导入,高度聚拢学生注意。只要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在视觉上制造夸张的事物让学生回归课堂。人类80%的信息摄入靠视觉,抓住了学生的视觉,教师的信息输入就成为有效和可能。如可以尝试着叫几个学生来当小记者,手拿自制的话筒去采访班里的一些同学,可以随意提问,学生也饶有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抓住了学生的注意。

三、精心设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生本课堂提倡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最显著的位置。为了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探究平台,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生成知识,自主归纳规律,最后通过旧知衍生出新知。

但现实却并不是这么乐观,有时候翻开教师的一些教案,不难发现“师本”的痕迹,每一个步骤中教师似乎都把学生拽得牢牢的,教师自己设计问题,不愿放手,不敢把“提问权”还给学生。还有的教师采用师问生答的单一模式,有些问题过于简单,看似热闹的师生互动中,剥夺了学生的发言权,完全不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创设情景,引发“生问”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言语情景或模拟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组织好思维,理解具体情境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并想方设法寻求答案,我们要变提问为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如上面提到的林丽老师的课,通过猜测故事题目后,在pre-reading中,让学生看了书名之后再质疑,自由提问。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呈现在板书中:Why is he hungry? /Why not to have fruits?/ Does he find any food?/What is he going to do?/ What food does he like?/ What’s his name?/ What does he usually do?学生提的问题涉及各种句型及旧知识。倾听学生问题后,根据学生已有程度教师抛出问题:What is the best food for him?根据学生实际决定下一步的reading,让绘本阅读更有针对性。

教师创设情景后用开放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知识经验,了解了学生的兴趣及对问题理解的情况后,带领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的阅读来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这样更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要想得到答案就得进入文本读读、圈圈找到依据,这些学习活动都是自发的。

2.发现引导,启发“生问”

当指令性问题充斥课堂时,我们呼唤将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变指令性提问为启发学生发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最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我在教学PEP六年级下册Unit 3 Last Weekend Part B Let’s talk时,一上课就出示了我和儿子的照片。学生很好奇,我就抓住这点鼓励他们提问。T: Any questions? S:Miss Liu, who’s that boy?/ How old is he? / What’s his name?/ How tall is he?How heavy is he? /Where are you?/ How do you feel?...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T: Last weekend we went to the park and took some pictures. We had a good time!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we did last weekend? Please ask me : Did you ______?并板书句型:Did you______? Yes,I did./No, I didn’t.通过这段师生的自由交流,不仅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我会用英语提问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而口语表达的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3.积极评价,促使“生问”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师问生答不是最权威的方式。教师要采取客观、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提问的乐趣。同时也可以通过把精彩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去“亮相”等竞赛法逐步促使学生愿意提问、提高质量的问题,获得成就感。

总之,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牢记“以学定教”,努力践行“生本课堂”。在教学中,将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中真正还学生一抹绚丽的阳光。

参考文献:

[1]邹莉.对几种低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1(10).

[2]吴海燕.将“提问权”还给学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02).

高一课本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实验在国内百多所中小学学校开展后产生巨大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回响。然而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传统教育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有所思考。

一、生本理念下高中历史课堂的特点

1.平等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上。这样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平等交往的一个平台。课堂中呈现的是和谐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

2.开放性。集中体现在学习过程的讨论和交流上。只要学习需要,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的,可以是生生之间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讨论,任何学生有权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3.自主性。体现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问题的提出者和问题的解决者都应该是学生。学生的求知需求是课堂教与学的依据。求知欲旺盛、充满着好奇心的高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4.合作性。主要体现在高中历史日常教学中始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在每堂历史课里都有探究、交流、讨论活动。每一个组员都有管理别人的责任和接受同伴管理和监督的义务。

5.生成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课堂探究、讨论、展示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甚至是错误。这些问题和错误中的一部分会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优质资源。

二、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

1.历史学习小组的组建。传统的师本课堂是一言堂式的,教师讲,学生记,很难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历史课堂自然会转变为小组方式的活动,根据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性别、性格、是否住宿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表面上似乎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仅仅是课桌的移动,但实际上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键是引领小组活动,并且把它变成生本课堂的正常的秩序。

2.历史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生本”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它更是实在的教学活动,它必须而且一定要接受过硬的检测。任何哗众取宠的教学表演都无法逃遁实实在在的科学检测。高质量的检测是随机的检测、既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检测。一般而言我们常见的是单元检测、阶段检测、学段检测等水平性质测试;当然,选拔考试才是社会评价教学水平的无形标杆,是检测“高质量”教学的真正硬通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学活动还得从平时的细节做起。

生本教育课堂上小组讨论和交流是建立在课前小组成员自主学习教材的基础之上,所以生本课堂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是必需的。布置前置性作业时的一般性任务是要求每个学生阅读新课基本内容,形成感性认识;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对哪些内容还有疑惑;在课前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初步交流,小组共同对新课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并在小组记录本上列出提纲;对小组成员共同认为有价值但尚未弄清的疑问用有条理的文字记录下来形成问题供课堂上全班讨论;对小组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作探究;小组把认为在完成前置性作业过程中好的做法作总结,供课堂上展示、同学共享。

3.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教之教”是为了“不教之教”,教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学。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由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法来制约和决定的。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符合学生实际,又要符合科学的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寻找符合教学实际的方法。

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必须遵循学生历史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学生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是最重要的依据。通过检查各小组对完成前置性作业的情况记录本,我可以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框架建立到什么程度,收集了哪些材料,提出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已经有小组解决,哪些问题尚未解决,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未提出来等等。把握学情后,就根据各学习小组先学的情况来组织教学。课堂上学生会的都由各学习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补充、完善,这个过程很迅速,学生表现非常自信。教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组织各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各学习小组提出在先学过程中生成的、尚未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