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石潭记练习

小石潭记练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石潭记练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石潭记练习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第1篇

    “有效导入”指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应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加工,营造合理的学习场境并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进入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怎么

    1.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下教师在思想上对“有效导入”还存有怀疑怎么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在我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精英教育”模式至少现在还在影响着初中的科学教育,有的教师新的教育观念至今还没有真正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不明确;有许多教师手里拿的是新课程,可是教的方法还是老一套。有许多老师怀疑,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导入对教学、特别是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否适应中考要求,认为所谓的“有效导入”不过是公开课的作秀。

    2.科学课堂导入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现在有许多教师把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简单地理解为整齐划一地对待所有学生,从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排斥科学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削长补短”地平均学生的智力。科学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还意味着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智力平平者和智力超群者。现在的学生科学素质还不高,文字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够,在小组讨论或教师提问时怕发言或者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等情况确实存在,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控制和驾驭好一堂课难度较大,所以课堂的导入就显的特别很重要。

    3.教学导入轻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如何处理好“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之间的矛盾,是许多老师面前的重要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仍受教材的约束,不能真正使用新教材,而是在教教材。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的指导思想上,还是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轻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师的“有效导入”与学生“有效学习”的关联

    1“. 有效导入”是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

    “有效导入”必须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实质上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并建立起联系的过程,贮存于学生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如果学习者已有知识水平不适应新学习的要求,有效学习就难以产生。所以如果教师的“导入”有效,那他必定会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

    “有效导入”必须关注学生的能力基础。人的认知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不同认知阶段的心理运算能力各不相同,制约着学习活动。只有认知发展水平与新的学习要求相适应,学生完成新的学习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才可能比较适当,教师也不会揠苗助长。

    “有效导入”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情感意志是有效学习的动力和调控器,是影响学习的非认知因素,它们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极大的热情和较强的自我动机才能持续不断地取得进步,情感对学习起着起力作用。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具有积极的情感,学习的热情就高,积极主动;反之则缺少学习的动力,被动消极。学习过程不可能都是轻松愉快的,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意志则帮助学生在学习行动中克服困难,它对学习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2“. 有效导入”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特征学生的认知参与是“有效导入”的基本要求。主动的认知参与是指学生依据学习目标或教师的要求,运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认知能力,主动地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主动认知参与的前提是学生对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认识,它是一个目标导向的过程。学生的主动认知参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注意力能够较长时间地集中于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上,而离开其他无关事物;能综合运用感知、记忆、言语等各种认知能力进行信息加工,获得新知识,并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成功地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能够恰当运用复述、组织、精加工、时间管理等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能够采取以自主学习为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师生互动和积极思考中获得新知。

    学生的情意参与是“有效导入”的必要保证。积极的情意参与是指学生对学习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较强的意志努力。只有认知与情感意志的整体参与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学生积极的情意参与体现在,对新的学习具有强烈的向往和饱满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因成功而积累起愉快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继续学习的愿望;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前行、不退缩,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学生的行为参与是“有效导入”的直接体现。行为参与不能与认知参与和情意参与截然分开。有效的行为参与主要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行为投入度高,学习效果好。

它具体表现在,学生能够合理地管理学习时间,用于专注学习的时间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互动。学习互动可以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控制模式,也可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协商模式,或者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创造性为根本的自主模式,各种互动模式都有其优势与局限,可根据新学习内容的特点加以选择。

    3.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是“有效导入”的最终旨趣

    教师的导入目标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获得了恰如其分的发展。学习目标达成不仅包括新的知识技能的获得,还包括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方法策略的掌握、积极情感态度的养成及良好意志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获得是教师有效导入的基本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是解决问题、产生智慧的基本条件。有效学习在学习效果上首先应该表现为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运用知识,熟练地掌握学习技能;通过学习锻炼和提高了学习能力,为后继学习提供了能力保证。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度,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学习任务、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单元学习检查的情况来评价。

    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掌握是教师有效导入的必然要求。“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位社会成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继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学生的有效学习在学习效果上还应该包括学生对一定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具体表现在,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能够掌握基本学习策略和运用支持性学习策略,前者如复述、组织、精加工等策略,后者主要指组织、安排自己日常学习活动的方法;能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教师“有效导入”的实施策略

    1.在导入中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其情感体验是不大相同的。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科学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初中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科学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科学规律,认识科学世界的基本手段。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类型的科学实验作为科学课的引入环节,能够达到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的目的。例如:“长度的测量”这一课题,内容很枯燥,如果上课伊始要求学生用毫米刻度的短尺量自己课本的宽度和一页纸的厚度,并要求同学间相互交流测量结果,同学们发现每个人量度的数值都不一样。这样引入新课,使“平淡”的课题变得比较生动,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2.在导入中设置趣味,以唤醒学生的轻松心境

    如果教师用促人深省的发问,用妙趣横生的游戏,用引人入胜的故事,用简单明了的实验作为科学课的引入环节,不仅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他们将以一种轻松的心境和浓厚的兴趣学习新课。例如,在“摩擦”的教学中,让两个力气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做一个“夺瓶”的游戏,教师先让其中一位同学抓住较细的瓶颈,另一位同学抓住较粗的瓶身,然后互相拉夺,看谁获胜。让获胜者将手在肥皂水中浸一下再夺,看能否再获胜。这样引入新课,有活泼的形式,有紧张的情节,有逼真的表演,有热烈的场面,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导入中增强感染,以引发学生的情意参与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情感具有巨大的动力功能,它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发动、强化和支配的作用。教师在导入环节中渗透感染性因子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第一,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怀,来感化学生,使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第二,注意引入新课的艺术性:以情动情,例如,在学习“惯性、惯性的应用”时,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风趣的动作,绘声绘色地介绍自己跌交的“学问”,使学生对惯性和惯性的应用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对教材烂熟于心,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从而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真心实意地说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和艺术勉力。

    4.在导入中渗透启发,以激起学生的主动探索

    运用启发性因子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可以借助观察和实验、讨论和讲述某一现象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借助设疑来启发学生思考;又可以设置悬念,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更可以借助师生对话,通过获取反馈信息,为学生矫正思路,等等。

    四、“有效导入”的原则

    1.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引入环节是其中一部分,教师设计引入环节一定要服从于人、服务于课的整体结构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最佳运行,有利于发挥课的整体功能,并为全课的最佳效益奠定基础。因此,初中科学课无论采用什么引入形式,都要简明扼要,生动有趣,引思传神。科学课的导入环节要讲究实效,力争用较少的时间实现最优的引入,以便为以后课的展开和收尾提供充裕的时间。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第2篇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课堂“人机之争”研究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变革,社会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互联网成为这个时代最热的词,代表了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全新形态,同时也促使教育的变革,互联网+教育也成为推动我国教育革命的动力,互联网与教育思维的结合和互联网与大学课堂的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当前全球高等教育网络化研究包括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主要考察互联网教学在教育中的前景应用;中观层次,主要关注的是互联网应用到传统教育中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规范;微观层次,关心的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到专业化教学和课堂中的过程。文章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构建高等教育环境中寻求有效途径,以适应互联网教育所带来的变化,例如大学课堂上教师怎么利用智能手机挣得学生的注意力。

高等教育网络化研究中观层次主要研究的是新的教学层面,关注把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实践问题①,这个层面的研究既是教育网络化的宏观导向,也是微观层面研究的基础。

很多学者认为网络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信息和学习方法,在网络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很好地互动,但是必须要有清晰的界定,什么可以学什么不需要,否则课堂就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所以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面对面的教学课堂。除此之外,还有的学者认为,网络化教学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显现出很多优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优势也会消失。从国外的很多学者研究中发现,网络化教学在课堂上确实给学生带来了新的信息和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和交流互动中也很重要,网络化教学应该关心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且要有计划地设计课堂控制,网络化教学才会发挥它的作用[1]。

国内很多高校都冠以网上教学或网络教学的名称,但是在实际上网络化教学很多都是幌子,只是把网络化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其中张伟远博士对大学进行网络学习发展现状的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高校采用的网络学习实际上是通过网络技术增进面授形式的教学方法②,只是作为其他教学形式的一个部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是教学研究的重点。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专家学者都认为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和多媒体。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每人都有一部手机,手机进课堂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是大势所趋,但是手机依赖现象已经直接影响了高校课堂教学活动,很多学生成为“手机控”、“低头族”,课堂成为学生玩手机的场所,微课等多媒体教学成为学生玩手机合理的理由,很多学者纷纷指责手机等信息工具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光明日报》曾经做过调查,“零手机”是否能拯救大学课堂,调查结果是否定的,不能拯救大学课堂。那么,大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怎么有效利用这个信息工具提升教学知识和文化素养?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怎么转变角色怎么教,学生怎么控制自己行为和充分的利用手机等信息工具学习,同时强调客观的看待大学课堂的使用手机问题,进而研究怎么利用手机发挥网络教学的效用。

二、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现在大学课堂“手机控”和“低头族”现象比较普遍,存在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面对智能手机的庞大的功能表现出了超高的兴趣,以及互联网给人的强大的信息量使大学生欲罢不能;二是大学生授课和以往的高中授课方式不一样,相对高中的课堂和高考压力,大学课堂比较轻松和活跃,对手机使用控制上没那么严格,加上大学课堂多媒体的使用,手机等信息工具全面入侵大学课堂;三是大学教育的特点是倡导自主创新和独立学习习惯,和以往的完全依赖教师和家长制订计划的学习习惯不同,学生对这种角色的转变有些不适应,学习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无所适从,处于迷茫的状态,此时手机就成为大学生的新目标;四是有些大学生不爱交流,个性比较孤僻,此时手机就成为他们最亲的伙伴[2]。手机的使用的确给大学生带来新信息,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但是也给学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针对以上情况,有的学校采取完全禁止课堂使用手机的规定,有的学校利用技术屏蔽手机信号,有的教师把玩手机次数和学分挂钩等,但是效果甚微,从长远来看很难杜绝课堂上手机的使用,一味地采取禁止的手段是不可取的,强制学生禁止使用手机还会给他们造成负面情绪,甚至是逆反心理,使课堂教学更加糟糕。那么如何使学生正确对待“新课堂”中手机的使用呢?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大学课堂上玩手机不听课的大学生主要集中于手机的娱乐功能,在虚幻的世界里消磨时间,这些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是消极的生活态度,把学习和爱好画等号,没把学习看成重要的任务,对待其他事情也没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为此提高大学生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是杜绝“低头族”的首要任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党的十明确提出的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这样的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说教,还要实践于教学课堂中,例如多开展一些“乡村行”等活动,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现有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是有所选择的,其选择的标准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课程本身是选修课,就是修学分的,没有必修课显得重要;二是很多课程的设置平淡无奇地乏味,用玩手机来打发时间,为了能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学校应该设置一些“时髦”的课程,符合时代潮流。除此之外,学校对学生期末的考核制度应该创新,不应该只是出勤和卷面成绩的总和,要把平时课堂创意回答也纳入考核方式,使学生的被动考核方式变成主动的考核方式,同时课堂的回答问题也可以采用弹幕的方式和教师进行交流。这样教师可以及时地改变教学策略,学生也可以把注意力放到投影模板上,而不再沉迷于手机[3]。

三、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现在高校面临的大都是90和00后的学生,需要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也要有时代特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智能手机进入课堂是不可避免的,而教师必须转变角色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重新定位自己,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面对便捷的网络资源和互联网教育时代,外界的急速变化使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能力等[4]。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产学研结合 政校企联动 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创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探索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结合,借鉴市场运行机制,选择实行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是高职院校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为此,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产学研结合下的政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是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教育产学研政校企联动机制的内生逻辑

产学研结合,依赖于校企双方的共同推进,单靠市场力量难以维系,它有赖于在政府参与下形成政府、高校和企业 “三重螺旋”的产学研结合机制。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中,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企业、教师或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以及高职院校和企业未具有推进产学研结合足够动力的情况。为了更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在缺乏其他因素作用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和企业推进产学研结合下的政校企合作,探究的是如何在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利益格局来促进政校企合作,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动力机制的形成。

二、产学研结合中政校企开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社会观念滞后的问题

受社会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被相当一部分群体视为穷人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严重影响了政校企之间的合作。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很多,不愁招不到新员工。他们还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政校企合作甚至把政校企合作视为额外负担。另外,一些企业还存在着重普教轻职教观念,重学历轻技能。建立了“学历导向”的用人评价机制,使得一部分企业不愿意参与到政校企合作中。

(二)企业自我保护的问题

企业在为学校提供实习技术和岗位时,对重点产品和技术实施保护,使得学生无法学习行业或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学校与企业在技术合作中,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对有关合同条款考虑不太严密,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争执,使校企合作中学生进行实习、顶岗及就业等正常工作进展不畅。

(三)合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实现校企深度合作,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从根本上建立利益双赢的机制。但是当前企业和学校之间并不存在责权关系,而且两者合作中却存在相应的费用和风险。因此,校企合作缺乏持久的推动力,表现为低层次上的一种合作关系。譬如企业被动接受职业院校学生专业认知或顶岗实习,被动接受教师挂职锻炼等,而没有真正参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合作教材的编写工作。另外,政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由于层面与深度较低,对合作中的项目(包括学生就业、科研攻关等)缺乏跟踪调查,没有信息反馈,所以对接下来的合作机制无法及时指导、不断改进并逐步完善。

(四)政策法规缺位的问题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除了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之外,离不开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可见校企合作不仅需要学校、企业和行业的参与,还需要政府的行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缺少政策法规的支撑,校企合作面临一头热一头冷状况。对企业而言,参与校企合作既不能获得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又难以通过合作在短时间内改善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在缺乏政府引导、扶持和激励的政策法规下,校企合作难有持久动力。

三、产学研有效结合中政校企联动的路径选择

(一)高职教育融合于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1、改革教学思路: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对人才的需求有时难以于学生毕业相衔接。因而全面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大力开展工学交替,满足企业用人的突发性要求,并减少劳动力市场的缺口和波动。另外,高职院校应开放教育和培训来满足企业技术知识革新的需要,为企业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以及即时跟进企业的发展。

2、关注人才要求: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不同企业对人才都有自己评价体系,按照市场需要的指标体系培养人才是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由企业技术专家和学院专家共同完成专业建设,倾听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将对学生进行“循环教育”,对暂时达不到企业要求的毕业生实行再培养、再教育,一直到企业满意为止。

3、建立反馈机制:高职教育的职业定位比本科教育更精准、更明确,特别在经济紧张的时候,企业需要动手能力更强的学生,解决当前企业面临的生存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需要引入信息系统来管理,修正、改进和完善现有合作方式,积极跟踪最及时的各项政校企合作反馈信息,使得政校企合作得以良性运行和发展。

(二)企业应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带动高职院校快速发展

1、宣传企业文化:企业积极地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是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无缝对接的重要保证。为此,学院需要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宣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创造学生与企业直接对话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2、提供新技术、新工艺:企业可以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习实训计划,在学生学习企业或行业的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介绍企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认知感和自信心,使得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中实现即时上岗。

3、提供技术科研项目和平台:企业可以与高职院校建立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利用学校强大的实验平台和教师资源,对企业的科研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出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政府扮演主导角色,推进校企合作更深入的展开

1、.参与技术准备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政府、职业学院与企业中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生产要素,通过加强了和产业界的联合办学,包括教学材料、专业设置、项目改进、结果评估等方式,实现就业、升学、终身发展和提高技术水平等多个目标。

2、发挥主导或引导的作用:政府主动介入校企合作,发挥其作为公共组织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功能。政府可以运用多元杠杆,发挥统筹组织职能,制定一系列法规,协调各方利益,搭建合作平台。如通过财政拨款、制定法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激励评价等多种手段,发挥主导或引导作用。

3、适时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或职业教育联盟:在职业教育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扶助、政策引导,积极协调政府、企业、行业、职业学院(校)的利益,构建了政校企合作联动机制,使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高职教育产学研政校企联动机制建构

(一)建立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机制

1. 出台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法规和具体管理办法:为产学研结合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产学研结合涉及高校及其教师、学生,企业及其员工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长期深入地运行有赖于政府提供法律法规和制度的保障, 使所有参与主体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各享其利,确保产学研结合在公平、互惠的原则下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2、成立由多部门联合组建的产学研结合组织协调机构:切实保障产学研结合的深入、持久的开展。有研究指出,我国虽然在国家层面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但还未建立具体的执行或工作机构,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还没有真正得到财政、税务、产业、科技等相关部门的应有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几乎是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唯一领导机构和推动源。因此建立一个由这些部门联合组建的产学研结合组织机构用以负责协调各方的关系,适时制定和调整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执行产学研结合的若干政策等。

3、建立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评价和调控机制:产学研结合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评价标准,将产学研结合情况作为教师和相关责任人的职称评定和职位晋升的重要指标。企业可以建立与高职院校产学研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并进行定期的评价和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作为政府提供经费资助或政策优惠的重要条件,以引导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对接,将人才、技术、实训基地和资金等要素向产学研结合聚集。政府可以设立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政府奖励基金,引导高职院校和企业根据自身的变化与市场信息进行产学研结合的自我调控,也可以直接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进行合理调控,使校企双方更加积极地推进产学研的结合。

(二)建立高职教育政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 建立政校企合作的激励与制约机制:为了使职业教育切实起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作用,政府应将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体系、制度和章程等,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鼓励,反之予以发展限制,从而为校企合作的运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譬如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利益相关方的联动机制或校企科技项目优先制度等来有效调动企业资源为学校教学服务。

2、确立校企合作的互惠互利机制:由于工学交替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一定程度影响生产,且有增大生产安全风险与核心机密外泄的风险,所以应该建立校企合作的利益保障机制。政府应将校企合作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校企合作财政专项资金,以保证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对承担了校企合作教育任务的企业,可根据接受学生的数量和消耗企业材料的费用,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和特殊的财政资助。譬如奖励企业负责人并向校企合作成果突出的院校倾斜以及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用等。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中要不断提升和发挥教学、科研、师资、技术等优势,在服务企业发展中有所建树,使高职教育发展成为地方企业发展不可缺失的依靠; 企业为更好获得来自职业院校的有效资源,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为学院提供有益帮助。

3、政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思路:考虑能够满足多方利益需求的共同体和发挥各自作用的校企合作平台,由政府主导,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以现代企业发展和现代职教教育发展为内涵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平台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如何使校企双方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的制度约束,使校企合作深入到教学、科研、生产各环节,形成具体方案和监控措施以及校企合作双方受益的具体实施细则。政府要明确有权威的管理协调机构,建立起“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来组织校企合作相关的工作、协调校企双方的利益、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促进共同发展,使政校企三方利益主体产生联动机制 。只有建立起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管理部门间、企业与学校之间具有发展和利益依存关系的伙伴关系,才能满足多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总之,政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体制形式,产学研结合是政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二者的目的都是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作保障,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因此,要谋求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有必要对现有的政校企合作方式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政校企的责任制度、激励制度、科研制度等一系列联动机制,以保障高职教育产学研模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慧平. 大学服务创新的三重螺旋模式[J].高教探索,2009(05).

[2] 赵学昌.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的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02).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练型教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4-02

2014年6月23日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坚持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争取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而总理在接见全体代表时讲话提出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这是自1998年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双师型”教师以来,对于职教师资力量标准的再次阐述,对于今后的职业教育的老师本身的素质以及职业院校教学的模式将有指导性的意义。虽然人们对“知识与实践素质并重”为中心的“双师型”教师达成一定共识,但是在当下中国现实环境中的职业院校评价模式下,一方面老师的教学任务过重,另一方面老师双重素质的评价还存在相当的缺陷,老师的实践出现“校冷外热”的现象,这对于职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从概念的界定,与传统的比较等反面陈述教练型教师的行为模式,希望对于职教教师改革提供一点理论依据。期待通过教练型教学模式的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之路。

一、教练型教师的概念

1、“教练”的含义:

教练一词出现较晚,根据《汉语大辞典》的解释,它有动词和名词两个基本含义:1.教导和训练别人掌握某种技术。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阴沉铁凤阙,教练羽林儿。”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四折:“今有 曹丞相 ,将我取到魏地,教练三,拜为军师之职。” 老舍 《老字号》:“ 辛德治是钱掌柜 手下教练出来的人。” 2.从事教导、训练别人掌握某种技术的人员。《新华文摘》1982年第1期:“国家女排的姑娘们,站在一边,默默地注视着这位已经三十六岁而未结婚的教练,生怕她突然纵身跳进江里去。”

然而近代意义上的“教练”则是来源于英文的“coach”一词,原意指马车。国际教练联合会的定义:教练是教练与自愿被教练者,在人格深层次的信念、价值观和愿景方面相互联结的一种协作伙伴关系。通过一个持续的流程,“挖掘、目标设定、明确行动步骤”,实现卓越的成果。教练也是知识的载体,是“专注于发展人的潜能”的一种技术和形式。教练是教练与被教练者彼此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由此引申到现代职业教育中,教练型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彼此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

2、“教练”理论

(1)“对话”理论:教练实际上是一种在教练和被教练者之间进行有效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发现性的对话,令被教练者发现问题,发现疏漏,发现答案;这种对话是一种扩展性的对话,令被教练者看到更多机会,更多选择;这种对话也是一种动力对话,激发教练与被教练者朝向预期的目标,并不断挑战自己,提高业绩,力争创造非凡的表现。类比至职教,教学是一种双方发现性的、扩展性的、动力性的对话,课堂模式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的传输中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意见,让学习者看见更多希望与选择,不断促使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

(2)“管理”理论:教练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管理技术与心理学的知识,科学地主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用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有效的教学。

(3)“关系”理论:教练是通过与被教练者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相互尊重、安全、有挑战性和负责任的环境。这种关系激励被教练者,在工作业绩和日常生活中都力争最佳,并获得非凡成就。这一点对于职业教育尤其有借鉴意义。教师与学生是一个由于一定的机制与协议而在特定的情景建构的一个共同体,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来讲,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对于普通教育将更加突出。

3、“教练型”教师概念的界定

“教练”式管理或者说技术在体育领域无疑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教练员的辉煌时代,教练在全世界的体育中是成功的,也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体育界知名专家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词解》中将教练员定义为:教练员是从事竞技运动训练工作,培养运动员并指导他们参加运动竞赛,争取优异成绩的专业人员。在 1999 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教练员属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中的第十一中类体育工作人员中第一小类。并对“教练员” 职业及其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了客观准确地定义和描述,指出教练员是指在体育运动训练和竞赛中,培养、训和指导运动员的专业人员。由此可见,教练在竞技活动中扮演了充分的主导作用,有其存在发展的客观性。

将教练的概念导入职业教育领域就成为了教练型教师。教练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一方面是教书育人传授专业、道德等理论知识,同时更为凸显其特性的是按照培养目标,激发学生潜能,将他们培养成专业技术人员,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服务。通过职业教育与教练型教师的量身打造的课程,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成才。从素质上讲,教练型教师除了要具备教育背景,还应该有与之相关的实践经历,职业技能训练等;从地位上看,教练型教书与学生是新型合作关系,是平等的,教师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定位,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趣味职业未来的过程中,仔细考察行为和心智模式,再通过学生的反馈,提出意见让学生实现既定目标。

二、教练型教师和的核心理念角色内涵

职业院校赋予教练型教师以双重任务,既是知识上的积累又有“教练式”的职责,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挖掘潜能、学生路线、合理定位。”“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与教育最为有价值的思想观念,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使之达到民主自由的发展。“挖掘潜能”,即教练型教师应该像体育教练一样,看到每个人的长短优劣,捕捉人内在的最为强大的一面,将其发扬,实现由“潜能”到“能力”的内在规定性上的突破。“学生路线”是指要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各种预期的知识与能力。让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合理定位”,就是要帮助学生做好目标的有效确定,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太低微。

教练型教师在其角色定位上相对更具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更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更能凸显教练型教师模式下学生主动性参与意识的发挥。

1、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明显

体育教练在对运动员的指导训练作用是建设性地主导的,同样,具有教练属性的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更鲜明。这种主导表现为对学生宏观上的决策指导,要求学生按照决策的目标充实知识和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就要不自觉地定格为前进方向上的灯塔,始终坚持通过训练达到拟定的预期标准。

2、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

教学的目的就是与根据职业岗位的结合,发展其所需要的一般和专项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在技能上达到成熟,能够实现运用自如。身心上也要有较为成熟的进步。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内在驱动与外在动力的结合,挖掘学生的潜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学习动能和一定的奖励机制,调动积极性与参与的热情;在教学内容上,是多方面的,从结构来看有知识的、实践的、思想的、心理的、交际的、情感的、体验的等,通过足够广度的学习与“学习-训练-学会-应用”的手段适应岗位的素质要求。

3、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更为彰显

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要明白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更是教学的主体,主体性的发挥才是课堂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了学生能动地参与,教学也就成为一纸空谈也就没有了意义。作为教练型教师,教师只需在宏观指导、情景设置、解忧答疑等方面做好铺垫,课堂的大部分就交由学生主宰。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角色、期望愿景实施训练要求,探索未知的东西,在学习的过程实现自我价值。而在这一环节,教练型教师如何把握干涉的度最为关键,恰到好处的将正确的策略,情境的考虑等有机组合促成效益的最大化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难以掌握的问题。

三、双师型与教练型教师的比较

双师型教师是一个“本土生长”的概念。据说1990年上海冶金专科学校仪电系主任王义澄最早提出了这一概念。“双师型”师资队伍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产生与壮大,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大概有以下几种:“双职称”说、“双能力”说、“双证书”说、“双元说”等七种。职业教育教学知识技能传递的实践性与教师角色的教练型应成为教师素质标准之一,对于老师则要求掌握教练型的教学方式,善于创设模拟因教学内容相异而转化的各种情景,能够按照教学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效地开展互动式开放教学。

相比较于传统型或者双师型“批发式”的教学,教练型教师教学行为体现的是一对少乃至一对一的“零售式”模式,在教学方式上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因为它对于学生是因材施教,针对个体差异而实施的“私人家教型”的“处方育人”。从这个维度看,教练型教师比双师型有更高目标上的规定:

1、职业素质优秀

从教师的普遍价值来说,现当代教师的职业素质应当包括:职业道德素质、理论与实践教育素质、身心素质等。从个人性格特点来看,待人和善,机智幽默,课堂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最美好的期待。

2、专业知识精通

作为“教练型”教师,本身应该要是知识广博、专业精通的个体,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典型的“范式”,使学生的精神、心理受刺激,进而有所祈望,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因素,激励学生高效地学习,

3、实践能力超群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由其本质特性所决定的为社会发展服务、以岗位需求为指导的“职业”教育中,它相对更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一般的话,教练型教师都要求有相关的社会化工作经历,这将对在课堂的操作有很大的直接经验上的指导。

4、教学艺术高明

课堂教学就是一门艺术,在实际过程中有很多技巧性的东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总结和检验才能内化为教学过程中个性鲜明的特色与艺术。如:针对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如何做到合理适中;对于不同内容的教学,如何设置教学过程、方式、手段使内容更为简单的呈现,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积累的宝贵经验。

5、热爱学生,创建学习型团队

诚然,学生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的,但正因为有了这些现实的困难才有学校与教师存在的必要。因此,老师应当秉持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帮助和引领学生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所谓学习型团队是指有机的、高度柔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从根本上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会学习的能力,学习型团队的构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可持续性。

四、职业院校教练型师资的建设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能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传输,而缺乏能力的锻炼。比如说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等都不是可以在课堂上讲得明白的。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型教师是必要的。

第一,职业学校现有教师努力向教练型教师的转化。

第二,引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教育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利用其实际操作上的经验帮助其他教师实践经验的增强。

第三,对教练型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例如在人事、薪酬。评价方面转换视角,形成与之实际想呼应的制度,保障教练型教师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建栋.特力更.职业院校教练型教师属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2-65

[2] 苏龙嘎.关萨茹拉.胡建栋.中职教练型团队建设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21-22

[3] 涂 锐.“教练型”教学模式运用于高职教育的理论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36):187-188

小石潭记练习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 学习 情境 理解 数字化 接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a)-0-01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离不开数学,离开生活的数学就像是无源之水。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帮助自己理解数学知识的素材,同时能够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进行解决。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1 让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使数学问题情境化

在生活实践中蕴含着很多的数学知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又要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知识的引入离不开生活,知识的形成也离不开生活,学生在理解和自己生活距离较近的数学知识时会很容易,在学习和自己生活距离较远的问题时就会很困难。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经历过的生活经验为起点,抽象出所要学习的内容,使数学问题情境化,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时、分的认识”这一课,以前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常常是我们老师借助钟表或模型,来讲解钟面的组成及大格、小格等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反复解释某个时刻的读法、写法。现在仔细剖析就发现,这样的设计完全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因为有的学生已经会认钟表了,有的初略的知道钟面上有针,针可以指明时间,等等。所以可以让学生现根据自己已经知道的生活经验,独立的读取时间,独立的按照规定的时间操作指针。学生在生活中大多已经知道如何来区分时分秒,也知道如何读取时间,但是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让学生在独立操作时针、分针、秒针表示不同时间的过程中,找到学生之间的差距,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教学,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整理学生身边的一些和数学相关的生活片段,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兴趣性和实用性。

2 借助生活常识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习数学要有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没经历过固定电话收费和水费收取规则的学生是不能解决数学中计算话费和水费问题的,不了解储蓄常识就不能建立起数学模型,摸索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数学融于生活,利用生活经验来降低知识的难度,无疑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少年宫组织师生去科技馆参观,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 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

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每一位同学都被吸引到故事情境中来,学生的潜能被最大限度地开发。通过比较,学生很自然地知道怎么购票最划算,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3 善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数学只有利用在生活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意身边的事,到生活中去找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一年级的小孩子正如他们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把我的书包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会了数数,上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就知道摆多少双筷子了”、“我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助妈妈上街买菜,不会算错钱了”,也就像家长说的那样,“我的孩子回家把他的玩具和他书包里的书都分类收拾好了,真不错!”“我的孩子现在都会自己看钟去上学了”。可见,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把数学利用到生活当中,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样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拓宽学习空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极大的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处处都在,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而不

为呢?

参考文献

[1] 赵洁,李碧琦,郑平.对数学生活化的认识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

[2] 杜丛英.在生活中感悟数学[J].教育,2007(18).

相关期刊更多

名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企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语文教学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