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贸易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贸易政策选择是由一国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演进内生决定的。在经济全球进化中,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会进一步强化贸易政策的产业政策属性。贸易政策应该更多地用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产业竞争力。
一、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政策的协调
产业竞争政策源于产业组织政策,它是为了获得预期的市场绩效,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干预和调整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经济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竞争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的基础上,培育和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产业竞争政策一方面要鼓励竞争、限制垄断,另一方面要避免过度竞争、追求规模经济。
(一)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政策的冲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原来主要用于调节国内市场关系的产业竞争政策逐渐演变为保证和维持国际竞争环境的一种协调工具。产业竞争政策的内涵与外延远远超出了产业组织政策的范畴,已成为包括产业组织政策、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方面内容的国际性经济协调政策。
在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产业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产业竞争政策已经成为多边贸易谈判中的重要议题。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贸易自由化的成果越来越多地受到产业竞争政策所管辖的限制性商业惯例的侵蚀;同时,越来越多的贸易政策措施不仅没有促进竞争反而恶化了国际竞争环境。
从长期来看,对于竞争性产业,其竞争能力在竞争环境中比在保护条件下更容易培养。因此,从培育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政策应该具有更多的一致性。政府在选择贸易政策和制定产业竞争政策时,应该尽可能减少二者之间的冲突,构建协调一致的政策框架。
(二)产业集群和产业类别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政策和产业竞争政策的协同作用领域和政策目标是不尽相同的。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国竞争政策体系的重点与思路时,将竞争政策的作用领域划分为三大产业群和六大产业类别。
依据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程度,将现有产业分为竞争性产业、准竞争性产业和非竞争性产业三大产业群。竞争性产业是指市场竞争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的产业;准竞争性产业是指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不利于提高社会效益的产业;非竞争性产业是指市场竞争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提高社会效益的产业。
在三产业群划分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竞争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竞争能力的差异,将竞争性产业细分为吲际竞争性产业(如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机电设备、船舶制造等)和国内竞争性产业(如轻工、机械、电子、建材等);按照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长远发展战略的影响,将准竞争性产业细分为经济安全性产业(如兵器、航天、航空、核装备等国防工业,石油、化工、能源、资源等支柱产业)和发展战略性产业(如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技术等);按照规模经济的显著性和公共产品性质的显著性,将非竞争性产业细分为自然垄断性产业(如电力、通讯、铁路、民航等)和外部经济性产业(如港口、机场、城市交通、供气、供水、广播电视、气象、环保等)。
(三)贸易政策与产业竞争政策的协同作用领域和政策目标
对于竞争性产业,产业竞争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反行政垄断,促进市场竞争,保证市场机制在产业内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还要反过度竞争,实现行业规模经济。反行政垄断与实现规模经济并不矛盾,因为规模经济是竞争的自然演化结果,是竞争产生规模经济,而不是垄断“制造”规模经济。与产业竞争政策相配合,贸易政策应该实现竞争性产业的国内市场全面开放,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借用国际竞争机制来抑制和消除行政垄断和过度竞争。
市场竞争同样有利于提高准竞争性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可能危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目前,外资经济在我国准竞争性产业领域的经济性垄断有逐步加强的趋势。在一些重要行业(如电子产业、汽车产业)或重点企业,外资通过持股控股、技术控制、经营权控制等方式,形成了对当前或未来市场的控制。而国内这些行业的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分散,相互间恶性竞争。因此,在该产业群中,产业竞争政策的重点目标是反对跨国公司的经济性垄断,同时限制国内企业间的低水平过度竞争,推动规模经济的实现和整体竞争实力的提高。贸易政策应该与投资政策相配合,对准竞争性产业给与适度、适时地限期保护。应当注意的是,关税壁垒基本消除并不等于全面的零税率,国际惯例也并不是全面的自由贸易惯例。
从总体上看,自然垄断性产业和外部经济性产业属于非市场竞争性领域。但这些产业并非完全、绝对地排斥市场竞争机制,因为在这些非竞争性产业链条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市场竞争性部门或市场竞争性业务。对于这些竞争性业务和部门,产业竞争政策的目标也应该是反对行政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于非市场竞争性业务和部门,应该强化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贸易政策也应该着力于扩大这些竞争性部门和竞争性业务的对外开放。
二、贸易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间的结构升级和产业内结构升级。产业间结构升级主要指国民经济增长对三次产业的依赖,从农业向工业再向服务业顺次转移。在宏观总量上表现为三次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变化和调整,即农业总产出占GDP的比例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逐渐上升。经验表明,一个经济体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逐步提高,同时,还伴随着服务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协同增长。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人“重化工业化”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工业化开始进入以电子、能源、汽车、石化、建材等行业为工业经济增长支柱产业的新工业化阶段),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稳步提高,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渐下降,服务业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但是,这种产业间结构升级的比例并不协调。首先,区域结构严重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而成为所谓“新兴工业化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仍然处于“农工业化时期”,农业总产值占地方GDP的比重还很高。其次,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在东部“新兴工业化地区”更是如此。第三,由于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后劲明显低于工业,这造成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相对波动幅度较大,反映出工业化进程的不稳定性。
(一)贸易政策与产业问结构升级
就贸易政策如何促进产业间结构升级而言,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其一,由于“重化工业化”的支柱产业属于“准竞争性产业群”,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战略,其投入和产出都应该首先立足于国内市场;贸易政策应该着眼于保障技术和资源性产品的进口需求,同时配合国内投资政策和利用外资政策,确保这些支柱产业的稳定发展,防止外资垄断和国内市场过度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其二,总体而言,服务贸易领域应该进一步扩大开放,但服务业同样存在一些诸如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幼稚业,其开放速度和深度要与他们的改革速度和市场竞争能力相适应,既要有足够的竞争压力,又要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其三,对于农产品贸易,贸易政策的重点是要维护公平竞争,保障粮食安全。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补贴制度体系,用足用好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框架下的“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支持农业生产。
(二)贸易政策与产业内结构升级
产业间的结构升级是以产业内结构升级为基础的。而产业内结构变化是由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生产供给结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一定收入约束条件下的需求结构决定供给结构,一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条件下的供给结构变化诱导需求结构变化。
产业结构是由其内部相互关联的产业链交织而成的产业网络。产业内结构升级是指价值增值中心沿着产业链向新的环节或结点转移,并伴随着增值比例的上升。在升级过程中,有的产业链条可能收缩,有的产业链条可能延展;产业网络的某些部分可能变得更加密集,某些部分可能更加松散。产业内升级的结果是:投入产出比例提高,产业运行更加富有效率。
在产业内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可能有新的富有活力的产业环节和产业分支产生,即出现所谓“产业岐化”。如果资源不断向新产生的环节或分支转移或集中,新的环节会不断“增生”,新的分支会不断延展,旧的环节或链条会逐渐萎缩甚至消亡,那么旧的产业结构会被新的产业结构替代,即出现所谓“产业蜕变”。
[关键词]低价竞销;贸易磨擦;贸易自由化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5―0094-0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中国产品出口额的不断攀升,目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处于顺差状态,虽然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但由于顺差过大会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和贸易磨擦,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此,应对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关对策,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协调平衡发展。
一、目前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低价竞销。长期的低价竞销行为将导致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损害中国企业的应得利益。(1)低价竞销与政府政策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现行的外贸政策强调出口创汇额,在评价地方政府的业绩时,也把对外贸易额的大小作为其中的一个评价标准,致使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在任期内千方百计地促进出口,更多地关注出口创汇额,而对于本地区企业出口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环境卫生标准,对本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是否有利则关心较少。同时,出口退税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提升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化了产业结构,但长期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截至2003年底,中央财政拖欠的应退未退税款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另外,鼓励出口的政策也促成了“出口价格下降,进口价格上升”的趋势,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2)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只注重眼前利益,在争取国外订单时,出现了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局面,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持续下降,恶化了贸易环境,使中国外贸出现了“贫困化增长”。从长期看,低价竞销会导致出口倾销的发生,引起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给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危害。从国内企业的角度看,长期的低价竞销会严重削弱企业的应得利益,使企业无力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企业的产品升级,使企业长期处于贸易链的低端位置。
2.出口成本增加。国际上基础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升态势,无形中压缩了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近年来,石油价格屡创新高;铜价也上涨迅猛,2006年5月11日伦敦金属交易所创下3个月期铜价格8790美元,吨的高位,后虽维持在7600多美元/吨的价位,但仍比前一年价格高60%,国内铜价从当年年初的4万Yr_,/吨左右,迅速上涨至最高达8.3万元,吨,后来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在6.5万元/吨左右。2006年6月底,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为4217元/吨,比年初上涨13.51%。另外,国际铁矿石价格再次上涨19%,每吨钢材成本同比增加约100元人民币。基本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挤占了企业利润空间,对于钢材、铜等为原料的空调、冰箱、机具、汽车配件等机电产品的出口带来了巨大压力。
3.贸易摩擦。目前中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外汇储备规模过高不仅导致了国内宏观经济失衡,同时贸易伙伴的长期逆差地位使也得各国纷纷拿起贸易保护的武器,以各种理由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导致中国遭遇到的贸易保护案件逐年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亿美元-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从西班牙火烧中国鞋到俄罗斯拉鞋事件,再到欧洲排斥中国家电、纺织品,此类事件连续不断。1979年以来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676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措施等调查案件。2006年前11个月中国产品遭遇了83起贸易摩擦案件,比2005年增加了20%,其中60起为反倾销调查,而仅美国就对中国产品发起了13起337次调查,中国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4.TBT突出。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又一突出问题。由于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起步比较晚,在一些先进技术上还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中国的某些技术标准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在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迟缓的情况下,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纷纷拿起TBT的武器,限制中国产品的输入。欧盟“双绿色”指令(主要针对电子电器产品)的全面实施,已经对中国部分出口产品产生重要影响,WEEE指令导致相关产品出口成本增加2%~3%,RoHS指令将使相关产品出口成本增加5%左右。日本的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在2006年5月29日实施后,产品检测费用增加,检测程序更加繁琐,通关速度减慢(茶叶、水产品等出口较实施前通关时间延长8天-10天),此举将会对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2007年欧盟将实施REACH法规(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将使中国对欧盟石油化工产品的出口成本提高5%以上,并将影响到下游的纺织、轻工、家电等产品出口。
二、政策建议
1.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规范出口市场秩序。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国家之间应该实行自由贸易,各国应集中精力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中国属于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中国一直以来外贸出口的优势。但在完全的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只会使中国长期处于贸易产业链的低端地位。所以中国应对对外贸易进行适当保护,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一是要规范出口秩序,加大行业商会的管理力度,在经过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统一的出口价格,既可以保证出口商的利润,又可以改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二是要将市场的调节作用与宏观调控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制定和执行较严格的技术、能耗、质量、环保、规模和安全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在市场竞争中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三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因势利导,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四是要通过政府投资和税收等手段,有效引导和调整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不是单纯的贸易保护,不易引起很多的贸易争端,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国家为减少贸易逆差而采取报复措施。
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随着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应确立绿色产业发展战略,要加大绿色产品出口,大力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优良、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产品,使绿色产业随着环保技术、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而蓬勃发展,同时限制和禁止以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为代价的初级产品贸易。当前,应将环保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努力扩
大环保设备的出口。
3.从“出口创汇”向国际收支平衡转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贸易政策取向从“扩大出口创汇”转向“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里所说的国际收支平衡,并不是说要限制出口,只是在发展出口的同时,鼓励进口,并且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越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会越高,只有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更稳定地配置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资源。(1)适度增加进口。其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条件下,为保证外贸长期健康发展,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中国的进口应以国内稀缺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原材料和国外先进技术为主。(2)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由于中国的大多数消费者是生活在城镇的中低收入人员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所以应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增加农村人口的有效需求。具体做法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政府对社保的投入力度,还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规范垄断部门收入分配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缩小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中国70%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为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刺激农民消费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政府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面,为农民扩大消费创造条件。加强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技能培训、信息引导和服务,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处罚力度。合理确定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做好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加快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只有农民的基本生活有保障,他们才会把富余的收入用在增加消费品的支出上。
关键词:经济增长;对外贸易;资本积累
我们经常提到的对外贸易,简单来说实际上就是指商品以及劳务在国际范围内或者说是国家之间的重新配置和相互转移,其贸易本身作为交易机制的一种,其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是资本、技术、知识信息以及制度上的综合体,而这些因素的几乎都会对我国在整体上的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经济增长其本身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一般而言,要素使用效率而提高以及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会对产生增长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而对外贸易无论是对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还是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上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这是必然的。而从具体内容上而言,对外贸易可以的利用增加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影响经济的增长,在下文中笔者将会逐一做以简单的论述。
一、资本积累的增加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要不断的实现对资本生产要素上的积累,这是经济得以增长的前提条件,而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资本要素的加速积累。具体而言,通过对外贸易的形式,可以利用商品实现对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上的交换,这里就可以实现对资本要素的交换,完成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对外贸易对我国资本积累上所起到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考虑:首先是国家的进口方面。利用对外贸易的形式可以实现对进口本部门之间的激烈竞争,而在竞争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另一方面在于出口方面。如果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每个出口部门之间可以形成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就有可能为国家经济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国内需求,在带动国内投资的同时,促进国内要素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促进技术的进步
经济增长除了要依靠资本上的积累之外,还必须要依靠技术上的进步和创新,用科学技术的力量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而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技术上的进步以及创新,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首先从进口贸易方面而言,所有直接技术上的进口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国内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对进口的科学技术实现合理有效利用、节约生产成本以及提高生产部门生产效率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出口贸易方面,由于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愈加的激烈,在技术上保持一定的优越,也就意味着在出口贸易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这就促使很多国家在出口过程为了提高竞争力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扩大对外贸易规模的同时去获取更多的贸易利润,这一方面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形成,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经济增长方面的促进。
三、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
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且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持续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过程。扩大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一国需求结构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对产业结构有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对外贸易通过改变最终需求总量和结构,改变社会总需求,从而起到推动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入竞争机制,就必然要发展本国所具有现实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淘汰和放弃某些不合理的产业,围绕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产业结构也就不断趋于高级化。
四、对外贸易与制度创新
对外贸易的发展会导致制度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首先,通过对外贸易引进新制度,节约了制度创新成本。其次,对外贸易带来制度变革的示范作用以及国际竞争压力,迫使国内经济主体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技术创新效率,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下面分别从出口和进口两方面进一步阐述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一)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1.出口增加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出口贸易使得出口商品市场日益扩大,市场的扩大反过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带来规模经济效益。规模经济下的企业可以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实力,这无疑有益于经济增长。
2.出口发展能够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出口贸易不仅会促进出口产业的发展,而且会促进与出口产业相关联的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因为在经济运行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前后向关联效应。如果出口产业是关联效应大的主导产业,就会取得很大的乘数效应,使得出口扩张的影响辐射到整个经济中去,从而循环反复地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3.出口增长使得一国的资源逐渐流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的领域,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当一国发展对外贸易后,就会依照比较优势原则,更多地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那些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种资源配置可使一国的生产效率充分提高,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1.由于大部分国家都存在资源察赋方面的差异,不可能拥有生产所需的全部要素,这时生产要素进口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前提。进口国内短缺产品和稀缺物资,可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调节生产结构,促使经济均衡发展。
2.进口国外产品,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向这些新产品转移,使国内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成为推动新产品在国内生产的巨大动力,从而加速本国的新产品开发和进口替代型生产,并因此促使一个产业的快速形成,实现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3.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未来生产能力。通过推动国内生产技术改造,大大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开发新的生产能力,促进国内生产水平的提高,从而缓解国内供求矛盾,推动未来经济增长。这类似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且能节约创新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刘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4 .
[关键词]对外贸易政策 战略性调整 自由贸易
一、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外贸政策所带来的问题
1、对外贸易的不平衡加剧导致问题频出。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自从2005年开始保持增长的趋势2005年贸易顺差为1018,81亿美元,2008年贸易顺差跃至2964.59亿美元。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对中国的外贸造成很大的影响,从2009年顺差开始下降为1961.07亿美元,接下来两年之内也一直下降分别为1831亿美元和1551.4亿美元。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矛盾,如: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加剧使得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加大、来自于一些发达国家的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外汇储备过大带来许多潜在的风险等。
2、出口产品结构没有得到改善和优化。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的产品,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则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手中,这使得我们处于被动的局面。出口产品的结构没有得到很好的优化,始终处在全球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部分,这对于一个正处于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国家来说是不利的。
3、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警钟敲响。我国改革开放后,不断的吸引外资来华投资建厂,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飞速发展,外商在我国的投资以依赖自然资源工业为主,也造成环境的不断恶化。
4、外贸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偏低。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债务危机使沿海城市企业大规模的停产倒闭,大量的劳动者失业,造成了许多社会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在提高企业的预警危机能力的同时,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也要加强自身的实力,不断创新,给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们仍然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现行的外贸政策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中国经济。为此,我们必须根据贸易政策的独特性质,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程度、完善开放型经济对于发展水平需要的基础上,对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做出调整。
1、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中,必须加强对外贸易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对独立性的作用,并逐步增加外贸政策与其他国家政策的协同作用,使贸易政策在宏观调控政策中的地位日益增加,以此来发挥贸易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指引作用。但是在贸易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每个经济政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只有在这些政策共同作用时才能使经济稳定的发展。
2、在外贸政策转变和调整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确对待和认识政策和市场在经济调节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外贸政策的调控在全国范围内的可实施性、公平性。政策的实施只是能起到对于经济的指引作用,它并不能代替一切,还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只有市场才是真正的经济主导者,才是经济发展的一切基础和关键点,任何政策调控也只能为市场去服务。
3、我们制定的外贸政策以及由此而制定的各种其他政策都必须是在严格遵守WTO的各种原则基础之上。外贸政策应该是能够不断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不断加强国家对于外贸的支持力度,鼓励出口。
三、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后的选择:有管理的协调型自由贸易政策
在实施管理措施方面,进出口商品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的风险,要求我们政府能够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制定适度的管理措施,完善管理体系,能及时的掌握风险的来源、采取预防的措施。另一方面从市场角度出发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这样就能保证在自由贸易中不会出现大的风险。
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各级政府之间都应当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努力保证贸易政策的顺利彻底实施和贸易的正常进行。同时,外部的协调和内部的协调通常是我们会遇到的困难,这是由于国家之间的一些惯例和法律政策所决定的。所以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跟外商及时正确的进行协商,争取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达成交易。政府部门也应当建立这方面的机构去负责这些事情。
要推进贸易自由化,就必须在跟贸易国家互通经济的同时逐步降低两国的关税水平,减少两国之间的一些贸易摩擦,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世界经济也在慢慢的复苏,自由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低位仍然会不可动摇,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因素也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不可或缺的力量所在,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经验,也将会成为将来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政策导向。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倡导自由贸易仍然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这三面的关系式互相依存的,贸易自由化以管理措施为保障,管理措施的最终目的则是能够推动贸易中的自由化发展同时尽量去避免和处理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些风险。而协调措施则是贸易自由化和管理措施的桥梁和基础,为这两面的顺利进行提供及时的帮助。但是管理不等于是保护,它不能阻碍自由化的进程而成为对外贸易的障碍。我们应以开放的视角和战略的角度看问题,培育能够成为经济增长的高科技产业使之在国际市场中具有强竞争力以此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我们在确定此类战略性产业时,应当考虑许多的因素,不能让政策的制定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
[1]薛荣久,杨凤鸣.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调整的选择[J].国际贸易,2010.
[2]张建中,梁珊.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及其政策措施[J].宏观经济,2011.
关键词:国际贸易 贸易环境 贸易政策 对策
一、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传统贸易理论与实践往往集中关注贸易量差、国家福利等方面,常常忽视环境这一重要变量,如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李嘉图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均未考虑到贸易可能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问题。依照这些理论,自由的国际贸易会实现帕累托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并增进国民福利。然而,这一观点只是在静态条件和未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具有一定合理性,若加入贸易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负效应情况要复杂的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条件下一国发展某些比较优势的贸易活动可能会给它国带来环境损害,如跨过河流上游国家砍伐森林以推动林业相关产品出口将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从而会严重损害下游国家出口型农业所依赖的环境,导致以邻为壑,破坏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有关的产品效应;同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有关的规模效应;同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分布及强度有关的结构效应;同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有关的法规效应。所以这些效应均会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长短期的持续作用,进而反转影响贸易利益及国民福利。
以出口为例,由于工业污染密度下降的可能性有限,而出口增长弹性却较大,负的规模效果常常要大于正的结构和技术效果,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一国过度出口往往对环境不利,如资源性产品的跨国贸易常常以资源不合理或过度开发为背景,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产品的盲目出口更极易破坏平衡的生态环境,而当代盛行的转基因产品贸易已日益被证实背后隐藏着不少环境风险。此外,从各国政府贸易政策来看,当今国际贸易中凸显的绿色壁垒、环境关税,一方面反映了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新形式,但另一方面亦侧面反映出不恰当的贸易活动将危害到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危害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困境
(一)、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极为迅速,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口创汇的单向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1、生物资源破坏
就外贸出口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一些生物资源因盲目、无节制的捕杀和开采,数量大为减少,相关衍生品质量下降,出口货源已经或濒临耗竭,如盲目出口野生动植物,破坏了地区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还导致产区土地沙化、荒漠化;而名贵中药材出口对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某些地区人参、杜仲、天麻、砂仁等因采挖过度已濒临绝迹。
2、矿产资源损耗
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盲目开采,不仅因此破坏了宝贵的矿产资源,也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些矿物在选炼过程中释放出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到环境和成品。一方面,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投入自然资源高于产出水平,使原本稀缺资源更加稀缺。另一方面,高污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常具有不经济性,而这一类的产品,如化工、农药、制革、印染等出口却占全部出口额较大比重,尤其是一些外向型乡镇企业盲目开发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隐患。
(二)、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
1、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
国家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都在增加;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品的进口正快速增长。自1993年起,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随着油气需求每年的扩充,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估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至1亿吨,净进口率达41%。这种趋势既对国内贸易产生巨大影响,也将加剧我国环境问题。
2、易污染型产品进口
进口氟氯烃和使用氟氯烃的空调器、冰箱等产品,加重了我国环境压力,尤其是国家淘汰此类破坏臭氧物质的难度。此外,进口化肥、塑料薄膜等形成了新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氮肥易使地面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威胁,而最终失去农业价值的塑料薄膜则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形成白色污染。
3、废弃物转移进口
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直接贸易形式向中国大陆转移废弃物的事件相当严重,2006年从美国、日本和香港入境的占进口总量的21.3%、7.8%和11.3%。另据报道,仅英国在2003年就向出口有毒废弃物36.2吨,价值约1155万英磅。这些有毒废弃物种类繁多,主要是有色金属废渣、电池、旧衣物,甚至含放射性废物,其再生过程已对使用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三、我国贸易科学发展的环境策略
实现我国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恰当地引入环境变量,将环境因素纳入政府贸易政策规划的视域范围。在当代全球贸易环境经历深刻变化,“绿色浪潮”汹涌之际,环境效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一)、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标准制度
出口的规模、速度及质量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和产业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出口面临持续性“刚性”顺差但总体附加值不高,频频遭受“绿色壁垒”及倾销诉讼的现实条件下,企业必须彻底扭转传统环境规避的贸易观,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将出口产品导入更多的环境质量因子,使之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及相关质检部门应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将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取向,促使环境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构成优质产品的内涵,大力宣传彰显优质品牌中的环境优势,通过树立若干环境“标杆”型贸易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转型提升;此外,努力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将环保产品提升为国家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培植环境型规模经济, 对出口型绿色产业的孵化发展尤其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努力形成企业与社会收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产品、从事绿色营销、开辟绿色渠道、发展绿色消费的风尚。
鉴于当代国际贸易中突显的环境标准效应,我国必须全面加强与国际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标准认证。首先,要积极推行ISO 14000国际标准认证制度,完整对出口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过程中绿色方案的施行步骤;其次,积极实施环境标准制,使出口产品在环境认证基础上扩大对环境标准的适应能力;再次,大力拓展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在标识认证领域的合作,推进环境标识的多边认可,同时努力扩大标准制订层面的国际发言权,减少不合理的环境壁垒。
(二)、坚定可持续型进口观、规范贸易类投资准入
进口是一国对外贸易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受历史产业结构和传统贸易政策影响,我国贸易活动中一度存在“重出口轻进口”的倾向,对进口的战略性地位和发展层次的认识相对薄弱,进口中的环境观念更是鲜有涉及。2007年,针对贸易持续性顺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商务部明确提出了“扩大进口、优化结构”的口号,同时将环境因素置于政策调整的视域范围,这对于全面理性地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性进口要求立足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物健康标准积极引进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技术与设备,尤其要积极引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产品如污染防治技术及设施,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进口商品结构,坚决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口,对拆船业和废钢、废纸进口要实行专营;严格禁止有害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动植物的进口;严格管制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商品进口;加快禁止消耗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的进口。
(三)、建立环境税收制、培育环境贸易示范区
国际贸易活动中对环境的漠视并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很大一部分源于环境的公共性特征、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置于其生产经营总成本框架中,缺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激励和动机,导致高消耗高污染、私人成本较低而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在高额利润刺激下盲目发展,现代税收制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失。经济学理论及西方实践表明,市场经济下税收具有有效的杠杆调节效应,环境税是纠正市场失灵,消除外部性,促进环境良性发展、引导企业从事环境标的生产和经营的有益税种。 着眼于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应尽早启动环境税收制,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按照产业特点分门别类征收级差性税收,对不利于环境贸易产品的生产、经营尤其要加强环税调控功能,以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贸易”。
(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增强环境贸易主动性
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亦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可持续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应积极加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双边及多边谈判,利用WTO舞台努力促成相关贸易与环境协议的达成;在环境检测方面,力争使部分资质佳的专业检验机构通过国际认证并获取可直接颁发国际绿色通行证的权威授权,成为有关国际组织的正式成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有责任推进国际有效合作,防止任何严重退化或有害人类及生态环境的活动迁移转让至第三国,尤其严防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产品,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
:
[1]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