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师德师风考核年度工作总结

师德师风考核年度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师德师风考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师德师风考核年度工作总结

师德师风考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以班子建设为基础,齐心协力,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当前,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央和省、市、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xx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同时也提出,要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对农村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今年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也就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提出了明确指示。2010年,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王县长提出:我县将突出实施“六大”民生工程,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要提高工作水平,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必须以班子建设为突破口,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多干事,干实事,出成绩,出效益。

首先是着眼于建设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只有努力提高每个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对工作高瞻远瞩,驾驭全局。教育局领导班子现有成员7人,大家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工作中团结一致,作风务实,凡要求下面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大家时时处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为己任,以创建“廉洁高效、务实求真”的领导班子为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

其次是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服务化,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落实型”机关新形象。根据省、市、县精神,教育局机关继续开展了以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活动,始终坚持“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十不准”要求,通过活动,全局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纪律观念得到了明显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牢固地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意识,更加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的目标。

第三是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县教育局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成立了工作领导组,制定了《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方案》,召开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动员大会,举办了听证对话会,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突出抓了规范收费行为、完善校务公开、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内部管理等四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局机关的岗位责任制、首办负责制、行政首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工作流程图、行政不作为和过错追究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形成了“廉洁高效,务实求真,服务大局,争创一流”的机关作风,体现出了传播先进文化、推进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的时代特征。

第四是认真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教育各级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组,制定下发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面向社会公布了县教育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举报电话,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各学校校长签订了收费工作承诺书,在实施过程中,把专项治理工作与纠风工作相结合,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了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二、以创新发展为目标,扎实工作,增强教育发展后劲

首先,通过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普九”水平。

一是教育经费实现了“三个增长”。2010年财政对教育的拨款19666万元,比上年的14779万元增长33.07%;财政经常性收入29330万元,比上年的28654万元增长2.36%。全县生均教育事业费4050元,比上年的3253元增长797元;小学生均公用经费404元,比上年267元增长137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584元,比上年的368元增长216元。

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障范围逐步扩大。2010年,全县安排中小学公用经费总额为2061.1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公用经费876.88万元,省补助292.32万元,市补助105.66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82万元,县财政安排304.18万元,农村小学、中学、县城小学、中学的基本标准每生每年分别为354元、534元、470元、652元);安排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为211万元(其中中央147万元,省级64万元);2010年春秋两季,全县中小学免费提供教科书总额为5699955.64元;全年补助寄宿生生活费80万元,补助人数1111人(小学133人,初中978人)。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住宿费61万元。

三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救助。救助残疾学生25名,金额近4万元。继续对全县所有孤儿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救助,使每个孤儿享受从小学到高中12年全免费教育,免费总金额为20万元。2010年,不断加大对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力度。先后有兴大高中助学工程、省彩票基金助学行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县关工委助学行动、县政协育才济困基金会助学行动对全县困难家庭高中学生进行学业救助,受惠学生570人次,资助金额83万元。

【1】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2010年县教育局局长工作总结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全面实施,使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得到了提高,有效地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减轻了农民负担、降低了学生辍学率,进一步巩固提高了全县“普九”成果。目前,全县6-11周岁适龄儿童人口数22841人,在校生数22841人,入学率100%;12—14周岁适龄少年人口数12316人,在初中就读数11986人,入初中率97.3%。辍学率:上学年初小学在校生数28592人,学年末在校生数28592人,学年内无辍学学生。上学年初初中在校生数14374人,学年末在校生数14309人,学年内辍学65人,辍学率0.45%。普及率:14周岁人口数4608人,受完初级教育人数4608人,初级教育完成率100%;16周岁人口数4735人,受完初级中等教育人数4640人,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率:残疾少年儿童51人(其中三类残疾21人),全部随班就读,入学率为100%,进城务工子女614人,全部入学。

其次,通过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一是列入政府惠民实事中的教育建设工程圆满完成。继XX年年投资3300余万元完成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宿舍取暖改造工程和东关学校搬迁新建工程后,2010年,全县5所学校的改扩建列入省惠民实事,其中:一中新建学生公寓楼,建筑面积4591平方米,投资500万元;三中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2016平方米,投资246万元;岔口中学学生宿舍楼改扩建,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投资100万元;新建冠庄小学,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投资269.5万元;平定二中教学楼新建工程,投资540万元。全县1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改造工程列入市惠民实事,分别是张庄中学、巨城中学、娘子关中学、岩会中学、槐树铺中学、柏井中学、东回中学、古贝中学、石门口中学、阳胜中学。市财政对上述每所学校食堂达标改造支持4万元,共计40万元。2010年列入县惠民实事的项目是平定一中校舍扩建、平定二中和平定三中教学楼新建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改造工程,其中,平定一中扩建工程,投资300多万元;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改造工程除市10所项目工程校外,涉及全县31所寄宿制中小学,县财政安排53万元。目前,各项目工程均已完工投入使用,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全部实现卫生防疫达标。

二是进一步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2010年,按照规划要求,我县完成了6所小学的撤并任务,合并教学点10个,农村中小学总数由174所降至168所。同时,继续兴办寄宿制小学,目前全县共有25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已经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效益。

三是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继XX年投资100万元进行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套后,2010年,投资170.9万元为全县中小学配备音乐、美术和卫生器材14667件,使全县所有中小学音乐、美术、卫生器材达到国家要求配备的标准。图书馆建设方面,全县学校通过购置和捐赠的办法,新增图书1万余册,利用省教育技术装备对我县奖励的10万元资金,我县配套10万元用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增加图书近3万余册,全年图书馆藏书新增4万余册,生均增长约0.9册,城关中学等五所中学通过了省二级图书馆验收。

第三,通过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校长教师的职业能力

一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规范,建立完善师德档案考核。积极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育的公信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取得实效。2010年3月份,在全县开展爱心班主任评选活动,共评出“双十佳爱心班主任”20名,“爱心班主任”20名,并将先进事迹材料印发全县学习交流。2010年5月,组织全县班主任素质展示活动,通过六个单项活动的评比,共评选出小学优秀班主任11人,中学优秀班主任20人,共有4名教师参加市级素质展示评选活动,并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2010年教师节,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阳泉市教育功臣”、“阳泉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评奖中,平定一中张俊田等10名教师被评为“阳泉市教育功臣教师”,平定一中李华峰等4名校长被评为“阳泉市教育功臣校长”。

二是继续实行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制度,增强城乡学校校际之间的教研合作与交流。继续坚持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定期送教下乡。2010年全县共有51名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其中全职支教15人,兼职支教36人,促进了城乡教师的交流互动。

三是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

推荐同主题文章相关于:2010年县教育局局长工作总结

师德师风考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监控体系;教学质量;高校

中图分类号:C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77-04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它利用计算机融合了文本、视频、图像、动画、声音、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集静、动于一身。具有图文并茂、声乐具佳、人机交互的优点;随着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多媒体技术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大学生大学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接受理论知识、提高素质、实践技能提高的有力武器。它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之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应顺应时展,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其他手段,革新教学手段,从而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扩大课堂教学容量、节省教学时间。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师上课前已经准备好,不需再用大量的时间来写板书,能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丰富的教学信息,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传授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在有限单位时间内所获取的信息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方式活泼多样、教学内容丰富。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可充分利用电子资源、随书光盘、INTERNET、市场化教学软件、教学素材库等资源,使教学参考资料丰富多样且完善。通过有效方式将动态视频、文字、录音、电影、录像、电视等教学资源实时引入课堂,实现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对传动教学方式用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内容教学效果提高作用尤其突出。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象生动性强。多媒体课件将图、文、声、像及视频剪辑整合为一体,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产生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枯燥乏味的内容也可生动、有序、形象地展示在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和感性认识提高了,对课堂所学的理解和保持加深,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记忆课堂所学内容的质量。

4.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众所周知,高校教学中有些问题靠板书和讲解是无法表达清楚的,甚至言语难以表达,更难领悟。如能辅以多媒体手段,则可能让人产生茅塞顿开、画龙点睛的效果。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但能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效果,而且能给学生创造活泼的气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1.课件替代教师本末倒置。目前有些教师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以随书附带的教学光盘或自己制作的水平较低的课件为主,对其内容可能都不是很熟悉。将多媒体技术机械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了现代化的“展示法”和“注入式”教学方法,失去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2.缺乏交流和互动,限制学生思维。多媒体课件是已经在课前准备好“成品”,老师无法根据实际课堂气氛和学生反应进行灵活调整内容,学生走马观花式浏览,失去了教与学主动性、互动性、思考性、情感交流和和谐的气氛。因而对教学质量影响很大。

3.多媒体课件内容太过花哨,忽视教学目的。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师教学,为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为根本目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有些课件在次要内容上做主要文章,将重点放在色彩、图文、背景、动画、声音、界面、录像等组合在一起,不注重实际。学生对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印象深刻,其它却一无所获。

4.制作技术水平偏低,伪多媒体课件泛滥。教师对课件制作要求不是非常熟悉,素材收集不够,画面构图、文字、色彩、配音等方面处理不够恰当,字号选择不恰当,界面不协调等。通常是堆砌和罗列课本中的内容于多媒体课件当中,或者选定某个ppt模板,机械的插入诸如视频、文字、声音、动画、图片等多媒体内容,这实际上只是电子化对纸质教学内容替代,其效果可想而知。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形势的需要。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多媒体教学有优势,但利用不当会降低教学效果,甚至产生无效或负效的结果,近几年各校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多媒体教学最应该强调的是有效利用,而不是形式上的利用。只有通过建设硬件资源,开发软件资源,提高多媒体应用水平,适时、适度、适当地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提高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二、构建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高校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是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提出的要求。此举被普遍认为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促进高校信息公开;二是促进高校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根据既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调控,使之达到最优化状态的组织、程序及方法的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含三个监控要素,即监控目标、监控组织、监控方式,主要规范监控什么、由谁监控、怎样监控,并构成一个有效的运行系统。

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学校在不断扩大办学自的形势下,加强学校内部自我约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就是要建立科学和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监控体系要能系统和全面地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运行,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运行机制重点监控教学质量。这一体系主要包括:监控机构、督导体系、监控运行体系、信息反馈、整改与建设。

3.监控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应能合理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状态进行评估,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能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教学单位的评估与指导,推进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

4.监控体系可以获得并及时反馈教学工作的各环节的状态信息,判断教学质量,还可辅以其他评估手段对体系中不同成员进行激励。

(5)通过这一监控体系监督还可使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提高,日常教学工作及其它教学事务管理更加严密、更加注重实际效率,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各个高校办学规模在迅速扩大,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可以说直接关系到高校存亡,关系到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与否。因而建立和健全高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系到高校生存与未来发展。

(二)多媒体质量监控体系监控机构建设

1.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领导组,成员由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成员组成,进而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学校对评管、评教和评学工作的领导。质量监控体系领导组职责体现在以下方面:对全校评管、评教、评学及专项评估工作的领导和组织;研究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表彰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督促后进,拟定整改意见并落实监督;对教学、管理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监控体系中的工作关系协调处理;对影响教学质量的重大问题向学校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得当的合理建议。

2.教务处是高校教学监控和管理的职能部门,同时也是学校教学评估机构,在教学监控体系中担负很多重要职责。教务处在监控体系中的主要职责体现在以下方面:制定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质量标准或规范;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所需的各种评估方案、实施办法、评估体系、指标、文件;制定强有力的规章制度、管理文件,为保障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及各项教学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教学质量监控年度工作计划,提交年度工作总结;为校级督导员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提供服务;负责对基层教学单位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估工作的检查、指导;向有关部门和教学单位提供教学质量调查意见反馈;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监控,监控和评估中一旦发现教学质量问题,实时整改并监督实施。

3.学生工作部门作为学生教育日常管理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参与和有关学生的教学评估与质量检查工作,对教学质量监控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和培养创新人才、素质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检查和发现多媒体质量监控体系运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等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和施改进;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教学反馈信息,并向教务处及时通报情况;向有关部门和教学单位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质量效率评估情况;加强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4.人事处是学校人事管理的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与教务处、学院等教学单位积极配合,在师资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制定长远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教师业务和考核规范;按照教师在质量监控体系中教师教学质量等级进行审查职称晋升;负责引进教师的岗位资格审查、教师教学质量等级认定、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信息;对不适合在教师岗位工作的人员提出重新安排意见和建议。

5.学院是高校教育教学基层单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在质量监控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依据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教学和监督工作,也可按照学校相关体系标准,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教学情况的体系及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校级指标体系。自评本单位教学工作,监控学院教师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等级确定;组织对学生学习效果、状态和其它相关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教风与学风的建议;对本单位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整改与建设措施;接受学校职能部门对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各个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职能部门在教学监控和评价工作中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

(三)构建督导体系

建立教学督导体系,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督。督导应由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管理能力和敬业精神强、教育理论水平高、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身体健康,在学校享有较高威望的退休或即将退休在职教授组成。

1.根据所在专家组的分工,深入课堂听课,并对听课对象作出综合等级评定和评语;

2.参加教务处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主动完成评估;

3.反馈督导体系参与学校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获得的有用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意见、建议;

4.积极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其他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四)构建监控体系学校、学院级监控运行体系

1.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分为校级和院级运行。院级监控体系是基础,学院按要求认真开展教学状态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校级监控体系对全校的多媒体教学状态和质量基本覆盖,合理监控和评估,并能确认院级监控评估结果。

2.质量监控包括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备课、答疑辅导等。同时对实践教学、毕业设计与论文加强监控。

3.学校定期检查和评估学院的教学工作状态,目的是掌握学院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学基本建设。

4.学校要定期评估和检查教学单位及管理部门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基地、师资、专业、建设等情况,找出问题原因,解决和整改。

(五)健全监控信息反馈体系

1.教务处要把各学院教学工作评估结果及时反馈到学院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要把教师教学质量评定等级传达到教师本人。

2.教务处和督导组要接待教师和体系中有关人员的访问咨询,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又可以起到很好促进。

(六)改进与建设量监控体系

1.领导组要及时召开学校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会议,研究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职能和教学部门提出指导性建议或整改意见。

2.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根据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改进和建设情况。

3.根据领导组提出的意见,涉及的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具体的整改措施和建设方案制定,并组织落实。

4.教务处要对各院和有关部门的整改和建设情况进行复评或验收。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