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秋经典句

中秋经典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秋经典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秋经典句

中秋经典句范文第1篇

大多数人活着都不知道心存感激。但是你不再会了。

2、Today,you'll view the world differently.

今天你的世界观将得到改变。

3、Those who don't appreciate life do not deserve life.

中秋经典句范文第2篇

【经典的中秋佳节对联大全】

月夕;

霜容。

献镜;

饮羹。

巫山丝竹;

翰苑金莲。

明月映天;

甘露被宇。

袁宏法渚;

庾亮登楼。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天上一轮月;

人间万里明。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白人随鹤舞;

明月逐人归。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明。

尘中人自老;

天际月常圆。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辉。

冰壶含雪魄;

银汉漾金波。

亭空千霜月;

水续万古流。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薄帷鉴明月;

高情属云天。

明月本无价;

高山皆有情。

皓月无幽意;

清风有激情。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国强家富人寿;

花好月圆年丰。

一曲霓裳传玉笛;

四围云锦拥金徽。

一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辉增。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玉镜明。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光辉增。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箫管乐中秋。

三五良宵开玉宇;

大千世界涌冰轮。

三五良宵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玉轮。

天上则琼楼玉宇;

人间亦贝阙珠宫。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乐团圆。

玉轮光满大千界;

银汉秋澄三五宵。

日射晚霞新世界;

月临天宇玉乾坤。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月满一轮辉宇宙;

花香千里到门庭。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

应推明月十分圆。

叶脱疏桐秋正半;

花开丛挂树齐香。

金鸡啼明天破晓;

嫦娥起舞月高悬。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叫月杜鹃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明月清风景物秀;

神州春*画图新。

轮影渐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笙歌曲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喜得天开清旷域;

宛然人在广寒宫。

霓裳舞起终宵朗;

玉女歌扬彻夜辉。

爆竹声中千家月;

红藕香里万颗珠。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

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时,香云成海;

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庾亮登楼,平分秋色;

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衮冕羽衣,上方奏曲;

琼楼玉宇,高处生寒。

银汉流光,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琼宇高寒,捧出一轮月影;

冰壶朗澈,平分五夜天香。

共赏圆月,不忘骨肉父老;

喜迎中秋,怀念台湾同胞。

仙偶幸逢,明月妆成银世界;

灵胥未泯,涛声逐白马齐来。

辉映终宵,明月妆成银世界;

香波满斗,瑞烟笼罩碧琉璃。

佳节倍思亲,盼望和谈成一统;

明月争送辉,实现合作共升平。

中秋对联趣谈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经典句范文第3篇

韩国这次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主要是朝鲜李氏王朝(1392―1910)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用木刻板。这批木刻板属于718部书籍和文献,总计64226块,全部为手工雕刻。这些珍贵的文化能够成为“世界记忆”,受到全世界的肯定,何尝不是有益于文化传承的善举?

笔者丝毫不怀疑我们专家的说法,韩国申遗的项目中有很多属于中国经典。但是,为何非到了人家申遗的时候,申遗成功的时候,我们才想起来这东西是无比的珍贵?才想起来这原来是我们的?

韩国和中国在申遗问题上的恩恩怨怨由来已久。在笔者看来,韩国确实属于“不讲究”,拿着别人的东西申遗也不害羞。可是,韩国拿着这些东西去申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在历史上,这个地方曾经受到华夏文化的熏陶,历史上它曾经是我们的附属国,我们的很多文化已经渗透到了那里,我们的很多文化虽然起源于自身,却也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文化。

当然,这样说并非笔者不爱国,认为韩国的做法就是对的。问题在于,如此宝贵的文化瑰宝,我们自己重视了吗?我们自己当宝贝了吗?我们把自己的宝贝不当回事。恰恰是不正宗的韩国把我们“不当回事”的东西当成了宝贝!

韩国把中秋节拿去了,韩国把元宵节也拿去了。看到他们申遗,我们一直在骂骂咧咧,认为这是不道德的,认为认定的组织是不认真的。而实际上,我们更该反思的是自己。2014年,日本拿着樱花去申遗,立马有专家站出来说樱花起源于中国,可是我们有没有认真想一想,我们的樱花这个活化石为何却成了人家的宝贝?

我们喝着洋酒,过着洋节,甚至以此为时髦,可是自己忘记了自己。当黄晓明结婚时的传统婚礼出现的时候,网上一片叫好之声,说中国的婚礼服装原来也如此迷人。可是,为什么我们会穿着婚纱叫好?我们不该反思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吗?韩国拿中秋节申遗,换来了我们对中秋节的重视;韩国拿元宵节申遗,又换来了我们对元宵节的重视;难不成我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也需要韩国的“窃贼举动”唤醒?以“另类”的眼光来看,韩国的申遗倒是对于唤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确有好处。

中秋经典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05-02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所要诵读的材料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其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开拓视野,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进行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在学生脑中形成反复刺激,加深学生的记忆。而经典中浓缩的都是精华知识,对这些内容不断的进行巩固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实践经验,简要分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的教学对策。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经典诵读素材的把握还存在一些偏差,且一些经典诵读材料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现阶段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

由于经典诵读教学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教学任务硬性安排的组成部分,基本都是由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自发组织开展,这就导致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无法保证。大多数老师为对于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已经安排了满满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时间进行经典诵读。另外,鉴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自己安排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也是不现实的。以上的原因皆导致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以及深入的学习经典诵读材料中包含的知识。

2、缺乏对经典诵读教学清晰认识

虽然近年来教育界相关人士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关注度有所增加,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仍然缺乏对经典诵读教学清晰的认识。经典诵读的理解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关于“经典”,一提到经典,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古诗文,但事实上经典并不局限于古诗文,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学著作等内容,教师应当为学生丰富诵读材料,而不只是让学生背诵一些古诗文;另一方面,关于诵读,经典诵读教学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而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类文章,并在脑中加深印象,以达到记忆更多的经典文章的目的,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之前,老师应当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

3、注重形式,忽略实质

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老师没有对诵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改革的推动下很多学校也是在被动的作出改变,只注重形式,忽略了诵读教学的实质。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安排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也没有与学生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一些学生甚至认为诵读经典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无的,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教学质量在与未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之前相比也没有任何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对策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位老师首先应当重新认识经典诵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来深入的开展小学语文经典教学。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精心筛选经典诵读内容

对于经典诵读内容的筛选是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基础,恰当的诵读内容会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进行经典诵读内容选择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年级要选择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分层次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如低年级的主要需要的阅读的基本技能,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经典诵读材料,这样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根据我国一些经典著作,为学生选择的诵读内容如下:

一年级上:《弟子规》《三字经》及古诗15首;

一年级下:《百家姓》《千字文》及古诗15首;

二年级上:《中华成语千句文》(上)及古诗15首;

二年级下:《中华成语千句文》(下)及古诗15首;

三年级上:《论语》(一)及古诗15首;

三年级下:《论语》(二)及古诗15首;

四年级上:《论语》(三)《大学》及古诗14首;

四年级下:《论语》(四)《中庸》及古诗文32首(篇);

五年级上:《老子》及古诗文32首(篇);

五年级下:《孟子(选)》及古诗文32首(篇)。

2、为学生创建经典诵读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准备充足的时间来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为学生创建有关经典诵读的情境。并且,经典诵读并不仅仅局限于古诗文的背诵,新课标明确说明一切具有典范性、时代性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生经典诵读的内容,这也为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

比如,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那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从经典著作中了解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为学生创建经典诵读的情境。

3、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背诵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背诵的方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尤其小学生都是比较爱玩好动的,所以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老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背”,即在课堂上把背诵的文章或者古诗文表演出来,并且分成各个小组进行评比,并建立一定的奖励体系,小学生的表现欲也比较强,在奖励的带动下会更积极主动诵读经典。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选择科学的教学对策来提高经典诵读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中秋经典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互动性探究体验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受到外来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的冷漠起来:我们的孩子爱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手里的玩具大多是芭比娃娃、机器猫、奥特曼;他们都知道“圣诞节”,但很少知道“端午节”“中秋节”,孩子们对身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继承和发扬了。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因此,我们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班里进行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

1、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在玩中学习传统游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经典,如民间的语言游戏像童谣、故事、古诗;民间游戏、民间风俗、传统艺术通俗易懂、趣味性很强,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很受孩子的喜欢。其实,幼儿进行活动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伟大的、直接的目标,他们就是玩,因为玩符合他们的兴趣、符合他们的内在需要。中国民间玩具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各种物质几乎都可以被用来制作。我们在提供材料时,把玩具和材料一体化,材料既是玩具,也是学具,从而体现游戏、学习一体化,寓教于乐。例如节令玩具,通常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元宵节所用的花灯;春节所用的鞭炮、烟花;端午节所用的香包、布老虎、艾人、五丝哨;中秋节所用的兔儿节;清明时节所用的风筝等。通过这些节令玩具,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一些节日的风俗、意义,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例如:古诗词“吟之有韵,诵之有味”,它的音韵美、节奏美,使幼儿读起来朗朗上口,激发了幼儿诵读的兴趣。在活动中,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看图读,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方法灵活多变。引导幼儿感受文化经典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2、尊重幼儿的学习规律,在生活中学习传统经典

《三字经》是中国启蒙教育传统的结晶,是传统启蒙教育长期积累的结果。它句子短小,形式整齐,隔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内容丰富,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一本微型的百科全书。

饭前、教学活动之余,我们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孩子们讲解一些《三字经》中“孟母三迁”、“孟母断机”、“五子登科”、“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小故事,激发孩子学习《三字经》的兴趣。我们通过配乐朗诵。给三字经配上适当的轻音乐来朗诵。优美的音乐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朗读兴趣。还能使幼儿情绪放松,把学习经文当成一种美的享受。用电脑粗体字打出三字经经文,贴在墙上,让孩子认字并做整句或整段的拼合游戏。这样,我们可以借助学习《三字经》,为孩子营造一个书香门第的氛围,通过故事也达到了教育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的目的。

饭、午睡前、离园前等小块时间也可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如:玩猜谜游戏、手指游戏等;说童谣《小黄狗》、《排排坐》《丫头丫》、《颠倒歌》等;讲童话、传说、美德故事《卧冰求鲤》《嫦娥奔月》《开天辟地》《孔融让梨》《大禹治水》《葫芦娃》《牛郎织女》《黄香暖席》《司马光砸缸》等,使传统文化渐渐影响着幼儿,陶冶着幼儿的情操。

3:尊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在探究体验中学习民间工艺

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反映了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为了让孩子了解、学习、传承,这些传统工艺,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有选择地把这些工艺重现在幼儿的生活中。

每年的春天,我们都会在清明节来临之前和孩子一起制作风筝,我们提供许多材料,引导孩子制作风筝,或者和家长合作,引导他们讨论什么材料适合做风筝,怎样让风筝飞得又高又稳。到清明节时我们都会和孩子还有家长一起踏青、放风筝,放飞心情。

我们还开展了许多民间游戏坊,如:“民间剪纸”、“绣花”、“捏泥人”、“蜡染创作画”、“编中国结”、“写毛笔字”、“陶吧”、“画中国画”等活动区域,让孩子通过多种材料、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美,体验中国人的伟大智慧,从而为做中国人而自豪。

4: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互动中感知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天地万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许多民俗民风是和中国的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的,如:元宵节、重阳节、端午节等一些传统节日,在城市的小家庭中,已经很少重视过这样的小节日,最多买几个汤圆、几只粽子和几块重阳糕吃吃。

所以,每当这些节日到来之际,我们都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和大家一起过节,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使这些传统节日重现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和孩子聚集在一起动手制作传统的食品,端午节邀请奶奶来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包粽子、元宵节邀请妈妈来幼儿园搓汤圆等,清明节和家长一起放风筝、元宵节一起闹花灯,重现一些传统习俗。

我们充分利用楼梯、走廊墙面及三维空间布置“中国传统节日”,包括节日的名称、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食品、节日的吉祥物、节日的活动等等;并根据节日的到来而更换;民间艺术长廊,如:剪纸一条街,包括剪纸的含义、工具、方法、作品、代表人物、作品的寓意等;整幢楼的走廊分别以不同的形式的传统艺术作品进行装饰,传统文化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探索、自主地学习、在互动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真正培养出文明、儒雅、有个性、有创造力的孩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