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人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国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子项目—培训包项目建设已完成,使我国培训平台开发与建设工作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在国内同类专业的培训平台建设项目中处于领先位置。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牵头单位,规划出项目建设进展阶段,制定了培训平台开发的组织关系和责任分配形式,确定了网络提交作业及成绩公布的特色功能内容,为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的长期、稳定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项目组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了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服务对象
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以辽宁省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员工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辐射全国交通行业企业员工,为学习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
(2)建设目标
建设服务交通运输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在线培训平台,满足行业企业员工培训需求,整合交通运输行业优质培训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任何场合的即时学习指导,实现继续教育培训的信息化,并保证学习资源的及时、持续更新;
(3)预计成效
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建成并运行后,将极大的降低时间、空间对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员工培训的制约作用,并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为实现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员工培训的全员化、系统化、全程化提供技术支撑。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主要实现三层次用户管理、六模块自主添加、N门网络课程自主添加功能,为学员提供自主学习及远程交流平台,进一步缩短学员学习的时空限制,实现“远程网络自组式”学习框架,从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管理到教学考核均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为广大学员节省了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也为广大教育管理者节省了教育成本,使教育资源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节约。
1.三层次账户管理
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为不同用户提供远程登录功能,并使不同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不同需求,
(1)管理员用户:每期学习班学员、教师将获得唯一学号、帐号,审核学员、教师用户身份,审核技术交流平台交流内容,维护平台各种新闻。
(2)学员用户:经审核后学员完成课程在线学习,通过平成相应课程的学时,并在线完成主讲教师布置的作业,查询成绩。
(3)教师用户:经审核后可以自选模板添加课程,完成课程的搭建、上传资源、学时的组织、查看学生提交的作业、给出成绩并提交等工作。
2.六模块自主添加
根据目前继续教育生源及结构,开发六个主题模块,分别是:函授专科、函授本科、自学考试、职业培训、远程教育、研究生教育,各主题模块课根据具体培训形式的改变而自主添加和修改,以最优形式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各主题模块平台中不仅仅含有学员自主学习的必备教学文件,同时,涵盖了各主题模块的各类通知、公告及相应教学管理信息,使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过程管理一步实现,节省了传统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为继续教育的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也为同类型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3.N门网络课程自主添加
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具有强大的课程自主添加功能,平台搭建形式可动态自主添加课程、选择模板、完成课程组建,不需要重复由软件公司技术人员设计,由平台管理员审核教师并自由添加课程,使平台建设达到一步到位的效果,规避了传统平台中课程需提前设置、后期课程无法增加的问题。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满足未来辽宁省继续教育的发展,为继续教育培训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发展空间。
二、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主要功能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平台的组成结构是:1+N。1是指一个平台管理中心,N是指多门网络课程网站。网络课程网站可以在平台管理中心中自主开通,并具有课程网站独立的管理后台和展示前台。
1.教师用户
教师首次登录平台可进行用户注册,注册后需经平台管理员审核并开通课程方可登录,登录后进入继续教育培训平台课程管理后台,可以填写个人信息并进行课程搭建和管理,培训平台为每门课程提供五套模板备选,教师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并根据模板的模块安排搭建课程并上传课程相关资源。教师添加的课程会在前台首页上显示,若要查看所添加课程的具体内容,需要点击首页页面左侧课程导航中的课程名称,本平台的课程简介部分内容为公开内容,而具体的学习资源和课程安排需要拥有学员资格才能浏览和学习,有效保护了知识产权,详细可参见课程学习界面。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为选课的学员布置作业和测试题,教师布置的作业及测试题将在对应的班级学员管理界面显示。
2.学员用户
管理员负责为取得网络学习资格的学员分配用户名和密码,学员可使用获得的用户名、密码进行平台登录,登录后学员可自行选择所学课程,选择课程后需经任课教师批准方能查看课程全部内容。学员用户的特色功能在于所选课程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及测试题会在学员管理界面显示,学员查看到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后可下载进行答题,并上传已完成的作业到平台,同时,任课教师会收到该课程学员所提交的作业,进行在线批改,完成教学过程管理。
三、总结
一、建立组织,健全制度,有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
自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园领导班子便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统一思想,针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从本园实际出发建立起以白云瑶园长为组长,舒梅副园长为副组长和幼儿园中层干部为小组成员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工作原则,切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我们根据崇州市继续教育办公室下发的《崇州市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有关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增添了《崇州市绿色实验幼儿园继续教育管理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等,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到了园所的发展计划之中。我园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科学、规范、实效的过程管理,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幼儿园发展的大计来抓。
二、以园为本,依托基地,认真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活动。
按照幼儿教师素质教育的需求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我园充分发挥自身是“成都市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的教育优势和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与开展各种教师培训活动,我们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技能训练、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
培训的形式多元,把基地园培训、园本培训和日常教学、教育科研结合起来,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我园教师提升了理念,提高了认识,发展了能力。
(一)结合实际,加强师德教育
我们贯彻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教育中心教师违规违纪处罚办法(试行)》为契机,以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组织老师们深入系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通过学习使我园教师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树立了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的思想。
(二)结合园本教研,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我们以幼儿学习活动指导为重点,引导教师深入了解了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掌握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方法策略,并通过案例学习、行动研修等方式,提升设计和指导幼儿园学习活动的能力。我们组织老师们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共性“问题”,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举了办理论学习和知识拓展的讲座:如《指南》专题培训《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生活化》、《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规范》、《幼儿区域活动指导—区域活动的意义与类型》、《高质量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与实践》等等;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培训学员开展课题研讨、案例教学、现场观摩、互动研讨等。通过加强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提高了教师们履行岗位职责、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教师们教育科研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园每年均有多名教师的科研论文、教育随笔获成都市、崇州市论文奖,我园的成都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整合幼儿园自然资源,构建科学探究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成果突出。
(三)组织教师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培训
继续教育培训资源是十分丰富多元的,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继续教育培训中的运用,更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我园配备了教师计算机房,为教师完
成继续教育网上学习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培训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信息收集条件。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培训,老师们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促使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及目光视野都与时俱进。
(四)培训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
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按时参加国培、省培、市培学习,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扎实,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在崇州市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骨干教师。例如如:********评为崇州市名师,其中****老师为崇州市首席名师。我们充分发挥各层次骨干教师的辐射、帮带、示范作用。同时我们还给师徒结对活动注入新的内容:在园本培训中,师徒互帮互学,这种互动式的关系,充分利用教育教学问题情境中的观察、临摹、反思、探究等,促进问题的发现、思考和解决,使教师师徒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与家长沟通,全方位促进教学。
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充分开发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我园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观摩。每个月各班家长都可以利用家长汇报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参与听课。很多家长听课后感慨很深,纷纷向幼儿园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项活动沟通了家长、幼儿园、老师、孩子之间的感情;同时增加了家长对园所、教师、孩子的了解和理解,真正作到了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促进了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遵守规范,严格核对,认真进行教师学时折算与登记。
我们根据每学年度制定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规范性(灵活性)培训计划,结合具体培训内容,严格检查,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档案,详细记载和保存每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资料,包括课后反思、论文、学习体会等的原始资料,并严格按照《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每位教师的规范性学时和灵活性学时的折算和规范登记工作,并有分管园长签字确认,确保学时登记工作规范操作。
四、加强管理,科学有序,认真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档案资料是继续教育工作的原始记录,是我们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继续教育工作经验的凭借,丰富的继续教育档案资料,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及教师日常工作和学习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科学的服务,对促进继续教育工作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制定了继续教育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对档案资料的搜集,记录、打印、装订、归档等作了具体的规定,有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每学期期末都对继续教育档案资料进行整理、装订、归类、存档。
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1、通过培训学习,师德师风有明显进步,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率达100%,教师师德测评满意率100%。
2、通过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我园在校园本管理、园本教研、基地园培训工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3、通过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的开展,丰富了我园培训工作的理论含量,增强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模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4、通过教师继续教育的工作,使我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六、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对教育理念的学习还不够深入,掌握的知识面还有待加强学习。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适用范围:
1、凡在职的中小学教师,均应根据本人的任职要求,参加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未达到国家规定学历者,必须先参加合格学历培训。
2、继续教育是指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育。一般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扩展和更新、教育理论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补充和教学实践研究、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训练及法制教育等。
3、继续教育要坚持按需施教、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学用结合的原则,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坚持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形式,以业余、自学、短训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二、中小学继续教育分类:
1、新教师培训:对新分配到中小学任教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毕业生,使其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培训,在一年实习期间,培训时间为120学时,其中由教师所在学校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
2、教师职务培训:按教师现任职务的任职要求和高一级职务部分要求进行的培训。培训时间为每年72学时,五年一个周期。
3、骨干教师培训: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按骨干教师的要求和现有骨干教师按学科带头人的要求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在教师职务培训每年72学时的基础上,另加50学时。
4、应急培训:根据工作急需进行的专题内容的培训
5、提高学历层次培训:对已达到国家规定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高一层次学历的培训。参加这一类培训的教师,免予参加同期教师职务培训。
三、目标要求: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切实做到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师德修养和法制观念,补充必要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依照职务级别提出如下的目标要求:
1、高级职务教师:通过学习和研讨,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独立开展教学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且能进行经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使其成为学科带头人,部分教师成为教育教学专家。
2、中级职务教师:通过学习和进修,扩展和更新知识,学习和研究所任学科的教法、学法,广泛了解本学科的教改信息,提高准确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成为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部分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
3、初级职务教师:通过进修和学习,提高其政治思想和专业理论水平,学会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工作,自如地驾驭和处理教材,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或骨干教师。
4、试用期教师:通过培训使其热爱教育事业,熟悉大纲和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使之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四、管理措施
1、发证:根据省人事厅制定的《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证书登记。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内容、成绩均由培训学校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上确认登记,《证书》是中小学教师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证书》由省人事厅统一制发,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办证,人事行政部门和行政教育部门负责验证及管理。
2、接受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凡在任职年限内未被安排进修的教师,有权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县教育局要督促落实。同时中小学教师要服从任职学校和培训单位的安排,努力完成继续教育培训任务。
3、主管部门及其职责:教育局是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辖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规划和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精神;实施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有关意见;负责本级教师进修基地建设。会同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审验《证书》;指导、检查和评估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4、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列入督导内容,保证继续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
5、培训机构:教师进修学校是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机构。承担全县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各乡镇教委、县办民办各学校也要确定本乡镇、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6、对任职学校的要求:中小学教师任职学校要将继续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继续工作的精神,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切实保证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合理安排教师参加各类进修活动,解决好工学矛盾。通过以老带新、教研活动、组织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7、经费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负责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收费按《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收费的批复》(冀财综字[1999]第10号;冀价行费字[1999]第4号)执行。
8、奖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侵犯教师继续教育权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或行政处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施工产业规模急剧扩张,企业人才及劳动用工的供求矛盾突出;随着建筑产业的深入发展,国家行业政策引导施工企业不断分化,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有序发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建筑施工企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随着建筑领域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随着建筑施工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及时对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乃至一线的职工、民工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是摆在每一个施工企业员工面前的艰巨任务。除了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学习之外,继续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
从近些年来施工企业继续教育的状况来看,继续教育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与参与,继续教育的概念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但教育形式与当前不断发展的施工现状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现场施工高峰期得以凸显,影响了施工生产,也不利于继续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继续教育是提高队伍素质,改善人才结构的需要,是施工企业深化项目管理,适应企业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更是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打造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二、存在主要问题
随着建筑领域的规范和继续教育不断得到强化,施工企业逐步确立了员工继续教育的模式,陆续开展了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继续教育目的认知存在偏差和盲目。表现为形式重于内容,理论重于实际,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普通教育轻继续教育,重理论教育轻技能教育。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和企业看中的是人的文凭和学历,忽视人的能力和内在素质,舍得花钱招聘,不舍得出钱培训人,对继续教育抱着应付差事,或者不屑一顾、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施工企业激励员工学习的各项政策不配套,学习与个人利益未挂钩,学与不学区别不大,员工缺乏主动求学的自觉性;企业经营者对市场的紧迫感不强,对人才需求的压力不大,开展继续教育积极性不高,接受继续教育的外部氛围尚未全面形成。
业主、用户、上级政府管理部门对施工企业持证要求和检查越来越严格,主要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是检查的重点,甚至可以说是市场的准入条件,因此部分办学机构存在重在收费、办证、走过程的现象,部分企业也存在为应付资质审查而培训、为办证而进行继续教育的现象。
2.继续教育形式僵化,与施工现场脱节。部分教育培训基地固步自封,课程设置重复,知识陈旧,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形式发展。有些继续教育没有完全符合施工企业实际的课程大纲和教材,因此有些培训往往不分行业、专业和对象,用同样的教材,考同样的内容,缺乏个性。部分教、需的脱节,从事继续教育的老师大都是的某个方面的专家、权威,有的是临时聘请,对现场管理、生产技术等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教学很难结合实际,无法满足现场员工的需求。
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几乎都工作在生产一线,工作任务繁重,岗位分布不均,工学矛盾一直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部分继续教育项目教学点太少且只采用集中讲授的培训方式,致使学习人员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去学习,不利于现场施工生产,同时也给企业增加了负担。培训的时间掌握与现场施工尤其是施工高峰期冲突,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往往无法按时参加;如铁路、公路工程专业的注册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地点全国仅仅3家,现场施工繁忙,不可能都请假去外地参加集中培训。
有些培训机构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只要课时完成了,内容讲到了,就算达到目的;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的管理措施,继续教育成了应付晋升职称的敲门砖,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应有的目的。部分继续教育和市场脱节,缺乏市场急需的继续教育内容,也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更没有前瞻性的继续教育内容。
3.继续教育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现阶段施工企业吸纳的人员已达2000万之众,劳动力基数大,但专业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继续教育员工占总人数的比例偏低。
一是部分管理技术人员学历越来越高,但现场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越来越低。主要是是继续教育、培训质量不高,流于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假学历。社会对学历的需求导向也存在缺陷,对学历要求高,对能力把关差。各类培训的考核及发证把关不严,培训部门自编教材、自己组织培训、自己出题考试、自己组织阅卷、然后上报领证,不管培训效果如何,只要参加培训,人人都可以过关。至于上岗后效果如何,很少进行回访或跟踪调查。这就造成了“高分低能”、“拿钱领证”等现象,这是造成培训流于形式的症结所在。
二是一线专业技工和民工的教育培训缺乏,加之部分施工企业仍在沿用层层分包的落后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造成无论资质多高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全部等于最基层分包队伍的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民工不愿意在建筑工地从事简单廉价的体力劳动,同时社会又没有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受教育的机会,结果一方面是工人的素质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是施工难度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劳动人员整体素质和产品质量形成强烈反差。大多数施工企业教育培训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什么、补什么”,致使员工每变动一次岗位,便需再次或多次接受教育培训。随着施工规模的扩张和工程项目科技含量的加大,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短缺与施工规模的扩张矛盾日益突出,继续教育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况且,有的继续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员报到后自行其是,没有严格的监督制度,由于对培训质量缺乏严格的考核认证,达不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从表面上看,企业培训、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其实是无的放矢,效果并不理想。
三、建议措施与对策
1.继续教育定位要准
一是要把继续教育放到企业长远规划的战略性地位。伴随着科技、经济的巨大进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未来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实力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施工企业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储备人才,就应建立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从继续教育的成功经验看,继续教育的兴衰盛亡是与领导的重视程度分不开的,许多知名企业重视继续教育,企业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来确立继续教育的地位,并用规定的经费来支持继续教育的发展,为拓宽继续教育渠道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是实际问题与理论研究结合。问题是理论的源泉,理论不能片面的讲解实际问题,问题也不能全面代替理论。继续教育既不搞简单的经验总结的问题研究,也不搞纯思辨式的理论研究,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注重以问题为导向侧重于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员工素质。
2.教学方式要活。
一是在课程方面进一步优化设置,拓宽继续教育的知识结构,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能力提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提倡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课程,基础与应有相结合,使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感到只要参加学习,就一定有收获。课程设置体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可采用全脱产、半脱产、业余、函授、网络远程教育、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项目施工中也可以采取一事一培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如施工测量调查前的培训、设备开通前的培训、新项目开工前的安全培训等,达到统一、规范、安全的目的。项目培训要不拘一格,如营业线施工的所有管理人员、民工每周必须组织学习《营业线施工安全规定》,以及作业前由安全员进行班前安全教育等。
二是继续教育方式要解决好工学矛盾问题,让施工现场的员工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力求节约,争取用较少的投资取得最佳的效益。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网络远程教育,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网络进行在线授课,使得一线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浏览课程,完成作业,通过QQ等软件进行提问和沟通。参加网络学习的员工,可以远程提出学习申请,在网上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必选修课和相应注册专业选修课的学时,打印网络学习证明和考试结果。通过远程网络教育可以大规模、广范围的普及一线施工现场,是一种相对节约、效率显著的继续教育途径。
三是继续教育学时可替代化。对于参加过国家或省部级重大工程项目的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工程质量、社会效益良好,且该项目获得了国家或省部级以上的奖项,应出台抵扣继续教育学时的办法。如国家奥运工程、高铁长大干线、极高风险隧道、深水大跨桥梁、枢纽编组站等,那里面的工程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可能连一些讲课的教授都不一定经历过。
四是继续教育内容多样化。当前新知识新技术发展迅速、更新频繁,野外作业的技术人员大多地处偏远的施工一线,对本行业和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没法及时了解,应加强对“四新”知识的学习、推广及应用。
3.施教质量要高
一是要创新继续教育观念。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的选择要加强监督与考评,选用有能力、有责任、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者,防止滥竽充数、走过场;同时也防止滥发学历,高分低能的现象产生。继续教育要把员工的知识培训转向对员工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员工职业能力和职业活动的技巧,加大高级工、技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学校培养、岗位培训、师傅带徒、技术比武和岗位竞赛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培养大批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师、高级技师和复合型技术工人,避免技术“断层”。
二是合理地选择教育对象。为使继续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进而达到预期的效果,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须根据员工具体岗位、具体工作特点循序渐进,现场主要是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近年来由于工程规模的扩张和工程技术含量的提高,技术管理人员极度溃乏,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大应届毕业生的培训、教育力度。施工现场给年轻技术人员营造培养和学习的氛围,为技术人员的成长提供学习的平台,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配齐配全有关技术资料,订阅建筑施工的科技期刊,使他们的素质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下一步施工生产作好技术储备。同时,要加强生产一线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和劳务用工培训。比如既有线施工任务较多的施工企业,使用的民工也多,行车安全和设备安全问题较突出,对从事机械设备操作、维修、脚手架、万能杆件搭设、钢模拼装和便梁安装等工种的工人,要结合施工生产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措施,进行专门的技能教育和培训。要把培训学习和施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通过培训办班和现场实习,因人因地制宜地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特别要通过强化培训,建立竞争上岗,择优上岗的机制,努力形成“待岗--培训提高--竞争上岗”的环流格局。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市场严峻的挑战,为使施工企业整体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以适应参与市场竞争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施工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充电,不断获取与更新日新月异的管理思想和先进技术,加强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建立健全企业培训体系,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和实现战略规划。同时,继续教育不是灵丹妙药,任何继续教育和培训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企业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要认识到教育培训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及时调整和修订教育规划,才能在广阔的市场大潮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未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洁、赵平平《浅谈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12期
(一)构建融继续教育和高职教育职能于一体的管理体制
学院确立了继续教育与高职教育并重发展的理念,形成了继续教育与高职教育两个轮子一起转的良性发展格局。具体体现在:一是学院领导“一岗双职”,学院领导班子全部兼任培训中心副主任,从领导职责层面的设计上,使继续教育和高职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二是继续教育职能部门专业化,学院相继设立了培训部、中邮网院运管中心、成人教育部和职鉴办公室,有利于持续深化推进相关领域的继续教育发展。三是教学系部“双职双责”,在常规的教学专业系基础上,又设了业务部,赋予其继续教育的业务发展职能,系主任同时是业务部主任,双职双责,形成了“一套人马”同时支撑继续教育和全日制教育的组织架构。
(二)探索建立“研培教”联动运行机制
学院集科技研发、在职培训和高职教育三项事业功能于一体,实行“数块牌子、多项功能、一套人马”的运行体制,形成了科研、培训和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研培教”联动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向在职培训转化,在职培训向高职教育辐射,以及系统提升教学师资核心能力的问题,强化了校企融合,推动了高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内涵发展。“研培教”联动运行机制具体包括:一是科技研发支撑在职培训。石邮学院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系部师资为主体,在服务企业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不断汇集成功案例,用于策划培训项目、开发培训课程,使研究成果方案化、课程化。二是在职培训辐射高职教育。学院实施的大量培训项目,不仅为教师了解邮政企业实际、跟踪业务发展搭建了平台,而且便于将企业对员工素质的最新要求、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技能鉴定的最新标准等培训成果转化为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三是师资一体化支撑“研、培、教”。学院在发展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过程中,通过国内外进修考察、项目研发、承担在职培训任务以及到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等途径,培育了一支能教学、能培训、能科研的“双师三能”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参与企业科学研究,从事培训项目开发。
(三)建立先进的邮政远程教育平台及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
首先,面向企业管理和员工学习需要,构建中邮网院专业化、全覆盖的体系架构。一是搭建了集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在职学历教育、知识技能竞赛、知识资源服务、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的立体化学习体系,全面服务员工学习发展。二是实行网络学院和五大专业分院的两级架构,全国中心和省中心两级管理。三是建成了由“全国中心-省中心-学习点”组成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其次,创新混合式、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为业务快速发展提供支撑。根据不同专业的培训特点和需求,针对培训内容的时效性和重要程度等要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训方式。如网上培训与集中面授相结合、网上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线测试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在集中培训班同步录制课件,通过中邮网院快速推进大规模培训的“集中转远程”方式;在网上学习基础上反复在线测试练习的“以考促学”方式等。同时为确保培训效果落地,积极探索了基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的“学习运营”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最后,完善运营支撑体系,确保远程教育培训的专业化运行。学院作为全国中心,专门成立了由项目开发、资源管理、技术支持、课件制作、Call-center等部门组成的中邮网院运行管理中心,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业务、技术支撑团队,建立了完善的运行管理规范,为全网远程培训运行、管理、技术等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四)构建“三位一体”的岗位培训体系
“三位一体”的岗位培训体系建设模式具体包括:一是根据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要求,梳理企业管理、业务、营销、技术、生产等五大岗位序列,搭建可视化的岗位培训体系框架,分层次规划岗位培训体系。二是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企业战略和文化为导向,结合行为事件访谈法、岗位关键任务分解法等技术手段,建立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三是按照岗位员工职业发展要求,将岗位培训划分为岗位资格性、适应性和提升性三个层面和阶段,搭建培训成长阶梯。四是根据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分解岗位员工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点,将其归类合并成模块化的课程,开发岗位学习资源,员工在不同的岗位发展阶段,学习相应的培训资源。五是建立“岗位培训、考试认证、资格管理、适应性培训、晋级培训”的标准化、常态化岗位培训模式,形成培训、考核、认证、上岗和待遇一体化的培训驱动机制,满足员工入职、上岗、转岗、晋职和素质提升等职业生涯发展的学习需求。
(五)加大品牌培训项目研发和推广
学院充分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并把研发品牌培训项目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学院已形成领导力、支局长支行长、营销人员、GLM国际物流师认证等多个品牌培训项目,提升了自身的支撑能力与价值内涵,也赢得了更广范围服务企业发展的机会。品牌培训项目打造的模式具体包括:一是前沿的培训理念。学院通过参加ASTD会议、派师资参加培训与课程认证等形式,及时将前沿培训动态和国际最新理念应用于培训项目的开发。二是专兼结合的项目团队。团队中既有以高职院校师资为代表的教学设计专家,也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专家。同时面向高端人群的培训项目,还有必要与有实力的咨询机构合作,提升项目的品质与质量。三是需求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在课程开发前期,通过岗位标准研究、跟班观摩学习、岗位测评等多种形式,从组织、岗位和个人三个维度进行需求分析,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流程化的培训组织方式。针对岗位人群特点,制定不同的培训组织方式。面向一线岗位人员,考虑到其人员数量多、地域分散的特点,采取“远程学习+集中授课+作业提交+考核认证+网上分享”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面向中高层管理人员,采取“测评诊断-集中培训-行动实践-总结分享-内化提升”五段式的运行流程。
(六)构建全网共建共享的资源体系
加强资源建设,满足大规模教育培训需求,为员工提供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学习资源,是继续教育的重点工作。邮政集团资源建设委员会常务办公室设在学院,学院充分利用这一职能,建立了“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全网共享、定期评优”的资源建设管理机制,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有效缓解了大规模教育培训需求与资源建设能力不足的问题,也从根本上实现了从多头低水平开发、局部使用到集中优势开发、全网整合共享的转变。资源建设与管理的模式包括:一是统一规划资源建设,引领资源开发。制定全网教材课件资源建设规划和年度资源开发计划,常务办公室采用公布计划、明确标准、全网申报、择优遴选、专题立项开发的方式,集中优质的师资团队开发教材和课程。二是建立全网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研究制定了集中课程标准和邮政远程培训课件制作标准,为全网资源共享打下基础;中邮网院搭建了全网资源共享平台,对全网课件资源进行归集、评估、与授权共享;建立了常态化的课件评优共享机制。三是拓展资源涵义,通过网院为员工提供丰富的资源服务。将资源分为知识、智力与数据资源,形成了案例、业务规章制度、企业标准、电子图书期刊、高端讲座等丰富的在线资源库。
(七)推动继续教育成果转化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建立与企业岗位要求相衔接的动态专业建设机制,如何根据岗位标准进行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建立校企融合,形成使人才培养工作与服务企业功能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学院及时将培训课程、科技研发、鉴定标准等继续教育成果反哺高职教育,实现了高职教育与企业需要的高度融合,有效解决了高职院校“所学”与就业岗位“所需”的矛盾,极大提升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推动过程中,做到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的一致化、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的一致化和校内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的一致化,提升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学生被作为“准邮政人”进行培养,学习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有效促进了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同时良好的就业率又使得生源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形成了产教的良性循环,极大地激发了学院的办学活力。
(八)建立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为使优质教育资源向继续教育倾斜,鼓励教学系部和优秀师资从事继续教育项目策划、课程开发及教学改革,学院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和考核手段。一是制定教师激励措施,提高继续教育课程课酬系数、评选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将承担培训课程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和工作考核的加分条件、选派师资参加国内外相关领域高端培训和到企业挂职锻炼等。二是制定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对业务职能管理部门和教学系部分别进行考核,在给教学系部的绩效考核指标中,除了下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指标外,还同时制定了继续教育绩效考核指标。这些机制的建立,吸引了更多优秀师资从事继续教育工作,鼓励引导了教学系部重视并抓好继续教育工作,激发了管理干部和教师的潜能干劲。
二、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继续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方面的经验
第一,学院继续教育与高职教育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高职院校资源有效配置、师资能力培养、考核激励到位、校企深度融合等深层次问题,实现了继续教育与高职教育两个轮子一起转、并驾齐驱、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激发了办学活力。
第二,学院构建了集岗位培训、职业鉴定、在职学历教育、知识技能竞赛以及知识资源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远程平台,创新了继续教育模式,破解了百万员工教育培训难题,也为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企业拓展了更大的舞台和空间。第三,学院“研培教”联动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向在职培训和高职教育的转化,在职培训向高职教育的辐射,以及教师“一身三责”核心能力提升的问题,强化了校企融合,推动和引领了高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内涵发展。第四,学院“岗位标准+个人成长阶梯+学习资源配置”三位一体的岗位培训体系,有效解决了企业教育培训的驱动力问题,促进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木本”业务,成为服务企业发展的长效抓手。第五,建立了“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全网共享、定期评优”的培训资源建设管理机制,为企业员工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学习资源,也促进了高职院校共享企业培训资源,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对行业性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深入创新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