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质量控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初产妇120例(其中自然分娩88例,剖宫产32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初产妇120例(其中自然分娩82例,剖宫产38例)作为为对照组。两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为28岁,孕36~40周,无妊娠并发症,两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的产科护理进行护理。具体步骤如下。1.2.1研究小组的确立:研究小组是由护士长和产科主要负责人组成,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对临床路径研究对象进行筛选,制作合理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并正确地评估临床路径效果,对临床进行规范的指导,最后进行总结,使研究能够畅通无阻的进行。1.2.2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参考《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手册》,研究小组根据本科特点、产妇护理特点、及其他们的实际具体情况绘制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表,横轴是用严格的时间表示,纵轴是用产妇护理流程表示,并将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标出。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母婴保健知识合格率、护理质量达标率较对照组高(P<0.01),(见表1、表2)。两组产妇护理质量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纯母乳喂养率、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详见表3。3讨论护理质量指的是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和医疗服务的效果、好坏程度。只有不断地提高护理管理,护理服务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护理管理的核心是病人对护理程度的满意,它是医院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护理管理者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重要前提。临床护理路径作为高质高量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已被大部分人所认同。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医疗和护理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患者能够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1]。在现实的临床护理路径实践中,护士需要随时观察记录评估患者的疾病的情况,能够准确判断患者什么时候能够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所具有的特点是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可以促进护理知识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临床护理路径以高质、高量、高效、低成本的优点存在健康教育护理工作中,并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巨大的进步,对我们更好的在推广临床护理工作方面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将护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8]。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产科护理中,护士能够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护理,使护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使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能够有条不紊、准确的实施。针对患者不同时段所出现的不同问题,然后对其进行标准化的护理措施,提前实现护理目标,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在护理方面的治疗和健康教育进行紧密的结合,使护理的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使护理质量得到全面的改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产科中,在住院期间产妇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满足及其提高,责任护士能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不断地改进或者增加护理的内容,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科学的、全面的护理[3]。患者住院以后,对产妇进行产前卫生知识教育宣讲,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术后产妇的母乳喂养技巧,宣教产褥期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护理及会阴护理。深刻的落实这一系列护理措施,不仅使母乳喂养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并且也使产褥感染发生率大大的降低。
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患者医疗费用得到大大的降低,并且能够提高其临床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使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合格率得到提高,可以使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稳步有效地进行,并且有利于各方面更为深层次的沟通,大大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使患者得到更为全面的护理。
作者:向娟 单位: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聂菁,张进.临床护理路径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425.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护士25人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27.6±2.2)岁;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护士25人作为观察组,女25例,年龄在21~37岁,平均年龄(27.7±2.2)岁。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具体如下:①建立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士必须要有责任心及工作经验,同时具有法律意识,因此治疗控制小组的组长必须具备这些条件。成立5个质量控制小组,每组由1名组长和4名护士组成,由组长负责全面的质量控制,不定期进行抽查,若出现问题及时总结问题并提出处理方案。5个小组分别为管理质量检查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文书组、教学组、五常法组,每个小组必须掌握本组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指标,每周汇报1次工作,每个月进行1次会议。②明确组内质量控制的内容:管理质量检查组需进行管理检测工作,负责落实规章制作的执行情况,岗位的职责落实及工作流程;消毒隔离组需执行无菌操作,检查无菌物品摆放,对一次性消耗品做月计划,及时提供无菌物品;护理文书组需检查护理表格的完整性、正确性及真实性;教学组需落实对实习生、护士的教学计划,安排继续教育的内容,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五常法组需检查手术室的卫生,手术室的区域划分,手术器械及药物的摆放,手术的记录,不良事件的记录,物及应急药物的准备,医疗废物的处理。③质量控制的措施及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定制质量管理标准,并制成质量控制手册,通过学习发现问题,组间讨论修改,要承担自身职责,每周不定时地抽查质量检查及监督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包括手术器械的数量不符、手术物品的准备不全、损坏贵重的设备仪器、急救箱内药物不全、药物器械的摆放较乱、药物出现外漏、漏签医嘱;两组护理质量的评分,每个季度进行评分1次,满分100分,包括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总体质量平均分。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不良事件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五常法组、教学组、护理文书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总体质量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摘 要 通过分析在我院产科的护理管理实践,总结了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最终认为实施质量控制和护理安全管理能够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护理实践中要根据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控制不良因素的发生,确保护理质量优质、安全。
关键词 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68
随着现代医疗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产科的护理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1]。产科护理学涉及范围广,整体性较强,对医务人员的产科护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医护人员承担着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任,因此培养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其专业素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或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文对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的具体实施内容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产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患者及家属方面 (1)对疾病的期待值过高。由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医疗知识,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多抱有治愈的心态,期待药到病除,但一旦治疗结果与预期值产生偏差,易出现拒绝治疗、违背医嘱的情况,导致医疗纠纷。(2)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治疗。患者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或接受医嘱;或听信民间风俗、土方、偏方等,当医嘱与民间风俗发生冲突时,对医师产生怀疑,不配合治疗;缺乏医疗常识,当自身身体状况不宜服用药物或服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时,不能及时向医师或护理人员反应,从而延误病情。(3)患者或家属的不良心境。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摧残,尤其是突发疾病给患者的家庭、工作以及经济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易引起患者的不良心境。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极易将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引发护理纠纷。(4)缺乏育儿知识。患者及其家属缺乏育儿知识,出现误用、滥用药物的情况;对产前症状缺乏认知,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孕产妇饮食搭配不当,导致新生儿营养缺乏;对产前健康知识缺乏了解,未能及时发现胎儿异常等[2]。
1.2 护理人员方面 (1)缺乏责任心[3]。护理人员每天工作量繁重,超负荷的任务量易导致护理人员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不能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临床护理工作,面对患者多表现为缺乏耐心,服务态度恶劣等,甚至出现脱岗或疏忽产程观察的情况。当孕产妇出现产程停滞的情况,护理人员若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理,将造成严重的后果。(2)专业技能不足。护理人员没有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理论知识匮乏,临床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与孕产妇及其家属沟通,无法处理应急抢救或者特殊事件等,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3)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面临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不能正确地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给医院的公众形象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护理人员没有足够的应急措施,风险意识薄弱,极易忽视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各种隐患和风险因素,不能有效地维护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自主权等,从而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4)服务态度差。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和热情,不能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个别护理人员对患者缺乏耐心,服务态度恶劣,对患者的提问不予理睬,不积极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以及观察记录,各种病症的出现和恶化,对患者病情缺乏预见性,从而导致护患纠纷。
1.3 管理层方面 (1)科室管理不当。护士长对潜在的风险缺乏预见性,未能定期分析总结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指定常见急症、重症的护理流程,缺乏科室管理标准,存在安全隐患。(2)忽略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重视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导致职业技能不足,不能有效地处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3)人力资源配置不当。护理人员的配置与患者的需求不符;没有安排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对新人进行培训,导致分配不均,新人经验不足,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1.4 其他 此外,医院环境、医疗设备、医院基础设施、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不当等也是产科护理工作的常见不良因素,易导致护理风险。
2 防范措施
2.1 注重护患交流 产妇若缺乏分娩及育儿相关知识,易出现恐慌心理,从而不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引发产科并发症,诱发护理安全隐患。因此,护理人员应向产妇讲解相关的产科知识,促使产妇认识到积极配合护理的重要性,对于产妇下床行走,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搀扶,避免出现摔倒的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2.2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且极具风险,故护理人员在掌握扎实护理技能的同时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到定时观察并记录产妇病情的变化,杜绝安全隐患发生。
2.3 加强法律意识 加强对护士的护理安全和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责任心,认真学习和了解《护士条例》《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知识[4],同时严格遵守,积极主动维护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自主权等,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相关病例备案,注重自我保护。
2.4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有一定组织结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工作程序,制定专科护理制度,进行人才培训计划。成立护理人员工作考核小组,确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根据患者意见调整护理模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2.5 构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等组成安全风险管理小组,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2.6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作为医院管理层,要针对产科的实际状况,以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的,科学合理的配置医护人员,提高护患比例,保证护理质量,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5]。同时,科室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和新生儿交接制度,提高护理效率。
3 小 结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严格控制、协调、监督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根据产科的实际状况实施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学辉.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3,4:1845-1846.
[2] 黄孝容.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4):267.
[3] 刘礼梅.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76-2777.
[4] 高 辉,董慧杰,鲍俊兰.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63-264.
[5] 李月芳.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42-43.
【关键词】蒙医外科;护理;质量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6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73-01蒙医外科护理质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护理质量控制内容
1.1.1整体护理质量各级护士分工明确程度,职责落实、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情况;患者的入院评估、计划、护理记录的完整规范程度;护理计划是否诊断确切、目标明确、措施落实、评价及时;出院指导是否到位;健康教育贯穿患者住院全过程,并加强入院后、手术前后、特殊检查前后及出院前指导。
1.1.2病房管理质量各项护理制度、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常规落实情况。病房能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安全的要求,治疗室、换药室环境清洁、整洁,冲水间、洗手间水池有无堵塞、地面积水,处置室污染物品分类处理是否及时有效,保管室物品是否放置整齐,护理工作有序。
1.1.3消毒隔离质量治疗室、换药室等无菌操作场所清洁无尘无杂物(窗台、桌面、药品橱、治疗车、地面等)。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签醒目,无菌包在有效期内,包布清洁无破损,包外指示带变色符合要求。浸泡液、浸泡容器定期更换,浓度液面达标。无菌操作场所每日紫外线消毒,每周乳酸熏蒸,紫外线灯强度达标。医护人员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用过的物品器械执行先浸泡再清洗后消毒的程序。一次性用品用后及时毁形浸泡。
1.1.4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文件楣栏按规定填写齐全、无涂改,字迹清楚。体温单点圆线直,入院、手术、分娩、转科、死亡等标志在40℃-42℃栏内,患者入院有体重。临时医嘱单、输血单双人核对签名,长期医嘱执行单时间真实、无代签名现象。护理记录出入量填写、汇总正确,生命体征记录及时,特殊情况随时记录。入院评估全面、书写规范,护理计划、护理记录具有连续性、反应患者动态变化、体现PIO内容。交班报告有“新、危、重、术”标志,交班顺序正确,用词恰当,内容与病情相符。
1.1.5各种记录本格式正确、字迹清楚。护士长手册有年、季、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月工作小结、护理人员考核等。早会记录有具体内容及出席人数。质量控制小组每周活动、检查打分、分析讨论及提出整改措施。工休座谈会每月召开,了解患者意见,反馈信息并处理,做好卫生宣教。护理查房本每月都有工作、制度、个案查房。护理缺陷记录实事求是、如实登记,责任到人,在规定时间上报,有讨论及处理意见。业务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总查对,物品、毒麻药品上锁,班班交接,记录清楚签全名。
1.1.6抢救物品质量抢救物品放置规范,专人管理,定点放置,标签醒目,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护士熟练掌握抢救室工作制度、急救物品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悉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用法、编号、作用。抢救用物齐全,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氧气、吸引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性能良好、清洁,处于备用状态。药品无变质、失效、过期现象。
1.2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由护士长、主管护士组成的质控小组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护理质量控制。
1.2.1定期检查每周专项检查,每次两个项目,第1周:整体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第2周:消毒隔离质量、各种记录本;第3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急救物品器材质量。
1.2.2随机检查利用下病房巡视治疗护理接触患者机会,随时随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2.3每日督查每班提前15min到病房了解患者病情思想状况,阅读交班报告、清点物品,质量控制小组成员掌控病区全面情况:患者总数、危重患者、复杂大手术患者、有思想情绪波动的患者,急需处理问题等,护士长利用晨会、早交班向护理人员了解情况并布置工作提出注意事项。2结果和体会
2.1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围绕整体护理工作流程加强关键环节的监督和评价,明显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安全,患者情绪稳定,信赖医护人员,护理病历书写严谨认真,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
2.2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对胸蒙医外科食道癌手术的胸管护理,普蒙医外科直肠手术的饮食管理,人工的护理等人人掌握,深静脉置管及护理等新技术不断开展,护理服务时效从患者住院期间扩展到住院前后,范围从院内扩展到院外。
2.3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随着一系列人性化、亲情化措施的推出,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逐年提高到98%以上,护理纠纷吵闹之事近年没有发生,护士及从事的工作渐渐得到肯定和赞许。护士从怕患者投诉到主动征求患者意见,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称赞。
2.4提高了护士长管理水平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学习书本管理知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多种形式学习外院先进管理经验,增强了护士长的自信心。使护士长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责任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全科护理人员水平的提高。护理组工作得到患者广泛认可并成为医院的先进小组。
【关键词】急诊科;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9-01
1 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
设置的要求:需按照我院的规定,急诊室的用房面积、其中的床位要求都已达到了标准,设置有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并设置有相关的辅助配置。设备要求:我院为了确保就诊病人的治疗质量,在抢救车上的物品齐全,所需药物、基本诊疗设备都很齐全,在急诊室我们配备了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开等设备。
2 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
人员技术是保证护理质量的主要条件,因此,急诊室的人员必须要有明确的人员安排和人员培养计划,进行比较全面的培训。在人员数量上,我们要按照规定进行比例配置,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1.0~1.2:1,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在人员资质方面,我们要求护士长为主管护师,在急诊科连续工作3年。护士均有护士执业证,40%具有大专学历,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在人员培训方面,我们按照以下计划进行:①按照类别对人员进行培训计划,如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进修护士的培训计划,并且定期复训,新进的人员必须达到要求后方可上岗;②定期业务学习计划,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互相学习,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了解时展的需求,科内每个月业务学习至少1次。③对教育水平没有达到要求的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规划,不满45岁的副主任护师以下职称的必须参加,要求每位护士必须熟练的掌握急诊科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各种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并且可以自己动手排除故障,为了降低出错率,要经常进行模拟演练。
3 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
快速反应观念:它是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也是急诊室抢救的主要特点。反应不迅速,就会影响急诊科工作的效率,就会影响到就诊患者的治疗质量,甚至关系到生命的存活。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院前急救观念:是指急救车可以在接收到请求信号好能够迅速的、第一时间赶到患者的地方,尽最大努力对其进行不间断的救治,这要求有较高的院前急救知识与能力。现代监护观念:要具有现代的监护设备,护士要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能够准备的判断、分析各种仪器的各种数据,并且要细心认真的观察管道和患者的病情,做出及时的报告。这是急诊科护士所必需拥有的素质,现代服务观念:现代服务观念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
4 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
急诊科就决定了救治一定要迅速。设立绿色通道,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成立完整的、高质量的救治小组,成员安排要实现一条龙服务,具备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检测部门都要对急诊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测,并及时将情况进行反馈、商讨,以便进一步弥补缺陷、不足来进行急诊科质量上的提升。制定合理的人员执勤规定、人员交接班制度,将责任具体分配到人,可以提高人员在其执勤时间段的工作质量,降低出错率。制定急诊病情分析讨论制度、突况处理制度,对病人的急救情况可以迅速的进行分析、确认,让病人在最快的时间得到最佳的治疗。制定急诊科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让医护纠纷能够得到最快的解决。提供多种便民措施,如开水、茶杯、便器、雨伞等,为无陪护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患者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并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用物,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
5 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预案
急诊科要求的是速度、质量。急救前一定要把各项物品补齐全,以备下次救治时使用。急救物品要做到“四定保持”,即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以便保持性能良好。急救物品也要做到班班交接,各班在下班前做好设备的各项检测、急救物品的清点,对有损的设备要进行报修、药品要进行补齐,并且做好记录,交接给下一班。制定急诊科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如抢救仪器故障防范预案,护理投诉防范预案、护理文书缺陷防范预案,医护配合不协调防范预案等。
6 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要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管理,以便达到规定的指标。成立院方、科室、自控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科内定期对护士进行质量管理教育,随时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建立检查登记和质量控制信息反馈制度;各项都要达到质量控制指标方可,比如,预检分诊正确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急、危重症抢救记录和监护记录合格率,各种护理记录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抢救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率,三基考试合格率;制定并落实急诊患者告知制度;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患者要有用药情况登记;抢救原则上实行封闭式管理;治疗室设施完好,布局合理,操作规范;处置室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用物分类消毒,有标志。
总结
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开,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人们对生命看得越来越重。这就要求急诊科的救治、护理质量也要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人们的救治需求。我院在救治上注重“急、快、救、高”,快速高效的进行救治,确保救治质量。不断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急救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风险防范得到了更大提高,管理也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 曹荣桂.医院管理学(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18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