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写事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体验式写作教学的含义
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作文也需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借助语言文字概括出体验的过程、结果。所以体验式写作教学就是基于体验而提出的新的写作教学思路之一,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亲自对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理解、能力发展、意义建构、情感生成、体验表达与反馈等进行体验的写作教学策略[1]。
体验式写作教学的含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验式写作教学要按照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个性心理品质、认知规律等,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有效组织安排体验活动;二是体验式写作教学需要教师进行有序的指导,凭借语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构建认识感悟、情感反应;三是体验式写作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观察、思考、感悟等能力,同时注重生成内在情感与人生感悟,通过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促使学生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感悟创造性地表达出来,最终形成个人作品,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
2、初中语文体验式写作教学的策略
2.1、细读感受,开发学生想象体验资源
首先,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后,可建立初步的文体印象;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通过师生、生生对话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在这一环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表现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等进行领悟,督促学生仔细对表现力强的精美语言进行品味,并反复诵读,形成语感,从而开发出学生的想象体验资源,为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讲解《济南的冬天》一课时,作者老舍先生用澄澈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试着去体味作者的情感,体验作者对济南冬天由衷的喜爱。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把自己最喜爱的画面找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开发想象体验资源,把对自己家乡冬天的喜爱写下来。有一些同学选择第二自然段,他们认为小城洒满阳光,让人倍感亲切、温暖,能让人联想到妈妈温柔的眼光、温暖的怀抱,体验到浓浓的温暖之情。还有一些同学选择第五自然段,他们认为济南的冬天是如此神奇,水不仅不会结冰,反而灵气逼人,惊叹于作者笔触的细腻与传神。流淌在优美文字下的是浓烈的深情,学生也被热爱融化,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细读收获情感、获得人生体验,写下了优美的作文片段,为写作积累素材。
2.2、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现实生活体验
在写作教学中创设情境指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观察现实生活世界,打破课堂写作教学的禁锢,回归现实生活。写作所表达的就是学生对真实生活的体验,只有体验,才能让写作显得更加真实。写作教学也应把学生引向生活,诱发学生对生活的多角度体验,并鼓励他们将真实的生活体验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例如,小小说《挽留》是由著名作家刘心武所著,大意是:由于学生没能提高考试的分数,家长就要辞掉大学生家教王耐,今天是他最后一次家教,而家长恰好听到了最后一次家教的内容,于是立即改变主意,挽留住王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就可以它为依据创设生活情境,将最后一次家教的内容引入写作课堂。即王耐教学生通过对刚才街角发生的一次突发事件的详细观察,通过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情态动作等深入探究其人品性格、修养个性,通过跟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从而对自己的人格灵魂进行检讨。这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能诱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渗透着学生强烈的个人情感体验,能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关怀自我生命。如此,学生就能在生活中积累体验,在写作时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这是解决初中学生写作内容匮乏的有效策略。
2.3、鉴赏作品,激发学生进行二度体验
二度体验是体验的一种形式,是对体验的再一次体验,它实际上是一种沉思的心理功能。而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中蕴含着他人的生活韵、人生体验,通过鉴赏作品,学生就能对他人的体验进行二度体验,唤醒学生积淀在内心的体验,从而产生写作欲望,把二度体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关键词】修辞知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应用
一、根据修辞知识的接受程度,开展有序的训练
不管是修辞还是其他的一些知识,学生对于其接受程度是有限的,学生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于所有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对于他们而言有着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开展有序的训练,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将修辞知识进行全面的把控和规划,再按照写作的内容和要求,逐渐将这些知识渗透进来,在初一、初二阶段,可以将重点放在词语的如何运用方面,可以将这些内容进行广泛的延伸,将大纲所要求的八类常用辞格引进来;初三阶段,由于学生要面临中考的压力,学习负担本身过大,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句式的选择方面,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其他的辞格形式也引进来,如层递、引用。
二、善用多媒体,丰富修辞语言的积累
首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资源,在阅读中逐步积累。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查阅资料,在阅读中不断增加知识的积累,将那些名言警句和优秀的段落语句等进行整理,并将其制作成课件,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修辞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透彻,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他们对修辞的审美水平。
其次,还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影片和励志人物为素材,进行课件的制作,通过向学生们展示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比如,电影《亲爱的》主要是以一部以亲子题材为主题的电影,将视角放在了普通的小人物身上,展示了他们在面临分离、抉择中的坚持和努力,他们并没有被命运的重重磨难所打倒,即使疲惫不堪,心理承受着巨大的折磨和痛苦,他们却毅然决然的扛起了自己身上的重担和责任,我们透过城市和农村中的这些小人物,看到了人们对生命的坚持和努力以及和亲人之间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从而给这个世界带来无限的温暖和希望。通过选取这部电影素材,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们写出观后感。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内心中的一些情感表达出来,通过写作来宣泄情感,赋予了文章更多的情感和生命力,从而写能够引发共鸣的人优秀文章,其中修辞知识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活力。
三、说写结合策略
在写作教学中,运用说写结合方法来使修辞知识在写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强化,其中最核心的点就是引导、启发和讨论。首先,通过启发式谈话,使学生对于作文中的修辞知识充满无限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一些优秀的范文,对其中修辞知识的运用进行讲解,通过词语、句式、辞格、句段的衔接连贯方面进行优秀范文的赏析;然后,让学生通过自由谈论的形式,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总体的探讨,接着再谈论将其如何更好的运用到文章中来,并总结出一些写作技巧;最后,学生可以自由进行选题,在查找相关的资料,列出提纲,完成写作。
通过说写结合策略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修辞知识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谈论、总结和写作,进一步巩固他们对修辞知识在写作中的运用。
四、从课内延展到课外
课堂学习是学生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巩固和延伸打下稳固基础的重要环节,课堂外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多向发展,通过课外的延伸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其中,可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写评论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提升其作文修辞运用水平的重要策略,教师制定出阅读书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阅读计划,在写读书笔记时要注意其中的修辞运用方式和手法,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这些课外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还可以将其中一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从而激发更多学生的写作兴趣。
综上所述,修辞知识在写作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使修辞知识的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实际的效果,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还应该不断去学习和研究,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其有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贾焱.修辞与语文教学浅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左园.初中新人教版语文教材写作模块的教学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3]乔婷.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5.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中考作文的命题也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学生的世界是宽广的、丰富多彩的。我们试把学生的圈子分为三大块:家庭、学校和社会。
家庭中有幸与不幸;有盆盆罐罐,磕磕碰碰;有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有希冀,有得失。孩子对父母的情感,有仰慕、敬佩、尊重;有讨厌乃至憎恨。以上这些,信手拈来,皆可成文。
学校的环境、纪律、校风、校训及教师等都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碰撞每个幼小的心灵,迸出种种火花。如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性格、工作、讲课如何,对学生怎样,衣着是否考究,何其丰富。学生呢,优秀者清高孤傲,落落寡欢,低劣者畏首畏尾,自卑自贱,或有的孤芳自赏,自怜自爱,性格或热情如火或冷漠似冰,或活泼好动或喜静独处,或深沉或直率;细细道来,多如牛毛。
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小到花草虫鱼,邻里锁事,大到国家大事,社会焦点。学生自身的苦乐喜忧,爱恨歌泣,娓娓诉来,一部洋洋洒洒的感情历程。
一、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背景以及存在的不足
(一)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背景
通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是一部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实用性等特点的优秀写作教材,并且在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中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本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根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中心思想以及体现了自主、合作创新的现代学习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推动语文写作教材的发展。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体系以及写作目标都符合当前语文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存在的不足
首先,虽然苏教版写作教材是显性和隐性方式相结合的,但是缺乏对隐形方式的训练和具体指导,九年级隐形写作方式,容易被教师、学生忽视,而且练习题的数量极少,缺少具体的专题指导。苏教版在很多方面都未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指导,如审题、语言的锤炼、通感等方面需要介绍给学生,但苏教版未做出相应指导。另外,苏教版写作范文的选用比较单调,例文都是源于文本,缺少多样性,而且对于学生的写作速度没有要求,在强调修改的重要性时,未强调修改方式的多样性,这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其次,苏教版缺少系统性的写作指导,且安排过于混乱,写作指导侧重于“以文为本”的写作训练,忽略对“以人为本”的写作指导,片面地在文本层面找训练方法,在静止的平面上进行写作指导,忽略了人的写作活动是动态的、立体的,缺少对动态过程的指导,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无从入手。最后,作文题目落后、命题前后重复、部分的写作实践和写作指导不匹配,同时存在写作平台单调,视野狭窄等问题。
二、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策略
(一)创新课堂写作教学模式
课堂写作是教师集中讲授写作知识,系统进行写作指导的时间,且课堂写作要当场完成。课堂写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但目前教学中存在教师的指导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教学效率低,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提高等问题,急需对课堂写作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首先,每堂课都要明确本次的写作目标和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清楚本次训练的重点,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的写作方向,指导学生的写作方式;其次,剖析具体案例,明确写作思路;再次,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最后,修改和交流学生所写的文章。
(二)构建完善、系统的作文教学序列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问题 教学方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104
1 语文写作的重要性
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初中语文测试题目中甚至包括中考,写作作为和基础知识运用、阅读分析相并列的一部分内容,占有30%~40%的分值。所以,写作一直备受学生、家长、老师的重视。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状况,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体验观察生活,总结经验和感悟。初中语文写作的有效性措施是教学的效率,具体指的是运用最少的时间、精力、汗水,用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语文作文的基本知识。采用一种简单实效的教学方式,用尽可能少的精力,获得更多更有效性的教学效果,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应该贯穿到语文作文教育的各个阶段,对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以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2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
在初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教育大纲来进行教学工作,以此来制定教育计划,可是对作文教学缺少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可操作性很差。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是随心所欲,任由学生自己参考文献,然后没有进行思考就开始写作,有的同学甚至抄袭,应付了事。老师对于作文的批改往往以传统批改语言应付,甚至简单一个“阅”字结束。
2.2 注重写作数量,忽略了写作质量
如今各科教学都追求大规模的训练,因此对作文进行训练的量也不断地被加大,在训练的同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同学去写,对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没有细心地去讲解,导致作文数量多但质量差。因此,不断鼓励同学多做训练,天天写日记、一周一作文、读书笔记、每日见闻等等充斥着学生的写作生涯中,老师也拼命地修改,这就造成了师生皆忙而无获。
2.3 作文内容与实际脱节,抄袭现象严重
如今的语文教材中有无数优秀文章,特别是现代名家精品,更是美文,令人赞叹不已。然而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缺乏美文中描述的场景,学生难以切身体会美文中的意境。当下许多学生把写作看作一种负担,不积极构思、准备材料,而是消极对待,只顾翻看手头的作文参考书,从中寻找相应题材的作文进行借鉴。
3 影响语文写作教学的原因
第一,作文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不同于其他各个学科的教学。对于一般的科目,通过考试能够了解自己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以后注意这些问题,下次就不会再犯。而作文就不一样,需要自己不断地修正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思维模式等等,才能够在下一次写作过程中有些许提高。而且在作文的阅卷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同样水平的作文,由于不同老师的欣赏眼光不同、看文章的角度不同等等因素,结果就会有不同的评价,得到的分数可能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作文成绩的风险性。
第二,教科书上所表现的美文大多数是之前的一些的场景,随着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所谓的“碧水蓝天”早已不知所踪,只能靠图片来了解。然而写作要求依然根据教材中的课文设计,这就出现了写作内容与现实分离的现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生活环境里缺乏写作中所需要的真情实感和场景,学生就被迫从书本上抄袭借鉴。
4 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
第一,根据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比重和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客观规律的教学计划,并且认真按照计划做。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技巧,是需要比较高的语言素养,以及对语言知识的积累,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坚持不懈,吸收优秀的语言素养。语言技巧是需要不断进行积累的,可以经常地读那些经典的文章或者一些国内外的名著,通过与时俱进地学习,掌握具有生命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只有不断地补充知识能量,增添一些新鲜的语言信息,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才能让知识的积累为自己的作文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第二,鼓励学生注重积累知识,经常进行片段写作练习。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要想顺应作文写作规律,摆脱数量的束缚,首先应该训练作文基本功。对于作文的基本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必须在教学计划中加强指导和训练,文章的立意、写作的题材、文章的观点等等写作的基本技巧都应该反复地利用例文,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基本套路,使学生一提笔就有话可说。其次,阅读量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仔细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开篇立题,将自己的感悟认真记录反复翻看,并对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试着下笔作文,并积极要求老师评改。长之以往,学生就会积累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和写作技巧,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第三,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新课标中规定: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创意表达。为此,老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进行教学、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进行随机观察训练。例如:老师可以利用上课推门进教室和学生互相致敬的这个过程向学生提问,以此进行观察训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5 总结
当学生升入初中之后写作表达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悉心指导。老师在教学之前应做好作文的教学计划,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将其作为作文素材,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老师也要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海香.初中作文教学窘境及教学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1,(7).
[2]黄合成.初中作文教学初探[J].读与写杂志,20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