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贵州大学研究生

贵州大学研究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贵州大学研究生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第1篇

目的就在于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死亡的认识与态度,为高校的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内在而真实的参考依据,同时希望通过我们的这块小石,激起国内死亡研究的层层波澜,使理性而智慧的人们能够直面这一与生同在的悲壮主题,并以此来升华短暂的人生。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向贵州大学、遵义医学院、凯里学院等大学的学生发出问卷500份,收回367份,回收率为73.4%,有效问卷343份,占收回问卷的93.4%。其中,文科学生答卷235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71.4%,理工医学生答卷108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29.6%;男生答卷230份,女生答卷113份,各占有效问卷总数的67%和33%。

问卷共设选择题10道,每道选择题所提供的答案为3个,并设“其它”类供被试写出其它的想法和意见,力求达到答案的全面、完整。还设有简答题4道,要求被试真实地写下自己的态度和体验。整份问卷涉及面广,覆盖面大,有死亡观、意识死亡的年龄、对自杀的看法,还有自己可能有过的濒死体验等等。

三、结果与讨论

(一)大学生意识死亡涵义的最早年龄及体验

大学生在意识死亡涵义的年龄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一般在6――11岁之间(即相当于小学价段)。其中男性主要表现在7岁或10岁左右,女性则集中表现在9岁左右。在回忆当时的具体感受时,大部分人体验到一种具体的恐惧情绪(130人,占总数的64%),只有三分之一的人(57人,占总数的36%)感到不理解,如好奇、好玩、无所谓等。

诚然,生命是美丽的,但当死神冷酷的阴影第一次漫进意识的领域时,生命又变得如此地令人忧伤而恐惧。伊壁鸠鲁在致美诺寇的著名信中,一再提出反对死亡恐惧的理由:“当我们存在时,没有死亡;当有死亡时,我们已不存在。”但是,恐惧作为人类的基本情绪,还是随着对死亡的意识一起深深地隐藏在幼稚的心灵中,影响着以后的人生。可以说,正是对死亡的这种普遍的恐惧情绪几乎在同一年龄阶段,以其有力而无情的切入,打开了个体早期浑沌的心灵之门,从而成为个体社会化开始的鲜明标志。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大约在7―10岁的时候,开始意识到死神的存在,同时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感,具本表现如一段时期内寝食不安,尤其在晚上感到莫名的害怕,这种对死亡暂时而清醒的恐惧,标志着天真无邪的儿童期的结束,也预示着儿童社会化的开始。

(二)大学生对待死亡的态度

这个问题主要是从几个选择题上反映出来。

第一个选择题:“对于个人的生命”。“要活得有价值,无论长短”者有164人,占总数47%;选“好死不如赖活”者有9人,占总数3%;选“顺其自然”者有101人,占30%;最后,自答者有69人,占总数的20%。

这个选择题反映了大学生的主流是抱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有价值、高质量的生命,反对那种为活而活的“赖活”观念。

第二个选择题:“你对死亡的态度”。选择“给生命画上句号,应快乐接受”者有58人,占总数的17%;选择“是一种巨大的丧失,难以接受”者有79人,占23%;选择“无所谓”者有88人,占总数的26%;最后自答者有118人,占总数的34%。从这个选择题可以发现,尽管大学生反对“赖活”,追求积极的人生,但是他们对死亡采取消种回避的态度,更多的人认为,这是“难以接受”而不是“快乐接受”。选择“无所谓”其实是有所谓或者说是无奈罢了。因此,多数人不愿选择供选答案,宁愿在最后序号下叙谈自己的看法。这本身就反映了对死亡的回避心理,更何况他们的看法也并没有真正超出上述三个答案。

第三个选择题“假如你处于濒死状态”,选择“拒绝死亡者”者有99人,占总数的29%选择“接受死亡”者有94人,占27%;选择“无所谓”者有66人,占总数的19%;选择自答者有84人,占总数的25%。

可见,虽然明知要死,不少人依然不能接受。虽然有较多的人选择“接受”或“无所谓”的态度,但依然还有总数29%的人拒绝死亡,这不能不令我们思考。这种不能正视死亡的态度恐怕反映的是更多的人深藏在内心的同样的回避愿望,这与上面选择题的结果相互呼应,表明当代大学生在死亡态度上的缺乏准备与理智。这种消极态度与他们在人生观上积极态度鲜明对立,生与死的这种“二律背反”令人费解。因为一般来说,对死亡的态度实际上就孕育了对生存的态度,反过来,一种人生观也就包含了其对死亡的认识,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分割。当代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生与死的这种“二律背反”现象,便确切地表明:他们在死亡问题上还缺乏真正的认识与心理准备,而同时他们已有的人生态度基本上是“外烁”的即是教育的结果,并不是在自己实际的人生体验中萌发的真实持久的态度。这种人生观积极也好,消极也罢,都只是暂时的,它们的生命力取决于他们的死亡观的形成。只有确立了稳定的死亡观,他们的人生观才会相应地形成,这种生与死的矛盾才会消失。当然,死亡观也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只是它比人生观更隐蔽、更间接、因此也就更具本源性。

上述结论还可以在另外的问题上得到论证。为了更充分地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死亡观,问卷还设置了简答题。其中第二题是“你现在对死亡的认识如何?并请谈谈你曾经历的一次濒死体验。”这个问题第二问的答案显示,大多数人(261人,占总数的63%)经历过“濒死体验”,至于造成这种濒死事故的原因从多到少排列主要有下述三项:1.溺水;2.车祸;3.疾病。可见主要是意外事故,他们的体验主要是“后怕”。在谈到他们对死亡的认识时,可以说基本上都认识到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即基本上能接受这个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面出现的生与死的“二律背反”现象解决了,相反,在表面接受中,只有少部分人是乐地接受它,使人生完满无憾。与此相反,有132人(占濒死体验者的61%)虽然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从心理上并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他们或是“遗憾”,或是“恐惧”,甚至还希望能“避免”,即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接受态度,这实质上仍反映了他们死亡的不成熟以及在心理准备上的不充分,这种普遍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生不重死”的倾向及其对人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

(三)大学生对自杀的看法

自杀是人自觉放弃自己的生命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现象,虽说动物也有类似的现象,但似乎说是“有意识”的行为还缺乏证据。对于自杀现象有各种看法,在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是存在主义的观点,认为自杀是“个人自由”的标志。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把人生的重点放在“今生今世”上,任何过早的或非自然的死亡都被看成是脱离常规、不吉利的事。从远古时期起,中国人就特别关心避免过早的死亡和如何达到长寿。甚至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精神相违背的其余学派思想(如墨家的刚烈任侠及各种悲剧意识)都最终湮灭,因此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不赞成自杀的。

这种思想是否还影响着今天的大学生呢?为此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简答题:“你对自杀的看法如何?你是否有过这种念头?”结果表明:1.对自杀持肯定态度者有91人,占回答此问题总人数的27%,其中认为“自杀是一种解脱”者有70人,认为“自杀是强者的行为,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者有21人。2.对自杀持否定态度有243人,占回答此问题总人数的73%,其中认为“自杀是愚蠢的,是不值得的行为”者有166人,“认为自杀是不负责任”者有77人。3.有过自杀念头者有126人,占回答问题总人数的42%;没有过自杀念头者有171人,占回答此问题总人数的58%。

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自杀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其中第一位的理由是认为自杀是对人生价值的毁灭,因而是“不值得”的行为;第二位的理由是认为自杀是“不负责的行为”,认为自己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还属于哺育了自己的双亲以及影响过自己的亲朋好友等,为了报答他们就必须活下去,而自杀便是对这种社会责任的放弃,因而也是“不道德”的。从以上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文化“重生不重死”的观念还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大学生们。的确,生命是宝贵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这唯一的一次生命历程,切不可轻率放弃。但是生命的价值决不是由其长短来决定的,而是由其质量决定的。“赖活”并不是对宝贵生命的珍惜并不是对宝贵生命的珍惜,相反是对生命价值的破坏。因此,对自杀现象也应辩证地认识。从动机上分有这样四种自杀者:第一种是“世厌者”。他们认为自己被某种观念、某个集体甚至社会所抛弃,觉得无法再活下去,只好一死了之。第二种是“厌世者”,他们认为人生的痛苦大于幸福,所以宁死勿生,结束这痛苦的一切。第三种是“游戏人生者”。他们无所谓生与死,既不恋生,也不怕死,浑浑噩噩,甚至为了某种玩笑就可以以身试死。第四种是“追求生命质量者”,他们认为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它的质量上。如果自己的生命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就可以死而无憾、死得其所了,即使是身体健康时也可以放弃这已无价值的生命。如著名作家川端康弘、三毛的自杀,不仅无损于他们人格的完美,而且还显示出死神温暖并富有人性的一面。调查结果中有91人肯定自杀,但其中只有21人认为自杀是强者的行为,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大部分人只是将自杀视为从苦海中解脱的方法,这种将自杀视为人生旅程的捷径的观点是不足取的。当代大学生在自杀问题上的这些观念表明:他们对自杀的看法基本上是受传统思想影响的,他们不赞成自杀,认为这是不值得的愚蠢行为,同时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只有极少数人(占总数的6%)能够从生命质量的观点来看待自杀,并承认自杀的价值。这便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死亡观上的基本不成熟及其人生观的不稳定性。

另外还有一个待分析的结果,即自杀问题的第二问表明,有近半数的大学生(42%)承认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自杀行为。这一方面说明产生这种念头的事件严重程度还不足以导致这样的行为。另一方面,有一位同学的话则反映出自杀念头的出现可能起着某种心理治疗的作用。她说:“我有这种念头只是为了泄泄气。”也就是说,这种极端念头的出现,只是对心理上所累积的生活中的不快进行清除。因为一旦有了这个念头,再想到它的可怕后果,那么心理上所有的愤怒情绪便一扫而光。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这种“假自杀”行为,这实质上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保护性心理机制。当然,这个结果也提醒高校教师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关心学生心理上的反常信号,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防患于未然。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孤独感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李传银等在综述国内外多种关于孤独感的解释后做出了全面的界定: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人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是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一般而言,每个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体验到孤独,只是偶尔短暂性的孤独并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的紊乱。而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则可能会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将青春期到青年早期这一阶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而大学生正是处于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他们从心理上渴望独立,摆脱对父母的人依赖,但在实际生活中又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以及内心冲突,他们又不愿向同伴、父母、老师求助,担心有损他们独立的人格,所以对于处在青年早期的大学生而言,更容易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之中。

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他将人的18~25岁这一阶段称为“成年早期”,在这一时期人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他认为要在恋爱中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来获得亲密感。这就提醒和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来获得亲密感,从而避免孤独感的产生。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贵州省各地区高校大学生500人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2份,有效回收率为80.4%。在有效的调查问卷中,男生209人,女生193人;文科168人,理科200人,体艺类34人;独生子女83人,非独生子女319人;汉族学生286人,少数民族113人;农村占308人,城镇占94人;大一19人、大二83人、大三300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已有的“UCLA孤独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UCLA孤独量表”共20个项目,11项正向记分,9项反向记分,采用4点记分的方法,由“从不”到“经常”给予“1”到“4”分,得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交谈方面的困扰程度、交际方面的困扰程度、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与异往的困扰程度,共28个项目每一维度7题,采用2点记分方式,回答“是”记“1”分,“否”记“0”分。

(三)数据统计

问卷调查的结果使用SPSS19.0 统计分析数据。

研究结果

(一)贵州省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总分及其四个维度的总体情况见表1。

表1 大学生孤独感、人际交往及四个维度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交谈方面 交际方面 待人接物 异往 人际交往关系 孤独感

平均分 2.5 2.9 1.5 1.9 9.1 52.6

标准差 1.7 1.8 1.5 1.7 5.2 5.4

结果显示,被试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困扰(根据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分规则,得分在9到14分之间,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在人际交往的四项维度中交际方面困扰程度较高,而受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较低。

(二)贵州省大学生孤独感与人际交往关系研究情况

根据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性别被试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及其交谈方面困扰程度、异往困扰程度上呈极显著差异,在待人接物方面困扰程度呈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交际方面困扰程度和待人接物方面困扰程度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在异往困扰程度上呈显著差异;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被试大学生在孤独感这一项上呈显著差异,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文科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和艺体生,而大二大三学生的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大一的学生(p均为0.05),结果详见表2、5、6、7。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性别 男(n=209) 女(n=193) t值 P

交谈方面 2.75±1.663 2.28±1.810 2.691** 0.007

交际方面 2.90±1.769 2.96±1.769 -0.364 0.716

待人接物 1.68±1.499 1.32±1.471 2.449* 0.015

异往 2.28±1.732 1.56±1.645 4.223** 0.000

人际交往 9.61±5.085 8.13±5.318 2.848** 0.005

孤独感 52.18±5.130 53.10±5.570 -1.727 0.085

注:n为人数,*表示差异性显著(p<0.05);**表示差异性极显著(p<0.01),下同

表3 不同民族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民族 少数民族(n=113) 汉族(n=286) t值 P

交谈方面 2.55±1.723 2.52±1.758 -0.135 0.879

交际方面 2.87±1.835 2.96±1.742 0.447 0.655

待人接物 1.37±1.554 1.56±1.471 1.118 0.264

异往 2.03±1.729 1.90±1.726 -0.662 0.508

人际交往 8.81±5.269 8.93±5.243 0.200 0.841

孤独感 52.87±5.166 52.53±5.438 -0.568 0.571

表4 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独生子女 是(n=83) 否(n=319) t值 P

交谈方面 2.48±1.735 2.54±1.755 -0.265 0.791

交际方面 3.07±1.752 2.89±1.772 0.821 0.412

待人接物 1.75±1.480 1.44±1.495 1.659 0.098

异往 2.10±1.757 1.89±1.718 0.954 0.340

人际交往 9.40±5.482 8.77±5.181 0.974 0.331

孤独感 51.65±4.977 52.88±5.432 -1.864 0.063

表5 不同生源地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生源地 农村(n=308) 城镇(n=94) t值 P

交谈方面 2.51±1.754 2.57±1.738 -0.298 0.766

交际方面 2.82±1.776 3.28±1.700 -2.181* 0.030

待人接物 1.41±1.473 1.83±1.528 -2.421* 0.016

异往 1.93±1.696 1.95±1.828 -0.074 0.941

人际交往 8.68±5.238 9.63±5.226 -1.544 0.123

孤独感 52.69±5.439 52.43±5.111 0.411 0.682

表6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专业 文 科(n=168) 理工科(n=200) 体艺类(n=34) F值 P

交谈方面 2.31±1.681 2.66±1.727 2.85±2.105 2.443 0.088

交际方面 2.83±1.640 2.98±1.869 3.15±1.778 0.572 0.565

待人接物 1.46±1.528 1.55±1.503 1.41±1.305 0.239 0.787

异往 1.76±1.718 2.00±1.658 2.41±2.061 2.382 0.094

人际交往 8.36±5.070 9.19±5.276 9.82±5.776 1.720 0.180

孤独感 53.49±5.415 52.19±5.237 50.94±5.222 4.614* 0.010

表7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孤独感、人际交往关系量表及其维度的差异比较

年级 大一(n=19) 大二(n=83) 大三(n=300) F值 P

交谈方面 2.47±1.577 2.75±1.834 2.47±1.736 0.824 0.439

交际方面 2.58±1.677 2.94±1.755 2.95±1.779 0.394 0.674

待人接物 1.47±1.020 1.43±1.450 1.53±1.535 0.129 0.879

异往 2.47±1.896 2.30±1.765 1.80±1.688 3.763* 0.024

人际交往 9.00±4.967 9.42±5.440 8.75±5.213 0.541 0.582

孤独感 49.68±4.854 52.43±5.410 52.86±5.333 3.247* 0.040

(三)贵州省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孤独感相关度

表8 贵州省大学生孤独感研究概况

平均每题得分 量表平均分 平均值 标准差 极大值 极小值

孤独感 2.631 2.5 52.62 5.359 67 36

从表8可以看出,量表平均每题得分高于量表平均分,说明被试大学生孤独感水平较高。

表9 贵州省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表

孤独感

人际交往 0.111*

表9表明贵州省大学生孤独感与人际交往呈显著正相关,孤独感越高,人际交往的困扰程度越高。

三、分析结果

研究显示,贵州省大学生总体上孤独感水平偏高,并与人际交往关系呈显著正相关,人缘关系一般,甚至和朋友的关系也并不牢固,时好时坏,经常处于一种起伏波动之中。不过,是否是独生子、是否是少数民族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人际交往关系及其四项维度中都不存在差异,这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热情和真诚,尊重他人,能够承担责任,善于交朋友,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美,善于利用恰当的言语方式来交流思想感情,因此在在建立友谊方面往往比别人获得更多的成功;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朋友的关系,能够自然大方的异性同学交往。

然而,不同性别、生源地不同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人际交往的不同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男生相比女生而言,与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时,开始表现的拘谨和沉默,不太愿意跟对方交谈,但这种局面一般不会持续太久,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能够与对方大方自然的交谈,这与男女学生在气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有着密切相关。来自城镇的学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同学在待人接物和交际方面的困扰程度更高,虽然城镇的学生从小有着更好的教育资源,但是他们也更加充满个性,进入大学后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从心理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优越感太强,不太愿意主动、真诚的与其他同学交往。年级越低的学生,与异往困扰程度越高,大一学生初入校园内心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但是又缺乏与异性同学沟通的技巧,在心理上又害怕对方瞧不起自己,有强烈的自卑感,加上某些同学内向的性格,所以不能够大胆的与异性同学交往。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地适应环境,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熟悉,掌握了更多的交往技巧,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尴尬会逐渐消失。

从大一到大三,年级越高孤独感越强,虽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社交圈子不断扩大和稳固,但是随着学业的加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也开始思考自己自身的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内心充满了一种即将走向社会,却又并没有做好准备的矛盾感,这些可能导致对孤独感的更深的体验。从大学专业来看,呈现出文科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和艺体生的现象,与邓日芳、徐慊、郑日昌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4],可能与理科生注重理性思维,文科生大多心思较为细腻,性格敏感,想象丰富,更比别人多了一份多愁善感有关。

总之,人际交往关系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交往与孤独感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际交往的困扰程度是学生孤独感水平高低的影响因素之一,反过来,孤独感也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孤独感及其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掌握与人沟通、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不断地增强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

参考文献:

[1] 张秀春,王瑜. 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与应对方式特点的相关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8).

[2]邓日芳,徐慊,郑日昌. 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3).

[3] 李艺敏,蒋艳菊,李新旺. 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J]. 心理科学,2006(02).

[4] 何毅钦. 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教育学院,2011.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2014年大学生校级科研项目。

作者简历:江河(1992-),男,四川遂宁人,本科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龙鹏(1993-),男,贵州毕节人,本科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高冬梅(1990-),女,四川南充人,本科生,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

1.前言

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意味着对篮球运动的积极心理上的准备,而且在主体和篮球运动之间,起着使两者结的媒介作用。同时,它又不断接受文化的、社会的、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变化发展。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国内还不全面。为此,本文以调查材料为依据,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贵族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问题作初步的探析,以期促进高校篮球教学和篮球活动的开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对贵州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的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

3.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3.1贵州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对篮球课兴趣的调查结果

首先通过调查访问,对贵州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兴趣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摸底了解,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贵州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和爱好的调查表》。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0份,回收率95%。

3.1.1贵州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学习的态度分析

表1 贵州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学习的态度

爱好感兴趣不感兴趣

人数10219385

百分比26.850.822.4

由表1可知,对篮球爱好者占26.8%,感兴趣者占50.8%,合计77.6%,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课的认识和理解是正确的,也反映了青年人追求快乐和活泼好动的特点,这对于学校篮球课教学的正常开展,对于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对篮球不感兴趣者也大有人在,占22.4%(思想认识不够,怕受伤)。这说明贵州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篮球学习缺乏兴趣,课堂表现为行为懒散、纪律松弛、学不积极,练习不刻苦、成绩常常不及格或勉强及格,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和篮球课任务的完成,甚至影响到学生对体育锻认识的误差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怀疑。

3.1.2各项球类运动兴趣的比较

表2 各项球类运动兴趣的比较 n=380

由表3可知:在被调查的251名男大学生中,对篮球感兴趣的占53.7%,其中表示对篮球有浓厚兴趣的占31.5%,仅有14.8%的人对篮球不感兴趣。而在被调查的129名女大学生中,表示对篮球无兴趣的占81.4%,仅有15.5% 的人对篮球感兴趣,其中仅有3.1%的人表示对篮球兴趣浓厚。由此可见,在贵州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中,篮球在男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兴趣基础,而女大学生的篮球兴趣现状却令人担忧与深思。人的行为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样学生对篮球课的学习兴趣也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锻炼行为在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使学生的体育锻炼于各种矛盾中,从而产生各种行为。这些行为有的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学习,有的则不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学习。

3.1.4篮球兴趣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不同兴趣类型的学生,课堂表现明显不同,具有浓厚兴趣型的学生对篮球课有迫切愿望,一般表现为早早来到运动场,出勤率高,甚至带伤病坚持参加学习,课内精神饱满,情绪高涨,上课时,注意力集中,理解技术要领快,接受能力强,勤于练习,善思维,能调节和克服由于练习及其它因素影响的学习任务,课后不想离去,课外常要求教师辅导,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而兴趣一般型的学生课堂表现很不稳定,情绪高时,注意力能够集中,练习认真,反之,则练习马虎,注意力分散。

4.教学中影响篮球兴趣的因素

4.1教学内容单一,使学生产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感觉,使逐渐丧失学习篮球的兴趣。

4.2教学形式采用“注入式”“传习式”,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生主动性的锻炼,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挫伤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情感。

5.结论与建议

5.1贵州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中,相对于其它球类项目来说,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篮球运动的。篮球在男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兴趣基础,而女大学生的篮球兴趣现状令人担忧。

5.2篮球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诱因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与爱好。

参考文献:

[1] 朱鹏.对大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比较研究.西安体育学院报,2005(3)

[2] 吴隆媛,丁艺.城乡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与体育兴趣的调查分析.体育与科学,2001(2).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第4篇

激励机制是为解决委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动力问题的机制,即委托人如何通过一套激励机制促使人采取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效用。一个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统一起来,使前者能够努力实现公司所有者利益,即公司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吸引最佳的经营人才且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偷懒、机会主义等道德风险。

一、调查样本及数据说明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治理机制变革实证研究”。在2008年9月到2009年9月一年的时间里,课题组先后向贵州省的贵阳、安顺、遵义、毕节、六盘水、黔西南州、铜仁等地区发放问卷4000份,涵盖了整个贵州省,回收问卷2227份,其中国有企业的回收量为476份,有效问卷332份,占国有企业总回收量的69 .75%。

二、样本企业激励机制分析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工资加绩效奖金依然是激励经理层最常用的方法,占到了样本比例的96.69%,其次是年薪制和晋升,分别为

23.49%、19.88%,如表1所示。在长期激励方面,国有企业要好于民营企业。提供给经理层学习机会的激励方式占样本总量14.76%,高于民营企业(9.94%)的比例。采取股权激励(包括管理者持股和股票期权)的企业占样本总量的5.42%,同样高于民营企业(3.85%)的比例。“股权激励机制”可以使企业内部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对防止内部人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对于员工的激励方式,有71.39%的企业依然了采取工资加绩效奖金的传统的激励方式,

其次是固定工资和晋升。与对管理层的激励方式一样,样本企业采取员工持股激励方案为数较少,只占6.33%。值得一提的是,有21.08%的国有企业给员工提供学习机会,高于民营企业的比例,这说明国有企业更加关注员工的成长性和发展性,开始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表2所示。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有2.41%的企业员工离职率比较高,26.20%的企业离职率一般,65.06%的企业员工离职率很少,这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长期性,员工工作稳定性较大。

三、简短结论

贵州省国有企业激励方式较为丰富,激励因素有待加强。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不能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激励因素能使员工感到满意,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所以要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关键是要改善员工的激励因素。

不论是对于经理层还是员工,工资加绩效奖金都是贵州省国有企业最常采用的激励方式,其次年薪制(固定工资制),这样的激励方式只能给予一定的保障,但却容易形成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并不能真正使员工满意。而晋升、提供学习机会、声誉激励和股权激励才能提高经理层和员工的忠诚度,才可将经理层和员工的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挂钩,引导企业人员为公司的长远利益努力,保证国家财产增值增收。贵州省国有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四、启示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国有企业不能完全对放权让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形成内部人控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不仅国有企业存在这样的状况,民营企业中同样存在。因此股权激励是目前比较新颖的,防止内部人控制同时提高员工参与公司经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在国有企业中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员工持股可以促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并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和激励力度。

贵州大学研究生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 房价波动 影响因素

一、西部地区房价波动回顾

房价是反映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选取西部地区各省份2002年至2013年这十二年的年度房价作为研究对象,从西部地区各省份房价的年度数据波动进行分析,找出西部地区房价的区域特征和差异。由图1可知,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房价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2008年以后增长的速度加快。在西部地区各省份中,房价最高的三省是重庆、四川、陕西,2013年重庆的房价为5569元/平方米,成为西部地区房价最高的城市,高出西部平均房价22%。在近十二年以来,房价忽高忽低,波动较大,在2013年增长较快,同比增长了28%。在西部地区房价水平最低的是甘肃和青海,甘肃房价虽然有的年份增长较快,但是整体房价还是偏低,2013年房价为3886元/平方米,比西部地区平均房价低14.8%。青海近十二年以来房价均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房价,整体上房价水平偏低但是较稳定。

图1 西部地区各省份平均房价变化趋势图

为了进一步对西部地区整体房价区域特征进行研究,选取了全国平均房价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房价进行比较。2002年东部地区房价为2557元/平方米,是中部地区的1.8倍,西部地区的1.7倍,到2013年时东部地区的房价增长到9413元/平方米,是中西部地区的两倍多。总体上讲,中部和西部房价的走势基本相同,均为逐年增长,但是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房价,并且与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2010年之前,中部和西部地区房价的增长趋势大致相同,之后增长速度开始逐渐放缓。

二、房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从房地产市场需求的角度

1.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了个人以及家庭的收入情况,从而进一步对房地产的需求造成影响。这是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收入超过一定水平的时候,才有能力购买住房,形成对房地产的需求。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有效需求,即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结合。很明显,在房价一定的前提下,假如一个地方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那么对房屋的购买欲望就会越强烈,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就会增加,这个地方的房价就会呈现上涨趋势。简言之,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房价也随之上涨,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2.城镇人口。从各国经验来看,人口总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人口总量越大,对住房的需求量也就越大,人口总量与房价成正比。城镇人口规模的较大变化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造成重大影响,进而使得房价波动过大。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住房体制改革以来房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率的快速提高,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镇涌入造成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镇人口的增加,就会需要更多的住房来满足居住和投资(投机)需求,而房地产的供给缺乏弹性,生产周期长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会造成房价上涨。目前,我国仍在继续推进城镇化,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城镇人口将会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

(二)从房地产市场供给的角度

1.土地购置费。土地购置费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支付的费用。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需要建造更多的工厂、办公室和住房,而房屋是土地的表面附着物,需要以土地为基础,但土地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这与不断增长的土地需求相矛盾。因此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取得有限土地的使用权,必须支付较高的费用,造成土地购置费持续上涨。而土地购置费是房地产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随着土地购置费的不断上涨,房价也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2.建造成本。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特别是电、煤、油等能源价格的上涨,导致钢铁、水泥等建造材料价格的明显增长。在以往的研究表明,建造成本占房价的比重为30%~40%。建造材料价格和工人工资的上涨,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有很大影响。而房价主要是由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加利润构成的,如果假设房地产开发商获得利润固定不变,那么建造成本的增加将会导致房价的上涨。如果假设房价固定不变,那么建造成本的增加将会使得开发商的利润减少,开发商将会削减开发,从而导致房地产的有效供给减少,也会推动房价的上涨。

3.开发贷款规模。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商获得的用于住房、商业用房和其他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数量。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发放信贷的方式,对房地产的开发和流通起到支持作用,使得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从理论上来说,开发贷款的增加有利于房地产开发商顺利获得土地的使用权,以及顺利完成房屋的建造,会增加房地产的有效供给,在房地产有效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房价下跌。

(三)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

1.CPI。CPI对房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较为复杂。从房地产市场供给方来看,物价上涨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进而促使房价上涨;从房地产市场需求方来看,一方面物价上涨会使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货币才能维持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水平,减少了资金结余,挤占了原本打算用于购房的工资收入,因此造成房地产有效需求减少,房价下跌。另一方面,物价上涨会造成实际利率的降低,投资(投机)者相对于储蓄来说更倾向于消费和投资,期望资金能够保值增值,房地产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因此会有大量的资金从银行涌向房地产市场,造成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增加,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三、结论

一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房价普遍呈现上涨的趋势,加重了人们的购房压力,挤兑了用于其他方面消费的资金,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房价频繁、剧烈的波动会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影响房价波动的因素并予以调整,房价的过快上涨会产生价格泡沫,当最终泡沫破裂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经济倒退十年就是最好的例子。房价波动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找出影响房价波动的因素对西部地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曲波.房地产经济波动理论与实证分析[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

[2]吴宝申.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