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字古诗

汉字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字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字古诗

汉字古诗范文第1篇

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我,如今,很少拿起笔在摊开的、洁白的纸上认真地书写。有一日看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被那些参与书写的同学和被写出来的一个个方块字深深吸引,无限感慨!我问身边的友人,你们可愿意书写汉字,他们的回答是:“好几年没拿笔写过字了”“偶尔写,哈哈,那是签合同时……”“写字太讲究了,难看了不敢写,敲击键盘多好啊,多省事……”

我深感失落,到底是遗失了什么呢?

我知道你们懂汉字,你们每天都在奋笔疾书,所以我把汉字的某一部分故事说与你们,渴望你们有一天与我们不同。

古代中国人将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它大约反映了战国末期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六书基本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还有不够完善周密的地方,但它仍然不失为了解汉字的最好纲要。可以说,“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象形字 画人画鸟画山冈

象形字是汉字造字的基础。它就像一幅幅画卷,展现着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万物的认知。

鲁迅先生说,汉字的基础是象形。象形字就是画物像它的形状,以此形状表达它的含义。“乌”与“鸟”字相比,正好切去鸟头上表示眼睛的一点。画鸟不点睛,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古人在造字时,对于象形字,需要抓住形象的特征。乌通体黑色(颈下有一些白羽毛的,古人称鸦),乌的黑眼睛因和羽毛的颜色相同,看上去就不分明了。所以“鸟”字点睛,“乌”则不见其睛。

据说,小乌雏出生后,其母要喂养它六十天。小乌鸦长大后,老乌鸦飞不动了时,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其母,这叫反哺。因此乌在古诗文中成为孝道的象征;浙江省有个义乌县(现为义乌市),在汉代称乌伤县。相传有个叫颜乌的孝子,父亲去世时,独个儿一筐一筐地背来黄土,为父亲垒坟。这时群乌赶来相助。试想乌的嘴能叼多少土呢?结果乌的嘴都受了伤。人们便将这个县取名为“乌伤”。到唐武德年间,改为义乌县,名字显得更为典雅含蓄。

《说文解字》里象形字只有364个。汉代以后,一千多年来只造了“伞、凹、凸”等少数几个象形字,现在已不再用这种方法造字了。

前边谈的象形字是就字的来源说的。有些字不管它的来源,单就它现在的字形来说,也有很强的象形性。例如“笑”,不管东汉许慎说“打竹板奏乐使人笑得直不起腰(夭)来”,也不管宋朝坡说“用竹子打犬不可理解”,人们越端详它越觉得它喜眉笑脸的。“哭”字,越端详越觉得它像个顽童在张口大哭。汉字“乒乓”,不但像声,而且像形。汉字“甩”不是很像一只手用力往外扔东西吗?简化字“风”不是很像横扫落叶的狂飙吗?“喜”字不是很像人们张口喜乐的样子吗?

古老的象形字是一种表形的文字。“象物之形”,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不说抽象的意义无形可象,就是具体的东西,也不是都可以“象形”出来的。用这种方法构造汉字,没法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汉字由表形向表意发展,于是指事字和会意字应运而生。

指事字 刃点刀口末画树梢

在象形字的基础上稍稍加工一下,就成了指事字,它通常用来表示抽象或局部的东西。

有些指事字是象形字加象征性符号。例如表示树根的“本”,表示树梢的“末”,表示刀锋的“刃”等。“刃”字,甲骨文是在一个“刀”的象形字上,在表示刀的刃口的地方加上一个点,指出这里是刀刃。这一个点就是指示符号,因而构成了“刃”字。《说文解字》说:“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抽象的、复杂的、不能象形的意义,终究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真正抽象的意义,既然无形可象,也就难以“指点”出来。例如“休息”的“休”,“忍耐”的“忍”,这些“事”怎么“指”?所以,汉字里指事字比象形字还少。《说文解字》中,指事字只有125个。汉代以后,基本上没有再造指事字。

会意字 月在日边明

月在日边明,日月当空。会意字也许是六书之中最有趣的一种造字方法了。这些绝妙的文字透射出了中国人丰富的联想与率真的态度。

有一次坡去金山寺看望佛印和尚,步近禅房便闻到一股酒肉香味。原来,佛印不戒酒肉,性情放荡不羁,诙谐幽默。这天,他把一条黑狗杀掉了,悄悄地躲在房里低斟浅酌,大嚼狗肉。正当吃得起劲,一听到坡的叫声,便慌忙把酒肉藏了起来。坡早看清楚了,却佯作不知,想和他开个玩笑。坡说:“我今天写了一首诗,有两个字一时想不起来是怎样写的,所以特来请大师指点。”佛印说:“不敢,不敢!请问是哪两字?”东坡说:“一个是‘犬’字,一个是‘吠’字。”佛印哈哈大笑说:“学士,你真会寻开心,小僧以为是什么疑难字,这个‘犬’字的写法是‘一人一点’嘛!”东坡又问:“那么‘吠’字呢?”佛印回答道:“犬字旁边加个‘口’就是‘吠’了!”坡听罢也哈哈大笑说:“既然如此,那你快把藏起来的酒与肉端出来,一人一点,加上我这一口来吃吧!”说罢,两个朋友不由相视而笑。

符号表示意思的指事字并不是万能的,有时表达得很不清楚。于是我们聪明的祖先又想出了一个造字的办法:会意。以上这则故事,实际上是拿会意字开的玩笑。会意字是另一种造字方法。祖先们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合起来,从它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出一种新的、通常是抽象的意义。这种造字办法叫会意。许多会意字是很有趣的,透射出先民们丰富的联想和率真的态度。这也是后世文人墨客以字作游戏的基础。

形声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

汉字古诗范文第2篇

1、从前,楚国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盾牌它刺不破。”大家半信半疑,没有人理他。他见没有反应,就把矛收起来,拿出一块盾牌来,又说大话:“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武器能刺破它。”这时候,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无坚不摧的矛,来刺你坚不可摧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听了这番话,觉得自己吹牛吹的太大了,只好满脸尴尬地走开了。

2、世上不大可能同时存在无坚不摧的矛和牢不可破的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三思而后行。

(来源:文章屋网 )

汉字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韩语;“之”字型成语;比较

韩国和中国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自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流。训民正音颁布以前韩半岛一直使用汉字作为书写文字。训民正音颁布以后虽然韩文得到普及,但是汉字依然在韩半岛广泛使用。随着汉字文化的影响,成语也引入韩国。在韩国,成语分为汉字成语、四字成语和故事成语三种。其中故事成语包含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等,是我们在报纸媒体等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到的。

一、“之”字型四字故事成语的概况

通过查阅以往的文字资料及韩语《故事成语大词典》可以发现,“之”字型四字故事成语在韩语故事成语中占有很大比重。通过统计发现,《故事成语大词典》中大约收录了3500个韩国四字故事成语,其中含有“之”字的四字故事成语约500个,占据了七分之一,由此可见“之”字型四字故事成语在韩语故事成语中的重要地位。

二、韩汉“OO之O”型故事成语的对比

(一)、形态一致的情况

“OO之O”型故事成语中既包括韩汉形态完全一致的情况,又包括形态不一致的情况。下面首先来看形态一致的情况,如下例:

①删之蛙(汉)删之蛙(韩) ②强弩之末(汉)弩之末(韩)

③口耳之学(汉)口耳之W(韩) ④破竹之势(汉)破竹之荩ê)

(二)、形态不一致的情况

形态不一致的情况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把汉语成语名词化为“OO之O”的形式,另一种情况为韩汉成语虽然皆为“OO之O”的形式,但是最后一个字用相似意义的字替换。

1、汉语成语名词化

(1)、只有一个字不同变为“OO之O”型

①鞍马劳顿(汉)鞍R之冢ê) ②斑衣戏彩(汉)斑衣之颍ê)

③邯郸学步(汉)邯之步(韩) ④塞翁失马(汉)塞翁之R(韩)

上述这组成语是把原本“ABCD”形式的汉语成语改为了“AB之C”、“AB之D”的韩语成语,其中前两个为“AB之C”形式,突出了原本汉语成语内容的核心语素及实际意义,而后两个为“AB之D”的形式,由原本叙述型的表达直接意义的汉语成语变为了具有名词性偏正结构的韩语成语。

(2)、两个字不同变为“OO之O”型

①倾国倾城(汉)A之色(韩) ②骑虎难下(汉)T虎之荩ê)

③回肠九转(汉)九回之c(韩) ④杞人忧天(汉)杞人之n(韩)

上述这组成语中,韩语成语皆有两个字与汉语成语相同,但是这组汉语成语为叙述型成语,而韩语成语为名词型成语,韩语成语使用“OO之O”的形式,“之”字后面的字更加清楚地表明了原本成语想要表达的实际意义的核心内容。

2、成语最后一个字不同

还有部分成语虽然韩语成语与汉语成语皆为“OO之O”的形式,但是“之”字后面的成语最后一个字却不相同,韩语成语在引入汉语成语的过程中把最后一个字改为了近义词。

①燃眉之急(汉)燃眉之厄(韩) ②乌合之众(汉)鹾现卒(韩)

③天壤之别(汉)天壤之差(韩) ④兼人之勇(汉)兼人之力(韩)

上述这组成语的汉语和韩语皆为“OO之O”的形式,只有最后一个字不同,但是成语的意义没有发生改变,韩语成语把原本汉语成语的最后一个字替换为了近义词。

三、“O之OO”型和“OOO之”型故事成语的对比

(一)“O之OO”型故事成语

根据《故事成语大词典》统计,韩语“O之OO”型故事成语只有以下18个,其中只有4个成语有对应的汉语成语。

居之中天 忍之 死之五等 取之o禁 ⒅o惜 置之忘域 之男子

坐之不w 信之o疑 P之於 望之不似 天之亡我 V之一日 天之美

求之不得(汉)求之不得(韩) 束之高阁(汉)束之高w(韩)

乌之雌雄(汉)踔雌雄(韩) 置之度外(汉)置之度外(韩)

由此可见,韩语“O之OO”型故事成语中的“之”字因为多为代词,所以在与汉语成语作比较的时候只有少部分有对应的汉语成语且并无形态意义变化,大部分韩语“O之OO”型故事成语在现代汉语成语中找不到对应的成语。

(二)“OOO之”型故事成语

根据《故事成语大词典》统计,韩语“O之OO”型故事成语只有以下20个,其中只有4个成语有对应的汉语成语。

Y者解之 鬼神避之 百思之 熟能R之 深之 易子教之 易地思之

耳而目之 一P]之 自糁 左之右之 天必褐 下堂迎之 W而知之

行且\之 M之z之

生而知之(汉)生而知之(韩) 敬而远之(汉)敬而h之(韩)

尤而效之(汉)尤而效之(韩) 匍匐之救(汉)匍匐救之(韩)

由此可见,韩语“OOO之”型故事成语中的“之”字多为代词或者虚用的音节助词,从出处上来看多来自于古代汉语的篇章诗句,且只有少部分有对应的汉语成语。如“结者解之”,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成语,却有“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样同义的熟语。

四、结语

中韩两国不同的语言、文化、地理环境差异使得两国的成语也出现了很多不同。通过对“之”字型成语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借自汉语的韩语成语有着把汉语成语变成“OO之O”形式的一种趋势。对于韩语成语中“之”字型成语与汉语成语出现差异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第一,韩语成语保留了更多的古代汉语的用法习惯。由于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很多汉语摒弃了古文中的用法习惯,而韩语恰恰相反,更多的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一些用法。第二,韩语“之”字型成语的同义替换现象。譬如韩语成语“天壤之差”与汉语成语“天壤之别”,“差”字与“别”字即为同义词。这种用法的不同是由于韩语用词的语言习惯所致,更倾向于用本民族熟悉的字来替换汉语成语的同义字,以期达到更好的理解效果。第三,韩语成语容易使隐含的意义更加显明。韩语成语以“之”字代替原有字,特别是在“OO之O”形式中,突出了原本汉语成语内容的核心语素及实际想表达的意义。成语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通过对韩汉“之”字型四字故事成语比较研究,对理解中韩两国的语言文化有所帮助。而就韩汉成语整个庞大的系统研究,是个很有难度的课题,有待于今后的深入研究。(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朝鲜语系)

参考文献:

[1] [M].,2014.

[2] .n・中,故事成Z,比^x究[D].,2006.

汉字古诗范文第4篇

在古人关于时间段的概念中,最长的是“年”。年的概念最初源于庄稼成熟。年字甲骨文作,上部分像禾苗之形,下部分像人弯腰背负之形,用人背负禾苗来表示庄稼成熟而进行收获之意,又由庄稼一年一熟而引申为时间单位。到金文时字形稍有讹变,人与禾苗连接在一起,成为形。篆书又在人形上增加装饰性笔划,遂变为形。“年”字的构形突出反映了汉民族时间观念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与“年”表示相同时间段的还有“岁”,这是根据天象纪年,称为岁星纪年法。岁星即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木星,根据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来纪年的方法即为岁星纪年法。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观测到木星每年都要行经一个特定的区域,绕天一周需要12年。于是将木星绕天的区域分为12个星次,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每运行至一个区域,这一年便记为“岁在××”,12年为一周期。由于木星具有纪年的功能,便将木星命名为“岁星”。“岁”的繁体作“”,甲骨文作,于省吾等人认为此即为斧钺之“”字,其中的两点或曰像斧钺上用于挂置的两个孔眼,或曰是斧钺上的文饰。“”甲骨文又作,左为形,右侧为由两个“止”字,其构意各家说法不一。这种写法在西周金文中成为主流,且布局更为整齐化,作、等。郭沫若在《金文丛考》中认为:“左右二圆点之象形文变为左右二止形之会意字,而字以成。是故本之异文,其用为木星之名者,乃第二段之演进。”后来又由木星之名引申指一年的时间。到篆文时由于“”“戌”形体相近,而“岁”的古音也与“戌”相近,在形声化趋势的影响下,“岁”字便以“戌”代替了“”,写作,成为“从步,戌声”的形声字。岁星纪年法在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有“岁在星纪”,《襄公三十年》有“岁在降娄”,都是以岁星纪年的例子。

一年又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叶玉森等将甲骨文的释为“春”字,其字与“木”字形近,上部弯曲延展状表示树枝在春天抽条生长。其字或者在下面加,作。其中的即“日”,是形旁,突出表示春天跟太阳的关系。古《孝经》中“春”字都写为,与甲骨文形体相近。金文中树的形状发生变化,枝条延展张扬之形简作一条横线。为了突出植物生长的含义,又在甲骨文的形体之上增加一个形旁“”,作。小篆承接金文形体,上从,下从日,只是中间原来的枝条延展之形被拉长,变为“屯”形,作。《说文》将“春”训释为“推也”,即在春和日暖的时候万物都开始生长,也切合了“春”字在甲骨文中的造字意图。

“夏”字甲骨文作、,像蝉形。叶玉森在《殷墟书契前编集释》中认为,甲骨文卜辞中的蝉形被假借来表示夏天义,因为蝉是代表夏天到来的一种昆虫,听到蝉声便知道夏天已经到来。金文的“夏”字由蝉形演化为人形,作。蝉的头部及触角演化成为形,躯干部分由人形替代,蝉的四肢亦变作人的四肢。小篆整齐化作,成为头、身、手、足俱全的人形。《说文》将“夏”字解释为“中国之人也”,这是因为夏朝时夷狄开始入侵中原,为了与外族人相区别,从那时起将中原人称为夏人。《尚书•尧典》有“蛮夷猾夏”,其中的“夏”即指中原汉人。

和“夏”字类似,“秋”字甲骨文也为昆虫形,作,郭沫若等人认为是一只振翅鸣叫的蟋蟀形。由蟋蟀在秋天到来时鸣叫借以表示秋天。《诗经•豳风》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就是用蟋蟀的活动范围来表示时节变化。所以,甲骨文以蟋蟀的出现作为秋天到来的标志。后来,由于秋天庄稼收获后经常要焚烧,所以“秋”字便加上了部件“火”。到籀文时形体发生讹变,作。蟋蟀形讹为龟形,并另加义符“禾”,突出禾谷成熟之义,也兼读(jiāo)声。小篆又省去龟形,作。“秋”在文献中常用作庄稼成熟之义,如《尚书•盘庚》中有“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这进一步体现了汉民族的时间观念和农业的关系。

“冬”字甲骨文形体作、,戴家祥等认为此是“终”的本字,像丝线终端有绳结形,后引申而有冬季之义。金文将字形线条化,又在中间加了“日”形,作,从而突出其与太阳的关系。小篆又将义符由“日”换为“”,用结冰来作为冬天的象征。

古人对于时间的划分是十分细致的,不仅一年分为四季,在一月之内也确定了特定的时间点,如“朔”“晦”“望”等。每月的第一天叫“朔”,这一天月球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地球上见不到月光。“朔”字小篆作,从月,从。的甲骨文形体为,是一个倒立的人形。由倒立的人形和月结合起来,表示月相圆缺变化而带来的时间上的回环。我国古代把每月的第一日称为“朔日”,即初一,所以《说文》以“月一日始苏”解释“朔”字。古人很重视朔日,因为如果朔的日子定错,时序就会大乱。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告朔于庙。史官记事,遇事发生在朔日,也必须写明。如《书经•尧典》有“十月一日朔巡守”。连古代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都称为“易正朔”,可见朔日在古人时间观念中的重要性。

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这天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在地球上见不到月光。“晦”字甲骨文作同“每”,作。睡虎地秦简另加形旁“日”,作。《说文》对“晦”的解释是“月尽也”。那么,为什么表示“月尽”的字要加形旁“日”呢?其实,“晦”字原本表示的是“昼尽”,即日光昏暗不明。《尔雅•释言》:“晦,冥也。”《国语•鲁语》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诗经•郑风•风雨》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其中的“晦”字都是日光昏暗的意思。由“昼尽”进而引申为一月的末尾,如《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左传•成公十六年》:“陈不违晦。”杜预注:“晦,月终,阴之尽。”

农历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这天是月亮最圆最美的时候,人们常常举首赏月。“望”字甲骨文作,下面的一横表示地面,中间为人形,合起来表示人登高之义,上部以夸张的方式突出人的眼睛,表示登高举目远望之义。金文另加“月”,作,突出望月之义。小篆承接金文并整齐化,作。小篆“望”的隶定字作“”,《说文》:“,月满与日相,以朝君也。从月,从臣,从壬。壬,朝廷也。”大意是说“”的构意是日月相望,如同臣朝君于廷。这种解释明显与“”的早期构形不符。问题的关键在于许慎对“”中的部件“臣”和“壬”理解有误。其中的“臣”是眼睛的变形,而不是表示大臣;“壬”是“挺立”之义,而不表示“朝廷”。后来,“”中的部件“臣”换成了声符“亡”,写作“望”,这样“望”字便由原来的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

除了对年、月的内部划分外,古人还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将日出时叫旦、朝。 “旦”字甲骨文作,上像日,下像地面,表示太阳从地面升起之义。金文将下部分填实,作;也有两部分相分离者,如,这与后来的“旦”字的结构已经十分接近。“朝”字甲骨文作、,表示日月同在草中,用日出林中而月未落表示早晨之义。

汉字古诗范文第5篇

临邑县师范附小六年级一班张震

我的家乡在江苏,可是我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但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城,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乐趣。

那是二年级暑假,我和妈妈去姥姥家——临邑县的一个小乡村。农村朋友很朴实,从不欺生,没半天功夫,我就交了四五个朋友。他们带我冲向广阔的田野,他们用柳枝编了许多柳圈戴在头上,还真凉快,用芦苇做成手枪,我们一人一把,玩打鬼子游戏,还别说,这身打扮还真神气。

正当我们玩得高兴时,其中一个小朋友不见了,我们喊着他的名字,在地里转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他,原来,他看见一个枯井可以隐藏,就跳下去了,但是怎么也上不来了。正急的在下面哭呢。怎么办?他们都傻眼了。“救人”我喊了声,在这个时候,都听我的。我们先用玉米杆拉他,结果,不结实,一拉就断了;又用麻箐拉,还是不行,连我也差点掉下去。“寻求帮助”我想,跑得快的小朋友到家叫来大人,用绳子救他,小孩吓坏了,连绳子也不会拴了,我自告奋勇下到井里,帮他拴好。终于都出来了,小孩吓得一个劲儿的哭。我们大家都喜得哈哈笑,大人们警告我们说:以后不得跑到田野里玩。嘿嘿,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