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一语文课程

初一语文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一语文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一语文课程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 教材 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08CB062。

随着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出台,普通高中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及课程管理的改革也已走过了8个年头。高中语文选修课不仅带来了课程形态的变革,更引发了人们对语文教育理念、语文教育实践的深层思考。可以说,高中语文选修课颠覆了我们上百年来对语文教材、语文教法以及语文学法的观念,也是高中新课改的一个亮点。但在选修课程的具体实践中,尤其是选修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方面还普遍存在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一、选修课教材“垄断”化,缺乏自主开发

“选修课程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自由选择的修习的课程。”[1]选修课程要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选课的自由,同时由于教师水平不同、学生层次不同以及教学传统不同,使得选修课程的开设存有差异。在第一学年开设语文选修课的学校又面临过没有现成教材直接使用的困境,一些学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本校教师自主编选了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切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的改革,但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性,对一些模块内容的把握出现了一定偏差。后来,随着课改的推进,由各大出版社组织专家编写的各领域的选修教材,经教育部教材审批通过,如雨后春笋般占据了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材领域。针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五个系列,五家出版社分别发行了各自的选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16种,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16种,语文出版社出版了14种,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15种,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1种。应该说,参编机构如此之多,数量如此之大、种类如此之繁,在我国教育史上还是首次。

面对学校、教师自主开发选修教材还是全盘选用“权威”性的材,许多学校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所以,目前作为选修课程的核心要素——教材,已被各大出版社垄断了。诚然,出版社开发的选修教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由于编者大多不太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编选出来的教材多少带有大学选修课程的味道,教材的适应性和操作性都存在很多不足。原本应由地方、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编写的选修教材,如今却普遍成为“国家化的选修教材”,这似乎违背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如何积极引导教师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自主开发教材的质量,是当今选修教材研究的重点。

二、选修课教材种类繁多,但仍缺少精品

在现有的72种语文选修教材中,其中的35种已经于2005年在各实验区投入使用,其余37种也已在2006年投入使用。应该说,如此繁多的选修教材种类,乍一看来,让人眼花缭乱,但是细细品味,却发现了诸多问题,不容乐观。例如,在72中选修教材中,单单“唐诗宋词”一项就有四本之多,虽然编写体例上有些差别,但内容也是大同小异,教材虽多,但是多部、多套的重复,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相当多的优秀资源无法实现共享。

从现行的选修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编者中极少有真正的一线语文教师,大多数是教授、专家、学者,其教材的知识性、学术性、权威性毋庸置疑。当然,专家学者参与到教材编写中来对于语文教材建设是一件好事。但是当今的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专家学者们对这些并不了解,所以我们看到有的选修教材其实是某些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或是研究成果,像《语言规范与创新》、《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等专业性极强的文章,作为高中生的语文选修教材来是不合适的。另外,学校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也存在一定误区,因为从知识的权威性角度不及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于是从“新”、“奇”的角度着手,像“书法欣赏”、“邮票中的语文”、“时文阅读”等选修课程的设立,不仅没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三、“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教教材”是指教师把传授知识、学生把把握知识作为目标的教学过程。知识是教材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用教材教”是指教师、学生以教材为学习资源、共同开发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过程。教材成了学习资源,教师与学生成了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教材”是传统教材观的代名词,而“用教材教”成了新课改教材观的亮点。但是在使用教材的时候,“用教材教”往往有名无实,或者更多的还是传统的“教教材”。

另外,在选择选修教材的时候,升学率是学校的首要考虑因素。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依然是“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现在的必修、选修课虽然形式上进行了蜕变,但是无论必修还是选修,仍然是选择高考会考的内容教,这时的选修教材已成为了“考本”。例如,在众多的选修内容中,和中国古典诗词、小说、散文、语言文字应用等相关的内容,是学校及学生的“必选”选修内容,而现代诗歌、戏剧等高考很少“问津”的内容,基本一带而过或直接忽略。所以,教师如何才能担当起“教”的重任,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没有对新的教材观的正确认识,没有对教材体系的深入了解,无法驾驭教材,当然也不可能实现“用教材教”。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第2篇

语文课程资源就是语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师、教材、学生、家庭以及社会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主体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无疑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一课程理念,强调了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与广阔性,无论是山川风物,还是花鸟虫鱼,无论是时事热点,还是野史传说,都成了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的资源丰富了,视野开阔了,“课堂”也变得敞亮了。

1.教师、学生是天然的课程资源

新课改的课程观强调: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和研制者。

教师在肯定文本资源、信息资源、课堂教学环境资源,学生资源的时候,却常常忽略了教师自身资源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资源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的效率和层次,其自身就是实施课程的重要资源。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体现在:(1)教材的价值依靠教师去挖掘,教材的“空白”需要教师去填补,教材的拓展需要教师去创造。(2)教师以身示范,充当课程资源。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形的教学资源,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教学情景中亲自参与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得以充分体现。

2.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我认为教材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虽然就教材的发展趋势而言,其作用相对不断下降,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是元法取代的。教材不再仅仅是那一点点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学生也不只是被动地记忆与接受,教材更是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张力的不竭的学习源泉,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坚实平台。教师要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做到既走进教材,又大胆地超越教材。

3.家庭、社会是丰富的课程资源

家庭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家用电器,以及家庭文化环境、亲友人际交往、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如果我们能把家庭语文课程资源利用起来将是很具有亲和力的一部分;关心社会和关心自然是人类发展的两个重大主题。社会性资源是指生活世界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交往,语文课程以认识社会为主线,沿着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的认识思路。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的社会自然资源,为我所用。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语文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的课程资源。

2.经济性原则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一是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佳效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不需要多少经费开支的课程资源,不应借口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二是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三是指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校内有的不求诸于校外,本地有的不求诸于外地。

3.针对性原则

就是为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语文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之相应的课程资源。所以,认真分析与语文课程目标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认识和掌握其性质和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及其有效性。

4.个性化原则

尽管语文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是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教师,可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突出个性。

5.趣味性原则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第3篇

一 对语文教学诸要素中教师资源的开发

在语文教学诸要素中,由于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所以教师是一个有待开发的丰富资源实体。基于语文教学的现状和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资源的开发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加强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语文课程教育新理念的出台,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掌握更多课程资源,并努力发挥自己在语文教学活动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第二,教师应加强对主体资源的示范作用。由于教师本身的示范效应,教师的言行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学主体——学生的标杆。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强化自身资源意识,提高自我认识,真正做好学生的示范。这里,教师的示范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一种充满个性色彩的传承——教者对教学资源的独特解读,对教学资源的个性传达,以及学生的独特接收。

第三,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共享意识。由于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不仅仅是个体行为,它也将会影响整个教师群体,所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资源的共享。现在,许多一线教师都认识到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优越性。于是出现了集体备课、跨学科交流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甚至还涌现了学生与家长、教师与社会间的各种交流与协作。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语文教师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完成教学,学生们也学到了多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也得到能力的培养。

二 对语文教学诸要素中学生资源的开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成功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在资源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如何挖掘学生自身资源的主观能动性有着不同的方法。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其他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举办诗歌朗诵赛、故事会;组织书法比赛、作文展览;选编自己的习作装订成册,展示交流;组织字谜、成语等方面的文字游戏活动等。当然,在开发学生自身资源,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不能片面要求,操之过急,毕竟学生资源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正如人们经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生活经验、兴趣、智能倾向上有差异,对文字的理解方向、理解深度有所不同,这是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学生差异性。为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这种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争强好胜心,培养了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而且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 对教学诸要素中教材资源的开发

叶圣陶先生指出:“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平台,深入挖掘课内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毋庸讳言,在各种资源中教材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

教材也称课本,作为一课之本,不仅体现本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渗透着本学科最基本的指导思想,还规定了本学科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对教材资源的开发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挖掘式的教材资源开发。语文新教材包含着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科学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因此,教材的使用者要在如何使用好教材方面多下工夫,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第二,创造式的教材资源开发。语文教材中充满了优秀作品,渗透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意境。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资源中的意境,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和渗透,其中引导就是带领学生去创造,把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思想通过学生的内化加以吸收,使其具体化、深刻化。要通过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和暗示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再创造想象,又培养其创造想象能力的目的。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素养;美感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11-01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语文不感,读文章语感较差,口语表达词不达意,写作文是错字连篇,词汇贫乏想象力不丰富,就连那些思路清晰,智商较高的学生也存在视野狭窄,文章空洞,而美情欠缺的问题。这一切无不反映出学生语文素养低。由此观之,语文素养之于语文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语文素养的认识层面

1、会么是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人们看法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是人教版“实验修订本”的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的观点。巢宗祺教授曾在由苏教版小学教材编辑部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总结研讨会上说:“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言能力,如识字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应当说这种提法与著名教育家华特所说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但又是对语文素养的更深层次的微观的思考。

2、语文素养是如何逐步被人们重视的?应当说,社会对语文素养的重视,董艳荣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语文素养”最早见于2000年版的初中、高中大纲,但是在这两大纲中,只各出现一次,而且与“语文素质”、“人文素质”、“语文能力”并列使用,意义不明确,地位不突出。这应是人们所说的大纲的过渡性的一个体现。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刘贞福老师说:真正在语文教学思想上起革命性变化的,是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它对语文素养的认识,在初中、高中新大纲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那就是将语文素养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二、语文素养的操作层面

1.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和《祝福》,这些文章也都是作者对生活事件敏感而义巧于为文的结果。这些生活事件,往往会成为“触发作家作意的激活点”,也是我所说的关于“对生活事件的敏感”的例子。在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这个问题上,我主张,第一,要教育学生注意自己亲身经历的。注意亲身经历,就是关注自我。第二,要教育学生注意自己读书时看到、想到的。注意所读、所想,就是关注社会。也就是说,要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再两方面。

2、培养学生对心灵涟漪的敏感。我们都有过感激、冲动、悔悟等复杂的心理情感变化,我把它们总结命名为“心灵的涟漪”。大家还记得的《沁园春―长沙》吧?我揣测,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很可能是结合对当时的革命形势的认识,在看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自然现象的同时,对这种生活的自然事件产生了心灵的涟漪,一下子勾起了他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想。于是,便有了这篇大气磅礴的诗文。还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开篇不就写出了“这几天,心里很不颇不宁静”这句被人们视为“文眼”。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仅写诗歌、写散文需要这种敏感的触发,写小说、即兴演讲等很多语文活动都需要这种对心灵的涟漪的敏感。在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及时反思和深刻体验,并要有理性的思考,而不要仅仅停留在感知的层面。正如古人讲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这个意思。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第5篇

一、平等对话促有效生成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就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去年,我在学校上了一节语文研究课——《题李凝幽居》。在教学时,我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不小心写成了“推”字。有个学生发现了这个问题后,立即向我指出。正当我准备改正的时候,突然有了灵感。我问学生:这儿为什么不能用“推”字?“推”字老师觉得也很妥帖啊,请大家帮老师出出主意。这一即兴的生成,使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受到了启发,大家纷纷讨论,各抒己见。赞同用“推”字的学生说:“半夜三更的,僧人为什么要进屋?肯定白天和主人早已约好了,里边的人早已给留门了,还用敲吗?”还有的说:“用‘推’字好,因为这首诗是写发生在夜深人静的夜晚的事,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宁静安谧的氛围。如果用‘敲’字,岂不是把静谧氛围破坏掉了?”赞同用“敲”字的学生说:“当然是‘敲’好了,合情合理么。当时作者是要进别人的家里去借宿,当然是要‘敲’了。‘推’不就是自己的家了么?”有的说:“用‘敲’字更形象,更有意境。月夜访友,即使主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学生们的精彩对话,赢得了听课老师的鼓掌赞许。

就这样,我利用一个“推”和“敲”的即兴生成教学,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让有效教学在这节课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这则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生成环境,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进行真诚的对话,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二、捕捉细节促有效生成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去捕捉。它具有不可预测性,让人始料不及。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互动过程中有价值的细节,用灵动的教育智慧去灵活处理,以实现有效生成,展现细节之美。

一次教研课上,我听了李老师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这篇文章很感人,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李老师下了很大的工夫。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文本后,她精心捕捉文本细节,让学生抓住了课文的“文眼”——“三次撞冰”展开教学。她先启发学生找出三次撞冰的关键词语:“腾空而起”、“重重的”、“石头似的”,再让学生读中体会老天鹅三次撞击冰层用力之重,简直是奋不顾身的,从而感受老天鹅的顽强拼搏,它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与冰层进行较量。老天鹅的自我献身的精神通过教师的引导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节课李老师通过捕捉文本中的细节,使老天鹅的三次撞冰的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天鹅品质的崇高与精神的伟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随时关注细节,及时捕捉,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扎实。

三、创设意境促有效生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品读文本的同时,体验文本所生成的情境,这样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一位教师在教学文包诗《但愿人长久》一课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苏轼和弟弟苏辙分隔两地的画面,再配上思乡的歌曲,给学生创设一种优美的意境。此时,师生都沉浸在苏轼和弟弟在中秋月圆之夜思念的场景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这样一番引领。

师:同学们,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月亮呀,你为什么这么圆、这么亮呢?你总是能给人间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

生2:苏轼啊,你也不要太悲伤了,这个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不现、有圆也不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吧!

生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啊,你不用太伤心了。分别总有再团聚的时候。等到哪天你们兄弟俩团聚的时候再在一起把酒言欢吧。祝愿你们早日相见!

由此可见,在优美的意境中,学生的有效思维就能够得到调动,智慧就能涌动。在这样的氛围中,课堂教学会有更精彩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