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后一课郑振铎

最后一课郑振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最后一课郑振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最后一课郑振铎范文第1篇

2.1美元11美分的奇迹庞启帆

3.旷野救孕母,12岁女儿输尽最后一滴血占蔓

4.两个馒头与一颗高贵的心大智若傻

5.墓碑旁的那个信箱吴作望

6.最美的歌声刘东伟

7.瓶子村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 庄琴台

8.军人之家巴利斯·利亚宾毅莉,王宇

9.巴德的错误沈岳明

10.金鸟格林兄弟

11.永远的一课樊富庄

12.伸向左边的小手侯拥华

13.秘密盒子上善若水

14.不会说话的女生葛昕旭

15.扔个旧电视真不易陈雪娟

16.美国人眼中的优秀儿童新语

17.少年的"人弹"经历杨舒怡

18.《动物世界》的拍摄秘密月光如水

19.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胡志强

20.孝道试卷文戈

21.总有一扇门为你而开马德

22.美丽的蒲公英周健平

23.母亲/女儿的思念

24.两个女孩的天堂蔡成

25.家徽余华

26.没有身份之别的友谊陈亦权

27.悲情的骆驼夏曼

28.草之吟王剑冰

29.古诗名句欣赏

30.信息动态

31.掌握科学的读书法则

32.抓准特点写外貌彭燕

33.从《最后一分钟》谈新诗的几个特点李小雨

34.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 烦恼的名字肖松

35.当"妈妈"的辛苦张芳婷

36.圆圆的西瓜,甜甜的梦刘诗琦

37.引人注目的『行李陆宁

38.小弟弟李锦雯

39.新编《龟兔赛跑》邬曼星辰

40.打工记曹越

41.切记保密清风慕竹

42.甲虫间谍陆韦

43.蚊子并不讨厌忆君

44.我们真的很有趣侠名

45.学会如何道歉罗文明

1.树叶小耳朵金波

2.背上良心逃亡郝向东

3.孩子的力量列夫·托尔斯泰

4.邮寄自己的男孩丹娅

5.信息动态

6.一道难解的"奥数"题焦松林

7.紧急营救姜钦峰

8.为了心中的佛余显斌

9.一本《新小读者》杨奇斌

10.对诚实的最好回报五毒子

11.谁知长大了干什么乔迁

12.墙角,那个吮手指的男生李丹崖

13.唯一的答案齐伟

14.这一刻,突然看见太空奇景杨利伟

15.我所知道的以色列周孝正

16.那些丑孩子朱国勇

17.双胞胎盗窃罪难定巴比

18.活埋两年复活的人hHTTp://

19.爸爸,我想对您说……——女儿沈王一写给沈浩的信沈王一

20.给儿子的备忘录梁继璋

21.净化心灵的文字阳功庆

22.哥哥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 王宝强

23.外孙的赌注佚名

24.给公交车鞠躬的少年朱砂

25.春天里种植自己王清铭

26.鲍比爷爷达芙妮·M·奥莲舍恩,韦盖利

27.珍惜曾卓

28.古诗名句欣赏

29.兔子与牛郑振铎

30.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31.先当"摄影师",再做小作者张库林

32.解释南风

33.对大自然的感恩——由《山中访友》说开去李汉荣

34.蚂蚱和蜻蜓郑渊洁

35.难忘的"第一次"李之涵

36.近视惹的"祸"李博涵

37.冷冷的雨,暖暖的情王洁楠

38.有趣的老鹰捉小鸡游戏张卓伟

39.窗下的小湖徐婧

40.家乡的荷花池闵清禾

41.羊倌的智慧李福中

42.气温持续升高,地球将会怎样宗雯

43.现代住宅也"闹鬼"杨文盛

44.谁发明的人工降雨

45.草原上的"流浪汉"程刚

46.我永远的朋友——《新小读者》何超颖

47.漫步书画艺术殿堂

1.快乐的源泉李剑红

2.爱心创造的奇迹伊丽莎白·恩斯

3.红书包紫书包秦文君

4.行贿陈凤尤

5.信息动态

6.好朋友苏珊娜·海斯,李荷卿

7.地狱屋顶上的马蹄声李丹崖

8.古代的魔术刘诚龙

9.魔戒卡尔维诺

10.南街和北街萧袤

11.阿凡提讨工钱

12.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 逃票崔立

13.刻纸英雄王安忆

14."挖"字谁会写张晓风

15.苹果皮可以吃

16.童年的游戏邵秀华

17.世界各地的"中国城"

18.世界最贵的五幅油画佚名

19.梦游七十里醒在派出所孙敬皓

20.乌拉圭的巨蛙高岩

最后一课郑振铎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比较法;例说

Comparison of legisl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often use the comparative method, from the angle of understanding, writing perspective, can see a Chinese actor, chewing language charm,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bility,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level.

【Keywords】Chinese teaching; comparative method; example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把比较法用于语文教学,可以见出语文优劣,可以咀嚼语言韵味,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这种方法的运用。

1 从理解的角度进行比较

1.1 词语的比较。例如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长出来,十分嫩绿。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句有力的表现了小草的顽强生命力、质地、颜色,并且语气也亲切,蕴含着喜爱之情。

(1)卢进勇把手那湿了的衣服。

(2)卢进勇惶惑地把手那湿漉漉的衣服。

•2句里“惶惑”写出了卢进勇的心理状态;“湿漉漉”说明无名战士长时间经受暴风雨浸袭,表现出他的坚强意志、高度责任感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1.2 句子的比较。例如

(1)从地面上飞起了一串金色的火焰。

(2)从地面上飞起一串金色的火焰。像下雨,又像喷泉,还像是风中摇摆的稻穗。

•2句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烟花的形状动态,表达了燃放烟花时的兴奋激动、新鲜刺激,让人享受到欢乐的滋味。

(1)这个孩子多乖呀!

(2)多乖呀,这个孩子!

•2句主谓倒装,强调“多乖”,充分表达了对孩子的喜爱。

(1)他确乎有点象一棵强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树。

(2)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强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2句使用短句,简洁明快,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1.3 修辞的比较。例如

(1)春风呼呼来梳柳;夜雨淅沥去润花。

(2)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2句运用拟人,把春风春雨写得有知有觉、有情有意,形象而新颖,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强烈感情。

(1)(春风)吹在人身上很舒服。

(2)(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句巧妙的比喻突出了春风送暖、温馨宜人。

(1)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战斗的、劳动的、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

(2)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

•2句运用排比,使语句内容丰富、感情奔放、语势强烈、说理周密。

(1)在那黑暗的岁月里,没有科学的地位,也没有科学家的出路。

(2)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哪里有科学的地位,哪里有科学家的出路!

•2句用反问修辞加强语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容。

(2)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

•2句运用通感手法,由视觉感受转移为听觉感受,更确切地表达情意,引人联想,颇具美感。

1.4 文章内容、形式的比较。例如

(1)都德的《最后一课》。

(2)郑振铎的《最后一课》。

•两文都通过刻画人物来表现“爱国”的主题。而前者是通过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展开故事情节,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后者则是以一位教师的视角反映日寇侵略中国后,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两篇文章各有特色。

1.5 同一文章中不同内容的比较。例如鲁迅《故乡》

(1)景物描写:

过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当下:天气又阴晦了,苍黄的天底下……

(2)人物描写: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手红活圆实,勇敢刺猹,对“我”很热情。他是一个少年英雄。

中年闰土: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作者描写前后截然不同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前后农民的贫困生活,揭示了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表达了渴望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追求新生活的愿望。

2 从写作的角度进行比较

2.1 遣词的比较。例如

(1)珊瑚破坏(也许、可能、定会)是(最具、很具、具有)威胁性的海洋生态系统损害的开始。

(2)爬山虎的脚(爬、触、踩)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为、长成、变成)小圆片儿,也是嫩红色。

(3)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放、堆放、散放)在地上,自己慢(走、爬、滑)下,再(抱、拿、捧)起橘子走。

•以上三句中横线处选用括号内哪个词语最恰当?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准确遣词的妙处。

2.2 造句的比较。例如

(1)父亲用手电筒向上照射。“”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a孩子,下来吧b快下来吧,孩子c下来吧,孩子)

•句中横线处选填哪个句子最准确?为什么?

(2)下面哪个句子更能突出碑上的文字很多?说说理由。

a 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重叠和密密麻麻。

b 整个碑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

c 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

2.3 用不用修辞手法的比较。例如

(树上)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有红的,有粉的,还有白的。

(2)有各种颜色的花。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1、2两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只是一般叙述;第3句用了比喻,描述得非常生动形象。所以,横线处应该选填第3句。

2.4 习作初稿与定稿的比较。(例略)

•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文稿优劣、提高写作质量、实现不断进步。

2.5 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比较。例如

最后一课郑振铎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答;点拨;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12-04

问答,是日常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高效的问答必将有助于智慧的生成,更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而反观日常的教学,一些教师问答的随意性、密集性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失去了应答的积极性,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丧失了言语思维的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课堂问答的效率是当下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针对课堂问答,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曾提出“理答”的概念。他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待)、叫答(教师指名某位学生或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这四个环节是前后连接的,更是相辅相成的。而我们在课堂问答时更多关注的是前三个环节,往往对最后的“理答”缺乏更深入的探究。事实上,只有四者统筹考虑,才会呈现出关照学生言语及思维成长的精彩课堂问答。

一、顾全大局,设计指向全文的问题

无论何种文本,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有全局的意识,只有如此方能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甚至是纲领性的问题,带动学生对整篇文本的深入探究。

1.明确,指向文本整体性的意识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一个词、一句话的表达,花大力气反复地读,反复地品,却忽视了构段方式、层次安排、篇章布局等构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面,而这些正是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我们要关注文本的整体性,不能被一叶所障目。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一文的第二小节时,教师提出了以下的问题:“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又是通过哪些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光的美好?”学生一一回答之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美美地”读了一遍,这一节的教学就算过去了。

实际上,郑振铎先生在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一幅妙不可言的春光图,展现了小燕子生活的美好环境。在教学时,完全可以从以下的角度来进行思维的训练及言语的表达:(1)“作者说这是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那么他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的呢?”――找出景物,理解烂漫。(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景物的顺序?”――指引学生发现作者的描写顺序。(3)“最后一句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引发想象,感受春光的美好。(4)“你能回忆写景的顺序,并试着背一背这段话吗?”――背诵迁移,积累词句。这样的问答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构段方式的理解,又引发了他们对描述主体的燕子美好生活的想象。

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需要教师设计整体性、发展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在句段的品析中真正感悟到文本的精妙之处。

2.整合,形成具有辐射性的问题

有教师在进行三年级语文的课堂观察时统计了执教者提出的问题,大小共计67个。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语文课堂中就应该以问题引路,逐渐指导学生学习、感悟文本。事实上,如果所有的问题都由我们提出来,又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我们特别需要整合自己零散的问题,形成具有统领性的问题,并以此带动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与探究。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最佳路径》一课时,教者以“格罗培斯为什么能设计出最佳路径”为主要问题,引发学生对设计“最佳路径”这一过程进行解读,并发现了“大伤脑筋―深受启发―豁然开朗”这一心情上的“路径”。这样的设计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环节,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W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的意愿,真正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静思默想,给足灵魂到场的时间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上不仅有连珠炮似的问题,还会出现问题刚提出来便小手高举跃跃欲试的现象,让教者颇有成就感。可是,我们是否曾关注到那些没举手的孩子?他们此时在干什么,是思考、观望还是等待别人的回答?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1.多元,思维需要时间厘清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每一个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应当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尽情地徜徉于思维的空间。

有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爸爸坚持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很快举起手。在随后的回答中出现了如下的答案:(1)爸爸的语气斩钉截铁,让汤姆觉得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2)爸爸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可就在老师觉得水到渠成的时候,有个孩子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兴致盎然地请他回答。“老师,我觉得这条鱼也可以不放。汤姆完全可以先把鱼放进网里,等过了12点以后再拿出水面,这样就不违反规定了。还有,我听爸爸说,即使把它放下去,如果是产子的鱼,它受了惊吓,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产子了。”这番话让整个课堂出现了混乱,教师也有些不知所措。这个学生的想法看似离经叛道,却是他认真思考的结果,教师应该如何引导,接下来的环节又怎么处理,都是我们要直面的问题。

因此,我们不妨在抛出问题后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让他们的思维在一定范围内碰撞起来,接下来的指名交流可能会更加顺利一些。

2.转换,言语需要推敲确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表达必须运用明确的、线形的、连贯的语言,而思维活动却可以是片状的、块状的,具有极大的压缩性、高度的跳跃性。这些对我们的课堂提问也有较大的指导价值。从片状、块状的思维转换为明确的、线形的语言,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我们的等待。静思默想,有时候可能更为有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有的要借助大声朗读来增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也有一些则需要安静下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日常积累中提炼观点与表达的语汇,理清思路,以明确、连续的语言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狼和鹿》一课为例。教学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小问题。一开始,几个学生在回答时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没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就在教师急于引导的时候,一个之前回答过的学生再次举起了手。在成功解答之后,教师倍感欣慰,问他为什么会有后来的想法时,他兴奋地告诉大家:在第一次回答错误后,发现老师说的是森林和鹿群两个词,于是再次快速浏览了课文,想到了逐一回答的方法。

不难看出,这个孩子很有心,更善于思考。他的第二次回答并没有借助于朗读,而是以浏览课文的方式提取信息,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从感知文字到理解内容,除眼睛和神经系统外,一般不需要其他感觉器官参与”这一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眼脑直映”的概念。我们的课堂需要高声朗诵,也需要静思默想。

3.讨论,试答可以增进信心

当小组讨论已逐渐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化教学策略时,如何有效地组织讨论便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面对教师的问题,除了静思默想以外,讨论和交流更有助于提升个体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讨论的过程中,试答则是一种有效的讨论策略。

所谓试答,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行回答教师的问题,并通过组内其他成员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回答语言,以期取得更优化的言语表达。在经历了小组试答以后,学生对于观点的表述一般会更加准确全面。在实际教学中,试答可以增进学生的信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讨论问题、倾意见的积极性。

三、紧追不舍,扩张言语思维的广度

在经历小组讨论、试答之后,问题的答案得到了基本的明确与大家的认可,此时的“叫答”便显得水到渠成。学生的思维是动态的,每个人又都是充满个性的,由一个问题衍生出更多的思考和追问、再答,则会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语文味道。

1.追问,提升思维的广度

在实际教学中,一个问答结束一般并不代表整个问题的解决,语文的特性决定了一个问题可能对应着多个答案,一个答案的出现可能又产生新的问题,这也正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在日常教学中,对一个问答的追问往往是由教师提出的,这样的追问对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具有引领作用,而真正由学生提出的追问则更显思辨的力量。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追问,追问老师,追问同学,追问文本,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来对待课堂上出现的各类或者主要的问题。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时,教师别出心裁地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明明笑的句子,并说一说从每一次的笑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找到“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追着人走”这一句时,有的说从中感觉到明明的笑声好听,令人回味,而教师的追问“仅仅是好听、令人回味吗”则让学生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一番研读之后,他们发现作者这样写笑声,更好地表现出明明的天真与开朗。简单的一句追问,让文字变得更有张力,让学生的思维飞得更远。

2.再答,优化应答的言语

有了追问,便有了再次回答的契机,学生就需要再次“候答”,再次经历从思维到语言的过程,而此时的思考很可能会比前一次更深、更广。“经验总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的。”正是通过这样不断锤炼的过程,学生的语言才会变得更加丰富,思维才得以更好地提升。

四、遇水迭桥,抢建思维成长的阶梯

面对学生的回答,身为理答者的教师有多种选择,可以是表扬、激励、重复、纠正、追问、归纳等等,也可以是留白式的无反应理答。采取哪种方式,要视学生的回答情况而定,每一种方式都是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机智的考验。在众多的理答方式中,“点拨”与“归纳”更为常见。

1.点拨,助推问题的发展

点拨可以抓住问题或答案的某个点,通过提示,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文本内容,以形成山重水复、豁然开朗的领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此类理答方式来积极回应学生的回答。

有人说,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三感:个性的存在感、丰厚的收获感和深刻的个人体验感。在经历了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之后,学生自然会产生丰厚的收获感,而通过进一步的思考与解读,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也会充盈着个性的气息。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时,“文中第二段为什么要对张飞进行描写”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有的说是表现了张飞的鲁莽,有的说是借张飞的鲁莽来衬托刘备的诚心。这时,教师点拨道:“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三顾茅庐》,究竟谁才是主角呢?”学生恍然大悟。教师趁热打铁,介绍了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当然,要想真正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就必须有足够的教学机智与把握全局的独到眼光,发现有价值的闪光点,遇水迭桥,抓住时机,适时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收获。

2.归纳,形成学习的能力

在问题得以初步解决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类、整合并形成学习语文的方法与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的归类、整理的过程则属于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