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献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成本粘性;成本管理;经济后果
传统的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的成本应该随着销售量或者销售收入的上升或下降呈现出对称性的变化。但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这种对称性的变化是与现实生活中成本的变化相背离的。于是Cooper和Kaplan(1998)以及Soderstrom(1997)对这一传统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化是非对称性的,并且提出成本在企业业务量上升时的增加幅度要大于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虽然他们对传统模型提出质疑,但缺乏大量数据的检验和证据来验证此理论。Anderson、Banker和Janakiraman(2003)(ABJ)则通过大量美国公众公司的成本数据验证了成本在业务量上下波动时的非对称性变化,并且借用经济学上价格粘性的概念将其称为成本粘性。成本(费用)粘性是指成本(费用)随业务量的变化时出现的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成本在业务量增加时的变化率大于在业务量下降时的变化率。
对于成本粘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么几个方面:引起成本粘性的原因、成本粘性对企业产生的后果、对成本粘性存在的质疑。
一、成本粘性动因
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通过对我国的数据测试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普遍存在成本粘。他们还发现其他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时间范围越长,企业的成本粘性越小。企业成本粘性还与企业销售量的变化幅度有关,如果企业的业务量大幅度下降,则企业的成本粘性变小。各个行业和公司属性也对成本粘性有影响,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公司成本粘性水平高。
周兵,钟廷勇,徐辉,任政亮(2016)研究了企业战略,管理者预期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其经验证据。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竞争战略的企业会表现出不同的成本行为,选择差异化战略的成本粘性要高于选择低成本战略的成本粘性;管理层的不同预期会对成本粘性产生不同的影响,管理层乐观预期会提升成本粘性,而悲观预期会降低成本粘性;管理层预期会调节企业战略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影响关系。
江伟,胡玉明,吕矗2015)研究了应计盈余管理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表明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管理层向上调节应计盈余的行为会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而向下调节应计盈余的行为会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在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之后,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有所减弱。
毛洪涛、李子扬、程军(2015)在面对现有研究主要从调整成本、管理者预期和成本等经济动因分析企业粘性成本行为的形成,而少有文献探讨非经济因素是否可导致企业粘性成本行为的现状。第一次在成本粘性研究中引入了非经济动因,并结合福利经济学社会成本理论对其形成粘性成本行为的机制进行阐释。
二、成本粘性产生经济后果
薛丹阳(2016)研究了成本粘性对于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由于会计盈余和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非对称性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会计稳健性。它与成本粘性有着明显的相同之处,进而成本粘性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当上市公司存在成本粘性特征时,公司表现出了会计稳健性,因此具有成本粘性的公司会计稳健性越强。
步丹璐,文彩虹,Rajiv Banker(2016)研究了成本粘性对于企业盈余稳健性衡量的影响。由于成本粘性产生的成本与销售收入的不对称性同样会导致利润与销售收入的不对称,进而成本粘性会混淆盈余稳健性的度量。因而,控制成本粘性的相关变量,使成本粘性对盈余稳健性度量的影响剔除,才能增加盈余稳健性度量的准确性。
三、对成本粘性存在的质疑
Balakrishnan et al.(2014)的质疑主要是针对ABJ(2003)的研究方法。Balakrishnan et al.认为ABJ(2003)采用的标准线性成本方程会使得研究结果出现成本粘性的表象,从而使学者们得出存在成本粘性的结论。Balakrishnan et al.通过模拟的方法,在排除管理者行为的影响后发现,仅仅是固定成本的存在和变动成本中的规模不经济两个成本结构因素就可以得到成本粘性的结果。因此,他们提出在验证成本粘性的存在性时,要减少成本结构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成本粘性上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成本粘性动因方面是比较显著的。然而缺乏对于成本粘性所造成的经济后果以及质疑成本粘性存在与否的研究。对于以后成本粘性的研究我们可以着重从后两个方面来进行,对于管理会计学科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学术价值方面,不仅可以弥补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而且可以丰富和深化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交叉研究,从而拓展相关的研究文献。在实践意义方面,不仅有助于揭示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为管理者进行成本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而且有助于投资者从成本习性和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理解会计盈余信息,从而正确评估公司价值。
参考文献:
[1]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成本粘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11):58-65
[2]周兵,钟廷勇,徐辉,任政亮.企业战略、管理者预期与成本粘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6(7):58-65
[3]江伟,胡玉明,吕.应计盈余管理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吗[J].南开管理评论,2015(2):83-91
[4]毛洪涛、李子扬、程军.非经济动因可引致企业粘性成本行为吗――基于社会成本理论及中国市场背景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5(6):136-145
关键词:融资约束 股利支付率 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一、融资约束的概念
经典的财务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1958) 认为,在一个完美的资本市场中,企业的外部资本和内部资本是可以完全替代的,因而企业的投资行为并不会受到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而只与企业的投资需求有关。但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完美资本市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问题使得外部融资的成本高于内部资本的成本,因此就产生了融资约束问题。
二、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从事交易活动的双方对交易对象以及环境状态的认识相异,交易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比另一方拥有的相关信息更多,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现实的不完美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产生融资约束问题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理论
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的理论认为,人拥有的信息比委托人多,并且这种信息不对称会逆向影响委托人有效地监控人是否适当地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融资约束理论认为,当经理受到内部资金约束时, 由于资本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就产生融资约束问题,致使外部融资成本往往高于内部资金成本。
三、融资约束的衡量方式
(一)股利支付率
根据不完美的资本市场上的内外部资本具有不完全替代性的观点,由于外部融资成本较高,低股利支付隐含着公司对内部现金流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因此,公司面临的非对称信息程度与其股利政策有关。具体而言,低股利支付的公司的投资支出可能受到较严重的融资约束。
(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为检验融资约束的存在,Fazzari、Hubbard和Petersen(FHP)(1988)对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并发现低股利支付率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即受融资约束较严重的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相对较高,后来Fazzari和Petersen(1993)、GileMst和Hinunelburg(1995)证实了FHP的结果。但是,长久以来,由于变量选取、公式选择、样本采集和考察的角度等各不相同,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分为正、负相关关系两派。Cleary(1999)扩充了KZ(1997)的研究样本,研究结果支持了KZ(1997)的观点。冯巍(1999)对国内对融资约束下企业投资与内部现金流关系作了开创性研究,发现现金流对每股分红低于0.05元的公司、非国家重点企业的公司的投资水平有显著影响,从而得出这些公司面临融资约束。冯巍的研究还带动了国内学者在公司的投资与内部现金流关系方面的讨论。
(三)公司规模
Devereux和Sehiantarelli(1990)根据资本存量的真实价值来衡量公司规模,而Athey和Laumas(1994)根据股权资本账面值来衡量公司规模,这两项研究的结论表明: 大规模公司相对于小规模公司具有较低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即公司规模越大,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国内学者全林、姜秀珍和陈俊芳(2004),赵剑锋和伊航(2006)也得出一致结论。
(四)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基于学术界对融资约束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的背景,Almeida 等(2004)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认为由于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同样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而现金是一个金融变量,采用现金―现金流量敏感性来研究融资约束问题可以回避一些质疑,是一个理论上和实证上均有效的检验方法。研究发现:对于有融资约束的公司来说,企业将更多的从现金流中提取现金增加现金持有量和企业的流动性,以便于未来投资,其现金―现金流量敏感度显著为正;相反,对融资不受约束的公司来说,其现金―现金流量敏感度则应该显著为零。李金等(2007)发现,存在融资约束的公司其现金对现金流正向敏感;反之不敏感。而章晓霞和吴冲锋(2005)发现,无论融资是否受约束,现金持有政策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四、目前国内外有关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
(一)股权结构
与西方的证券市场不同,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都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因此具有特殊而复杂的股权结构。国内一些学者以股权结构为切入点,将股权结构作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分类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郑江淮等(2001)检验的结果表明,国家股比重越低的上市公司没有受到明显的外源融资约束,反之却受到了外源融资约束。何金耿(2001)的研究表明,对于国有控股股东而言,他们的投资对现金存在显著的依赖性,过度投资是其主要投资行为,其结果是公司价值低。而法人控股股东同样强有力地影响了投资对现金流敏感性的正向相关关系。饶育蕾、汪玉英(2006)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用股权集中度指标进行回归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李增泉等(2008)发现,企业集团控制的金字塔层级越多,该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会越高;母公司所在的地区融资约束越强。
(二)集团企业
Hoshi、Kashyap和scharfstein(1991)以日本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保持投资机会不变(由托宾Q测量),24家集团成员企业与121家非集团成员企业相比,现金流对投资的影响要小得多。他们认为,由于大型公司集团比较容易获得外部融资,降低了外部融资的信息成本,集团附属性质缓解了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公司进行负投资的问题。Chirinko和schaller(1995)使用成熟度、所有权的集中程度、制造业公司、非制造业公司等对212家加拿大公司的数据进行分类,结论是年轻的、独立的、主营制造业的公司的投资支出更依赖于内部现金流。
(三)政治关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由于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影响,在这一大环境下,政治关系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国外学者研究得出,具有政治关系的公司能够获得更高的银行贷款数量、享受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同时在当地市场有更高的占有率(Brandt&Li,2003;Fisman,2001);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即使存在较高的违约率也能从国有银行那里获得更多的贷款(Khwaja&mian,2005)。余明桂、潘红波(2008)发现,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和更长的贷款期限,而且在金融发展越落后、法制水平越低和政府侵害产权越严重的地区,政治关系的这种贷款效应越显著。唐建新等(2010)发现,无政治关系的民营中小企业表现出更强的融资约束,说明政治关系能够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在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作为一种非正规的替代机制,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压力。
(四)金融发展
顾乃康,孙进军(2009)基于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研究企业的现金流风险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其现金流风险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融资受约束的企业的预防性现金持有动机显著。此外,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减轻企业面临的融资受约束的程度,继续推进我国初有成效的金融改革有助于改善我国企业可能面临的融资障碍。
(五)不确定性
魏锋、刘星(2004)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融资约束状况,而且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之间呈正相关;公司持有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呈显著正相关,总体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之间呈正相关,市场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之间呈负相关;融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不确定性对公司投资的影响。
五、总结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融资约束问题在我国确实存在。但是,有关融资约束的衡量问题,学者们各持己见,目前尚无一个权威的测量方法。此外,由于我国对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没有一致的结论,甚至有些结论互为矛盾。可能是因为数据选取和研究方法问题的差异导致的不一致的结果。通过对上述文献的述评,使我们对有关融资约束的研究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便于我们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应基于融资约束的特征分析,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文化、监管及公司治理进行分析,以便建立更加有效地融资约束模型,为未来的学术研究领域做贡献。
参考文献:
[1]Almeida, H., Campello, M., Weisbach, M. 2004, The CashFlow Sensitivity of Cash[J]. Journal of Finance. 59. 1777-1804.
关键词:生计 可持续生计 可持续生计框架 指标
一.引言
可持续生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方法,它是上个世纪80年代被提出的,主要用于实现稳定的生计和增强发展援助效果,进而达到消除贫困这个主要目标。同时,可持续生计方法是近十年来对贫困有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它为理解贫困的深层次原因给予了多种解决方案的集成分析框架。
二. 可持续生计的概念
要界定可持续生计就要先对生计概念的界定,可持续生计产生于生计研究的发展和对消除贫困的要求。生计最早是以生活的手段(方式)的理解为主,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贫困人口的角度,生计就以“就业”的概念替代了以前的“生活的手段(方式)”。在后来学者的研究生计中, Ellis(1998)从农村多样性的角度指出资产、行动和权利(受到制度和社会关系的调节),这一切决定了个人和农户获得收入的活动,这个活动就是生计。而第一个直接对可持续生计概念进行说明的其实是Scoones(1998),他指出可持续生计应该包括创造工作时间,减少贫困,幸福感和能力,适应性、脆弱性和恢复力,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可持续性这五个方面。他结合了生计的内涵(就业、减少贫困)和可持续性,成功地解释了可持续生计的概念。
三.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可持续生计概念为研究农村扶贫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新视角,而要研究这些问题,,首先必须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其次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然后通过创建指标来获取所需要的内容。
Scoones(1998)和Carney(1998)先后建立了生计分析框架,非政府组织CARE(1999)推出的以家庭为对象的生计安全框架, 更好地区分了农户能够直接控制的家庭资本和当地家庭所拥有的公共资本。在已有的这些分析框架下,ElliS提出了生计多样化分析框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01)也开发了针对一国范围设计、实施和评估可持续生计计划的分析框架。然而在众多的框架中,由英国国际发展机构(2000)根据可持续农村生计咨询委员会IDS及其他机构的前期研究,发展而构建的SLA框架较为出色,被许多组织和学者所采纳。
四.可持续生计的概念框架
可持续生计研究的起点是它的概念界定,概念的定义是一个随着研究内容、背景、、主题不同而不断发展改善的过程。不同的学者、组织因为自己的知识背景、研究背景还有研究目的的不同,概念的理解与定义便会不同,作出的研究结果也会有差异。
脆弱性背景构成了人们生计的外部环境,人们的生计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影响,还要受到周期性和不定性的影响;这些因素更多地是客观的,人为地控制是很难或没有办法的(DFID,1999)。
生计资本:Scoones(1998)发展了社会和物质资产与有形和无形资产这种普遍分法,将生计资本分为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DFID生计框架进一步发展为五个部分:自然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1999)。
组织结构和制度变革: 是指形成生计的当地社区或基层的政治和组织。这些政治和组织包括结构和制度,结构又指政府和私人组织,制度指的是法律、政治、文化习俗等。这些有效地决定着生计资本的存量与变化,还影响人们的生计策略等(Leach, 1999)。
生计策略是指男女为了共同承担建立生计的任务,配置利用资产而获得商品和消费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了生计策略、生育安排、劳动时间分配等。清楚多样的、动态的生计策略的重要性,对于生计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DFID,1999)。
生计成果是生计策略或目标的实现或结果。生计成果有例如收入的增加、脆弱性的降低、幸福感上升、生存有保障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可持续生计的发展趋势
可持续生计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自上而下发展和扶贫,到80年代的参与式扶贫发展;再到90年代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后来又提出了以更好地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策略。
现在主要有三种发展趋势:一是侧重于可持续生计内容的发展。主张权力;主张增加政府支持,鼓励社区联合;还有主张增强人们应对脆弱性的能力。第二种趋势是关于可持续框架的发展:有机构开发出了多样化SLED的方法,它主要通过对过去生活的研究项目和民生的改善和参与全球发展的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第三种趋势是实践应用方面,可持续生计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的家庭户,以及一些贫困地区。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家庭生计的多样化和人们权利的变化,可持续生计也发生着巨大变化。
参考文献:
[1]李斌,李小云等,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J],农业技术经济, 2004 (4)
[2] 乔纳森・吉尔曼. 让生计可持续[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2000, 17 (4) : 77286.
[3]杨国安. 可持续研究方法国际进展――脆弱性分析与可持续生计方法比较[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 (1) : 6212.
[4]苏芳,徐中民等.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9,24(1)
[5]冯振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J],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李小云,董强等,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 2007 (4)
关键词:写作年代;写作目的;生死观;荣辱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21-01
一、《报任安书》写作时代之考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众多文献资料和史实资料,发现司马迁在写完《报任安书》之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神秘地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样,在《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方面,也是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研究成果。不过就众多的研究者来说,《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主要有两家之说:一是“太始四年”说;一是“征和二年”说。两家争鸣是从清代才开始的。清代以前对这个问题并未进行过精确细致的探讨,只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录用这封信的全文之前说过几句话,即“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予迁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班固并投有明确说明《报任安书》写于某年某月。班固以后至明代,再没有人进行认真的研究。
虽然至今为止,对于《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和司马迁卒年的研究仍然没有最确切的定论,众多学者仍在为这一问题展开积极的辩论,但是,就笔者看来,对于司马迁来说,“史命”等于生命。“史命”完成,自己的“成一家之言”“传之后世”的理想就得到了充分实现,他的生命也实现了真正的价值。“所以,《史记》画上了句号,司马迁的生命也画上了句号。”司马迁卒年和《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并不是我们所需要明确确定的最重要的内容,司马迁模糊的生卒年和众说纷纭的《报任安书》的写作年代,不能够掩盖《报任安书》的作用和司马迁对史学的贡献。
二、《报任安书》究竟为何而写
在对《报任安书》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是针对司马迁的写作背景进行司马迁写作时的矛盾心理状态和真实的写作目的分析,即《报任安书》的真正作用。有学者认为:“对这封书信体散文的主旨,历来也一直认为是司马迁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但如果把这封书信放到汉武帝和司马迁当时的根本对立冲突背景下去了解,我们就会惊异地发现:这封信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读了,它其实不是写给任安看的,而是写给汉武帝看的;它其实是司马迁向汉武帝发出的一封宣战书或挑战书。”他们认为《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对汉武帝的宣言书,是表达自己心中悲愤之情的表白书,是借以向世界和世人表明自己志向的书信。
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报任安书》的写作是建立在史官文化背景下,“史官文化对司马迁人生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出身于史官世家,自己后来亦做了史官的司马迁,既受父命、也因史官职责的要求,要自觉地承担起写史著书、延续史官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其次,司马迁也从父辈那里秉承了史官文化从历史的存在中寻找生命的超越性和人生的终极意义的价值传统。司马谈临终前亦曾遗命司马迁一定要‘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他自己在《报任安书》中也说:‘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给任安写信的目的是为了表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完成《史记》,是为了阐明《史记》是自己的历史使命,也是他人生的最高价值、终极追求。
三、《报任安书》的生死观研究
司马迁的生死观,不仅仅是他个人对生死荣辱的咏怀和感念。他的生死观有一种催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它所蕴含的心理因素,远远超过了时空的阀限,而成为一种更为博大悠远的人类情感,给后世以极其深远的影响。有学者说:“《报任安书》不仅会使某时某地的读者伤怀泣下,而且还会超越时空和国界,使历代和国外的读者每读此文也会一掬‘千古共伤’之泪。《报任安书》有如莎士比亚笔下的伟大悲剧,给一切文学爱好者以极大的审美价值。每个读者都能够在《报任安书》中找到自己心灵家园的故土,每一种微妙难言的情感和激荡心潮的亢奋,都能在作品展示的艺术世界里得到回响。尤其是他在文中对生死观的沉痛阐述,不能不使后人感悟到人生的使命和意义,激扬起每个想对人类有所作为的人的生命巨浪。”可以说,生死观是人的精神生活之鼎的一足,是一个人到达理想境界的桥梁。司马迁的生死观,成为后人创造人生价值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有如泉水之于沙漠,呼吸之于生命,滋润着无数来人的心田。
四、综述小结
【关键词】导师指导模式;学生满意度;研究生
1引言
高校博士生是许多研究项目的知识生产者,是一个国家未来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可以说,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以下统称为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拓展,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最终学业的顺利完成等方面都离不开导师的帮助和指导。研究表明,无法成功完成学业的博士生一般与导师关系差、及与导师没能提供良好的指导有关,只有极不寻常的博士生才能在弱的指导下顺利完成研究工作并毕业。笔者通过对“导师指导模式”进行重点检索,整理分析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从导师指导模式的定义、导师指导模式的类型、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以及指导效果的考核四个方面进行梳理。
2导师指导模式的相关研究
2.1导师指导模式的定义
高等教育的导师制度源于英国牛津大学,是作为一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术指导和教学的制度而产生,后成为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对于研究生指导模式确切是什么,我国学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研究生指导模式就是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有学者则认为研究生指导模式是一种管理模式。许克毅等人提出,“导师的指导方法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管理的宽严尺度。”胡晓阳提出“学生与导师之问的互动特点,以及导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方式和过程,就构成了导师的指导模式”。通过对比,笔者发现这些定义的本质上并无巨大差别。无论是指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是管理模式,它们在很大一部分上是相互渗透、难以分割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一种涉及导师和研究生双方,既有学术互动也有日常交往互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2.2导师指导模式的类型
导师的学术指导和师生关系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很多学者对导师指导模式的类别进行了划分。英配昌、安桂清将导师指导模式归结为两种典型:“放任自流型和拔苗助长型”。Murphy通过访谈将指导模式归纳为四种取向:控制信念取向(带学生做研究)、指导信念取向(对研究过程进行指导)、任务中心取向(指导过程更多关注所要完成的任务)和个人中心取向(更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这四个维度划分的依据实则是导师指导的中心任务,现如今以最终学位论文质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方式是对任务中心取向的肯定。加拿大学者阿克(Acker)等将导师指导模式分为“技术理性(导师扮演管理者角色)”和“协商秩序(师生间存在互动、对话关系)”两类。而更多的学者则没有明确对导师指导模式的类别进行划分,而是选取了能够代表导师指导模式的几个关键点去考虑。Severinsson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验证式因素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指出导师指导模式有以下几个关键方面:问题解决,研究准备程度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其认为导师进行指导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监督研究过程并给予鼓励和对于论文初稿重要的建设性意见。同时论文能否成功顺利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导的质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导师对于研究课题的兴趣和擅长程度。
2.3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
何种指导模式、具有怎样特点的指导模式可以对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学位论文质量乃至个人发展有着更大帮助,令学生最为满意,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目前测度学术指导质量比较成熟的工具是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生经验问卷和美国学者Rose的“理想导师量表”。与之前已有的调查理想导师模式的问卷(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目前被指导模式的特征进行评价,比如研究技能的指导等)不同,理想导师量表则是让学生对他们认为理想导师所具备的特质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打分。据这些量表进行的调查和访谈,尽管在调查地区、学科背景、样本数量等方面不尽相同,但结果却趋向一致。也有学者提出质疑,Dedrick通过测度选项的错误共变性发现理想导师量表中的个别选项相似性偏高,影响了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他认为应将这些相似选项合并或者剔除多余的选项来改善理想导师量表。尽管如此,Dedrick仍对理想导师量表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多数选项的荷载都是适度的,可以反映出博士研究生对于理想导师所具有特性的侧重程度。Dedrick还创新性的探讨了性别不同是否影响对于理想导师的判别。根据理想导师量表中各分项的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差异对于理想师的度量并无显著差异。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不少学者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周文辉在对不同学科研究生的评价的分析中同样表明,工科研究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其他学科研究生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综合相关文献的调查结果,笔者发现对学生学术指导越频繁、指导内容越为具体和明确、师生之间的科研兴趣点越契合、导师精力的投入越多,则学生的满意度越高。笔者综合多位研究者的调查结果发现,研究生对目前的导师指导模式及师生关系总体上还是满意的。
2.4指导效果的考核
张华提出可以将管理学中目标管理的思想应用到指导模式当中,建立目标导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模式。他认为目标是导师期望和学生期望双方相平衡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设置合理的目标会使双方更具方向感,激励其努力实现共同设置的目标。如今普遍存在的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作为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结果习性指标的思想就是目标管理的体现。Severinsson同样认为导师进行指导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监督研究过程并给予鼓励和对于论文重要的建设性意见,可以通过此类结果性指标去衡量指导效果。但施亚玲则提出对于导师指导工作的评价上应转变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对指导过程进行全程性的考察评估。她指出可以通过对指导模式的组成要素的效果评价来考核指导过程的效果,这就使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
3目前导师指导模式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3.1针对现有指导模式存在的不足如何去修正、完善很少提及
对于目前导师指导模式的现状(分类、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缺陷等)的研究相对丰富,但基于此之上进一步提出如何去修正、完善从而提高指导质量的研究却很少见。当然这与现实中的指导模式千变万化的现实情况有巨大的关系,我们无法去寻找一个在任何情境下都行之有效的指导。但提出一个相对指导性的准则是必要的。
3.2很少涉及到除师生外的其他因素对指导模式的影响
现存的有关于导师指导模式的相关研究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基本都集中在师生双方上,而罕有去考虑学校政策制度、宏观教育环境等外界因素对于导师指导模式的影响。虽然导师与学生作为直接主体,对指导模式的作用是重大的。但双方同处在学校的相关政策下、社会整体教育制度之下,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这方面的因素研究很少涉及。例如国家若对教育足够重视、积极引导和推行教育制度和方法的革新,则也会促进指导模式的完善和进步。师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于导师指导模式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应该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
4研究展望及启示
在指导形式上,相较于早期的单一导师制,目前存在的双导师制和导师组制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可见,我国学者们正在积极探索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指导模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尽管双导师指导模式、导师组指导模式目前都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运行机制上易于产生责权利不清晰的问题。但其也有很多值得肯定的方面,多导师制克服了单一导师制中个人认识的局限性,特别是在面对前沿问题、复杂问题、跨学科问题时,使导师指导从独立走向协作、从单一负责走向集体分工负责。当下,双导师指导模式和导师组指导模式并未得到广泛推广,即使某些实行了双导师和导师组指导模式的高校,其实际运行时仍然是单一导师在主要负责,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不过,笔者相信有了这样一个开始,接下来在导师指导模式方面定会有更进一步的创新。
在指导模式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的问卷及分析方式都大同小异,因此也很难有突破性的发现。而且,各类问卷的质量良莠不齐,问卷中各选项设置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也有待改进。因此更为完善的分析体系和独特的分析视角是导师指导模式的相关研究接下来的一个方向。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写作和学术科研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源于对于研究思路及研究过程设计的错误、不准确及不充足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等。而这些根本上碜杂谘生自身经验的不足和导师指导的匮乏。据调查,很大比例的研究生由于不充分的研究指导、研究支持和研究环境而最终导致未能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重视,与此相关的研究更应该更多更深入的探讨下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