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婚礼仪式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选择婚期和婚礼具体时间上首先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综合服务资源是否相对丰富,是否有利于服务资源的最大化。我们在选择婚期时往往都会首先考虑选择黄道吉日,于是就出现了“金九银十红四五加上正月火”的说法。就是每年的九月十月四月五月再加上农历的正月,结婚的新人相对集中,由于新人举办婚礼日期的集中,必然会导致与婚礼相关的各种资源瞬间匮乏等情况的出现,由于资源瞬间匮乏,各种“贵”的现象就会集中出现,就会加大婚礼庆典活动的成本的投入,有可能还会降低婚礼庆典活动的满意度。由于新人举办婚礼日期的集中首先是饭店资源紧缺,因为饭店数量是固定的,接待能力是固定的,如果超出饭店的能力,是必会出现服务水平下降,缺斤短两。二是婚庆服务资源也是有限的,每年的黄金周的连续作战,婚庆工作人员人困马乏,服务质量,肯定会打折扣。三是交通资源,大家都知道,每逢节假日,出行的人多,机票、火车票都很难买,假如你请的来宾中外地亲朋较多的话,你就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四是来宾资源紧张,大家想一想,新人举办婚礼日期的集中的同时,客人参加婚礼的时间也会集中,如果一个客人同一时间收到两对新人的邀请,于是就出现了来宾资源紧张的现象。总之,我们建议各位新人,当你们考虑婚期时,尽量避开结婚高峰期,比如,“金九银十红四五加上正月火”是结婚高峰期,我们可以选择八月、十一月、三月、六月,这样更有利于各方面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2. 选择婚期和婚礼具体时间上要充分考虑民间习俗,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举行婚礼的时间均有所不同,南京是晚上办喜酒,无锡是中午办喜酒的比较多,晚上办酒的也不少。如果新人不是同一城市的人,在选择婚礼时间上就要兼顾两地民俗,假如:新娘是南京人,新郎是咱们无锡人,如果选择中午办喜酒,接亲、迎亲路途较远,所以时间会很紧,还不能兼顾女方的民俗。如果选择晚上办喜酒,接亲、迎亲的时间宽裕了,又能同时满足女方的民俗习惯,又不违背无锡民俗,两全齐美。
3. 选择婚期和婚礼时间上要方便客人参加。通常我们会选择六、日,单从六、日来选择日期的话,尽量选择周六中午或晚上,周日中午比较好,因为周日晚上,参加你婚礼的来宾会因为转天要上班等原因而心态不稳定。如果你选择节日,一定要考虑节日与借用六、日组成小长假的情况发生,恰当选择日期。比如刚刚过去的5、3日就因为不在小长假内,于是影响了来宾出席你的婚礼。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一下协议,共同遵守。
委托情况: 甲方为其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在____________(地点)举行婚礼,委托乙方进行司仪服务,指定______司仪主持当天的婚礼庆祝仪式。
服务内容总价为人民币______元正。
甲方签订合同时需付订金______元整。余款______元整,于婚礼结束后支付给:婚庆单位或司仪本人。
甲方付讫订金后,乙方需出具相关收据。
乙方在收取全额费用后应开具统一发票交于甲方。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甲方有义务积极配合乙方履行本合同,包括与指定的司仪多沟通,商讨婚礼的流程细节,告知自身对婚礼基调的要求,以及简单的家庭人员状况等。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乙方______司仪将于婚前______月与甲方面谈婚礼流程与细节______次,并根据讨论的结果出具流程。(附流程细节)
司仪将与婚礼当天______点整到达酒店,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
乙方承诺:司仪主持的语言文明,不使用粗俗的语言与笑话。
如当天由于生病等不可抗原因该司仪不能前来主持的,由该婚庆单位提供同等以上价位的司仪供甲方选择。
三、合同权利义务转让
甲方同意乙方在不可抗力事件下将合同中乙方的部分权利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如该转让给甲方遭受损失,该实际损失先由乙方承担,然后由甲方协助乙方进行求偿,但乙方对甲方提供的协助应给予合理的补偿。
在合同有效期内,任何一方对于不可抗力事件所直接造成的延误或不能履行合同义务不需承担责任(但必须出示有效证明),该方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造成的损失。
四、违约责任
如因司仪服务质量发生争议,双方同意交由上海婚庆行业协会评估中心鉴定评估。如评估后确有问题,由乙方按上海市婚庆行业协会《上海婚庆礼仪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赔偿甲方的损失;否则,由甲方自行承担责任。如因单方面无故退单发生纠纷,双方同意按照《上海婚庆礼仪投诉处理暂行办法》进行处理。
五、 未尽事宜与附加条款
(一)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并形成书面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执行。
(二)本合同附加条款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正本一式两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立即生效。
甲方: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
签字:__________ 签字: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合同附件:
流程细节:(婚庆当天双方确认流程表)
司仪服务时间(半程/全程),如超时需注明费用
入场仪式的确认(几次入场仪式,中/西式,嘉宾、新人配合)
[关键词] 仪式;真实性;仪式的作用;葬礼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170-2
从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开始,“过百岁”、“过生日”、“婚礼”、“葬礼”等仪式就伴随着我们。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仪式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它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仪式研究,是人类学领域内的一个经典话题。长期以来,这一概念被人类学的各理论流派不断的界定,但却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彭兆荣在《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一文中指出,在目前的人类学仪式研究中,基本存在两种取向。一是对古典神话和仪式的诠释,另一种则是对仪式的宗教渊源和社会行为的探讨,即将仪式视为特定的宗教行为和社会实践。然而在做中国的仪式研究时,我们首先要清楚的一点就是,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多数的仪式是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社会秩序和语言规范。并且,在对仪式的概念进行界定时,一定要考察仪式的起源。
在考察仪式的起源时,就拿葬礼仪式来说吧,部分人类学家在论述葬礼的起源时,往往引入了宗教中“灵魂”等概念。然而,据史学家考证,在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出现,人类逐渐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以亲情和血缘关系为基础,聚族而居,形成了原始的氏族制社会。在氏族社会里,族群成员之间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前提下,联系日益紧密。这时,氏族内亲人的死亡就对氏族内其他成员有着较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情感方面。此时氏族成员采取了墓葬的方式来保护亲人的遗体;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亲人的遗体将野兽引来,这是一种自然发展的结果。据统计,在当年的氏族公社社会中,一个族群的人数大约有150人左右,而当时的平均寿命约为30岁。这就可以推算出每一个族群每年的平均死亡人数为5人。在这种每年平均死亡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思念和其他情感寄托,在墓葬的过程中必然会加入一些仪式的成分(如动作、语言等),而这些多种多样的动作或者语言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被规范并发展成一套较为固定的仪式。由此可知,仪式的产生是有其目的性和合理性的,同时也具有真实性的一面,即是为了满足人们某一种需求而诞生的。至于仪式在之后的发展中逐渐抛弃其真实性而转为一种更具象征意义的内涵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的。但是即使在当下生活中的仪式也并没有完全抛弃它的真实性,真实性依旧是作为仪式的内涵而存在着。
James L・Watson在他的《中国丧葬仪式的结构――基本形态、仪式次序、动作的首要性》一文中在论述到丧葬仪式时提到“动作比信仰更重要――只要是恰当的进行仪式,参与者对死亡或来生的信仰,也都变得不太重要”。其实就是对仪式逐渐失去其真实性的一种侧面反映。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吗?还记得看过一部叫做《父后七日》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从彰化县北上工作的青年返乡奔父丧七日的故事,以黑色幽默手法展现出道教与台湾丧葬习俗。女主角阿梅在父亲过世的七天内,回到了台湾中部的农村里,准备父亲的葬礼,也见识了传统庸俗繁琐的丧葬仪式、匪夷所思的迷信风俗。但最令笔者感到惊讶的是死者亲属竟然雇佣了与死者毫无关系的专门从事哭丧工作的人来参加葬礼!七日的葬礼结束后,阿梅在封存了丧父的伤痛和对父亲的思念之后,准备独自一人回到自己的城市继续生活工作。然而,却在返程途中的机场停留时,压抑了许久的思念之情如山崩海啸般袭来,遂止不住留下了热泪。从电影中,也可以看出,丧葬的仪式逐渐变成一种固定化、程序化的工作,仪式正在失去其内在的真实性。但是女主角阿梅最后的眼泪说明了,丧葬仪式并没有失去其最初的目的性和真实性,只不过在现实紧张的生活节奏中,这种真实性逐渐被忽视而已,或者说这种真实性被赋予另一种意义。
还是再拿葬礼仪式作为例子来说吧。几乎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喜欢葬礼,既然人人都不喜欢,那它为什么还要存在呢?汤永隆认为,“因为亲人的逝去使人们需要一个场合宣泄悲伤。”死亡绝对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词,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死亡又是一种常态,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会突然遇到死亡。因此不管是谁,对于死亡的仪式和葬礼的流程都不会感到陌生。虽然各地方的葬礼的仪式和丧葬风俗并不一样,但不管是哪种丧葬仪式,都有守灵、祭拜等的告别仪式。生者可以通过这些仪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并与逝去的亲人深深道别。因而丧葬仪式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时间和空间,让生者可以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中,宣泄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思念。但是即使活着的人们再怎么哭泣,甚至哭到虚脱,这都是一种宣泄,是一种摆脱过去、接受新生活过程中免不了的痛苦。若没有这些告别仪式让人们将心中的苦闷、悲痛等负面情绪发泄出来,生者更容易一蹶不振或颓废沮丧。记得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人在亲人的葬礼上负责全部的组织工作,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着理智,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然而过后的几年,他再也没有走出这个困境去,一直没法快乐起来,同时也没有找到新的朋友,与老朋友也渐渐疏远,生活过得很痛苦。在这个例子中,真的就是如James L・Watson所说的“动作比信仰更重要”吗?这个可怜的人全程参与了仪式,做到了丧葬仪式所要求的全部动作,然而他以理性压抑自己的感性,在仪式过程中没有投入感情,以至于他被这份负面情感困住。他抛弃了仪式中的真实性,仅仅为了完成仪式而行动,背弃了仪式真正的内涵,进而影响到了以后的正常生活。因此,我们生活中的仪式不仅仅是一套动作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真实性和目的性使它的存在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中国社会里有一套正确的、与人生周期相配合的仪式动作。其中婚礼和葬礼是主要的生命周期仪式,是普通大众按着认可的仪式程序,投入文化整合的进程”。文化整合功能确实是仪式的一个社会功能,但却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仪式对于社会整合和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我们在这里就婚礼上的仪式展开讨论,结婚,是人生中除了出生和死亡,最重要的一个转折。中西方的传统婚礼仪式不尽相同,相互借用对方的婚礼仪式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比如,在中国有些地方,既坐婚车,又拜天地,最后还相互套戒指……但不管在仪式上有多大的不同,仪式中人们对新人表达的美好心情却是一样的。而婚礼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一对新人当众确认自己的情感、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起自己的誓言和婚姻的责任、坚定双方“照顾对方一生一世”的信念。当新人们经历过许多繁琐的婚礼仪式之后,终于可以走到一起,就像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得圆满一样,这时候不管是新郎还是新娘,都会对婚姻产生一种神圣感。从理论上来说,婚礼的仪式越是繁琐,这种心理强化的作用就越强,将来在一起走得更远的机会也就越大。但现在部分年轻人流行的“裸婚”主义,却使我对他们婚姻的未来产生疑虑。没有经过繁琐仪式的考验,如此轻易的就结婚了,那离婚是不是也就更加随意呢?另外,婚礼有其收获祝福、感恩、寄托希望的深刻含义,新人们不应被“形式主义”和“收钱”的现实看法所左右,忽视婚礼作为一个仪式的真实性和其自身作用。
不仅仅是那些重要的大型仪式可以起到整合、维系社会的作用,一些生活中的小仪式,比如过年前打扫房间、年终例会等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过年前的全家大扫除往往意味着将去年的“晦气”和不好的东西全部赶走,以此迎接一个新的开始。定期全家大扫除,这样的仪式能带来更为生机勃勃的家庭氛围。年终例会则是因为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之下,一个企业“总结过去、畅想未来”的需要。总结过去不仅仅是为了看到之前工作不足之处,更多的是为了看到之前的成绩,坚定信心,给一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畅想未来,则是期待新的一年中,工作有新的突破。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每一个仪式都有它的内在作用,一个仪式如果没有达到其最终的目的,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被逐渐削弱,其自身的真实性也就无从谈起,从而变成一种虚伪的真实。一个不具有真实性内核的仪式是不会存在的。就像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旧时代,人们请神汉巫婆为自己或亲人治病,而在如今这种现象却很少见了。究其原因在于,古时的人们多认为疾病是超出自己能力掌控的存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而人们都有对未知的恐惧感,因此古人对疾病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并急需一个仪式来化解心中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并寄托尽快康复的美好愿望。而在科技进步以后,疾病的病理被科学所解释,人们认识到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我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并不是一种超自然现象,更与鬼神无关。因此这种不确定性被打破,与驱魔类似的仪式再也无法起到最初的作用,仪式的真实性被否认,这种仪式也就逐渐走向消亡。所以说,一个没有真实性的仪式是不会一直存在的,仪式的作用和它内在的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笔者认为,现存的仪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作用,或建立一套秩序以维持社会稳定,或是某一群体内的一种认同方式……有作用的仪式都有其真实性,然而由于部分仪式因为已经内化于心,成为一种惯例或习惯,所以其真实性被少数人所忽视,但并不是说这种真实性就不存在。但如果绝大多数人都否认了某类仪式的作用,那这类仪式的真实性也就逐渐消失,比如说,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婚礼仪式是一种“走过场”,并且在仪式中没有寄托深刻的情感和意义,那最终这种仪式只能面临消亡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华琛(James Watson).中国丧葬仪式的结构――基本形态、仪式次序、动作的首要性[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4).
[2]秦淮.时尚婚礼的文化解读[J].兰州学刊,2012,(5).
[3]薛亚利.价值的工具――仪式的意义指向[J].民俗研究,2011,(3).
[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2).
[5]张亚旭.职业哭灵人的再现[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本研究还关注昌吉回族婚礼近60年的发展及变化,将婚礼仪式的考察置于历史发展的脉络之中,突出反映两种文化在同一片土地上此消彼长的互动、角逐及交融的社会文化过程。在两种文化涵化过程中,不仅结婚仪式的各个环节有改变,当地回族居民婚姻观念及婚姻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关键词:昌吉地区;回族婚俗;文化原因
新疆昌吉州位于天山北麓,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邻近首府乌鲁木齐市,东北与蒙古国交界。昌吉是古代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中的一站,还是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回族本身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所以回族在新疆的分布也较为分散。昌吉作为一个回族的聚集点,回族群体相比比较集中,同时它也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因此昌吉地区的回族婚礼仪式的过程,体现了当地文化的多元性和地方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目前,关于研究回族婚礼的论文中,包括了对于结婚仪式中宴席曲[1]的研究、婚礼仪式过程[2]的研究、结婚服饰[3]的研究以及婚俗的变迁[4]研究等相关内容。虽然关于回族婚礼的研究不多,但也有不少精彩地分析。其中,曹志斌对比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民社区与东南地区的回民社区的后,认为婚礼这种仪式,它的社会文化整合作用非常突
出[5]。杨文笔分析了云南回族婚礼中的“吃茶”环节,认为这个环节是当地人增强民族认同感的一种方式[6]。刘婷把郑州的回民作为研究对象,认为郑州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汉文化融合得较为透彻的一个地区,她从当地回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从当地婚俗习惯上论证了当地回族文化的地方性与多元性[7]。这类作品从不同角度对回族的婚礼及婚俗变迁做了研究,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回族婚礼的特点,但是鲜有对于结婚仪式的细节的描写以及对地方特色的深入讨论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而闫国芳写的关于昌吉地区回族婚礼中“认卧曲利妈”的现象研究,对笔者的启发很大。她认为“认卧曲利妈”的原因在于,这是当地回族在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妥协与对话之中所采取的应势之举[8]。笔者认为,回族婚礼仪式中的各个细节,能够体现回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灵活多变。回族文化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回族文化才能够植根于中国各个地方,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本文通过描写一场昌吉地区的婚礼,对仪式的过程,仪式中的文化构成以及婚俗的变迁进行研究。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与融合是如何体现在当地回族结婚仪式中的,有助于丰富此类研究的内容和展开地区比较研究。
一、结婚仪式的过程
婚礼,是穆斯林群体一生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回族婚礼大多是按照伊斯兰教规来办的,但是每个地方又会因为当地特色,而有不同。昌吉地区回族的婚礼,就集中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笔者于2011年的6月和7月参与观察了昌吉市的三场婚礼,整理出了三份田野笔记。依据笔记资料,这三个家庭父母的职业分别是阿訇家的女儿嫁人;一位商人的儿子娶亲和还有两位新人父母都是公务员。这三场婚礼的流程都具有昌吉地区回族文化的特色,但是最典型的当属商人家庭的结婚仪式。因为这一家婚礼既不过度遵照伊斯兰教法规定,也不会在婚礼中呈现去伊斯兰文化的趋势。所以笔者以商人家庭婚礼流程主要线索,同时参考其余两家的仪式细节,再根据作者当时做的田野笔记将昌吉市回族婚礼仪式过程整理如下。
(一)结婚仪式前的准备活动
1.提亲即是结婚仪式准备活动的第一步,因为说亲是两人相识的标志。提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男女双方通过媒人牵线搭桥,另一种情况是男女双方相互之间先有了初步的了解,再找媒人完成说亲的步骤。因为依据昌吉当地婚俗,男方家需要请一位媒人去女方家里送“落话礼”,确定这对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此后两家亲戚也可以随便走动。“落话礼”又称为“四色礼”, 四色指的是冰糖、茶叶、葡萄干和红枣用四种颜色的彩纸包好,这四份食物颜色各异味道甜美,象征着两位新人的相识是甜蜜美满的。女方家长若是不同意这门亲事,则会退回四色礼。但是现在基本上没有人会这样做,因为一般派媒人去送四色礼的行为都是在双方家长都知情的前提下进行的。若是一旦收下了四色礼,那么就意味着这家的女儿已经是送彩礼那家的“准儿媳”了,就不可以再和其他人交往了。所以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送落话礼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仪式,是十分重要的。
2.订婚,这时是由男方及长辈和媒人一起,与女方及其家人一起商量彩礼的数量和结婚的日期,还有关于婚礼的其他细节。昌吉地区的聘礼一般为首饰,如钻戒,玉石手镯等。聘金多少没有具体数字的规定,但必须履行这一习俗。聘金交给女方后,即由女方支配,男方无权收回。
(二)结婚仪式正式开始
昌吉地区的回族婚礼一般要庆祝三天,每一天的活动都不同。第一天早上,新娘在家梳妆打扮,在家等候新郎来接。同时,女方家会派出两三个没有成年的小朋友带着红颜色的布,前往新房挂门帘。挂好门帘后新郎就可以去娶亲了,新郎通常会叫上十几位亲戚朋友一起赶往新娘家。这时在新娘家里,新娘坐在卧室里的床上,脚不能挨到地面上。脚不挨地的原因是新娘在这天嫁给别人,意味这从这一天开始她是一个新人了,这一天第一次落脚应在新房里,不能再沾旧房的地。卧室的门由新娘的朋友们把守着,等新郎到了新娘家,新娘卧室的门就会变成一个争夺的焦点。新郎必须要给足红包,新娘的朋友们才可能放行。接着,新娘准备和父母告别,新娘的父母要等到婚礼的第二天才可以再见到女儿。之后新郎抱着新娘上婚车,婚车开往新家。接近达目的时,还有一个“耍公婆”的环节。新郎的父亲母亲把红辣椒、蒜等用粗线穿成一个圈挂在脖子上当项链,有的把脸抹成红色。当打扮好的公婆亮相时,现场的气愤一下热闹起来。大家起哄让这对公婆拉车,把新媳妇拉回家里。到了家门口,新郎把新娘抱上新房,这时新娘的脚才可以落地。
到了新房,就可以举行念“尼卡哈”仪式了。“尼卡哈”意为证婚词,这是整个婚礼的核心环节,一般在新房的客厅举行。按照一般穆斯林的结婚习俗,阿訇坐在客厅最中间的位置,身旁是证婚新郎人和新郎父母,面对着新郎新娘。阿訇在“尼卡哈”仪式中,不仅要念《古兰经》的有关章节,还要询问新郎是否真心愿意迎娶新娘,同时也要询问新娘对这段婚姻的态度。当阿訇确定好两位新的心意时,尼卡哈仪式便算是达成了。但是依照昌吉地区的婚俗,新娘不能出现在“尼卡哈”仪式现场,新娘的心意要指定一个除父母之外的亲人传达。这位传达新娘心意的人物就被称为“卧曲利妈”,通常“卧曲利妈”由新娘的姑姑、姨姨等女性长辈担任。但有的新娘会选择自己的叔叔或舅舅担当这一角色,这时候就把这个称呼改为“卧曲利”。
在新房举行完“尼卡哈”仪式,宾客们就要移步到清真寺内的餐厅、其他饭店或者到新郎父母的家中准备用餐。正式餐前,会先上九个果盘,分别是九种不同的小吃,包括圣女果、瓜子、奶糖等等。正餐的内容每家都不太一样,但是昌吉最有特色的宴席餐是“九碗三行子”。这种宴席餐使用的盘子的大小和样式都是一模一样的,并且要把九碗菜摆成三乘三的正方形。这样,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三行,这就是“九碗三行子”名字的由来。这种宴席不仅摆法有讲究,而且上菜的先后也有规矩。一般先上四个角的肉菜,称为“角肉”。然后再上四个边的菜,其中对面的两碗菜,名称要对称,称为“门子”菜。两边“门子”菜的名称必须一致,但是用料和做法可以不同。比如东面摆的是丸子,那么西面的菜也必须是丸子。但是两边的丸子可以用牛肉和羊肉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配料。最后上中间的那道菜,一般放凉菜。
用餐快结束的时候,新郎和伴郎一起认女方家的亲戚。新郎的伴郎一起向女方亲戚鞠躬,互道“赛俩目”。随后宴席结束,婚礼的第一天也可以收尾了。
第二天早上,新娘的父母带着在家做好的“睁眼包子”去新房里,见女儿和女婿。之所以要叫“睁眼包子”,是因为按照之前的婚俗,包子里要洒上一把胡椒粉,包子的口感会非常麻,味觉被刺激之后,人也会清醒。但是现在,包的“睁眼包子”基本都是平常的馅儿了,寓意也变成新郎在婚后首次拜访新娘的父母。新郎和岳父岳母互道“赛俩目”之后,这套仪式就算是结束了。
第三天是新娘回门的日子,两位新人带着礼品回到新娘的父母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第三天结束以后,这场结婚仪式可以说是彻底结束了。
二、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在仪式中的互动与融合
昌吉回族婚礼中集中展现了当地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特点,其中最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回族文化与中国文化元素互动融合的仪式环节就是“认卧曲利妈”。
首先,伊斯兰的婚姻制度说到婚姻的全美必须以双方当事人的认可为前提,尤其强调女方的态度,父母不能包办。《圣训》上有记载:“不和寡妇商量就不能和她结婚,不经少女同意就不能和她结婚。”所以,昌吉地区回族婚礼必须要秉承伊斯兰教的婚姻传统。念“尼卡哈”时,阿訇必须要询问当事人的意见,这便是昌吉地区回族婚礼中认“卧曲利妈”习俗形成的伊斯兰文化渊源之一。
其次,认“卧曲利妈”又在另一个层面上体现了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汉文化的内涵,男尊女卑或者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像是这一习俗的另一只手,在潜移默化地控制着这场婚礼。使得新娘在参加念“尼卡哈”时都不能在场,其婚姻大事由父母或者说是由父母指派的“卧曲利妈”全权处理。再加上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外化为母亲不能送亲的习俗,母亲不能送亲就刚好给“卧曲利妈”可以在婚礼现场行驶父母权力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就是直接缔造出了一个“卧曲利妈”代替新娘参加尼卡哈的现象。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与《古兰经》规定的“尼卡哈”仪式相违背,这样做恰恰是符合了《古兰经》与《圣训》的精神。《古兰经》包含着辩证法的精神,它降到要求广大穆斯林履行“天命”时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要在符合当地风情的前提下,推广伊斯兰精神。昌吉地区的回族不仅耳濡目染的接受汉文化,又坚持一个穆民的信仰,这两股文化必须在这里共存,所以它们都要做出一定的牺牲。“卧曲利妈”代替新娘出席“尼卡哈”仪式,这样既符合了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又规避了儒家文化男尊女卑对新娘参加证婚环节的责难。
另外,在婚礼中,还有一个环节中展示了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的重叠,那就是“彩礼”环节。依据伊斯兰教义规定:穆斯林的婚礼,男方需向女方给一定数量的礼金,这是尊重女权的一份象征物。《古兰经》里讲到:“你们应当把妇女的聘礼当做一份赠礼交给她们(4:3)。”而彩礼在我国汉文化是古已有之。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在那个时候就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西周时确立并成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这是“彩礼”习俗的来源。这里所说的六礼,指的就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当中的“纳征”就是现在的送聘礼,也就是“彩礼”。结婚时男方给女方给彩礼的仪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谓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
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都规定了结婚时男方给女方家赔一笔彩礼钱。那么,这项仪式就不用再有什么变动了,就是一项硬性规定了。但是彩礼赔什么,赔多少钱,则有男女双方两家协商。
三、婚俗的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的对待婚姻的观念和态度也在发生着改变。另外,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此消彼长的较量,一刻也没有停下来过。昌吉地区近六十年的婚俗的变化,也印证了回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就是回族文化对于当地文化有很好的适应性。
此外,笔者于2013年7月在昌吉二六工军户村进行的田野调查也能够说明昌吉地区近六十年的婚俗变化。在军户村,笔者分别从三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那里了解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昌吉地区回族的婚俗特点,再结合2011年笔者参与观察昌吉回族婚礼中的婚俗现象,形成了以下的观点。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只是从两次田野调查的资料中总结出以下五种风俗变迁的现象,并不能完整得呈现出昌吉回族婚俗变迁的全貌。但是从这五点婚俗变迁中,还是能够清晰地看到昌吉地区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第一是择偶观念的变化,传统的择偶标准,对男方而言是女方的相貌和料理家务事的能力,对女方而言则侧重男方赚钱养家的能力。另外,还非常看重男女双方的,门宦是否一致。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视野的不断拓展,昌吉地区回族男女青年的择偶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对男女双方而言,对方的学历和家庭成长环境成为择偶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男女双方最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有了工作才有经济收入,才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保障。最后,能有同样的信仰是最好的。就目前来看,回族和其他民族的通婚情况越来越多。
第二是择偶方式的转变,以前的婚姻大都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桩婚事的确定,全凭媒人从中斡旋,双方的父母都不会面对面商量,更别提两位当事人了。现在的男女青年,婚姻的自扩大了很多。但是在形式上还需要一位媒人,现在媒人再无法掌握两位年轻人的婚姻大事了。
第三是择偶空间范围的变迁,以前由于交通、信息等条件不够通畅,导致择偶的范围比较有限。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网络之后,择偶空间都可以延伸到网络世界里去了。登陆各大相亲交友网站,全国各地的单身未婚人员都可以在网站上注册登陆,在上面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除了网络世界之外,现在交友的地理范围已经比过去扩大了很多。
第四是结婚聘礼的变化,在伊斯兰教义的规定,穆斯林男女成婚时应有一定的聘礼。按照经典上的规定,聘礼是赠品,数量多少依男方家庭经济情况而定。现在聘礼和嫁妆的种类以及数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而经济条件的变化反映到了聘礼的质量和数量上,比如高档服饰、黄金饰品、钻戒成为聘礼的必需品。
第五是仪式影响力的变化,以前在没有法律保障人们结婚权利的时候,举办了“尼卡哈”仪式就代表两人已经成为夫妻了。但是现在你昌吉地区回族青年是在婚姻登记之后才举行“尼卡哈”仪式,如果没有结婚证书则不能够举行宗教仪式。现在念“尼卡哈”已经成为回族婚姻的传统民俗行为。
四、结语
仪式是人类学文化研究的一个窗口,是我们了解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我们要研究某个地区回族文化的特点,不得不先考察支撑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底座。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谈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多元统一体[9]。
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昌吉地区回族的结婚仪式中也显示出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混杂、联结与融合的过程。再加上回族的结婚仪式的目的是既要宣告新生,也要求得真主的许可与祝福。通过本文能够体现出体现回族文化丰富多彩和灵活多变的特点。
本文论述的昌吉回族婚礼仪式的过程,较为全面细致地展现了婚礼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具有一定的地方性色彩,也具有丰富的文化性。笔者通过一系列的解析,展示了婚礼过程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重叠部分与相互妥协与融合的部分,揭示了当地回族生活与宗教生活相互融合的多样状态。
[参考文献]
[1]汪平.宴席曲《送大哥》在西北回族地区的流变.音乐创作[J],2009(04).
[2]史春燕.浅谈山东张秋镇回族穆斯林的结婚仪式.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J],2012(08).
[3]张继文.两大文化脉络影响下的回族婚服特征探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J],2007(04).
[4]穆天乐.当代北京牛街回族婚姻习俗变迁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5]曹志斌.散居回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6]杨文笔.宁南山区回族“吃茶“的人类学观察――红岸村田野调查研究.民间文化论坛[J],2010(10).
[7]刘婷.郑州回族婚俗变迁与现代化[D].河南:河南大学,2011.
[8]闫国芳.昌吉地区回族婚礼中的认“卧曲利妈”习俗.昌吉学院学报[J],2004(10).
2、1。跪垫 / 跪枕。敬茶给新娘父母后,依长辈辈份次序敬茶给祖父母,伯父伯娘叔父叔母,哥哥姐姐,堂兄堂姐表哥表姐。(* 有些家庭会先敬茶给祖父母,才到父母)。
3、这套中式茶具除了敬茶使用外,也是一对新人新婚的象征信物。如果你的家族比较大,不妨数数人数预备多一些茶杯!
4、婚礼敬茶流程 —— 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