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原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语十则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原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闻话语建构;语用原则;精准;简练;礼貌

话语概念脱胎于语言和言语,作为一个整体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既包括日常具体的言语行为,又是一定语言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既表现为一定的文本,又与相应的民族、文化、社会阶层、意识形态相联系,并在与其他类型话语相区别的过程中表现出特定的属性。新闻话语取源于话语,不同于广告话语、教育学话语,它是一个再现事实的话语,有着本身独特的构建原则。

一、新闻话语建构语用原则释义

新闻话语构建语用原则与话语建构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解新闻话语建构的语用原则之前先对话语建构的语用原则做必要的了解。

(一)话语建构语用原则

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学习中,只要你一开口,话语行为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但容易让人忽视的是话语的建构问题。成功的话语建构能够帮助说话者达到目的。如:一位学院负责人为了让大龄老师去参加相亲会,就根据未婚老师的心理构建自己的话语,她没有直接说“你看你都到这个年纪了该去相亲”,而是说“你看其他学院的老师都去了,我们学院的老师也不能落后啊,你就当帮我一个忙,去吧!”,效果可想而知。

结语

随着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的互动、交流、分享等特性方便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自拍文化不断盛行。自拍作为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方式,获得了他人认同与自我身份的构建,获得了媒介接触与使用的满足。同时,其所折射的深层次内涵也值得我们深思,如何促进自拍文化的健康发展值得重视。

一般来说,话语建构除了要遵循宏观上的修辞规律外,微观上还要遵循一定的修辞原则,包括正确、准确、适切和恰切四个方面,就是话语建构的四个语用原则。新闻话语建构的语用原则从其中分支出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用原则。

(二)新闻话语建构语用原则

新闻是传播者通过传播媒介向受众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从而满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沟通情况、获取信息的需要。新闻话语是“对真实事件的一种再现过程,是利用新闻的制作手段与编辑技术使用程式化的规则,对社会现象进行局部的反映和解释,是一种典型的编码过程。”可以说它的目的是通过新闻传播事实而达到某种新闻传播的目标或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

新闻中话语目标的实现必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正面报道的话语可以向人们传递正能量,从而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国家更有信心。因此,新闻创作者在建构新闻话语时要遵守语用原则,要根据新闻事实对新闻和受众负责。基于话语建构的语用原则,新闻话语建构结合自身独特的语言特性和实践运用也产生了一些具有体的语用原则,如准确,简练,通俗,礼貌等。

二、新闻话语构建的三个语用原则

新闻话语在大众传播中具有关键作用,具有语言所共有的三个功能,即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从概念意义上讲,新闻话语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几乎所有语域的意义系统;从人际意义上讲,新闻话语强调客观性,新闻媒介影响人的观点通常不是通过直截了当的表述,而是通过对原始材料有意向性的选择来实现;从语篇意义上讲,新闻话语具有意义浓缩的特点,使用尽可能简短的篇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由此也可得出三个新闻话语构建的语用原则,即精准、简练、礼貌。

(一)精准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精准的新闻话语能够提高新闻的真实性。精准一般指话语表达不仅要准确,而且要精细。避用“好像”,“大概”“也许”等不确定性词语来建构新闻话语。因为新闻报道必须是结合具体社会现实进行实事求是的,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出的真实陈述,因此新闻话语建构必须准确,而为了提高新闻的实际效果,在话语准确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精细的要求。新闻话语的精准包括两个方面:

1、新闻话语建构必须准确

新闻话语的准确至关重要,不仅关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承担着媒介公信力、权威性的责任。但是在新闻报道中表意错误的新闻话语也时常发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新闻话语的错误,哪怕只是一点,也可能会破坏话语的准确性,整篇文章的表达也就可能词不达意,最终可能会误导受众,损害媒介声誉,降低媒介的公信力。

新闻话语建构要求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不要使用容易误导受众的模糊语句。此外,错别字也是新闻话语建构的一个大敌,有些记者认为只要读者能理解意思就行,用几个同音字、几个生僻字问题不大,殊不知这样的粗心使新闻话语的准确性丢失殆尽。新闻记者应该从源头上杜绝错误词语的使用,进而保证新闻话语表意的准确性。

2、新闻话语建构力求精细

新闻话语的精细是建立在话语准确的基础上的,只有话语建构准确才能进一步做到精细。精细的话语使新闻更加客观真实,能够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新闻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以及话语建构精准的能力,在构建话语时秉持实事求是之心,摒弃哗众取宠之意,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精准。

(二)简练原则

简练主要是指精炼简洁,不冗繁,不拖沓,以最少的话语表达最准确、最清晰的意思。古语有云,“文以简为能,不以繁为巧”。新闻话语建构也是如此。

“新闻短,才能写得多,发得快,等得及时;新闻短,才能在有限的版面和有限的播送时间里广泛反映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方方面面;新闻短,读者听众才会在日常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或之间,了解更多的信息”。为了实现新闻报道“快”的要求,建构新闻话语必须要精炼简洁,信息全面,表意清晰。也就是说我们的新闻话语需要采用言简意赅的词语以及表达凝练、干净利索的词句,提高新闻的效能,让读者不费劲就能了解新闻的内容。

如果有一些新闻话语比较复杂,包含了过多的修饰成分和逻辑关系,使读者无法一口气读完并快速的理解,而是需要反复阅读,甚至需要动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对话语做分析才能获取准确的信息,这样的新闻话语注定不被大多数读者喜爱。

(三)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一方面指新闻创作者通过建构适宜的话语获得读者赞同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包括在话语建构时希望自己的叙事行为不受读者干涉和质疑而获得的自由和愉悦。

新闻话语构建要遵循礼貌原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要明确自身角色(信息的传播者),以受众为本,根据对新闻语境的认知、对受众心理的分析和掌握,选择使用合适的礼貌性词语,从而让读者能够接受新闻话语,认同新闻话语。礼貌性词语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对取得成功,创造了社会价值的人要给予认同、赞美的积极礼貌词语来构建话语,而对老弱病残以及社会上的不幸者要运用尊敬、爱护的消极礼貌词语来构建话语,不能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不顾新闻语境的需要,不考虑受众的心理感受来建构新闻话语,否则会得不偿失。如某一新闻赫然出现《骑车人“中头彩”惨死》。作为一个正常人,交通事故的悲惨场面谁也不愿意看到,而报纸却颇费心思,采用了双关(“中头彩”)的文学化表现手法来哗众取宠,完全看不到媒介对遇险者命运的关注,带有调侃意味,让人感到记者的“看客”心态,缺乏应有的同情心。

虽然当今社会调侃成风,但作为媒介,要把握好分寸,要根据礼貌原则建构符合语境以及人们认同心理的新闻话语,不要挑战受众接受心理。一方面可以在客观传播信息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引发受众的愉悦感;另一方面新闻话语构建者以主流价值观为风向标,依据礼貌原则对新闻话语进行取舍,塑造自己的媒介良好形象。

论语十则原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化;语文教学;原则

一、自然原则

近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彻底抛弃了早先对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转而对自然进行肆意征服、掠夺和利用,最终导致自然不负重荷,爆发了生态危机。而生态系学的崛起则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人的主动性应以贯彻自然的约束性为先,以自然所能容纳的程度为限。人的主动性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实旌,这是生态化的基本要求。人亦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生命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自然的自组织系统。人类自身也存在着生态平衡的规律,而现代教育所导致的人类自身的片面发展正是对这一规律的悖逆和破坏。人的发展,也应是可持续、终身的发展,不仅符合社会性的发展,而且要符合自然性,符合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找准自身生存发展的坐标。所谓自然原则,是指语文教学不能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学生,而应顺应人性的内在规定性,自身发展的潜在性和可能性,顺任学生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万物依自然本性而生长,教育要尊重人的习性,尊重人本身的结构和内在活动规律,遵循教育的生态规律,减少人为干扰,也就是不能违背人的自然本性。教育能否使人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教育者对人的自身自然的理解程度,否则,就会违反人的天性,戕害人的天性,就会把人的发展引入歧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1.“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万物的生长,包括人的成长,都是顺着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各自顺应着自己的具体环境而生长的,根本就不可能有所谓的主持者加以安排。从培养能力来学生看,要想让学生健康成长,就得提高各发学生面的素质,就得培养各方面的健康品格,就的得培养的学生生存能力。而这些能力,只能从现实生活中来,学生生活越真实自然,就越能够达到成长的要求。相反,如果老师认为,创造了自以为优越的条件,实际上将其笼罩在统一指挥、严格看护之下,让其循规蹈矩,学生就会缺少一个可以自由成长的宽松环境,缺少一片适合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沃土。所以,在一定情况下,顺应自然反倒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这种思想在柳宗元的《郭橐驼传》中得到了生动的说明。柳宗元通过郭橐驼的种树术说明了顺应自然的哲理。郭橐驼由于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所以种植的树都能生繁茂而早实。相反,如果像寓言‘揠苗助长’’中的农民一样,为了让禾茁快长,不辞劳苦地把它们一一拔高,这种表面上看是‘积极”的做法,却加速了禾苗的死亡。其原因正是这种“积极’没有顺应自然,因而最终就会变为消极。育人如植树,故“从养树得养人术’,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像种树一样,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如此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虽然人总是需要接受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但是,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干涉。过多地介入反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过多的监督则会让学生心生反感。所以,有时候顺其自然反而会好得多。学生是学习和生活的真正主体,教师应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生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是组织者和促进者。顺其自然就是相信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愿望,放手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这样一种信任和宽松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更自由地发展自己。总之,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它是要求我遵循自然的规律去教学,在无形中发挥影响,用正确的价值体系去引导学生自然发展。

2.有所为有所不为。事物是时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所以我们不能按照一种固定的程式去进行语文教学,而是要做到细心观察,准确把脉,摸清事态的发展变化,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即要打破教师一手包办的习惯做法,放手让学生探讨,以求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动脑,大胆创新。例如,在学习《胡同文化》一课时,对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来的伤感情绪,很多同学不理解。有的认为保守的东西即将逝去,新时代即将来临,不应伤感而应欣喜;有的则认为,作者的伤感源于他对一种淳朴文化的留恋,众说纷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不为,即保持中立的态度,不给学生通过揣摩教师的心理来评判同伴的回答是否正确,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不养成从众心理,不人云亦云。在学生争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表态,在教学中不作法官,不作裁判长,由学生评说,各抒己见,形成争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仅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而且敢于大胆质疑,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也就在长期的“思”与“疑’的训练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有所为是指教育者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学生怀着满腔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把帮助学生完善自己视为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学生遇到难题、陷于困惑时,应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指点迷津,切不可敷衍了事。当然,有为与无为是不能绝对划清巽线的,如静观事态发展、静候时机出现时,教师虽未采取任何措施,但他却可能在细致地观察、深入地思考:同样,放手让学生做自己的事情时,教师也耍留心他们所做的是否会偏离目标。这都是无为中的有为,是无为在行,有为在心。而在实施某一项教学措施、采取某一行动时,教师也不能一切包办,而要让学生有反思和教育自己的主动权,这又是有为中的不为。

总之,该有为或不为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一味地积极有为未必是好事,一味地消极无为也非秒策,“过于为则扰,不及为则佾’,教育者只有灵活应变,作到有无相生,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最高的境界。

二、最优化原则

语文教学系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一定的组织形式,具有自身的内部结构形态与外部运动规律。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文教学中的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任何因素单独发挥作用,都只能收到局部效果,而不能取得教育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各种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使各要素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并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潜能,使其协调发展,实现系统功能的增值高效,使系统的整体联系在活动中达到最优化。怎样才能改变语文教学高消耗、低效能的现状,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呢?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1.精心设计。语文教学最优效果的取得,应以教师对教学的精心设计为基础。教师只有对教案、教学内容等可控制的要素提前进行精心谋划,熟悉并掌握每一要素的优点与缺点,才能在教学中及时调控,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制订合理的计划,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精心筛选,仔细分类,根据具体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本身的素质状况等,尽可能地全面创造最优的教学条件。

2.合理配置。语文教学的优化要注意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只有各要素协调运作,相互支持,才能充分发挥歌要素自身的独特优势,并使其尽可能的有机结合,互补共效,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经济高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众多教学要素时,因地制宜,分清轻重缓急,作到先后有序。要科学合理地对待现有条件,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的组合加工,要考虑所选用的教学因素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要考虑与师生的现实水平相适应,要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实现语文教学的平衡发展,实现语文教学功能的整合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整体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9期。

论语十则原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问题意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152-01

1 遵循初中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原则,切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精心设计有层次问题的原则

每一节物理课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的设计应有层次性。问题设计的深度取决于学生的已有物理知识所决定的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学生提出问题的层次的水平的不同。心理学理论表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各有不同,不可能在同一层级水平上。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在已有物理知识,学习能力方面的个体特点,力争每个学生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都有收获,能力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严格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去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物理问题,使学生每一节课都能从教师的提问中习得新知,学到质疑的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完牛顿第一定律之后,教师可设计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记忆问题属于低层次水平,

它的解决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没有一点意义的。但是,如果教师围绕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论,不失时机的提出这样的问题:“牛顿第一定律是怎样得出的呢”?那么这个问题对于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更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牛顿第一定律的来源起到的良好的导引作用,这个问题就属于高级层次水平。也就是说,教师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先问“是什么”而后是“怎么办”最后是“为什么”。问题要有梯度,有层次性。

1.2学生习得的循序渐进原则

在物理课堂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物理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能力是由不会提问到能提问,由不善于提出问题到很会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循序渐进中的“序”是客观的规律,它反映学习者在每一具体学习的之前大脑皮层中已有的意识或无意识的应激反应。例如,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必须是学生先学习探究直线运动的概念,特点等,然后学生再去学习曲线运动的有关知识。一定是分析过简单的过程,才能循序渐进学习分析复杂的物理现象。所以说: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都普遍是从主动提问到主动并善于提问的这样的发展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能问到点子上就是善问、会问、问得好。从学生敢问敢质疑到会问、善问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在能力上的进步提高的过程。

1.3学生提问益于教学相长原则

物理课堂上学生问题的提出,特别是好的高水平高质量的问题的提出,往往是基于学生的熟练掌握已学物理知识并会学以致用这些知识。当然学生能做到这样必须是学生对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已进行了多次复习,提前预习后面的还未学习的物理知识,然后再对教材进行了深入钻研,通过实践而达到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相关物理知识。使原本呆板的枯燥的静态的物理知识转变成具有动态性的活生生的富有多彩生命力的有趣知识。那么教师也可透过学生提出的各种物理问题,随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的物理知识的接受程度,及时得到来源学生的反馈信息。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鲜明,更加有针对性。并且,每当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高质量的有价值的物理问题时,毫无疑问这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机智科学的解答学生所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正是教师本人重新思考、学习,重新更新固有知识,提高认识的知识重构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策略

2.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物理的方式主要是被动的学习方式,俗称“填鸭式”。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当然无从谈起了,因此,物理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力提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物理学习以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那么要改变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关键是在教师,物理教师要树立科学正确的物理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做好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角色,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念,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才不会去独霸讲台,一味填鸭而会设计采用科学恰当的物理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好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2.2教学中注重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基础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基础。要让学生不断产生物理问题意识,逐步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这都是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基本条件。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一门科学,而认真观察和缜密的实验是学生提出物理问题的基本源泉。对于已掌握了物理理论知识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必须留意观察任一物理现象,有意识分析,这也是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学习,让学生发现许多和原有的物理知识经验不同或者是互相矛盾的物理现象,学生们头脑中经常带有“为什么”?激发探究欲望,同时,通过观察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3创设科学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科学地设置物理问题情境,题量恰当,提问适时,难度适中,严谨机智处理好每一个问题材料,使学生们进入良好地和谐的师生双边教学活动状态,才能更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中产生质疑提出问题和设想,并开发学生的大脑,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从而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探究未知的物理世界。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在学生对一些问题解决并思考后,在追问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你为什么这样想问题”?“这样解决问题是否合适?”“你还有其他解决方案?”等。通过步步追逐,引导,启发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论语十则原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原则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学校和教师应当尊重教育规律,根据具体实际,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遵循一些指导性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本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个体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一、人本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基本出发点是人,是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教学模式应当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人本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坚持以人为本,要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的安排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始终以学生发展素质能力为出发点。(2)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和要求,保护自尊心,提高自信心,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取得成就感,从而主动地学习。如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分层次教学中,应当将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相结合,防止挫伤学生的自尊心。(3)坚持以人为本,要摈弃传统上语文教学单纯以提高学习成绩为标准的观念,树立语文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语文学科的交际工具性,教学应当重点发展学生相应职业领域所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人文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文,培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类似于“说文解字”,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语文知识予以解构和概括,忽略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打好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比较薄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人文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在教学过程中,把培育人文素养摆在首要位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组织要体现人文性要求。(2)将语文学科和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联系起来,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人文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导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扩展知识,提高修养。

三、全体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语文能力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达到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学的全体性,也体现在学生集体的能力提高和集体精神的培育。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全体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的是:(1)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寻找语文后进生的闪光点,精心设计提高策略。(2)以“纲”为纲,按照语文教学大纲,严格要求全体学生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和集体协作精神。

四、个体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尊重个体,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个性化发展,是语文教学创新的立意所在。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个体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和评价考核,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自主创新,对于主观性学习内容,不预设固定“框框”和标准答案,避免扼杀学生的创造性。(3)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特点,科学分组和安排活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个体优势,运用集体动力改正缺点和不足。

五、可接受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可接受程度。创新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废立”,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omenius)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的许可,一切事情的安排都适合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学创新不应一蹴而就、盲目冒进,而应理性分析,稳步推进。

在语文教学中,遵循可接受原则,教师应当注意的是:(1)在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循序渐进,步子不要过快,采取阶段性递进策略。(2)与学生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根据学生反应来调整教学进程,经常与其他教师、家长和用人单位保持沟通,及时反馈,争取各方面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和支持。

六、实效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实效,保证教学创新取得实际效果。很多教学改革由于流于形式,最后都收效甚微。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立足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实现相应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论语十则原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司汤达;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时代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68-02

一、19世纪之后法国文坛上的争议

(一)古典主义的没落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17世纪,对当时的法国文学和欧洲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时看来是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的。但是古典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封建贵族文学,在文学创作上很多方面都是迎合当时封建权贵的。但是经过两个世纪之后,法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诸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变革,而此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仍要求文学创作要遵守17世纪按照宫廷美学趣味制定的艺术规则,并以拉辛为武器,攻击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创新变革。而与此同时,法国进步文学的力量也逐步成长起来,它们代表了资产阶级新的美学观点,向陈旧腐朽的古典主义美学的教条规则宣战,莎士比亚经常被作为攻击传统美学的工具。19世纪20年代的法国文坛充斥了拉辛与莎士比亚、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论,新、旧两种美学观点的斗争日益激烈化。

(二)新旧两种文学理论之间的争议迭起

《拉辛与莎士比亚》起因是英国剧团到巴黎上演莎士比亚受到阻挠,当时的古典主义者、保守势力谩骂莎士比亚,引发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战。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触犯了古典主义模仿者坚守的17世纪陈旧的美学信条而受到猛烈批判,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正是为回应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进攻,推进进步文学而作。司汤达首先撰写论文《为创作能使一八二三年的观众感兴趣的悲剧,应该走拉辛的道路,还是莎士比亚的道路》,高度颂扬莎士比亚的戏剧,实际上司汤达以此表明了他反对把过时的古典主义教条奉为不变的准则,倡导与时代一致的进步文学的态度。当然他这部作品中提到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并不是指这两个具体的戏剧家,而是代表了新旧两种美学观念的对照。

我们可以通过对拉辛和莎士比亚的分析窥探到这两种美学观念的不同。首先,莎士比亚,基本上接触过外国文学的人都对其耳熟能详,英国文艺复兴时的文坛巨豪,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在文学史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拉辛,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杰出的作家,同样以其古典悲剧在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但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直至今天仍是受人追捧的经典,而拉辛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如果不读法国文学的人很少会去读拉辛的古典悲剧,就像我国莎士比亚的流传度要远高于拉辛,拉辛的流传度并不怎么广。提到拉辛,我们会觉得是非常久远之前的作家,而莎士比亚却不会给我们这种感觉,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莎翁是近代的作家。其实拉辛(1639―1699)生活的时代要比莎士比亚(1564―1616)晚许多。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拉辛戏剧中典雅绮丽的风格、严格的三一律以及亚历山大诗体让我们觉得距离太遥远;而相比之下,莎士比亚那种浑厚博大的风格中掺杂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色彩反而会让我们倍感亲切。当然这并不代表莎士比亚一定比拉辛伟大许多,只是我们由此看出能够切合时代的作品更容易时久不衰,古老而长青。

二、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所提出的文学理论

《拉辛与莎士比亚》这部作品中,司汤达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他倡导的文艺创作原则就是文艺不是一成不变的,文艺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时展需要在当今的文学界或许已经是被喊烂了的口号,但在当时却是尚未取得统治地位的新的美学原则。

当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宣传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是现在、过去和将来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戏剧,固守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而司汤达对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论调进行了深入批判,他论证了古典主义戏剧是迎合宫廷趣味的产物,已经脱离当下人们的审美趣味。首先司汤达从时代对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制约性阐述了他的论点。古典主义审美趣味是符合17世纪王朝兴盛的时代的,但这并不是万古不变的法则。审美观点和文学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各有不同,既没有永恒的审美趣味,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学。以此为基础,司汤达阐明了他眼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司汤达将一切符合时代的伟大作品都看作是“浪漫主义”的;而把一切机械模仿脱离时代的作品看作是“古典主义”的。《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关于浪漫主义艺术的定义是颇为独特的:“浪漫主义是为人民提供文学作品的艺术。这种文学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所以它们可能给人民以最大的愉快。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只有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才可能产生最大的。”①因此,文艺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反映当代生活,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推陈出新。这一观点贯穿全书,是司汤达文艺观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