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牌策划论文

品牌策划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牌策划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品牌策划论文

品牌策划论文范文第1篇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河北省网络新闻媒介在全球网站和中国网站的综合排名中均不理想,尚未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对于河北省的网络新闻媒介而言,需要建立自己的网络品牌,从而在本省乃至全国的网络媒体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下笔者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网络新闻媒介品牌化策略。

宏观发展层面

对于传统媒体办的新闻网站而言,思想观念的转型和解放是从宏观上对网络品牌建设的保证。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期,社会的变革在加剧、社会领域的相互联系在日益增强,公众需要更全面地了解生存环境的变化,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众平等享有充分的新闻信息,网络信息的海量能为公众提供全面、深层次的解读信息,网络能从这两方面满足社会转型期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相应地,社会公众对环境变化信息普遍增长的需求成为中国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基本动因。

“作为中国网络媒体核心力量的传统媒体网站,虽然受到种种制约而显示出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缺陷,但是,它们是中国网络媒体的基石,是新闻的基础生产者。”对于河北省级传统媒体网而言,必须认清社会转型期网络发展的大趋势,充分把握网络发展的历史机遇。传统媒体在提供各层次的新闻信息方面有很大优势,在办自己的网站时也应该充分运用好母体的优势,将网站打造成能够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网络媒体,并且能充分运用音频、视频、动漫等多媒体技术,多层面地展示新闻背景、多侧面地展开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并在与社会公众的积极互动中进一步设置新闻议题、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网站不应该单纯是母体的网络翻版,而应发挥网络自身优势,拓展延伸性内容、附加、双向式互动。

2006年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新兴行业,加快传统发行业向现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业态,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电影等新兴的传播载体。从《纲要》的相关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十一五”期间,全国新闻出版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省级新闻出版业如何推进新媒体发展也应该摆在重点的战略地位,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省级新闻出版业应当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于自身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因而省级传统媒体在办自己的新闻网站时应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既不能同步自封错失发展机遇,也不能胆怯却步不敢应对挑战。

当前,整个互联网正从门户时代向服务时代过渡,从桌面互联网向掌上互联网转型,在移动互联网实现终端融合、业务融合和网络融合中,互联网产业必然重新洗牌,传统媒体将有新的作为。传统媒体应该努力适应形势,随时追踪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积极应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实现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型传播手段的有效结合,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河北省级新闻网站如果要打造强大的网络品牌,就需要主办方转变旧有的思想观念。把握新时期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变化、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积极促成网站在全国新媒体浪潮中的快速发展。河北省级传统媒体和新闻宣传单位应充分重视自身的网站建设,努力拓展即时通信、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服务等业务领域,尽可能实现多渠道、全方位新闻信息的技术调整和业务整合,在财力、物力、人力许可的范围内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和业务保障能力,从而完善河北省网络新闻媒介发展新格局。

中观运行层面

河北省级网络媒介如果想打造自己的品牌,在今后的运行中,必须从两头抓起:其一,研究网民的需求;其二,网站自身管理与经营的转型。

网民需求

“网民的选择对网络新闻的传播以及新闻网站起着‘正反馈’的作用,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而网民的选择,并不注重新闻媒体的既有业务标准,也不看重网站所依附的传统媒体品牌,他们更多的是靠直觉,他们更多的是用市场的方式作用着网络媒体格局的形成与改变。”正因为网民是影响传统媒体网站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河北省级网络媒体在今后的运行中不能关起门来办网。必须走出去――走到广大的网民中去,研究他们的需求,根据网民研究得来的调研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办网思路。学者张立伟将受众需求归纳为“寻求生活参谋、关注公共事务、了解环境变动、松弛心理紧张、品味都市梦想”五种,网民的信息需求也可以归结为这五种,其中一大类是工具性的,用来应付环境(前三种需求),另一大类是消遣性的。用来充实情绪(后两种需求)。网站可以根据网民这两大类的五种信息需求,来进行网络版块设置和内容梳理,将时政新闻和深度报道用超链接做深做精,用音视频为网民提供多渠道的解读;将生活娱乐版块设置得实用而活泼,将Flas、电子杂志、博客、播客等薪颖的网络传播形式与都市时尚流行元素相结合,将生活指南、各种实用类信息与网络广告、服务性专刊相结合,以方便网民点击查阅。河北省的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根据网民需求进行各自定位,如果网站定位满足了上述五种需求,则可以办成“信息超市”模式;如果网站定位在侧重满足工具性或消遣性两类中的某一类需求,则可以办成“信息专卖店”模式。这三家省级新闻网站可以将自身实际与网民需求相结合,走不同的办网路线,展开差别化竞争。

网站管理与经营

河北省的三家新闻网站都与事业单位挂钩,都依赖财政拨款运营,员工大部分属于事业编制,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计划体制色彩,基本上感受不到市场压力,因而缺乏做大做强、建成品牌的动力。可见,河北省网络新闻媒体要想做成品牌,就应当把市场机制引入网站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就是打破这三家网站沿袭事业单位体制而滋生的惰性,在用人上引人竞争机制、分配上引入激励机制,同时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网站可以适当改革用人制度。实行在职人员竞聘上岗与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两种措施,向网站输入新鲜血液。在新的用人格局形成后,网站就应该配套推行分配制度改革,把个人收入与岗位绩效挂钩、与网站总体效益挂钩.形成一套科学的分配激励机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必然牵扯到众多的利益关系,因此,网站在改革的同时,要兼顾发展与稳定,渐进式推进符合多数员工利益的改革措施,对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做好员工的思想动员工作。另外,网站应该定期为全体员工进行技能和理念培训,搞好网站的造血工作。

在网站管理机制转变后,网站的经营

活动随之改变。网站的经营应该是多元化的规模经营,不应满足于输出单一的新闻信息产品,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大力开拓信息咨询、加工、调查业务和嘲上物流业务,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信息增值。

网站的管理与经营是内功,唯有修炼好内功,方能在外界市场竞争环境中经受住考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

微观操作层面

河北省级网络媒体必须将塑造品牌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日常的业务流程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微观业务操作层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 拓宽传播介质与渠道,努力实现信息的多终端阅读,这样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受众,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有利于品牌的形成。当今的数字化传输技术发展很快,建立多介质的传输终端完全可能。河北省级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内容优势、政策优势等让自己的网站与其他终端相结合,目前河北报业集团已经推出手机报,数字报纸也已成功上线;河北电台、电视台也应用数字传播技术,积极拓宽河北广电网的渠道,采用博客、播客的形式,吸引网民积极参与原创内容的生产。

2 重视搜索引擎在网络新闻媒体品牌建立中的作用。搜索引擎已成为我国网民使用最多的服务项目之一(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中国搜索引擎用户量已达1.72亿人,搜索请求量月均超过100亿次),是新闻网站访问量的重要来源。搜索引擎是受众认知网络新闻媒体品牌的人口.它在网民搜索网站的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民大多会通过搜索引擎查询某网站,因此网站应提高在搜索引擎中的可见度。河北省级网络新闻媒体在全国和全球综合排名中均滞后,这与访问量有很大关系,如果重视提升自己在搜索引擎中的可见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滞后状况,这有助于品牌的建立。

3 运用“长尾理论”积极开发网络广告。传统媒体的主要客户往往来自利润率较高的行业(例如:汽车、房地产、电信通信产品),而“长尾理论”在互联网界的兴起则带来了新的思路。2004年9月美国《连线》杂志社主编安德森提出了“长尾理论”,大意是在市场中利润正逐渐从居于头部的少数主流产品向居于狭长尾部的数量众多的一般产品转移。2005年这一理论在互联网界推广开来。河北省网络媒体一方面可以立足于传统媒体看重的主要广告客户,另一方面可以借鉴“长尾理论”,把与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行业作为广告新的增长点,降低门槛,以吸引这些小广告客户,这也可以在林林总总的小行业中拓展自己的品牌。

4 重视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互联网的优势之一在于信息流通的双向与互动。能为网民创建一个便捷的信息反馈渠道,使网民能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对社会热点提供建议。因此,河北省级网络新闻媒体应该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如新闻留言、BBS、博客、在线交流等,通过这些渠道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从而能有效聚合网民的注意力并且能培养网民的忠诚度。最终有助于形成网络品牌的优势。

5 网络新闻编辑角色的转变。在媒介融合时代。对网络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新闻编辑的角色已不限于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角色,已经由原先的新闻编制和把关者转变为全方位的新闻和信息服务提供者、公共论坛主持人。河北省网络新闻媒体的编辑也不应该满足于把母体的内容照搬到网络上.而应该掌握多种媒体信息的编辑技能,把多介质的新闻信息提供给受众,同时做好自己论坛的主持人,保证公众与网站的良性互动。

品牌策划论文范文第2篇

笔者通过与国外科技期刊的对比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过于缓慢、落后,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科技期刊所发表的文章质量较低,不仅不具备原创性,并且所覆盖学科的能力比较低,无法从根本上将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展现,影响力减弱。近几年,我国各个地方针对论文有了硬性要求,很多人为评职称发文章导致稿件的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科技期刊也逐渐成为了部分在校研究人员与单位人员发表稿件的主要载体。科技期刊的发行数量低,期刊所发表的页码与论文的页码不多,发表的周期比较长,并且形式与内容上比较单一。在发行方式上比较传统,许多科技期刊的月发行量为负增长。从科技期刊的编辑部门分析,编辑人员的素质较低,编辑队伍的稳定性过差,科技期刊在开拓市场的时候不具备活力,在经营管理中缺乏动力与创新意识。在我国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中,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仅仅在一个地区,科技期刊的种类就超过500种,但是真正在国内知名检索软件中能够检索的期刊种类却非常少。这种低水平,同质化的现象导致科技期刊之间形成白热化竞争现状。

二、影响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因素

1.品牌建设中的学术质量因素

众所周知,科技期刊的内容便是学术性,科技期刊对学术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换言之,质量是科技期刊的核心与关键。在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中,质量上的取胜是直观重要的,因此,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是当前科技期刊在品牌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2.品牌建设中学术策划以及科技研究的重点跟踪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科技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加强品牌建设中的学术策划以及科技研究的重点跟踪,则需要对科技期刊的学术策划以及组稿问题进行关注。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得知,在所发表过的论文中,省级以上级别的论文所具备的比例为:2011年占所有论文总量的7%,2012年为8.2%,2013年为9.5%,2014年为9.6%。其中以中华医学会系列的杂志为代表,发表省级以上的重点课题论文比例超过40%,组稿率超过10%。

3.品牌建设中的人才因素

人才是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只有具备一支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强、水平高的编辑人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容与质量。在科技期刊的发展中,编采人员则是决定期刊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而言,我国科技期刊需要专业的人员组成编委以及审稿队伍,而这些人员往往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国际性,能够带动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能够提高科技期刊的品牌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对其进行关注。

三、我国科技期刊所面临的问题

1.科技期刊不具备品牌建设的意识

从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科技期刊在出版与发行的过程中并不具备品牌建设的基本意识,不具备品牌标示,甚至没有相应的组织参与到国际期刊的宣传与学习之中。针对这种现象,则需要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坚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主要的战略思想,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同时,还要在意识上具备品牌思想,在积极构建品牌识别系统中,促使我国科技期刊朝着专业化、网络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2.科技期刊在品牌的维护与管理上不到位

现如今,我国科技期刊在品牌建设中缺乏维护与管理,并且部分科技期刊并没有将这两项列入到品牌建设的组成内容之中。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科技期刊缺乏相应的品牌建设机制,并且缺乏国家层面的科技品牌战略发展要求,从而导致科技期刊在发展中内容与方向出现偏差。针对于此,需要积极调整科技期刊所出现的偏颇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指导,实现论文内容与人才机制的创新性发展。

3.科技期刊的品牌不具备国际化

在我国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科技期刊种类非常少,虽然由许多科技期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是却真正缺乏国际品牌意识,没有形成国际品牌期刊。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来稿量仅仅是年收稿量的0.5%,国内科技期刊与国际期刊合作的论文数量不足1%。该数据进一步说明了我国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具备国际性,并且缺乏对国际化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

四、创新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措施

1.积极彰显特色,选择优秀期刊进行培育

总体而言,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比较大,要想改善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需要在重视期刊品牌建设的同时,对优秀期刊进行培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首先,要选取期刊目标,对期刊进行重点打造,积极将期刊推出国内,推向世界,使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其次,还要积极打造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以及不同专业的科技期刊,实现科技期刊的品牌代表性,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指引前进的方向。

2.实现分类指导,积极打造重点期刊

通过对科技期刊进行分类整理,能够遴选出品牌建设的重点期刊,按照科技期刊的分类,可以分为“国内品牌期刊”、“国际品牌期刊”、“地域品牌期刊”等等,在实现分类指导之后,能够进一步健全并完善我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建设体系以及品牌建设机制,进一步将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纳入到我国期刊的长期发展之中,这对我国科技期刊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正确把握政策,进一步保护期刊品牌

在把握政策的时候要进一步纠正学术期刊发展中所出现的偏颇做法,不要将收录在资料或资料库中的论文作为衡量科技人员水平的唯一条件,要正确把握好发展政策,在创新论文质量、内容、要求的同时,还要将国家重点所复制的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知名的品牌科技期刊中。此外,对于评定职称、学术成果研究、毕业研究、课题研究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增加国内期刊的数量,从根本上保证科技期刊在品牌质量上具有独特性。

4.加强对科技期刊品牌的推广与宣传

品牌策划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品牌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4-0134-02

高校科技期刊是高校进行知识传播、推广教学科研成果、探讨学术问题的重要平台,它为高校教育与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在我国9000余种期刊中,科技期刊已多达近5000种,高校科技期刊占全国科技期刊的1/5,是中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织部分。与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相比,无论从学术质量,还是出版质量,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国际科技期刊中的地位并不高,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低,这对我国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制约,并造成国内一些优秀论文的外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期刊业已进入品牌争雄时代,国内外科技期刊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期刊已成为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1]。

一、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高校科技期刊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报道新的科研成果,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新的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中国科技期刊CSCD影响因子排行表显示,在影响因子前300名的中国科技期刊中,有一半以上的期刊属于高校科技期刊。但高校科技期刊群无论从规模还是运作方式都不足以造就大刊,更不具有面向全世界竞争优秀科技论文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编辑部经营体制单一分散,实力单薄,不少刊物的撰稿人、审稿人和读者,基本上都是本单位的人员,在科技界更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力;2.来稿量和高质量的稿件有限,栏目设置和报道内容主要考虑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需要,选题雷同,缺乏鲜明的特色;3.高校的办刊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印刷费不能及时到位,专家审稿费、稿酬过低,出版拖期,更谈不上编辑人员的学术交流和教育培训机会。4.期刊的论文时滞过长,发行量少。

二、打造品牌科技期刊的途径

(一)转变观念,树立品牌意识

期刊的品牌是指期刊的宗旨和定位、办刊理念、特色风格、创意策划、社会地位、公众形象等多方面的抽象和概括。树立品牌意识是期刊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基础,高校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需要编辑部全体人员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打破旧的办刊模式,对阻碍其品牌竞争力发展的理念以及领导、保障、评价、激励机制予以创新,在文化内蕴的先进性、学术含量的高品位性、读者、作者的公认性、创新发展性等方面狠下功夫,真正从思想上树立品牌战略意识。

(二)完善编辑规章制度,优化编辑出版流程

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编辑出版流程不仅是协调和规范科技期刊工作及编辑人员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协调编辑群体内外关系和发挥期刊资源整体效能的有效措施。具体如下:1.健全办刊资金需求的保障制度,保证期刊正常运转的资金需求;2.建立科学的稿件管理制度,编辑有编辑手册,审稿人员有审稿原则,客观、公正的评价作者来稿;3.按照岗位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分工到位、明确职责和目标任务,规定具体考核和奖惩办法以及各岗位之间协调配合的方法,保证整个编辑工作井然有序;4.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激励机制,将编辑人员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论文质量,突出办刊特色

期刊影响因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间接反映出论文质量,凡是人们公认的高水平、权威性品牌期刊,都是影响因子名列榜首的期刊。期刊品牌对于作者来讲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品牌期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而且能获得广大作者的高度认可,作者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会经常翻阅那些影响因子大的品牌期刊,并将之列入最终投稿对象范围。因此,提高影响因子(即提高论文质量)是创造品牌期刊的关键。高校科技期刊所刊登科学论文的思想、科学方法和创造性决定着期刊的学术质量。一方面,编辑应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题组稿,减少盲目性,吸纳优质稿源,让那些真正代表学术水平的稿件在第一时间发表;另一方面,高校是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云集的宝地,他们所撰写的稿件往往都有专项基金项目支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科学价值,更加强调作者思想观点的独创性,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将有助于提高科技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编辑部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建立权威的作者团队,为期刊争取优质稿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特色是指期刊所反映的学术成果所体现出来的地区特点、学校性质和学科优势。特色不仅是构成期刊质量至关重要的方面,而且是其立于期刊之林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可以说,没有特色,就没有品牌。国际期刊发展的经验已经表明,期刊的特色与品牌战略的成功结合,可以造就出一流的学术期刊,形成一批经久不衰的期刊品牌[2]。栏目是期刊的窗口,“名栏”是体现期刊特色的标志,各高校以特色专业为依托,精心策划设计特色栏目,在特色栏目上下功夫,如,加大特色栏目的组稿约稿力度,聘请某一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的专家作栏目主持人等。因此,办刊人要结合高校的实际,利用学科优势,在打造“名栏”、创期刊特色上狠下功夫。在当今期刊强手如林的形势下,科技期刊要走出平庸,打造品牌,必须办出特色。诸如,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以矿业类为特色的科技期刊,该刊主要面向全国煤炭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科研、设计人员,高校师生,以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主要刊载煤田地质与勘探、矿井建设、煤矿开采、煤矿安全、煤炭经济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突出体现了煤矿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构建高素质编辑队伍

人才战略是期刊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编辑队伍作为期刊办刊的主力军,其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3]。首先,正确的政治导向是科技期刊的立刊之本,编辑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把坚持政治方向性原则作为创建期刊品牌必须遵循的第一个原则;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服务,编辑人员应该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及时熟悉和掌握国家及时修订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出版的法规、条例。其次,科技期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质量内涵上要突出体现学术水平的高品质,这就要求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背景,并在本学科相关的领域内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有一定的学术经验和成果。只有具备宽广的理论视野、扎实的文字功底,才能以科学、准确的文字表达,以新颖的版面设计,将高水平的文章呈现给读者。此外,还要求熟练掌握与科技期刊有关的数学语言、计算机语言等人工语言。就品牌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而言,没有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向读者提供有品位、有价值、符合规范、符合标准的精品文章的。

最后,创新性是科技期刊质量的核心要求,创新素质在当今尤其重要。编辑人员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进行选题策划、引导论文创新,如果不能及时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报道新技术,将会最先被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所淘汰。此外,为了适应编辑出版国际化的需要,更好地进行国际、国内信息交流,几乎所有的高校科技期刊都要求英文摘要,掌握外语能力对编辑工作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通过组合,优势互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优势,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富有竞争力的编辑队伍,对高校期刊的品牌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人才打造品牌,品牌造就人才,只要将期刊的规划和发展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后,就可望看到人才与品牌共铸期刊的辉煌。

(五)努力实现期刊网络化,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网络化为信息传播带来了质的变化,无论是传播范围,还是传播速度,乃至传播质量,Internet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与保证,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利用网络与外界进行交流是科技期刊实行开放性办刊的发展趋势[4]。在互联网上树立期刊的品牌形象,建设高水平的网站是网络化时代高水平期刊一个重要标志,期刊网络化建设得如何对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以往期刊在发行范围、读者范围、提供信息和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期刊办刊者可通过建立期刊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期刊宣传力度、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展示和树立期刊的品牌形象。在当今网络技术条件下,一个较为完善的期刊网站上的内容和功能应包括:1.提供有关期刊的基本信息以及期刊目次、摘要、全文(可设置访问权限)等期刊内容的在线;2.建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期刊办公自动化系统,如,作者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稿、在线查稿、在线远程编辑,充分发挥电脑校对的优势,使编辑部工作全部都置于高效的监控与管理之中;3.建立读者、作者互动机制,把为读者服务放着首位。重视信息反馈的作用,克服以往大多数科技期刊只为作者服务的弱点,加强与读者的网上交流、关注读者的需求,可以通过事先交流的主题,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刊物内容的确定和选择已成为可能。

三、结 语

高校科技期刊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牌建设也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在科技期刊社会化、产业化和科技信息资源化、有序化、数字化的大趋势下,高校应将期刊纳入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专业人才,学术、学科办刊资源和优势,并借鉴国内外期刊编辑出版的成功经验,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优化编辑工作,打造品牌科技期刊。

参考文献:

[1] 吴守凤.确立品牌意识,创立品牌期刊[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 薛世平.高校学报品牌与特色的创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5).

品牌策划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活动;策划;效果监控

1 引言与研究背景

企业通过运用各种网络营销方法和手段来完成企业品牌建设和营销活动。网络营销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搜索引擎营销、电子邮件营销、论坛营销、博客营销、微博营销、团购营销、SNS社区营销、网络体验营销、电子地图营销、电子杂志营销、网络视频营销、游戏置入式营销、RSS营销、3D虚拟社区营销、网络会员制营销、手机短信营销等等。网络营销的主要手段也非常多,包括口碑营销、网络广告、媒体营销、事件营销、搜索引擎营销、E-mail营销、数据库营销、短信营销、病毒式营销、QQ群营销等等。

因此,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众多的网络营销方法和手段中挑选适合自己的网络营销方法,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研究网络营销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网络营销活动策划与实施“三步走”

目前,中国中小型企业开展网络营销,主要是利用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网络营销活动、网络市场调研、网络营销推广、网络广告等工作。中小企业面对资金紧张的情况,在成本相对较低的网络营销环境下,希望能最大效果的达到企业经营目的。

对于大型企业拥有丰富的营销资源,因此可以合理利用企业的营销资源,发挥网络营销的最大效果,这是大型企业网络营销策略选择的基本出发点。

所以,网络营销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就应该基于需求分析、活动策划、活动实施和活动效果监控3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2.1 做好需求分析工作,确保活动得到预期效果

首先企业应该先分析企业运用各种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网络营销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些企业的目标是希望达到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有些企业的目标是希望提升销售量,有些企业的目标是要拓展市场并推出新产品,有些企业是希望能通过宣传活动渡过企业的危机。因此在企业网络营销活动策划时,应该先分析企业目标,明确企业目标,在策划和实施营销活动时,都应该以制定的企业目标为基础开展活动,确保活动得到预期的效果。

2.2 完成活动策划,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为了更好的开展网络营销活动,需要策划好的标题、策划好的方案、制作精美的宣传图片、设计吸引人的活动、制造热点话题、做好预算策划工作等。因此,只有做好充分的策划和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⑴策划活动标题,做到引人注目。企业策划的题目要新颖,也就是有创意性。因此只有一定的创意性才会吸引读者。营销主题比较重要,也是开展营销活动的关键,策划主题如果比较好,不需费力即可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策划的题目要有一定的吸引眼球性,即标题要有一定的号召性、吸引读者。标题是敲门砖,标题要有一定的含义或歧义,让读者产生疑惑而进一步想得到答案。因此在标题策划的时候,应该选择让网友感兴趣的,吸引网友的标题,更好的完成活动策划。

⑵策划内容性和争议性活动,用好网友舆论双刃剑。营销活动和营销内容,好似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必定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用的不好,可能会产生企业信用危机。因此,面对网友的舆论,策划网络营销活动的内容、争议性话题、热点话题,都需要在策划活动中深思熟虑,进行一系列的策划,最终体现的营销活动中。

⑶策划维护性和危机公关方案。很多企业只策划活动应该如何做,但是不去策划活动开始后,应该如何维护,其实是不完善的营销活动方案。因为营销活动开展后,要不断的对活动进行分阶段的总结和维护。企业人员要积极参加回复解答网友问题、鼓励其他网友分享,这样可以更好的维护活动顺利进行。

在活动策划的时候,要注意可能会产生的危机,或者是活动实施效果不顺利,应该如何弥补的危机公关方案,在遇见危机等情况,可以立即启动维护性与危机公关方案,做到扭转很多实施效果,转危为安。

2.3 活动过程及时监控,做好活动后评价

营销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按照策划方案的步骤,按部就班进行。营销活动完成后,企业要仔细监测营销活动带来的效果,同时注意改进。目前,网络营销活动可以运用各种监控方法,收集全面的活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这个时候,企业就拥有了一大批针对自身的数据,就可以完成一个细致的数据分析和用户群体分析。最终达到通过一次营销,总结出很多问题,下次策划时可以借鉴,本次营销活动还能不断改进的效果。

3 结束语

本论文研究了网络营销活动策划与实施的一些内容,得出如下结论:

⑴需求分析和目标分析是营销活动开展的关键,目标明确才能事半功倍;

品牌策划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课程;毕业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高等教育历来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与拓宽,毕业设计无疑是培养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关键性环节,可以为未来的工程师接受终身的继续教育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围绕着当前影响高等学校的人培养质量的突出环节─―毕业设计需要积极进行改革探索,这对于培养适应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具有极其重要意义。虽然毕业设计只是每届毕业生在校其间最后的学习阶段,但其意义却不仅仅是毕业设计教学内容的本身,而是一套教学计划的应用实施、考核体系的完善程度反映,更是学生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检验。

一、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据调查得知,全国服装类院校七十余所,黑龙江省服装设计类高校近10所。目前省内几所高校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固定模式。哈尔滨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内容包括论文、设计、成衣。黑龙江大学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同样是论文、创意设计、成衣。江苏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是任务书、设计、成品。但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的是,我院的毕业设计是为某服装企业有针对性的做新产品的开发。可见,在省外的一些高校里已经开始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公司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密切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学校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也能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服装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服装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变化。作为高校服装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紧跟社会的脚步,必须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制定学生四年的教学方案,既要有职业院校的特色又能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几届毕业生的反馈就可以看出哪些课程和内容安排的合理,哪些课程和内容还需要调整。及时修改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的就业至关重要,尤其是专业类课程的安排。针对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我们做了认真而细致的探讨:大到哪一门课程,小到哪一章节,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和理解,在哪个学期开设学生接受效果最佳等。通过多位专家及专业教研室的讨论,结合毕业设计改革的尝试,我院服装专业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较以往也做出了大幅度调整。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全部开设的是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开始部分专业类课程;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所有课程均为专业课程。如:服装品牌策划、服装陈列设计、形象设计等。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量不大,课程种类丰富,重宽口径教学。让学生对服装设计领域的各方面都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拓宽就业面。

三、我院服装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

今年的毕业设计我们打破了以往的模式--写论文和服装设计分开的设计模式。我们从企业的运作模式出发,采用了模拟教学的方式,分别从工程和设计两个方向对服装生产的运营和服装品牌产品开发的运营进行模拟,完成毕业设计。

1.服装设计方向毕业设计的改革。对于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生,我院培养目标是能够为企业提供能够设计符合流行、符合市场的新产品的人才。结合这一想法,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重点对传统的毕业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制定了以某品牌服装产品开发为主要思路的毕业设计方案。采用了模拟服装品牌运营的方式,让学生制定品牌服装的整套运营的策划方案。在策划方案的进行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服装市场调研,根据市场现有特征和对流行的分析,确定自己服装品牌定位。设计出自己品牌新一季的新产品开发,并根据不同品牌风格特征、品牌定位、品牌的销售推广的方式策划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

2.服装工程方向毕业设计的改革。对于工程方向的学生,我院培养目标是能够在企业起骨干力量的专业技术管理类人才。在我院前三年的教学中,除专业基础类课程外主要从服装的生产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在毕业设计中,让学生模拟企业服装生产运营,借鉴企业管理的模式,总结了三年六个学期的教学成果,设计出符合现代服装企业生产流水线。在模拟生产中,进行科学合理地生产管理,收集和分析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相关资料,有效地利用人力、设备、资金,以合理的运营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质量和利润。

通过以上的模拟,使学生总结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习课中的实践经验,理清了服装设计和生产的程序。为学生进入服装企业从事设计、生产一线及管理部门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专业课程与毕业设计的关系

毕业设计是门综合类实践课程,它是汇集所有专业课程的集合体,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类课程。专业课程的内容与安排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的整体效果,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反之,适应当今企业用人岗位的需求,根据我院服装专业的特色来改革毕业设计的形式,从而调整相应课程与课程内容的设置。这一从属关系可归纳为:课程-毕业设计-就业。作为一名高校专业教师,如何将三者安排的合理且环环相扣将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我院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就是围绕培养这一目标进行修改。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对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