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续合同时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Abstract: Concrete is the world's largest building materials, the main building structure materials, concrete quality plays a fundamental and decisive role in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s. This article is by experience, and ready-mix concrete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 a few key aspects of quality control points.
Key words: ready-mixed concrete; the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54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混凝土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建筑材料,也是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混凝土质量对建筑结构质量起着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003年,国家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商改发【2003】341号文件《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使我国预拌混凝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如今预拌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中。近年来,由于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偏差导致建筑结构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案例,给预拌混凝土的推广使用造成一定影响。现结合在混凝土公司及建筑施工工作经验,浅谈预拌混凝土在施工现场几个关键环节质量控制要点。
1、合理选择预拌混凝土供应商
由于预拌混凝土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目前整个行业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为此,选择预拌混凝土供应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在选择预拌混凝土供应商时,不能只按照常规的合格供方评价,以低价中标的方式确定。应在合格供方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预拌混凝土生产的特点,就预拌混凝土企业资质等级、连续供应能力、研发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合理选择预拌混凝土供应商。
施工企业在进行图纸自审时,应掌握混凝土分项工程的情况。混凝土最高强度等级和特种混凝土的要求,是选择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的首要条件。国家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将预拌混凝土企业分为二级、三级,文件明确规定:二级企业可生产各种强大等级的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三级企业可生产强度等级C60及以下的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是建筑工程结构质量重要保证。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连续供应能力的评价主要是:材料储备能力、搅拌机容量及数量、搅拌车及泵车配备数量。如果工程混凝土量较大,需要两家供应商时,应考虑两家预拌混凝土使用材料的相容性,这样在发生混凝土供应间断时可以互补。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研发能力高底也反映对突发质量问题的处理能力。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研发能力主要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试验设备配备情况、常规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常见质量问题处理以及企业研发储备情况等方面评价。
在选择预拌混凝土供应商时,还应尽量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供应商的质量信誉,是否有不良记录。
严把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关
现行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预拌混凝土》标准不包括运送到交货地点后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标准第10.1.3条:“当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坍落度及含气量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由此可见,预拌混凝土的交货检验重要性。通常情况下,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主要是检测坍落度和强度,含气量检测并不多。
(1)坍落度是可以直接检测的反映混凝土性能指标之一。坍落度的大小与混凝土用水量有直接的关系,严格控制现浇混凝土坍落度对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非常重要。施工现场检测坍落度除按规定的检验批外,对每辆搅拌车都应进行目测,发现异常应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处理。一般地,混凝土坍落度异常波动,与混凝土生产过程计量误差直接相关,不能轻视。
(2)判定混凝土质量的强度应为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目前很多施工现场达不到这个条件,部分施工单位将标准试块制作和养护直接交给供应商是错误的,一方面给混凝土结构质量留下隐患,另一方面当建筑结构混凝土强度发现问题时缺乏追溯依据。
(3)目前,大部分施工现场没有进行预拌混凝土取样及试验必须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预拌混凝土》标准第10.1.2条:“当需方不具备试验条件时,供需双方可协商确定承担单位,其中包括委托供需双方认可的有试验资质的试验单位,并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3、强化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据统计泵送混凝土量占预拌混凝土总量的80%以上,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点。由于多年来形成的行业划分,土建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对预拌混凝土,特别是泵送混凝土相关知识缺乏了解,造成多起泵送混凝土模板坍塌事故的案例,这不仅严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与进度,而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加强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
(1)编制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国家标准JGJ/T10-2011《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第1.0.3条规定“混凝土泵送施工应编制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且应在前项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在部分项目也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方案内容是以现场搅拌混凝土为主,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目前,泵送混凝土普遍使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掺入大幅度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同时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了,对于工期要求紧的工程不利。为此,施工企业应根据合同规定,综合考虑施工工艺、混凝土性能、模板周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
(3)加强泵送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①控制泵送混凝土浇筑速度;合理安排搅拌车数量,减少等待时间;
②严禁现场加水,不符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应由供应商按规定处理;
③防治漏振或过振,尽量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分层;
④重视混凝土二次抹面,二次抹面的时间必须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⑤加强泵送混凝土养护,养护时间满足规定。
4、结语
预拌混凝土不仅需要预拌混凝土企业严格控制出厂质量,更需要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并不断提高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在使用预拌混凝土时,应首先掌握预拌混凝土相关专业知识,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验收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路来军 对预拌混凝土科学发展的思考 中国建材报2011.8.8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1. 前言
(1)自2000年黄委开展了水管体制改革的有关工作,于2000年4月一2002年9月选取了原阳河务局柳园、封丘河务局陈桥、济阳河务局曲堤河务段进行了早期的“管养分离”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验,2002年9月国务院《实施意见》实施后,黄委按照《实施意见》精神,结合黄河实际,积极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截止到2006年6月15日,黄委所属76个水管单位改革工作全面完成。自此,黄河水管体制变革完成,自明清以来延续了数百年的黄河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2)黄河水管体制改革后,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引入了合同管理、行政监督、监理等新的管理机制,工程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管、养一家,分离成管养两家,管养双方实行合同管理,并委托监理公司对维修养护监督,以便于发挥维修养护资金的效益,提高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水平。
(3)水管改革几年来,我们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基层水管单位激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部分年久失修、残缺不全的项目进行了整修,工程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尽管如此,也突显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4)下面着重讨论一下目前工程管理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笔者建议。
2. 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不稳,权责不一,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1)水管体制改革是希望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但是由于黄河工程管理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在水管体制改革后,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依然存在问题,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还不稳固,权责不一。
(2)一方面是黄河上级管理部门在工程管理上尚未从划桨人变成掌舵手,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干涉较多,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建立。另一方面水管体制改革之后,引黄闸归供水分局管理,水管单位不再管理引黄闸,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较改革前有所削弱。同时由于引黄闸和堤防、险工等工程是连续的,而管理单位是不同的,因此在工程管理的衔接上不如改革前顺畅。
3. 黄河养护单位与市场经济原则不相符,缺乏竞争意识
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未实行投标制度,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任务由各单位相应维修养护公司承担,黄河维修养护企业间没有竞争,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黄河维修养护公司这种缺乏企业意识、竞争意识管理手段落后的维修养护企业将不能承担日益沉重的黄河工程维修养护任务,也将严重影响黄河水管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目的。
4. 水管单位运行经费不足,制约工程管理长效发展
水管体制改革后,尽管工程管理经费得到很大提高,但按照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往年的开支水平,水管单位经费缺口仍然较大,具体表现为在职人员管理经费不足、离退休人员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以及原单位挂账问题,。但是,改革后管理单位重点工作室工程管理和水行政职能,创收能力降低,创收范围缩小,弥补事业经费不足的难度增大,水管单位只能背着沉重的包袱超负荷运转。这些问题导致黄河水利工程社会公益性效益得不到足额补偿,制约着工程管理的发展。
5. 用人机制不灵活,基层水管单位人才结构不合理
5.1根据2002年机构改革要求,黄河管理单位部分人员由事业编制改为公务员编制,在管理上对公务员实行身份和岗位双重管理,形成了长期来的人才流动“单行道”,使得非公务员身份人员无法到公务员岗位,,对选拔干部和技术人才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制约了干部、人才的流动管理。
5.2受水管体制改革程序影响,黄河维修养护企业人员上岗是在水管单位及供水单位之后,维修养护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上都不合理,但由于上级对养护企业的编制进行了规定,明确要求不得突破,养护企业急需的人才不能从社会上聘任,维修养护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5.3针对以上几个问题,通过几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和思考,笔者在此浅略谈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1)首先,确保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建立职责明确,权限清晰的管理体制。各省、市局工管部门为工程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责应从“划桨”转变为“掌舵”,主要职责是负责工程管理主要业务指导、工作监督和协调;为领导决策和基层单位工程管理工作服务。水管单位是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是本单位工程管理及维修养护的“项目法人”,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的规定,对所辖工程的管理和养护负全责,主要职责包括:对水利工程进行资产、安全、运行管理及调度管理,负责管理标准、办法、制度的制定,与维修养护方签定内部维修养护合同,监督检查合同的执行,组织工程管理的定期及年度检查等。维修养护公司是维修养护任务的承担单位,对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维修养护任务负权责。
(2)其次,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现代企业养护管理制度。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现代维修养护公司,构建有效的法人管理接哦故,做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对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招投标制度,加强维修养护企业间竞争。在用人方面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允许养护公司自主招聘亟需的企业管理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在分配方面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指定和完善全面的额绩效考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积极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3)再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黄河水管资金缺口问题。在国家财力有限,尚且不能给纯公益性黄河工程管理单位全额拨款的情况下,水管单位除了承担防洪、排涝等基本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综合经营活动能力来弥补经营缺口,只有强力推进综合经营事业,才能为治黄工作的发展提供满足事业运行发展的财力要求。因此,在新形势、新体制情况下,水管单位必须积极探新的经营方式方法,一是要依托现有收入项目,充分发挥自身水土资源优势,要做好淤背区土地规划、开发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水管单位人才优势,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持、劳务支持。三是要向政策要效益,只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认可,就要积极探索出一条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路子。
(4)最后,建立灵活用人机制和内部分配机制,满足水管单位和养护公司的发展要求。为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积极营造使各方面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同时要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要积极推行聘用制度,解决传统人事管理体制下水管单位用人单一化、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的情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流动。在水管单位方面,为促进工程管理继续的人才调动管理,允许非公务员身份人员担任领导职务,可以采取对于公务员实行身份管理,不实行岗位管理的办法;在维修养护方面,优先解决养护公司亟需的人才,尽快完善养护公司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确保黄河工程管理长效发展。
一、校本培训认识到位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学校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我们确立了“和谐发展”的理念,其核心是“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因而,教师的校本培训,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从理论层面,认识校本培训内涵的丰富性
“校本”这一概念,有三个重要内容:“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我们的理解是,“为了学校”就是以改进学校工作,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对于我校来说,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在学校中”就是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人员即校长、教师、学生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基于学校”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各项工作都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资源,释放学校的生命活力。抓教师校本培训,正切合我校实际,可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通过发掘、优化人力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指导学生成长,从而推动学校发展。
2.从发展层面,认识校本培训的必然性
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我们认为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树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课程改革这一宏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而学校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理应自觉为教师的自我实现、专业发展服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
3.从现实层面,认识校本培训的紧迫性
我校教师结构不优,已然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之一。教师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达75%;学历结构偏低,第一学历为本科者所占比例太小;职称结构不优,高级教师93人,没有35岁以下的中学高级教师,也没有在职在岗的特级教师;知识结构偏旧,许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缺乏系统地掌握,能深刻认同、自觉践行的人少。总之,对照学校内涵发展目标,对照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育思想、学识水平、施教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经验主义思想还有相当的市场;职业型教师还占相当比例,且缺乏名师引领,不利于学校品位的提高。在不可能谋求用大面积换血“创伤疗法”的前提下,立足校本,针对实情,科学谋划,多管齐下,有效促进自我更新的教师校本培训,实在是刻不容缓。
二、校本培训保障有力
1.领导重视
无论是领导的重视程度还是经费投入,无论是校本培训的条件还是培训资源,我校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主管教研工作的副校长是校本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校本研训的全面组织、策划、决策工作。教研室、教务处负责校本培训的日常工作,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教师的考核。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师德师风及班主任队伍培训。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学科教师实施学校的校本培训计划,落实教研室、教务处组织的有关校本培训的各项工作。
学校领导定期研究校本培训工作,并把校本培训纳入校长任期工作目标。学校在教育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对校本培训工作大力投入:一是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二是购买了大量的图书和音像资料,构建了完善的校园网络;三是为教师订阅了大量的期刊杂志,完全满足培训与研究需要;四是对和优质课获奖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申报的各级科研课题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五是每年召开一次校本培训工作总结表彰会,对一些通过培训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绩突出者给以奖励,从而保证了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制度健全
为确保校本培训落实到位,学校制定了《校本培训工作方案》《校本培训管理制度》《集体备课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青年教师考试制度》《教师学习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教研制度》《听评课制度》《学科带头人评选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并在组织、人员、管理上依据实情形成培训网络。同时配套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如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评定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度以及不合格教师候课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素养。
3.管理落实
为加强管理,落实工作需做到:一是强化行政调研、督查。每周四为学校行政督查日,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下到年级督查相关学科的教研教学工作,在周五行政开例会上通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年级管委会蹲点指导。年级管委会成员蹲点指导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落实相关要求。三是加强常规考核和专项工作考核,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为考核提供依据。认真记载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包括参培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讲课教师、培训结果等,并根据规定,认真登记培训的学时和学分,然后由教研室核准确认,记入个人培训档案,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将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笔记、课例或案例、课件、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和参加培训或研究活动的考勤情况作为校本培训检查、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校本培训途径多样
(一)倡导自主学习,让教师在自修中提升素养
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取决于自我发展,自主学习就是要让教师通过个人自觉的多种形式的学习,尽快更新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发展需以学校为依托,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发展为基础,只有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我校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发展纲要制定“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将自己专业成长阶段性目标、个人专业发展的愿景和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融为一体,把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目标、实施步骤与日常教学、教研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力求有新进步、新突破。
2.积极开展“学研”活动
(1)开展读书活动。读书学习的内容分为学校统一确定配发与教师个人自己选择相结合,我校给予教师在学习内容上以具体的指向:结合新课程的学习、结合科研课题的学习、结合学科特点的学习、结合自身实情的学习、结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等,并写出读书笔记,学校统一给每个人定做了学习笔记本,要求每人每学年至少写满一本读书笔记,其间学校开展读书交流评比活动。
(2)倡导校本教研。倡导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以务实的教研工作引领教育教学。校本教研要求“研实情、想实法、求实效”,强调“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教学;“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进行研究;“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每年上交一份研究论文,并积极鼓励教师向有关部门多投稿,对于获奖的论文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校本研究,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3)实施以“考”促“学”。为更好地锻炼青年教师,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学校要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期参加两次由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成绩记入教师成长档案,促使青年教师在平时不断钻研,不断积累,达到以“考”促“学”,促进教师尽快成长的目的。
3.注重教育教学反思
建立反思制度,并定期收集相关的反思材料,进行反馈交流。在反思形式上有教师自我的个体反思,如教师的反思日记;教师的群体反思,如备课组的同伴交流反思。在反思的内容上有教师个体课堂教学的反思,有考试后的反思,有备考的反思。反思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定期集中培训,让教师在他律中完善自我
为解决共性的、重大的、重点的问题,我们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在每年的开学及暑假期间,举行主题学习活动。2008年、2009年、2010年暑期,分别举行了“正视现实找差距,转变观念谋发展”“坚定信心,深化改革,稳步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用心用智求突破,和谐奋进促发展”的主题学习,以重点解决服务作风、发展信心和发展方式等全局性问题。通过主题报告、专家讲座、集体讨论、集中反思等形式,对照先进反思自身,对照形势反思过去,统一了思想,协调了步伐。
(三)注重团队协作,让教师在互助中不断成长
在校本研训中,我们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积极开展同伴互助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1.着力集体备课,形成团队合力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教学理想腾飞的基地,也是校本研训的核心支点。课堂教学的校本研训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根据我校教学现状,我们提出“着眼课堂高效、着力集体备课”的团队合力工作思路。
(1)“五定”保证集体备课的常态化。“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定初步学案。学校每周各科定时间定地点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每周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即一个主备教师。主备教师在每次活动前,需提前钻研教材,搜集相关信息,并写出集备的教案,对备什么内容以及备课的必要环节等作了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教材分析、重难点突破设计分析、训练设计分析。从学生学习的需求出发,重点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通过集体备课以实现同学科教师教学目标统一、进度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训练统一,实现资源共享。每次集备,中心发言人可以提出自己在备课期间所遇到的疑惑问题让大家共同探讨,每个教师可以提出自己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大家一起磋商,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2)“五步”保证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五步”即:自己备课—合作研究—课堂实践—集体反思—再次实践。我们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学期每个教师上一节组内公开课。上课教师在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上课实践的过程中,提炼自己的个性化问题。在集体备课中,上课教师将自己的问题提出,备课组成员进行研讨交流,充分发挥同伴的互助作用,在集体智慧的引领下进行操作设计,然后回归课堂。备课组其他成员立足课堂观察,关注问题解决情况和新生成的问题,每次上完课,备课组都会再进行集体研讨,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既给了年轻老师较多的机会促其快速成长,又使研训活动具有实效。
2.实施青蓝工程,拜师结对共进
近年来,为解决教师青黄不接的问题,我校每年从一本师范院校择优聘用了一批应届毕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为让这批年轻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学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青年教师培训制度,通过目标引领、榜样示范和技能竞赛等方式督促青年教师的发展。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水平,学校强化新任教师的上岗培训,对他们进行如何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专业培训,使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得以迅速提高。同时学校实施“青蓝工程”,组织新老教师签订“师徒帮带合同书”的“拜师制”,使富有资质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单兵教练”。青年教师在老教师指导帮助下,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研课题,学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学校每年9月份召开“青年教师拜师及经验交流会”,承前启后,师徒签订帮带协议书,并由“出徒”结业的青年教师骨干进行经验介绍。新老教师帮带大大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学校通过以教研为龙头,深入开展“科研兴校”为主题的系列课堂教改活动,结合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让高级教师点评,新教师上观摩课,使新教师尽快地掌握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和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一大批青年教师在短时期内脱颖而出,学校形成了以高级教师为主体的人才成长梯形团队。
3.严格听评制度,互学取长补短
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关键,管理制度是保证。为了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增进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规范教师听评课的行为,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校对教师的听评课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1)教师听课要求。教龄不足5年的青年教师要求每周听课2节,其他教师每周听课至少1节。听课前一定要先了解教材内容要求,听课过程有记录,包括课堂评价或教学建议等。听课后要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班主任有责任多听本班的课, 年轻教师应主动多听老教师的课。听课时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地结合。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包括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学机智、教学态度、教学境界。 教研组长要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听课本,学期结束时,教研组长把教师听课评课登记表及时上交到教务处。教务处每月对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并将其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2)听课的种类。一是随机听课。指校级领导、中层行政人员、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随机听教师的课。二是集体听课。指学校教务教研部门或年级组组织的观摩课、汇报课等。汇报课、观摩课分文理两大组进行,要求全校教师听课,当场由上课教师自评,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点评,校长总结。三是公开课听课。指由教务处组织的教研组公开课活动,每个教研组每学期公开课不少于2次。教务处安排公开课日程,教研组长预定公开课上课教师名单,并提前告知本组全体教师。上课结束后,教研组长要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评课、议课活动,公开课听课及评课、议课是组内教师必须参加的活动,不得缺席。
(四)实施专业引领,让教师在研究中增长智慧
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我们还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师实施专业引领。
1.突出专业培训,理论引领资源广
(1)走出去。有计划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教师培训回来后要为其他教师介绍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精神和教改前沿的理论知识。
(2)请进来。学校邀请省市教科院所的领导、教研员来校进行指导,邀请省内外的各级专家、特级教师来校作讲座。近几年我们先后请到了教育专家李镇西、如东一中副校长张治忠、石门一中校长苏邦、原株洲县五中校长易湘成、市教科院副院长陈悍东以及师大附中、长郡中学的教研组长来我校传经送宝,从专业层面给全体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
(3)重交流。我校校刊《攸县一中》每期都有教师校本培训学习板块,并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切磋学习,共同提高。我校开通了校园局域网和教师博客网,用先进的网络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武装了教师的头脑。这些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对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大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在网上交流,促进了教师素养的提升。
2.助推名师骨干,示范引领方向明
在实践中,我们注重为教师们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在体验成功中,激励创新的动力。我校实施“名师工程”,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努力为教学新星、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等不同层面的名师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实现教师队伍的梯队式发展。学校设计并举行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有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优秀课等,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展示个人研究成果、教学才艺和学习他人的机会。
3.强化校本研究,问题引领效益好
我们以校本实情研究为基点,推动课堂改革和资源整合,提高教学实效。
(1)“四情”研究有成效。“四情”是指学生情况、班级情况、教学情况、考试情况。各年级组以班级为单位,以学情研究为核心,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而全面地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教师的施教效果,并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在参与“四情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校本个人课题。“四情”研究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以调查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一线人员全员参与,学校实行限期办结、定期考核。
(2)课堂改革有起色。在全校推行自主探究、学案引领的“三五”课堂教学模式,贯彻了“为思维而教,为成功而教”的教学理念,突出了课堂效益,深化了高效课堂建设。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学习氛围好,学生热情高,学生参与课堂有深度、有力度、有普及度。在此基础上,有效拓展了课堂外延,分类指导初显成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各年级建立导师责任制度,整体推行分层次教学,实施特色培养战略,切实加强对四类学生的对口辅导,立足全面和谐发展,各有侧重,兑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承诺。学优生学科成绩上了台阶,心理品行上了档次,平衡中有了突出;学困生受到全方位关注,在目标引领下,夯实了基础,提升了信心;临界生补足了弱科,促进了全面发展。贫困、心理特殊的异常生得到了更多更特殊的关爱。
(3)资源整合有力度。资源整合是我们根据学情的需要而设定的一个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课题。根据学校工作实际,我们认为教研、科研、培训三者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机地整合。要把教研、科研、培训统一纳入校本教研的范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在平时我们要求各备课组在期初,即要组织精干力量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以学案的形式下发给学生,各科都必须有专门的人来负责,并要将所有整理好的资料上交教科室,以形成系列。开发的特色校本教材,符合县情实际,结合教师特点,突出“校本”二字。每期我们都要求整合2~3门校本课程样本。
四、校本培训特色初显
我校一贯坚持教研先行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适合校情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道路。概括起来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具体有四个特点:
1.培训目标具体化
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新课程、教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法规政策、教学能力提高等方面的培训。二是让全体教师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开展不同程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三是建设一支由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队伍。
2.培训工作常态化
我校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的培养相结合;学期初就制订好培训计划,按计划执行,并要求参与培训的老师写好培训学习体会。做到时间保证、任务落实、制度健全,活动有记录,效果有检查。学校规定各科每周定两课时为法定集体备课和学科教研活动时间,或同学科学习理论,或同学科集体评课,或搞小课题研究,或进行教学反思活动。教师除每周参加集体教研外,平时以课题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定期活动,加强学习交流。
3.培训内容广泛化
力求做到全面、丰富、实用、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具体有师德修养、新课改理论学习、各科课程标准解读、班主任工作经验谈、教师心理健康分析、教学案例观看、课题研究方法等。
4.培训形式多样化
有学习交流、案例分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研讨形式,举行校内观摩课、研讨课、交流会、汇报会等,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培训。要求教师将培训落到实处,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要反思到。
五、校本培训成果显著
1.教师理念更新,教学行为质变
通过培训,广大教师的终身教育理念初步形成。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接受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培训,广大教师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教师整体素质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更新,教师普遍能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过去以教师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中心,高效课堂已成为我校教师追求的目标。
2.教学质量攀升,学校声誉日隆
卓有成效的校本培训给学校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学校高考一次性二本上线人数,2009年为442人,2010年为554人,2011年为611人;二本以上升学率分别为41%、57.43%、70.03%;学校学业水平测试正试合格率2009年为96.93%、2010年为99.82%、2011年为100%。不断刷新历史,提前三年完成学校“五年规划”中的质量目标,基本兑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社会承诺。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在湖南省株洲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学校被指定作高三工作经验介绍,获得了株洲市高中教育质量建设“先进单位”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校本培训为学校树了形象,创了品牌。
3.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成果显著
通过校本培训,我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极大发展,骨干教师日益增多。学校现有蔡红辉、彭贵国、贺文钢三位省级优秀教师,陈卫旭、刘正茂等8位市级学科带头人,刘铁汉、李昕龙、陈艳等5位市级优秀班主任,贺建华等9位县级优秀班主任,还有校明星班主任10人,校学科带头人37人。2010年学校校长王池元被评为株洲市“十佳校长”,刘铁汉老师被评为市“百优教师”。
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在论文写作,作品创作上有了较大的突破,每学期都有近50篇作品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有三个市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立项,并进行了有效研究,成果显著。《湖南教育》杂志对我校“公民教育”特色德育进行了专题报道。另外,教师在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魅力。
4.校园文化升级,学校内涵发展
近几年来,我校教师继承“务本务实,尚勤尚新”的一中精神,责任心、事业心强,具备“现代审美教育的理论与观念”,实施“融合式”美育的知识与技能,具备教育技术现代化手段的掌握运用的素质。教学中追求过程的愉悦和全方位的和谐。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使教学过程与审美过程相统一。校本培训从各个方面提升了学校品位,学校的校园文化也在教师的成长中得到了升级,学校的内涵得到了充实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