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索寓言

西索寓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索寓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索寓言

西索寓言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禁忌语;言有所指

一、禁忌语“言有所指”的性质

语言学家奥斯汀(Austin)在他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中提出,人类的言语不仅仅是语言的使用,是一种行为,即通过说话来做事。他把言语行为分成了两大类:表述句(consta—tive)和施为句(performative)。随后,奥斯汀进一步把施为句分成三种:以言指事(1ocutionaryact)、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act)和以言成事(或以言取效)(perlocutionaryact)。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抓住了言语交际中“人的因素”,阐述了交际单位不是句子而是表达说话人一定意图的语句,把语言的使用与说话者联系起来,把语言符号的使用同“自我”对立起来。

我们在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用于考察禁忌语现象时发现,禁忌语作为一类相对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存在并为人们所认识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禁忌语本身的符号性及语言符号的社会性本质:其符号性使人们把它的能指与各种人们避讳的事物或理念(即所指)直接对应起来,甚至就看作被避讳的事物本身;其社会性是由于言语社会集团中的人们对禁忌语有着共同的认知习惯,因而在交际双方的谈话中,交际者大多正是认为某些言语的使用是有所指,才对这些言语的使用有所忌讳。

禁忌语的言有所指,是借用奥斯汀的以言指事的说法,却又不完全等同于奥斯汀的以言指事。它更多的类似于结构主义中的相当于“意义”的“所指”,也就是说,说话者所说出的话语中的某些语言符号由于指代客观世界中某些人们所禁忌的客观事物或理念,因而为人们所避忌。如果说奥斯汀的以言指事是用言语在“指什么”,那么禁忌语的言有所指就是在指“人们避忌的事物和理念”。

二、禁忌语“言有所指”的种类

禁忌语的言有所指,是语言符号指称功能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客观事物和理念是人们所避忌的,指代这些人们所避忌的事物和理念的语言符号也因而成为言语交际的禁忌语。语用学中把这种专门指代事物和理念的语言符号称为指称语(reference)。语言中,很多指称语由于其所指称的事物的特殊性而成为言语交际的禁忌语。

1.人称代词指称语类(Personalpronounrefer_ence)。在言语交际的某些特殊情境中,说话人话语中人称代词指称语的选择使用,会直接影响到其交际效果。某些人称代词指称语的使用会给交际对方造成唐突、不礼貌的感觉,因此,交际者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会对这些指称语的使用有所避忌。这种避忌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指称语的言有所指,即指代的是客观世界具体的人,因此,把这类禁忌语称为人称代词指称语型。

大多数语言当中都存在着三种人称代词体系: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在表达命令、批评、建议等意图时,常常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有所选择,以免造成交际的失败。例如,在对他人进行批评、建议时,使用第二人称,常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说话者一般会使用转换人称代词的方式,来避免这种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例如:

(1)你身为教师,应当对学生负责。(校长在批评一名教师。)

(2)我们身为教师,应当对学生负责。(同上)

同样是“批评”这样一种本质上有损于对方的言语行为,例(1)中校长用了“你”这个人称代词,教训的口吻加强,会令被批评的对方产生抵触情绪,效果是消极的。但是例(2)中校长使用了“我们”,模糊了所指的范围(referentialrange),照顾了交际对方的积极面子,减轻了交际对方的心理排斥情绪,因而产生积极的交际效果。再如:

(3)在本文中,我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全面的探讨。(说话者是某篇论文的唯一作者)

(4)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全面的探讨。(同上)

在对某种功绩进行描述时,例(3)单数第一人称“我”的使用会尽量避忌,以免给人造成骄傲揽功的印象。例(4)改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来表达,以扩大所指的范围,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显得谦虚谨慎。

在某些交际场景中,说话人为了更好地达到命令、劝慰、警告等的意图,还常常用第三人称指称语来代替第二人称或第一人称,以减轻这种话语对说话人所造成的伤害。如:

(5)这回你就听我一句吧。(生硬)

(6)这回你就听老师一句吧。(和蔼亲切)再如:

(7)Whohasfrightenedyou9.(生硬)

(8)hW ohasfrightenedmybaby?(和蔼)

例(5)和例(7)中,由于说话人所使用的指称语的所指对象在当时的交际语境当中的身份的特殊性,导致了说话人交际话语的不礼貌、不得体,这种说话方式通常为交际者所避忌,因而推崇(6)和(8)。

可见,在特定的情景中,由于说话人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的特殊性,说话人对某些会造成消极交际效果的人称代词指称语的使用有所避忌,这正是受人称代词指称语的所指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2.专有名词指称语类(Propernoun refer-enee)。所谓的专有名词指称语就是指名字类的禁忌语(names)。语言中很多专有名词指称语在言语交际中是被禁忌的对象。这些专有名词之所以遭到禁忌,也是因为其所指对象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避忌的对象。

在中国古代,臣子对君主的称呼,晚辈对长辈的称呼,下级对上级的称呼一般都有一定的礼数:臣民们忌言帝王的名字,百姓们忌言达官显贵的名字,后代忌言祖先的名字,晚辈忌言长辈的名字,等等。因此,形成了“为君者讳,为官者讳,为长者讳,为贤者讳”的名讳制度。比如,唐朝时,为避唐王李世民的“李”姓,把“鲤鱼”改称为“赤鲜公”、“三十六鳞”;今天我们的“正月”的“正”字之所以读成阴平,而不读成去声,也是因为古人为了避秦王赢政的“政”字的结果。所谓家讳,就是忌说忌写长辈和祖先的名字,正所谓“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司马迁的父亲名“谈”,于是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把“赵谈”改为“赵同”,而且在《史记》的全书中也找不到“谈”字。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代。《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避其母亲的名“敏”字,在遇到“敏”字时都说成“密”,在书写时常省去一两笔或干脆用口来代替。官讳的典型例子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说法。说的是宋代四川某一知州李登因名“登”而下令百姓在当地放灯节中把灯改称“火”。所谓圣人讳,就是对圣贤名字的忌讳。孔子、老子、孟子等圣贤的名字“丘”、“耳”、“轲”等长期被放入禁忌之列。到了今天,虽然已经没有过去那种严格的名讳,但是我们仍然认为直呼长辈及尊者的名字是不敬的行为。人们之所以对这些人的名字进行避讳,正是这些名字言有所指,是指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敬畏的人。由于名字具有指代人物本身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对这些人的敬畏转嫁到了对名字的避忌上,以示对他们的尊敬。

英语中还有很多种族歧视性的指称语,在交际中已经被视为禁忌用语。如把黑人称作Negros,把意大利人称作Dogos,把犹太人称作Kikes,把美籍波兰人称为Potacks,把美籍华人称为Chinks,把美籍日本人称为Japs等,人们避忌这些指称语的原因,也是因这些指称语的言有所指。

3.普通名词指称语型(commonnounrefer-ence)。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除了对某些专有名词指称语的使用有所禁忌之外,还对某些普通名词类的指称语有所避忌。

西索寓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 内涵 理论基础 途径 反思

作为文化传递的工具,教育的内涵与形式会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既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走向,又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也随之成为语文课程建设的核心。

一、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关于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内涵,目前学界有两种通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1]

总之,两种观点,虽表述有异,但在努力培养学习探究问题、探求知识这一点上有着共同之处,即将研究性课程渗透并融入语文学科课程当中。作为研究,语文学科课程有其它学科不具有的特殊性,这主要取决于语文学科突出的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等特征,因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感性、主观性、创造性,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也由此决定。

1.开放性。开放性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主要是指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空间及获取知识渠道的开放。现代语文观认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内容除学校学习内容外,还包括社会生活内容,其知识面涉及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人文知识等。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习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这显示出语文学习空间的开放性。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扩大,呈开放趋势。

2.探究性。语文探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并通过收集信息,努力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以探求结论。学习方式应是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探究的,教师只起到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建议者、指导者、促进者及各种能力培养者的作用。

3.过程性。区别于传统语文学习只注重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更为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由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学生的体验和领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体验和领悟过程便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追求的目标。

二、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界掀起的一场学习革命,是建构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观念基础之上,其意义在于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我国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理念,严重遏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现代人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在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的精神召唤下,教育界确立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也由此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其中,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两大基本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20世纪奠定建构主义理论与发展基础的是心理学家皮亚杰与维果茨基。“20世纪后期,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挑战。强调依据信息技术进行意义建构与知识创新的建构主义知识观与学习观”。[2]其基本学习理念主要体现在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教师可以教,但不可以代替学生学习。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在合作的组织形式中进行,并且学习需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和恰当的程度,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3]

2.多元智能理论。20世纪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并将智能定义为“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有别于传统的一元智能观。加德纳强调智能发展的文化性和情景性,认为每个人虽有多种智能,但其发展的程度和方向会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上可以看出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能的核心能力。智能在每个个体身上有着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而且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智能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应用,将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潜能开发与智能的培养上,强调“为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而教”。[4]

三、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途径,可通过两方面进行。

1.将研究性学习融入语文课堂。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培养问题意识。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设计出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行为目标的问题。在做好背景知识铺垫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二是培养批判思维。在教学中,对一些既有结论又有传统观念性东西,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批评,打破贯有的思维定势。三是培养审美意识。语文教学是审美教学,审美是对美的发现、对美的鉴赏。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促发想象,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参与到审美鉴赏的过程中来。

2.将研究性学习向课外发展延伸。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目标设计活动方案,增加研究内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比如,举办读书、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又比如,开设讲座、座谈、学术报告等活动。与此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开展调查采访、考察活动等,去探究值得深思的社会、人生课题。二是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课题研究或者项目设计为载体,通过教师的指导,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课题”。课题的选择应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原则,鼓励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课题,但需考虑课题本身要具有可供研究的价值,适应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等等。在此基础上,组建协作学习团体。其次,实施计划,收集信息,进行研究。最后,将观点或研究成果进行提炼、整理形成书面材料,成果形式提倡多样化。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要注意思维方法上的指导。

四、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在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目标的确立者和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教师的行为及其表现直接影响着研究性学习的成效。基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将更有利于今后教育教学的发展。

1.教师业务水平。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原有的权威地位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减弱。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说道:“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课堂充满了生成性和动态开放性,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知识面广,而且需要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等。很显然,对于一些教师而言,很难适应这样的要求。因此,在研究性教学当中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随便出几个研究课题交给学生,然后放任自流。与此相反,走向另一极端的是实施研究性学习,却削弱了知识的传授,把接受式学习方式打入冷宫。推行素质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应与接受式学习并列而行。

2.学生学习状况。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应使学生具有主动获取知识和探究的能力。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由于过多地强调知识,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对问题的了解还是“就事论事”,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动起来。另外,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实践、探究过程,从资料收集、分析到获得结论,每一部分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完成。但从目前研究性学习状况来看却不是这样,许多学生为完成规定任务,将从期刊网、书报上等不同渠道获得的信息进行剪裁、拼凑,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达到研究性学习效果,反而败坏了学风。

语文教育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强化教学管理体制,适时地落实好每个教学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方式来引导教师以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去评价学生,以开拓教师与学生的发展空间。总之,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其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高文等.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西索寓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认知观 情境 信息查寻 信息检索 信息查寻与检索 IS&R

[分类号] G354

1、引 言

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eking,以下简称IS)和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以下简称IR)以往是两个不同阵营的研究团体所从事的不同的研究领域,虽然两者都是对人类的信息行为进行的研究,但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科学性特别是图书馆学的人文传统;另一个具有明显的情报学性特别计算机科学的技术传统,并各自沿着不同的轨道向前发展。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即两者开始走向互动与交流,出现了整合与集成的趋势。其中尤以国际知名情报学家Ingwersen和J2irvelin为代表,他们从整体主义的认知观点出发,认为IS与IR应该抛弃他们以往相互隔离和狭窄的研究路径,这两个阵营的研究人员应当认识到各自的价值和局限性。他们倡导在情境中将IS与IR进行有机的集成,并提出了集成的信息查寻与检索(Is&R)研究框架,从而为这两个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2、IS & R的理论基础

正如所有的学说和理论一样,明确定义和阐释概念是其立论的基础和首要步骤。对于IS&R的集成研究来说也是如此。整体主义认知观、情境观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认知信息概念,构成了IS&R的理论基础。

2.1 整体主义认知观

整体主义认知观起源于DeMey,其核心观点是:“任何信息的处理,无论是感官信息,还是符号化信息,都是以某种范畴或概念体系为中介的,而对于信息处理设备来说,这种范畴或概念体系就是他(或它)的世界模型(认知模型)。”其中信息处理设备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

在信息查寻与检索领域重要的是要关注认知观的五个相互关联的核心观点:①信息处理发生于讯息(message)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②信息处理发生在不同层次;③在信息传播期间,任何一个行动者都会受其过去和现在的经验(时间)及其社会、组织和文化环境的影响;④每个行动者都会影响其周围环境或领域;⑤信息是处于情景和情境中的信息。

认知观为情报检索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并为瓜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指出了解决方案。特别是整体主义的认知观为IS和瓜这两个以往被视为互不相同、相互隔绝的研究领域建立了沟通和对话的桥梁,奠定了互动和整合的基础。

2.2 信息的认知概念

信息是情报学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只有理解了这一现象,才能确立其它核心现象的概念,如信息需求的形成与发展、相关性,或知识的表示、获取与利用等概念。Ingwersen在参考了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认知的观点,提出了遵循情报学和IS&R的认知观的条件信息(ConditionalInformation)的概念:“…根据情报学的观点,信息的概念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方面,信息是生产者的认知结构(包括意图、接受者的模型、知识状态,以符号的形式表示)发生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是指可以意识到的、影响和改变接受者的知识状态的某些事情。信息被视为一个概念系统的补充或者互补,该概念系统表现了信息处理系统对周围世界的知识。如果只满足了第一个条件,我们谈论的是潜在的信息,即类似储存在信息源中的数据或实体,它们对接受者(不管是人还是机器)具有潜在价值。如果只满足第二个条件,我们谈论到是觉察到的感知数据或者是来自自然界的信号,而不是信息。”认知信息的概念为IS&R集成研究提供了一个可用框架和概念基础。

2.3 情境观

情境(Context),即认知行动者在信息行为过程(例如信息的查寻与检索)中所处的特定环境和状态。信息查寻与信息检索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都表明,瓜仅仅是信息查寻的一种方式,它们都发生于情境之中,该情境取决于诸如任务、状态和情景等方面。

按照认知观的观点,在Is&R框架中,与每一个组件(组成要素)相关的行动者和对象就成为他们自身的基本认知结构的情境(即对象内部情境),并成为彼此之间的情境(对象之间情境)。而在框架各个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这些框架组件自身又成为彼此的情境。而所有的Is&R组件和相关活动都处于公共的社会、物理和技术基础结构以及它们的历史的情境中。

任何信息行为都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情境是所有信息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其信息行为的依据和指南。对于传统的IR研究而言,需要在关注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检索者或用户、任务情境、信息交互和信息利用,使之朝着结构化、情境化和认知的方向发展;对于传统的IS研究而言,也需要向信息采集技术和任务情境扩展。因此,正是在情境之中,IS与IR才有了整合和集成的可能。

3、集成的IS & R研究框架

3.1 IS&R研究框架的概念认知模型

基于对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认知行动者的理解,Ingwersen等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任何认知行动者的概念认知模型作为IS&R集成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它有5个核心组件:认知行动者(特别是信息查寻者);界面;社会一组织的情境;IT;信息对象及信息空间。他们之间通过信息交互联系在一起。

该模型突出强调了处于情境中的IS&R过程中的信息交互。首先,社会交互过程(1)存在于行动者和他们所处的过去及当前的社会文化和组织情境之间;其次,借助于界面,信息交互过程也存在于认知行动者和嵌入在IT和既有信息对象之中的认知表现之间(2-3);再次,个人行动者需求会导致潜在信息的产生及认知和情感的转化(5-7),社会、文化和组织情境的需求也会导致IT和信息对象的产生和变化(6-8)。

该模型也强调了所有参与的认知结构都同时处于模型中其它认知结构所共同构成的情境之中。因此,情境、行动者和各个组件以及各组件的内部结构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在这个通用模型中,行动者可以是作者、标引员、算法和界面的设计者、编辑者、信息查寻者等多种不同的类型。可见,该通用模型的研究意图并不是仅限于IS与IR的,而是通过模型在不同角色行动者上的应用,力图对信息的生产、组织、加工、检索和传播这一“信息链”进行整体上的认知化改造,从而使认知观真正地渗透到情报学主要研究体系的各个方面。该模型尽管比较简洁和抽象,但有很强的解释力、应用性和可扩展性。

3.2 IS&R研究框架

Ingwersen提出了主要针对信息查寻者的细化模型。如图2所示,在这个细化模型中,每一个核心组件都被进一步细化,而信息查寻者的核心位置得以凸显。

在该模型中,不只是信息查寻者才具有认知结构,而是信息对象、IT、界面都具有认知结构,是一种“嵌入的认知结构”,组织文化社会情境则成为集体认知结构的体现,这些无疑将认知观在模型中的地位推到了极致。模型中不同要素的交互完全也可以看作是不同认知结构在时空变换中的交互,由此,情报学的认知观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3.3 IS&R认知框架的主要特征

图2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IS&R框架是独立于媒介而存在的,它包含5个核心组件,每个组件都由描述行动者认知结构的数据结构组成,认知行动者都参与过这些数据的创建、保存或修改。

情境具有历史性(累积性),它是由认知行动者在和“使用团体”及其同行长期接触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组成。此外,情境和IS&R框架的其它要素互相嵌套。因此,情境具有社会、文化或组织特征,和对象、系统、领域以及检索者的工作和日常任务、情感、动机、喜好等密切相关。历史情境和实时交互情境(会话)共同构成了当前情境,并直接影响认知行动者对当前状态的认识和理解。而在每一个组件内部,其构成元素之间(包括最小的符号元素)又互为情境。

认知和社会影响互补原理以及个体行动者成为决定性因素也是认知整体论框架的一个核心特征。反之,这个特征又使认知整体论框架遵从这样一个概念,即该框架的每一个组成要素都处于其他要素构成的情境当中。

该图所示的理论框架也有意涵盖一些信息查寻以外的信息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信息对象的利用、创建、交流、选择、人工标引等活动。通过关注理论框架的每一个组件以及他们之间的直接关系和交互作用,展示了其作为模型工具的强大功能。

IS&R框架指出,IS&R核心变量之问的概念关系可能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例如,在给定工作任务条件下,人工等级相关评价模式与相应的IT情境中相关性反馈算法适用性之间的关系。该框架灵活性很强,可以对三个或更多要素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理论框架可以对组件中认知(和社会)元素之间的详细关系进行研究。例如,利用该框架可以对进行IS&R所需的知识类型(如描述性以及过程性的IS&R知识、领域知识、社会知识)进行建模。同其它模型相比,该框架能够对IS&R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更为结构化、更为详尽的研究。

4、对 IS&R 研究框架的评价

4.1 实现了信息查寻与信息检索的整合与集成

既然是一个集成的IS&R研究框架,就应该整合信息查寻与信息检索。可以认为,Ingwersen提出的框架实现了这种集成和整合。如果将图2所示的细化模型中信息查寻者的认知空间单独抽取出来,这就是信息查寻行为研究;如果把该模型的左侧部分沿“提问式(Query)”垂直切分,不考虑界面和右侧部分,余下部分就会形成一个由信息对象、IT情境、提问式所构成的简单的三角交互模型,这就是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如果将右侧部分的界面和信息检索者考虑进来,就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研究模型,并构成了以查寻者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这就是认知与用户导向的信息检索;如果继续将边界向右推,进一步将研究重点放在图2所示模型的最右侧部分的社会、组织和文化情境上,这将形成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以及信息查寻过程的社会构成主义观、社会现实主义的领域分析方法、文献表示的社会认知观。根据这些观点,社会情境、领域、认识论或文化与组织结构是认知和表示过程的决定因素。由此可见,该模型的确能够将社会科学导向的信息查寻、系统导向的信息检索和用户与认知导向的信息检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在整体主义认知观统领下的IS&R集成框架,这样就连通了长期以来相互对立和隔离的信息查寻与信息检索领域,使之具有了互动和整合的可能。

4.2 为信息查寻与信息检索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IS&R框架不仅为集成现有的信息查寻与信息检索提供了概念模型,也为两者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启示和研究方向。

IS&R框架对以下四个要素进行了合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①将信息查寻者置于和正式IR系统直接相关的动态情境中;②如何开展研究或进行性能测试取决于研究的目的;③将最佳匹配算法置于和其他非正式知识源(如人类)相一致的信息查寻活动中;④在多变量情境中开展研究的方法。

IS&R框架提出了全新的研究问题,即对与框架要素相关或框架要素之间的因变量(自变量)、受控变量以及隐藏变量的分布进行研究。由此可以得出更多的研究发现。

Is&R的研发工作可以采取两条行动路线:一方面,扩展瓜研究以捕捉更多的情境,但是不放弃实验室试验方法;只有沿着这条行动路线,才能接近真正的瓜工程学(ITengineeing);另一方面,则是把目前的IS研究向任务情境和技术方面扩展,即从行动者出发向左、右两个方向扩展(见图2)。

西索寓言范文第4篇

一、概述

在铁路应急抢险过程中车站信号联锁系统建设周期一般为3~4个月;特殊情况下的抢建也需1~1.5个月;在原信号设备基础上的抢修约为1周;抢建1个最简单的车站信号联锁系统至少需要5天。目前,国内尚无更简单快捷的应急手段和措施,国外也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我国铁路车站联锁设备分为继电联锁和计算机联锁。全路共5000多个车站,继电联锁占85%,计算机联锁占15%。目前的计算机联锁执行电路采用继电器,继电器用量较继电联锁减少三分之二,但仍然很庞大。一般中小站占地面积约40~50m2,大站约80~120m2,设备重量至少4~6t。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取消了全部继电器,设备大大减少,设备重量约2t,最小系统重量小于1t,不含电源系统时重量仅300~600kg。因此,在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基础上研发体积小、重量轻、安装调试方便快捷的信号应急联锁系统(以下简称应急系统)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切实可行。

二、应急系统的任务

应急系统应该采用模块化、结构化的设计思想,整个系统由几个独立的功能单元组成,各个功能单元之间的连接简单、方便、快捷;应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规模、结构的站场。为满足快速开通的要求,系统各功能单元应小型化、轻便式、可移动、可积木式搭建。

联锁计算机已是成熟的技术,应急系统主要进行联锁软件的开发研究,要求根据车站站场图形自动生成数据文件,由数据文件自动生成联锁软件。因此,快速搭建系统,执行单元与现场设备的连接做到快捷、方便,以及接口方式的研究都十分重要。此外,为了节省电缆、尽量缩短现场施工布线的时间,系统宜采用集中联锁、执行机单元设在室外咽喉区的分布式控制方案。

三、应急系统的目标

(1)研究全套的应急系统设备和技术,不依赖于既有室内联锁设备、电源和干线电缆,但可以根据现场实际灵活利用既有现场基础设备。系统可以在任何情况或环境下,独立构成联锁系统而发挥作用,且不妨碍既有系统的抢建、抢修。

(2)应急系统是一种临时信号联锁系统,因此应能够完成最基本的行车控制,保证应急情况下的铁路运输,而不要求达到正常行车系统的所有联锁功能。最基本的行车控制就是根据铁路中间站的运输作业方式而完成通过、追踪、会让、越行的基本行车方式的控制,而对区段站、编组站、大型客货运站,则是最基本的列车、调车进路控制。

(3)既有铁路信号联锁系统规模差别较大,站场的形状差异也很大。应急系统应能同时适合绝大多数车站应急抢险及施工过渡的需求,能适合单线线路所、复线线路所、单线三股道车站、复线四股道、非电化区段、电化区段、提速区段的车站。且系统具有积木式、开放式扩展功能,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结构的站场扩充需要。

(4)应急系统应符合现行的《铁路信号抢修(建)技术规程》、《铁路信号联锁技术规范》的要求和铁路信号显示意义的规定。应急系统应能在到达现场的最短时间内投入运用,战术时间要求不大于8小时。

四、应急系统的关键技术

(1)联锁计算机是一个成熟的技术,特别是双机热备系统运用相当稳定,应急系统对联锁机的研究主要是增加网络接口和改变主、备机转换模式。执行机基本电子模块已定型,若要应急系统投入实用,还需抓紧完成六线制道岔、五线制道岔、闭塞接口和通信接口模块的产品实用化研究。

(2)联锁软件。根据车站站场图形自动生成数据文件,由数据文件自动生成联锁软件,这是应急系统的重点、难点。应急系统研究应当在选定制式的联锁机上进行研究。软件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给使用者提供友好界面,使用对象是经过简单培训的专业信号维修工程师。除联锁功能模块外,所有软件均为开放式软件。生成的联锁软件车站数据、站场图形、I/O接口地址功能均可提供给使用者修改完善。

(3)标准站场。为了达到应急系统的时间要求,有可能归纳一些标准的中间站站场形状,做成若干标准的联锁软件和标准执行机配置,电缆网络和标准的室外设备配线资料存入计算机档案,在应急时可以立刻实施。而对于区段站以上的站场,如客运站、编组站,应设计应急系统方案,以在关键时刻可以立即调用。

五、应急系统的主要功能

(1)应急联锁机

主要功能包括:生成联锁软件;进路表示;控制命令;控制监督。

(2)应急监控机(人机接口)

主要功能包括:完全再现CAD所绘制的站场;实现与联锁机的可靠通信;车站信号的完全真实表示;操作控制现场设备;显示操作员操作信息。

(3)应急执行单元

执行单元:依据转辙机、信号机、轨道电路等不同类型的控制与采样对象,按完全独立的单元模块结构研究设计,模块通过网络总线直接与联锁机相连。电子模块:按国际标准的6U模件设计,模块插在6U标准机笼中,每个机笼可插8个。执行单元的整体结构为,每个机柜可安装2层机笼,共计16个模块。系统可安装4台执行单元机柜,6层机笼,共计48个模块,可扩展至8台执行单元,96个模块;执行单元供电:采用双回路冗余不间断供电,模块具有带电热插拔性能,任一模块可随时接入和退出系统,同一型号的模块具有互换性;网络总线:所有模块采用双网络CAN总线,其网络采样周期≤100ms。

六、现场试验效果

由郑州局电务处、人防战备处,兰州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研究所,武汉中铁勘察设计研究院共同开发研制的“信号联锁设备应急系统”在郑州局新密车站试验成功。在新密车站的试验中,4小时内搭建完成了一套全新的应急系统,所有性能指标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试验表明该应急系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①根据站场信号平面图能够快速生成数据文件;②根据生成的数据文件自动生成联锁软件;③执行单元采用具有扩展功能的全电子化、智能化执行模块,根据站场的规模和使用环境可进行自由组合和扩展;④联锁机与执行单元之间的通信采用应急光缆;⑤执行单元与外设的联接和接续采用快速连接电缆;⑥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调试快捷方便、通用性强,在数小时内完全能够重新搭建一套完整的应急系统且达到应急行车的使用程度。

结论

车站信号联锁设备应急系统在国内属首次研究开发,其设计思路独特,符合国防建设、抢险救灾、施工过渡等情况下的需要,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邦兴,吴芳美.铁路信号联锁逻辑形式化建模研究[J].铁道学报,2002,12.

西索寓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作者简介:李艳(1977-),女,山西晋城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刘泽军(1979-),男,山东沂源人,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讲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8JG041)、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9YJ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02-02

在研究生教育层次,衡量一个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所培养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崛起的新形势下,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竞争的日益加剧,研究生教育被视为增强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11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突破140万人,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我国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是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我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研究生教育现在由培养研究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转变。目前,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应该根据现有的教学设备、科研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场所,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创造有利条件。

一、打造学术文化平台

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开展以大爱精神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奋发进取、拼搏创新,校园学术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倡导创新文化理念,营造创新学术氛围,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

第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文化创新氛围。首先,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通过各种方式形成我们独特的品牌,如“馨月湖讲坛”、“百年理工大讲坛”、“理工人文讲堂”、“听雨林才智讲堂”、“学术人生”专家、学者访谈等。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对于启发研究生的创造智慧和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其次,要组织研究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现在已经形成了如“博士讲坛”、“学术报告会”、“学科文化竞赛”、“研究生科技竞赛”等一系列的学术活动,营造了校园的创新学术文化,同时又激发了研究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思维。

第二,开展创新学术成果展,倡导校园创新学术文化。通过校园网络、宣传展板及橱窗等宣传形式,树立研究生学术示范榜样,展示研究生创新成果,设立“研究生创新成果屋”,建立“研究生创新成果查询库”,在研究生会网站或我校研究生自办的刊物上设立“学术文化创新”专栏,举办各种“创新成果交流会”等形式,充分活跃校园学术创新的文化氛围。

第三,健全新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励体系。搞学术研究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研究生尽管是学生群体,但在科学研究中承担主要的角色,对有重大创新成果者要给予重奖,要建立研究生创新奖励机制,对研究生的创新成果进行评选、鉴定、奖励。开展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活动,开展研究生“科研学术奖励计划”、“优博培养基金奖励计划”等系列活动,为校园学术创新文化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构建校企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

为了落实“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教学、人才优势和企业的生产、科研条件优势,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探索适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煤炭企业特点的校企联合新路子,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型人才,推进企业能级提升。

因此,加强校企合作,给研究生提供更多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更新科技人员的头脑,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一,建立校企之间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优势、现场的技术、各种先进的设备和诸多科技人员的力量,帮助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正在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面的尝试和探索,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校企之间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为研究生创造性的学习与研究活动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相关期刊更多

工程设计与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中国药品标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