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英文简介

鲁迅英文简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鲁迅英文简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鲁迅英文简介

鲁迅英文简介范文第1篇

英文名称:Book Tow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31-1662/G2

邮发代号:4-51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书城》1993年创刊,由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倪墨炎主持,舒芜、萧乾、金性尧等老文人出没其间,余秋雨为现任荣誉主编。

1998年,《书城》划给上海三联书店,进入了陈保平时代,走的是轻松锐气的路线。张爱玲、村上春树、伍尔芙等名字,取代了鲁迅、周作人,开始有人用“小资”来概括它的风格,内容涉及经济、法律、建筑、艺术、电影等。

2001年11月复刊的《书城》,由上海三联书店及《21世纪经济报道》合办,改版成“杂志型”刊物。新刊大量借鉴诞生于1925年的美国老牌人文杂志《纽约客》编辑手法,走上了“城市阅读”的轨道,倡导“发现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其中每期的城市专栏和包括新书、新音乐以及新影碟的资讯成为最有特色的栏目。

鲁迅英文简介范文第2篇

申丹教授的《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五章主要论述了小说文体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特点等。第六到第八章是具体运用小说文体学来研究文学翻译的。该书语料丰富,体现了语言学理论的实证性和文学研究中审美艺术的相互结合,是一次多层次地对翻译本体进行细化研究的可贵尝试。

二、内容简介

第一章作者首先从反面论述了这样一个问题:文学文体学与文学翻译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过去的近30年里,英美文学研究者在这一领域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所以作者认为,我们迫切需要用更为精确和深入的文体模式和方法替代当前传统的研究方法。该书主要论述了文学翻译研究中运用文体学方法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并特别探讨了该方法在小说翻译中的应用。第二章作者将文学文体学视为一门学科,并说明其性质、功能和有效性。本章还重点区分了语言形式和小说事实,也就是histoire(话语的内容)and discours(这样说话的原因)。作者随后又提出,该书不会涉及文体学的历史进程,也不会研究或比较文体学家所运用的语言学模式。第三章作者以Roger Pearce 和Stanley Fish为例,对他们对文体学的批评一一加以反驳,同时提出小说文体学的特点、分析过程和理论基础。第四章作者关注的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提出一个基本的假定,即客观性是约定俗成的,而主观性是个人的兴趣。以此为基础,他总结出三个特点:结构特征、心理价值和文学意义。第五章重点探讨的是把文体学应用到文学翻译当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者首先指出,纯粹的语言学翻译研究对文学翻译的问题解决没有帮助。作者认为解决的主要办法就是文学文体学,因为这一学科既包括现代语言学也包括文学能力和敏感性。作者将其探讨的重点放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翻译上。而对其进行文体分析则能解决“deceptive equivalence(虚假对等)”的问题。这是作者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译者对原文中的语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关系缺乏认识,所以有意识地对原文进行改动或“改进”,以求译文更加客观可靠,合乎逻辑和自然流畅。但是这一“改进”的结果则是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文体价值的缺损。要避免这样的“虚假等值”,就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细致的文体分析,以把握原文中语言形式与主题意义的有机关联。

第六章到第八章作为该书的第二部分,是把小说文体学具体运用到文学翻译中。这三章分别探讨了词汇、句法、言语和思想表达的问题。第二部分的语料以现当代中国作家,如老舍、鲁迅和茅盾的作品,还包括曹雪芹《红楼梦》的英译本。主要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这些作品英译过程中产生与原文的“偏离”。而这种“偏离”是塑造人物形象和产生其他文学艺术效果所必不可少的。作者将“词汇”层面上的“偏离”分为“矛盾”、“客观性”、“不可靠性”和“冗余的编码”四个部分;第七章则集中在“句式层面”上,探讨了句式和“节奏”、“主要信息”、“对过程的模仿”、“对平行结构的转换”、“动词并置和假同时性”之间的关系,并总结性地论述了“语言形式和小说现实”的关系;第八章的主要内容是“言语和思想的呈现”,包括英语的基本方式、中文的基本方式、对混合形式的转换、对直接引语的转换、自由间接引语的功能和保持的必要性、slipping的转换等。

第六章作者首先谈到矛盾(illogicality)和反讽(irony)艺术效果再现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小说翻译中最易被改动的成分之一就是原文中带有美学价值和主题意义但表面上矛盾的表达形式。这样的语言成分因与译者认识、解释和表达事物的常规方式发生冲突而被改为更合乎常规逻辑的方式,从而造成对原文的某种歪曲。就分析《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文来说,虽然没有矛盾的成分,但原文中表达形式的突然转换或遣词造句上的夸张强调也是造成译者误译的原因之一。那么原文作者通过矛盾的表达形式造成的反讽效果在译文中就彻底失去了。接下来作者探讨了矛盾和小说真实性(authenticity)之间的关系。这里具体说的是哪个译文更符合原文的逻辑和常理。如鲁迅的《祝福》的两个译文,译文二还保留了女人悲伤的神情,所以无法传达原文人物性格和思想从悲伤转变为完全冷漠的过程,也就无法体现原文中存在的矛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译文不够真实。为了说明矛盾和强调(intensity)的具体关系,作者所用的例子之一是鲁迅的《药》。译文二由于增加了连接词and而消除了原文中表达强调和夸张的效果。接下来作者谈到了矛盾和悬念(suspense)之间的关系,认为“悬念”指的是由原作者掌控信息的储存,释放和收回。要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悬念,译者应尽量避免修改原文和译文之间有概念冲突的地方。因为这种“概念的背离”(conceptual deviation)本身就是作者为读者设下的悬念。以上作者提到的矛盾和讽刺效果的艺术再现,小说真实性的体现以及起到强调和设置悬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定要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才能体现出来。

客观性(Objectivity)是另一个和“概念的背离”相关的概念。客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立地看待对立的意识形态;二是译者要尽可能避免情感的介入。客观性还体现在译者忠实地传达原作者对人物的评论(non-contextual commentary)。如在翻译《红楼梦》时,三位译者都对原文中作者对贾雨村性格的描述加入了个人的主观分析成分(subjectivity)。这主要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译者的主观介入还可能是由相关的传统和陈旧的概念所致。译者的主观介入会影响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从而导致对原文的扭曲。译者介入虽然可能不会改变小说的事实,但是却可能改变一些重要的文体价值,例如作者的立场和语调等,从而误导读者。

不可靠性(unreliability)也是小说叙事风格的特点之一。因为小说叙事中人物的特殊叙述视角常常是通过他/她的不可靠的评价或阐述体现出来的。所以,评价越不可信,反而越可以描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但可惜的是很多原文中不可靠的地方都被译者“正常化”了(normalization)。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可靠性的问题变得更复杂。如中文中常会省略主语和限定语。所以译者需要了解各个参与者的可靠程度以及对人物塑造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保留原叙述的叙述距离。作者还给出了鲁迅的《伤逝》中第一人称回溯性叙述视角的翻译例子。最后的结论是译者尤其应该关注原文中不可靠之处,了解其背后的动机和原因,考虑其在突出作品功能上的作用。对可靠性的“偏离”对于强化作者的立场,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完善作品的主题和审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冗余的编码(redundant encoding)往往也是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如在康拉德的作品The Secret Agent中,冗余减缓了感知的过程并强化了作品中的悬念意识。

本章中作者提到的illogical、unreliable、redundant,可以说都体现对原文审美的“偏离”。译者应尽可能体会作者的艺术用心,在翻译中以自然适当的方式予以保留和体现。另外作者再次强调了译者要尽可能减少自我的主观情感介入,因为违背了原作者的意图,往往会造成“虚假对等”。

第七章是句子层面上的探讨。句法的选择往往也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可以产生文学意义。句式和词汇的选择有时是分不开的,因为中英文语言形式之间的差别很大。本章探讨的是如何在中英文的句式转换上实现功能上的对等。

首先,作者谈到的是句式和节奏(pace)的关系。叙述小说主要是通过语言形式构建小说世界的。所以,句式组织多是根据所描写的经验的发展节奏构造而成。句式主要用来连接事件,所以在呈现事件发展的顺序时,句式和节奏的关系就突显了出来。如作者举了《红楼梦》中有关林黛玉和薛宝钗出场的一段描述。原文对前者的描述显然多于后者,表现出曹雪芹对林黛玉的偏爱。但是,在翻译时,译者忽略了这一点,或将其正常化,从而打乱了原文的叙述节奏。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选用不同的句式描述相同的场景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因为读者由此体会出的事件发展节奏是不同的,从而影响到人物塑造和读者对作者意图的理解。

其次,是句式和主要信息(prominence)之间的关系。句式的层级性代表了不同信息的重要程度。尤其在英语句式中可以强调或者弱化某些信息和区分新旧信息。所以在中英互译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句序,从而传达原文的叙述重点。而且句式改变会带来叙述视角的变化,从而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事实上,中翻英的一个常见问题是,为了表达的自然,译者很可能会破坏原文的主要信息。译者的责任在于发现原文中交际重点和逻辑关系,然后用译语中自然的语言和句式传达出来。作者总结说为了充分再现原文的主要信息,译者需要在更大的语境中了解原文的功能和及时语境中所包含的逻辑关系。

再次,作者谈到的是句式和过程模仿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首先提到的是前修饰语(premodification)。中文的前修饰语综合了一系列可以进行层次转换的词组和从句。修饰成分的位置和冗长的前修饰语的存在是作者有意为之的,来模仿事件发生的过程。前修饰成分的并置主要是起到强调说明的作用。以茅盾的《春蚕》为例,其中有一个很长的结尾,尤其是前置的定语很长。这是通过语言的象似性(iconicity)来体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劳动者工作的辛苦。译文则用后置定语代替了前置定语,从而一定程度减弱了文学效果,如语气上一气呵成,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心理上的影响,而且劳动也不再那么辛劳。然后是先后次序(sequence)的问题。句式先后次序出现了对于传统的偏离,即会体现出一种文学效果来。如具有语言象似性的次序能体现人物的情绪。译者的任务是找到译文中能体现原文中的“偏离”的合适表达。接下来作者谈到平行结构(parallelism)的翻译问题。中文的单音节结构适合形成平行结构。所有中文中的平行结构要比英文的自然和常见。平行的另一特征是循环(circularity),和文章主题相关的循环是值得保留的。在此之后,作者谈到了并置和假同时性的问题(juxtaposition and pseudo-simultaneity)。即文本省略了标点,把几个动作放在一起来表达动作或者场景的连贯性。这便产生了假同时性的艺术效果。电影中可以通过分屏(split-screen)的方式来同时完成几个动作。减少文本中文字的距离就是为了减少读者的心理距离,从而打破读者的期待常规。

最后,作者着重谈了语言形式和小说现实之间的关系,即叙述形式和话语内容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有相似性也有区别。主要是体现在用语言形式模仿小说现实,但也可以用小说形式形成现实的经验。作家通过操纵语言达到意向性的效果。句法可以表现现实:如果现实简单,句法简单;反之句法则会比较复杂。当然句法的异常也可以表现现实的特殊情况,对于塑造人物也很重要。形成小说现实的语言承载的意思要多过小说现实本身。是现实主义小说形式模仿现实还是小说语言形成现实?这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因为文本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本就难以区分。

第八章重点讨论的是翻译中自由间接引语在翻译成其他语态的时候可能带来的损失。所用的语料是《红楼梦》及其英译本。作者认为在特定条件下有必要保持小说中的自由间接引语。因为在特定的小说中,自由间接引语可以承担很多和主题相关的责任,如控制作品的主题性原则等。具体来说,自由间接引语的功能体现在:传达讽刺的效果,移情的作用,体现原文的多音调性和多语义性。最后,作者总结: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文体分析,可以避免“虚假对等”,从而有助于译文达到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三、结束语

申丹教授将小说文体学应用于文学作品,尤其是传统现实小说的翻译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从多个角度进行文本的分析。但是,这种方法的侧重点在于指导译者如何操控文字来表现作品的艺术主题,大部分是出于“诗学”再现的考虑。译者还可能鉴于意识形态、赞助人等其他因素的考虑对原文进行“改进”,使之“正常化”。译者因为这些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对原文进行的“改写”,所产生的“偏离”是翻译的文化学派关注的重点。

鲁迅英文简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接受美学理论;电影片名;直译;意译

电影片名在整部影片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对影片故事内容的凝练和概括,同时它还成功吸引观众的眼球,叩响观众的心灵。电影片名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传达了影片信息、反映情感基调,并收获了审美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市场利益。片名中包含了深刻文化内涵和丰富多样的语言结构,优秀的电影片名让人不禁赞叹,并引人反思。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同属于翻译学的范畴,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英文电影大量被引入中国电影市场,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逐步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翻译理论指导片名的翻译,促进片名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传播。

一、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以接受者作为主体,指出应该关照其审美需求,摒弃以文本为中心的思想理论,而是立足于读者的核心地位。接受美学理论反映到电影字幕翻译中,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发挥文本的社会价值。文本的翻译是为了信息的相互流通,促进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的相互转化,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就要综合考虑到读者的文化审美性。由于文化根植于民族心理、民俗风情、历史等方面的因素,所以文化的差异性也会直接表现在语言中,在翻译中也会因为这些差异而导致文化意象理解上的错误,所以翻译者应注重对文化差异的移植和转换。

电影是当前具有广泛传播性的媒介,电影面向的是广大不同年龄阶段、知识文化的观众。与文学作品相比较,电影是一种直观且形象的艺术形式,既使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也能完全理解电影故事,所以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时要充分地关照观众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当许多外国电影涌入中国市场时,翻译者往往会站在受众的角度来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一般来说,口语化、直白的电影翻译语言比复杂、难懂的语言更能受到大众的认可,从而带动电影票房的提升。从某种程度来说,电影是渴望能受到观众认可,并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同时电影字幕翻译的审美性和观众的生活体验息息相关,作为首先打动观众心底之门的电影片名,它的翻译目的就是要引起观众的好奇心,把观众引入电影的视听感受中,让他们产生强烈的观赏动力,这就是电影片名的成功之处,散发出深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而真正促使观众从好奇心理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其实就要通过接受美学的翻译理论来传达英文电影片名的审美价值。

二、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目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目的:其一,向受众传递影片的主题内容;其二,带给受众富有审美性的情感体验;其三,给不同审美需要的受众传达出娱乐性。因此,要实现这三个方面的目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应该以接受美学作为理论指导,在汉译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受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期待,关照受众的认知程度和情感体验,并运用相适应的翻译策略实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

(一)直译

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中,直译法的优势在于能保留住原片名的文化信息,传达出片名的丰富内涵,同时还能促使片名与影片内容完美联结在一起,为受众带来原汁原味的审美感受,为观众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例如经典的英文电影The Mummy、The Pianist等的片名翻译都采用了直译法,分别译为《木乃伊》《爱国者》。这些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直截了当地就给观众带来了直观的审美感受,基本上保留了电影片名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同时原片名的再现给受众创设了与源语观众相同的视听感受。虽然这一类片名的翻译比较简单,但也有很多直译的片名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例如英文电影Rain Man译为《雨人》,片名就概括了电影故事的核心内容,把主人公之间的珍贵兄弟情感传达出来了,同时也很容易激发观众的探求心理,促使他们走进影院去探知片名背后的电影故事。除此之外,有些英文电影为了尽量还原片名本身的含义和风格,所以影片以影片的主人公、核心地点等作为片名,这一类型的电影片名的翻译通常也采用直译。例如广受欢迎经典爱情电影Jane Eyre、Tess、Madam Currie等都是以影片的女主人公的名字作为片名,分别是《简·爱》《苔丝》以及《居里夫人》。这种以人名为片名的电影,直接给观众传递出影片的主题信息,且这些人名大多数也是为人所知的,在艺术长河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更是出现在电影银幕中的宠儿。而英文电影Pearl Harbor讲述的是历史上的珍珠港事件,所以影片直接以事件发生的地点“珍珠港”作为片名,且采用直译法传达出电影片名不加修饰的永恒经典。

(二)直译和意译

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直译法的运用很多时候都会给人带来一种呆板、枯燥的审美感受,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电影片名要避免这种弊病,可以采用直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信息文化的传递,直译法把原片名的基本信息概括出来,意译法则进一步挖掘原片名的隐含意义,并扩充片名的信息量,提升译名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在欧美十分火热的电影Twilight,很多年轻的观众都广为热捧,而且影片早已经进入了中国电影市场,在国内的受众群中也备受青睐,所以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如果采用直译法把Twilight译为《暮光》就显得毫无审美新意,且很容易让观众对片名产生误解,根本不知道电影内容,必然也无法激起受众的好奇心理。但如果在直译的基础上再采用意译,在原片名“暮光”的信息内容基础上增添“之城”两字毫无疑问能获得更高的审美性。译名的语言结构上很容易受到认可,且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体验,让人想进入影院挖掘在这座暮光之城中发生的神奇故事。另外一部英文电影Forrest Gump的片名翻译被认为是经典之作,同样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策略译为《阿甘正传》,与受众群体的语言文化的表达相一致,在人名前加“阿”字显得很亲切,且很容易与鲁迅的文学作品《阿Q正传》联系在一起,就能进一步地了解这部影片是人物传记;同时“甘”又把原片名的信息保存下来。还有许多优秀的电影片名也一直被人称赞,例如英文电影Face off、Ghost、Pretty Woman等的片名翻译也有参考价值,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译名沿袭了原片名包含的信息内容,并进一步地采用意译法进行修饰和润色,使其富有独特的审美性,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这三部影片分别译为《夺面双雄》《人鬼情未了》以及《风月俏佳人》,从这三个译名出发,翻译者采用了“双雄”“人鬼”“俏”等典型的中国文化词汇,不仅把影片的主题信息概括出来了,也深深吸引了观众的审美心理,促使他们去欣赏跌宕起伏且错综复杂的电影故事。

(三)意译

电影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不同文化的移植,由于东西方的语言文化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人文价值等方面的作用,所以采用直译法翻译的电影片名很僵硬,让不熟悉西方文化的观众感到费解,所以在处理一些反映文化意象的片名时,翻译者应该对影片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根据主题和原片名采用意译法来传达出相等审美性的主题内涵。例如英文电影Leon:The professional的翻译遵循了接受美学的理论,影片主要围绕一个杀手和小女孩之间的故事,所以翻译者采用了意译法来强化译名的主题内涵,把电影人物的形象进行了精炼的概括,且运用了“杀手”“冷”两个词来传达出电影信息,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兴趣去了解冷面杀手和小女孩之间发生的故事,已经情不自禁让观众陷入无边想象的状态中。但如果根据原片名Leon:The professional直接译为《列昂》就让许多的中国观众不理解影片的故事内容,也无法直接判断出影片的题材。在另外一部美国动画电影Pocahontas中主要围绕主人公波卡霍姆塔斯展开的故事叙事,且美国观众对这个主人公很熟悉,但中国观众并不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果采用直译把其译为《波卡霍姆塔斯》则很难让人信服,且很容易造成受众对影片内容的误解,误以为是一部关于美国历史人物的影片,所以自然就没有兴趣继续看下去。但经由意译法的转变,把原名译为《风中奇缘》则给观众带来了一股清凉的视听感受,从译名中就能看出这部影片讲述的是轻松、浪漫的爱情故事。另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美国电影片名的翻译都备受推崇,例如Gone with the Wind、Top Gun、Shane等,这些片名的翻译主要采用了意译法,并立足于中国观众的审美期待,在片名结构和词汇的选择上都符合受众的情感体验,这三部英文电影分别译为《乱世佳人》《壮志凌云》和《原野奇侠》,这些译名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中国观众的传统文化情结和侠义的精神追求,所以以爱情为主线的电影片名的翻译,转化得更加唯美,而有关武打的电影则符合了中国观众对侠义之士的敬重之情。

三、结语

翻译的本质是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意义转换,是语言文化符号的再创造。当前,片名的翻译中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翻译者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实践经验、审美思想等方面的差异,所以译名的质量也有优劣之分。但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翻译可以满足大众的审美期待,同时也促使译名具有现代化的潮流趋势,发挥电影片名的宣传作用。本文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列举大量经典的英文电影片名,综合概述出电影片名在汉译中主要采用直译、意译以及两种翻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 孙锐.接受美学与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形象转化[J].科技咨询导报,2007(34).

[2] 付有龙.从美学角度谈顺应论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09(17).

鲁迅英文简介范文第4篇

本课“与的传播”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一部分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对失败原因的深刻反思,带来了对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并为做好了思想准备。

二、课堂教学实例

1.导入幻灯片:北京大学校门、校徽、校训的一组图片

师:同学们好!请看这组图片,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吧?北京大学的校门、校徽和校训。北大校徽最初是在1917年由鲁迅先生设计,后几经演变,成为今天的样式。北大人称之为“北大红”,这是因为红色是校徽特别选定的颜色。同学们对于这个校徽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生:(自由发言)校徽上有英文PEKING UNIVERSITY,表示中西结合;1898说明北大1898年成立;它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北大两个字是篆体字;两个篆体字像是人形……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很多。校徽中,“北大”两个篆体字上下排列,构成了三个人形,这样就突出了一个办学理念,即“以人为本”。正所谓“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

2.教学主环节

(展示幻灯片“自主学习填空”)

师: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结合我们刚才提到的学习目标,自行阅读课本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把学案“自主学习填空”部分完成。

等待时,教师查看学生的填写情况,并请两个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时间到,砜纯创蠹易龅那榭觥G懊娑济挥形侍猓就是的意义这里能否再精炼一些?

生:猛烈冲击了传统封建思想。

生: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还有。

师:总结一句话:冲击了旧思想,传播了新思想。

(幻灯片展示填空答案)

师:好了,基础知识我们就学习到此。下面我们将要以问题和材料的形式来解决本课中的重难点知识。

师:(幻灯片)第一个问题:当时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如何理解“新”的含义?

生:以前的探索都失败了。如、,还有。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主张君主立宪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师: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是政治制度。还有呢?

生:西方先进科技、政治制度……思想!

师:好。那“新”在哪里?

生:主张民主与科学,“新”在学习西方思想。

师:以前学习西方思想吗?和这次有区别吗?(学生思考)

师:以前也学习思想,不同的是以前不以思想为主,也没有批判中国的封建思想。所以“新”是指宣传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中国的传统封建思想。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

这节调研课,引入了学案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个班的学生表现得不错,课堂气氛活跃,勇于回答问题,使我的教学设想基本实现。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材料的选取,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课堂教学就如一个分层递进的登山过程,教材的文字、图片以及教师补充的各种材料,从属于不同的知识类型和学习方式,成为登山路上的景观。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材料选取和问题设置时,体现了较强的层次性。课堂导入中对北大校徽校训的理解,的背景原因,的评价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传播的复述,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对于第二个问题如何具体理解内容的“三个提倡三个反对”,理论性较强,学生表达清楚比较难。我一方面提示些结论性的语言,如民主与科学是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它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重视引导学生的思维,如“宣传新文学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问题,逐步解开了这个难题。这里我并没有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完成,因为对于高一学生而言,理论性较强的思考引导着来理解更为有效。

鲁迅英文简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达尔・本德仑;圣经;意象;受难的;耶稣・基督

《我弥留之际》(以下简称《我》)是威廉・福克纳除了他辉煌的失败之作《喧哗与骚动》以外最喜欢的一部作品。虽然读起来轻松,但确是含义深远,引起了福学者的广为关注和研究。学者大多关注本德伦一家七口,而研究最多的是本德伦家的女主人艾迪,大儿子卡什和二儿子达尔。其中对卡什的评价甚高,甚至以原型批评法把他奉为受难基督,如丁云在她的书中对卡什作出高度的评价,“他是一个背负十字架耶稣式的受难者形象,具有惊人的忍耐力和献身精神。在卡什身上,闪烁着一个普通劳动者所特有的非同寻常的理性光芒。”,大多数学者对达尔的评价则是集中在他真疯还是假疯。本文采用独特创新视角以耶稣.基督的圣经原型来评价达尔・本德伦,这一受难者的形象。

《我》有很明显的圣经痕迹,这与福克纳从小在美国南方的圣经地带(Deep South)长大并受到信奉清教思想的家族影响甚多。从这个故事的框架结构来看,本德伦一家运送这家的女主人艾迪的遗体回她的故乡安葬,一路经历了洪水、大火、秃鹰等重重困难,最终到达目的地。这些苦难组织了一个以受难为主题的故事框架。这个故事引入了很多圣经元素,共19处,因此引起了众多学者以圣经原型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学者丁芸高度赞扬卡什的受难者的形象,他背负着苦难十字架,而且毫无怨言。此看法有一定根据性,但过于停留于表面,导致无法认清福克纳在书中安排潜藏的受难者达尔才是这部书中的南方基督。

首先从结构上讲本德伦一家的送葬旅程,被认为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奥德修记》或是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相似,笔者认为这个故事理解成新约中的耶稣受难记更为恰当,降生-拯救-被出卖-钉上十字架-复活。达尔历来被认为是疯子-先知的文学形象,达尔行为过激、语言尖锐,但观察力过人,关心家人。达尔是本德伦家的次子,是母亲艾迪所厌烦的孩子,而父亲安斯又是个自私自利的人,达尔从小缺乏关爱。达尔的姓氏本德伦Bundren)在英文中的发音与负担(Burden)相近,而他的名讳达尔,在英文中Darl与Darling(爱)相近,福克纳安排的命运也如他的名字一样是“爱的负担”。被忽视,缺乏关怀,让他变得极端,偏执,疯狂,安斯曾经提到过时达尔让外人认为他们一家不正常。达尔的观察力敏锐,在一章出场时,他同朱厄尔一同行走时,十五英寸就在不停的出现,一方面体现达尔和朱厄尔的距离感,另一方面体现了达尔的观察力,他从朱厄尔的外貌与本德伦一家有异,推测出朱厄尔私生子的身份。妹妹杜威德尔未婚有孕的秘密,达尔是唯一的知情者。这些突出了达尔的敏锐观察力。但是之所以把达尔定位为基督的形象更在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神性,在故事中,杜威德尔衣不遮体的照顾艾迪这一段是由达尔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而达尔当时并不在现场而是与朱厄尔去了外地,这一段不得不说是福克纳为达尔赋予了神奇的超自然力量。在小说中年近30的卡什和他都不曾婚配,甚至没有结婚的打算,也暗示了他的神性,不像家族的其他人一般充满了原始的欲望。达尔具有善心,他关心家人。一直在默默关注母亲尽管自己不愿意承认,在他的叙述部分对父亲安斯的不劳动也表示理解,对兄弟、妹妹也一直很关心。在德尔未婚先孕之前和德尔的关系最近;卡什腿受伤的时候表现得最为关切[1];连他最嫉妒的朱厄尔与外人争吵动武时,他也是一再劝阻。在达尔身上隐约可以看到基督关怀世人的影子。

文中出现了很多圣经意象,如洪水,火等,都在暗自达尔的身份。故事中雨越下越大,引起了河水水量突然提升,对本德伦一家造成洪灾的影响,卡什在这次洪灾中摔断了腿再次受伤,朱厄尔为了抢救母亲的遗体,跳入水中将棺材弄了回来。达尔确失声喊了起来,他心里很明白这场旅程是一场闹剧,他想结束这场闹剧让艾迪以最自然地方式尘归尘,土归土。水这个意象在圣经里常常出现,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净化之意,一种是上帝的惩罚。在《创世纪.诺亚方舟》中,上帝就用洪水来消灭人类。在《我》中,首先豪雨造成的洪灾像是上帝予以本德伦一家的惩罚,达尔也在洪水中想将艾迪的棺木投入水中,可见两者的想法十分接近。

在火这个意象中,不再属于天灾而是属于人为,达尔在暂借停放母亲尸体的仓库中放了一把火,而在圣经中火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象征着温暖光明,二是上帝愤怒的惩罚,在旧约中上帝降下天火毁灭了所多玛和蛾摩拉两座罪恶之城。在《我》中,达尔代替了上帝的角色火焚棺木,颇具上帝之子的意味。

如果说水,火的意象在圣经意象中是最能代表上帝的明显符号,这部小说中还一个隐藏的圣经意象,即替罪羊意象,在新约旧约中皆有出现过。达尔可以被看作是本德仑家的替罪羊。这场荒诞可悲又充满灾难的送葬的始作俑者是本德仑家的女主人艾迪。在送葬的过程中,家族成员皆有所失。洪水,火灾,秃鹰等都可看作上帝的惩罚。而他们把错误归结于达尔,把他送进杰弗逊的疯人院来逃避烧毁仓库的赔偿。他们把达尔送进疯人院可以看作这个家庭实施的一场牺牲仪式,而把达尔作为家族的替罪羊完成了这一仪式。本德仑家族是典型的南方穷白人家庭,他们笃信基督。这个故事大致可以推测发生在美国南方,处于一战和二战之间,当时南方经济萧条,人们大多开始怀疑上帝,出现了对信仰和传统价值观的质疑。而本德仑家族又是一个无爱的家族,整个家庭缺乏交流死气沉沉,充满了欲望、自私。每个人都带有私欲抑或是冷漠无情地对待达尔的纵火事件,安斯想用把达尔交出来送进疯人院来逃避赔偿,朱厄尔和德尔则是通过这种方式泄愤和掩藏自己的秘密,而万达曼和卡什则是显出了他们冷酷的一面。达尔这时犹如基督一般被本德仑一家钉在了十字架上,做为了家族的牺牲品。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