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相声段子

经典相声段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相声段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典相声段子

经典相声段子范文第1篇

《吃饺子》是马三立的经典相声之一。

马三立 ,中国已故相声泰斗,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之子。回族,甘肃省永昌县人。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亦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使“贯口”和文哏段子。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是当时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马氏相声雅俗共赏,在天津更是形成了“无派不宗马”的说法。

(来源:文章屋网 )

经典相声段子范文第2篇

刀子嘴豆腐心

2012年5月,王自健开始主持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节目,从此一炮而红,进入了众人的视野。他时而幽默,身着笔挺的西装,用一脸无辜的表情扭曲着自己的身体;他时而尖锐,说在快速上涨的油价面前,加油管子好像变成了可怕的肺管自己身体;谈到药家鑫案,他说“一个叫‘涨工资’的,药家鑫(谐音:要加薪),很残暴”。人们熟悉他的样子,是在闪耀的聚光灯下和精致的西装上,其实王自健最被认可的身份是草根相声名人,低潮时,能容纳百人的场子里只有7个人来听他说相声。人们渐渐发现,在犀利如尖刀的王自健身上,有种不一样的气质,他对中国相声发展前景的关注,打上了以“80后”为特征的时代烙印。

王自健是为数不多出名后仍坚持小剧场相声的相声艺术家。他每周末固定在北京演出,基本都会回顾本周热点话题,从利比亚局势到日本核危机,从油价上涨到80后生活困境,人们把他的这种相声叫做“公民相声”,也称作“敢说真话”的相声。王自健说自己的相声是“枪版”的。枪版原是“抢先版”的意思,一般是在电影院里用机器偷拍回来的。王自健解释说因为自己的相声表演过程中有笑声。但过后人们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当下最热的事在他的相声里“中枪”。

王自健有很多经典而尖锐的段子。反映百姓生活不易,他说,“其实老百姓没什么要求,就是想过上和国企员工一样的生活。如果我是在山沟里,忍一辈子我也不冤,您说我在北京跟生活在村里似的,那我冤不冤啊?”

王自健形容自己的职业状态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其实也就是藏在刀子嘴后面的“豆腐心”。他习惯于把自己的团队推到风口浪尖上,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新一代艺人对未来的思考。

顽童与叛逆

王自健1984年出生,北京人,脑子挺灵光,却从未正经读过书,他做事情追求要绝对有意义。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亲从事建筑工作,母亲在火车站当售票员。小时候,因不肯做没意义的作业,老师带领同学们排挤他,没有人跟他玩。为了逗同学开心,王自健从电视机中学习模仿马三立说相声,还因此上过中央电视台。

9岁那年,他进入中央电视台蒲公英艺术团学习相声,还在央视的蒲公英剧场中多次表演节目。不过,学习只坚持了一年,再次与相声结缘已是14年后的事了。这是因为,王自健忙着“叛逆”去了。

他就像是一头误入田埂的斗牛,磕磕绊绊却又极度丰富的度过了学生时代。中考那年,体育测试考1000米跑,王自健被另一个学校的考生插到前面,导致其“呼吸节奏被打乱”。他飞起一脚把别人踹出跑道,王自健因此在体育成绩上一分也没拿到,他只能上了一个非重点的高中。

考大学的时候,王自健又倔强的认为自己用不着荒废高三这一年的青春来复习,读到高二他就退学了,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在街道报名参加高考,最终考上了一所大学。上了一年大学,他又退学了,原因是当时他收入不菲的兼职撰稿工作很有意思,也太忙,重要的是,他认为大学教不了什么。

王自健说,这么多年也没觉得后悔。因为自己比普通本科生看的书至少多100倍,社会经验、阅历也比他们丰富,这源于在玩世不恭的背后,王自健也有对自己“下狠手”的一面。

王自健涉猎广泛,就连与相声毫不沾边的外国文学也不放过,因为他相信“这里面有好东西。”他逼迫自己看了很多书,“比如说梁文道推荐的《2666》,翻完了八百多页仍是根本看不明白它要说什么。”他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会明白的,看这本书的痛苦程度直逼看《百年孤独》,那本书我都看完了,这算什么?”

成名之后,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去找他学相声。王自健说:“全被我轰回去了,不上学什么都没有。”

他干过很多工作,从电视竞猜游戏节目、电视编导到广告公司做提案,曾经是标准的白领。直到偶然得到一个在大学校园里义演的机会,满场的火爆让他重拾相声,“我当时也挺奇怪:我也没学过相声啊,怎么就火了呢?”

包袱抖在心坎上

在王自健的相声里,他把自己对社会、政治的最新热点新闻进行解读,形成周周都有新段子,所有段子都与时事相关的运作套路。王自健说,“我只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输出自己的价值。我是个善良的人,有的事我觉得我应该去说,那么就去说说。”

他的师父、著名相声演员侯耀华曾对他转战上海充满疑虑。他说:“我之前不看好他,也不支持”,原因就是相声中的方言文化很重要,王自健要想在上海站住脚很费力。

王自健不以为然。他直言,以前的相声演员和现在完全不同,生活节奏以及看到的事物内容都不相同。他经常问自己,自己在相声中调侃的内容既然是大家的内心,为什么不说?如果相声不关注这些话题,反而是虚伪的。

他的相声已经成为表达公众意见、传播常识的平台,一个段子传出去以后常能引发网民的一番讨论,也有人会想方设法的联系王自健,让他把自己当下看到的不平去说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这种独特的相声,因为他的相声里有当代年轻人的共鸣,有人评价他“把包袱抖进了心坎里”。

经典相声段子范文第3篇

一提起“曲山艺海”,人们马上就知道这是在说济南,而一提起济南,人们又马上能说出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山东评书等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或许正是济南人骨子里那与生俱来的幽默情结,传统的曲艺早已经融入了济南百姓的生活。自古以来,泉城济南就有着“曲山艺海”的美誉,它曾与北京、天津并称为曲艺的“三大码头”,多少名家从这里成名,多少名段从这里诞生,而又有多少的曲艺新秀来这里“朝圣”。那时的济南观众非常精通曲艺,看得多了自然欣赏水平就高,一个曲艺新人到济南一张嘴,济南观众就知道他几斤几两,一般演员想得到济南观众的认可和好评,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才有“北京学艺,天津练活儿,济南踢门槛儿”等流传了几十年的老话。说白了,你只要得到了济南观众的认可,你在曲艺界就能火了。

“南来的角儿,北来的腕儿,都要到晨光露露面儿”。从1943年相声大师孙少林创建晨光茶社,到1966年歇业,晨光茶社极一时之盛,留下了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马三立给孙少林取“大号”

晨光茶社1943年9月2日由孙少林创建。

孙少林1923年出生于天津一个贫寒家庭。父亲主要靠“踩百家门”生活,母亲出身渔民家庭,嫁夫后靠做一些缝补活贴补家用。在这样一个贫寒家庭,孙少林没有机会入学读书,平时就与一些孩子混迹于天津几家大戏园子,看演出听相声。他天资聪颖,许多段子一听就会,一学就像,很讨一些老辈相声演员的喜欢。

9岁时,孙少林正式拜师学说相声,13岁时开始崭露头角,此后几年,他一直在天津演出,磨练技艺。

1941年,济南青莲阁剧场老板马玉山专门到天津请人来济南说相声。青莲阁剧场位于济南二大马路,主要演出京剧、大鼓、山东快书等综艺节目,有时也杂演济南的地方相声,但骂人的“脏口”多,难登大雅之堂。慕京津两地相声正宗之名,马玉山才想到天津求贤。

经过圈内人推荐,李寿增、孙少林、赵兰亭师徒三人成了南下山东的人选。

听说这师徒三人要到济南去闯荡,马三立等天津艺人无不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一炮打响,给相声开拓出一处新的立足之地。

当时,孙少林还没名字,平日里大家都叫他乳名“大莱子”。马三立对孙少林说:“这次去济南闯码头,不能再叫你大莱子了。但愿你们能够三拳打出个少林寺,一炮震响济南府。借这个意思,我给你起个名,就叫孙少林吧。”

从此,孙少林有了“大号”。

妹妹结婚聘礼用来租场地

来济南演出一段时间之后,孙少林发现济南的观众热情,而且有眼光,相声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就有了在济南建立相声大会的想法。这个想法与师父李寿增不谋而合。师徒二人相中了大观园商场。1943年,大观园商场已经成为济南初具规模的经济商贸、文化娱乐场所,人流密集。大观园东门内有一处曾经演皮影戏的场子,正好闲置,非常适合举办相声大会。只是,要租这个地方,租金要100余袋洋面的钱。这不是个小数目,当时一袋洋面约折合一块银元。

孙少林其时并未有多少积蓄,一时犯了难。这时,有一位在盐务局工作的人向孙少林的妹妹求婚,并愿意拿出一部分钱来做聘礼。当时,孙少林妹妹年龄尚小,家人本不太同意她过早出嫁。但为了支持孙少林建立相声大会,不得已将女儿早早嫁了出去。用妹妹结婚聘礼的钱和全家微薄的积蓄,基本解决了租金问题。但接下来房屋维修、购置舞台设施、观众座椅等,还需要钱。全家人东赊西借,甚至不惜借了印子钱(高利贷),晨光茶社终于成立了。

观众太多“提闸放水”

晨光茶社正式开业是在1943年9月2日。其时,20余位京津相声名家前来捧场,盛况空前。

第一个节目,就是有“小神童”、“快嘴李”美称的李伯祥和其父李洁尘共同表演的《六口人》,喻六六大顺、开业大吉之意。李伯祥当时还不到六岁,因为个子矮,只好踩条凳子。就是这条普通的榆木方凳,一直保存至今,成了当年晨光茶社留到现在的唯一一件实物。

此后几年间,张寿臣、马三立、高德明以及周德山(周蛤蟆)、吉坪三、刘宝瑞、郭全宝等国内几乎所有大腕级的名家,纷纷来晨光演出。晨光的名头越来越响,济南也与北京、天津并称为“曲艺三大码头”。

能在晨光登台的,都是腕级的演员。他们的表演,不用说不断增加的新段子,就是那些传统段子,也是百听不厌。所以一批相声迷从进场,屁股就粘在了那里。这样,门外排队的老是进不来。

水库满溢,需提闸放水。为了照顾门外排队等候的观众,晨光茶社也采取了“提闸放水”的办法,让喜欢相声的都有看演出的机会。

这时,茶社往往会安排一名演员上场,说段平淡无奇、从头到尾一个包袱都没有的段子。如此一来,就有观众受不了了,起身拂袖而去。有的借机去吃饭,或者上趟厕所。茶社里的座位就会空出几个,外面排队的人就可以进来听了。

演员靠打分排队吃饭

在晨光茶社演出,演员无论名气大小,都要打分站队,根据排队的情况,来决定每天演出所得的分成。

具体做法是,演员每周集合,自己先给自己定一个分,然后站在那里。如果有人觉着自己水平比这位高,就可以喊一个更高的分,然后站到前面。依此类推。不过,谁也不敢凭空往高里喊,不敢多要分。因为喊高了,别人也没异议,排到了前面,到时候接不住场,压不了轴,流失了观众,那责任可就大了。

打分排队一般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有时半个月。为了能多取得分成,演员们自觉地挖掘自身潜力,排演新段子,练绝活,大大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演出效益节节攀升,演员们的收益也是节节高,不少演员都置地买房,过上了好日子。

这“踢门槛儿”,有两重含义。一个是踢观众的门槛。济南观众见多识广,不是轻易就能糊弄的。到晨光茶社演出,会的段子少了不行,而且不能仅会那些大路活,还应该有新鲜活、绝活,观众看了觉着过瘾,服气,才会欢迎。二是踢晨光茶社演员的门槛。能在晨光演出立足的,都身负绝技。一般水平,到了晨光,只是看看、听听、学学,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没有真本领,即使名家引荐,勉强登台,最终也难以立足。

有这样一个故事:马三立的一个徒弟,被推荐到晨光来演出。根据惯例,第一天演出,他的名字在水牌上写得最大,节目也放在最后压轴。结果登台后,效果并不理想。第二天,名字就被前移一位。最后,这位演员的名字逐次前移,排到第一个出场。因为要是还把他排在后面,压不住场,留不住观众,就挣不到钱,连累了大家。

演出负责人就对这位演员讲:“如果想继续在晨光演下去,每天只能拿两毛钱的薪水。”最终这个人还是走了。

作为晨光茶社的创始人,孙少林自己身体力行。从表演方面来说,孙少林说、学、逗、唱功夫全面,传统的段子都能演好。而他又特别善于兼收并蓄,并迅速加以吸收利用。他或将新内容融合到旧段子中出新意,或干脆创作出新段子。

比如,孙少林、刘宝瑞合作的《铡美案》,是一个经典段子。其中孙少林逼真模仿裘盛戎的唱腔,是一大亮点。连专程到茶社观看孙少林演出的裘盛戎,也禁不住点头称赏。虽然如此,时间一长,观众也难免会有感到厌倦的时候。如何让这个段子常有新意,孙少林一直煞费心思。

后来,评剧名净魏荣元等拍摄了评剧电影《秦香莲》。孙少林敏锐地从中发现了机会。为了学习其中的评剧唱腔,电影甫一到济南上映,孙少林马上就到茶社隔壁的大观影院去看,一场接一场连着看。到了晚上,就把这唱腔惟妙惟肖搬到了舞台上。全场观众都惊讶不已。

经典相声段子范文第4篇

本期上海榜单被“达人”标签全面占领,堪称“达人”专属榜。从总决赛到颁奖礼再到相关衍生节目,《中国达人秀》横扫上海十月综艺荧屏。收视率方面,《中国达人秀》一如既往傲视群雄,总决赛收视率达到34.93%,收视份额接近80%,连排名收视榜第五的《达人立波秀》都有20.21%的收视率,这样的辉煌令其他所有综艺节目望尘莫及。

可以说,首次引进国内的达人秀节目成功实现了与中国市场的对接,在同期其他各类选秀节目均“疲软”的情况下,达人秀算是一针强心剂,给选秀节目的未来注入了希望之光。当然,围绕着《中国达人秀》的话题和批评也一直没有间断,包括有质疑认为该节目给予弱势群体的同情分太多,有碍公平竞争,而评委的表现也有不尽人意之处等等,但这些争议未妨碍达人秀的成功。相信在收获首届的丰厚成果后,未来的《中国达人秀》甚或中国选秀市场,都有新的思考和动力。

北京榜单体现的主要是“快乐”元素。分列榜单一、二、五位的《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五届CCTV相声大赛》《欢乐世博笑林盛典京津沪》和《国庆7天乐主持也快乐》都是充满笑声的节目。其中《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五届CCTV相声大赛》在国庆七天长假中,给北京观众奉献了一道欢乐大餐,参赛作品中有不少段子融入了时下备受认可的其他曲艺表演形式,在相声艺术方面做出了创新。另外,《欢乐世博笑林盛典京津沪》也是曲艺类节目,可见北京的观众对于语言类节目有着特别爱好。

广州榜单呈现出多样化面貌,排名首位的《叮王争霸》是类似《中国达人秀》的选秀比赛,第二名《花城新星大赛》是选美晚会,排名第四的则是烟花表演。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港产综艺节目的强势,《叮王争霸》几次保持住了冠军位置,由此可见综艺节目的“接近性”作用有多强大。广州综艺节目应多考虑融入本地文化特色,挖掘本地群众的参与热情,以增强对抗港产节目的实力。

经典相声段子范文第5篇

谈到相声在台湾的发展情况,姜昆说,据他看到的资料介绍,1949年后,相声艺术才正式在台湾生根开花。台湾相声艺术传承始自陈逸安、吴兆南、魏龙豪先生,他们都来自祖国大陆,凭籍着对相声的喜爱与执着,以年轻时在启明茶社中听得的相声为蓝本,从台湾社会现实出发,对诸多传统名段重新加以演绎,起初主要在劳军演出中表演,随后在晚会上正式登台表演。

据魏龙豪先生在台北新舞台《吴兆南、魏龙豪,上台一鞠躬》演出自序中所述,这一时期,传统相声及其他曲艺品种在台湾颇受欢迎,吴兆南、魏龙豪、周志泉、王静波等相声名家,联合章翠凤女士的京韵大鼓,高欣伯先生的戏法、孙玉鑫先生的评书,组成“鼓、溜、彩”的杂耍形式在萤桥河畔的纳凉晚会上演出,后又在马继良先生创建的乐园书场,以及西门町的蓬园书场、红楼书场等地演出,另有陈逸安与小龄童(杨宝华)搭档登场,侯瑞亭、王祥林、赵如明三位组合,偶尔下海客串,也备受观众追捧。

上世纪六十年代,魏龙豪、吴兆南及陈逸安先生借助新兴的广播媒体推广相声艺术,开始在电台播出相声节目,播出之后深受听众欢迎,魏、吴两人的相声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广播节目,街头巷尾,到处可听到“魏龙豪、吴兆南,上台一鞠躬,现在轮到我们哥儿俩,侍候您一段相声”的声音,甚至还流传有“武侠看金庸,相声听魏吴”的说法。那个时候台湾社会中电视还未普及,广播相声是大众最熟悉的文化娱乐活动,所以由广播媒体普及,在台湾,不论士农工商、男女老幼,提起魏龙豪与吴兆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吴兆南先生曾告诉姜昆:“那个年代能听一段正儿八经的相声,你不知道有多难。我冒着偷听敌台的危险,从短波里搜大陆广播电台,找侯宝林先生的段子,听一段吱吱啦啦带杂音的相声,如获至宝,录下来大家传着听、学,那是我们最开始的‘录(音机)老师 ’”。

1968年,魏龙豪、吴兆南先生在台湾出版第一张相声唱片,后又录制相声集磁带《相声集锦》、《相声选粹》、《相声捕轶》等,汇集了250多段相声精华,包括《歪批三国》、《唐汉争》等,使得这些经典段子在台湾社会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台湾相声爱好者的启蒙资料。魏、吴两位先生的努力,使台湾民众领略了传统相声艺术的魅力,为传统相声在台湾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政治因素影响,加之相声表演所得收入微薄,许多相声从业者纷纷改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台湾相声艺术日渐式微,仅靠魏龙豪、吴兆南及陈逸安先生的相声录音,勉强维系着相声艺术在台湾的传承。

说起相声艺术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姜昆讲道,1984年,在台湾发生了一件让“相声”两字走进千家万户的事情。从美国学习戏剧归来的赖声川先生,为纪念在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逝去的传统艺术,以正被人们逐渐淡忘的相声艺术形式为素材,创作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这部作品在台北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以至于“观众几乎是三句一笑、五句一爆,该笑的观众都如期笑了,不该笑的观众也出乎意料笑了”,演出实况录音带和CD的销量超过100万张,成为当年的白金唱片。当时在祖国大陆,有关台湾的消息隔绝,相声界不知道《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是在演什么,直到1985年,姜昆和唐杰忠先生随吴祖光先生到新加坡充当新加坡相声大赛的评委,有机会见到了台湾汉霖说唱团团长王振全先生与有“新加坡相声之父”之称的郭宝昆先生,又听到了实况录音的带子,才知道那是一出戏,是赖声川先生用西方解构戏剧的方式演绎的一出反映相声艺人今昔对比,从而引起当下对传统艺术思考的戏。在姜昆接下来与赖声川的交往中,他了解到,这部作品的本意是哀悼相声艺术乃至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中渐次消亡的现实,却意外唤醒了民众心中对相声的记忆,改变了相声在台湾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为相声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唤起了台湾相声从业者对自己钟情的艺术的那份自尊。此后,众多台湾相声从业者根据自己对相声的理解,重新开始探究相声发展的可能性,在已经经营多年的老的团体如魏龙豪创立的“龙说唱艺术实验群”、王振全创办的汉霖说唱艺术团等基础上,涌现出众多各具特色的相声表演团体,如金超群创办的“游于艺”茶艺馆、台北曲艺团、相声瓦舍等。侯冠群、刘增锴、刚、樊光耀、冯翊刚、宋少卿、叶怡均等台湾新生代相声演员,在保持相声表演传统、重新诠释相声名段上做出了积极努力,同时也在变革创新,在相声表演中融入大量戏剧元素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使新时期的台湾相声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