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创业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故事范文第1篇

在安远县三百山镇“众诚瓜果栽培基地”,笔者见到了6名“80后”的大学生。虽来自五湖四海,但相同的“田园梦”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从借款30万元起家,到近百亩的现代农业瓜果栽培基地的形成,五彩斑斓的田园承载着他们的“绿色梦想”。

创业冲破观念壁垒

“现在的条件已经好多了,刚开始创业时,一穷二白,连住的地方也没有,真是苦!”谈到创业难,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园艺专业的朱安成说,他最难忘的是刚刚建基地时,许多亲友不理解:一个大学生带着女友到外地的农村干农活,简直太没出息了。当时精神压力很大。

建设初期,搭建大棚、购种、化肥农药及试验每样都需要大量资金,他们6人分成3伙入股,每股10万元。起初,父母们不太支持。郭帅以前在郑州省城一家公司做种子销售员,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放弃稳定的工作到农村去种地,家里人不理解。郭帅一方面给父母做工作,另一方面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李华和杜宗涛的父母思想都比较传统,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念了大学还去种田。但这些年轻人没有动摇,因为这一创业极具挑战性。

6个年轻人抱着“初生牛犊不畏虎” 的精神,引进了“日本小青瓜”、“红春早玉”、“一口茄”、“娃娃菜”等十几个瓜、果品种,一年种3茬至4茬,错开上市高峰,并把销售点定位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他们把大学5年里学到的知识全都搬了出来,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创业路。6人的梦想随第一批种子一起植根入土。育苗锄草、施肥灌溉、测温挂牌、修剪打药……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都是农家活,说起专业,说起基地的前途,大家信心十足。李晓艳娇小玲珑,力气最小,每天跟着几个大男生进大棚玩泥巴,常常搞得一身泥一身汗,活像个“村姑”,她却高兴地说:“我现在和土地特别亲,一天不下地,心里就直发痒。”杜宗涛负责观测、记录、统计作物的生长情况。夏季是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高峰期,尽管大棚里的温度都快50℃了,但他一点也不敢怠慢,每天来回十几遍地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绿色宝贝”,一个夏天下来,整个“烤”成了“非洲难民”。

每一个品种从试种到成功上市都得经过气候、水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反复研究和实验,绝不是件容易的事。2007年春天,他们试种的2个大棚“早春红玉”西瓜无缘无故地死了十几株。郭帅立即把解剖图片等相关资料发给河南科技学院的蔬菜教授李新峥和王广印。经过诊断,原来西瓜得了炭疽病,他们及时按照教授的要求,用炭清和叶面肥做激素调整,增强了作物的抗疫抗病性,挽回4万多元经济损失。“我们能有今天,多亏这两位教授的帮助和鼓励。”朱安成说,毕业后,他们一直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常常在网上探讨解决栽培技术难题。

花开沃野润心田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1年多来的努力,如今,长长的“小青瓜”、红红的“圣女果”、拇指般大小的“一口茄”脱颖而出,荒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大棚里结满了五彩斑斓的果实。而6名大学生齐心协力、吃苦耐劳、经得起失败、敢于挑战现实的创业故事和精神也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

据负责跑销售的郭帅介绍,由于基地里生产的全是当地没有的蔬菜、瓜果,而且他们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固定的销售市场,这些“绿色食品”以高出当地市场3倍至6倍的价格销往各地,亩均收入近4万元。目前,产品在广东、上海市场供不应求。

大学生创业故事范文第2篇

1999年,随着互联网热潮的崛起,一股“大学生创业”热潮也平地而起,成为媒体追踪的焦点。这些无钱、无权、无势的典型“三无”者,凭着知识和激情,纷纷汇入创业大潮,成为中国社会的全新景观。

不幸的是,这一切热闹持续得实在短暂。随着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的波动,资本市场的乐观精神转化为全面的悲观情绪。刚刚涌起的资源纷纷退潮,本已脆弱的学生创业自然不能幸免于难,首当其冲遭遇了资源枯竭的危险。一则则创业失败的消息使得人们对学生创业的看法蒙上了新的悲观色彩,于是当初的反对者和悲观者更有理由幸灾乐祸。 正是在这个让人感到茫然的“历史时刻”,以写大学校园题材著称的青年作家张宏杰主动出击,采访了遍布全国各大高校的被誉为“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精英,不辞辛苦跑遍了北京、上海、南京、合肥和西安等大城市有关大学生的创业园和创业公司。张宏杰跟每一位创业者说:“你们是创业的先行者,我希望我是创业的传播者。”张宏杰的真诚和热情感动了每一位创业者,他们都把创业最真实的一面告诉张宏杰,同时对张宏杰寄以厚望,希望通过这本书传达他们的心声,这是一种振兴民族经济的声音!是一种敢于创新不畏失败的声音!于是,大江南北留下了张宏杰的足迹,也就有了这本非常及时的书《挑战盖茨神话》!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作者在书中以一个个鲜活的创业故事和从探索性的角度去诠释这个概念,并且做了全面的分析,它是如何产生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作者采访了上百名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以“对话”的方式写成人物专访,从中选择了对20位创业者采访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汇集成书。这些创业者有“视美乐”的邱虹云,原“天行健”的李玲玲,“科大讯飞”的刘庆峰,“易得方舟”(FanSo)的鲁军、章之磊和刘颖,“迈思威”的陈旭光,“互联网实验室”的方兴东,“慧点科技”的姜晓丹和汤涛,“中华行知网”的王磊,“北大天正”的张明……几乎囊括了媒体所关注的创业公司,可以说《挑战盖茨神话》是中国第一本全面地写“大学生创业”的书,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大学生创业故事范文第3篇

故事一:假如我今天没有创业,那也一定在为创业做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冠军得主是来自学校建工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的张铭铭。他自称是一位“个头不高,却有目标;外表不佳,却有理想”的人。粗看张铭铭,这位个性爽朗、理想远大的“大男孩”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稳重。他梦想着成立一家全国最大的电气类售后服务公司,并为这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并坚持着…… 张铭铭在比赛上陈述自己的生涯规划与创业理念

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守儿童”,张铭铭从小看惯了人情冷暖,发奋读书之余,他知道未来需要靠自己拼搏。“我的创业想法比一般人萌芽得早。高中时,身边的同学都埋头读书,我已经有了创业的念头并付诸实践。”张铭铭在比赛现场说道。在高三时,张铭铭就尝试经营一家奶茶店,当时奶茶类饮料已在他的家乡扎下了根,经营成本又低,是个创业的好时机。奶茶店的顺利经营给了张铭铭创业的勇气,也成就了日后敢打敢拼的他。

高考分数出来后,张铭铭的成绩超出二本分数线5分,如果勉强上了二本院校,不一定能进入理想的专业,而三本院校的学费又太高。为此,张铭铭将目光放在了创业成就较为突出的职业院校。“金华市的地理位置不错,这里离义乌近,创业氛围很好。此外,在全国范围内,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拥有3万名左右的学生,庞大的学生群体为创业者的起步提供了‘原动力’,这是少见的,我想这样的‘土壤’很适合创业。”在人生的抉择路口,张铭铭有着清醒的认识。在选择专业时,张铭铭也没有盲目挑选,而是奔着室内设计专业去的。原因很简单,室内设计专业的创业起点低,三四个人就能组成一个团队,成立装饰公司。

进入大学后的张铭铭如鱼得水,他不仅专业过关,每年获得奖学金,还将课余时间用于实践锻炼和旅行,一边为创业做准备,一边行万里路。他从班长到建工学院学生会主席,从建工学院主席到校学生会副主席,一路走来,积累了工作经验,也收获了人脉资源。他以浙江为坐标,从南到北,踏遍山河,开阔视野。如今,张铭铭已经成立了浙江德智电器有限公司,主打项目是经销玛尔特空气能热水器。作为一名营销人员,他明白如今的工作是在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石。他说:“创业需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比如我现在做空气能热水器的销售,我可以通过销售这一环节,打通人脉、树立口碑,为我将来的售后服务公司做铺垫。”

在母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上崭露头角后,张铭铭又进军“浙江省第七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他凭借自己的实力与激情,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张铭铭以无限的生命张力,在自己的天空里舒展、奔放。

故事二:自我定位,做一株向阳而生的“永生花”

花卉131班的经晨璐来自浙江义乌,家乡多年的环境熏陶让她比身边的同学更能嗅到潜在的商机。“创业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因此自我定位很重要。”在比赛现场,经晨璐剖析了自身的特点:动手能力强,喜欢手工制作,并且有较为扎实的花卉专业技能。了解了自身的特点,经晨璐又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里、办公室摆放鲜花,然而鲜花容易凋谢,成本太高,干花又没有鲜花的鲜、香、活,因此经过特殊处理的鲜花――“永生花”,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经晨璐将创业目标定位在这类永不凋谢的花上,并在老师指导下,敲定创业项目的各个细节。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花店运作,大学期间,经晨璐一直在老师的花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经晨璐不像有些实习生,只会机械地卖花、养花,她在闲暇之余,观察花店的客流量、顾客喜好,了解花店运营情况等。经晨璐凭借着时刻学习的热情与一颗谦卑的心,走出了创业第一步:2015年7月18日,“永生花”淘宝店正式开张。 经晨璐

如今,淘宝、微信等平台都是经晨璐创业的平台。她希望将来能开一家“永生花”实体店,给客户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并且创立自己的品牌。清晰的自我定位是经晨璐成功的因素之一,而老师、朋友的支持则是她创业路上最大的动力。 永生花作品

故事背后

打造校园创业“沃土”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对本校大学生创业的一次检验。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与创业激情,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创业果实,是全校师生都需要为之努力的。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容易遇到瓶颈,他们缺乏社会历练,并且对市场不够了解,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这些导致部分大学生不敢创业,部分轻言放弃。因此,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从培训辅导、专业指导等方面为学生创业保驾护航,为学生创业打造一片“沃土”。

实验班助力学生创业

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并不能真正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面对社会。因此,学生急需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来开拓他们的视野,发挥他们的优势。金华市大学生创业培训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贝腾创新创业实验班开班之后,在该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的统筹管理下,实验班共招收627名学生,将历时两个月,由学校统一课程教学方案,以网上课程、专业校园讲座、理论培训、重点模拟、考察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实验班学生经过两个月培训后,考核合格者可以拿到创业证,优秀学员还能入驻学校创业园。创业园除免费提供场地外,每年还会拿出20多万元作为学生创业基金,主要用于学生创业培训、咨询及学生创业项目的前期运作。

“实验班的意义在于弥补大学生创业经验的不足,让他们系统掌握创业知识,了解创业政策,熟悉创业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率。”金华市就业局副局长葛根华在实验班开班仪式上强调了开办实验班的目的。 央央工作室活动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自2010年成立创新创业领导小组、2014年设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以来,始终围绕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变安置性就业为开发性就业,学校多部门协作,共同开展工作,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龚永坚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只有在这片‘土壤’中孕育,才能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开花结果,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三驾马车”推动专业指导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创业道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氛围也日益浓厚。学校除常规创业课程外,还有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的“三驾马车”推动着学生创业、就业,它们分别是“珍姐有约”“央央工作室”“江江训练营”。

“珍姐有约”是由吴芳珍老师带领的创业辅导团队,主要为学生提供创业类咨询,如创业指导服务及校友访谈、讲座、培训等,形式丰富,是创业学子的“知心大本营”。由吴乐央老师带领的“央央工作室”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开设相关课程及咨询辅导,在学生心里,只要对未来就业、创业有困惑,都可以到“央央工作室”找老师倾诉,得到一对一辅导。“江江训练营”则由江梅芳老师负责,主要为学生提供系列训练,如口才训练、礼仪训练等,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打好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三驾马车”各司其职又相互贯通,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帮助。“我们这三个工作室不仅提供团队培训,更注重一对一辅导,学生可以网上预约,也可以直接上门咨询。据受过辅导的学生反馈,我们的工作室已经为广大学生熟知,学生遇到困难就会想到我们。”戴艳主任介绍说。 央央工作室的面对面访谈

在吴芳珍老师看来,学生需要的榜样不是如马云、史玉柱等高高在上的风云人物,而是身边那些更接地气的小人物、小故事。因此,创业小有成就的张铭铭成为吴老师的“座上宾”。张铭铭经常受邀给培训班的同学分享他的创业小故事,同学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说:“张铭铭的创业故事是可以‘复制’的,因为大家都是普通的创业小人物。”

大学生创业故事范文第4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我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从提出到发展已经经历了20余年,经过我国众多学者在理论与实践上多方面的严谨探究与思索,在教育的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近些年来针对于创业教育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探索,大大深化了创新创业教育[1]。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指明了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即面向未来将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目的创新性价值取向。因此,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教育目的,通过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创业实践活动,逐步养成融合各类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体验形成创业综合素质的教育[2]。而在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案例教学的实施与运用是真正实践与检验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教学方法之一。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创业案例,具体分析创业者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对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理想,树立其正确的观念与动机以及培养其创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会提供大量创业案例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分析研究市场,指导学生设计适合的创业方案,开展创业方案评估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创业人才,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参考。本文结合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以下简称“川师成都学院”)教学和实践探索谈谈大学生创业教育案例教学的实现模式。

一、创业教育立体化多层次的案例教学体系构成

案例教学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通过现实存在的事实案例,结合实际了解从而认识创业的基本理念。川师成都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以实践教学为先导,以案例教育为范本的创业教育模式,构成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完整的模式体系,如图1所示。

(一)励志篇案例模块的分析

当前,虽然整个国家和社会对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各个层面都在积极倡导创业,但是从学生层面来讲,对于创业的认识和了解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使大多数学生求稳怕变、安于现状、不习惯于主动创新和变革。所以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倾向于比较稳定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待遇相对较好的外资企业,而一些充满挑战的中小企业往往无人问津,直接创业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当代大学生又是一个渴望成功崇尚英雄的群体,成功者的榜样力量往往会激励更多人,会带动一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个人素质进行反思。因此我们认为,创业教育首先是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和塑造,是对学生创业动机的刺激。

对此,我们川师成都学院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等创新型课程。在课堂上穿插了财富人生、企业家故事、成功励志讲座以及其他期刊杂志报纸网络的案例,这些资料给很多同学带来心灵的触动及真切感受。

(二)经验篇案例模块的分析

通过与学生交流,我们发现,虽然如马云、史玉柱、张朝阳、俞敏洪、比尔盖茨、艾柯卡等商界风云级人物的故事很令学生们感动,但恰恰这些人物与学生的距离比较遥远,给学生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感觉。而选择学生身边的故事、中小企业家的打拼经历、刚毕业大学生的创业故事、同龄同级80后成功创业的典范作为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种典型创业案例在我院也有几个,比如 :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4级80后大学生李霖一人创办起门户网站。他从建立一个万州大学生联盟网站,到建立一个大学生购物网,后来又为川师成都学院所在的成都市郫县团结镇建立了一个地方首个生活消费的门户网站――团结在线。他还将团结在线的成功经验运用到中国其他城镇。目前已经有汶川在线开始运营,其他四川城镇也在筹备中,他励志打造中国城镇门户网站联盟。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另外一位女同学龚海霞也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她用仅仅一万元现金成功办起了她的第一个学前培训班――海天培训。获得一定锻炼和经验后她利用办培训班所挣的积蓄创办了“海天幼儿园”。到现在,她已经开办了三个园所。她在接受前面提到的李霖同学的采访时说道“我要从农村包围城市,将我的幼儿园开进成都市区。”

这些都是我院已经毕业的学生的创业案例,于此同时,我还在此还介绍我院在校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比如:我院经济与管理西2007级市场营销本科学生李寿星与人文社会科学系2007级广告班的几位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和心血精心构筑起四川博蕴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以餐桌广告为主要经营项目。该项目源于该公司开发的一项以多功能个餐桌用盒(专利号ZL200820141552.4)为载体的新型广告传播媒介。目前该公司已经顺利入驻了成都郫县大学生创业园,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郫县境内的二十多所高校。该创业团队在创业之初均还是本科大三的在读学生,其创业期间多次咨询学院领导与老师,获得学校各方面的帮助。

我院拥有的大学生创业案例还有不少,于是在经验篇案例模块的内容上较为丰富和多样化。除此之外,为了充分展示本模块的内容,我们穿插在有限的必修课之外的选修课形式中进行以多媒体和录像的方式,点评和播放赢在中国、绝对挑战等节目通过SIBY中李海如何成功开办和经营自己的鸡场等经典案例的穿插,让同学们在基础知识学习中对于创业实务有更直观的认识。另外企业家、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民营企业家、基层创业者,包括一些成功创业的校友畅谈自己创业历程的讲座也是案例教学的很好补充。

(三)实战篇案例模块的分析

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关键的落脚点还是实践,以案例为主的知识教学也只有经过实战训练,其效果及目标才能得到检验,实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本模块教学实践的实施,对于将来走上创业之路的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面也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以川师成都学院为例,由于学院一贯的重视和支持,在创业教育实践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每年举办大学生创业企划大赛,遴选出的优秀创业方案既可进入创业园又可参加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近几年来学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中均取得优秀成绩。经过多方努力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学生开展创业模拟的专门场所创业园对所有学生平等地开放,尽量为更多的学生创造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学院为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些最基本的条件,使学生不必投入太大的资金就能开业,进入创业园的学生从事与提高本人专业能力相关的创业项目。创业园经营项目由学生自定,学生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院也为学生提供少量的创业基金作为奖励扶持学生创业。目前学院进驻创业园的学生项目已达数十个,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在预就业期间或在毕业后短时期内即成功实现自主创业的典型。他们在实现自身创业理想的同时,还帮助解决了一大批同学的就业问题。有的学生在校内的工作室、设计室、实训中心实践时即被有关企业看中并主动提出优厚待,遇相约他们毕业后到企业去进一步发展后来成为这些企业中的创业骨干力量。

创业实战演习使学生自己成为案例教学的典范,并作为创业的主体体会创业的艰辛与快乐,真正实现了创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创业项目负责人就是在校的大学生这些经历成就了创业者本人也带动了其他的学生。

二、创业教育立体化多层次案例教学体系的特点

(一)具有较强感染力和影响力

从对学院1000名学生的调研中发现 部分学生对于创业存在畏难情绪甚至误解,部分同学缺少创业的激情,还有一部分同学虽有创业的冲动,但是缺少对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了解。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情境、真实的案例、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激发出学生内心的创业激情。

(二)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

三个模块的安排使学生与创业的距离不断缩小,对创业的感知越来越深刻。通过励志、经验、实战三个篇章,实现大学生对创业梦想、认识、了解的三步飞跃从而使大学生与创业者由相离到相交再到相融。

(三)设计层面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立体化多层次的案例教学体系,不管是哪一个模块,从案例的选取,到案例展示、案例问题设计及案例点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反复斟酌,不能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也不能使学生置身于局外。案例教学既有感性知识的传输又有实战方面的操作;既有经典的案例故事,还要体现新颖性和与时俱进的特色。这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

三、结语

大学生创业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互联网+ 创业就业联盟 三地高校 大学生

中国高校就业创业联盟是全国各大高校学生自发组织的以改变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增加社会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全国性学生组织,也是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与社会资源对接的新型载体。2014年12月31日,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倡议、韶关学院和肇庆学院积极响应、共同组建了“三校创业就业联盟”。三所院校达成共识,要通过联盟内高校创业就业教育的合作,促进联盟内高校创业就业教育理念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推动联盟内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团队、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源共享与共建,实现联盟高校创业就业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满足地方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此,分析互联网创业特点为三校大学生创业就业支持体系的构建、促进创业就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并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联盟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了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总结了创业就业联盟的精英群体组织属性带来的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少发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帮助学生更快获取当地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旨在扶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创业就业新措施,在众多政策中,减少免税、税款抵减等优惠政策让高校的“创客”们享受了很多实惠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企业吸纳就业苦难人员给予税收支持政策:其中佛山市正大力推进就业失业登记改为就业创业登记工作,并优先向有需求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发放,其中符合经营6个月以上等条件的创业者,在领取证件后可享有5000元创业资助等优惠扶持政策;肇庆是为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积极推进了《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扎实做好就业托底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完善“双创”政策体系,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韶关市对于高校毕业生和困难人员,推出了一次性的创业资助,鼓励创业信心,减轻创业负担,并为“0”创业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高校联盟通过各校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使学生较易获取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倾斜或支持,达成信息互通,相应地促进了三地的创业教育的的发展。

2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佛肇韶的地缘优势

广东省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较发达,特别是佛山、肇庆、韶关这三个地方集聚的中小企业多,民营经济实力雄厚,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商机和空间。高校联盟基于地缘经济文化优势,积极推进企业家进校园、举办论坛、宣讲会、创业大赛等多元化的创业导向活动。如: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陆续举行的佛山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宣讲暨创业分享会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正式启动,本次活踊寡请肇庆学院、韶关学院参与,活动将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创业典型案例分享、政策咨询等服务,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也是佛山、肇庆、韶关三地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区域合作的一大突破。既为三所学校的毕业生提供了三地的就业信息和平台,也为非毕业生提供了提前接触社会,了解企业,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感受创业氛围,更好地启发思路,汲取创业经验。

3就业市场资源共享,建立创业项目库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韶关学院和肇庆学院作为联盟的第一期成员,均是三地知名的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联盟(英文名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Alliance,简称UEEA)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韶关学院、肇庆学院三所高校于2014年12月31日发起成立的政府指导、企业参与的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组织机构。2016年大学生创业就业联盟工作会议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揭牌仪式在佛山顺德陈村花卉世界龙园基地举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谷、韶关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及肇庆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欧洲科学院南方联络处、法国法中协会南方办事处、法国高等电影学院中国影视创业基地等落户龙园基地。盟员单位已运作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开展“创业孵化”活动。同时开展创业教育合作,建立大学创业基地,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形成可持续孵化的项目库。

本文作者于2016年7月通过对佛山、肇庆、韶关三个地区的175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当地创业政策,平台和比赛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截取一些与本文相关的数据显示,我们发现佛肇韶三区有97.71%的大学生,只参加过0到2次的创业大赛。虽然当下大学生毕业生面临找工作难这一险峻的问题,但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没有选择创业这一道路。接近70%的学生认为创业大赛对创业有一定的帮助,学校聘请校外专家导师加以指导,可以更加直接有效的获得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就目前而言,举办创业大赛是让学生更好的创业的一个平台和窗口。90.91%的学生认为互联网的便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通过登录学校官方网站或新浪微博浏览的方式了解佛肇韶当地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更加快捷、方便、适应潮流的政策宣传方式也更有利于让大学生加深对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

可见,建立三地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还需要加强,持续整合知名企业、高等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创业资源、建立健全的支持保障体系,促使创业教育真正与市场实战相结合。

所以本文就大学生创业就业联盟的创新发展模式,以佛、韶、肇三地高校创业联盟为载体,在互联网+视域背景下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与对策。

3.1建立微信公众号,宣传联盟机构UEEA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与沟通方式,创建“大学生创业就业联盟”微信公众号,使之成为UEEA的平台、创业项目的电子商务推广平台、创业典范的展示平台等,明确自身“支持系统”的定位,搭建线上线下实体平台。目前,UEEA已经挂牌成立了,下一阶段的任务将是引导三地高校成立创新创业联盟分部,形成覆盖全省的联盟网络,以便协同创新,共同推进,形成合力。

3.2积极开展联盟内部活动,建立表彰激励机制

积极开展联盟内部活动,鼓励联盟成员之间作创业经验、创新技术、就业资源等的交流。在资金扶持、项目导入、交流互助等方面联盟成员应互补合作,为大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创业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同时,借助各类型的联盟活动培育出组织程度较高的联合创业和合作创业机制,打造良性创业生态。每年召开一次联盟创新创业模范人物表彰大会,对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成员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引导创业致富的先进人物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地去带动更多的学生走上创业致富的路子。同时,定期进行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推进创新教育开展,总结推广好典型、好机制、好创意,引导广大学生在创业创新中学习借鉴,形成创新创业的评价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格局。

3.3创新互联网+课程资源,探索创业学分转换制度

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转化为真实的教育实践。借助高校“易班”平台,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开发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的普及型课程资源。比如,联合开展创业实践班,推出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塑造、创业能力的联系和创业方法的指导,创业机制的系统了解。还可以选取联盟成员和部分创业典型学员,以他们 的真实创业故事为原始材料,形成成功创业案例和教程,从中获得有效的创业信息,激发创业潜能。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创业弹性学分制,打通创业和学业、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之间的壁垒, 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实现学生“创业转学分”的课程转换制度,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已经率先试行,有效激发了本校大学生的创业潜能。

3.4加强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创建联动创业实践基地网络

在佛肇韶三地高校范围内设立教师资源共享库,从联盟成员内部选聘也从合作的优秀企业中聘任创业导师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水平一旦大幅度提升,就业创业联盟培养出的创业者,创业方向、意识、能力将会促进创业成功率大大的提高。逐步丰富创业教育的内容,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的研究。这样在为学生提供创业信息、创业决策咨询、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帮助时,也会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另外,创建联动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着陆点,以现有的校园设施为依托,设立人才服务信息中心、公共教学区、入驻机构教学办公场地等载体,涵盖人才推荐、测评、外包、信息、定制培养服务,以及需求趋势预测、行业技术趋势分析。把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云集起来,有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各地区大学生创业城和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全省联动的创业实践基地网络,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必要的见习、实习和实训服务,帮助其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创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宪宁等.以创新创业联盟为抓手的“三农”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J].江西V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3): 82-85.

[2] 李晨,冯研.创建新型大学生创业联盟的探究[J].中国市场, 2013(29):70-71.

[3] 古广灵.人文与科学并举构建创业创新现代大学文化――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06):69-70+77.

[4] 卢军,韩磊,韩涛.地方综合性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6(19): 78-80.

[5] 郭小婷.互联网+时代提高高校职业指导实效性研究[J].成才之路, 2016(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