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灵芝种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灵芝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 灵芝为木质腐生菌,人工栽培可以广泛利用木屑和农作物秸秆,添加麦麸合成培养基,就可满足其营养生长需要。
温度 灵芝属于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7~35 ℃,而最适温度为25~29 ℃;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32 ℃,最适温度为25~28 ℃。
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为6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为好;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空气相对湿度需保持80%~90%。
空气 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对空气十分敏感,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通过对二氧化碳含量的控制,可以培养出不同形态的灵芝。
光照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快,且洁白健壮。子实体生长发育若无光照的刺激,原基难以形成,且易产生畸形。
酸碱度 灵芝喜欢在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6。
灵芝春季大棚袋料栽培技术要点
春季种植灵芝,一般在5月份接种,7月~8月生长灵芝。
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棉籽壳40%,木屑40%,麦麸19%,石膏1%的配方,pH值控制在6.5左右。
配方二:硬质阔叶树种木屑76%、麸皮20%、磷酸二氢钾1%、石灰1%、石膏1%,食盐1%等。
装袋灭菌
采用折幅宽15 cm×33 cm的聚乙烯塑料袋栽培。选择无杂质无污染的木屑或棉籽壳,通过阳光晾晒消毒后与其它营养料混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灭菌多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具体灭菌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高压灭菌灭菌时间为5~6 h,常温灭菌时间一般10~15 h。
接种养菌
种植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无菌接种和培养健壮的菌丝。接种时接种室、人员、器械都要经过严格消毒。药物消毒接种室每立方米可用15g硫磺或烟雾剂熏蒸,人员和器械用75%的酒精和0.1%高锰酸钾消毒。接种一般在接种箱或密闭的接种室内进行,两端接入菌种后立即扎紧,防止杂菌污染。养菌的培养室地面撒生石灰消毒,温度控制在25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60%左右,春大棚养菌一般需要40 天左右的时间。
出芝管理
可采用菌袋叠墙栽培,即把发好菌的菌块垛成1~1.2 m高的菌墙,调控温湿度实施出芝管理:出芝温度控制在26~28 ℃,低温不适合灵芝分化,变温可使菌伞变为畸形,严重影响经济价值;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可采用喷水和悬挂水帘的方式增湿;出菇时需要散射光,光线暗不利于形成菌盖,光线强菌体容易干枯僵化;灵芝生长需要通风,但避免出现强风。可以在上午9:00~10:00和15:00~16:00各通风1 次。
出过第二潮芝的灵芝,生产上一般采用覆土栽培,即把菌棒摆放在挖好的菌畦中,菌棒间距2 cm,中间填上田园土,菌棒上面覆土3 cm,浇灌一次透水后,经短期养菌后即可出菇。覆土后灵芝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增加20%以上。
一、生物学特征
(一)形态特征
灵芝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子实体为木栓质,菌盖扇形,盖宽3-20厘米。幼时黄色,成熟时变红色,皮壳有光泽,但成熟的子实体菌盖上常覆盖孢子,呈棕褐色而无光,有环状轮纹和辐射皱纹。菌柄侧生,紫褐色。孢子褐色,卵形,85-115×6.5微米,孢子壁双层,中间有小刺状管道,中央有一个大油球。
(二)生活条件
1 营养:灵芝是一种木材腐生菌,需要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矿物营养。由于培养基中含有木质素、纤维素,淀粉、蔗糖等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氮源物质,这些物质的分子量很大,灵芝菌丝不宜吸收,但灵芝菌丝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向基质中分泌,分解上述物质的酶,将这些物质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等,被菌丝直接吸收,所以培养灵芝时也可以直接加葡萄糖和氨基酸。
2 温度:灵芝属于高温型品种,灵芝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长期低于20℃表面菌丝和菌蕾会变黄僵化,以后即使提高气温,子实体也难以长好;长期超过37℃,子实体就会死亡。温度低,生长慢,低于6℃和高于35℃时完全停止生长。
3 湿度:培养料含水量为55%-60%,子实体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培养料。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必在实体表面喷水,只要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就能正常生长。若连续1-2天湿度低于60%,鲜嫩的子实体就失水,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僵化。因此,培养室每天要空间喷水3-4次。
4 光照:灵芝菌是种向光性明显的菌类,子实体向光强的一面生长。光线不足,子实体细小,盖薄。室内光线需保持在500勒克斯以上,要求均匀的散射光。
5 空气:子实体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特别敏感。通风不良,子实体不易开片或成畸形。根据有关试验,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1%,子实体就会产生畸形(鹿角状)。所以,在出菌蕾期间,根据开片情况应及时通风换气。
6 酸碱度:灵芝喜欢在偏酸的环境中生长,培养料的pH值在3-7的范围内都能生长,pH值以4-5适宜。
二、栽培与管理
灵芝袋料栽培有多种方法,这里重点介绍瓶栽和塑料袋栽培法。
栽培季节一般来说以4月上、中旬接种为宜,5月制栽培瓶或袋,6-9月份出灵芝。
(1)瓶栽:瓶子一般用罐头瓶或用750克菌种瓶作栽培瓶。培养料以杂木屑,农副秸秆、米糠、麦麸等为主。
A、原种与栽培种培养料配方:
1 棉籽壳85%,麦麸或米糠13%、石膏2%。
2 杂木屑75%、米糠25%、另加硫酸铵0.2%。
3 棉籽壳44%、杂木屑44%、麦麸或米糠10%、蔗糖1%、石膏1%。
B、培养料配制:根据当地资源,选好培养料,按比例称好,拌匀,加水至手捏培养料只见指缝间有水痕而不滴水为宜。
C、装瓶、灭菌、接种:将拌匀的培养料及时装入瓶内,边装边适度压实,使瓶内培养料上下松紧一致,料装至瓶肩再压平,并在中间扎一个洞,以利接种。随即将瓶口内外用清水洗干净,塞好棉塞。进行高压或常压间歇灭菌。灭菌后,温度降至30%以下时,移入接种箱,进行无菌操作接种,然后移入培养室培养。
(2)塑料袋栽:灵芝塑料袋栽是一种人工栽培的新方法。
操作管理方便,成本低,效益好。
1 塑料袋规格:采用15-18×30-3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
2 装袋、灭菌、接种:将拌好的料,检查含水量和pH值后,即可装袋,袋子一头扎紧,装袋时要注意上下松紧一致。装入培养料为袋长的3/5。在塑料袋口加上颈圈,用木棒打一个洞孔,塞上棉塞再用牛皮纸或报纸扎好袋口,然后进行灭菌,灭菌后温度降至30℃以下,移入接种箱进行无菌操作接种。
闲暇时,伟嘉会在“交关佰课”分享他的折纸经验和作品。工作室成立至今,伟嘉一直以“兼职”的身份前行在纸艺的道路上。因为太喜欢,便不愿将爱好职业化。当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集在折纸这门技艺时,伟嘉却不再满足于自己一个人创作。“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来折纸,这样才有意思。”于是,他与朋友合作,进驻了“交关佰课”,希望通过体验课的方式让更多人享受到折纸的乐趣。
2011年夏天,喜欢文创的高迪斯在参观创意市集时,突然萌发了“不如建立一个设计者交流与共同发展本土文化平台”的念头,这样的想法与好朋友郑晓华不谋而合。于是,好玩有趣的“交关”诞生了。“交关”一词,是中山当地的方言,表示非常厉害、有劲。如此接地气的店名,正是创始人高迪斯与郑晓华的一贯作风――“对不好玩有偏见”。
创立初期,高迪斯与郑晓华在中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大量新颖有趣的本土文化产品,一时间,吸引了大批年轻的设计师和顾客。随着产品的日益成熟,“交关”升级为“交关佰课”,在新店铺内开设了各种各样的手作课程,还布置了十几平方米的自由空间,让来到店铺的顾客和朋友,自己做刺绣、木艺等。郑晓华笑着说:“很多喜欢手作的朋友家里可能并没有缝纫机这些工具,但他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手作的时光。”
中药材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山蓼)Clematis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黑薇)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别名铁脚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扫帚等,这3种植物为药典所规定的正品药材。性温,味辛、咸,归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可用于风寒痹痛、四肢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哽咽喉。
1、植物形态及生态环境
威灵仙为草质藤本,新鲜茎光滑无毛,有明显的纵行纤维条纹;羽状复叶对生,粉绿色,光滑;茎叶干后变黑色。小叶3-5,狭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7cm,宽1.5-3.6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上面沿脉有毛;叶柄长4.5-6.5cm。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被片一,白色,外面边缘密生白色短柔毛。瘦果狭卵形而扁,疏生柔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威灵仙生长于山坡、山谷或灌丛中。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广泛分布两广地区。
威灵仙在全国各地的种植品种较为混乱,各地所使用的威灵仙药材可谓五花八门:小木通(使用于云南、湖南、广西、浙江);柱果铁线莲,又名老虎师藤(使用于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福建、浙江、江西);毛柱铁线莲(使用于广西、福建、湖南);单叶铁线莲(使用于广西、江西、安徽、浙江);山木通(使用于广西、江西、浙江、安徽);东北铁线莲(使用于东北);黄药子,又名铁脚威灵仙(使用于江苏、浙江)。此外,还有以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使用于陕西,又叫金刚剌)、鞘柄菝葜(使用于甘肃)及华东菝葜(使用于山东,也名粘鱼须)的根茎及根也作威灵仙使用;《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救荒本草》等所载的威灵仙,为玄参科植物轮叶婆婆纳,此种威灵仙目前未见使用;《滇南本草》所载的威灵仙,系菊科植物显脉旋复花,又名草威灵(使用于云南)。因此,广大农户在种植威灵仙时,一定要先确定所栽种的威灵仙是正品品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种植技术
(1)选地与整地
选背阳、日照时间较短、土壤较深厚的地块,全垦,深耕耙细,起畦。
(2)播种方法
①育苗移栽。春天用撒播法育苗,覆土不超过1cm,然后用稻草盖畦面,在适温、适湿下,约半个月出苗。出苗后50-60d移栽定植。
1、花枝2、跟3、雄蕊4、雌蕊
②根芽移栽。春天根芽未萌动前用刀切取根芽,然后直接移栽至大田。两种方法定植于大田的株行距为30cm×40cm,挖穴种植,种前穴内放足基肥。
(3)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育苗期间,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所盖之稻草,当苗高3-5cm时中耕除草1次,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再中耕除草1-2次。定植于大田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
②追肥。苗期结合中耕除草施淡而少的人粪尿或其他氮肥,定植后施2次含磷的肥料或复合肥。
③修枝。为促进根系发展,适当剪去过密的藤条。
(4)采收加工
栽后2年,在秋冬两季,挖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泥土,切段后晒干。
1.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之所以人们讨厌农业,不愿意从事农业,最主要是观念陈旧,思想封闭。鉴于此,我须转变观念,加强学习。2009年,我受聘于河南省泌阳县核桃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一名技术顾问。该合作社的业务主要是:提供优质核桃种苗,跟踪技术服务,高价回收产品。我的任务是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为合作社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我认真钻研业务,向有经验的老果农学习,向课本学习,向网络学习,还到河南德正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德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参观学习,极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此外,合作社的老板也让我参与其他的业务,如:业务洽谈,种苗订购,签订合同等。这样,我对合作社的整个工作程序都非常了解,为引领学生迈入职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对学生实施强化训练,夯实基本功
在征得学校领的支持后,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每人一套修剪工具,嫁接工具,利用学校现有的果树资源进行练习。两节课连续上,一节课在课堂上讲相关的知识 ,另一节课在果园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先系统讲解,然后演示,接着让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实践,最后对每一组学生所修剪的果树进行点评,发扬优点,指出不足。看到学生基本入门后,就让学生分开实训,相互点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热情,让他们真正理解教材上所讲的“因树修剪,随枝做形”的含义。
3.带领学生深入田间,牛刀小试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开始陆续带领学生跟随合作社,进入真正的“战场”,货真价实的为客户服务,除了在本县的范围内,他们还到确山、桐柏、唐河、信阳平桥等地,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客户的热情欢迎。在每一次外出实训回来后,学生所写的实训心得中,都多次提到,通过这样的实践,课本上的理论自然而然就记牢了,一些名词解释,在实践中早已理解并记得滚瓜烂熟,到高三考大学是水到渠成的事。并且不再有“学农为耻”的想法,反而认为,特色农业,潜力无穷,从而更加坚定学习专业的信心。
4.参加洽谈,提高综合能力
每一年的植树季节,合作社总有一批新社员要入社,但他们总是有顾虑,担心种苗不纯,恐怕不回收产品等等,这些都需要洽谈,跟他们打消种种顾虑之后,他们才愿意和合作社合作。刚开始洽谈时,让学生在一边听、记我和老板是如何和客户洽谈的。随后,让学生熟悉合作社的业务范围,管理模式,合同约定等内容。在课堂上稍作布置,就可以模拟一个洽谈场所,每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个充当老板,一个扮演客户,客户提出种种问题和要求,“老板”一一给与回答和解释。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每一组的表现给予评价,这样一来二往,学生们就增加了底气,见到真正的客户时,腿不软,腰不弯,信心十足。在今年的入社新社员中,有八个就是学生单独谈判成功的。老板为了鼓励他们,每人送了一个红包,学生们都很高兴。
5.勤工助学,学生高兴,家长更乐意